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拖拉 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不拖拉》本课共安排三个主题完成,三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不拖拉”这一话题展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
教材共分三个话题,话题一“‘等一下’与‘还没完’”旨在帮助学生反省拖拉的表现;话题二“拖拉一下没关系吗”,认识拖拉的后果;话题三“和‘拖拉’说再见”,改变拖拉的方法。
儿童拖拉是成长中的问题,成人首先要理解并接受儿童较慢的生活节奏,在此基础上帮助儿童逐步增强时间观念,必要时能适当加快节奏。
本主题主要采用交流讨论、经验借鉴等方法。
重点在于用实际行动和“拖拉”说再见,养成基本的学习、生活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自我控制力不强,也较少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与行动,需要借鉴家人、长辈、同伴的经验,找到告别拖拉的好方法,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在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变中,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常犯做事拖拉的毛病。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小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不白费时间,不拖拖拉拉,做事有计划有安排,当个积极主动的学生。
2.拖拉的定意,认识到拖拉会造成各种大大小小的后果。
3.能力目标:告别“小魔王”,当个“行动派”。
4.知识目标:学会克服拖拉这样的不良习惯,养成做事主动积极的良好习惯。
5.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告别拖拉的不良习惯。
难点:争当“行动派”的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
先请学生认一认。
电脑演示在这个时钟的不同时段,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并配上解说。
学生交流讨论: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不拖拉》。
(揭示课题)(二)、初步认识拖拉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拖拉可不仅仅藏在拖拉小镇的故事里,它也躲藏在你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不信你们看。
师:请看课文第10页第一幅图“等一下”(出示图)师:再看这幅图(PPT等一下)师:想一想:生活中你做什么事也被别人催过“快一点儿”,而你说“等一下”?小结:同学们,“等一下”可不行呀。
我不拖拉-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我不拖拉-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拖拉的含义。
2.学生能够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拖拉的行为,如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等。
3.学生能够明确拖拉的后果,如耽误自己的学习、影响他人的学习等。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2.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拖拉的含义。
2.学生能够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拖拉的行为。
3.学生能够明确拖拉的后果。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
2.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拖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什么是拖拉。
(1分钟)2.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曾经拖拉过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3分钟)2. 学习新知识1.教师让学生集体阅读课本上与拖拉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拖拉的含义。
(5分钟)2.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拖拉的行为,如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等。
(5分钟)3.了解拖拉的后果,让学生明确拖拉的后果,如耽误自己的学习、影响他人的学习等。
(5分钟)3. 深化学习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拖拉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10分钟)2.让学生设计一个早、中、晚的学习计划,培养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0分钟)4. 总结课程教师让学生回顾自己今天的收获和反思,提醒学生不断重视自己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提高。
(5分钟)五、课堂练习1.自我检查:学生写下自己存在的拖拉行为,并提出改进计划。
2.学习计划:学生设计一个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习计划。
六、课后作业1.在学习计划中执行所安排的任务。
2.完成《我不拖拉》的小练习。
本节课让学生明确拖拉的含义和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自我检查和反思,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和重视自我提高的态度。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多篇)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多篇)学情分析: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在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变中,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常犯做事拖拉的毛病。
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克服拖拉的毛病,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害处;懂得要珍惜时间,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意义。
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事拖拉带来的后果,培养学生基本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克服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教学重难点:认识拖拉的害处,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环节1 :故事导入,感知拖拉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根据教材第10—12 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制作动画片,课上播放,故事只讲到拖拉鸟的窝一直还没有搭好。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不急、明天)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生:(略)(教师板书:拖拉)点评:该教师巧妙、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对小绘本的运用,让学生既看故事,又讲故事,分析拖拉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得教育引导自然展开。
环节2 :联系实际,了解拖拉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拖拉鸟”一样的同学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其中有教材第10 页正文中的两幅图,另外还补充“抓紧时间做作业”“打扫卫生”等图片。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仔细观察,然后交流,再推举发言人进行。
1欢迎下载集体交流。
)生1 :我发现第一幅图中的同学很拖拉,因为爸爸妈妈叫他吃饭,可是,他却只顾着玩,跟爸爸妈妈说“等一下”。
生2 :我发现第三幅图中的同学也很拖拉,因为老师要收本子了,可是他的作业还没完成。
(教师相机板书:等一下、还没完。
)师:同学们可真棒!大家发现,只要常常把“不急”“明天”“等一下”“还没完”挂在嘴边的人,都跟这只鸟一样,有做事拖拉的毛病。
那么,拖拉的毛病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大家猜一猜,“拖拉鸟”的故事的结尾会怎样?生1 :“拖拉鸟”最后被冻死了。
3《我不拖拉》(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不拖拉”这一美德的内涵和意义。
(2)学会通过各种途径,如讲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加深对“我不拖拉”这一美德的理解和认识。
