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命制中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命制中考历史试题

贵州省赤水市第九中学李小兵

【摘要】: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招生的选拨性考试,作为甄别考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量化考核教师业绩的载体便是中考。中考作为检查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力图通过测试出来的数据作出价值评判,完成分等选拨的任务。而考试的核心是命题,即通过编制和设计测量题来“量”出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因此,我们教师掌握编制试题相关的知识显得举足轻重。

【关键词】:历史中考试题命制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招生的选拨性考试,而作为甄别初中毕业生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载体便是中考历史试题。因此,为了质检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命制一套完整、科学的历史中考试题显得举足轻重。现根据笔者2013年8月参加遵义市历史学科中考命题备选教师集中培训和一年多来的命题实践,就如何命制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和体会,希望能与同行们商榷、交流。

一、准确把握试题命制思想的方向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新课标(2011年版)编写的教材采取的是一纲多本的形式,有人教版、岳麓版、北师大版等众多版本教材,甚至同一省市不同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都不尽相同。因此命题教师在命制中考历史试题之前,首先要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和当地当年的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科目实施意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年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内容,还要了解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命制情况以及考后质量分析情况,知晓命题及考生应试得失情况,从宏观角度把握好中考试题命制的趋向问题。如遵义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升学)考试试题是依据北师大版2011年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和遵义市2014年《实施意见》的要求来进行命制的,如果在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等方面的知识则算超纲,而黔东南州2014年历史中考试题中出现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知识则正常。

二、把握和控制好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科学编制“双向细目表”。

试题的难度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它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

示,即某题考生所得的平均分与该题总分的比值。难度值越大,则试题容易,反之,难度值越小,试题越难。一般而言,难度值在0.45以下非常难,在0.45——0.55之间较难,0.55——0.65之间适宜,在0.6——0.75之间较易,在0.75以上则非常易。试题的区分度是指检测题目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一般地说,能力高的学生得分高,能力低的学生得分低,则该题目的区分度就高,如果题目得分均匀,分不出高低,则区分度就低;信度,就是试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它与试卷结构是否合理、题型设计和搭配是否得当,试题答案的可信程度和评分者的综合素质有关。信度越高,评分误差越小,考试的质量就越高;效度,是指试卷的有效性,即试卷的使用是否达到考试的目的。试卷效度的预测,必须在具有信度的前提下进行,而它的真实效度,要在评卷结束后,通过收集学生的平时表现才能得出。

在把握和控制好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精心、科学编制出“双向细目表”。应用“试题双向细目表”来出试卷,是一种规范化管理考试的科学方式。采用“试题双向细目表”出题,能在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两个方面上列出各项、各层次试题的比例,使试题分布合理,覆盖面广,有利于克服教师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命题双向细目表是教学与考试的桥梁,是试题编制的指南和标准。

三、精心建构立意、情境和设问三元素,落实好三维目标的考查

任何试题都是由立意、情境、设问和答案四个元素构成的。前三项是题干的组成,试题设计的过程就是这三个元素的建构和呈现。后一项,即答案,是命题的关键,也是考试如何量化,如何引领的“节骨眼”。因此,命题者必须精心设计好立意、情境和设问三元素,高效生成考查的三维目标。

1、精心立意:立意反映考查目的,是试题的核心或主题,包括知识、能力、历史感悟等。具体要求:①立意要高,体现能力考查为主旨的三维目标。如遵义市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强调能力素质立意,高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②立意要准确,是指主题鲜明、观点明确、理论清晰,与考查目标水乳交融。每题的考查目标均应独立、完整。

③立意要突出重点,考查目标要有层次性和相关性。不能大而无当,要集中突出主题。

2、创设情境: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具体要求:

①服从立意,根据立意的要求裁剪、选择有关的知识内容,尽量避免无用信息。即情境的设计要得体,信息量与立意所要考查的目标在相应层次上相吻合。②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设计情境。不要偏离或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情绪体验和理解程度,以

避免测试结果的低效甚至无效。③情境科学和新颖。情境不可以凭空臆造,不能在科学性上经不起推敲。情境的科学还包含一定的信息量和一定的深度。情境的新颖不是要追求新奇,而是指内容与面貌的新鲜,与教材所述知识情境有关联但“未曾谋面”。

3、科学设问: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也是考查目标的直接指向,关系立意实现的程度。具体要求:①围绕立意、根据情境选编设问。设问一定要准确和明确表达立意的意图,一定要从情境里延展出来,体现情境的内在含义。这是成功设问的主要标志;

②设问的针对性和涵盖性。提问要针对重点内容并由重点内容向其他内容辐射,使考试具有一定的涵盖性,设问还要能够概括考试的内容。③设问方式新颖、巧妙、灵活。避免使用生硬的设问,要贴近生活实践和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既有学术性,更要注重考查接受设问的亲和性。

四、掌握基本的命题技巧

(一)力求试卷内容选材的鲜活性

课内外文献、最新考古发现、广告词、短信、图表、时政热点、周年大事均可作为历史中考试题的选材。

1、运用课内外文献:(2014·云南昆明)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D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2、各种图表:(2014·贵州黔东南)10.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A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时政热点:(2014·贵州安顺)2.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2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在( D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

4、周年大事:(2014·贵州遵义)27.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