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检测考试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检测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木炭燃烧B . 水结成冰C . 瓷碗破碎D . 铜丝弯曲2. (2分) (2017九下·宝山期中)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 . ClB . FeC . SiD . Al3. (2分)下列关于CO2和CO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 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 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作燃料D . 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 CO会引起中毒4. (2分) (2015九上·李沧期中) 小昕同学对实验及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C .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5. (2分) (2019九上·城关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 铝元素:ALB . 氧化镁:MgO2C . 氦气:He2D . 氯化银:AgCl6. (2分)(2018·合肥模拟) CaC6是纯钙晶体与石墨发生化学反应所得到的石墨烯插层复合材料,由单层碳原子石墨烯和单层原子钙交替复合而成,具有超导性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CaC6是由分子构成的B . 构成CaC6的粒子停止运动C . CaC6是纯净物D . CaC6中原子间没有间隔7. (2分) (2019九上·遵义期中)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 .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D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8. (2分)“2N”表示的意义是()A . 氮离子B . 2个氮原子C . 氮气D . 氮元素9. (2分) (2018九上·江海期末)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 . 一氧化碳用作燃料C . 红磷用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 氧气用于供给呼吸10. (2分)(2013·钦州) 化学符号“3H”表示()A . 3个氢离子B . 3个氢原子C . 3个氢分子D . 3个氢元素11. (2分) (2018九上·洛宁期中)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 .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2. (2分) (2016九上·孟津期中)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B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C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D . 冰块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13. (2分)(2017·姑苏模拟) 近年来苏州市围绕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1.下列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保卫蓝天”不吻合的是()A.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B. 公共交通出行C. 随意堆放垃圾D. 网上祭英烈2.变化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 湿衣晾干B. 铁锅生锈C. 小麦磨粉D. 滴水成冰3.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 塞橡胶塞B. 闻药品气味C. 滴加液体D. 检查气密性4.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B.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 氧分子的数目变少D.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丝作导线B. 石墨作电极C. 木材制成课桌D. 氧气作助燃剂6.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24B. 58C. 82D. 1407.考试复习阶段,小刘同学梳理了以下化学知识,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 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B. 日常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生成白色固体D. 用铁锅烹调食物时会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故用铁锅烧菜较好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原子都呈电中性B.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C.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9.已知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氯酸钾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 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B. 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 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D. 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10.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76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40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 等于36mLB. 大于36mLC. 小于36mLD. 无法判断1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淮安市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2.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
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5.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6.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7.“”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淮安市初三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55.“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6.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t1时的质量/g519317t2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8.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④⑤⑥D.⑤⑥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10.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A.物质Y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gC.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物质Z一定的该反应的催化剂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2.根据如图所示的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带有电荷B.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C.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13.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
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水变成水蒸气B . 蜡烛燃烧C . 电灯通电发光D . 用浓硫酸干燥氧气2. (2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个指标。
下列做法对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 . 用氢气作燃料B . 露天焚烧垃圾C . 汽车排放尾气D . 用煤作燃料3. (2分)(2018·道外模拟) 对实验进行观察后,进行描述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蓝紫色,放热,生成二氧化硫刺鼻气体B .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变成紫红色,溶液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C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火焰淡黄色,放出大量的热D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会变红色4.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 (2019九上·相山月考)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到了对疟原虫有100%的抑制率的青蒿素(C15H22O5)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人。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青蒿素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C . 青蒿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6. (2分)(2018·阜新) 阜新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活动要求的是()A . 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B . 我市大部分公交车由原来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燃料汽车更换为充电式新能源汽车C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 . 农村田地上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7. (2分) (2018九上·泗县月考)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碳酸钙氧化钙 + 二氧化碳B . 木炭 + 氧气二氧化碳C . 甲烷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D . 氯酸钾氯化钾 + 氧气8. (2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 B C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A . AB . BC . CD . D9. (2分)(2017·新化模拟)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 .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 . 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10. (2分) (2019九上·东阿期末)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A .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B . 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C . 化学反应中分子分为原子D . 满架蔷薇一院香11. (2分)(2019·沈阳)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 氦气B . 氯化钾C . 空气D . 金刚石12. (2分)(2016·滨州) 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C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D . 