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撤机(1)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ICU 陈裕胜一、呼吸机的撤离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行机械通气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控制,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简称撤机.机械通气的撤离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当导致呼衰的病因好转后,应尽快开始撤机.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将使呼吸肌肌力下降,需根据患者的背景疾病情况将其维持在一个可以耐受的范围内.3 减小呼吸负荷和呼吸功耗.a、减小呼吸阻力减小患者气道阻力.减小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气路阻力:小口径气管插管会明显增加气流阻力,需尽可能采用大口径导管;呼吸机管道过细或过长及某类型的湿化器对气道阻力有较大影响,需尽量调换;呼吸机参数中吸气流速设置过低将增加吸气做功;有条件采用流量触发型或有2功能的呼吸机,有助于减少患者呼吸功耗.减小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PEEPi的存在会引起吸气功耗增加.减小PEEPi主要方法是加用一个小于PEEPi水平的PEEP,可以起到降低吸气做功和延缓呼吸肌疲劳的作用.另一种减小PEEPi的方法为改善通气后使呼吸频率降低,呼气时间延长而起到降低PEEPi的作用.b、减少呼吸前负荷发热、感染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会明显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产生量,使通气量增加,呼吸负荷加大,撤机前应努力纠正.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减少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增加脂肪产热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产生量,减小呼吸负荷.4 帮助患者做好撤机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配合.2 撤离机械通气时机的掌握1 呼吸泵功能判定:下述指标提示呼吸泵功能可基本满足自主呼吸需要,可以考虑撤机:最大吸气负压>20~30cmH2O;肺活量>10~15ml/kg;潮气量>3~5ml/kg理想体重;静息分钟通气量<10L/min,呼吸频率<25~35次/分钟;呼吸形式:浅快呼吸指数f/V T若/<80,提示易于撤机;若为80~105,需谨慎撤机;大于105则提示难于撤机.呼吸频率和呼吸形式是撤机前、中、后均需密切观察的指标.呼吸频率具有对撤机耐受性的综合评价意义;浅快呼吸指数是近年来较受提倡的指标;出现胸腹矛盾呼吸可较为可靠地提示发生了呼吸肌疲劳,需延缓撤机.2气体交换能力的判定:动脉血气指标应在可接受范围:撤机前PO2≥60mmHgFiO2<40%,PO2/FiO2氧合指数>200;撤机前PCO2达基本正常范围30~50mmHg或在患者达缓解期水平,撤机PCO2增高幅度<10mmHg.3 撤机筛查试验: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应开始进行撤机的筛查试验,筛查试验包括4项内容: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被祛除.②氧合指标:PaO2/FiO2≥150~300mmHg;PEEP≤5~8cmH2O;FiO2≤;PH≥;对于COPD 患者:pH>,FiO2<,PaO2>50mmHg.③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无明显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1·min-1.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3 、撤机的技术方法1 自主呼吸试SBT:是指运用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或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分钟~2小时的动态观察,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判断撤机成功的可能性.目前较准确的预测撤机方法是3minSBT,包括3minT管试验和CPAP、5cmH2O PSV试验.3min自主呼吸通过后,继续自主呼吸30~120min,如患者能够耐受则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成功者多可耐受撤机,但亦有少部分患者在成功后撤机失败,因此试验结果只能为预测撤机、拔管提供参考.SBT成功的客观指标:动脉血气指标:FiO2<,SpO2≥~;PaO2≥50~60mmHg;pH≥;PaCO2增加≤10mmHg;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HR<120~140次/min且HR改变<20%,收缩压<180~200mmHg并>90mmHg、血压改变<20%,不需用血管活性药;呼吸呼吸频率≤30~35次/min,呼吸频率改变≤50%.SBT失败的主观临床评估指标: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嗜睡、昏迷、兴奋、焦虑;出汗;呼吸做功增加使用辅助呼吸肌,矛盾呼吸.建议:通过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应进行SBT.当SBT失败的原因纠正后,每日可进行1次SBT,没有必要1d内多次反复的进行SBT.呼吸系统异常很少在数小时内恢复,1d内频繁的SBT对患者没有帮助.2 以逐渐减少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主要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方式撤机;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SIMV+PSV方式撤机.SIMV方式:撤机时,随着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渐减频率,使机械通气在患者呼吸中的成分逐渐减少,自主呼吸成分逐渐增加,直至频率达2~4次/分钟后不再下调,维持2~4小时后若情况稳定,可以脱离呼吸机.PSV:可以根据需要,以一定的吸气压力来辅助患者吸气,帮助克服机械通气管路阻力和增加潮气量.撤机过程中,通过逐渐降低吸气辅助压力的水平来逐渐加大每次呼吸中呼吸肌的负荷,直至最后完全依靠患者的呼吸肌自主呼吸,当吸气辅助压力调至刚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一般为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即可考虑脱机.SIMV与PSV的结合方式: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撤机手段,它可以使撤机过程更加平稳,尤其适合于撤机指标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例.这种方式在强制通气SIMV的间期仍向自主呼吸提供一定水平的吸气辅助压力PSV,撤机开始时将频率调至可使方式提供80%分钟通气量的水平,辅助压力调至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以上至少大于5cmH2O,然后先将的频率下调,当调至0~4次/分后,再将压力水平逐渐下调,直至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可以脱机.3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序贯通气是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在未达到拔管-撤机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从而减少有创通气时间,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也因之减少.目前,序贯通气技术在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较为成功.