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
常见物质的检验

O2
H2
点燃该气体,在其火焰上方罩一 冷而干燥的烧杯。 将气体通澄清石灰水变 。
CO2
CO CH4
(1)点燃,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1)火焰呈 色,澄清石灰水 (2)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 ,再 变 。(2)灼热的氧化铜变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色,石灰水变 。
OH-,加热
黄色火焰
生成气体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 NH4++ OH- ==NH3↑ Ag2++Cl-=AgCl↓
Ag+
加Cl-,稀 HNO3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
Ba2+
加稀H2SO4
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焰色反应
多种金属和它们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 颜色 , 化学上称之为焰色反应 ( 实质不是化学反应 , 是物理变化) • 实验方法: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若火焰有颜色可将铂丝在盐酸中蘸一下,再 灼烧至无色。用灼烧后的铂丝蘸取少许含 有金属离子的溶液,放在火焰中灼烧,观 察火焰的颜色。
实 验 现 象
硫酸及 可溶性 硫酸盐
有白色沉淀产生,且该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Cl盐酸及 可溶性 盐酸盐
碳酸盐
CO3
2-
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5.盐的检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离子 K+ 试剂或方法 焰色反应 现象 浅紫色火焰(透过蓝色钴玻璃) 原理方程式
Na+
NH4+
焰色反应
1.检验的操作方法: • ①如是固体物质,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进 行编号,以免弄乱。 • ③要取少量溶液在试管中进行实验, 绝不可在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 ④叙述方法:操作→现象→结论→原 理。
物质的鉴别

一、当溶液酸碱性不同时,考虑使用石蕊: 例1 如何鉴别NH4Cl、 NaCl、 NaAc三 种无色溶液?
解析:由于NH4Cl水解使溶液显酸性使石蕊 变红,NaAc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使石蕊变蓝。 而NaCl不水解则溶液显中性石蕊不变色。 因此可用石蕊试液进行鉴别。
二、当被鉴别物质中阴离子几乎相同而阳离子不 同时,考虑使用强碱溶液(NaOH)。 例2 如何鉴别NH4Cl、CuSO4、FeCl3、FeCl2 Na2SO4五种透明溶液? 解析:利用加入NaOH溶液时各反应现象不同加 以鉴别--NH4++OH-=NH3↑+H2O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 气体;Fe3+ + 3OH- = Fe(OH)3↓ 产生红褐色沉淀; Cu2++ 2OH- = Cu(OH)2↓ 产生蓝色沉淀;Fe2+ + 2OH- = Fe(OH)2↓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因为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但Na2SO4溶液不反应而无现象。
解析: 当加入新制备的 Cu(OH)2 悬浊液时,常 温下甲酸、乙酸使Cu(OH)2悬浊液变为蓝色澄清 溶液;多羟基的甘油、葡萄糖使Cu(OH)2悬浊液 变为绛兰色澄清溶液;但乙醇因无反应而无现象。 两蓝色溶液加热时,甲酸中产生红色沉淀,而乙 酸中无此现象;两绛兰色溶液加热时葡萄糖中产 生红色沉淀,而甘油中无此现象。
鉴别中要注意的问题
取少量未知液 注意表达顺序: 操作—描述现象—得结论
鉴别物质题的类型
1)不加限制条件 2)只用一种试剂 3)不用试剂鉴别
物质的鉴别——思路原则
• 利用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 • (包括焰色反应),如颜色(包括水溶液 中的离子)、气味、溶解性等。 • 利用被鉴别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酸碱性及 其它典型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鉴别及推断

考点名称:物质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用化学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已知物质一一区别开。
鉴别时只需利用某一特征反应,确定某物质的一部分就可达到鉴别的目的。
且已知n种,确定n-1种,则余下的既为可知。
∙鉴别物质常用的方法:(一)、物理方法:“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
“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的、其它常见的物质只要不含Cu2+和Fe3+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般都是无色的,大理石是块状固体、氢氧化钠是片状固体、氢氧化钙是粉末状固体,氢气和氧气是气体、酒精有是液体(二)、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下面根据物质的构成的特点,分析在化学上常用的鉴别方法。
1、含“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
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如硫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2)用PH试纸。
酸(含H+的化合物)溶液的PH<7,如:醋酸溶液的PH<7。
(3)用镁、铝、锌、铁等活泼金属。
这些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明显现象是,有无色气体生成。
如:Mg+H2SO4==MgSO4+H2↑(4)用含有“CO32-”的物质,如: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一种是硫酸,一种是氢氧化钠。
分析:硫酸是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钠是碱性溶液。
所以上述四种方法都可以用来鉴别这两种物质。
2、含“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的鉴别方法。
(1)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或者无色的酚酞试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含OH-的化合物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蓝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化学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

