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肝炎的治疗
肝硬化中重症肝炎的治疗
![肝硬化中重症肝炎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2e9820179563c1ec5da7158.png)
肝硬化中重症肝炎的治疗摘要:重症肝炎是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肝组织的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其病理基础为肝功能衰竭及多脏器衰竭引起的一系列临床重症,属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之一,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关键词:重症肝炎肝硬化【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59-011基础治疗早诊断、早治疗,多种治疗综合应用;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患者饮食以低蛋白、低脂、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为主。
静脉补充者以葡萄糖为主,可适当补充中-长链脂肪乳,尽量保证热量约2000kcal/d。
重型肝炎患者常存在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应及时纠正。
2临床治疗2.1抗病毒治疗。
目前报道较多的是拉米夫定(1amivudine)和阿德福韦(adefovir)。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其主要抗病毒机制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反转录酶和聚合酶,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hbv—dna复制。
拉米夫定容易引起hbv发生ymdd等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导致肝功能的再次损害,对免疫受损的患者也可引起重型肝炎。
阿德福韦是一种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抑制hbv—dna多聚酶,其作用位点与拉米夫定不同,对耐拉米夫定的hbv也产生较好的抑制作用。
虽然,阿德福韦对部分患者可能有肾损害,但是,tillmann等将其应用于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晚期肝硬化患者,未发现肾损害进一步加重。
因此有学者建议,对拉米夫定耐药株引起的重型肝炎应及早应用阿德福韦治疗。
2.2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可纠正重症肝炎患者异常的免疫功能并减少继发感染的发生。
个别患者应用胸腺肽后,病情有加重的倾向,因此,在重型肝炎的急性炎症期要慎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的总体疗效尚不肯定,多数学者认为利少弊多。
2.3针对肝坏死。
2.3.1促进肝细胞再生[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的应用。
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https://img.taocdn.com/s3/m/07050b0590c69ec3d5bb75bc.png)
肝炎发病后过度劳累、大量饮酒或应用损肝药物、妊娠晚期罹患肝炎等易诱发本病。
(二)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初期类似一般肝炎,起病后10 d以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具有以下指征之一者可以确诊。
1.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
2.黄疸迅速上升(数日内血清胆红素上升大于171umol/L),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ALT升高或酶胆分离、A/G倒置、丙种球蛋白升高)。
晚期: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淤斑)、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
【治疗】
本型肝炎的病死率高,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特效疗法,故应采取综合疗法。其原则是:支持疗法,减少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井发症,加强监护,千方百计维持病人生命,等待肝功能的恢复。
对肝-肾综合征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采取如下措施:
1.严格控制水分摄人量遵循量出为人、宁少勿多的原则。通常以每日显性失水加非显性失水再减去内生水为人液总量的标准,有发热者体温每升高l℃,成人可酌情增加入水量60ml--80ml。
2.山莨菪碱
3.前列腺素E1
4.利尿剂的应用①速尿100mg溶于50%葡葡糖溶液20ml内静脉注射,每日2次;病情严重者,可采用大剂量,有报道用1000mg--2000mg/d者;②血管扩张剂可消除肾血管痉挛和肾肿胀,改善肾血流量。氨茶碱0.25g稀释于5%--10%葡萄糖溶液20mml中,静脉注射,2次/d--3次/d;③利尿合剂:将普鲁卡因1g、氨茶碱250mg,苯甲酸咖啡因250mg、维生素C3g溶于10%--25%葡萄糖溶液500ml中,l次/d--2次/d静脉滴注。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196f0d80508763231121232.png)
欧美国家仍沿用1971年国际 肝炎 会议的诊断标准,日本 1981年第12次犬山会议亦制订类 似标准。 1993年Grady提出,黄 疸在出现肝性脑病0-7日为超急 性,8-28日为急性,29日-12 周为亚急性。并有的提出8-24 周内出现脑病者为后起病的肝衰 竭(Last of hepatic Failure, LOHF)。
