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前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政治变革,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导。
然而,这次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开始思考如何救国。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救国思想。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演变戊戌变法之后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是因为没有在理论上与西方接轨,因此他开始思考应该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康有为主张推翻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采用先进的西方制度。
他认为,改变传统社会观念的思想启蒙是救国的关键,因此提倡人民普及学问,实行教育改革。
维新组织的创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康有为开始明确救国的具体方案。
1897年,他在广州成立了“维新党”,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维新义和团”,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康有为认为,推广普及和智能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因此,维新党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
国家主义与儒家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康有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20世纪初,他开始将救国的重点放到国家主义上。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他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
同时,他仍然强调儒家思想,主张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影响教育改革康有为在救国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教育改革的关注。
他认为,教育是救国的关键,因此主张全民教育和普及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创建了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开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
民族主义康有为的国家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推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他的思想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改革康有为的救国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
他推动废除科举制度、建立宪政和议会制度等政治改革措施,为新时代的中国政治提供了模板。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
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
”(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
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
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
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
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陋习,呼请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主张。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那么你了解戊戌变法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戊戌变法又被称为是百日维新,发生在公元1898年的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的思想主张是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要求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并大力鼓励发展工农商等行业。
戊戌变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近代以来新思想的迅猛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封建统治的危机也一步一步地加深,当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怎样来挽救中国,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也是中国学习西方的最早的声音。
第二便是早期的资产阶级开始萌发新思想,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都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这些人了解中国的国情,他们的思想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新思想的产生起到先导的作用。
第三是维新思想的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康有为打着托古改制的旗号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去宣传变法,梁启超将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而严复认为要挽救当时的中国必须要维新,这些爱国人士的先进思想都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思想。
最后是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三个要不要论战对戊戌变法思想的宣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维新派抓住这次的机会使自己的思想迅速且广泛的传播开来。
戊戌变法失败的启示戊戌变法发生在清朝末年,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在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第一次尝试着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并且积极的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虽然这场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戊戌变法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说却是意义深远的。