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几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无色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
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一瓶则是KNO3溶液。
①、观察法一些物质在颜色、气味等存在不同之处,可用观察的方法鉴别它们。
例如,铜和和铝的颜色不同,通过观察,红色的是铜,银白色的是铝;酒精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酒精有特殊的气味,水无气味,通过鼻子闻就可以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来;再如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也可以通过观察方法把它们区分开来,蓝色的是硫酸铜溶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
②、溶解法溶解法常用于鉴别不溶性物质与可溶性物质。
如碳酸钠和碳酸钙都是白色粉末,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能溶解的是碳酸钠,不能溶解的是碳酸钙。
③、燃烧法把需要鉴别的物质分别点燃,通过燃烧时的现象和产物的不同进行鉴别。
如要鉴别H2、CO、CH4,分别点燃,初中化学一对一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有水滴生成的是H2或CH4,无水滴生成的是CO,再把烧杯倒过来,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气体是CH4、不变浑的是H2。
再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鉴别它们时,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瓶气体中,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得更旺的是氧气,火焰基本不变的是空气。
我们还用燃烧法鉴别棉布纤维和羊毛纤维,分别点燃这两种纤维,发出烧焦羽毛腥臭气味的是羊毛,发出烧焦棉布味的是棉布纤维。
④、灼烧蒸发法我们在鉴别食盐水(或海水)和水(或盐酸)时可用灼烧蒸发法,具体操作为:用分别玻璃棒蘸取待测的液体,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玻璃棒上有白色固体小颗粒留下的是食盐水(或海水),没有的则是水(或盐酸)。
⑤、滴加试剂法滴加化学试剂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在初中化学中,滴加的试剂有酸碱指示剂、某些酸、碱、盐的溶液。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于鉴别酸和碱。
例如有三种无色液体,食盐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鉴别这三种无色溶液时,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食盐水。
高三实验复习物质的检验

D
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
CD 能鉴别的是( A.Na2SO4 H2SO4 B.HCl NaOH C.NaAlO2 KHCO3 D.NaOH FeCl3
) AlCl3 BaCl2 K2SO4 NaHCO3 NaCl NaHSO4 MgCl2 K2SO4
4、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的是( D ) A.HNO3、KOH溶液、KNO3溶液(石蕊试液) B.CaCO3、Mg(OH)2、AgCl(稀盐酸) C.Na2CO3溶液、NaCl溶液、稀HCl(酚酞试液) D.Na2CO3溶液、 NaCl溶液、Na2SO4溶液(氯 化钡溶液)
物质的检验
主 要 类 型
鉴定:指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定的方法将物质组成成分 一一检验出来。(未知名字) 鉴别:用一定的方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区分开来。(已知名字) 推断: 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 推理出被检物的组成。
一、常见物质的检验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H+、K+、Na+、Fe2+、Fe3+、Cu2+、 Al3+、NH4+ )
亮的红色,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3)乙醛或葡萄糖: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产
生 银镜 ;或加入到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有 红色沉淀 生成.
(4)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或与Na2CO3或NaHCO3 溶液反应有气泡生成;或使新制Cu(OH)2悬浊液溶解 得蓝色溶液. (5)乙酸乙酯: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 红色 变浅或 消失 . (6)淀粉:滴加碘水,呈 蓝色 .
1、特征现象法: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 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作为已知试剂去鉴 别其他的物质。
物质的鉴别