重肝的治疗问题得到了国家 的重视,而曾被列为国家攻 关课题,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摸索出一个综合治疗方法, 使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疗效 未突破尚须继续努力,进一 步提高存活率。
一.分型:重型肝炎又称暴 发型肝炎及肝衰竭。 1943 年发生流行,病死率为73% (94/178),死于10日内。 1944年Lucke首次提出致死 性流行性肝炎,2年后进一 步分为急性暴发性(指大块 肝坏死)和亚急性(亚大块 坏死),。
2.亚急性重型肝炎:可见肝组 织新旧不一的亚大块坏死,较 陈旧的坏死区网状支架 塌陷, 并可有胶原纤维沉积;残留肝 细胞增生成团;可见大量小胆 管增生及淤胆。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病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变背 景上,出现又有大块性(全小叶 性)或亚大块新鲜的 肝细胞坏死。
三、重型肝炎的诊断:重型肝 炎的诊断和其他型病毒性肝炎 一样,亦应包括临床 诊断病原 诊断如有条件亦须做病理诊断, 目前仍按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 国病毒性肝炎肝病学术会议上 修订诊断标准如下:
2.不同型病毒引起者 可有不同特点
(1) HAV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40岁 的A型肝炎易发生重肝。 (2) 自从献血员筛查后,乙肝及其引起重肝的 发病率,均有所减少,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HBV感染仍是重肝发生的重要病因,多由HBV 变 异株引起,如前C区G1896A变异或引起HbsAg阴性 的S区变异,在有的国家地区是发生重肝的重要 原因。慢乙肝重叠感染其他因子如HDV或HEV等, 亦易发生重肝。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PPT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ec849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b.png)
随着对重症肝炎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我们将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如针对特定信号通路或 关键分子的干预措施,以期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治疗。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重症肝炎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未来,我们将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重症肝炎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THANK YOU
重症肝炎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重症肝炎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表现为肝功能 衰竭、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分类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和慢性重症肝炎 ;根据病因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
02
重症肝炎的诊断
病史采集
02
01
03
询问患者是否有肝炎病史、家族史以及近期有无接触 史。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重症肝炎的诊断 • 重症肝炎的治疗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护理与康复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重症肝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应 对能力。
分析重症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为临床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营养补充剂
对于能够进食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支持,通过口服或鼻饲提供营养。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酌情使用营来自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肠外营养
对于无法进食或肠内营养不足的患者, 可通过静脉输液提供肠外营养支持。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 需求,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重症肝炎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重症肝炎及其常见并发症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18ddca0d1f34693daef3e68.png)
重症肝炎 是肝炎或 肝硬 化基础上 发生 的肝组织 的大块或亚 的病死率 , 生物型人工肝无效。 但 大块 坏死 , 其病理基础为肝功能衰竭及多脏器衰竭引起的一系列 特点 ,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的倾 向, 因此 , 在重型肝炎 的急性炎症 期要慎 用。糖皮质激 素治 使用 1 0 g 连用 5~1 , 可获得乳 梨糖相 同 的效果 。As 0m , 2 0d 也 l
疗重型肝炎的总体疗效尚不肯定 , 多数学者认为利少弊多 。
—
Nesn2等比较 了抗 生素和非 吸收性双 糖类药物 在改善 肝性 i e¨ l
点与拉米夫定不同 , 耐拉米夫 定的 HB 对 V也 产生较好 的抑制 作 24 2 1 减少肠道 毒性 物质 的产生与吸 收 .. .
