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岳阳楼记》复习练习题(附答案)复习目标:1、记住重要的文言字词,能正确翻译全文2、能理解文章内容并正确默写复习课时:二课时复习方法:归纳并练习复习过程:1、学生背诵全文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3、学生强记重要知识点4、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腾子京谪.守巴陵郡()(2)增其旧制.()(3)属.予作文以记之()(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本文段选自(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的。
3、本文段表现腾子京政绩辉煌的语句是。
4、本文段总写巴陵胜状的语句是。
5、本文段中属于过渡的语句是。
6、翻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1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辑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连月不开.()(2)去国.怀乡()(3)春和景.明()(4)薄.雾冥冥()8、本文两段分别用、两词领起,此两段的关系是。
9、本文段借景抒情,其中写阴天景致对应的两组文字是(1)对应(2)对应它们使用的修辞是,抒发的感情是(用一个字概括),具体的表现是。
10、本文段极写晴天景致的特点:白天洞庭湖:湖中所见;空中所见;岸上所见。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带答案

《岳阳楼记》综合练习知识梳理一、古今异义1、越明年..予观乎巴陵胜.状2、南极.潇湘3、有去.国怀乡4、至若春和景.明5、长烟一.空6、把.酒临风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是.进亦忧,退亦忧10、微.斯人,吾谁与归三、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四、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一词多义1、极:南极.潇湘此乐何极2、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观:予观乎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满目萧然5、则:然则北通巫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修:乃重修岳阳楼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通:政通人和然则北通巫峡8、空:而可长烟一空浊浪排空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7、多会.于此聚会 8、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9、阴风怒号.呼啸 10、薄.暮冥冥迫近11、登斯.楼也这 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13、沙鸥翔集.栖止 14、长烟一.空全15、把.酒临.风持面对 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7、不以.物喜因为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 20、吾谁与归.归依21、百废俱兴.兴起 22、山岳潜形.形体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 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二、句子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难道能没有不同吗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耀起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太阳和群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 岳阳楼记 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10 岳阳楼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越.明年( )(2)前人之述备.矣( )(3)连月不开.( )(4)薄.暮冥冥(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C.属予作文以记之D.蝉则千转不穷3.下列语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属予/作文/以记之C.予观夫/巴陵/胜状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
(2)“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一句照应。
(3)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去.国怀乡( )(2)春和景.明( )(3)长烟一.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备课手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全解【附巩固练习及答案】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乃,于是;增,扩大。制:规模。
唐贤今人:唐代和宋代的名人。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嘱咐。予,我。作文,写文章。以,用来,连词。记,记述。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xián)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衔,衔接。吞,吞没。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横:广远。际涯:边。(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此,这。则,就。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详尽,完备。矣,语气词“了”。之,的。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南,向南。极,尽。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迁客,被贬谪流迁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多:大多。会,聚集。于,在。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饱览这里景色时的感想,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观看,欣赏。物:景物。之情:情感。,得无:恐怕/是不是。异:差别,不同。乎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9年级上册语文10 《岳阳楼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融入了赋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参考答案:[示例] 这篇文章的语言富有特色,极具美感。
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同时,这些四言句有的又形成排比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等,这些排比句句式整齐,富有气势。
可抓住这些特点熟读课文并加以背诵。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
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
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
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
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27.岳阳楼记巩固练习(含答案)

27.《岳阳楼记》巩固练习姓名【知识掌握】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希文,宋朝家、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宠辱偕.忘()岸芷.汀兰()嗟.()夫谪.守巴陵()一碧万顷.()霪.雨霏霏()偕.()忘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朝晖.夕阴(日光)百废具兴.(兴办)C.南极.潇湘(尽)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薄.暮冥冥(跟“厚”相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薄.暮冥冥然则..北通巫峡春和景.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增其旧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6.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微斯人,吾谁与归?(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是进亦忧,退亦忧。
7.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现象(1)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南极.潇湘()此乐何极.()(4)去国.还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能力提高】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若夫..霪雨霏霏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朝而往,暮.而归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部编版《岳阳楼记》课后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
