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惊弓之鸟教学资料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惊弓之鸟》PPT演示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你知道吗?
“直”的4种解释:
1.不弯曲。 2.使直,把弯曲的伸开。 3.爽快,坦率。 4.一个劲儿地。
句子对比:
⑴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⑵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 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 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 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 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 时。 教学过程: 第一,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 现在
,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
魏国我国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 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 山西南部,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
“惊弓之鸟”源于刘向编写的 《战国策·楚策四》,词意近似于俗 话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识字 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 12 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 饽生机和生 活的情趣。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2.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
三年级语文上册5鸟儿惊弓之鸟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惊弓之鸟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魏国的一名射箭高手,他不用箭只靠
拉弓就轻松地使大雁从天空中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我
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一番吧!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2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 “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四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3
课堂练习
寻找现象
分析原因
慢慢地飞
边飞边鸣 拉弓射雁
受过箭伤
受过箭伤
伤口作痛
惊弓之鸟
孤单失群
弦响雁落
拍翅雁掉
惊弓之鸟
心里害怕
14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伤口裂开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3
字词积累
shè
jiāo
màn
zhǐ
射
chì
郊 慢 指
bǎng bēi
翅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膀 悲
4
字词积累
更羸 射箭 打猎 疑惑 拉弦 悲惨
愈合 郊外 缓慢 指着 翅膀 害怕
裂开 惊弓之鸟 掩耳盗铃 孤单失群
滥竽充数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5
5、思考: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这篇文章对你今后的
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1
课堂小结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惊弓之鸟 北师大版
更羸(léi )是古时分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句导读:〝射箭能手〞指在射箭方面不同普通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更羸射箭技艺的高明,以引出下文。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①这两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一只大雁从远处渐渐地飞来,边飞边鸣。
[②把画线句改为〝大雁飞来〞好不好?]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需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上去。
〞3[③〝只需……就……〞这个句子表现了什么内容?]〝是吗?〞魏王疑惑地问道,〝你有这样的身手?〞[④两个问句有什么作用?]更羸说:〝我可以试一下。
〞4[⑤上文说得很一定,为什么这里却说〝试一下〞?]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突然从半空里直掉上去。
5[⑥用〝拿、拉、听、飞、拍、掉〞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1 ☜2 ①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其身份、故事发作的地点和缘由。
②重点句解析:不好。
〝一只〞说明大雁孤独,〝渐渐地飞来〞说明大雁受了伤飞不快,〝边飞边鸣〞说明大雁在呼唤同伴,说明大雁需求协助。
这样写是为了和下文相照应。
3 ③表现了更羸的胸中有数。
④表达了魏王的〝疑惑〞,说明魏王对更羸的话很疑心。
4⑤说明更羸是个很谦逊的人。
〝啊!〞魏王看了,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身手大,是由于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句导读:这句话使魏王愈加惊奇了,〝笑笑〞说明更羸决计满满。
]魏王愈加奇异了,问:〝你怎样知道的?〞[⑧这个问句有什么作用?]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响很凄惨。
飞得慢,由于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凄惨,由于它分开同伴,孤独失群,得不到协助。
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惧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它一用力,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上去。
〞[⑨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了解更羸说的话,停止思想训练。
3.学习本课,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缘由,懂得对事物要细心观察,并停止剖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别,才干把事情做成、做好。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惊弓之鸟教材分析:《惊弓之鸟》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
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教学这篇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等词的意思。
懂得“惊弓之鸟”的意思。
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4.学习对事物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更羸说的四句话的意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仔细观察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小朋友,(点击出现更羸)认识他吗?(板书:更羸)在哪儿认识的?板书:惊弓之鸟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1、哎呀,这下更羸可麻烦了。
他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人物了。
请看:拿出课前材料:(魏国日报)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赢讨回公道。
(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课件)2、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帮帮更羸,好吗?3、出示(课件自学小贴士):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凶手。
4、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惊弓之鸟》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惊弓之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上。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情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
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笔画是8画。
“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并归纳问题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⑴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⑵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1、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⑴指名读1~4自然段:⑵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⑶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北师大版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第课时.doc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己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