① 限制蛋 白饮 食 ;
用 。虽然 , 阿德 福 韦 对部 分 患者 可 能 有 肾损 害 , 是 , im n ②改变肠 内环境 , 但 Tl an l 减少氨的吸收 : 乳果糖 的作用较为肯定 , 目前 为 等 将 其应 用于存在 肾功 能不全 的 晚期肝 硬化 患者 , 发现 肾 治疗 肝性脑病 的基 础药物 。乳 梨糖 ( ato ) 是 另一 种非吸 收 未 L c t1 : i 损害进 一步加重 。因此有学者建议 , 对拉米夫定耐药株引起的重 性双糖类药物 , 治疗肝性 脑病效果 与乳果 糖相似 , 但疗 效 出现 较 型肝炎应及早应用阿 德福 韦治疗 。 早, 剂量为 每天 0 5~ .5g k , . 0 7 / s 分次 口服 ; 抑制肠 内细 菌 , ③ 减 2 2 免疫 调节 剂 胸 腺肽 可纠正重症 肝炎 患者异 常 的免疫功 少 氨的吸收 : . 新霉 素 2~4 gd 分次 口服 或 经 胃管注入 或灌 肠。 / , 能并减少继发感染 的发生 。个别患者应用胸腺肽后 , 病情有加重 利福 新亚胺 (i xm n 是利福 霉素的一种非 吸收性 衍生物 , rai i) f 每天
重症肝炎一般要治多久
![重症肝炎一般要治多久](https://img.taocdn.com/s3/m/5d51202d1a37f111f1855bd4.png)
重症肝炎一般要治多久文章目录重症肝炎一般要治多久1、重症肝炎一般要治多久没有明确治疗时间的说法。
如果是重症肝炎的话一定要住院治疗的。
治疗方面首先是护肝,将转氨酶,利胆,消炎,其次就是要针对病因治疗,有的甚至要做人工肝。
目前没有使乙肝转阴的特效药,只能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西医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与恶化,采用中医中药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2、重症肝炎的分类急性重型肝炎也曾叫急性肝萎缩,在发病1周至2周,肝细胞坏死占约2/3,呈大块、亚大块或桥接坏死,周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无纤维组织增生,肉眼观肝体积明显缩小,肝脏呈红色间杂黄绿色,故称之为红色或黄色肝萎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呈亚大块坏死,坏死面积小于1/2,肝小叶周围也可见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周围被增生胶原纤维包绕,伴小胆管增生,淤胆明显,肉眼肝脏表现见大小不等的小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大部分病例尚可见桥接及碎屑状坏死。
3、重症肝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原关系:病毒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最后形成大块肝细胞坏死,例如甲型与戊型肝炎发病时,肝细胞的严重病变(溶解和坏死)是这些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的直接后果,也就是说被感染破坏的肝细胞数越多,病情越严重。
就乙肝而言,感染的病毒量多是一个因素,但病毒的基因突变也是另一个因素,基因突变后导致病毒数上升,也与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
重症肝炎能活多久1、重症肝炎是一种传染性肝病,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而引起的。
得了重症肝炎是没有生命危险的,建议不要过于担心或紧张。
发现后及时的治疗是最重要的,且坚持治疗,是可以转阴的,一定不要过于惊慌。
2、在治疗期间要遵医嘱坚持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治疗,也不要擅自使用其它的药物治疗,以免对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平时在饮食也要注意一些,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
3、肝病患者不要吃辛辣或是有刺激性的食物,油腻性的食物最好也要避免。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076c3028ea81c759f5786c.png)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为27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
结果:经治疗后,消化道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食欲增加,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其中9例患者消化道症状完全消失,10例患者黄疸明显消退。
有2例III度肝昏迷患者治疗后转为I度,1例II度肝昏迷患者转为清醒。
标签:人工肝;血浆置换;重型肝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为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以2000年西安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为标准。
人工肝治疗组27例:男性病人20例,女性病人7例,年龄15~52岁。
诊断急重症肝炎5例,亚急性重症肝炎20例,中毒性重症肝炎2例。
对照组55例,男47例,女8例,在年龄26~74岁之间,诊断急重症肝炎3例,亚急性重症肝炎9例,慢性重症肝炎43例。
1.2治疗方法1.2.1基础综合治疗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保肝护肝治疗,乳果糖灌肠、支链氨基酸静脉滴注,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和H2受体阻滞剂,血浆、白蛋白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综合治疗。
1.2.2血浆置换治疗①使用仪器为WLXGX——888型伟力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分离器,血液管路,穿刺针(16G)。
应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26例,应用血液透析加单纯血浆置换疗法1例;25例使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周围动、静脉直接穿刺,2例应用单针双腔管进行颈内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通道,穿刺部位制动,进行血浆置换。
每次血浆置换量为2000ml者一例,每次血浆置换量为3000ml者25例,每次血浆置换量为4000ml者一例,每周2~3次。
血流速度为80~150ml/min,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保证血浆分离与补充速度的动态平衡。