实施序贯通气的一个关键是正确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在国内,80%~90%的急性加重是由支气管-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加重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后,在有创通气6~7天时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黏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称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患者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而呼吸肌疲劳仍较明显,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通气,继之无创通气,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又可有效地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的发生,改善病人预后.4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时机与方法脱离呼吸机并不就意味着已经具备了拔除气管内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的条件.拔管前应确认患者咳嗽、吞咽反射正常,可以有效地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和防止误吸,无明显的发生舌后坠或喉水肿等可致气道阻塞的临床倾向后方可考虑拔管,否则应继续保留气管内导管一段时间,直至具备上述条件.5、对通过SBT或其它撤机技术的患者在拔管前应评估气道通畅程度和保护能力.气道评估:拔管失败的原因与撤机失败的原因不同.撤机失败常指不能中断呼吸机支持,而拔管失败的原因多见于上气道梗阻或患者气道保护能力差、不能咳痰.气管拔管后上气道梗阻的风险增加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女性、创伤和反复性创伤性插管有关.气道通畅程度的评价:机械通气时,将气管插管的气囊放气以检查有无气体泄漏,可以用来评估上气道的开放程度气囊漏气试验.出现拔管后喘鸣的患者可以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也可用无创通气和或氦氧混合气〕治疗,而不需重新插管.如果患者漏气量较低,也可在拔管前24h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预防拔管后喘鸣.还应注意,漏气量变低可能是由于分泌物在气管插管周围结痂形成外皮所致,而非上气道水肿狭窄.当漏气量低的患者拔管时,应将再插管的设备包括气管切开设备准备好.气道保护能力的评价: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对拔管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患者的气道评估包括吸痰时咳嗽的力度、有无过多的分泌物和需要吸痰的频率吸痰频率应>2h次或更长.在神经肌肉病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咳嗽能力时预示可以拔管.6、撤机失败的原因:机械通气大于24h尝试撤机失败的患者,应寻找所有可能引起撤机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可逆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①神经系统因素: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功能失常,可以是结构上的如脑干中风或中枢性窒息,也可以是代谢方面的如电解质紊乱或镇静麻醉状态;代谢性或药物性因素也可导致外周神经功能失常.②呼吸系统因素:呼吸肌方面包括废用性肌萎缩,严重的神经性肌病或药物如神经肌肉阻滞剂、氨基糖甙类药物等导致的肌病等;呼吸负荷增加常见于机体对通气的需求增加和呼吸力学的改变,如严重感染时通气需求增加,肺水肿、炎症、纤维化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支气管狭窄、炎症及狭窄的气管插管使气道阻力增加.③代谢因素:营养、电解质和激素都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代谢因素.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减退,相反,摄食过度使CO2产生过多,进一步增加了呼吸肌的通气负荷,故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增加撤机成功率;电解质缺乏也可损害呼吸肌功能,有研究表明,正常血磷水平可增加跨膈压.④心血管因素: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低通气支持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自主呼吸时代谢增加使循环的负荷增加:膈肌收缩使血液从腹腔转移至胸腔,导致回心血量增加;胸膜腔负压增加左心室后负荷.⑤心理因素:恐惧和焦虑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非呼吸因素.二、呼吸机依赖原因及对策1、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原因――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呼吸机依赖是病人已具备脱机指征,但脱离呼吸机后不能自行调节,从而干扰并延长了脱机的过程.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不能说话等原因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如紧张、恐惧、孤独、急躁、忧虑、抑郁、依赖、绝望等情绪给脱机带来不利影响,如引起呼吸衰竭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病人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如肺部严重病损、功能不全基础上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时,容易使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呼吸肌疲劳使呼吸肌做功能力减退,呼吸肌“泵”衰竭是呼吸机依赖产生的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是指肌肉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或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通过休息而恢复.与呼吸肌无力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充分休息后,肌肉产生力量的能力不能恢复.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理:a、中枢疲劳:原发性呼吸中枢驱动力不足、中枢驱动下调.b、外周疲劳:可以是神经肌肉兴奋传导障碍,或由于肌肉本身的兴奋收缩偶联障碍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缺氧、酸中毒、营养不良及肺气肿,普遍存在膈肌萎缩,兴奋收缩偶联障碍,导致低频疲劳.c、代谢因素及能量供应不足.缺氧、酸中毒特别是乳酸堆积、低镁、低磷、低钙血症是常见的代谢因素.缺氧、pH值下降、乳酸堆积、贫血、营养不良、糖原减少、ATP及磷酸肌酸浓度下降等都可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治疗:a、增强中枢驱动力:因中枢疲劳因素所致者, 呼吸兴奋剂是重要的治疗方法.b、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去除增加呼吸肌作功的因素,如发热、低氧、酸中毒、运动等.c、改善呼吸肌的收缩性及耐力:包括营养支持、休息,重症患者应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的补充.纠正代谢紊乱因素,如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避免:使用降低呼吸肌力的药物.如异搏定、大环内酯类等.d、药物治疗很多药物具有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氨茶碱、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β2受体兴奋剂、咖啡因等.临床上,以氨茶碱、参麦注射液较常用.e、呼吸训练及休息 .特殊的呼吸肌训练能增强呼吸肌的张力和耐力.