戊戌变法的启示一:在戊戌变法这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主导了这一变法行动。
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缺乏必要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革命彻底性,只能是寄希望于改良,并且在这场运动中将成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将成功的砝码放在了袁世凯的身上,脱离了广大的群众,这是导致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联系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的联系康有为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和变法的主持者。
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候重要的政治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他变法前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影响了梁启超等人,并于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使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上书被拒后他并没有放弃,不久后康有为得中进士,有了机会,他再一次呈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
最终光绪皇帝被说动,戊戌变法得以实施。
戊戌变法在政治上,开放言路,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可以呈递谏言。
精减机构,共撤销6个部门。
任用新人,任用一些维新派参与到新政中。
在经济上,认为工商立国,设立农工商局,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教育改革上,举办京师大学堂,派留学生,废除八股,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在军事上,改用西洋军事训练,裁汰绿营和编练新军。
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把中国改造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最终戊戌变法并没有成功。
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并没有成功,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可这次变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使爱国意识进一步提高,思想得到了解放。
康有为谭嗣同都参加过戊戌变法,而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因为在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而谭嗣同用他年轻的生命祭奠了这次变法。
谭嗣同为变法流了血,他的行为既让人觉得不忍,又让人觉得英勇。
康有为谭嗣同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为中国的命运做出了努力。
但是迫于现实情况,就整个趋势来看,他们做的只是无谓的挣扎。
但是从历史意义来看,他们也在历史上印上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康有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想用自己所学来拯救当时处于危难时刻的中国。
但是他又缺乏一颗接受现实的心,在旧的王朝灭亡之后,他一直耿耿于怀,不能接受新的变化。
所以他想要复辟,想要恢复清朝的统治。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清朝末期的一次政治改革,发生于公历1898年。
在此之前,清政府的腐败和思想落后已成为局面,国家面临着多重内外压力。
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春天,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教育、文化、军事改革来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
然而,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引起了康有为等人的逃亡。
尽管这次变法失败了,但其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戊戌变法反映了中国思想的转变。
自清朝开始,中国一直与外面的世界相对隔绝,尤其在思想方面,中国保持着传统的儒家思想,知识分子认为唯有依靠自己打破这种思想藩篱,才能振兴国家。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在思想方面试图引进西方思想,特别是对于儒家思想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可以说,戊戌变法奠定了中国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戊戌变法彰显了传统与现代的斗争。
对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一直以来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清朝之后。
而戊戌变法的推动者试图通过一系列改革重新定义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未来。
尽管变法失败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对于中国的未来方向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三,戊戌变法带来了对民主制度的探讨。
作为一次政治改革,戊戌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官员的任用制度和政治体制,以实现官员任用的科举全面改革。
这种改革也涉及到民主体制的观念。
虽然当时中国的民主观念并没有完全成熟,但这次变法确实奠定了中国后来的民主改革基础。
第四,戊戌变法引发了对于中国文化的重新审视。
在此之前,中国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化,而并没有将之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化进行比较。
但是,戊戌变法的推动者希望通过引入外来文明来打破这种想法。
他们认为,在中华文化之外,人类文明也曾经有过伟大的发展。