②术中根据病人凝血功能调整肝素用量,一般首剂为0.3~0.8mg/kg,治疗中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凝血酶原的数值调整肝素用量,一般每小时追加4~8mg,为避免因肝素过量而导致的出血,每次治疗结束后,应用等量或2/3量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过量的肝素。
浅谈肖教授治疗重症肝炎的八大方法
![浅谈肖教授治疗重症肝炎的八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c585faf90f76c661371a1c.png)
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于患者来说 , 他们只会选择服务态度好、 目 项 全、 质量好的医疗机构。 哪个医院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 哪个医院就会有 良 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 在提升本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的同时, 要努力向患 者拓展医疗服务项目, 提供差别化的治疗服务 , 从而在竞争的浪潮中屹立 不倒。 目前 , 医疗 机构 的药学 管 理均开 始 向“ 各个 以患者 为 中心 ” 的模式 转 变, 此种变 化说 明 了医 院对患 者生命 的 重视和 关 心 , 以实际 的行 动为 患 要
者 提供 安全 . 的药 物。 有效 因此 , 基层 医院 中广泛 开 展药学 服务 项 目, 在 既
参 考文 献
【】 程 素云 . 1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基层医学论坛, J
2 0 . 1 3 - 1 3 0 8 1 7 8 2: 0 0
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用药指导 , 也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用药过程中的疑 惑 , 药师 工作 赋予 新的 内容 。 并为 3 药学 服 务是 药师 发挥 专业特 长 的必 由之路
2 3 , 系针对 出血 倾 向而 没。 — 次 亦
8 凉血开 窍 法
嗪静脉滴注或方剂中重用赤芍 , 能取得 良 好的退黄、 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6 行气 利水 法
重症肝炎出现腹水的症状之前一般先出现腹胀症 , 予行气健脾利水
法, 以减轻 腹胀 , 加 胃纳。 于湿重 而热不甚 者 , 通 阳利水法 , 增 对 设 以茵 陈五
能 向患 者说 明药 物 的疗效 和副 作 用等信息 , 并指 导患者 进 行合理 、 安全 用
药, 可以使患者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 ,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的 发生, 使药物的疗效得到保汪。 在实 际的 治疗 过程 中, 虽然具 有较 丰富 的药理 知识 , 对各 种常 医生 并 见药物 的药理作用非常了解, 但仍然对一些药物的性质和结构等不太了 解, 尤其是刚研制成功的药物 。 因此 , 当市场上 出现一些新特药时, 医生往 往不太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 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 难 由此可见, 在对患者用药的过程中, 让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过程非常重 要和有必要 , 他们可以帮助医生解决临床上的用药难题 , 与医生一起商讨 患者的用药方案。
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案
![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1b6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6.png)
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案
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它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重症肝炎的治疗需要及时、全面、科学的方案。
在治疗重症肝炎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首先,对于重症肝炎的治疗,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
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可以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针对重症肝炎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在治疗重症肝炎时,我们通常会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
此外,我们还会使用肝保护药物来保护肝脏细胞,促进肝脏的修复和再生。
在选择药物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我们还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这包括了营养支持、床旁护理、
症状的缓解等。
这些支持性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度过疾病的急性期,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对于重症肝炎的治疗,我们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
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对于其治疗需要及时、全面、科
学的方案。
在治疗重症肝炎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以期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通过全面的评估、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以及密切监测,我们可以有效地治疗重症肝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原则
![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2cbe9f8b4daa58da1114aba.png)
