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骨折的康复课件

合集下载

骨折的康复上ppt课教材

骨折的康复上ppt课教材
进行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 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第三阶段
后期康复(伤后3个月以上)
康复的阶段与内容
全面恢复功能
在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
回归社会
通过一系列适应性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工作和社会生活 。
03
骨折康复的方法与技巧
物理疗法
01
02
03
04
冷疗法
使用冰袋或冷敷物减轻疼痛和 肿胀,通常在受伤后24-48小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康复的阶段与内容
01
02
03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 肌肉萎缩。
第二阶段
中期康复(伤后2-3个月 内)
增加关节活动度
通过物理治疗手段进一步 增加关节活动度。
康复的阶段与内容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抗阻训练,提高肌肉 力量。
平衡与协调训练
时内使用。
热疗法
通过热敷、热水袋或桑拿等手 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
超声波疗法
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促进 血液循环和组织再生。
电刺激疗法
通过电流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和 神经再生,有助于恢复关节功
能。
运动疗法
被动运动
在疼痛和肿胀减轻后,由医生 或康复师指导进行被动运动,
帮助关节恢复活动范围。
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 放松等方法,缓解焦虑和疼痛。
应对技巧训练
教授患者应对疼痛和困难的技巧, 如分散注意力、积极应对等。
其他疗法
中医针灸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和气血,缓解 疼痛和促进康复。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骨折的康复PPT课件

骨折的康复PPT课件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损伤 骨筋膜综合症 由骨、 骨间膜、肌间隔和深 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 内的肌肉、神经因急 性缺血而产生的.
晚期并发症


压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坠积性肺炎 感染



损伤性骨化 关节僵硬 急性骨萎缩 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肌痉挛 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的愈合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患者,可在膝下垫枕,逐渐加高, 以增加膝关节主动伸展活动范围。持续 牵引8~10周后拍片证实有骨愈合,可 在维持牵引条件下做髋、膝关节主动活 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萎 缩、粘连和关节僵硬
股骨干骨折

当有牢固的骨愈合后, 才可取消牵引,于座位 做躯干及髋、膝、踝关 节主动运动。体力恢复 后,可开始扶双拐练习 不负重行走,并逐渐过 度到正常行走
骨关节 的 康 复治疗
.
骨折概述
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根据骨折的原因分类 外伤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 完全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髌骨骨折


术后3~4周,每天定时取下石膏 托,由治疗师做髌骨侧向被动活 动、主动屈膝和被动伸膝训练 外固定去除后,开始做主动伸膝 和抗阻屈膝训练。2周后可做股 四头肌等长收缩抗阻训练和扩大 膝关节活动范围的牵引,逐渐训 练由扶拐步行至正常步行
胫腓骨骨折
胫腓骨骨折

对稳定性骨折,在复位、固定术 后,抬高患肢,2天后开始足趾屈 伸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活动。 1周后做踝关节屈伸活动,2周后 开始屈膝、屈髋活动。6~8周后 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10~12周 后可部分负重行走,逐渐恢复正 常行走。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骨折后康复PPT课件
• 制动后神经冲动传递减少,影响肌营养、 代谢
• 疼痛抑制脊髓神经冲动的传出 • 神经损伤,肌肉失神经支配,长期引起肌
纤维损伤
29
肢体肿胀
• 局部血循障碍引起肢体肿胀 • 机理
• 外伤性炎症反应 • 组织出血、体液渗出 • 肌肉收缩作用(唧筒所用)消失 • 局部静脉、淋巴管回流
30
骨折康复的机制和作用
被动活动
• 具有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关节和 韧带,减少关节粘连,维持和恢复关 节活动度的作用
• 适用于肢体尚不能随意活动时,帮助 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痉挛、维持和改 善关节活动度,为主动活动做准备
被动活动-注意事项
1. 从远端关节开始,不仅限于单方向活动, 要做多方向活动;
2. 动作缓慢、柔和而有力,并有一定节律性; 3. 逐步增大关节活动范围; 4. 禁止冲击性或暴力性牵拉,以免产生新损
损伤程度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骨折分类
骨骺 分离
横断 骨折
斜行 骨折
管状骨
压缩
骨折
螺旋
骨折
骨折
嵌顿 骨折
粉碎 骨折
骨折段移位
• 成角 侧方 短缩 分离 旋转
7
骨折的临床表现
• 局部表现
• 一般体征 • 肿胀、瘀斑、压痛、功能障碍等。
• 专有体征 • 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和骨擦感
• 全身表现
关节活动受限
• 骨折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活动受限 • 机理
• 制动后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缺少牵拉,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及肌腱挛缩
• 出血、渗出致关节内机化、粘连 • 关节内软骨营养供应障碍 • 关节损伤、疼痛
24
创伤性关节炎
• 邻近关节的创伤在晚期出现的关节退 行性病变。