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 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 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 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 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4段则以“嗟夫!” 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 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 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 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 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朗读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 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 心境。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稳重精彩语段,比 较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的情怀。
参考答案: 这两段是拟写迁客骚人的“览物
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 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 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
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真实生活 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作者的心境, 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 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 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之 间是怎样的关系? 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提示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交 融而又层次分明的特点,并作具体赏析。
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阴雨天的晦暗; “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 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 “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 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春晴图”:“春和景明,波澜 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 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 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写草木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 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带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岳阳楼记》综合练习知识梳理一、古今异义1、越明年..予观乎巴陵胜.状2、南极.潇湘3、有去.国怀乡4、至若春和景.明5、长烟一.空6、把.酒临风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8、是.进亦忧,退亦忧10、微.斯人,吾谁与归三、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四、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一词多义1、极:南极.潇湘此乐何极2、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3、观:予观乎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满目萧然5、则:然则北通巫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修:乃重修岳阳楼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通:政通人和然则北通巫峡8、空:而可长烟一空浊浪排空练习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予观乎巴陵胜.状优美的2、衔.远山,吞.长江连接吞吐3、朝晖.夕阴.日光阴天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5、前人之述备.矣详尽6、南极.潇湘直达,连月不开.雨或雪繁7、多会.于此聚会8、淫雨霏霏..密的样子放睛9、阴风怒号.呼啸10、薄.暮冥冥迫近11、登斯.楼也这12、则有去.国怀乡离开13、沙鸥翔集.栖止14、长烟一.空全15、把.酒临.风持面对1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7、不以.物喜因为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于19、是进.亦忧到朝廷,出来做官20、吾谁与归.归依21、百废俱兴.兴起22、山岳潜形.形体23、属予作文在记之属同“嘱”嘱托我创作24、乃.重修.岳...阳楼就修建25、增.其旧制.扩大规模26、至若春和景.明阳光二、句子翻译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难道能没有不同吗?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耀起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太阳和群星隐没了光辉,山岳隐藏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前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岳阳楼记》练习题(含答案)

《岳阳楼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即第一段,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起,可视为本文的小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段,在概写洞庭湖景色的基础上,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因此产生的或忧或喜的心情。
其中第二段简要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象,并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作结,削去繁枝乱叶;第三、四两段则通过描写洞庭湖景色的阴晴变化,引出迁客骚人一忧一喜的两种心情,实际上可视为举例说明迁客骚人“或以物喜”“或以己悲”。
从写法上讲,这两段文字互相对照,前后映衬,有如双峰对峙。
第三部分“卒章显志”,作者正面阐述观点,表达了自己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这部分是全文的中心,前文叙事、写景、抒情都是为它作铺垫的。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带答案

《岳阳楼记》综知识梳理古今异义2、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3、观: 予观乎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然:然则何时而乐耶 满目萧然5、则:然则北通巫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6、修:乃重修岳阳楼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7、通:政通人和 然则北通巫峡8、空:而可长烟一空 浊浪排空句子翻译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3、朝晖.夕阴. 日光 阴天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 详尽6 、南极.潇湘 直达7、多会.于此 聚会 8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放睛9、阴风怒号. 呼啸 10、薄.暮冥冥 迫近11、登斯.楼也 这 12 、则有去.国怀乡 离开13、沙鸥翔集. 栖止 14、长烟一.空 全15、把.酒临.风持面对16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17、不以.物喜 因为 18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于19、是进.亦忧 到朝廷,出来做官 20 、吾谁与归. 归依21、百废俱兴. 兴起22 、山岳潜形. 形体、衔.远山,吞.长江 连接 吞吐 23、属.予.作.文在记之 属同“嘱”嘱托我 创作 24、乃.重修.岳阳楼 就 修建1、 越明.年 予观乎巴陵胜 状2、 南极.潇湘3、 有去 国怀乡.4、 至若春.和景 明5、 长.烟一 空6、 把.酒临风7、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8、 是..进亦忧,退亦忧10、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二、一词多义1、极:南极.潇湘 练习 一、 解释加点的词语 1、予观乎巴陵胜.状 优美的 2 25、增.其旧制. 扩大 规模 26 、至若春和景.明 阳光此乐何极他们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难道能没有不同吗?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水面上浮动的月光闪耀起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4、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檣倾楫摧。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2018年6月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1.作家: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二、课文分析1.主旨:本文通过描绘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描写“迁客骚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并由此过渡到议论,从而抒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既是自勉,也是与友人共勉。
2.内容梳理:●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以及作记的缘由。
(叙述)●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了洞庭湖的雄伟壮丽景色,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悲喜之情。