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原则1、一般对症治疗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防止院内感染;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进食不足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补充足量的维生素B、C、K;输注新鲜血液、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
2、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肝细胞生长因子:临床上应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来源于动物的乳肝或胎肝,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具有一定疗效。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疗法:其疗效尚有争议,滴注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心悸、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
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重症肝炎患者可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一旦出现应采取积极地治疗措施。
4、人工肝支持治疗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已经应用于临床,主要作用是清除患者血中毒性物质及补充生物活性物质,对早期重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5、肝移植此法价格昂贵,获供肝较为困难,有排异反应,常继发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等,因此阻碍了其的广泛应用。
第一、个体化重型肝炎的治疗。
由于不同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肝脏慢性基础病变,对具体病情要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针对性治疗。
第二、早期诊断,早期进行重型肝炎的治疗。
肝病患者在发病早期出现重型肝炎的症状,如严重的消化道症状,且进行性加深,此时积极治疗,效果较好,而当出现明显肝功能衰竭的生化指标时,同样的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则可能甚微。
肝衰竭能否逆转,其决定因素是存活肝细胞的数量多寡及其再生能力。
如果肝细胞坏死殆尽,即丧失了再生基础,任何治疗已难以逆转。
因此,早期重型肝炎的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重型肝炎的治疗有预见性治疗。
由于重肝进展快,不能像一般疾病那样过多等待。
如发现感染迹象时,要较早采用强力、广谱的抗生素,不必等到临床重型肝炎的治疗十分明显时;充分保证有效血容量,从而避免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预见性重型肝炎的治疗可以防止各种脏器功能逐个受影响,恶性循环的发生,为肝细胞的修复赢得时间。
多吃水果蔬菜。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f4220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2.png)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常常会导致肝功能衰竭、肝昏迷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一、重症肝炎的定义重症肝炎是指急性肝炎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要进行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和抢救的一种疾病。
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二、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
其中,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的最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精神错乱等。
此外,重症肝炎还容易导致肝肾综合征、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三、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黄疸、肝性脑病等。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INR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胆碱酯酶等指标升高。
3. 影像学检查:肝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明显肿大、脾脏明显缩小、腹腔积液等。
4. 病因学检查:病毒学检查、药物检查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
四、重症肝炎的治疗重症肝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病情程度等因素。
常规治疗包括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肝移植等。
其中,支持治疗是重症肝炎治疗的关键,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控制肝性脑病等。
五、重症肝炎的预防重症肝炎的预防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主要措施包括加强卫生管理、预防病毒感染、避免饮酒、合理用药等。
六、结语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和治疗。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同时,加强重症肝炎的预防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死亡率,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治疗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6032a5b33687e21af45a96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治疗
导语: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困扰着人们的身体危害,特别是很多患上了肝炎的朋友们,因为饮食或是生活关系的影响,而造成恶心
肝炎是一种比较常见性的疾病,这种疾病往往困扰着人们的身体危害,特别是很多患上了肝炎的朋友们,因为饮食或是生活关系的影响,而造成恶心呕吐,出现头晕的现象渐渐的增多,接下来的文章来了解一下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
