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
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一、会计与审计专业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设计思路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是在教育部《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指导下,以及在系领导下,广泛进行行业、市场和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指本专业选修课和全院性选修课两部分)两类,学生需修完全部必修课学分,并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满选修学分(10分),方可毕业。
另外,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者,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学分(奖励学分控制在4分之内)。
本教学计划设置了多门选修实训课程,必修实训课程采用专用周的形式,选修实训课程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
有选修实训课的学期,相关实验室或实训场所将全面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实训课程。
二、会计与审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针对上述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执行计划和配套措施如下:(一)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与基本规律本方案及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精神,在会计与审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在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组织,动员专业教师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在进行了广泛的行业、市场和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方案结合了本专业教学、实训具体条件,符合教学规律。
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教学体系等方面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基本思路与规律,充分体现了学院高职教育特色。
(二)专业能力结构分析与能力分解,科学地制订了教学计划通过对会计与审计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群或服务领域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学生应具有的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能力,并分解为若干能力要素。
再根据能力分析来确定课程设置体系,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转化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改革及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
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
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
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
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
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导言:课程体系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探讨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通过分析现状、制定目标、调整结构等多个方面来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
一、现状分析:目前的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知识面过于宽泛,缺乏深度;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实际应用等。
二、改革目标: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2.增强学生的学科专长:通过设置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3.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来组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调整:1.精简课程内容:将知识点进行筛选,保留重要且基础的内容,去除冗余的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重要概念。
2.增加实践性课程:引入实践性课程,如实验课、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增设实用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如编程、口才表达、决策等,以满足社会需求。
四、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跳出学科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将文学与历史、数学与艺术等结合起来,创造出更有创意和互动性的课程。
五、评估方式改革: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估外,采用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可以引入项目制评估、小组讨论、实践成果展示等形式,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六、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索精神。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鼓励其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实践,以引领课程改革的进程。
七、家庭与学校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应建立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方式,提供关于课程改革方案的相关信息,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互动与合作。
八、资源配置与使用: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教学设备和材料的投入,以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学校课程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下面,我将从课程设定、教学方式、评估方法等方面展开回答,介绍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课程设定学校的课程设定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
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偏重基础知识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特长。
因此,现代教育倡导启发式教学,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将才艺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融入到课程中。
例如,学校可以增设音乐、美术、体育等选修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而现代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合作。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三、教材选择优质教材对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传统教材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因此,现代教学倡导选用生动有趣、贴近实际的教材。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案例教学,利用实例和案例来讲解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对于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往往过于依赖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共享。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学校可以建设教学共享平台,搭建教师交流和资源分享的桥梁。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五、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评估方法以考试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现代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注重全面发展的评估。
例如,学校可以采用项目评估、作品评审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传统教师培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和教学技巧的培养。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讨论稿)——适用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与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微生物发酵、酒类酿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培养从事微生物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技术类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一、完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生物技术类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按照“中层分立”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个性化地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高层互选”原则设置“共享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形成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①学生从低年级接触专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专业学习的时间、空问更有保证;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③根据生产季节性强及教学任务安排需要,可实施跨学期、分段式教学;④在专业群范围内,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无障碍地选择专业,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⑤公共基础课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服务。
注重《基础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食品化学》或《生物化学》、《微生物及检验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化学检验、生化操作、分离提取、微生物培养与保藏、识图绘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宽基础、复合型、多方向、强技能的素质潜力,以便实现与专业核心课教学的无缝衔接,适应生物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回答,讨论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案。
一、培养综合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知识储备,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学校需要针对这一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当引入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课程,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如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
二、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构建多元化课程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
应该引入跨学科的课程,如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STEAM(STEM+艺术)教育,帮助学生从综合的角度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也需要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四、体验式学习学校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强体验式学习的环节。
通过实践、实验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促进创新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和组织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与创新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开展创新项目和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需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开设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学科课程方案