(3)学会借助家长和老师的帮助,自觉地养成“我不拖拉”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培养学生的勤奋、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让学生明白拖拉会带来的后果。
(3)倡导学生要尊重时间,珍惜时光,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我不拖拉”的内涵和意义,树立珍惜时间的思想。
(2)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讲故事、看图片、讨论等,深入了解和认识“我不拖拉”这一美德。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不拖拉”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不拖拉”这一美德,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情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前两课《我们有精神》和《我们爱整洁》,对美德和美好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和生活的初步认知阶段,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于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故事、图片、讨论和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意识和自觉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以“我不拖拉”为主题,通过讲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意识和自觉性。
教材内容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也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不拖拉(第1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不拖拉》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拖拉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的改善拖拉的行为。
学生在成长中的总是会存在拖拉问题,爱拖拉是天性。
特别是在年龄小,神经动作发育不协调,加上缺乏必要的锻炼,做事非常缓慢才能做好,把持的住。
我们一定要去理解并接受生活中,学习上儿童较慢的行为。
帮助分析判断分析出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协助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逐步让学生知道做事需要适当加快节奏,有一定的效率。
本课主要采用交流讨论、经验借鉴,小故事等方法。
重点在于用实际行动和“拖拉”说再见,养成基本的学习、生活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来说,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常犯做事“拖拉”的毛病。
他们年龄均在7岁到9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自我控制力弱,完全不懂自己的生活,更不会进行反思,大多行动是突发的,主观的,需要受到督促,教导行动,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
家校要更加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共同协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促进孩子进步。
三、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拖拉”现象。
2.拖拉的定意,认识到拖拉会造成不良后果。
3.告别“小磨蹭”,当个“行动派”。
4.培养时间观念,锻炼做事技巧,养成做事主动的良好习惯。
5.进行各项专注力训练。
6.日常多让孩子尝试力所能及的事情,减少溺爱。
7.培养学生做事细心。
8.懂得“拖拉”是不良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拖拉”的现象,生活上不找“借口”。
2建立时间观念,告别“拖拉”的不良习惯。
难点:1坚持做各种专注力训练2锻炼做事技巧,争当“行动派”,拒绝溺爱。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PPT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活动1认识“拖拉”师:同学们好,老师今天和你们一起学习“我不拖拉”,老师给同学们看看这些生活中的行为,是不是都经常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呢?师:老师提问一下,还有谁知道其他的“拖拉”行为?生:上厕所玩手机生:在公园玩时总是拖延回家时间。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我不拖拉》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我不拖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绘本和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不拖拉的重要性,以及拖拉的坏处。
2.运用简单的礼仪用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认识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不能拖拉,懂得拖拉的坏处,自觉克服自己的惰性。
2.让学生学会运用礼仪用语,帮助自己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3.让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时间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不做事情的坏处,让他们自觉克服自己的惰性,珍惜时间。
2.让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礼仪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引导学生在读绘本《我不拖拉》前,建立起积极认识的态度。
2.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时间的意义、不拖拉的重要性以及运用礼仪用语的技巧。
3.讨论合作: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4.活动游戏: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时间的概念,掌握时间的价值。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问:“你上课有没有拖拉的时候?”“你在家里有没有拖拉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拖拉的坏处。
2.呈现课文(10分钟)引导学生浏览课本《我不拖拉》,并突出一些句子,并通过这些句子特别是画面,教师跟学生互动,用适当的问题来导引学生谈论拖拉的坏处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拖拉。
3.讨论合作(15分钟)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什么情况下需要拖拉。
然后让每组成员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到拖拉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并通过小组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4.互动游戏(20分钟)通过倒计时游戏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的概念,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并明确珍惜时间的意义,不浪费时间。
5.运用礼仪用语(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运用礼仪用语,并让他们在课堂上练习。
6.评价(5分钟)教师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克服惰性,时刻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提醒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要拖拉。
我不拖拉思想品德教案模板
我不拖拉思想品德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拉行为的负面影响,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克服拖拉心理。
二、教学内容1. 拖拉行为的定义与危害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3. 制定计划的技巧4. 执行计划的策略5. 克服拖拉心理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拖拉行为的定义、危害、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拖延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的技巧,分享克服拖拉心理的方法。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执行演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拖延案例,引发学生对拖拉行为的思考。