方法有:①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深慢呼吸、缩唇呼吸等;②体外膈肌起搏.2、对策:存在呼吸肌疲劳,通过撤机筛查试验而不能撤机患者,可采取:a、间断撤机:针对原有慢性肺功能不全,因某种原发病对肺功能损害严重或者是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病人撤离机械通气的指征和具体指标,虽然已经基本达到,可以采用分次或间断撤离呼吸机的方法;或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b、延迟撤机:继续寻找撤机失败原因;改善营养状态,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撤机试验.c、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时机的选择.3、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撤机:除非有明确的不可逆疾病证据如高位脊髓损伤或晚期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撤机失败3个月者即为PMV.部分PMV患者通过有计划的锻炼仍有撤机希望,不能撤机的患者应制定终生机械通气方案.PMV患者很少采用每日SBT,常使用辅助通气模式并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以锻炼患者的呼吸肌.通常大约在通气支持条件降低到一半时,患者可转换到SBT步骤.撤机锻炼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支持并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疲劳.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及护理注意事项
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及护理注意事项(一)、停用呼吸机指征: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停用呼吸机的条件一般包括全身情况好转,内环境混乱得到纠正,器官功能稳定,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等方面。
如:1、循环状况稳定,如肤色红润,四肢温暖;血压正常,心率正常或无严重心律失常;尿量正常等。
2、呼吸平稳,自主呼吸恢复、有力,能保证足够的通气,呼吸频率<25次/min,潮气量>6ml/kg,肺活量>10-15ml/kg等。
3、患者安静,无烦躁、出汗等。
符合上述条件即可试停机。
若停机后生命体征变化较大,如心率增加10次/min以上,且有严重心律失常;收缩压下降10mmHg以上,呼吸频率增加10次/min以上,血气分析结果严重异常或患者有发绀等情况,均要考虑重新接上呼吸机继续通气治疗。
(二)、脱机方法及步骤1、向患者解释病情的好转情况,解释脱机的过程和步骤,说明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减轻对呼吸机依赖心理,教会患者如何配合脱机的相关方法如均匀呼吸、排痰等。
停机时机宜选在白天医护人员较多时进行,以便于观察并有足够的人手应付患者病情的意外变化。
2、脱机模式常用使SIMV 模式,先将呼吸机支持频率从10-12次/min渐减少至2-4次/min,观察数小时,如病情稳定,血气分析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即可试停机。
3、停机后通过T罐或直接通气管导管给氧,严密监测与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4、如患者肺功能较差,耐受试脱机的时间短,即脱机困难者,也可采用间断停机法。
5、停机期间要做好气道的湿化,具体方法见有关章节。
(三)、拔管及拔管后的护理1、拔管前3小时内一般不给予进食,拔除气管导管后一般仍保留胃管,如无恶心、呕吐等情况,可视病情通过胃管补充营养液。
如为清醒患者,拔除气管导管24-48小时以后,患者吞咽功能完全恢复,喝水无呛咳才可以考虑通过口腔进食。
2、为预防患者因拔管刺激产生喉头水肿,拔管前0.5-1小时可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
呼吸机撤离的流程
呼吸机撤离的流程对急诊、ICU 、呼吸科中大多数危重患者而言,呼吸机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而长时间的呼吸机使用会带来严重并发症,一次失败的拔管可使患者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机率增加 8 倍,死亡风险增加 6~12倍[1],因此机械通气的撤离是呼吸机应用成败的关键,把握合适的撤机时机意义重大。
第一步:撤机前筛查筛查内容:1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已好转2合适的氧合状态氧合指数>150~200;PEEP ≤ 5~8 cmH2O;FiO2 ≤ 0.4~0.5;pH 大于 7.25;COPD 患者:pH>7.30,PaO2>50 mmHg,FiO2<0.35;3血流动力学稳定即没有活动性心肌缺血,无临床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4有自主呼吸临床上对撤机参数的选用和撤机时机的判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尚未有类似于「指南」等的统一意见,目前临床常用的撤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内容,符合以上 10 项中的 8 项可作为撤机条件的判定标准[2]。
指标判断:但在临床中我们也认识到,符合筛查标准的患者不一定能够成功撤机,对于某些指标的分析切不可教条和生搬硬套,因此需要对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作出进一步判断。
2016 年美国 ATA/ACCP 指南推荐[3],对机械通气超过 24 小时的急性住院患者建议初始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增加吸气压(5~8 cmH2O),而不是应用 T 管或 CPAP,对于已经通过 SBT 但存在拔管高风险的人群,应用预防性无创通气有助于减少 ICU 住院时间,并且在短期及长期死亡率方面优于未预防性无创通气者。
其中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存在高碳酸血症、COPD、CHF 等其他严重合并症,SBT 期间出现喘息。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
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是指在新生儿使用呼吸机治疗后,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并最终成功脱机的过程。
撤机标准对于新生儿的痊愈和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步骤进行撤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呼吸机撤机标准以及撤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撤机标准1.稳定的呼吸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呼吸功能稳定,包括自主呼吸、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正常。
呼吸率应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氧饱和度在90%以上,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
2.良好的心血管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心血管功能稳定,包括心率正常、血压稳定和灌注良好。
需要监测心率、血压和周围循环情况。
3.充足的肺功能:新生儿撤机前需要有充足的肺功能支持,包括肺顺应性良好、无明显呼吸困难、无气胸等并发症。
4.神经系统稳定:新生儿撤机前需要神经系统稳定,包括清醒度良好、反射正常、无癫痫发作、无脑损伤等并发症。
5.肌力充足:新生儿撤机前需要肌力充足,保证能够维持自主呼吸。
二、撤机过程1.准备阶段:在确定新生儿符合撤机标准后,需要进行撤机计划,包括撤机时间、撤机方式等。
同时要准备好撤机所需的药物、设备和人员。
2.撤机方式: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撤机方式,包括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病程压力撤机、间歇性快速撤机等。
3.监测撤机过程:在撤机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及时调整撤机方式和支持措施。
4.评估撤机效果:根据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和撤机效果评估撤机的成功与否,如有需要可以重新启动呼吸机治疗。
5.随访和护理:撤机成功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随访和护理,包括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等恢复情况的监测和评估。