(描写)●第三部分(第5段):抒发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及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议论)3.写作特色(1)构思立意出奇制胜。
作者善于将叙事、写景、议论结合。
(2)情景交融。
结合阴雨之景写“悲”,结合晴和之景写“喜”。
文中的描写,是作者代迁客骚人设景,代迁客骚人言情。
(3)写景中善于对比,善于调动读者的各种感觉。
(4)使用大量对偶写景。
押韵,音调和谐,整齐响亮,富于音乐美。
三、习题A套阅读《岳阳楼记》第一、二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选文出自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人名)的《》。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属予作文以.记之.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B.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可见大兴土木,劳命伤财。
C.“衔远山……际涯”从空间上写洞庭湖广阔浩淼;“朝晖……万千”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景象千变万化。
D.第二段“前人之述备矣”与前文“唐贤今人诗赋”相照应。
B套阅读《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1.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范仲淹。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九上部编版《岳阳楼记》巩固练习及中考题选萃

九上部编版《岳阳楼记》巩固练习及中考题选萃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练习题及答案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文笔,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以下是一些关于《岳阳楼记》的练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参考。
# 练习题: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生平。
2. 请解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哪些自然景观?4. 范仲淹是如何通过岳阳楼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的?5. 《岳阳楼记》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 答案: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的政治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应该把国家和人民的忧患放在自己的忧患之前,把国家和人民的快乐放在自己的快乐之后。
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了洞庭湖、岳阳楼等自然景观。
他通过对这些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4. 范仲淹通过岳阳楼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期望,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
5. 《岳阳楼记》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设问等。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典型的对偶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操。
# 结尾:通过这些练习题和答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岳阳楼记》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材料来指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和讨论。
《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思考。
岳阳楼记练习与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君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_,_ _。
乃重修岳阳楼,_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_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_,吞长江,_,_。
朝晖夕阴,_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
_ ,南极潇湘,_,多会于此,览物之情,_ ?_ ,连月不开,_,浊浪排空,_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_。
_,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_,_ ,_ ,感极而悲者矣。
_,_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_,_ 。
岸芷汀兰,_。
_ ,皓月千里,_ ,_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 ,_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_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_,_ 。
_ ,则忧其民,_,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_ ?其必曰“_ ,_”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选自《_》,作者_,谥号_ ,_ 政治家,文学家。
2、翻译下列句子(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与观法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4)政通人和,百废俱兴(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
(用原文回答)答:4、“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答:5、“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答:6、“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
7、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登斯楼也微斯人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9、“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写在括号内。
(2分)去: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10、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初二语文人教版经典《岳阳楼记》巩固练习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词语注音。
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淫.()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2.下列加红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浊浪排空.而或长烟一空.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而或长烟一.空C.政通.人和北通.巫峡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予观.夫巴陵胜状3.填空。
(1)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
(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底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会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是/进/亦忧,退/亦忧 D.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运用能力提升5.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D.商旅不行,樯倾楫摧6.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人之立志,顾不为蜀鄙之僧哉?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微斯人,吾谁与归?7.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8.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__、南昌的___________合称为楚地三大名楼。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

岳阳楼记巩固练习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译文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 )备( )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 )潇湘,迁客( )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若夫( )霪雨( )霏霏( ),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 )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 )暮冥冥( ),虎啸猿啼。
译文
登斯( )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
至若( )春和( )景明( ),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 )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