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是挽救和修复严重损害的肝细胞,使患者的肝细胞有机会"再生",从而提高存活率。
因此,基础治疗、支持治疗、重症监护、适当的抗病毒治疗是有效而必要的。
当进展至晚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时,由人工肝等待肝移植和进行肝移植是最终的手段。
支持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实施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医院感染。
每日应给予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以减少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补液量约1500~2000ml/d,注意出入量的平衡,尿量多时可适当增加补液量。
注意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供给足量的白蛋白,尽可能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以控制肠内氨的来源,维持正氮平衡、血容量和胶体渗透压,预防脑水肿和腹水的发生。
补充足量维生素B、C 及K。
输注新鲜血浆、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支持治疗。
禁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
并发症治疗
(1)肝性脑病:低蛋白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口服乳果糖、诺氟沙星等抑制肠道细菌,采用乳果糖或弱酸溶液保留灌肠,及时清除肠内含氨物质,使肠内pH值保持在5~6的偏酸环境,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用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药如何治疗重症肝炎
![中医药如何治疗重症肝炎](https://img.taocdn.com/s3/m/1b1f096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b.png)
中医药如何治疗重症肝炎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中医药展示了他自身的优势以及潜力,所以在现阶段很多的中医工作者致力于使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疾病,它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混合型的肝炎病毒所导致,通常能给病人的肝脏带来巨大的威胁,从而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身上,只有这样我们对于重症肝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才能变得越来越有效。
同时,这样也能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服务能力,我们国家的中医药行业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一、使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的必要性现阶段由病毒引发的重症肝炎患者正在逐年的增加,但在我们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缺乏相应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重症肝炎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该疾病给我们人类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显示,通过多途径给药的中医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还能够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与此同时,中医药的治疗还能够阻止肝脏细胞的死亡,加快肝功能的恢复,由此可见,现阶段中医药对于重症肝炎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治疗潜力,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对于中医药的研究,才能使中医药更好的应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重症肝炎患者带来更大的安全保障。
二、加强对中医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医药在对重症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出了它巨大的优势,但由于中医药药方中的成分复杂,患者用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较低,难以找到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成分。
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中医药的有效成分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与患者的病情有更好的控制,也只有这样我们在中医药治疗重症肝炎方面才会有更大的进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采用重症肝炎的动物模型对于中医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中医药的有效成分有更多的了解。
对于中医药的有效成分的研究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热点,例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就是因为发现了青蒿素对疟疾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为人类攻克疟疾做出巨大贡献,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
![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50dd78d33d4b14e852468e1.png)
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1. 概念病毒性肝炎发生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称为重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的定义是迅速发生的严重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至40%以下,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而ALT迅速下降(酶-疸分离)、胆碱脂酶活性显著降低。
