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第4课时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2024秋)
第二单元第4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核心素养】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算式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的编排充分利用了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尺管如此,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仍是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连加或连减都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在计算中都要先记住前面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一年级儿童容易出现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引“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1.看谁填的又对又快。
2.看图列式。
二、新知探究—习“方法”【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任务一:探究连加法的计算方法1.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信息?提问:说说一共有多少盆花。
2.用1个代表1盆花,摆一摆。
提示:求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把原有的4盆、女孩运来的3盆和男孩运来的2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提问:像4+3+2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叫连加算式,连加算式怎样计算呢?方法一:直接数数法方法二:接着数数法方法三:按顺序计算法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任务二:探究连减法的计算方法1.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信息?2.用1个代表1朵向日葵花,摆一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北京版 (5)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的运算方法。
2. 连减: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减的运算方法。
3. 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连加: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连加的运算方法。
(2)连减: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连减的运算方法。
(3)加减混合运算: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交流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1)-西师大版
标题: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1)-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连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
2. 连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减。
3. 加减混合: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计算器、计数器、小棒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问题。
2. 新课:(1)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计算过程。
(2)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3)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规律。
3. 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是否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案1. 教学目标本教学将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了解混合运算中的加减规律;•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前置在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之前,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以下知识点:•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的概念;•运算符号“+”和“-”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3. 教学内容3.1. 连加连加是指在运算中,把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结果的过程。
例如:3 + 4 + 5 + 6 = 18。
下面是一些例题:例题1:计算 1 + 2 + 3 + 4 + 5。
解法:将所有数相加得到 15。
例题2:计算 -1 + 0 + 1 + 2。
解法:将所有数相加得到 2。
3.2. 连减连减是指在运算中,把多个数依次减去得到一个结果的过程。
例如:10 - 2 - 3 - 4 = 1。
下面是一些例题:例题1:计算 10 - 3 - 2 - 1。
解法:将所有数依次减去得到 4。
例题2:计算 -1 - 1 - 2。
解法:将所有数依次减去得到 -4。
3.3. 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
例如:1 + 2 - 3 + 4 = 4。
下面是一些例题:例题1:计算 3 - 2 - 1 + 4。
解法:3 - 2 - 1 + 4 = 4。
例题2:计算 -1 + 1 - 2 + 2。
解法:-1 + 1 - 2 + 2 = 0。
3.4. 计算顺序计算顺序是指在混合运算中,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规则,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除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
例如:(2 + 3) * 5 - 4 = 21。
下面是一些例题:例题1:计算 2 + 3 * 4。
解法:由于乘法优先级高于加法,需要先计算3 * 4 = 12,再加上2,得到14。
例题2:计算 2 * (3 + 4) - 5。
解法:由于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级最高,需要先计算 3 + 4 = 7,再乘以 2,得到14,最后减去 5,得到 9。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五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二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的学问,是同学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02.jpg学校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把握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挨次。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力量。
3、培育观看、比较、分析力量,养成仔细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把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你会填吗?1、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从()算起。
2、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
你会算吗?60-24-16= 18+27+39=先让同学说出运算挨次,再让同学列竖式计算。
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主题图。
师:看校门口开来了一辆大巴车,认真看,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了解信息,小组沟通。
让同学说:有人下车,下车25人,有人上车,上车28人。
师:我们乘坐公交车要遵守乘车规定,有秩序的先下车再上车。
车上原来有67人,依据上下车人数的变化,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让同学把图意连起来说一句话: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28人,现在有多少人?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充分发挥你的聪慧才智,看谁的解决方法更好、更合理、更科学。
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小组沟通、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比一比,看那种算法更合理、科学。
让同学自己说一说。
口述: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同学说)争论:用竖式怎样计算?这道题可以不行以把两个竖式连在一起写?这道题有没有简便写法?使同学初步理解明确由于被减数和减数不能交换位置,所以这道题不能交换位置计算。
2024年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优秀教案5篇
2024年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优秀教案5篇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学情分析: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又完全相同,因此,把连加、连减两个内容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而且有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主题图、动物卡片。
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4+1 5+2 5-2 8-2 5+3 7+1 3-1 6-2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学生口算后交流。
导入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二、学习连加1.演示,引出算式。
a.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主题图中出现“5”)b.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又跑来的1只小鸡。