从这层意义来看,戊戌变法为中国思想范畴的扩张提供了新的视野。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影响了中国在政治、文化、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多重层次,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精选教育⽂档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教育改⾰思想渊源康有为的⾼祖,康辉。
嘉庆九年举⼈,曾师从冯潜修讲理学。
从钦州冯敏昌学诗⽂词,讲学数⼗年。
祖⽗康赞修是何朴园弟⼦。
道光⼆⼗六年举⼈,钦州学正,曾主讲龙门书院。
同治五年,补连州训导。
康有为⼋岁随祖⽗读经,⼗⼀岁丧⽗,随祖⽗于连州官舍。
康有为幼时聪明,喜读杂书,但不刻苦。
光绪⼆年(1876年)乡试失败,师从岭南⼤儒,朱次琦。
开始“知晓为学门径”,学有“明闻圣贤⼤道之诸”、经、史、掌故。
光绪四年冬,因祖⽗死,⼼智迷失,去朱九江,转⽽⼊西樵⼭“习静”,后来遭遇张⿍华,结束“习静”回乡重新开始读书⽣活。
“得《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
”1879年冬,康有为初游⾹港,其逐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归途经过上海时睹街市之繁盛“因思其所以⾄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
”此时康有为所读西书的范围较⼴,所谓“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游记,皆涉焉”,“并及乐录、韵学、地图学”。
另外,康有为阅读、收集过⼀些⽇⽂新书,或⾄少是收集过⽇⽂书⽬,除此之外还有经学类的书,⽐如《皇清经解》等。
由此可见,康有为⾃⾝学贯中西,这就为他教育改⾰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6年,康有为写成《教学通义》。
他在此书中指出朝野⽆⼈才,导致国势衰弱,认为问题出在“教学”。
他认为“师古”不是“泥古”,必须切合当今的需要。
“⾔教”决不只是谈论师徒相授,训诂词章,⽽是在说经过安民的政治教化。
《教学通义》的主旨在于:“反古复始”为“教学”,“创⽴法制”以便为“王者取法”施⾏于当今之世。
他着重⽐较古今“教学”差异,指出汉代以来“教学”每况愈下,⾄清朝已“国家⽆所籍以为治”⾮变法不⾏了。
⼆、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康有为并不是孤⽴地谈教育改⾰问题,⽽是把教育问题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起,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贫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
戊戌变法中的康有为:欲谋大事而惜身2009年04月02日18:32书摘【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29条康有为太失望了。
他和皇帝兴致勃勃地谈了两个半小时,皇帝完全接受了他的变法建议,但最终,居然没有给他升官。
三年前他就已经是六品的工部主事,皇帝随后的谕旨却只是给自己换了个衙门,让自己去总理衙门实习,做一个同样芝麻大的“总理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
康有为后来在《自编年谱》里说,自己根本就瞧不上眼这种小官,觉得简直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
梁启超得知这一结果之后,也愤愤不平地说道(译文):“皇上召见康先生,谈得很投机。
但朝廷大权却把持在西王母的手上,其他的事情已经无从期望。
总署行走这样的官职,真是可笑至极,不如立马卷了铺盖走人。
”显然,康有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能升官,没能得到主持维新的权利,是慈禧太后在背后捣鬼。
确实,慈禧太后在光绪召见康有为前夕收回了二品以上大员的任免权,目的就是防止光绪重用康有为。
一如黄彰健先生所说:“现在看来,四月二十五日(旧历)徐致靖上折保荐康为光绪顾问,光绪极可能采纳徐折,欲重用康,但以四月二十七日(旧历)慈禧有命在先,所补授重要官职须征得太后同意,光绪在二十八日也只好于征询军机大臣的意见之后,权且派康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
”后世的许多戊戌史著作(包括康有为的著述在内)遂将此事当作慈禧太后顽固守旧,扼杀新政的罪证之一。
问题是:反对康有为必然等同于反对维新,反对戊戌变法吗?不要忘了,变法正式开始前那段时间,光绪皇帝几乎天天来回奔走于皇宫和颐和园之间。
正是因为取得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变法才能正式启动。
不要忘了,当因为废除科举制的问题,满朝大臣争论不休,僵持不下的时候,是慈禧太后最终拍板,做出了废除科举的最终决定。
不要忘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甲午战败,瓜分狂潮,已经将清王朝逼到了悬崖边上,维新已经成为整个朝廷的意志,连徐桐这样之前“门人有讲西学者,即不许入见”的铁杆守旧派,在戊戌年也开始上折子请求变法了。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是中日两国在面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他们的异同点你知道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欢迎大家阅读。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同点:1)社会背景不同: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前夕,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前夕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不同:其一、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其二、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不同:其一、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其二、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4)国际环境不同:其一、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
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其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史学论文: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因由之比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
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
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明治维新,一般指1868年日本的王政复古事件,广义指19世纪后半期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
由于日本自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起,封建的德川幕府颁布了一系列的“锁国”命令,使日本处于长达两个世纪与世隔绝的时代。
但是,东西方的接触是不可能根本杜绝的。