三、注意事项1. 撤机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2. 撤机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医护人员之间要密切配合,保证撤机过程的顺利进行。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
呼吸机撤离的标准是指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将患者从呼吸机上撤离,以及在撤离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标准和操作规程。
一般来说,呼吸机撤离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的呼吸功能:患者必须能够维持稳定的呼吸功能,包括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2.足够的氧合能力:患者需要能够维持足够的氧合能力,包括正常的氧饱和度和合理的呼吸机参数。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3.稳定的心血管状态:患者需要能够维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包括正常的心率、血压和循环状态等方面。
如果患者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则不能进行呼吸机撤离。
4.逐渐减少呼吸机支持:呼吸机的撤离应该是逐渐进行的,而不是一次性地停止呼吸机支持。
撤离过程中需要逐步减少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等,以确保患者能够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5.监测和观察:撤离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观察,以及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重新启动呼吸机支持和给予氧气支持等。
总之,呼吸机撤离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标准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医疗工作者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病情进展,判断撤离时机,选择合适的撤离方案,并进行适当的指
导和教育,以保证患者的康复和离院。
呼吸机撤机过程
ICU 呼吸机撤机过程1、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怯除;2、氧合指数(PaO2 / FiO 2)>150~200mmHg;呼气末正压(PEEP)<5~8cmH 2O;吸入氧浓度≤40%~50% ;动脉血pH 值≥7.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动脉血氧分压>50mmHg, 吸入氧浓度<0.35。
3、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10ug/kg 。
4、有自主呼吸的能力。
常用筛查标准标准客观的测量结果说明足够的氧合(PaO2≥60mmHg 且FiO 2≤0.4;PEEP≤5~10cmH 2O);氧合指数(PaO2 / FiO 2)≥150~300mmHg;稳定的循环功能(心率≤140 次/ 分,血压稳定);不需(或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
无高热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血红蛋白≥ 80~100g/L神志清楚(可唤醒,哥拉斯格昏迷评分≥13)稳定的代谢状态(可接受的电解质水平)主管的临床评估疾病处于恢复期;医师认为可撤机;具有有效的咳嗽能力)5、SBT(自主呼吸试验):短期降低呼吸机支持水平或断开呼吸机后,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情况及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对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作出判断,为撤机提供参考的方法。
SBT 的三种方式:①T 管,直接断开呼吸机,并通过T管吸氧。
②低水平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5cmH2O。
③低水平的压力支持通气(PSV):5~7cmH 2O。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呼吸机撤机问题
呼吸机脱机技术一、提要1、临床常用撤机指标的撤机2、指南导向的撤机3、智能模式在撤机中的应用撤机时间的决定依靠临床综合判断,撤机的指标是:功能测定、SBT作参考COPD病人或外科手术病人机械通气大于24小时,可出现脱机困难,与呼吸肌废用性萎缩有关,COPD病人机械通气中,60%时间是在脱机,上机后的3,7,15天使应该重视撤机的时间窗。
二、撤机的难易程度分类1、首次SBT就能撤机2、困难脱机:需经过三次SBT,或者首次SBT失败后7天内撤机成功3、呼吸机依赖:三次以上SBT或者首次SBT失败后超过7天才撤机成功,或者说十五天以上。
三、撤机流程评估撤机潜力、评估病人负荷、评估病人能力、能力与负荷的平衡、回顾撤机潜力证据、试脱机、撤机、处理未通过SBT病人四、各种撤机的评估指标1、基本力学指标Pimax、P0.1、f/VT、联合指标CROP、VC2、R<28次/分、MV:6-10L/min vt:大于250ml、C>40ml/cmH2O自主呼吸稳定,神志清楚,原发病明显稳定4、估计病人的能力最大吸气压Pimax呼吸肌肉力量一般由吸气峰压时的动作所测定,是病人用力做最大吸气以对抗阀门关闭时所测定的负压,推荐阀门关闭的时间至少2秒,或者3秒以获得最大结果。
压力值>-25至-30cmH2O认为有可能撤机(正常在-50至-100cmH2O)5、P0.1:反应了吸气驱动,吸气驱动越强,此值越大。
另外也反应了呼吸肌肉的力量。
正常人P0.1<2 cmH2O,增高表明呼吸中枢输出增高,常见于呼吸衰竭病人。
脱机指标为P0.1<6 cmH2O,最好<4.低的P0.1也反应肌肉衰弱或低呼吸驱动,或者呼吸驱动受到抑制。
6、f/VT(浅快呼吸指数)是呼吸效率的指标f/VT<105撤机成功率较高(85最理想)f/VT>110撤机较困难7、负荷与能力的平衡:常用CROP指数,其合并了顺应性C、呼吸频率R、氧合O、和吸气压力这几个因素CROP=[Cdy n×Pimax×(PaO2/PAO2)]/f 大于13成功率高Cdy n动态顺应性、Pimax最大吸气负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泡氧分压,f呼吸频率三2001版ATS指南2001版A TS指南一、撤机流程a)评估患者是否具有撤机的基本条件b)自主呼吸试验(SBT)二、脱机条件a)引起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已经逆转b)充足的氧合、合适的PH(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PH>7.25、FiO2<0.4-0.5)c)血流动力学稳定,没有心肌缺血,没有明显的低血压d)有开始吸气的初步能力三、流程四、闭合环通气的几种模式ASV、PA V、等2、输入患者的体重,得到分钟通气量的基准值MV的基准值X支持力度的百分比(认为确定)=实际的MV呼吸机测定气道阻力和动态顺应性得到呼吸时间常数3倍的呼吸时间常数为呼气时间,然后确定吸呼比和呼吸频率实际的MV/RR=VT3、特点:关注呼吸力学而得到,呼吸支持力度需要人为调整,并非完全智能没有使用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不能实时进行通气效果评估五、使用NIV序贯脱机对于COPD病人,如果SBT失败,但是气道保护能力可以,可以使用无创进行序贯通气,如果COPD病人拔管失败,可以序贯使用NIV进行通气支持序贯通气仅推荐使用与COPD病人。
呼吸机的撤离ppt课件
ppt课件.
23
6.其他脱机方法
⑴、CPAP:可改善氧合,吸气相正压可减 少病人呼吸功,但呼气相正压一定程度 增加病人呼气阻力。
⑵、BIPAP:有可能成为未来脱机的主要模 式之一。
ppt课件.
24
6.其他脱机方法
⑶、MMV:优点:可保证撤机过程中患者的通 气量不低于预设水平,提供的通气辅助功 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量自动调整。缺点: 呼吸浅快的患者,不能保证有效通气量, 不能调整自主呼吸和通气辅助的比例,可 能延长撤机时间。适用于药物中毒、呼吸 力学不稳定者。
等); 5、床边备有随时可用的充分湿化的氧气源; 6、备有随时可重新插管的各种器械;
ppt课件.
39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
7、吸尽气管内、气囊以上及口咽部分泌物, 完全放松气囊,拔出气管内导管,经鼻导 管吸入充分湿化的氧;
8、鼓励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吸引;
9、检查重要体征和血气,仔细观察有无喉痉 挛、喉头水肿的征象;
ppt课件.