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板书:不用箭只拉弦掉下来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
(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 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
(学生开火车读)b 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起读。
c 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击掌表示。
(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
(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悲惨第一个请你读。
(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愈合这个一起读。
什么意思?拼命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
(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惊弓之鸟_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惊弓之鸟_北师大版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㈡学习2至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课件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让学生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6.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㈢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8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4)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多媒体显示:a、出示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
”指生填写。
(多媒体显示:飞得慢)b、出示第2题:“因为,所以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指生填写。
(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c、指导学生想象第3题,然后自己做在练习纸上。
d、交流,齐读。
3.用因果、果因句式练习说话。
4.教师小结。
5.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三、畅谈收获,拓展思维。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3、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惊弓之鸟》教案《惊弓之鸟》教案(一)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学会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成语故事,知道成语的比喻含义。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运用读书记号。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成语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义。
第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运用读书记号预习课文。
2、通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新词。
3、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学习“学习提示”。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理解“之”。
2、故事中的“鸟”是哪一种鸟?三、检查预习情况。
1、比较“羸”与“赢”,“嘣”与“崩”。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四、学习课文。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说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术特别高明,射箭的经验特别丰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读第一段,做读书记号,讨论思考题。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边飞边鸣。
这只大雁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们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忙往上飞,拍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为什么一听到“嘣”的声响,忙往上飞?为什么飞了两下就直掉下来?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带着问题自学第二段,做好读书记号。
(3)要求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展开讨论。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他不但箭术炉火纯青,更是熟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规律。
他能从大雁的飞行速度推断它的健康状况;从大雁的声声鸣叫推断它的快乐忧伤,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第2课时教学目标:1、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结合课文,看图想象,复述《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1、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语气。
三年级上语文课件-惊弓之鸟-北师大版PPT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一个多音字(更)。
2.读写“悲惨”、“愈合”等词语;理解“惊 弓之鸟”、
“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运用读写记号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4.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故事,知道成 语的比喻意义。
(1)异日:往时,从前. (2)更羸:战国时的名射手。 (3)京台:高台. (4)谓:对...说 . (5)引:拉 . :既然如此.孽:病、孤独 (9)乎:吗 (10)间:间隔
(11)孽:此幼鸟 (12)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怎么就。 (13)徐; 慢慢地,缓慢。 (14)故: 原来 (15)息:痊愈 (16)去:消除。 (17)引:伸展(翅膀),这里意味奋力向上飞。 (18)故:所以 (19)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20)陨:高处坠落
更弦惨愈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 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 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 “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 “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 来,更羸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 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 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於下弓解释 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 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 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隐伤?”更羸回答 说:“它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又凄厉, 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 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 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 来。”
(教案)惊弓之鸟-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案)惊弓之鸟-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惊弓之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3.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从中找到答案。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㈠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㈡学习2至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课件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让学生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6.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㈢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8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5鸟儿惊弓之鸟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5鸟儿惊弓之鸟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会认字8个,会写字8个。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3.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过程及正确的判断。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不用箭,只拉弓,就能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从中找到答案。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㈠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让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㈡学习2至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课件出示: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3.让学生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至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6.谈话导入:更羸的本事就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㈢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8自然段,按照以下思考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3)用“______”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惊弓之鸟》北师大版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