2. 讲解拖拉行为的定义、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克服拖拉的重要性。
3. 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4. 教授制定计划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5. 教授执行计划的策略,帮助学生克服拖拉心理。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个人计划制定:评估学生制定的个人学习计划是否合理、可行。
3. 课堂实践演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执行计划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执行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拖拉情况以及造成的影响。
2. 分享经验: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拖拉行为的解决方案。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个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如何克服拖拉行为。
4. 成功案例展示:邀请一位有成功克服拖拉经验的同学或老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激励其他学生。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学生拖拉行为的真实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2. 时间管理工具:提供一些时间管理工具,如番茄工作法、To-Do List等,供学生学习和使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不拖拉》优秀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评价,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
此外,我还将结合学生的反思与评价,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与评价,使学生真正将时间管理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时间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时分秒,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2.时间管理的意义:讲解时间管理对个人成长、学习、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3.拖拉的原因及危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危害。
4.时间管理的方法:介绍一些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设置优先级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如时分秒的认识、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等。
2.培养学生分析自己在生活中拖拉的原因,学会制定简单的时间计划,提高时间利用率。
3.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守时、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教学中,我将提出一些与时间管理相关的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因为拖拉而产生的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拖拉?”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在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时间管理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第3课《我不拖拉》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3课《我不拖拉》教案,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德育》教材第二章《学会管理时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时间的重要性,了解时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分析拖延的原因,学会自我监督,克服拖拉习惯。
3.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如制定计划、优先级排序、合理安生如何分配时间,确保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同时保证团队效率。
(4)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学生遇到难题时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拖延,需要学会如何应对。
举例: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分解问题、寻求帮助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避免拖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时间管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如何克服拖拉,学习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时间管理这个概念还是相当感兴趣的,他们也很愿意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拖拉问题。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管理对他们的意义。在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使得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迷茫。这可能是因为理论讲述过于抽象,学生们难以将方法与自己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出更多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时间管理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我不拖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不拖拉》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3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守时、不拖延。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认识到拖拉的危害,学会克服拖拉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拖拉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模糊,但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拖拉的现象,对于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有一定的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知道守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守时、不拖延。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拖拉的不良后果,理解守时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的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拖拉的危害,学会克服拖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3.准备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用于展示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不拖拉》。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拖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拖拉的不良后果。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拖拉的现象?拖拉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克服拖拉,做到守时?每组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分享给大家。
游戏:时间管理大师。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我不拖拉》教案幼儿园
我不拖拉教案(幼儿园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以下知识:1.认识“拖拉”是消极的行为;2.理解“拖拉”的危害性;3.学习如何控制自己不拖拉。
