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冰融化了》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冰融化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这一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对温度变化的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物质状态改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物质状态的改变。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采用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深入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和物质状态改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冰块、温度计、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2.准备实验数据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冰的特性,引起学生对冰融化过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冰融化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概念,知道冰融化是指冰变成水的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重点:(1)冰融化的概念。

(2)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现象。

3. 教学难点:(1)冰融化原因的理解。

(2)冰融化影响的分析。

4. 教学准备:(1)冰块。

(2)观察记录表。

(3)讨论问题。

5.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冰块,引发学生对冰融化的兴趣。

(2)讲解冰融化的概念,解释冰融化是指冰变成水的过程。

(3)分组观察冰融化的现象,让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冰融化的过程。

(4)讨论冰融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环境等因素对冰融化的影响。

(5)分析冰融化的影响,如水资源的增加、气候变化等。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冰块或其他冰融化现象,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并和家长讨论冰融化的原因和影响。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理解冰融化的概念。

(2)学生是否能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现象。

(3)学生是否能分析冰融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改进:(1)在讲解冰融化原因时,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在讨论冰融化影响时,可以引入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3)在作业布置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冰融化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现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重点:(1)冰融化的概念。

(2)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现象。

3. 教学难点:(1)冰融化原因的理解。

(2)冰融化影响的分析。

4. 教学准备:(1)冰块。

(2)观察记录表。

(3)讨论问题。

5.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冰块,引发学生对冰融化的兴趣。

(2)讲解冰融化的概念,解释冰融化是指冰变成水的过程。

(3)分组观察冰融化的现象,让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冰融化的过程。

小学科学《冰融化了》参考教案

小学科学《冰融化了》参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冰融化了》教案设计主备人:王霞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一、观察冰的融化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

板书:冰融化了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章节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1.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1.3 教学内容1.3.1 冰融化的原因1.3.2 冰融化的过程1.3.3 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1.3.4 应对冰融化的措施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教学准备PPT、教学素材、课堂讨论指南等。

第二章:冰融化的原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主要原因。

2.2 教学内容2.2.1 全球气候变暖2.2.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2.2.3 自然因素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PPT展示相关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冰融化的原因。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介绍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2.4.2 讲解原因:阐述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对冰融化的影响。

2.4.3 案例分析: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2.4.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冰融化原因的解决方案。

2.5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冰融化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冰融化的过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2 教学内容6.2.1 冰融化的阶段6.2.2 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因素6.2.3 冰融化过程中的环境变化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配合PPT展示冰融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话题:回顾上节课讲解的冰融化原因。

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案设计

三年级科学冰融化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目标。

-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开始融化。

-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2. 科学探究目标。

-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 观察并比较冰块融化前后的质量变化。

3. 科学态度目标。

-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 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意识到冰融化成水对我们的生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2. 教学难点。

- 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三、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冰块、温度计、烧杯、小勺、记录单。

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冰块若干。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展示冰块,提问:如果让冰融化,我们可以怎么做?2. 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状态又会有怎样的改变?3. 作出假设。

-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假设。

4. 制定计划。

-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教师指导并完善。

- 明确实验步骤:在烧杯中放入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

每隔一分钟测量一次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变化,记录在记录单上。

5. 搜集证据。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 处理信息。

- 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

7. 得出结论。

-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8. 拓展应用。

- 思考:冰融化成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冰融化的过程,并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冰融化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冰的特点和冰融化的过程;2. 掌握用热水融化冰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幻灯片;2. 实验用材料:冰块、热水、容器、温度计等;3. 绘图纸、铅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即水的物态变化。

让学生回答问题:“水有几种存在形态?”、“冰是什么?”、“冰可以变成其他状态吗?”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冰的融化。

”学生可能会有质疑:“冰会融化吗?”,教师可以耐心解答。

Step 2:概念讲解1. 教师通过课件和幻灯片展示冰的特点和冰融化的过程。

简单、直观地解释冰融化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见过冰融化的情况吗?在什么情况下冰会融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

Step 3:实验探究1. 简单实验:准备一个冰块和一个容器,用手触摸冰块表面,观察冰块的变化。

随后,将冰块放入容器中,等待冰融化。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可以问:“冰块融化的速度快还是慢?”帮助学生认识到冰融化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3.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冰会融化?”再次解释冰融化的原理:温度增加会使冰的分子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冰变成液体。