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了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性格特点。
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性格特点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的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了解更羸由观察——分析——判断——决定的过程。
课前准备1、教师:PPT;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对话。
(出示图片)大雁和弓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2、“惊弓之鸟”的意思是——害怕弓弦声的鸟(被弓弦声吓怕了的鸟)。
【设计意图】出示两张图片,引导学生猜想图片中的事物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样的方式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大量兴趣,进而很快地进入文本,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填空:有一天,更羸随魏王去打猎时发现(),更羸告诉魏王,说他(),魏王不信,于是,更羸(),果然()。
2、根据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对课文内容有所知,有所感,初步了解课文讲了有关谁的什么故事。
通过总结归纳填空,学生能对文本大意有个很好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1、课文是谁和谁在对话?(魏王、更羸)2、魏王我们都知道,是魏国的国君,据考证是魏惠王。
那更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3、如果说养由基能百步穿杨,李广能一箭穿石,那更羸凭什么被称为“射箭能手”呢?4、更羸射下一只大雁的方法有什么特别?画出更羸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
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
三年级语文教案《惊弓之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题《惊弓之鸟》。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情境体验:(1)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5. 小组合作:(1)教师提出合作任务,让学生讨论并完成。
(2)学生展示合作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点。
(2)学生谈收获,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2. 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挥想象,写一篇小作文。
(2)家长参与课后学习,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惊弓之鸟》教学资料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惊弓之鸟》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并能复述课文。
重点: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
难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具:生字卡片、大雁图片电化教具:课件一、语言导入在我们汉语言中,有一类深受人们喜爱的词语,叫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富有启发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哪些读音比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自主分析、领读难读字音。
)2、老师也有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三、理清脉络1、聪明的同学读了课文,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课文在叙述故事上的特点:先果后因,对话多。
2、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学呀?(读一读,演一演,论一论,找一找,)四、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语气。
2、小组讨论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先说说准备怎么读,其它同学建议,读完后再评价。
五、演一演(大雁怎么飞来,怎样掉下来)1、同桌互演。
2、指名学生上台演。
(手拿大雁图片)边演边说,边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
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关注“慢慢地”、“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这些词语,体会大雁心理非常害怕,为理解最后一段做铺垫。
六、论一论1、默读最后一段。
思考:那一句讲更羸看到的,那几句讲更羸分析的,边想边划下来。
2、联系上文,同桌讨论更羸分析得有道理吗?全班再交流。
七、找一找1、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只什么样的鸟?(被弓箭下怕了的鸟。
)2、现在多用“惊弓之鸟”来比喻人,比喻什么样的人?在生活实际当中找一找。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寓意(比喻受过惊吓遭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惊弓之鸟”相关的问题。例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惊弓之鸟的情况吗?请举例说明。”或“如何用这个成语来造句?”等。
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智慧。其他小组的学生在倾听汇报时,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借鉴他人的优点。
3.深入了解其他与动物相关的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故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编写一篇关于“惊弓之鸟”的成语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字数在200-300字之间。通过此项作业,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从成语故事中体会到遇事要冷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惊弓之鸟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来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探究成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成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成语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惊弓之鸟》教学资料【篇一】《惊弓之鸟》教学杂谈〖启发想像,静中思动〗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如有一位老师在教《惊弓之鸟》一课时,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
”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象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
”老师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老师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
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
’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
”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激发兴趣的导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常常喜欢从课文中选取一个场景,一个引人入胜的结局来考虑组织我的导语。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
在揭示课题时,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来讲一个成语故事(一句话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端坐好,两眼放光地看着我)。
从前,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一天,他跟魏王一起去打猎,看见天空中飞过一只大雁,他不取箭,只轻轻地拉了一下弓,就把那只大雁射了下来(犹如微风拂过湖面,孩子们的内心泛起了涟漪)。
更羸真得有那么神么?我们一起来走进故事──《惊弓之鸟》。