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译文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课后巩固练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百废具兴同意思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增其旧制古义:今义:制度;制造(3)横无际涯古义:今义:跟“竖、直、纵”相对(4)薄暮冥冥古义:今义:跟“厚”相对(5)至若春和景明古义:今义:景致;风景(6)微斯人,吾谁与归古义:今义:细小;轻微3.其他重点实词(1)越明年越:(2)百废具兴兴:(3)增其旧制增:(4)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5)横无际涯际涯:(6)朝晖夕阴晖:(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 (8)前人之述备矣备: (9)迁客骚人迁: (10)若夫淫雨霏霏霏霏:(11)连月不开开:(12)浊浪排空排空:(13)日星隐曜隐:耀:(14)山岳潜形潜:(15)樯倾楫摧倾:摧:(16)薄暮冥冥薄暮:冥冥:(17)去国怀乡去:(18)忧谗畏讥忧:(19)沙鸥翔集集:(20)锦鳞游泳锦:鳞:(21)郁郁青青郁郁:(22)宠辱偕忘偕:(23)把酒临风把:(24)或异二者之为或:(2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26)微斯人微:二、文言虚词1.吾谁与归与:2.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则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然则北通巫峡5.何①此乐何极②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③然则何时而乐耶三、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理解性默写1《岳阳楼记》通过对洞庭湖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的政治抱负。
2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3.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和无风时水中月影的的语句是:,。
4.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5.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
6.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7.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8. 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9.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
10.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是:,。
11.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2 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13 《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悲伤心情。
14.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
阅读理解选择题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C.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D.岸芷河兰,郁郁青青。
2.对第③④⑤段思路梳理错误的一项是()A.先在第③段和第④段写出“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色的不同情感,再在第⑤段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B.第③段写了“迁客骚人”面对雨天之景的情感,第④段写了“迁客骚人”面对晴天之景的情感,第⑤段写了作者的看法。
C.第③段和第④段写的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第⑤段写的是对“以物喜”“以己悲”情感的否定。
D.第③段先写的是“以己悲”的情感,第④段写的是“以物喜”的情感,第⑤段写的是悲喜交加的情感。
3.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古仁人”以天下兴衰为自己苦乐的理由。
B.唐贤今人描写洞庭湖的诗赋虽然有很多,但大多数境界不高。
C.“我”已经达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
D.文中作者对“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给予深深的同情。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宠辱偕.忘(一起)B.薄.暮冥冥(单薄的)C.吾谁与归.(回去)D.至若春和景.明(景色)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口技》)B.南极.潇湘初极.狭(《桃花源记》)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D.而或.长烟一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6、本文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A.和“迁客骚人”一样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B.和“古仁人”一样的悲凉抑郁的情怀。
C.和“迁客骚人”一样的注重个人得失荣辱的情怀。
D.和“古仁人”一样的济世、乐观的情怀。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表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8.下列句中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以”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C.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9.下列对《岳阳楼记》一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古仁人”对不同景物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C.“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与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D.“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个人的遭遇和外物的触发。
10.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说明、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
B.本文的句式骈散交替,叙议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C.本文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景观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D.本文构思精巧,剪裁得当,中心鲜明。
11.下列诗句与本文的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B.选文第③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隐晦萧索,给读者的感觉是悲凉低沉;而第④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晴朗明丽,给读者感觉是喜悦昂扬。
C.选文先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领起下文,然后卒章显志,提出“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看法,最后指出两句中的“异”是一致的。
D.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13、下列各句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 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属予作文以记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 去国.怀乡国.破山河在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天气多变的特点。
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拓展延伸:课外文言文阅读范仲淹为将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
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
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愿与韩琦出行边。
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参知政事。
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
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注释:羌①: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
1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固.辞不拜(2)妻子..衣食(3)及.其卒也(4)斋三日而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2)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一、1.(1)具俱全、皆(2)属嘱嘱托2(1)第二年(2)规模(3)宽阔(4)迫近(5)日光(6)如果没有3.(1)到(2)创办,兴办(3)扩大(4)胜景,美景(5)边际(6)日光(7)壮丽景象(8)详尽(9)贬谪、降职(10)连绵不断的雨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11)指天气放晴(12)冲向天空(13)隐藏光芒(14)隐没(15)倒下折断(16)傍晚昏暗(17)离开(18)担心惧怕(19)停息(20)美丽的代指鱼(21)形容草木茂盛(22)一起(23)持、执(24)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25)指朝廷(26)如果没有二、1.介词,同2.①代词,代指“这件事”②结构助词可译为“的”3.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因为 4.①连词,表顺承,就②连词,与“然”一起组成固定结构,表示“如此…那么…”5.①疑问代词,相当于“哪有”②疑问代词,相当于“为什么”③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三、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