青蒿素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2:513. (2分)(2019·吉林模拟) 在反应2Mg+CO2 2MgO+C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 MgB . CO2C . MgOD . C14. (2分) (2019九上·嘉祥期末)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 . 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 . 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C . 酸溶液能使紫色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D . 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5. (2分) (2017九上·镇雄期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 .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16. (10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1) n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3) 3个氨气分子________;(4)碳酸氢铵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_;(5)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________;(6)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________。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空气中O2量测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检查气密性收集氧气水的作用通过量筒中水体积变化得出O2体积。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降温,便于气密性检查。
排净空气,便于观察满。
A.A B.B C.C D.D2.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4.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4B.+3C.+2D.+5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6.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A.B.C.D.2.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 B. C. D.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4.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5.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6.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9.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10.在一定条件下,12g碳和20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A.CO2B.CO C.CO和CO2D.CO2和O211.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1.(2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于近日正式开通,这是苏州市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措施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缓解苏州的交通拥堵问题B.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够节约能源C.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城市发展D.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利于环境保护2.(2分)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3.(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毒性D.助燃性4.(2分)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体不缺乏微量元素而随意过量补充的话,不仅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
下列元素属于人体中微量元素的是()A.碳B.氢C.氧D.碘5.(2分)下列金属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钠﹣Ne B.银﹣Ag C.铝﹣Cl D.铜﹣CU6.(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7.(2分)对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理解完全正确的是()A.2NH3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B.O2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C.Mg2+中的“2”表示每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D.Al2(O4)3中的硫酸根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8.(2分)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B.食盐和沙子C.食盐和蔗糖D.二氧化锰和铁粉9.(2分)我国科学家屠嘞嘞发现青蒿索(青蒿索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某校学生因此展开讨论,其中对C15H22O5的描述错误的是()A.B.C.D.10.(2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化合物二、填空与简答题(共18分)11.(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两个氮分子;(2)氯离子;(3)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2.(3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1)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2)将50mL水与50mL究竟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3)凉开水不能养鱼的原因是.13.(3分)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和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1)一个A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3)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填字母序号).A.元素种类B.分子种类C.原子种类.14.(4分)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3)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填字母编号).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C.农业上常采用喷灌、滴灌D.用自来水不间断冲洗水果(4)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15.(5分)我们学过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1)写出B、C两种途径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B:;C:.(2)(填字母代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3)E途径通过作用来实现的.(4)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16.(5分)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代号)(2)采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集满的标志是.(3)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常采用BC装置组合来制取并收集氢气,由此可推测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反应物的状态为,还可推知氢气的物理性质有.17.(4分)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探究:[集体讨论]小组同学选择了如上图所示装置,有同学认为在集气瓶中应先装一些水,原因是,点燃足量红磷后应(填”迅速“或”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分组实验]在讨论的基础上,他们分组进行正确的操作.[误差分析]小组同学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反复实验,实验完毕后,始终发现水的体积都大于集气瓶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反思交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剩余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剩余气体不易溶于水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18.(7分)教材中的几个课堂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甲中观察到A烧杯中无色液体变成色.同时说明浓氨水具有很强的性.(2)实验乙中观察到的现象:银白色铁丝生锈,同时.根据此实验的现象,并结合”热胀冷缩“原理,可知在密封体系内,气压变小的原因可能是,气压变大的原因可能是.①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增多;②密封体系内气体总量减小;③密封体系内的温度升高;④密封体系内的温度降低(3)实验丙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在进行该实验时,有同学发现铁丝没有燃烧,分析原因可能是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导致的.为了研究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需收集一瓶大约含四分之一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集气瓶中灌的水B.集气瓶中灌的水C.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D.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处.四、计算题19.(6分)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计算:(1)维生素C由种元素组成.(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维生素C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写最简比).(4)维生素C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右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片.(6)下表是几种水果的维生素C大致含量.猕猴桃苹果桔子鲜枣维生素C含量mg/100g380540260若小明一天食用猕猴桃、苹果、桔子各100g,则他摄入的维生素C的质量是mg.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要求)1.C;2.C;3.A;4.D;5.B;6.D;7.C;8.B;9.D;10.C;二、填空与简答题(共18分)11.2N2;Cl﹣;H2;1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凉开水中氧分子很少;13.4;NH3、NO;B;14.H2;吸附(或吸附杂质);AD;加热煮沸;1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2KMnO4K2MnO4+MnO2+O2↑;水氢气+氧气或2H2O2H2↑+O2↑;D;光合;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16.AD或AE;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固体和液体;密度比空气小;17.反应后加快集气瓶中物质的冷却;迅速;集气瓶内预先有水;AB;18.红;碱;烧杯内的液体进入导管中;②④;①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3Fe+2O2Fe3O4;B;四、计算题19.3;176;9:1;氧;2;425;。