”这一段课的导入,以悬念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伴随着内心的疑虑去初读课文。
这已激起的动机本身,便是一种期待欲,期待着故事如何发生,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
导课就像乐曲的前奏,虽然不长,却给下一环节奠定了情感基调。
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的状态。
〖精讲巧导,引领探究〗讲解和引导都是教师的讲授方式,学生处于接受性学习。
但这种学习对于深入开展探究阅读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的讲授必须是精要讲解、巧妙引导。
在学生体验肤浅、探究卡壳、多元解读有误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点拨。
教师的讲授要更好地激发学生自己阅读、合作探究,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
有位教师教学《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
”由于悬念的*,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和探究。
〖“提问”让学生选择〗在传统的教学中,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沿着问题的方向思考,是被动性的思考。
而学生发问才是主动性的、创造性的思考。
但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发问,课前就灌输问题给学生,这些都不是学生发现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
在接受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但在阅读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能力、知识面有差异,教师就应当允许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
如我教《惊弓之鸟》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鸟;有的问课文“直掉下来”和“直往上飞”中的两个“直”意思相同吗;有的问它为什么听到玄响,就会掉下来;还有的问“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你有这样的本事!’”这句中两个叹号表示什么意思等等。
这些提问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老师在教学中就要灵活处理问题,使各种学生都能接受一定的知识。
“问题”让学生选择,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
老师们,为什么要让我们的老师把自己的课贴上一个标签,这是“知识与能力”,这是“过程与方法”,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新课标》就从来没有提出三个目标的概念,只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在这样一个目标下,分了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就像血和肉的关系,就像骨和肉的关系,就像灵魂和*的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我们还有的专家在大会上讲,“小学低年级要着重工具性的训练,到了高年级或初中要着重人文性训练”,这种*,根本不附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人文理念,从孩子一入学,就像空气,像阳光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说,贾志敏老师教《惊弓之鸟》中“更羸”的“羸”字,孩子写字写不好,他做示范。
他说:“小朋友们,我教你写好这个字的窍门。
你看,这个字很复杂,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人都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亡’字头写扁一点,‘口’字要扁一点,‘月、羊、凡’都要瘦一点,它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你看这多漂亮呀!”这仅仅是一个字的教学吗?除了方法、知识,贾老师还教给孩子们要宽容,要合作,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三个维度的目标都包容在里面了,是分不开的。
〖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情境的优化,可以很好地使书中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形象,有效地缩短学生与文字的心理距离。
同时,情境也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创设情境,教师要当好“导演”和“教练”,启迪学生思维,以增强教学效果。
学生的质疑问难,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省去不必要的讲解,让学生自主研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难,积极思考,就是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施展创造性才能。
如我教《惊弓之鸟》一课时,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讨论解决。
有个学生阅读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这是个因果寻因的问题,很有创见。
照理说,射大雁是需要用箭射的,而这篇课文讲的是,更羸是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于是,我提示说:“这实际上是人紧扣课文中心的问题。
”这样,此问题就唤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并由此深化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篇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大吃一惊”“悲惨”“愈合”“孤单”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题目的意思,并能复述课文。
重点:课文最后的一个自然段。
难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教具:生字卡片、大雁图片电化教具:课件一、语言导入在我们汉语言中,有一类深受人们喜爱的词语,叫成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富有启发的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二、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哪些读音比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学生自主分析、领读难读字音。
)2、老师也有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三、理清脉络1、聪明的同学读了课文,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课文在叙述故事上的特点:先果后因,对话多。
2、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学呀(读一读,演一演,论一论,找一找,)四、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1、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语气。
2、小组讨论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先说说准备怎么读,其它同学建议,读完后再评价。
五、演一演(大雁怎么飞来,怎样掉下来)1、同桌互演。
2、指名学生上台演。
(手拿大雁图片)边演边说,边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
学生在演的过程中关注“慢慢地”、“直往上飞”“直掉下来”这些词语,体会大雁心理非常害怕,为理解最后一段做铺垫。
六、论一论1、默读最后一段。
思考:那一句讲更羸看到的,那几句讲更羸分析的,边想边划下来。
2、联系上文,同桌讨论更羸分析得有道理吗?全班再交流。
七、找一找1、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一只什么样的鸟(被弓箭下怕了的鸟。
)2、现在多用“惊弓之鸟”来比喻人,比喻什么样的人?在生活实际当中找一找。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寓意(比喻受过惊吓遭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
八、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成语故事不但内容有趣,而且蕴含深刻的道理,能让人受到启示。
在说话写文章时,恰当运用成语,可使语言简洁、生动,有更强的说服力。
在“Webquest”中的“我读成语故事”中有老师提供的几个成语网站,快去阅读,读后把感想发表在“课后讨论‘中。
【篇三】教学反思今天执教了《惊弓之鸟》,回过头来反思一下,这堂课有不少得失之处。
先来谈谈收获。
首先,今天学生的表现非常棒,完全入境了,尽情地与文本展开了对话。
当我向边飞边鸣的大雁采访时,“雁小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慢呢”徐宁馨悲伤地说:“我上次被一支箭射中了,伤口还没有愈合,每扇动一下翅膀都痛彻心扉。
”我深情的说:“是啊,怪不得你飞得如此缓慢!”“雁先生,你叫的声音为什么如此凄惨呢”另一生:“因为我与同伴失散了,孤零零的,我多么需要同伴的帮助啊!”“我边飞边鸣,希望有同伴能听见,来帮帮我,可是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每人来帮我!”我适时评价:“此时,你又孤独,又害怕,多可怜啊!你还想什么呢”“我担心着会不会又有一支箭射上来,这下我可要完了!”“下次再听到弦响,我可要快点飞高些!”学生完全把自己当作了大雁,想大雁之所想,悲大雁直所悲,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独特的感悟,同时也理解了更羸的分析,在随后的理解更羸的两句话,用因果句练习说话时水到渠成。
教材在更羸的分析之后戛然而止,魏王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这成为了教材的留白之处,运用这个空白,让学生说说魏王可能还会说些什么。
学生思考了片刻后,精彩的点评此起彼伏,纷纷借魏王之口谈出了自己的体会。
“更羸,你真不愧是我们魏国的射箭能手!”“更羸,你不但有精湛的射箭技术,还善于观察、分析。
我要封你做大将军”(真是慧眼识英才)“更羸,你真是名不虚传啊!”(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更羸,你是我们魏国的骄傲!”……学生们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讲起来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