日本人在与西方的接触交往中大开眼界。
他们通过“兰学”、“洋学”学习西方的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学习西方的机械唯物论思想,深化了对日本的封建制度的不满。
因为日本的封建专制制度窒息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激化、加深了城市贫民和农民阶级与封建领主的矛盾。
同时由于日本的“锁国”政策,严重地影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使日本商人追求海外市场及输入西方文化知识的欲望受到阻滞,导致资产阶级对封建幕府政权的不满,所以,十八世纪上半叶日本封建幕府的统治危机加深。
正当日本社会停滞不前的时候,资本主义制度先后在欧美主要国家得到确立。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完成了产业革命,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迫切向外寻求市场,对日本觊觎已久的美国终于1854年用武力强迫日本打开国门,德川幕府同美国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
从此以后,俄、英、法、荷等列强得寸进尺,强迫日本增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极大地侵犯了日本的独立和主权。
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也引起了农民起义和市民的暴动。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摘要: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在当时日本与中国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然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成功从封建自然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成功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而中国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没能推翻封建社会建立新的政权。
关键词:维新变法,日本赶超中国。
隋唐时期,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多次派遣隋唐使出使大唐,像我国学习。
由此可见,在当时日本是以我国为学习对象的。
然而却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崛起,甚至有超越中国之势。
总的来说,日本的维新改革,促使日本的迅速发展,是日本历史上重大事件之一。
两次变法,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仍有许多不同。
中国的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
列强纷纷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戊戌变法是顶着巨大压力艰难前行。
而日本处在改革期间,对日本极为有利。
英国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美国处于南北战争期间,法国处于普法战争前夕,沙俄则因克里米亚战争败北,元气大伤。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在远东的侵略对象主要是中国,对日本较为放松。
发起改革的人、势力也有所差别,我国领导改革的是一些没有任何权利的文人墨客,当时,这些文人仅仅只是依靠统治者对自己的信任、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大作用和缺乏实践经验的改革。
更何况当时光绪帝没有任何实质的权利,几乎一切的权利都掌握在慈禧的手中,而康有为在改革中深深触及了奴隶主和旧贵族的势力和利益。
浅议康有为的思想变化
禧, 还天真地 认为归 政于皇帝就能实行改 就能挽救中 革,
现。
尽管如此, 康有为仍不失为一位爱国者, 他对于澳门
国。 这也是中国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革命性和软弱性的体 的 沦失, 愤慨地指责清朝官吏的 依旧 卖国 行径: 曾 “ 侯谓: 均不能取还也, 莫如与之,以收缉烟之利” “ 侯之 , 以曾 虽然存在这些不足, 但此时期的康有为仍报着一腔 通, 犹如 何况徐用仪乎!并建 彼葡贫弱甚, 而误 此, ” 议“ 又
但此时的 康有为思想中仍不乏闪 光点, 93 如12 年日 更贫弱, 弱国无外交, 一个欧洲的二流小国亦不会把一 个 积弱的东 方大国 放在眼里。 所以无论当时的中国 采取什 本大地震后, 他对于大灾 后的日 本人民 寄予了 深切的同
呼吁中国 人民 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的日 本人民, 并 么措施, 只要国 家一日不 强大, 就一日不能收回失地。 情, 而 本的 为其政府军阀 数人为 日 之, 本国民 造成中国 积贫积弱的原因,正是冥顽不化的封建体 多年 指出日 侵华暴行“ 制。 可惜康有为空有一番爱国热情, 却对此漠然不 甚 醒, 何罪焉” “ ,迩年吾国多灾, 人助赈” 。 日 @ 这种以 德报怨, 至逐 渐由 一个变革者蜕变成一个保皇派, 成为一个彻底 恩怨分明, 殃及无辜人民的思想, 不 正是中华民 族数千年 的 封建卫道士。 他收复澳门的 宏愿也只能在2 世纪末, 的光荣传统, 后的 O 在以 抗战初期, 国民政府以 纸弹空袭日 5 年代共和国 政府对日 本战 犯的思想改 7 年 造; 代为 O 中国发生 天翻地覆的巨变, 国力蒸蒸日 上之际才能实现, 本:O 免增加日 本人民的负担, 而主动放弃对日 战争索 赔等等, 他若 泉下有知, 深思。 定当 都可说是 康有为这一思想的延续与体现亦为 世界热爱和 平与正 义的 人士所赞许和称颂。
论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
论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10131140120 张秋杰内容摘要:19世纪的东亚,同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和日本,均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行拉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两国的大门被打开,并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日本人民在改革派武士的领导下,推翻了幕府统治,通过明治维新改革,使自身迅速发展起来,后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而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路,资产阶级改良派试图效法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达到救国图强的目的,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
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样的时代、同样的外交政策、同样的被列强欺压、同样的改革图强,可最终结果却大相径庭。