《骨折术后康复》课件

《骨折术后康复》课件

科学复位
骨折复位时必须准确和科学, 确保骨折愈合正确。
康复训练的步骤和技巧
1
中期康复
2
加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和稳定
性。
3
初期康复
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逐渐增加康复训 练负荷。
后期康复
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维 持性康复训练。
骨折术后康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肌肉萎缩
通过适当的肌肉锻炼和物理治疗来增加肌肉 力量。
2 避免负荷
避免过重的活动和负荷,以免导致骨折重新 发生或恶化。
3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蛋白质和钙的摄入, 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4 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康复态度。
骨折术后康复的基本原则
早期康复
即刻开始康复训练,促进骨折 愈合和功能恢复。
适度活动
遵循适度活动原则,不做过分 威胁骨折稳定性的活动。
骨折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1 加速康复
有效的康复程序可以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缩 短康复期。
2 防止功能障碍
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 硬等功能障碍。
3 减少疼痛
康复措施可以减轻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4 预防复发
恢复良好的康复可以降低骨折复发的风险。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 遵医嘱
严格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不要擅自改变康 复计划。
注意事项和基本原则有助 于顺利进行康复训练。
4 步骤和。
5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康复过程的顺利 进行。
2 关节僵硬
进行关节活动和牵引来增加关节灵活度。
3 疼痛感
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来缓解疼痛。

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ppt课件

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ppt课件
1、愈合期(固定期)
骨折经复位后固定或牵引2-3天,损伤反应开始消 退,肿胀与疼痛减轻时,应开始康复训练。此期康复的基 本方法使以运动疗法为主。 ( 1 )肢体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做各方向主动运动,必要时给 予助力。上肢应做肩外展、外旋和掌指关节屈曲;下肢做 踝背屈的注定运动。中老年人关节更易挛缩,应特别注意。
六、四肢骨折后的康复
2、恢复期(固定拆除后) 此期骨折已基本愈合,外固定拆除,康复训 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关节活动范围扩大与肌力的迅速 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1)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①主动运动:受累关节进行各方面的主动运动并 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 ②被动运动:最好由康复人员进行,动作应平稳、 缓和,不引起明显疼痛和肌痉挛。切忌动作过猛,以 免引起新的损伤和骨化性肌炎; ③助力运动:注意应以注定运动为主,助力为辅。
常见的骨折康复-下肢骨折
3、髌骨骨折: 尽早踝关节与足趾屈伸活动,2周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 外固定解除后,膝关节屈伸练习及髌骨被动活动。 4、胫腓骨干骨折: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 屈伸活动,2-3周做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 负重练习。
七、常见的骨折康复
脊柱骨折 1.胸腰椎骨折: 以T12-T2最为多见,多为屈曲型损伤。 卧床骨折处垫一枕约10公分,6周后下床活动练习脊椎后 伸、侧弯、旋转,避免背部前屈动作。
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
内容提要

1.概述 2.骨折的并发症 3.骨折的愈合过程 4.影响骨折的愈合因素 5.骨折临床愈合的标准
6.四肢骨折后的康复

7.常见的骨折康复
一、概述

骨折:是指骨折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 骨折后的康复:是骨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 和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或减少后遗症、 并发症。为了正确指导或实施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必须熟 悉并掌握与骨折诊断、治疗相关的一些基本常识。 骨折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骨折的康复精品PPT课件

骨折的康复精品PPT课件

康 复
引起肌肉痉挛,不利于功能训练。
—持续被动活动(CPM),早期合理应用对关节活
动度的维持与提高效果好。
43
骨折康复的具体方法——运动疗法
• 主动活动-(体位)-体操-负重-器械

折 —功能训练的主要方式,既有增强和恢复肌力的作

用,也可防治关节僵硬。

床 —主动活动应在不引起骨折端间的剪力、成角及扭

功能恢复
床 把康复治疗作为自己治疗总计划的一个组成部份
与 康
参加康复治疗协作组(Team),与康复医师一起,研

究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3
前言
可能对策——康复工作者
骨 折
加强骨科基础及临床的理论学习与实践,
的 在临床医师配合下制定康复计划,实施
临 康复治疗
床 与
掌握好康复诊断(评估)及治疗技术
临 床
的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

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和粘连,避免骨
康 复
质疏松及关节僵硬。
46
骨折康复的具体方法—不同时期的功能训练
骨 —骨折后3周至伤后2~3个月:

除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伸


屈活动外,及时接受骨折轴线挤
床 与
压应力的作用,适时起床下地。


47
骨折康复的具体方法—不同时期的功能训练
临 超声疗法——小剂量有助于骨痂愈合,还可缓解关节
床 粘连和挛缩。
与 康
光疗法——促进局部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
复 骨痂形成。常用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
微电流疗法——用微电流(10—20毫安直流电)进

骨折术后功能康复PPT课件

骨折术后功能康复PPT课件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
固定后即可做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
旋转肩关节: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度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
肋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注意卧床休息,勿做剧烈运动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可采用吹气球,深呼吸以增加肺的呼吸功能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腰椎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持之以恒。术后2周内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锻炼方法:①术后1~2天,可做双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的锻炼。
预防或减轻关节粘连和关节僵硬。
添加标题
03
辅助骨折整复
添加标题
04
预防和减少肌肉萎缩
添加标题
05
为什么要功能训练?
添加标题
功能锻炼的意义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骨折后功能训练的分期
功能锻炼早期骨折经处理后2、3天~2周以内功能锻炼中期伤后2周到骨折临床愈合期功能锻练后期即达到临床愈合或去除外固定后
一期
二期
三期
上肢骨折
01
锁骨骨折
02
肱骨干骨折
03
尺桡骨骨折
04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后的康复(共10张PPT)

骨折后的康复(共10张PPT)
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合。
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常见的骨折康复--下肢骨折
治疗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循环、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缩短与粘连、改善情绪。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如可能,定期取下固定物,进行不负重的主动运动,或进行CPM
4.健肢尽量正常活动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头肌收缩活动,外固定解除后,膝关节屈 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伸练习及髌骨被动活动。 无论牵引或内固定术者,均要尽早做股四头肌肌力练习及膝关节的功能训练,术后3-4天起,做股四头肌等长练习,逐步过度到小范围的膝关节伸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主动运动、助动运动、关节牵引、夹板,支架、其他物理治疗。 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合。
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 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脊柱骨折
胸腰椎骨折: 以T12-L2最为多见,多为屈曲型损伤。 。 卧床骨折处垫一枕约10公分,6周后下床活
4-6周固定解除后,做肘关节活动,避免粗暴运动
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常见的骨折康复--上肢骨折 治疗从复位固定或牵引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
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动 膝关节保持中位,固定后作股四头肌收缩活动及踝关节屈伸活动,2-3周做膝关节屈伸练习,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负重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侧肢体和躯干的体操下外固定,主动运动
物理治疗
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废用性萎缩
2。恢复期
(1)恢复关节活动范围
主动运动 助力运动 被动运动 关节功能牵引 物理治疗 (2)恢复肌力 (3)作业治疗
四、常见骨折
(一)锁骨骨折
1.愈合期
指、腕、肘、前臂 主动运动
医疗保健体操
被动或助力肩外展 及旋转运动
(三)肘部骨折
1.愈合期
肘关节固定于屈曲 90度功能位
两周内可进行握拳 和提肩运动
第3周开始训练腕 关节的背伸、掌屈 活动;肩关节的摇 摆和划圈活动
2.恢复期
腕、肩关节主动运动
肘关节康复
肘部各有关肌群的抗 阻力练习
前臂的旋前、旋后的 牵引运动
(三)肘部骨折
康复注意事项
也重视屈肘功能 绝对禁忌强有力地被动牵伸和引
三、骨折康复治疗
(一)作用 促进肿胀消退 减轻肌肉萎缩 防止肌肉挛缩 促进骨折愈合
(二)原则
早期康复 整体康复 循序渐进
(三)康复治疗方法
1。愈合期(骨折临床愈合前) 伤肢未被固定的关节主动运动 节奏、缓慢的肌肉等长收缩
上肢肩外展 和拇外展, 下肢踝背伸
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CPM 装 置 或 2-3 周 后 取
(六)股骨颈骨折
1。恢复期 复位固定24小时后,即可开始做呼吸训练和健
肢的主动活动 24小时后可取半卧位,进行患肢静力性活动 3~4天后做卧位保健体操练习。 2~3周后可下地训练患肢部分负重活动。逐渐
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髋外展及下蹲活动; 但此时应做到不充分负重、不盘腿、不内收腿。 3个月后:仰卧位,俯卧位,坐位
1周后,前臂旋转抗阻 练习和腕背伸牵引。
2周后,前臂旋前牵引, 以后再旋后牵引
(六)股骨颈骨折
1。愈合期 复位固定24小时后,即可开始做呼吸训练和健
肢的主动活动 24小时后可取半卧位,进行患肢静力性活动 3~4天后做卧位保健体操练习。 2~3周后可下地训练患肢部分负重活动。逐渐
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髋外展及下蹲活动; 但此时应做到不充分负重、不盘腿、不内收腿。 3个月后:仰卧位,俯卧位,坐位
仰卧位、头与双肘 支撑主动和助力运动
肩外展和后伸的主 动牵伸运动
前屈和肩内、外旋 主动牵伸
(二)肱骨干骨折
1.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 (愈合期)
第2周,站立位,上身向健侧侧 屈并前倾30度,患肢自由下垂
第3周,做肩前、后摆动;轻度 伸肘,静力性收缩;指、腕抗阻 力屈伸和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四)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1、休克
2、1血.压管疮损伤 3、2周.坠围积神性经损肺伤炎 4、3脊.缺髓血损性伤肌挛缩 5、4内.骨脏化损性伤肌炎 67、、56脂感..关 创肪染节 伤栓僵 性塞硬 关节炎
7.缺血性骨坏死
(五)骨折的急救
一般处理 伤口包扎 妥善固定 迅速转运: 1. 四肢骨折固定后——用普通担架运输 2. 脊柱骨折病人必须平卧于硬板上固定头颈
第4周,站立位,上身向患侧侧 屈,患肢做左右摆动
(二)肱骨干骨折
2.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下的骨折(愈 合期)
第2周起,上身向患侧侧屈并前 倾30度,患肢自由下垂
第3周起,肘屈、伸静力性收缩; 指、腕和前臂做抗阻运动。
第4周起,患肢做内、外摆动
(二)肱骨干骨折
3.下1/3骨折(愈合期) 第3天,上身向患侧侧屈并前倾
30度,做患肢摆动 第3周,肩屈、伸、内收、外展
主动运动;指、腕、前臂抗阻力
训练;前臂旋后的主动练习
(二)肱骨干骨折
4. 恢复期 第1周,患侧侧屈,肩摆动练习方法,可
以绕垂直轴做绕环运动;肩助力运动;肩 梯;肩肘活动器练习等 第2周,肌力增强训练 第3周,仰卧位肩外展位作外旋和内旋牵 引各10分钟;肘屈、伸牵