4. 进一步实验:将另一个冰块放在温水中。

提醒学生佩戴手套,观察冰块的变化。

教师可以在实验中测量冰块的温度,并与冰融化的速度进行关联讨论。

Step 4:讨论和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的过程和观察结果。

提问:“为什么用热水融化冰块比用冷水融化快?”帮助学生认识到热水的温度高于冰的融点,加速了冰的融化。

2.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热水,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融化冰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创新思维。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实验示意图,并简要叙述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教案:冰融化了教学目标:1. 理解冰的融化过程和原理。

2. 探讨融化速度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3. 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

4. 进行实验报告撰写。

教学准备:1. 实验用具:冰块、温度计、计时器、不同温度的水。

2. 应用软件或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提问:大家在夏天喜欢吃冰淇淋吗?你们知道冰为什么会融化吗?2. 讨论:请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由教师引导讨论,了解冰的融化过程和原理。

实验观察:3. 实验准备:教师提供冰块,温度计,计时器,不同温度的水。

4. 实验操作:学生将冰块放在室温的环境中,同时记录冰块的初始温度和环境温度。

然后将冰块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如热水、温水、冷水),用计时器记录融化所需的时间。

5.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以及环境温度对融化速度的影响。

数据分析和讨论:6. 数据记录: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7.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数据,讨论温度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

8. 结论:学生总结温度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得出结论。

实验报告:9.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可以使用电子文档制作或手写。

拓展活动:10. 实际应用:学生讨论冰融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引导思考全球变暖等问题。

11. 创意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可以延缓冰块融化的设备或方法,并进行展示。

总结评价:12. 总结: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冰融化原理以及温度对融化速度的影响。

13.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讨论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进行类似的实验观察,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

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实验设计,比较不同形状、大小的冰块融化速度。

3.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冰川融化现象,并进行相关研究。

提示:教师在实施实验时要确保学生的安全,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材料。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
《冰融化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冰融化了》教案,选自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本中“地球与宇宙”章节。内容主要包括:
1.冰融化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2.认识冰融化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了解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基本特征;
3.探讨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如河流、湖泊的解冻,以及冰川融化对地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对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与冰融化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我发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为此,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冰融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更加轻松、包容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例解释:
-通过实验观察冰块在室温下融化成水的过程,强调冰融化是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
-分析冰融化对河流、湖泊的影响,如春天河流解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生态变化案例。
2.教学难点
-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吸热现象。
-掌握冰融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以及与冰川融化的关联。
-将冰融化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冰融化的基本概念、物态变化和环境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后,我了解到部分学生对冰融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仍有疑问。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4.科学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冰融化相关科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主题: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相关科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及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冰块、温度计、容器、观察记录表。

2. 教学资源:冰融化实验视频、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冰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冰会发生什么变化?”2. 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并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讲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相关科学知识。

重点解释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和温度变化。

4. 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为什么冰融化成水会吸热?”,“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为什么温度会先升高后保持不变?”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相关的科学知识。

6.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冰融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相关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问题,对冰融化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观察记录表的填写,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在教学反思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需要更详细地解释和引导学生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我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扩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应用和影响,例如: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冰融化如何影响气候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冰融化的理解和看法。

七、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冰融化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水的第4节课《冰融化了》,主要介绍了冰的融化现象。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冰在不同条件下的融化过程,并引导学生理解冰融化是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冰的融化现象,理解冰融化是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

2. 能力目标:观察和描述冰融化的过程,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探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冰的融化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科学探究。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还不够熟悉。

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冰融化原因的困惑,需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块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冰会融化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环节:呈现实验现象教师将一块冰放在室温下,观察并描述冰的变化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一个透明容器放置冰块,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冰的融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冰的状态变化,例如冰块的形状变化、水滴的出现等。

第三环节: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杯冰块和一个温度计。

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条件下观察冰的融化速度,例如放在室温下、放在冰箱中等。

学生观察并记录融化的时间和温度变化。

例如,学生可以将一个冰块放在室温下,同时将另一个冰块放在冰箱中,观察两个冰块的融化速度和温度变化。

第四环节:整理实验结果学生回到座位,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比较不同条件下冰的融化速度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制作一个表格,记录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时间和温度变化。