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主题图中出现“2”、“1”)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主题图中出现“5+2+1”)要求学生结合板书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2.学习计算顺序。
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
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板书演示,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
问: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3.揭示课题。
a.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连加)b.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
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2年级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竖式的简便写法和运算。
【教学难点】进位与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算式题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
1.竖式计算:78+14=72-28=指名板书2.口算:4+8+5=17-8-4=学生口算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一)列式计算。
1.教师板书:28+34+22=2.组织学生讨论:师:怎样计算这道题?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答。
教师巡视看学生有多少种解题方法。
3.谁来把你的解题方法汇报一下。
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基本上会有三种)4.师:为了写法简便,我们采用竖式连加的计算方法,这样既不容易出错,又简单。
以后我们就用种方法进行计算。
(二)情景导入。
1.我们一共摘了84个南瓜,第一车运走了40个,第二车运走了26个。
师:我们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列出算式:84-40-26=师:你们能用刚才计算连加的这种竖式计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学生尝试计算。
师: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生:我们可以先求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南瓜,再用总数减去运走的总数也可以求出还剩多少个南瓜。
生:90-58这一步我们可以口算,剩下那一步再列式,这样可以简便些。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你们真棒!师:下面我们再来检验一个你刚才学的怎么样?请看这道题。
出示练习题:90-58-24=2.学生汇报信息: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
提出的问题: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要求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答,在练习本上写出解决问题的算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顺序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上台投影汇报,主要有两种算法:①两步竖式:67-25+28=70人67 42-25 +28――――――42 70②连续竖式:67-25+28=70人67-25+28―――70引导思考,汇报时,注意说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以及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数位对齐、进位以及退位问题)以上两种竖式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
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是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主要介绍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旨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 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习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连续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的技巧,并能正确处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且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式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表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序,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式题。
2.正确处理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四、学情评估: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加减法知识,但对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2.4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3.联系生活情境,在数的运用中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能计算9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1.口算。
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2.你能看图说一个数学故事吗?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出示主题图,说说一共有多少盆花。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原来有4盆花,女孩运来3盆,男孩又运来2盆,一共有几盆花?
应该怎样列式呢?
2.用1个表示1人,试着画一画。
根据画的结果,可以列出算式4+3+2
求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把原有的4盆、运来的3盆和有运来的2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3.认识连加算式
像4+3+2这样,几个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叫连加算式。
连加算式里至少有两个“+”。
4.怎样算4+3+2 ?
方法一:接着数一数
4+3表示从4接着数3个数,5,6,7,所以4+3=7;再加2,表示从7接着数2个数,8,9,所以4+3+2=9。
明确运算顺序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方法小结:计算连加算式时,可以先在前两个数的下面画上横线,把算出来的得数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3 《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 》教案3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2.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
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初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用。
2.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好纸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出示一些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让学生快速计算,并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2. 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重点介绍加减混合计算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练习(2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纸上计算和口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10分钟)
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5.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混合计算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题,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练习,学生表现出了较好的学习状态,但仍需强化加减混合计算的能力,下节课需注重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图片、例题、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题,如购物场景、食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要来一起玩玩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啦!
咱先来说说连加吧,这就好像是你一下子有好多好吃的糖果要数,一个一个加起来,可别数漏咯!比如 1+2+3,这就像先吃了一颗糖,又吃了两颗,再吃了三颗,最后一共吃了几颗呢?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然后是连减,这就像是你有一堆玩具,要一个一个地拿走,看看最后还剩下多少。
就像 5-2-1,就像先拿走两个玩具,再拿走一个,最后剩下几个呢?
再来看看加减混合,这可有点像坐过山车啦,一会儿加一会儿减。
比如说 3+2-1,先加上两颗糖果,再拿走一颗,最后手里的糖果数量就变来变去的。
那怎么学好这些呢?别着急呀,就像玩游戏一样,慢慢来。
咱们可以多做些练习题,就像打怪升级一样,做得多了就熟练啦。
学习的过程中,可别粗心大意哦,不然就像小迷糊一样算错啦。
要像小侦探一样,仔细认真地去发现那些数字的秘密。
同学们,咱可不能怕困难呀,遇到难题就像遇到小怪兽,勇敢地打败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虽然有点小复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肯定能掌握得很好。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啦。
那就加油去练习吧,把这些知识都变成自己的超能力!
好啦,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就到这里啦,记得要多复习哦,下次再见啦!哈哈!
