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剧生存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广播剧所面临的生存现状并非小众而艰难。其创作依然活跃,并具有了与市场接轨的可能。面临这种现状广播剧依然具有发展的空间。广播剧的发展必须坚持精品与市场相结合;必须注重人才队伍培育;必须积极探索市场规律;必须形成规模化效应。
关键词广播剧;生存现状;发展;策略
赛立信研究集团以《广播剧的存在之艰》为题,对广播剧的现状做了这样论述:“在视觉娱乐占据中心的今天,广播剧同广播媒介一起都已风光不再。无论是广播统治资讯的曾经还是电视网络夺人眼球的今天,广播剧都是小众而艰难的存在。”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那就是:广播剧的存在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广播剧还有没有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空间?结合近几年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为主导的广播剧人的创作活动,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科学分析、认真对待,被认为小众而艰难存在的广播剧完全可以迎来发展、繁荣。
1广播剧的存在现状
1.1中宣部、各省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大奖评选为广播剧生产、创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较其它艺术门类而言(如电影、电视剧、动漫、话剧),广播剧具有生产周期短、创制、传送成本低等特点,而奖项含金量却没有缺失。这就使得广播剧能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艺术门类,而被省级党委部门所重视。这种重视,也使尚未与市场紧密衔接的广播剧能够得到党委部门资金上的扶持,有了生存的可能。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五年评选两次,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大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这个周期内,各省区为评选制作的广播剧不在少数。以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为例,34个省级行政区各选报三部,即为112部,加上中直部门、解放军政治部等单位这个数字应该不少于140部。而各省区“五个一工程”评选,这个基数应该放大三倍,也就是520部左右。必须强调的是这些作品一定是各创制单位精心打造的精品。由此可见,目前广播剧创作依然处于活跃期,而不是销声匿迹。广播电台依然是广播剧生产创制的活跃主体。
1.2广播剧创制团队人才相对集中、稳定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现有会员单位102家,涵盖省、市、县三级广播媒体及部分高校。这些会员单位也正是广播剧创制的主体。但我们应该看到,尽管这支队伍里人才济济,但还是呈现出了过于集中、稳定的态势。尤其是名导演、名编剧,屈指可数。“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影视政府大奖的评选,往往是几个名导演、几个名编剧之间的竞争。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个是,各地过于注重奖项的归属,不敢启用新人,自然也不会在培养新人上下功夫。甚至一些地方,奉行单纯的“请来主义”,编剧是请来的、导演是请来的、演播者也
是请来的,制作方只是贴了一张铭牌。久而就久之,竟忘了这句话“新陈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过于稳定的队伍,实际上并不利于广播剧的接续发展。
1.3理论研究尚显不足
必须承认与相对活跃的创制活动相比,广播剧理论研究还显得不足和滞后。多年来,专家学者们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并指导着广播剧创制活动,这也是广播剧存在的重要支撑。但同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广播剧人加入理论研究的行列,去探索、发现新环境下广播剧发展的内在规律,清醒地认识到广播剧不是公益广告,不是拼接起来的有声闹剧,更不应该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载体。
1.4广播剧优势逐渐显露,并开始尝试撬动市场
新传播时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收听、收视习惯,丰富着每个人接收信息的途径。这既是对广播剧的挑战,更是我们迎来的重大机遇。这个时代更强调的是信息的伴随性,产品的存储性。其中伴随性一直是广播媒体的优势,存储性则是线性传播媒体以往所不能做到的,而新传播时代的技术应用恰恰弥补了广播媒体这方面的先天不足。网站、移动媒体为广播提供了节目存储的可能,即点即播、伴随收听、选择收听成为了广播节目新优势。除此之外,广播剧比较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具有投入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的特点。比较纸媒,具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车载人群逐渐增多,这部分人群需要的是伴随性收听、存储性收听、碎片化收听。继微博、微电影之后出现的微广播剧在满足新传播时代收听特点上则更加具有突出表现。这些优势已经被新媒体所认同。“喜马拉雅听”一款移动终端上异常火爆的软件,甚至单独开设了广播剧专栏。浙广集团还在“喜马拉雅听”上注册了“中国微剧”账号。连续两届举办的微广播剧大赛以及研究会组织的广播剧精品与市场道路的研讨,让我们对广播剧对接市场更加具有了信心。金鹰955系列剧《三十而立》的成功,也为广播剧撬动市场提供了佐证。