七、课程特色
1.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跨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实践性学习:强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八、预期效果
1.学生发展: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教师成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课程领导力显著增强。
3.课程质量: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实施效果显著,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一套详细、科学、人性化的参考,助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七、预期效果
1.学生全面发展,学业成绩稳步提升。
2.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学科课程方案
第1篇
学科课程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日益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为此,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学科课程方案,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目标
1.落实国家课程要求,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内容整合方案 一方面通过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进行
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内容整合方案一方面通过在课程设置的体系上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通过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内容、实践实验等环节上进行优化。
课程建设实行抓“一条线”系列课程建设与抓单课单项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力争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为精品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一、课程设置体系的优化(一)加强基础高层次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具有较大的后劲、开阔的思路和广泛的适应力;他们的专业知识必须突出一个“新”字,即要在知识和方法上把学生引导到本学科的最前沿,这样才能起动快,起点高。
当前加强基础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加强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我系第一是要坚持分级教学,由于近几年来生源质量的下降,新生外语进校时的水平普遍较低。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级教学,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外语水平。
第二,对大学生外语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四、六级考试的水平上,而应该在外语的应用水平上上一个台阶。
而计算机技术现在已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成为一种文化基础。
我系应按照不同专业要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计算机的“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及“应用基础”。
教师也要实现由课堂讲授为主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转变。
(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开设应与时俱进做适当调整。
目前,我系已确定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的课时不变,以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卫生学和“六法”的课时相对缩短,以开设选修课。
同时,在师资和设备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琴法、声乐、美工技能等专业技能课的时数,使毕业生能更有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
小学教育专业:专业基础课时不变,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卫生学、各种教学法的课时相对缩短,增加小学各科新课程标准的介绍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法的改革,帮助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三)强增强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就一个大学生而言,其能力应是多方面的,如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等等。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积极适应形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成立课程体系改革实行领导小组,工作进程安排责任到人,层层贯彻。
广大教师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全员参与,掌握并运用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职业技能,保证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实行,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技术型人才。
一、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的指导思想(一)打破以知识传授为重要特性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毕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毕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足考虑中档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定,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实一体化。
(二)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用工学结合等形式,充足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一)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的缺陷我校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学科式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学,其特点是课程结构按照基础课→专业基本课→专业技术课的三段式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又割裂为理论课教学和实习课教学两部分。
这种课程结构方便教师教学和组织管理,教学成本低。
我校教学上数年来一直延续学科式教学模式,前一年半进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学习,后一年半是实习。
由于高中的扩招和就业用人制度的改变,中职生源质量普遍较差,文化理论课基础不扎实,学习不很努力,常规的填鸭式文化理论课教学,学生普遍感到空洞、枯燥,觉得与初中教育差别不大,厌学现象严重,上课睡觉、发言时有发生,甚至旷课逃学。
课程设置与学科教学改革方案
课程设置与学科教学改革方案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任务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学改革方案成为了一个全面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第一,合理的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等特点,设计符合其成长需要和能力发展的课程内容。
其次,课程设置应当综合考虑各学科的衔接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标。
第二,学科教学改革方案。
学科教学改革方案是指对各个学科进行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首先,要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要关注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最后,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三,专业素养的培养。
课程设置和学科教学改革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首先,要建立符合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实习、实训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实践机会。
最后,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跨学科融合教学。
如何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和综合能力的教师。
其次,要加强多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方案。
最后,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方便地进行跨学科学习。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教育在面对这一挑战时亟需进行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型人才。
二、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需要将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其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三、文化素养的培养除了科学素养,文化素养也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的重要一环。
通过设置与改革方案中的人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历史意识、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和创新浪潮时,创新能力成为了时代的追求。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学习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则相对缺乏。
因此,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和提升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全球化视野的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国际交流交往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对国际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七、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成为了综合能力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和信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八、综合能力与个性发展的平衡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同时也要注重个性发展的平衡。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发展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培养综合能力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
大学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计划
大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创新计划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知识社会中,大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提升大学专业教育的效果和适应性。
二、课程体系创新计划课程体系设计原则确定教育目标与学习成果:课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育目标,并据此制定具体的学习成果。
跨学科整合: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反馈机制与持续改进: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体系。
核心课程设置确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平衡基础教育与专业深造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
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通过项目学习、实习或实验课程,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课程内容创新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确保课程内容与当前学术前沿和行业发展保持同步,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引入跨文化和全球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其具备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创新计划教学方法与策略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资源配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项目驱动学习:以问题解决和项目驱动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技术与教育工具的整合教育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增强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开放资源教育:推广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可访问性和使用效率。