1.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幼儿以下能力:1.观察力;2.记忆力;3.表达能力;4.自我控制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1.养成积极主动、勤奋努力的好习惯;2.培养合作意识;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不拖拉,主动参与。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认识“拖拉”的消极性;2.启发幼儿对“拖拉”行为的思考和认知。
2.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幼儿自我控制、组织能力等方面帮助幼儿养成主动积极的好习惯。
3.1 教学材料1.PPT;2.教学卡片;3.手指剧。
3.2 教学环境教室。
3.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法;3.节奏教学法;4.互动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1.引出主题:老师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拖拉吗?2.提问:拖拉是一种什么样消极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坏处呢?3.播放视频:让幼儿感性理解拖拉的消极性。
4.2 学习新知1.贴有“我不拖拉”的卡片在课堂上,让幼儿每人选择一张,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宣布一个小游戏:三个小组比赛,谁能最先将“我不拖拉”拼起来,谁就是胜者。
3.制作手指剧,让幼儿通过剧情展示给其他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学会克制拖拉行为。
4.3 练习巩固教师请每个小朋友都进行自我总结,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意识到拖拉的坏处,明白积极的态度将带来新的体验。
4.4 知识扩展1.联想游戏:关于拖和不拖,幼儿想到了哪些其他有关联的词语?2.课后家长陪伴做家务:让幼儿在家中体验不拖拉,养成爱动手、爱干活的好习惯。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能够对拖拉的不良影响产生认识,认识到不拖拉、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养成积极主动、勤奋努力的好习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幼儿以合作小组为基础,养成集体主义的道德感。
一年级道德法制《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拖拉的危害性,培养学生主动爱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拒绝拖拉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3.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爱护自己、爱护他人、爱护公共环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拒绝拖拉的意识和行为;2.难点:引导学生转变行为习惯,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实物道具、故事书籍等;2.教学环境:教室内外;3.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4.教学活动:游戏、实践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小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入拖拉的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教学内容(15分钟):A.了解拖拉的危害性: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看图片,讨论拖拉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到拖拉对环境和他人的危害。
B.拒绝拖拉的能力:教师通过故事书籍或角色扮演等形式,讲述一个关于拒绝拖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拒绝拖拉。
3.实践活动(30分钟):A.小组讨论: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讨论他们身边的拖拉现象并提出解决措施。
B.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拒绝拖拉的乐趣。
4.总结(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拒绝拖拉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行动。
五、课后延伸:1.家庭作业:让学生带着家长一起去公园或街道上观察拖拉现象,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习惯。
六、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能否理解拒绝拖拉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讨论、游戏表现等形式,进行评估和反馈。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拒绝拖拉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积极沟通,让他们成为孩子爱护环境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拖拉。
4.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生认识到拖拉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2.学生了解拖拉的危害,如错过学习时间、降低学习效果等。
3.学生学会如何克服拖拉,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难点:
1.学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做到不拉。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解决办法: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拖拉是一种不良习惯,认识到拖拉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他们能够掌握克服拖拉的方法,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学生将学会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能力。
4.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是否能够按时提交。对于作业完成优秀、认真细致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作业质量不高、拖延提交的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问题所在,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将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指出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期望,帮助学生持续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将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不拖拉》教案、教学设计
-你有哪些时间管理的好方法?可以分享给大家。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学习,互相借鉴。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当天的时间计划表,包括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时间计划表的制定,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小明这样的情况?拖延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困扰?”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关注。
3.教师总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克服拖拉。”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讲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如“按时完成”、“时间表”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家庭时间计划表,共同执行,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不断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家长共同制定一份家庭时间计划表,包括每天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并尽量坚持执行。
2.家长监督并协助学生执行时间计划,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3.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内容包括:
-今天我按照时间计划表执行得如何?
-我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我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明天我打算如何调整?