2广播剧繁荣与发展对策的思考
2.1广播剧创制必须坚持走”精品、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广播剧精品化的价值。首先广播剧精品化是检验广播电台综合实力的标杆。广播剧是广播电台所能驾驭表现手段的大成者。广播最主要的表现一定是声音。笔者曾在《试论广播媒体的比较优势》(发表于《中国广播思辨》首篇·新华出版社出版)中论述:“声音是一切传播手段的发源”。广播剧是声音运用上升为艺术后,在广播媒体中的集中表现。这种运用已经跨越了文艺领域,逐渐向新闻、社教节目渗透。简而言之,一家广播电台如果能够生产精品广播剧,必须具有创作、演播、编导等综合实力;其二,精品广播剧创制有利于提高媒体在党委、政府心目中的地位。精品广播剧的创制一定是符合核心价值,被党委政府认可并支持的正能量艺术形式,这样的重视、支持对于媒体及创制者本身都会有所获益;其三,精品广播剧创制还具有锻炼、培育、提升队伍的重要作
用。队伍建设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标准高、要求严,自然会考验主创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也会促进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脱离了精品意识,我们就会陷入粗制滥造、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大至获奖连续剧,小到获奖微剧,莫不是坚持精品道路而获得成功的。因为从事精品剧创作而崭露头角者也不在少数,这些人正在成为广播剧创制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所在;其四、精品广播剧能够提升媒体自身竞争力。就像提起广播剧,我们首先就会想起黑龙江广播电台。正是由于黑龙江台的创制实力和骄人业绩,才使得业内人士叹为观止。必须要提及的一个问题是广播剧的市场化运作。之所以称作市场化“运作”,而不是“市场化”,是因为市场化运作是与市场接轨,但不是屈从于市场。目前一些媒体,在鼓励广播剧(主要是短剧、微剧)发展的同时,放任了艺术标准,导致一些广播剧只适合在网络上播出,短时期吸引了部分受众,但却经不起推敲和考验。主流媒体不是自媒体,我们必须是标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屈从于市场,就有“三俗”的可能,一时的热闹并不代表发展与繁荣。当然,由于制作周期、人力物力投放所限,精品剧还无法满足市场及经营创收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放低门槛,鼓励短剧、微剧创制。但这个门槛不能毫无限度,不能等同于网络上得个别“广播剧”。
市场从来都不排斥精品,精品的价值同样需要市场的承认和检验。坚持走“精品、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其目的就是在稳定生存的前提下,谋划发展与创新。精品、市场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种结合的优势显而易见。
2.2广播剧的繁荣与发展必须坚持合纵道路
广播剧的发展与繁荣要求必须拥有广阔的播出平台,并形成常态化播出。很难想象,一家广播电台的日播广播剧会完全依靠自产剧来支撑(个别实力超强的广播电台除外)。节目来源无法解决,宣传就无法形成规模,无法形成长期效益。但如果各地广播电台都拿出两到三部(集)剧成果共享,那么广播剧的日播就完全可以实现。正如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刘晓龙会长提到的那样,广播剧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我们认为成员台间的合作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现在,在广播剧研究会的倡导下,这个平台正在形成。
2.3系列短剧、微剧要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探索与对接
与连续剧、单本剧相比,系列短剧、微剧更容易与市场接轨。这种接轨有很多形式,各地经验、做法都有高明之处。这里,我们抛出一个合纵创意,兼做讨论。例如,我们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龙头企业某某乳业有限公司,它的竞争对手会有很多。假设这个公司借助微剧进行宣传,会怎么样?他们可以设定一个主题“天南地北某某人”。再假设研究会成员台都支持这个创意和主题,那么这个公司就会得到百部以上主题微剧。之后这个公司可以按区域支付播出费用,这个费用会在区域代理宣传费中列支。如此,这个公司就实现了对全国市场的宣传覆盖。同理,这个创意适用于任何一家大型企业。这种宣传效果是其它形式难以做到的。
2.4广播剧的发展与繁荣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战略
人的因素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广播剧也同样如此。广播剧研究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