淮安市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
淮安市化学上册期中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然后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受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加入了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正确的是( )A.B.C.D.2.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
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4.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6.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7.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8.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9.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湿衣服晾干C.食物腐烂D.木材制成桌椅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A.硫粉B.木炭C.白磷D.铁丝3.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4.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汞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D.生成物有三种6.取质量为30.6g的碳酸钙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干,得到固体33.3g,则原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A.33. 3%B.66. 7%C.65. 4%D.80%7.蒸发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D.酒精灯8.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
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C.属于氧化物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9.甲图为足球烯(C60),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分子。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干冰升华C. 汽油挥发D. 食物腐败【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故选:D。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硅B. 氧C. 铁D. 铝【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 导管连接B. 胶塞塞紧C. 气体验满D. 气体收集【答案】A 【解析】【详解】A 、连接导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符合题意;B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不符合题意;C 、气体验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D 、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过长,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镁+氧气氧化镁 B. 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点燃u u u u r点燃u u u u rC .氢气+氧化铜铜+水D. 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加热 加热 【答案】D 【解析】【分析】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ABC 、反应不符合一变多特点,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2021-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九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霉变B.干冰升华C.车胎爆炸D.玻璃破碎2.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铜3.要准确量取36mL水,应选取的仪器是()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②④B.①④C.②D.③④4.儿童缺钙易导致佝偻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这里描述的“钙”是指()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B.气密性的检查C.熄灭酒精灯D.闻气体的气味6.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的元素符号是Na B.钠的原子序数是11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C.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D.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后检查气密性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花园,闻到鲜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经加压后可以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氢气可燃而氧气却能助燃,说明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实验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7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钠离子;(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1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矿泉水②五氧化二磷③空气④铁(1)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2)属于单质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13.如图所示,分别点燃两支蜡烛,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2)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14.如图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2)该化学变化过程中:①能再分的微粒是;②不能再分的微粒是.(3)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小组同学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第一步: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小组同学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一杯澄清的水样,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2)第二步: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了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3)你认为经过上述操作,(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9分)16.物质的世界五彩缤纷,而构成物质的微粒却又充满神奇色彩.下面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1)如图1所示,现有ABC三个烧杯,在A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此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是,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C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2)在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按图2所示将红墨水和酒精分别混合后,可以观察到两支细玻璃管中都出现了一段空柱,但是细玻璃管(填“a”或“b”)的实验现象更明显,试分析其原因是.17.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一次实验装置及药品.(1)此实验的目的是.(2)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确保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C.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D.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3)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实验后小组同学讨论可否用木炭代替红磷,老师告诉他选用木炭不行,不能用木炭的原因是.18.实验的操作的是化学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为化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请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用ABC组合可制备O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果将A换为(填仪器名称)则可以得到平缓的氧气流.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b.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3)装置D可以用来制备CO2,选择装置D的优点是.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欲收集并测量产生的CO2的体积,可选择G装置,另增加(填仪器名称),实验时先在G内装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CO2应从(填“a”或“b”)进入G中.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19.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C6H12O6),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1)半乳糖的相对分子质量;(2)半乳糖中各原子个数比:;(3)半乳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4)半乳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面包霉变B.干冰升华C.车胎爆炸D.玻璃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面包霉变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车胎爆炸是由于压强大造成,没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铜【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要准确量取36mL水,应选取的仪器是()①10mL量筒②50mL量筒③10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②④B.①④C.②D.③④【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一次,就近”的原则选取量筒,即选取时要注意:一次量完,所量液体体积与量程越近越好.【解答】解:要准确量取36mL的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量筒和滴管.选取量筒时,应该选用与36mL最接近的且略大于36mL的量筒进行量取,应选50mL的量筒.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4.儿童缺钙易导致佝偻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这里描述的“钙”是指()A.离子B.原子C.元素D.