当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运动,摆脱了殖民化命运的枷锁,走向资本主义进而成为近代列强中的一个时,中国却在戊戌变法之后,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蚕食、瓜分的对象。
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时,人们常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出现这样一种“同途”而“殊归”情况,下面我们将来探究一下。
关键词: 戊戌变法明治维新思想封建体制闭关锁国引言:在世界近代史上,1840年以前的中国和1853年以前的日本,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中,极重要的一点,就是都同处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殖民主义浪潮席卷世界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所有的国家都不可能闭关锁国地生存下去了,而中日两国的统治者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封闭政策。
中日两国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有相似之处。
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也都是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而出现的。
它们在两国历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它们对两国历史的实际影响,却不可同日而语。
一、关于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时的背景: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也不允许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航行的船只。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有很多不同之处,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欢迎大家阅读。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虽然都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运动,但是,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力量,和作为其对立面的力量,却有很大的不同。
戊戌变法的思想旗手是康有为,他是这场变法的精神教主。
而政治上的权威或旗帜,则是光绪皇帝。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应该说,在思想理论的准备和宣传上,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为这个运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然而,无论是公车上书也罢,建立学社也罢,以及后来的行走军机也罢,都主要是在发表言论、提供方案的范围内行动。
这一切,在中国思想史和政治史上,诚然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在其时沉闷喑哑的思想、政治界中所发生的震撼,也类乎核的裂变。
而光绪皇帝,在名义上也是“九五之尊”,可以统帅一切、指挥一切。
但是,维新志士们全是手无寸铁的书生。
谭嗣同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而可悲的正在于,他们手中没有刀,没有任何的武装力量。
至于光绪皇帝,又是一个瑟缩在西太后淫威阴影之下的儿皇帝,在没有武装力量拥簇的条件下,他表面上的“无限权力”事实上却是极其有限的。
光绪一生处于无权的地位,早在他入宫时已经确定了。
光绪生于深宫,但他通过审阅奏章,认识到封建官僚集团的腐败无能、营私舞弊;军队无战斗力,对外战争一败涂地;洋务企业耗费国家大量钱财而亏损有加。
光绪面对处于列强虎视眈眈威胁下的这样一个烂摊子,认识到不改革、不维新只有亡国。
他又具有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这使他接受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成为可能。
他比较早地接触到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如冯桂芬、康有为、汤震等人的著作,也积极主张向西方寻求治国之道。
光绪,这个处于丧权辱国时期的末世皇帝在19世纪末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局势中,力图变革,他主战、支持变法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然而,维新改革是一场严酷的政治斗争,其锋芒所向,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腐朽势力,维新改革必遭专制制度的卫道士及盘踞要津的大僚的抵制,维新的精神也为保守的世俗所不容。
康有为政治思想
浅析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李晓瑾16200601119摘要:康有为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维新变法时期、戊戌变法阶段、大同思想产生时期。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是学贯中西,其学说也是承上启下的,即从传统治世理论资源中寻求外衣,在近代科学中探索制度归口,指向改制的大道,以致富国强民。
康有为的思想理路及架构可以概括为:承接今文微言大义,开创后世启蒙之风。
关键词:维新思想;公羊三世说;戊戌变法;大同思想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光绪二十一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民国六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民国十六年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政治思想在1887年前后发生转变,前者是康有为在传统经学的外衣下,发挥《周易》所谓“变易之义”,在接受并注入西方自然科学而形成的,含有朴素辩证思想的宇宙观和“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后者则充分吸收外来思想,把中国传统的承接“性无善恶论”与西方的“天赋人权”结合,形成的资产阶级民权观。
对康有为的初步了解之后,探讨其关于维新变法的哲学思想。
一、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变易之法与进化论中国传统哲学中,“变易之义”向来被历代改革家作为变革理论根据,康有为也吸收了这种变化观点,他认为儒家最重要的是经典是《周易》与《春秋》,他说:“(周易)专明变易之义”,“孔子之道,至此极矣”。
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
维新变法和明治维新维新变法指1898年六月(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清光绪二十四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