石蕊溶液
石蕊溶液 Na2CO3溶液 石蕊溶液 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
水 水
注:有时可利用相互反应:如: NaOH HCl NaCl (酚酞试液)
不用外加试剂鉴别
分步鉴别:(CuSO4溶液、FeCl3溶液、紫色石蕊等)
例1:不用其它试剂,能够鉴别石蕊、盐酸、Ca(OH)2、 NaOH、Na2CO3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盐酸 B、Ca(OH)2 C、NaOH D、Na2CO3
例3:(13省适合)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
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
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
溶液,理由是
。
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实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
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
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
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
现有三种溶液分别是稀H2SO4、NaCl溶液和石灰水,以 下试剂无法完成的是:
A.紫色石蕊 B.无色酚酞 C.稀盐酸 D.纯碱溶液
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固体)的是:
A、生石灰 氯化钠 B、碳酸钙 氢氧化钠
C、苏打 小苏打
D、硝酸钾 硝酸铵
用水鉴别生 石灰和氢氧 化钠?
以下溶液分别能跟CuSO4、盐酸、Na2CO3溶液反应, 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Ca(OH)2 B、H2SO4 C、NaOH D、AgNO3
HCl+NaOH=NaCl+H2O
,
②
Na2CO3+2HCl=2NaCl+H2O+CO2
。
↑
B为 溶液,C与D反应方程
式为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讲义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讲义一、引言在化学学习中,物质的鉴别与推断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还能加深我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讲义将系统地介绍物质鉴别与推断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物质鉴别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初步判断物质的种类。
例如,铜是紫红色的固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物理性质法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别。
例如,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可以利用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氯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法(1)燃烧法根据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
例如,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可以通过燃烧产物来判断。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酸碱指示剂法利用酸碱指示剂(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法根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现象来鉴别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如,将锌、铁分别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泡较快的是锌,较慢的是铁,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4、特定试剂法(1)澄清石灰水常用于鉴别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氧化铜可用于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通过加热的氧化铜时,分别产生不同的现象,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物质推断的思路1、审清题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和信息,明确推断的目标。
2、寻找突破口从题目中找到明显的特征或特殊的现象作为突破口。
例如,有颜色的物质、产生气体或沉淀的反应、特殊的反应条件(如高温、通电等)。
3、逐步推理根据找到的突破口,结合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逐步推断出其他物质。
4、验证答案将推断出的物质代入原题,检查是否符合题目中的所有条件。
专题五_物质的推断