在发病10日内出现明显肝性脑病的急性肝衰竭,称为暴发性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在发病10日至8周出现明显肝性脑病的急性肝衰竭,称为亚暴发性肝衰竭(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类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的病例,我国学者称为慢性重症肝炎。
§2. 病因FHF最见的病因是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其次为药物性或中毒性,其它病因罕见。
FHF的病因一般分为①感染;②药物、毒物等化学物质;③肝缺血缺氧;④代谢异常;⑤其它。
急性甲型引起的FHF约为0.1%~0.01%,1988年上海甲肝暴发流行时,在发病的数万名患者中,22例为FHF。
急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与急性甲肝相似,但它引起的FHF较甲型多见。
我国新疆地区1986~1988年曾有戊肝流行,在有临床与病原学研究的199例中,16例为急性FHF(8.04%),全部均有肝昏迷,孕妇17例中,发生重肝者6例(35.3%),非孕妇68例中,发生重肝者2例(2.9%),这提示孕妇感染HEV后病情重,发生FHF者远较非孕妇多。
HBV单独感染及与HDV协同感染引起的FHF及亚暴肝,据国外报告,分别占25%,60%及65%。
现已确认HBV与HDV协同感染患者发生FHF的危险性比单纯HBV感染者要高的多。
在欧洲所见的FHF及亚FHF患者,由HCV引起者占23~44%。
此外,非肝炎病毒为CMV和HSV与HBV协同感染亦可致FHF。
§3. 病理急性重型肝炎组织学上分坏死型和水肿型。
㈠坏死型:以急性大块坏死为特点,坏死的新旧程度一致,肝细胞溶解消失,仅存小叶周边残存少量肝细胞,肝窦扩张、充血,炎症细胞稀疏,可见较多嗜中性白细胞浸润,早期肝小叶网状支架及门管区结构保存,残存肝细胞及小胆管有胆汁瘀积。
重型肝炎的治疗(下篇)
![重型肝炎的治疗(下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9e214a336c1eb91a375df3.png)
1
}
一
…
肝性 脑病 的 治疗
一
5 ml ~4 采 取 综 合性 治 疗 ,如 降低 血 氨 及 山梨 醇2 0 快速静脉 滴注 ,3
是预防治疗 ,减少诱 因的预 清 除血 中有 毒 物 质 ;纠正 氨 基 酸 小 时重复 1 ,采 用高 渗性脱水 , 次 比例 失 衡 ,减 少假 性 神 经 递 质 形 两次脱水剂 之间可用 白蛋 白等。控
功能 完全 恢复 ,仍 是提高患者 生存 率的最有效 方法。
力 ,如 心得安等 。出血 时可 口服凝
自发 性细 菌性腹膜 炎是 重型肝 血酶或 去 甲肾上腺 素或云南 白药 , 炎 的常见并发 症 。原 因是 重型肝炎 应用垂 体后叶素 ,生长 抑素 、安络 血 患者肠道抗感 染 力下 降 ,肠道菌群 血 、必 要时在 胃镜 下直 接止血 ( 失调 或条件致 病菌 的移位都 会导致 管 套 扎 、电 凝 止 血 、注 射 硬 化 剂
到 1 %。在 酒精 性 肝 炎 患 者 ,应 0 用己酮可可碱 治疗肝 肾综合征 的机 制可能 与其 抑制干扰 素 o的产生 有 【
关。
早 期 、小 剂量应 用多 巴胺和 酚 妥拉 明可选 择性扩张 肾血管 、降低 门静脉压 、增加 肾血 流量 、改 善肾 功 能 。八 肽 加压 素 、 乌 氨 酸加 压 素 和 甘 氨酸 加 压 素 或 称特 利 加压 素 的这 些人工合成 的短肽类缩 血管 药物 ,可升 高动脉血压 。提高 肾灌 注压 ,增加肾小球 滤过率 ,进 而改 善肾功能 。重型肝炎 合并肝 肾综合 征 出现 高钾 血症 、肺水 肿时 ,应 考 虑行血液透 析 。颈静脉 肝 内门体分 流术是应 用介入放射 技术建立 门静 脉 一 静脉 分流 ,对 于提 高肾小球 肝 滤过率 ,改 善 肾功 能有肯定疗效 , 是没有 条件 接受肝移 植者延长 生存 时间 的替代 措施 。肝 移植术可使 肾
重症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重症性肝炎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bb74ddaa00b52acfc7ca8a.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重症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其实在生活中的时候对于肝炎的疾病,不算是很陌生,这种疾病也是在逐渐的年轻化,而且发病率也是相当的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
其实在生活中的时候对于肝炎的疾病,不算是很陌生,这种疾病也是在逐渐的年轻化,而且发病率也是相当的高,尤其是对于一些中老年的男性朋友们来说,就要更加的注意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重症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立即停用与肝损害有关的或可疑的药物。
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属于同一生化家族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应谨慎使用那些因对药物代谢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而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CYP450抑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和诱导剂利福平、巴比妥酸盐、苯妥英钠、地塞米松、奥美拉唑等。
对营养不良和对药物解毒能力下降的患者和嗜酒的患者应控制给药。
2、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类。
3、采用保肝药物,维生素类药物,降酶药等。
治疗药物性肝病的药物有抗氧化剂、保护性物质的前体(如谷胱甘肽)、阻止损伤发生过程的干预剂或膜损伤的修复剂。
N-乙酰半胱氨酸对扑热息痛过量的患者有特殊疗效,可解毒已形成的反应性代谢物,10小时内给药可获最大的保护性效果。
4、重症患者导致肝功能衰竭、重度胆汁淤积和慢性肝损伤进展到肝硬化时,可考虑人工肝支持和作肝移植。
5、特异性治疗。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重症性肝炎的治疗方法,相信大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不同地区病因的差异
• 导致重症肝炎的病因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 异,查明病因有助于去除病因和判断预后