第五环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冰融化的原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你们观察到的冰融化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冰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融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理解冰融化是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温度越高,冰融化越快。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冰融化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冰融化了》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冰融化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了解冰融化的条件。

学会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能够描述冰融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了解冰融化的条件。

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冰融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块冰,提问学生: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呢?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关于冰融化的问题,如冰融化需要多长时间?冰融化的速度与什么有关?等。

3.作出假设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例如,学生可能会假设冰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会融化得更快。

4.设计实验介绍实验材料:冰块、温度计、杯子、热水等。

设计实验步骤:将冰块放入杯子中,插入温度计。

向杯子中加入适量的热水,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和冰的状态。

5.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温度计和热水。

6.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并记录下来。

可以让学生绘制温度变化曲线,直观地展示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分析结果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冰融化的条件和过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冰在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冰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8.拓展延伸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冰融化得更快?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利用冰融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9.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冰融化的条件和过程。

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探索科学奥秘。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名称:冰融化了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案目的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现象,掌握冰融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1.2 教案内容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冰融化的过程,以及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冰融化的影响。

1.3 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冰块、温度计、光照设备等。

1.4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讲解、小组讨论等。

第二章:教学步骤2.1 准备实验教师提前准备冰块,实验室设备,并确保实验环境温度适宜。

2.2 引入话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冰融化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冰为什么会融化?”引导学生思考。

2.3 实验观察教师将冰块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观察冰块的状态。

教师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4 讲解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解冰融化的原理,说明温度和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

2.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章:教学拓展3.1 温度对冰融化的影响教师调整实验室温度,让学生观察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3.2 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教师调整实验室光照,让学生观察冰块融化的速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第四章:教学总结4.1 学生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温度和光照对冰融化的影响。

4.2 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冰融化的原理,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观察学生对冰融化原理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5.3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延伸6.1 延伸活动一:冰融化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冰融化速度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接触面积等。

6.2 延伸活动二:冰融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分组讨论冰融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袋降温、冰淇淋制作等,并展示讨论成果。

第七章:学生作业7.1 作业一:观察日记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冰箱冰块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和融化速度,并与课堂实验进行对比。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是《冰融化了》这一篇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章。

本课时主要围绕着物体的熔化现象来开展,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等方法,了解物体熔化的基本原理及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出实验用材料中的冰块,并了解冰块常见的物态;2.能够观察并描述冰融化过程中的变化现象;3.能够简单地解释熔化的原理;4.能够说出熔化的条件;5.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出熔化的速度。

三、教学重点1.熔化的原理和熔化的条件;2.熔化过程中物体的变化现象;四、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出熔化的速度;2.理解和描述熔化的条件。

五、教学过程1.引入1.教师先向学生提问:“我们每年的什么季节里会下雪?”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的,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本节课的实验材料——一个冰块,让学生感性认识冰块;2.教师讲解冰块的物态;3.实践探究1.阶段一: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物体熔化的原理和条件。

–实验内容:将一个小块冰块放在放在手心中慢慢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学生操作方法:1.小组合作:一组学生负责在手心中慢慢加热冰块,另一组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

2.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水珠,让学生判断熔化的条件是什么?3.将实验结果分析整理,发现物体的熔化需要环境温度高于物体的熔点。

2.阶段二:观察探究熔化过程中物体的变化。

–实验内容:将冰块放在容器中,记录下熔化过程中冰块的变化。

–学生操作方法: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一组学生记录熔化过程中冰块的变化,另一组学生负责记录时间。

2.通过学生的观察,帮助学生总结熔化过程中物体变化的关键点。

3.让学生分析熔化过程中,物体的哪些属性发生了变化?4.让学生总结并解释为什么冰块会缩小、温度不变等。

1.通过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知识的归纳总结,让学生解决关键问题—熔化的条件和物体熔化的原理;2.教师总结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认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020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4《冰融化了》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0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4《冰融化了》教案+同步练习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习题(附答案)1.4《冰融化了》教案(1)实验器材:温度计、冰块、烧杯(2)实验操作①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②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③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3)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时间/分1 2 3 4 5 6温度/℃我的发现教师点拨:冰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当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