分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这里说的钙是指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B.气密性的检查C.熄灭酒精灯D.闻气体的气味【考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加热器皿-酒精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D、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直接用鼻子闻,一些气体有毒或刺激性.【解答】解:A、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而不是伸入瓶内,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操作正确.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的元素符号是Na B.钠的原子序数是11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钠的元素符号是Na,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C.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D.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后检查气密性【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称量药品的步骤考虑;B、根据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解答;C、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D、制取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气密性不好,浪费药品.【解答】解:A、用托盘天制取气体前,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否则称量的质量不准确,故A操作正确;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 操作正确;C、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操作正确;D、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气密性不好,浪费药品,故D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B.经过花园,闻到鲜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经加压后可以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氢气可燃而氧气却能助燃,说明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经过花园,闻到鲜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氧气经加压后可以贮存在钢罐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氢气可燃而氧气却能助燃,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C.实验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考点】电解水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空气与水.【分析】可以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分析解答: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为氢气;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该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不是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B、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为氢气;故正确;C、实验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错误;D、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可知: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不是气体质量比为1:2,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时可以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及原子的概念等知识分析解答,难度不大.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7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钠离子N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钠离子的符号为Na+,故填:Na+;(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1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①矿泉水②五氧化二磷③空气④铁(1)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填序号,下同).(2)属于单质的是④.(3)属于氧化物的是②.【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矿泉水、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铁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矿泉水、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①③(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铁属于单质,故答案为:④(3)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②【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如图所示,分别点燃两支蜡烛,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2)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灭火.【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并利用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用途来解答本题.【解答】解:(1)因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时,可观察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上面的蜡烛再熄灭,故答案为: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2)由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蜡烛熄灭的顺序可知下面的先熄灭,即二氧化碳由下到上充满烧杯中,则密度比空气的大,故答案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3)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起到灭火的作用,即可利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故答案为:灭火.【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来分析其性质和用途,现象的观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及细致性,并明确观察的重点及观察方法.14.如图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2)该化学变化过程中:①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分子和氧分子;②不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3)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3)根据化合价原则求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1)该化学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合反应.(2)该化学变化过程中由微粒的变化可知:①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分子和氧分子;②不能再分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3)生成物是水,在水中由于氢显+1价,可推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答为:(1)化合反应;(2)①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3)﹣2.【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的考查,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认清图示的含义及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所在.1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小组同学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第一步: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CDF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小组同学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一杯澄清的水样,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写出一条即可)(2)第二步: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了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3)你认为经过上述操作,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设计方案评价类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过滤是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方法,根据过滤所用的仪器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将 A 换为
(填
仪器名称)则可以得到平缓的氧气流.为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
是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
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
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b.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1)如图 1 所示,现有 ABC 三个烧杯,在 A 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 B 烧杯和 C 烧杯中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此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是
,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的现象是
。C 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在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按图 2 所示将红墨水和酒精分别混合后,可以观察到两支
细玻璃管中都出现了一段空柱,但是细玻璃管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2 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包霉变
B.干冰升华
C.车胎爆炸
D.玻璃破碎
2.(2 分)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铜
3.(2 分)要准确量取 36mL 水,应选取的仪器是( )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装置 D 可以用来制备 CO2,选择装置 D 的优点是
.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
.欲收集并测量产生的 CO2 的体积,可选择 G 装置,另增加
(填仪器
名称),实验时先在 G 内装水,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CO2 应从 进入 G 中.