(六)骨折的愈合
血肿机化演进期:约2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约4-8周 骨痂改造塑型期
(七)治疗
复位:解剖和功能 固定:内和外 功能锻炼
二、骨折康复评定
(一)一般评定
疼痛和压痛 局部肿胀 畸形与功能障碍
(二)骨折严重程度区分
闭和性骨折分4级 开放性依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和污染程度
关于骨折的康复
一、骨折概述
(一)定义: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了 破坏
(二)专有体征: 1. 畸形 2. 骨磨擦音/磨擦感 3. 反常活动
(三)分类
创伤性
1. 骨折原因 疲劳性
病理性 不完全
2. 骨折程度 完全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裂缝 青枝
3.
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性 开放性
4.
骨折端稳定程度
稳定性 不稳定性
两周后,前臂旋转的抗阻,
第3周,肱二头肌等
及时增加作业练习
长收缩
(五)柯雷氏骨折
1.愈合期
肩部悬挂位摆动
2-3天后做肩、肘 关节、手指的主动 运动练习
第2周,手握拳静 力性屈腕收缩练习
第3周增加手指的 抗阻力练习
2.恢复期
腕屈、伸主动练习
3~4天后,前臂主动 旋转,腕背伸抗阻练 习和腕屈曲牵引。
分三度
(三)骨折愈合时间
锁骨骨折 肱骨干骨折 尺桡骨骨折 桡骨下端骨折 胫骨骨干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颈骨折
约1~ 1.5个月; 约1~ 2个月; 约1.5~ 2个月; 约1~ 1.5个月; 约 2~ 2.5 个月。 约 2~3 个月;
约 3~6 个月;
(四)其他
肌力评定 ROM 肢体周径和长度 步态分析 ADL评定 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评定
起明显疼痛地手法 防止骨化性肌炎
(四)前臂双骨折
1.愈合期
2.恢复期
第1周,握拳、伸指、 肩、肘、腕与指的主动运 拇对掌、对指尖活动; 动和抗阻
肩关节做摆动及绕圈 运动;患肢可做被动 向前、侧方上举及后 伸动作。
第2周,肩部主动运 动,手指做抗阻
第4天,肱二头肌抗阻
1周后,前臂旋转的主动 或助力练习;肱三头肌与 腕屈、伸肌群的抗阻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