37
气管导管的拔除
5、检查无喉头水肿,上呼吸道通畅。 6、下颌活动良好,以便拔管后出现呼吸障碍
再度插管。 7、胃内无较多的内容残留,避免拔管后呕吐
误吸。 具备以上所有指征时才考虑气管拔管。
ppt课件.
38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
1、一般安排在上午拔管; 2、向患者说明拔管的步骤和拔管后注意事项; 3、抬高头部,和躯干成400~900角; 4、检查临床的基础情况(物理体征和血气
2.呼吸机因素 呼吸机触发灵敏度差;撤 机方法或撤机模式选择有问题。
ppt课件.
30
五、撤机失败的原因
3.患者呼吸系统以外的系统不稳定 如血 液动力学不稳定;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 乱;镇静药物的应用或体内蓄积等。
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为:(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0.6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连续2个白天试脱机过程,患者自主呼吸平稳无不适感,才考虑夜间停机。
撤机时协助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以改善膈肌的运动。
停机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肌锻炼及物理治疗,一旦脱离呼吸机后情况良好,可考虑拔管。
对病情发展难以预料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拔除人工气道后对患者的观察时间,必要时随时准备再次插管额应用呼吸机治疗。
撤机时,护士应在场进行解释和指导,并做好各项检测和应急准备,每一撤机步骤后检测肺功能及血气,对患者撤机反应作出评估,必要时暂停撤机或部分恢复机械通气,支持呼吸。
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
呼吸机撤机指征和标准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超过2周后,将会产生较强的呼吸机依赖,造成反复撤机失败,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呼吸机废用性萎缩、呼吸机介导的膈功能障碍(VIDD)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呼吸机依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撤机时,医务人员应把握好撤机的原则,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循序渐进,才能实现患者的成功撤机,使患者安全、顺利脱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是掌握好撤机的指征和标准。
以下是长期使用呼吸机患者撤机指征。
撤机指征为:(1)原发病已基本愈或病情稳定;(2)营养状况及肌力良好,断开呼吸痊机后,呼吸平稳,无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现象;(3)呼吸频率<30次/min,潮气量>300ml;(4)神志清楚、反应良好,有张口及咳嗽反射;(5)神智清醒,肺部感染控制或基本控制,无痰或少痰;(6)氧和良好,吸入氧浓度(Fio2)<0.6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能够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相对正常范围内。
符合以上条件方可停机。
过早停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机疲劳再次呼吸衰竭;延迟停机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各种并发症,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呼吸机上机的适应证及撤机时机严格遵循三级检诊制度,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经济利益。
当患者病情稳定,已经具备撤机指征,可考虑撤机,撤机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撤机的方法及步骤,以增强其信心。
撤机方法及注意事项:(1)采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准备撤机的患者,撤机时间宜选择在上午8时---10时,下午3时---6时,患者良好的睡眠后,此时患者精力较充沛,易耐受各种应激。
(2)开始每次停20min----30min,然后带机使呼吸肌得到休息。
(3)在停用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患者情绪和动脉血氧含量(Sao2)变化,如无异常可逐渐延长停机时间至1h—2h/次,每个白天3次—5次。
呼吸机撤机程序
• 2)间断撤机法:
• 当短期撤机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频率增 快等一系列症状时,立即恢复机械通气。 采用逐小时撤机,以后视情况逐渐增加每 日白天撤机的时间,逐渐减少晚上上机的 次数和带机的时间,直至完全撤机。
停机时间
• 一日内停机总时间超 过开机总时间,或一 次停机持续2-3小时而 无呼吸困难、通气不 足或通气过度表现, 且血气分析正常。
撤机前的准备
• l )有效治疗呼吸衰竭原发病:控制肺感染, 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保持通畅和有效廓清。 • 2 )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撤机前代谢性或 呼吸性碱中毒是导致撤机困难的重要因素,应 积极予以纠正。 • 3 )各重要脏器功能改善:心、肝、肾、胃肠、 脑等脏器的功能对撤机能否成功有重要影响, 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给予必要治疗。 如治疗心衰,争取撤机前患者的心排出量、血 压、心率能大致正常并保持稳定,胃肠出血停 止,贫血纠正,肝肾功能达较好水平。
• 2 心理护理
• 撤机后患者除了呼吸 肌做功负荷增加外, 心理上更要承受紧张、 兴奋、敏感、失望等 多种情绪体验。
• 停机时护理人员应守护在床旁,教导病人 正确呼吸方法: • 其一,如 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可嘱咐病人进 行深而慢的呼吸; • 其二,当病人脱离呼吸机时由于心理因素 而不敢呼吸时,可打开呼吸机接模拟肺, 呼吸机的声音能使大部分病人症状缓解; • 其三,若病人的呼吸浅而促时可指导病人 提起胸廓进行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随着人类生命价值的提高,危重病人在医疗 监护和抢救中使用呼吸机越来越普遍,护理人员 必须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对于长期使用呼吸机 有依赖性的病人进行撤机时,必须针对患者不同 的病情特点、心理状态和耐受力,制定科学的护 理计划,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才能达到满意 的疗效。