中国的维新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从外部环境看,都是在本国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全面侵略、社会面临着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严重危机时所发生的政治运动。
从改革的内容上看,都包括着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两个运动所涉及、所要解决的,都不是枝节性的而是社会体制、社会制度问题。
从运动的实行方式上看,都是由围绕着皇帝的一个政治集团酝酿、引发、组织、施行,自上而下地采取颁布政令、法令等方式进行的。
而二者的结果却大相径庭,主要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体制不同:十八世纪后半期,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了一个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阶层,在这些中下级武士里出现了主张改革的人士。
他们是藩政改革的中坚力量,在夺取藩政实权、推行改革措施、与腐败的门阀保守势力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并在1868年的戊辰战争中,倒幕派军队打败了幕府的军队。
而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势力要强大得多,中国的维新派没有日本那样的强藩做后盾,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军队。
维新变法口号明清的主流思想
维新变法口号明清的主流思想
口号:“变着天下之公理也”。
思想:施行君主立宪制。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
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
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
”(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
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
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
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
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陋习,呼请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主张。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戊戌变法》,127页)这是康有为初登政治舞台的、迈出政治改革运动的第一步,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
康有为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其对正统儒学传统的解体作业及内部告发,强烈冲击当时的文人思想界。
这个思想带来的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述:“第一,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动摇。
第二,一切古书,皆须从新检查估价。
此实思想界一大飓风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89年,56页)然而康有为的学说的学术性并非客观,更多的是为否定推崇古文经学的正统派的学术而提出的政治主观判断。
马关条约的签署令自古以来一直以俯视的眼光看待日本的中国人十分震惊和愤怒,来自各省参加北京会试的举人发起了公车上书请愿活动。
公车上书建议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由于康有为在上书请愿中积极策划联络,成为了活动的主导者。
康有为一边向皇帝上书,寻求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一边又策划设立保国会等政治活动团体。
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期刊,康有为通过这些途径大造舆论,在士大夫和清王朝官僚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维新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清末中国知识分子摄取西洋及明治日本知识的概况鸦片战争之后,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文人和官僚不断强调西方的现实威胁,唤起人们对西洋的关注,然而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囿于传统华夷思想的影响,很难主动地学习西洋语言,亲自翻译外国书籍,并深入了解挖掘西洋近代文明的内涵。
他们只是简单地依赖于传教士数量极少的西洋书的汉译,来把握外部世界的变化。
从整体上而言,这种学习和把握是相当被动的、消极的。
变法运动期间的中国知识阶层,对当时日本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在资料方面,明显欠缺,这也表明其认识也是非常零碎的、肤浅的。
康有为对明治日本的误读君主立宪及议会制的认识变法期间,康有为反复强调民选议会的重要性。
康有为曾言:“此民选议会之良制,泰西各国之成法,而日本维新之始基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138页)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设定的改革目标,从字面上看,像“开设议院”、“制定宪法”等,已经达到了近代国家政治概念的境界。
康有为等戊戌变法的思想领导者,和绝大多数清王朝官僚一样,作为长期深受古典学问熏陶的科举官僚,他们最终仍未能真正把握欧美议会政治背后的公民平等性以及通过民意左右选举动向、实现政权交替等西洋近代政治制度的精髓。
在变法运动时期的康有为看来,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度,并不是要限制君权,而是要以皇帝为中心,并让少数贤明的大臣或议员参与国事,通过这种君民一体的形式,填埋“君主裁断”和“民权提倡”之间的鸿沟,从而实现国家的强盛。
康有为深信,这就是理想中的君主立宪制度。
因此,戊戌变法中康有为并非没有提出立宪、开设议会等主张,他在这方面实际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积极的构思,只是由于他的知识结构、西洋政治思想的积蓄等方面的不足,令他无法真正的把握其精髓。
“急变论”“全变论”的认识:康有为高度赞扬了明治政府的“急变论”“全变论”,强调中国要走繁荣之路,必须学习明治维新疾风暴雨式的改革做法,迅速树立近代意义上的各种制度。
康有为曾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上说:“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戊戌变法》,197页)康有为的理论特色,是他不再将这些改革分开来逐个考虑,而是将其统括起来看作是全部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在康有为看来,变法并非仅指法律,而是包含了政治制度等整个的政治结构。