评估与反馈机制多元化评估方法: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评估、项目评估和同行评议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际表现。
反馈与改进:建立有效的学生反馈机制和教师间的同行评议,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四、结论通过对大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计划的深入讨论,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和技术环境带来的挑战。
学校课程安排调整方案
学校课程安排调整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课程安排的调整。
本文将从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学校课程安排调整方案。
一、学科设置学科设置是课程安排的基础,它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在学科设置上,我们应适度增加实用性较高的学科。
例如,加强对信息技术、心理健康、金融管理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的培养。
同时,我们也应减少一些过于繁琐、过度重视知识记忆的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如实验课、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程安排的核心,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高。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和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如社团、实践项目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社交圈子。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课程安排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可以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如实验课、实地考察课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课程安排中,我们应加强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并培养他们的综合学科能力。
六、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在课程安排中,我们应注重个性化教育。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学校课程设置与修订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与修订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课程设置和修订方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课程设置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安排学科课程的一项工作。
而修订方案则是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学生接受到高质量、实用性强的教育。
二、合理设置学科学校课程设置的第一步是合理设置各门学科。
学科相对独立,有自己的专业特点和教学要求。
学校应该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科。
例如,对于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可以增设相关的创新学科,如创意设计、科技创新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三、科学规划学科课程在学科设置的基础上,学校要科学规划学科课程。
由于学科知识的内容庞杂且不断更新,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学习目标,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和难度。
例如,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可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则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四、跨学科融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重要。
学校应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语文与历史可以结合,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数学与物理可以结合,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等。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引入现实案例学校课程设置与修订方案需要与现实案例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例如,在化学课程中引入环境保护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关注学生需求学校课程设置和修订方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在课程设置和修订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意见。
例如,在选修课程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修订和完善。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文章编号 100426410(2006)S120074203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李 舟(广西工学院财政经济系,广西柳州 545006)摘 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了适应21世纪大经济、大市场和大科学的环境,体现经济学专业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向,应当制定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经济学课程体系,注重整体优化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好各门课程的合理定位,解决好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64210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6232作者简介李舟(2),女,贵州赫章人,广西工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遵照教学系统运行规律,促进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开展高标准、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建设,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的要求经济学专业被视为经济学科的基础专业,体现了其内容丰富、门类繁多、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发展态势。
因此,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的特征。
首先,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突出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又要对相关的管理科学有所认识,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保证经济学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同时又开设了“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管理类课程,为学生学习一定的管理知识提供了平台。
应该说,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好、用好经济知识的同时,也要懂得相应的管理知识,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学科拓展的需要。
其次,经济学专业在开设了经典的传统核心课程之外,还要根据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发展的趋势,为学生开设了一些新兴边缘学科课程。
比如:根据金融学科的发展,选择开设了在“货币银行学”课程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货币金融学”,不断充实金融学学科的最新成果。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方案
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方案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内发[2006]1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要院校发展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方向、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树立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针对技工院校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尽可能达到针对性、实用性与职业特色的和谐统一,建立系统完整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根本,注重技能特色,使学生能动手、会动手,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是我们此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内容1、构建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方案的优化与改革。
在广泛调研现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教学模块和任务,并逐一进行优化,推行现代教学手段,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选用教学模块要有针对性和先进性,突出骨干任务,增加新内容、新工艺,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构建与专业目标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进一步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大实习教学投入,增加技能训练时间,确保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专业技术理论,又能掌握专业技能,成为高技能人才。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文学与教育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1、建设科学合理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四大平台2、加强实践教学,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应用技术类课题,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加大应用性专业教材开发4、(1)以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在课程设置上多下功夫。
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专业选修方向(2)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2)(3)组织撰写应用型教材(4)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通过科技活动、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握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自觉遵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充分体现学校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要求,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充分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加强实践教学,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1、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相符的原则。
要充分体现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根据应用型人才的技术性、职业性和复合型的特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体现专业特色,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
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以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分重视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
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课程设置和改革方案变得愈发重要。
学生们需要接受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适应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和职业需求。
本文将从准备性阶段开始,介绍学校课程设置和改革方案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内容和实施。
一、准备阶段在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设置和改革方案之前,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全面审视。