8.呼吸机撤离
呼吸机撤离问题***:(1) 撤机指征应用呼吸机治疗患儿,在原发疾病改善,病情好转,自主呼吸稳定的情况下,均应考虑撤机,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可以减少并发症,节约医疗资源,节省医疗费用。
撤离呼吸机的指征可掌握下述条件:①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得到控制,病儿一般情况好转、稳定。
②自主呼吸稳定,咳嗽及排痰有力,能耐受吸痰,血压及心率均稳定。
③FiO2<0.4,PEEP<5cmH2O,通气频率降至10次/min,血气分析稳定,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已纠正。
若有条件进行肺功能检测,则应参考肺功能结果决定。
在患儿具备撤机条件后还应进行临床综合评估,按撤机方法所述,进行撤机。
(2) 撤机方法:常用的撤机方法有:①直接撤机:适用于大部分短期机械通气的病人。
②SIMV过渡撤机:不断开呼吸机进行间断自主呼吸,能够锻炼自主呼吸,安全性大,FiO2可调性大且准确,尤适用于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者。
③PSV(压力支持)过渡撤机:是一种特殊的辅助式间隙正压呼吸,呼吸由病人触发,呼吸参数一定程度受病人的自身控制,自主呼吸做功减少,主要适用于撤机的初期。
④SIMV+PSV 过渡撤机:更优越,可防止呼吸肌疲劳。
⑤CPAP撤机:适用于ARDS 病人,亦可与其他撤机模式联合应用。
能顺利撤机。
患儿停机自主呼吸良好,生命体征稳定,停机后0.5~1h血气分析正常,对短时间应用呼吸机的患儿此时可拔除气管插管,然后严密监护24~48h,一般都能顺利康复。
对一部分应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的病人,撤机后还需确定患儿是否能耐受拔除气管插管,如没有充分把握,我们的做法是撤机、保留气管插管,应用头罩给氧,然后观察患儿氧合情况,监测生命体征,24~48小时病情稳定,再拔除气管插管。
撤机、拔管成功的关键是充分估计病情,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停机、拔管前要彻底吸痰并适当用激素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喉水肿。
严密察并对症处理。
(3) 撤机失败的原因常见的常见失败原因包括:①基础疾病未制,未具备撤离呼吸机的条件,仓促撤机。
呼吸机撤机
呼吸机撤机评估方案方案, 呼吸机, 评估自然觉醒试验(spontaneous awakening trial, SAT);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SBT)流程解释:自然觉醒试验(SATs)筛选:有下述两条中的任意一条即失败,第二天再重新评估;如没有则通过。
1.病人在静脉应用镇静剂治疗癫痫发作或戒酒反应或因病人持续烦躁不安,所用镇静剂的量逐渐加大或在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2.过去24小时内有心肌缺血或颅内压升高的表现;自然觉醒试验:停用全部镇静剂和麻醉剂后(止痛的麻醉剂可继续使用),观察病人4小时或更长时间。
出现失败标准中的任意一项即失败。
失败后,使用前一次一半剂量的镇静剂然后再逐渐增加剂量,保持镇静效果。
第二天再从SATs筛选重新开始评估。
通过:1.言语刺激后觉醒;2.病人没有失败标准中的任意一项。
失败:1.病人烦躁不安或疼痛;2.呼吸频率>35次/分,持续5分钟或更长;3.动脉血氧饱和度<88%,持续5分钟或更长;4.发生急性心律失常;5.含2项或更多呼吸窘迫体证,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辅助呼吸肌呼吸参与呼吸、胸腹矛盾呼吸(abdominal paradox)、出汗或明显的呼吸困难;自主呼吸试验(SBTs)筛选:通过:(出现与下述中任意一条不符的情况即为失败,第二天从SATs筛选重新开始评估)1.吸入氧浓度≤50%且呼气末压力(PEEP)≤8cmH2O时,动脉血氧饱和度≥88%;2.5分钟观察时间内有自主吸气努力表现;3.无烦躁不安;4.过去24小时内无心肌缺血表现;5.没有使用血管升压或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2μg/min或任何剂量的血管加压素或米力农);6.无颅内压升高表现。
自主呼吸试验:撤离呼吸机,用T型管或呼吸机螺纹管持续气道压力为5cmH2O,FiO2或PEEP 保持不变。
观察120分钟,如无下述中的任意一项,即通过,可以撤机;如失败,迅速接上之前用的呼吸机,第二天从SATs筛选重新开始评估。
撤呼吸机流程
撤呼吸机流程
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脱机:在撤离呼吸机前,患者需以低压力水平持续进行自主呼吸试验120分钟。
若患者符合撤机指征,如
呼吸频率小于25次每分钟,潮气量大于250毫升等,可进行下一步拔管前准备。
2.气囊放气:对患者进行气囊漏气试验,对比患者潮气量的变化,评估风险,若试验呈阳性则应慎重拔管,
若试验呈阴性则可以拔管。
3.拔管:再对患者进行T管试验,确认患者是否可以自主呼吸。
4.继续吸氧:拔管后,患者可能仍需继续吸氧一段时间,以确保身体适应新的呼吸模式。
此外,撤离呼吸机前还需确保患者的病情已经好转,包括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已好转、合适的氧合状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自主呼吸等。
同时,也要注意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要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的刺激和伤害。
以上是撤离呼吸机的流程,具体操作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重症医学科ECMO技术VV-ECMO撤机流程
重症医学科ECMO技术
VV-ECMO撤机流程
一、评估:
当ECMO支持水平低于心肺功能总体的30%是可考虑撇除 ECMO。
原发病的控制及改善、肺顺应性、C02清除能力、氧合情况及胸片情况等,当上述指标改善后可考虑撤除ECMO装置。
二、试验性脱机:
(1)调节呼吸机参数至可接受水平(呼吸频率10~30次/min。
Fio240%~60%/、潮气量<6m1/kg/、平台压<30cmH20、
PEEEP<10cmH20)
(2)VV-ECMO血流量不变,抗凝不变,关闭ECMO气流。