4.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建议。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生英语教学,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
学生语言水平有限,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本教学设计以歌曲《我不拖拉》为主题,通过歌曲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并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唱出歌曲《我不拖拉》;2.掌握并能正确使用歌曲中的基本英语单词和句型;3.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准备:1.电脑或播放设备;2.歌曲《我不拖拉》音频文件;3.图片或卡片上面印有歌曲中的英语单词;4.教室内准备一些小道具,如绳子、拖拉车等;5.课件或板书。
三、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5分钟)教师用简单的英语问候学生,并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我不拖拉》。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动作或表情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新歌曲(15分钟)播放歌曲《我不拖拉》,让学生先用心接触一遍。
然后,教师可以逐句教学,重点教授歌曲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教师可以展示图片或卡片上面印有歌曲中的英语单词,让学生熟悉和记忆。
3.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段歌曲《我不拖拉》的段落,并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道具,如绳子、拖拉车等,让学生在表演中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歌曲内容。
4.综合运用(15分钟)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小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上的动作做出相关反应。
5.总结反馈(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请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和建议。
四、延伸拓展:1.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歌曲内容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2.鼓励学生在家里模仿歌曲的内容,并与家人一起唱歌;3.定期复习歌曲内容,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4.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类似的英语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3、我不拖拉(教案)全国通用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我不拖拉年级:一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拖拉行为的负面影响,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律自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拖拉行为及其危害2. 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3. 培养自律自强的品质4. 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拖拉现象。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拖拉经历,教师总结并指出拖拉行为的危害。
二、认识拖拉行为及其危害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拖拉行为的原因,如缺乏时间观念、责任心不强等。
2. 学生讨论拖拉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浪费时间、影响人际关系等。
三、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1. 教师向学生介绍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时间。
2. 教师传授时间管理的方法,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心得,互相学习、交流。
四、培养自律自强的品质1.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律自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律自强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如何培养自律自强的品质,如设定目标、克服困难等。
五、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合作能力。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改进自己的拖拉行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拖拉行为的认识及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时间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律自强品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
教学延伸:1. 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拖拉行为,家校共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不拖拉》优质课 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不拖拉》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不拖拉》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朋友拖拉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时间概念和拖拉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拖拉的不良后果,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做事效率。
3.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生活和娱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拖拉的不良后果,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提高做事效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拖拉的不良后果。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时间管理方法。
3.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动画等。
2.道具:准备一些拖拉的例子,如玩具、书籍等。
3.计时器:用于计时,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拖拉的例子,如玩具、书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果我们一直拖拉不整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2.呈现(10分钟)分组呈现课文内容,每组学生朗读课文,并解释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拖拉的不良后果,如影响学习、浪费时间等。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例如,给学生发放一些任务,设置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分配时间,完成任务后,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的时间管理方法,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策略。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3《我不拖拉》(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拖拉”是耽误时间的行为,是不好的习惯。
2.学生能够感受到积极上进的精神,认识到“拖拉”所带来的后果。
3.学生能够掌握“拖拉”的本质及危害,学会积极向上地生活。