• 欧美发达国家: 损害肝脏药物使用(醋氨酚),丙型 肝炎和酒精性中毒是造成肝脏功能衰竭的最重要原因 • 亚洲地区: 主要病因为嗜肝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肝 炎病毒(HBV)感染约占85%,其次为药物性和其他 病毒感染
3
重症肝炎的病因
• 嗜肝病毒: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 非嗜肝病毒: 巨细胞病毒、EB病毒、肠道病毒 • 损害肝脏药物及有毒物质:醋氨酚、异烟肼、 利福平、中药、减肥药等、酒精、四氯化碳、 毒蕈等中毒 • 细菌及寄生虫:严重细菌感染、血吸虫
4
重症肝炎的病因
• 代谢异常:肝豆状核变性、糖代谢缺陷 • 缺血缺氧: Budd-Chiari综合征、休克、充血 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 • 自身免疫性肝炎 • 其他: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肝脏肿瘤 先天性胆道闭锁、创伤、中暑、妊娠急性脂肪 肝、 Reye综合征等
黄疸
黄疸 黄疸
亚急性肝衰竭
4-24周
黄疸
11
日本重症肝炎命名
• 在日本暴发性肝炎被译名为剧症肝炎.1971年 日本将剧症肝炎定为肝炎起病8周内发生意识 障碍(即肝性脑病)者
• 10年后又增补了2条标准:①剧症肝炎患者的 肝性脑病定为Ⅱ度或Ⅱ度以上;②剧症肝炎患 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分为急性型 (起病10d内)及亚急性型(起病10d-8周)。该 标准未包括无肝性脑病的患者和发病8-24周的 LOHF及AOC患者
10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作者(年代) 命名 肝性脑病
出现的时间
Trey(1970)
Gimson(1986) Bernuau(1986)
初发症象
暴发性肝衰竭
迟发性肝衰竭 暴发性肝炎
<8周
8-24周 <2周
症候群
症候群 黄疸
亚暴发性肝炎
O’Grady(1993) 超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
2-12周
≤ 8天 8-28天
9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 1993年英国O‘Grady建议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因从临床出现黄疸至发生肝性脑病时间 界限来区分,分别以7d以内出现肝性脑病者称为超急 性肝衰竭(hyperacute liver failure, HALF)、8d ~ 4周出现者列入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 ALF),4 ~12周出现者归属于亚急性肝衰竭 (subacute liver failure, SALF) • 法国学者持有不同看法:①认为肝性脑病并非肝衰竭 诊断的唯一指标,除肝衰竭外的多种原因都可引起意 识障碍;②急性肝衰竭既用于疾病诊断的总称,又用 于分型,易引起混乱,值得进一步商榷
重症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1
重症肝炎定义
• 重症肝炎(severe hepatitis,SH)是一种 以肝功能严重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 由外来的各种损害因子侵入机体或体内的代谢 紊乱、循环障碍及免疫反应等诸多因素而导致 的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同时肝细胞再生 不足所引起的肝功能严重受损的综合征
2
8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 同年法国Bernuau则将AHF范围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 添加血浆凝血因子Ⅱ(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前加 速素)<正常值50%以下,并将急性肝衰竭定义为迅速进 展的肝细胞功能损害。如黄疸出现2周内发生的HE称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liver failure, FLF),黄疸出 现2~12周发生的肝性脑病则称亚暴发性肝衰竭 (subfulminant liver failure, SFLF) • Sherlock将慢性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发生肝衰竭者命名为 慢性肝病急性发作(慢加急,acute-on chronic, AOC),以后则被延伸应用到各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 生的 肝脏功能不全(liver dysfunction/hepatic insufficiency):是指肝细胞严重受损,肝脏功能 受到重度影响而表现为明显的物质代谢和合成功 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理生理的改变
• 肝脏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 hepatic failure): 是为肝功能不全的终末期阶段,机体处于严重的 失代偿状态,临床上可出现深度黄疸、凝血机制 障碍、意识改变(肝性脑病Ⅱ度或以上)等,预 后极其险恶,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退而导致死亡
12
日本重症肝炎命名
• 此后又提出重症肝炎的名称,其诊断与剧症肝 炎相平行。剧症肝炎出现肝性脑病定为≥Ⅱ度, 而重症肝炎的肝性脑病仅为0 ~Ⅰ度
• 分为急性重症型肝炎和亚急性重症型肝炎(包 括非脑病型和肝萎缩型),两者时限分界为2周; 增加了发病8 ~24周的迟发性肝衰竭;又将剧 症肝炎分为2型:A型定义不变,B型则在慢性 肝炎基础上发生,相当于“慢加急”
7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 1970年Trey首先提出了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概念,其由严重肝病所致 (原先无肝病),首发症状出现后8周内发生的肝性脑 病。此诊断名称和定义至今仍被作为经典引用
• 1986年英国Gimson建议采用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命名替代暴发性肝衰竭,并 补充了起病后8 ~ 24周间发生的肝性脑病者,称之为 迟(缓)发性肝衰竭(late onset hepatic failure,LOHF)
6
重症肝炎命名的历史变迁
• 过去30余年对重症肝炎命名不断进行修正,但各国间 仍存有很大争议;对其分类也未达成共识,且时间界 限上互不衔接,易造成混淆
• 1944年,Luckd提出致死性流行性肝炎(fatal epidemic hepatitis) ,2年后他与Mallory将其进一 步分为暴发型(fulminant form)和亚急性型 (subacute form),发现相对应肝组织改变,大块肝 坏死( massive hepatic necrosis)和亚大块肝坏死 (submissive hepatic nec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