(3)监测Sa02、PaCO2、气道压力、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变化。
(4)监测时间6~24h。
三、管路撤除:
(1)洗手,消毒穿刺处。
再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铺巾。
(2)将转数调至1500转/分,夹闭动静脉插管,将ECMO机转数调至0,关闭ECMO机。
(3)经皮穿刺留置的管路,可在局部压迫穿刺口后拔除(但压迫力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插管远端可能存在的血栓脱落,拔除瞬间可
有少量血液随拔管溢出,应采取适当力度压迫止血。
(4)静脉穿刺部位局部压迫 30min 以上,期间切勿反复观察出血情况,压迫相应时间后仍有出血需继续压迫20~30min。
(5)撤除后6h以内:1保持平卧;减少屈腿、翻身;2翻身采用轴线翻身法;3前2h以内每半个小时检查伤口渗血情况,以后每一个小时检查一次;4撤除后 24h 内使用超声评估患者肢体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
医院患者呼吸机撤机流程
呼吸机撤机流程:
第 1 步:撤机前筛查
(1)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已好转;
(2)合适的氧合状态:氧合指数>150~200;PEEP ≤ 5~8 cmH2O;FiO2 ≤ 0.4~0.5;pH 大于 7.25;COPD 患者:pH>7.30,PaO2>50 mmHg,FiO2<0.35;
(3)血流动力学稳定:即没有活动性心肌缺血,无临床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的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
(4)有自主呼吸;
临床上对撤机参数的选用和撤机时机的判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尚未有类似于指南等的统一意见,目前临床常用的撤机参数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内容,符合以上 10 项中的 8 项可作为撤机条件的判定标准。
第 2 步:评价撤机是否成功
撤离呼吸机后 48 h 内出现下列 2 项或以上指标,认定为撤机失败并需要再次机械通气:
1)PaCO2 >50 mm Hg ;
2)PaO2
3)RR >35 次/min ;
4) 心率>135 次/min ;
5) 极度疲劳;
6) 胸锁乳突肌过度运动;
7)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休克;
昏迷加重。
否则认定为撤机成功。
程序化撤机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映呼吸肌功能的指标
上述反映呼吸肌收缩强度和持久力的指 标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采集常常很 困难,在危重病人中使用往往受限。
3、反映呼吸负荷的指标
呼吸功(WOBp)指自主呼吸或辅助呼吸时,呼吸肌 运动维持潮气量所做的功。通过记录食管压力-容积环 (P-V环),可计算呼吸功。正常值:0.3~0.6J/L。 WOBp增高的常见原因:(1)气道阻力;(2)肺 顺应性;(3)内源性PEEP;(4)呼吸机管道及气 管插管阻力过高等。
呼吸机的撤离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裕胜
目前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脱机的系统认识,脱机指标带有 相当的盲目性和危险性。 过早脱机:加重呼吸负担,导致呼吸肌 疲劳及再次呼衰。 延迟脱机:可能导致呼吸肌依赖和产生 多种并发症。 及时脱机: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一、关于脱机的概念和时间
脱机:指逐渐降低MV水平,逐步恢复病人自主呼吸, 最终脱离呼吸机的过程。 临床上要指出明确的脱机开始时间比较困难。过去: A/V模式通气,脱机:改为T管--脱机时间明确;近 10多年来,PSV、SIMV等辅助呼吸模式出现,呼吸 治疗和脱机均可采用辅助呼吸模式,确定脱机开始时 间较困难。 理论上认为:需要呼吸治疗的原发病得到基本控制后, 辅助呼吸即可认为是脱机过程,但没有生理或临床指 标作为界限。
目前评价和指导脱机、拔管的 生理指标
1、反映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指标 (1)平均吸气流速(Vt/Ti):较好反映呼吸驱动的指 标。受肺机械特征影响较大,限制了其应用。 (2)口腔闭合压力(P0.1):为气道关闭时,吸气0.1 秒的口腔压力或胸腔内压力。 P0.1与膈神经及膈肌电图的改变呈线性相关,是反映 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常用手段。正常值:2~4cmH20。 P0.1增高原因:a、呼吸肌机械负荷过重,呼吸中枢 代偿性活动增强;b、呼吸肌功能未万全恢复,产生一 定收缩力需较大的中枢驱动。
四、脱机方法
常用的有:
1、T管试验:A/C通气与带T管自主呼吸交替进行,逐渐延长带T管 自主呼吸的时间,直到病人完全脱离呼吸机。 2、SIMV:可通过逐渐减少指令通气频率,减少呼吸机做功,同时 使病人做功逐步增加,直到病人能完全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目 前在使用SIMV脱机时,多同时加用PSV,以减少病人额外做功。 3、PSV:逐步降低PSV水平(每次降低2~3cmH20),逐步减少 呼吸机做功,病人做功逐步增加,当PSV水平降低到仅用来克服 呼吸机管道及气管插管阻力时,结合病人全身情况可拔除气管插 管。 比较SIMV+PS与PSV脱机,显示SIMV+PS脱机时间略短, P>0.05。对于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改用SIMV+PS脱机收到 了较好效果,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
2、呼吸肌负荷--导致脱机困 难最常见的原因
呼吸系统本身因素导致:气道阻力、肺及胸 廓顺应性及内源性PEE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连接管的阻力过高:气 管插管内径过细、插管内分泌物粘附或堵塞、 插管过长及弯度过大均明显增加阻力。 呼吸机及CPAP系统的阻力过高:呼吸机阻力 主要由管道阻力和按需活瓣灵敏度决定,正常 情况下很低。当管道积水、管道扭曲、过滤器 堵塞时,阻力明显。CPAP系统气体流率不能 满足病人吸气需要时,病人呼吸功。
二、影响脱机的病理生理因素 及脱机困难的常见原因
(一)呼吸负荷与呼吸肌做功能力:大 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认为呼吸肌功能不 全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负荷和呼吸肌做功 能力的失衡。主要包括:呼吸中枢的兴 奋性冲动降低、呼吸肌本身做功能力的 下降及呼吸负荷过高等因素。