1.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心情。
2.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惩罚与奖励措施。
1.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生能够识别到“拖拉”与肯定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我不拖拉》。
三、教学重难点3.1 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拖拉”是耽误时间的行为,是不好的习惯。
2.学生能够掌握“拖拉”的本质及危害,学会积极向上地生活。
3.2 难点1.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惩罚与奖励措施。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插画,并提问:1.这张图里的小熊在做什么?2.你平时会有做功课或作业时拖拖拉拉的情况吗?(通过提问引出“拖拉”这一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4.2 学习(25分钟)1.讲解“拖拉”的本质及危害教师讲解“拖拉”的本质即危害,例如拖延时间会影响学习效率等,引导学生意识到“拖拉”的不良影响。
2.听故事学“拖拉”教师朗读一则关于“拖拉”的故事,并请同学们跟读,学习并理解故事中的“拖拉”所带来的后果。
3.分析“拖拉”的危害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拖拉”的危害及造成这些危害的原因,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展开思考。
4.制定奖惩措施教师就“拖拉”制定相应的惩罚与奖励措施,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自己的惩罚与奖励。
4.3 操作(20分钟)1.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自己日常学习中可能存在的“拖拉”情况。
2.制定奖惩措施根据自己小组中情况,让学生设计相应的惩罚与奖励措施。
4.4 总结(5分钟)1.总结“拖拉”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教师提醒学生,课下要吸取今天的教训,放下拖延的毛病,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会积极向上地生活。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我不拖拉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拖拉行为及其负面影响。
2.学生能够认识到及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3.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时间、拒绝拖拉的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
5.激发学生对高效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
6.帮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拖拉行为的负面影响,学会不拖拉地完成任务。
难点:将不拖拉的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三、教学准备课件(包含拖拉的例子、时间管理图表等)。
道具(如计时器、任务卡片等)。
教室布置(分组讨论区域)。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拖拉的例子(如小明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做作业)。
提问: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拖拉给你们带来了哪些麻烦?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认识到拖拉的普遍性及其带来的问题。
(二)新课讲解1.拖拉的定义及影响:解释拖拉的含义,即推迟或延缓完成任务的行为。
讨论拖拉可能导致的后果(如时间紧张、任务质量下降、错失机会等)。
2.拒绝拖拉的理由:强调及时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如提高效率、减少压力、培养好习惯等)。
引导学生思考拖拉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不拖拉是成功的第一步。
3.如何克服拖拉:制定计划:教授学生如何制定简单的任务计划,并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
分解任务:将大任务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以增强成就感。
设定优先级: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任务的轻重缓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使用计时器:利用计时器进行时间管理,设定任务完成的时间段,培养专注力。
4.情境模拟与讨论: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拖拉场景(如早上起床、做家务等)。
分组讨论,每组提出克服拖拉的具体方法,并进行角色扮演展示。
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实践操作1.任务挑战:给学生分发任务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做眼保健操等)。
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完成任务。
使用计时器记录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时间,鼓励大家互相监督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拖拉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在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这一角色的转变中,有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常犯做事拖拉的毛病。
因此,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克服拖拉的毛病,养成抓紧时间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害处;懂得要珍惜时间,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意义。
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事拖拉带来的后果,培养学生基本的时间观念,引导学生克服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教学重难点:
认识拖拉的害处,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环节1 :故事导入,感知拖拉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根据教材第10—12 页绘本《拖拉鸟》的故事制作动画片,课上播放,故事只讲到拖拉鸟的窝一直还没有搭好。
)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只鸟为什么叫“拖拉鸟”了吗?
(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不急、明天)
师:大家喜欢这只名叫“拖拉”的鸟吗?为什么?
生:(略)
(教师板书:拖拉)
点评:该教师巧妙、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对小绘本的运用,让学生既看故事,又讲故事,分析拖拉鸟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得教育引导自然展开。
环节2 :联系实际,了解拖拉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拖拉鸟”一样的同学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其中有教材第10 页正文中的两幅图,另外还补充“抓紧时间做作业”“打扫卫生”等图片。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仔细观察,然后交流,再推举发言人进行
集体交流。
)
生1 :我发现第一幅图中的同学很拖拉,因为爸爸妈妈叫他吃饭,可是,他却只顾着玩,跟爸爸妈妈说“等一下”。
生2 :我发现第三幅图中的同学也很拖拉,因为老师要收本子了,可是他的作业还没完成。
(教师相机板书:等一下、还没完。
)
师:同学们可真棒!大家发现,只要常常把“不急”“明天”“等一下”“还没完”挂在嘴边的人,都跟这只鸟一样,有做事拖拉的毛病。
那么,拖拉的毛病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大家猜一猜,“拖拉鸟”的故事的结尾会怎样?
生1 :“拖拉鸟”最后被冻死了。
因为它总是说“不急,明天再说”,冬天到了,它找不到搭窝的树枝了,所以它冻死了。
师:做事拖拖拉拉,看似一个小毛病,但是却会危害到拖拉鸟的生命!