这包括对现有课程的评估,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以及探索潜在的专业领域和技能要求。
通过这一准备阶段,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改革工作提供基础。
二、核心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经典的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和深度都需要与时俱进。
在制定核心课程时,学校应考虑到社会变革对学生知识需求的影响,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相应调整。
三、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自主选择的课程。
在设置选修课程时,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艺术和体育等领域。
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质。
四、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形成更为综合完整的学习内容。
学校应促进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数学可以与科学实验相结合,艺术可以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五、实践与实习实践和实习是学生学习以及了解职业领域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通过与相关企业和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机会。
这样的实践和实习体验,不仅能够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增加他们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学校应鼓励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与国外学校的交流项目,学生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育课程体系作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改革势在必行。
一个科学合理、适应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至关重要。
为了推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改革的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社会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现有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与实际生活脱节等问题。
本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有担当、有创造力的社会公民。
二、课程结构的调整(一)优化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石,应注重其系统性和基础性。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中,加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
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二)丰富拓展课程拓展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可以开设艺术、体育、科技、人文等各类拓展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开设音乐欣赏、绘画创作、机器人编程、历史文化研究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三)强化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增加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等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企业实习、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自己。
三、课程内容的更新(一)融入前沿知识课程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融入最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成果。
1.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学校和区域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专业特色、充满活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我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
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三、基本内容(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安装、焊接、组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方案(讨论稿)
——适用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与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微生物发酵、酒类酿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培养从事微生物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技术类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一、完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生物技术类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按照“中层分立”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个性化地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高层互选”原则设置“共享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形成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①学生从低年级接触专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专业学习的时间、空问更有保证;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③根据生产季节性强及教学任务安排需要,可实施跨学期、分段式教学;④在专业群范围内,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无障碍地选择专业,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⑤公共基础课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
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服务。
注重《基础化学及化学分析技术》、
《食品化学》或《生物化学》、《微生物及检验技术》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化学检验、生化操作、分离提取、微生物培养与保藏、识图绘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宽基础、复合型、多方向、强技能的素质潜力,以便实现与专业核心课教学的无缝衔接,适应生物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业核心(模块化)课程建设
根据生物技术产业特点、区域经济优势、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重点加强与生物产业密切相关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培技术》,与社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制药技术》《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果酒及饮料生产技术》等学习模块,同时安排微生物培菌工、发酵工、调味品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实践专项”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实行“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专业拓展课程建设
为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调整及产品升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特色鲜明、行业背景浓厚的专业拓展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选修《社交礼仪》、《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是当今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和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对职业院校各学科课程的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制定课程方案、课程目标,教学单元设计、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等方面来对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
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理顺与完善学科课程内容,使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技术型、应用型、职业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教育新理念。
1.课程方案的制定
课程方案是一门课程的纲,是课程建设的框架荷蓝图,是制定各门专业学科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大量的社会调研为基础,经过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充分酝酿讨论和多次修订来完成。
一份好的课程方案不仅能体现当前本行业发展状况和技术应用的情况,而且还要符合社会生产对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
2 课程目标制定
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就是围绕通过调研制定出来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岗位核心技能.主要分为2块:一是达到能熟悉掌握制定的每个单元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二是积累经验,通过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发现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包括:积极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备职业素养。
具体包括: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合作解决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②能制定职业岗位生产中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③能够完成职业岗位生产全过程;④能根据职业岗位生产的工作任务。
搜集、整理资讯等相关信息;⑤能够对职业岗位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课程拓展知识目标是能够开展职业岗位生产的基础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
课程标准要制定出课程教学单元,该课程单元标准体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突出从简单技能到复杂技术的学习路线。
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从培养基配制、灭菌、外植体选择、移栽育苗、污染处理等单一技能到完成一个典型植物的无性繁殖体系建立,直至植物组培工厂化生产与管理”等一整套植物组培生产技能。
3 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实施
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求。
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的,体现工学结合模式,开发学科新课程必须以本学科重点技术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单元,以任务驱动开展教学。
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师讲授和学习有不同的分工和要求,教师教学要围绕资讯、实施、考核、评价、学生反馈5个过程展开,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为指导进行学习.其中包含每个单元应掌握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考核目标。
每个单元实施前,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做好实施工作任务前的基础准备。
单元教学实施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尽量多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边做边学,并记录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和出现的问题,针对各环节制定考核标准,予以考核.达到完整掌握本教学单元的基本技术为目的。
单元教学内容以任务为载体精心筛选设计,整个单元教学的实施通过工作任务方案设计、操作、结果检验、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与考核等步骤来完成,真实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
通过课程考核,将掌握技能项目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继续培养他(她)们参加全省性乃至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
附表:
建议优化或改革教学内容的学科课程一览表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