5、冰为什么会融化?教师点拨: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热量是使冰的形态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6、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继续活动体验(1)活动①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②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2)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变化记录形态体积快慢教师点拨: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

7、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水蒸气教师点拨:相同点:①都属于同一种物质②都有一定的体积不同点:①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学生填写学生回答学生按要求活动,注意观察学生填写交流学生阅读拓展资料,填写活动手册研讨冰融化的原因探索冰融化后体积变化明确融化概念辨别水、水蒸气和冰的异同点水冰1.4《冰融化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冰变成水的过程叫_____。

2、水是液态,冰是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的水。

3、水、水蒸气和冰,尽管形态不同,但都属于同一_____。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水、水蒸气和冰,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2、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直到和周围空气温度一致。

()3、冰的融化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淡水资源,也可以使海平面上升危及人类生存。

冰融化了教案(通用2篇)

冰融化了教案(通用2篇)

冰融化了教案(通用2篇)冰融化了篇1【活动目标】1.知道冰的特征,了解冰的融化过程。

(重难点)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冰块、ppt【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冬天到了,今天冷吗?今天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但是要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猜一猜。

2.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然后说一说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3.对了,你们都猜对了,冬爷爷给我们带来的是冰。

二、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冰的外形特征。

1.冰是什么样子的?2.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3.闻声去去有什么味道?4.它是什么颜色的?5.集体小结:原来冰是物色无味的,是透明的,摸上去是冰冰的,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这个礼物吗?三、通过讨论,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1.今天冬爷爷的礼物中还藏着秘密,在冰块中还有一个小礼物,你们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礼物从冰块中拿出。

2.通过比较、实验,知道冰融化的过程。

(1)要求:老师这边有许多材料,有温水,热水,凉水,你们觉得那个水能够很快的把礼物拿出来呢?(2)请幼儿猜想。

(3)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融化的时候温度越高,冰融的越快。

(4)你们看冰在慢慢的变小,我们把冰放在水里并慢慢变小的过程叫做融化。

(5)冰融化了变成了什么呀?(水)(6)你们觉得那个融化的最快呢?3.小结:师:“原来温度越高冰就融化的越快!”四、经验拓展,知道冰的作用。

1.提问:(1)在你们的生活中冰有什么作用呢?(2)小结:你们可真棒,原来冰有这么多用处。

2.欣赏冰雕展在我国的哈尔滨,他们那边每年到了冬天都会举行冰雕展,他们用冰雕刻成各种各样的样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播放冰雕的课件)【活动反思】《冰融化了》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应该说难度要明显小于水结冰,这是因为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往往侧重表面的一些变化,而缺少对本质属性的了解。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14《冰融化了》(教案)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冰融化了:探索水的奥秘引言:冰融化了,水出来了,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所熟悉的景象。

这个看似简单的现象,其实涉及到水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既是小学科学教育中重要的知识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力的良好机会。

一、教学目标:1. 知道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了解冰的融化过程。

2. 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

3. 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关注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冰块、温水、冷水、容器、计时器、温度计等。

2. 教学工具:课件、幻灯片、图片等。

3. 教学环境:学生座位整齐、桌面整洁、教室安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和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冰融化后会变成水呢?(1)教师给每组学生一块冰块,请学生用手触摸冰块的表面,判断冰的状态。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如果把冰块放在温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3)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行操作: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温水,放入冰块,并用计时器计时。

(4)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讨论实验结果。

3. 分析(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实验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渐渐融化,变成了水。

为什么冰能融化呢?(2)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冰融化是受温度影响的。

4. 归纳(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和图片向学生展示冰融化的过程,并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的原因,并提出问题: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得更快吗?5. 实验拓展(20分钟)(1)教师设计一个新的实验任务:分别用温水和冷水进行冰融化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2)学生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画出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3)学生归纳出冰融化速度与水温的关系,并与全班一起讨论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第4课
《冰融化了》教案设计
主备人:王霞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
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

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

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
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教学难点
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
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冰的融化
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
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

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

板书:冰融化了
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P50。

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

(预设:(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

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
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
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
6.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

(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
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二、加快冰的融化
1.师: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
2.学生预测方法。

(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

……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
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

4.师: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
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

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

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

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

(预设: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


6.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熔化
板书:冰(固态)水(液态)
2.师: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