生2 :“拖拉鸟”第二天急忙找东西搭窝,再也不拖拉了。
师:(现场采访同意这一观点的同学)请问,如果你是这只“拖拉鸟”,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1 :就是因为以前拖拖拉拉,所以差点被冻死了。
生2 :如果再不把窝搭好,真的会被冻死的。
师:是的!做事拖拖拉拉确实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师:如果生活中的人们也像“拖拉鸟”一样,结果又会怎样?(教师出示教材第10 页的两幅图。
)
生1 :等一下饭菜都凉了,吃了肚子会痛。
生2 :等一下爸爸妈妈会生气了,要批评他的。
生3 :同学们的作业都做完了,他还没做完,老师会批评他。
生4 :做完作业的同学都可以休息、玩耍,可他还要补作业。
师:(小结)拖拉会害了自己。
(教师出示图片:1. 上课了,老师拖拖拉拉不进教室;2. 早上孩子要上学,爸爸妈妈拖拖拉拉地不送;3. 学校要组织春游,一位同学拖拖拉拉还不来;4. 因为晚到 5 分钟,错过了火车。
)
(生略)
师:(小结)拖拉真是害己又害人啊!
师:(播放图片:1. 病人生命垂危,医生抢救;2. 居民楼失火,消防员救火;3. 农民播种;
4. 警察抓小偷;
5. 运动员比赛)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如果他们拖拉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师:(小结)看来,无论是做什么工作,拖拉都可能导致后果严重!
师:看到这些,大家想说什么?
生:不要拖拉。
(教师相机板书:不拖拉)
点评:教师能够有意识地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回到学生的生活事件中去,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细节,帮助其了解拖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深化了学生对不要拖拉的认识。
环节3 :真情体验,告别拖拉
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好伙伴能告诉大家“不拖拉”的小窍门。
你们知道这个伙伴是谁吗?请大家猜一猜——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
跑的路程没长短,用的时间不一样。
生:小闹钟!
师:(出示闹钟)对!我们跟闹钟一起玩个游戏吧!
(教师出示游戏名称和规则,分组挑战写字、穿珠子、跳绳三项活动,限时一分钟。
)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之后给各组优胜者颁奖,再分别采访,启发学生发现“不拖拉”的窍门。
)
生1 :写字的时候,不东张西望,脑子里只想着写字这件事,眼睛盯着作业本。
师:这就叫“专心”,做事专心就可以跟“拖拉”说再见。
(板书:专心)
生2 :穿珠子的时候,手不要拿得太高,手要稳,眼睛要盯紧。
师:看来,掌握一些做事情的小技巧、小窍门,也能帮我们跟“拖拉”说再见。
(板书:掌握技巧、窍门)
师:(先采访跳绳没有获奖的同学)刚才时间还没到,你们怎么就停下来了?
生1 :太累了,我跳不动了。
生2 :我喘不上气了。
生3 :我一直坚持着。
师:做事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困难,如果都像这位同学一样……坚持一下,一定能完成任务,并且,就可以跟“拖拉”说再见了。
(板书:坚持)
师:刚才我们跟小闹钟玩了游戏,大家不仅玩得很开心,而且还学到了跟“拖拉”说再见的好方法,就是做事专心、掌握技巧和坚持!
师:小明也有一个和“拖拉”说再见的好方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学生看教材第12 页。
)
师:说一说小明的好办法是什么。
师:你还有跟“拖拉”说再见的好方法吗?
生1 :我要制定学习计划。
生2 :多练习,做熟练。
生3 :提醒自己“快”一点。
生4 :做事的时候抓紧时间。
生5 :先把事情做完再去玩。
……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总把“不急”“等一下”“还没完”挂在嘴边,就是拖拉的表现,而且了解到,如果总是拖拉的话,就会养成坏习惯,就可能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不拖拉。
这里,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师:大家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生1 :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生2 :珍惜时间,要从今天做起。
师:对。
在此,老师祝愿大家都能做时间的主人,学会做事不“拖拉”。
点评:这一教学设计环节强调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贴近生活,符合儿童特点;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探究知识,认识生活;运用了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实现了道德认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目标。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