(3)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后小组同学讨论可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老师告诉他选用木炭不行,不能用木炭的原因是
.
18.(10 分)实验的操作的是化学常用的一种探究方法,为化学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请据下 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第4页(共6页)
(1)用 ABC 组合可制备 O2,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4 10:10:43; 用户:qgjyus er10 186;邮箱:q gjyus er10186.219 57750;学号 :21985192
第6页(共6页)
;
(4)半乳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第5页(共6页)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A; 2.D; 3.A; 4.C; 5.B; 6.C; 7.C; 8.D; 9.A; 10.B;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17 分) 11.Na+;O; 12.①③;④;②; 13.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一般情况下,二氧化 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灭火; 14.化合反应; 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2; 15.过滤;ACDF;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吸 附;不可以;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9 分) 16.微粒是不断运动的;AC 烧杯不变色,B 烧杯由上而下逐渐变红;对比,说明空气不能 使酚酞试液变红;b;水的密度比酒精密度大,a 中加入时已经更多混合; 17.测定空气中
熄灭酒精灯
D.
闻气体的气味ຫໍສະໝຸດ 6.(2 分)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的元素符号是 Na B.钠的原子序数是 11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2.99
第1页(共6页)
7.(2 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小组同学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第一步: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
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小组同学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得到一杯澄清的水样,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
①10mL 量筒 ②50mL 量筒 ③100mL 量筒 ④胶头滴管.
A.②④
B.①④
C.②
D.③④
4.(2 分)儿童缺钙易导致佝偻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这里描述的“钙”
是指( )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5.(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验满
B.
气密性的检查
C.
(填“a”或“b”)的实验现象更
明显,试分析其原因是
。
17.(4 分)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一次实验装置及药品.
(1)此实验的目的是
.
(2)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确保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氧气的体积分数;ABC;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木炭燃烧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18.过
氧化氢
水+氧气;分液漏斗;F;催化剂;E;bd;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碳酸钙
+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量筒;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4 分) 19.180;C:H:O=1:2:1;6:1:8;40%;
.
(2)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3)由上述结论可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
14.(4 分)如图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2)该化学变化过程中:①能再分的微粒是
;②不能再分的微粒是
.
(3)生成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5 分)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
.
12.(3 分)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根据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第2页(共6页)
①矿泉水 ②五氧化二磷
③空气
④铁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单质的是
.
(3)属于氧化物的是
.
13.(3 分)如图所示,分别点燃两支蜡烛,沿烧杯内壁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8.(2 分)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 B.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C.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 D.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向装置中添加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9.(2 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分裂变成了原子 B.经过花园,闻到鲜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气经加压后可以贮存在钢罐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氢气可燃而氧气却能助燃,说明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10.(2 分)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C.实验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1:2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17 分)
11.(2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钠离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填“a”或“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4 分)
19.(4 分)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C6H12O6),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 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半乳糖的相对分子质量
;
(2)半乳糖中各原子个数比:
;
(3)半乳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可)
(2)第二步: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
性,静置一段时间后得到了
一杯无色透明的液体.
(3)你认为经过上述操作,
(填“可以”或不可以”)将硬水变成软水.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19 分)
第3页(共6页)
16.(5 分)物质的世界五彩缤纷,而构成物质的微粒却又充满神奇色彩。下面是探究微粒 性质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