专题五_物质的推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五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例2 用珍珠(主要成分CaCO3)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
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请你展开探究(只要写出猜想、方案,不需要说明方案实施的具体结果)。
猜想一:真、假“珍珠粉”的气味可能不同方案一:取样,分别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分辨气味有无差异猜想二:;方案二:;猜想三:;方案三:;[解析]本题的回答首先要熟悉CaCO3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假设假冒的“珍珠粉”的性质与它不同而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比如题给例子(猜想一)是基于CaCO3无气味,如果某“珍珠粉”有气味,必定是假冒的“珍珠粉”。
CaCO3的性质还表现为白色、硬度较大、难溶于水、加热分解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与盐酸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等等,都是猜想的依据,都可作为解答的思路。
[答案]猜想二:真、假“珍珠粉”在水中溶解性不同;方案二:取样,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并搅拌,观察它们溶解情况。
猜想三:真、假“珍珠粉”与酸反应现象可能不同;方案三:取样,分别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有无差异。
猜想四:真、假“珍珠粉”灼烧后可能有不同现象;方案四:取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色态质量变化情况。
例3 小明为参加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在家中准备了食盐水、白醋、白糖水、白酒。
由于疏忽,忘了贴标签,请你帮小明将它们区分开来。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这些物质都是可品尝的(化学实验室中的物质不能品尝)。
可以用闻气味,尝味道的方法加以区别。
白醋有酸味,白酒有特殊的芳香味,食盐水是咸的,白糖水是甜的。
[答案]①分别闻各种物质的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特殊芳香味的是白酒,没有气味的是食盐水和白糖水。
②分别尝剩余两种物质的味道,有甜味的是白糖水,有咸味的是食盐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它们都含甲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
(1)若B为甲元素形成的气态单质, A
占空气体积的21%;A、C是由相同
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 B
C
常压下均呈液态,实验室常用A制取B。
则甲元素和A的化学符号分别为 O 、
H2O2 ,符合C→B转化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 黑色氧化铜变红, 铜和澄清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N2
将点燃的木条插入 木条马上 有关容器内,再倒入 熄灭,石灰
澄清石灰水,振荡。 水不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氧 黑色氧化
H2 化铜和白色的无水硫 铜变红,白
酸铜 。
色硫酸铜变
蓝。
点燃,在火焰上方 发出淡蓝色
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 火焰,烧杯
• 黑③)能的使气黑体色是CHu2或O变CO红,(固或体红是FeC2。O3变 • • ④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 • • ⑤是在有空机气物中,燃如C烧H生4、成CC2OH25和OHH等2O。的物质 •
• 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 气体是CO2。
【中考链接】
1. 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物
如CuCl2、CuS(O4蓝 ) 色,可溶性铁盐(为黄) 色, 可溶性的亚铁盐为(浅绿)色。
(2)常见的现象特征、反应特征
①火焰颜色: S在O2中燃烧(蓝紫色); S、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CO、CH4在空气燃烧(蓝色)。
②沉淀颜色: 白色沉淀→ CaCO3 、BaSO4、AgCl、
BaCO3、Mg(OH)2 蓝色沉淀→Cu(OH)2
被检验 的气体
O2
检验方法
现象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 木条复燃 。 有关容器内。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
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 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 杯,再向烧杯内倒入 澄清石灰水,振荡 。
发出蓝色火焰, 烧杯壁上有水珠 凝结,石灰水变
浑浊。
CO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 发出蓝色火焰, 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 烧杯壁上没有水 杯,再向烧杯内倒入 珠凝结,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振荡 。 变浑浊 。
3、如果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进行鉴别多 种物质,通常用以下的方法: ①察颜观色法②两两混合法③嗅闻气味法
二、物质的推断:
(1)物质颜色特征
固体颜色: 黑红暗黄色色紫色固固色粉体体固末→→→体→CSC(、uK硫、CMu磺FnOeO)、2O4M3(n铁O锈2 的、F主e3要O成4 分)
溶液颜色:绝大多数盐溶液为无色。可溶性铜盐
教师寄语: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希望同学 们对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和推断 的题目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独立完 成资料上的相关习题。
【2010年中考预测】
•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C)
• A.固体:食盐、硝酸铵、烧碱(水) B.固体:硫酸铜、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2010年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研讨课
常见物质的检验
鉴别和推断
复习目标:
1、能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和物质。
2、能使用指示剂和PH试纸鉴别酸 溶液和碱溶液。
3、学会运用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 检验和鉴别。
4、会根据实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 特征解决有关物质检验、鉴别和推断 的题目。
一、物质的检验、鉴别:
(一 )常见气体的检验:
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B )
A、将气体分别通入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 集气瓶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 集气瓶 D、分别加入蒸馏水
2、下表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组别
A
B
C
D
鉴别物质 氧气和 白酒和 硬水和 石灰水和 氮气 自来水 软水 盐酸
鉴别方法 观察颜 闻气味 用肥皂 石蕊试液
• C.溶液:纯碱、食盐、盐酸(酚酞试液) D.溶液: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银 溶液)
【2010年中考预测】
•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括号内物质)
及相互之间的反应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C)
• A.固体:食盐、硝酸铵、烧碱(水) B.固体:硫酸铜、熟石灰、碳酸钙(稀盐酸)
• C.溶液:纯碱、食盐、盐酸(酚酞试液) D.溶液: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银 溶液)
烧杯。
壁上有水珠
凝结。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鉴别
离子 使用试剂 现象(原因)
H+ (1)紫色石蕊试液 (1)变红
(酸)(2)PH试纸
(2) PH<7(变红)
(3)加入锌粒或镁条 (3)有气泡产生(H2)
OH-(1) 紫色石蕊试液 (1)变蓝
(碱)(2) PH试纸
(2) PH>7(变蓝)
(3) 无色酚酞试液 (3)变红
CO32- 稀酸和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体,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离子 使用试剂
现象(原因)
Cu2+ NH4+
碱溶液(如: 生成蓝色 NaOH溶液) Cu(OH)2沉淀
碱溶液和湿润的 产生有刺激
红色石蕊试纸, 性气味的气体,
加热
气体能使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色。
【中考链接】
1、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O2、CO2
色
水
3、下列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B)
• A 乙醇和汽油 • B 氯化钠和硫酸钠两种白色粉末 • C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白色固体 • D 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锌两种白色粉末
常见物质检验、鉴别的一般方法:
1、如果被鉴别的物质呈明显的酸碱性, 可以选用指示剂或PH试纸鉴别。
2、如果被鉴别的物质溶解性明显不同, 以及溶解时有明显的热现象,可以选择 水作为检验试剂。
是
通电
2H2O = O2↑+2H2↑
。
A
B
C
•
(2)若甲为钠元素,B常用来配制医疗上的 生理盐水,A、C分别为盐和碱。B化学式
为 NaCl,符合A→C转化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为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2. 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 们存在右下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
则D为____C_O__2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_C_l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 B
D
色溶液,则B为_____F_e____;
( _N_a4_O)__H若_溶_A_为液__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