1、呼吸肌做功能力
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主要见于颅脑损伤引起的延髓呼吸中枢损 害,高位脊髓损伤,膈神经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系统损 害及COPD导致的高CO2抑制呼吸中枢等。 呼吸肌收缩功能(收缩强度和持久力--决定患者能否脱机的主要 因素) 。主要见于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 休克导致的呼吸肌血供下降,严重营养不良,呼吸肌支持过度导 致的呼吸肌废用性萎缩,各种因素引起呼吸负荷过高导致的呼吸 肌疲劳,酸碱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钾等)及药物的抑制。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及酸碱和电解质紊乱,早期积 极的营养支持,同时应把握呼吸支持水平,防止呼吸肌废用性萎 缩。
三、评价脱机、拔管的指标
脱机、拔管的指标:要能正确评价病人自主呼 吸能力。 传统的脱机指标主要有:自主呼吸频率<30次 /分,肺活量至少大于两倍的潮气量 (>10~15ml/kg体重),最大吸气负压 >20cmH2O,分钟通气量<10L/分, PaO2/FiO2 >300,顺应性(静态) >25~30ml/cmH2O。 这些指标评价脱机的正确率只有52%。 传统的脱机指标对临床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五、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
1、一般安排在上午拔管; 2、向患者说明拔管的步骤和拔管后注意事项; 3、抬高头部,和躯干成400~900角; 4、检查临床的基础情况(物理体征和血气等); 5、床边备有随时可用的充分湿化的氧气源; 6、备有随时可重新插管的各种器械; 7、吸尽气管内、气囊以上及口咽部分泌物,完全放松气囊,拔出气 管内导管,经鼻导管吸入充分湿化的氧; 8、鼓励用力咳嗽,必要时给予吸引; 9、检查重要体征和血气,仔细观察有无喉痉挛、喉头水肿的征象; 10、如发生进行性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或喉痉挛,对治疗无 反映,即重新插管。
脱机方法
4、CPAP:可改善氧合,吸气相正压可减少病人呼吸功, 但呼气相正压一定程度增加病人呼气阻力。 5、BIPAP:有可能成为未来脱机的主要模式之一。 6、MMV:优点:可保证撤机过程中患者的通气量不低 于预设水平,提供的通气辅助功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 量自动调整。缺点:呼吸浅快的患者,不能保证有效 通气量,不能调整自主呼吸和通气辅助的比例,可能 延长撤机时间。适用于药物中毒、呼吸力学不稳定者。 上述脱机方式,目前缺乏系统的比较性研究。 Brrochard:PSV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SIMV和T管。
七、恢复机械通气的标准
什么情况下需要恢复机械通气,各学者的主张并非一致。有学者 提出:在撤机过程中,如出现下述生理指标之一时,应立即恢复 机械通气: 1、血压:收缩压变化超过20mmHg或舒张压改变>10mmHg; 2、脉搏>110次/分,或每分钟增加20次以上; 3、呼吸频率>30次/分,或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 4、潮气量<250~300ml(成人); 5、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或心电图改变; 6、PaO2 <60mmHg; 7、PaCO2 >55mmHg; 8、PH <7.30。 以上指标中, PaO2、 PaCO2标准不适用于COPD患者,以上 标准也只适用于撤机过程。
2、反映呼吸肌功能的指标
包括呼吸肌收缩强度指标和呼吸肌持久力指标。 呼吸肌收缩强度指标 (1)最大吸气负压(MIP):反映呼吸肌力量 的指标。正常值: >20cmH2O。MIP很难作 为评价呼吸肌力量的可靠指标。 (2)肺活量:也是反映呼吸肌力量的指标。但 测定肺活量需要病人的合作,对于ICU的危重 病人常难于测定。
六、脱机的注意事项
1、任何方式脱机,均应注意病人是否有呼吸窘 迫。出现呼吸窘迫,应停止脱机或改变脱机方 式。 2、不论T管脱机,还是辅助呼吸脱机,都应避免 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管道阻力过高,使病人额外 克服较大的呼吸功。 3、使用PSV脱机,应注意:降低PSV水平,主 要应以呼吸速率为指导,潮气量不应作为指导 指标,呼吸速率不应大于30次/分。
反映呼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的指标
反映呼吸肌持久力指标
(1)机械力储备:分钟通气量/最大分钟通气量和潮气 量/肺活量,是反映呼吸肌功能储备的指标。 (2)膈肌电图:膈肌电图高频波与低频波的比率是非特 异性的反映呼吸肌疲劳的敏感指标。非创伤性的体表 膈肌电图可靠性差。 (3)其它指标:平均吸气压力(P)、Ti/Ttot(吸气 时间占整个呼吸周期的百分比)、P/Pmax(平均吸 气压与最大吸气压的百分比)、压力-时间指数 (PTI= P/Pmax Ti/Ttot)可用于判断呼吸肌持久 力。
WOBp的临床意义:(1) WOBp <0.75J/L,脱机 多能成功;(2) WOBp >0.75J/L,可导致呼吸肌 疲劳, WOBp >1.25J/L是导致严重呼吸肌疲劳的高 负荷。 WOBp的测定方法直接影响其准确性。
其它指标
浅快呼吸指数(f/VT):即呼吸频率与潮气量 的比比皆是值,是反映撤机失败时常见的浅频 呼吸征象的良好指标。 Yang和Tobin于 1990年提出, f/VT<105是撤机的指征。这 一结果也并未得到完全认可。Bruce等学者通 过对大样本(257名患者)且年龄>70岁撤机 过程连续检测f/VT值得出: f/VT <130作为 预测成功撤机的指标,而<105的预测性较差。
八、撤机和拔管失败的常见原因
1、气道分泌物潴留; 2、吸气肌疲劳:原因很多:(1)基础疾病未完全控制, 呼吸肌疲劳未完全恢复或呼吸功增加;(2)心输出量 降低;(3)低氧血症;(4)MV时通气机与自主呼 吸不协调,呼吸肌功能储备下降或撤机过程中发生呼 吸肌的亚临床疲劳等。 3、上气道阻塞; 4、有明显的酸碱失衡; 5、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镇静剂、高浓度吸氧; 6、发生新的临床情况;拔管后可能发生新的疾病和病情 改变,应及时发现和治疗。
(二)心血管功能状态
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心输出量 氧 输送 呼吸肌的血供和氧供量 呼吸肌做功能力。 ---影响脱机。 左心衰竭、肺水肿 肺顺应性、气道 阻力(细支气管水肿或痉挛) 呼吸 功明显。---影响脱机。
(三)精神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