日本明治政府的指导者,在激烈地推进“文明开化”的背面,也非常重视举国一致的“和”。
在改革实施的轻重缓急方面,各方意见可能不一致,但是“举国一致”这一目标在明治政府内是形成高度共识的。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明治新政府的政策设置了一定的缓和措施,确立了改革的阶段性和秩序性,留有充分的可以选择前行道路的回转余地。
然而康有为无视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在各项客观条件没有准备充分之前,便大刀阔斧地推进这项改革,欲速则不达,反而招来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自上而下改革”的认识变法运动之际,康有为强烈主张光绪帝把握全权,设置包括政策设想的直属皇帝的权利机构——制度局,建立近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政府,凭借君权的权威,由制度局推行由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康有为曾说:“是皆在日主发愤之一心,而成今日富强之大业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4页)康有为认为,改革需要有大气魄、大气势,尤其是在守旧势力在朝廷中很昌盛的情况下,朝廷的一切举措,拘文牵例,率由旧章,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在这种背景之下,更应跳过官僚机构的繁琐程序,由皇帝直接出面,大召百僚,旗帜鲜明地宣布变法。
康有为认为:仅仅通过这种神道仪式,便能实现近代国家中央集权化。
康有为这种明治维新的认识,显然只注意到了明治政府比较顺利推进国家改革的光明一面,而忽略了变革中呈现的复杂多元的艰难摸索过程。
康有为的“自上而下改革”的认识,必然引出两点结论:第一,这种改革是有蓝图的“理想革命”;第二,对改革的前途充满乐观的预见。
可是与明治维新的现实对照,这样的认识其实并不能真正反映明治维新的本质状态。
(朱忆天,《康有为的改革思想与明治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07页)总而言之,康有为摄取明治日本的改革经验,并不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客观考察,而是在严峻危机状态下一种寻求“救国良方”的主观冲动。
加上当时的中国,有关明治日本的知识储蓄很不充分,在这种背景之下,康有为对明治日本的改革经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误解,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部分:日本和中国国内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反应日本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反应日本新闻界:日本民办报纸大多对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持悲观消极的态度。
日本政府旗下的报业,对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抱有复杂的情感,既有借助康有为“以日为师”的主张进一步扩张日本影响力的野心,也有害怕过于介入反而损害自身利益的忧虑,归根到底,是对康有为的地位、能力表示怀疑,对变革运动的前景,不抱有乐观态度。
日本政治家和大陆浪人:以近卫笃稆、伊藤博文、盛海舟等为代表的明治政治家,以及以宫崎滔天为代表的大陆浪人,虽然他们的中国观不尽相同,但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评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猛烈批评维新变法的激进型、频发上谕的空头改革,以及对日本的盲目追随等,这均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康有为变法思想的性格和特征。
日本兴亚团体:以东亚同文会、东邦协会为代表的日本兴亚团体,希望依托对日抱有好感的康有为等人进一步渗透中国大陆,参与中国的政治改革进程,他们对康有为的支援,很明显地反映了这一意向。
另一方面,虽然东亚同文会、东邦协会理解、支持康有为的改革理念,但他们亦看出了康有为政治操作的拙劣、改革的急进性和未掌握实权等问题点,对改革的前景不抱乐观的预见。
由此,他们尽可能避免与康有为进行过分密切的提携。
相反,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他们有意识地与中国其他政治势力保持一定的沟通和协作。
中国思想界对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反应在中国,无论是开明思想界还是政治文化保守派,在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围绕中国的危机状况等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认识。
康有为对变法紧迫性的诉求,也是获得中国各阶层的共鸣的。
问题关键是,康有为虽然具有超强的思辨能力,也具备了洞察时代发展的预见能力,但他横空出世,跨越繁琐的官场升迁秩序,空降政治中心舞台,亦在短时期内明显放大了其个人的政治野心和人格问题,加上他缺乏作为变革统帅者应该具有的包容力,由此形成的不知妥协的强行做法和过于激进的变革措施等,引发了开明和保守两派的强烈排斥情绪。
以日本为师,这是康有为主导的变法运动的一大招牌。
对于这一招牌,采取如此回避、不予置评的态度,多少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形成这种局面,主要还是当时的中国知识阶层对明治日本缺乏必要的了解。
开明的思想界虽然赞同康有为以日本为师的主张,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他们也没有能力仔细研究明治日本的改革经验,并通过个案的对吧研究超越康有为的认知水准。
另一方面,保守派也因同样的原因,只能停留于对自由、民主、人权等抽象概念的批判。
结语通过对《康有为的改革思想与明治日本》这本书的阅读,让我对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文人思想和国内外社会风貌有具体深入的了解,从康有为思想为代表的戊戌革命思想中感受到了其对明治维新的资料获取不足并且存有极大的误解,除此之外其改革思想的过分激进性并未获得国内外思想界的认同,这也便是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附录参考文献:《康有为的改革思想与明治日本》,朱忆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自编年谱》,康有为,中国史学汇编,神州国光社,1955年《清末政治思想研究》,小野川秀美,90页《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宏业书局,1976年《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中华书局,1989年《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上清帝第一书》,康有为,《戊戌变法》《日本变政考》,康有为,《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康有为评传》,沈云龙,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郭晓哲201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