怎么样,同学们,这堂关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课是不是挺有趣呀?让我们一起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玩耍吧!。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说课稿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重要教学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 100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又为后续学习乘除法以及更复杂的四则运算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
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顺序错误、计算粗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 西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教学内容1. 连加运算: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例如:2 + 3 + 4 =92. 连减运算: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的运算。
例如:7 2 1 = 43. 加减混合运算:将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起的运算。
例如:7 +2 1 = 8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运算。
2.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小木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2只小鸟、3只小兔和4只小猫,问学生:“请问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2. 例题讲解: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运算规律。
例1:2 + 3 + 4 = 9(连加运算)例2:7 2 1 = 4(连减运算)例3:7 + 2 1 = 8(加减混合运算)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练习1:2 + 3 + 4 = ?(连加运算)练习2:7 2 1 = ?(连减运算)练习3:7 + 2 1 = ?(加减混合运算)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示例:连加运算:2 + 3 + 4 = 9连减运算:7 2 1 = 4加减混合运算:7 + 2 1 = 8七、作业设计练习1:2 + 3 + 4 = ?练习2:7 2 1 = ?练习3:7 + 2 1 = ?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2024年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2024年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年级上《连加连减》教学设计1这节课是根据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同学生活中饶有兴趣的情节,让同学联系情节的发展过程,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式。
感受数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乐趣。
学生已经掌握10以内的加减计算,对生活中感兴趣的情节发展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材将连加、连减一并进行教学,有利于连加、连减的对比,掌握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巩固10以内的加减计算,为下一课加减混合计算做好准备。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连减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加上,再加上”,体会“减去,再减去”。
在具体的情境中并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的算法。
3、初步感知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运用连加连减,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要记住第一步口算的结果。
一、复习1、口算师:黑板上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加、减法的题,请同学计算出答案3+25+16+49-36-15-52、编题师:昨天给大家留了一个小作业,根据算式编一个小故事,你能从黑板上选择一个算式编一个小故事吗?生说一个加法一个减法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师:老师也带来一个小故事,仔细看(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喂食)有几只小鸡?(5只)原来有5只小鸡(板书“原来)现在呢?(课件演示)(来了2只)(板书“来了”)继续看图,现在又来了几只?(又来了1只)(板书“又来了”)为了区分开,我们在这里加“先”,先来了,又来了看图自己试着说一说这三句话,如果你想不起来,可以看看黑板(学生自己说)找同学来说(多找几人)2、尝试列示师:你能用个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5+2+1)5、2、1各表示什么?每来一次我们就用什么连接?(加号)换个图你还会吗?3、出示小狗图师:请同学们看图,仔细想一想(只看不说话)谁能用三句话说一说?(原来有1只小狗,先来了4只,又来了2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只?(板书“一共有”))你能给同桌说一说这四句话吗?(同桌互说)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几人说)你能写个加法算式吗?(1+4+2)1、4、2各表示什么?4、出示燕子图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敢挑战吗?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静态图,你看懂了吗?(出示燕子图)谁能指一指那些是原来的?有几只?哪些是先飞来的?有几只?哪些是又飞来的?有几只?(出示大括号和问号)让我们求什么?(一共……)同学们一起来说四句话谁能列算式?(3+4+2)5、认识“连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3幅图列出了3个算式,和以前的一样吗?(不一样,这是3个数加起来的)(你真善于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2个加号,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连加,是把几部分合起来(三部分)像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你会哪一个就给同桌说哪一个。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设计连加、连减(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0~41页例1以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理解连加的具体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连加的习题。
2.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插图说出连加算式的实际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口算卡片;学生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教师:孩子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学生:好!教师:游戏需要动脑、动手又动口。
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5+2,7+1,1+3,6+3,4+5,9+1,8+2,3+4。
教师:我的朋友在哪里?(出示卡片5+2)学生:你的朋友在这里,5+2=7。
(学生看着卡片,伸手指表示得数)……教师:看来孩子们对10以内的加法掌握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研究10以内的加法。
[点评:通过做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复习10以内的加法,为学习连加做知识准备。
]二、探索新知1.看图列式,引出课题教师唱:爸爸妈妈给了我们两只小耳朵……学生接着唱:小小耳朵用来干什么?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我们听见小鸟在唱歌。
教师:孩子们,听见小鸟在唱歌了吗?(有或者没有)今天,我们教室里也飞来了一些小鸟,大家看。
(课件动画展示主题图:草地上有4只小鸟,接着显示大树上有2只,停顿一会显示又飞来了3只。
)[点评: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开始上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能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完整地说一说吗?指定几名学生说图意:草地上有4只小鸟,大树上有2只,又飞来了3只。
教师: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能列出算式吗?只列式,不计算。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关姝瀛教学目标: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
思考解题方法。
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创设情景,实践巩固。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年级:二年级上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加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减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孩子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
2.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发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特点。
2. 学生尝试解答例题,教师指导。
3. 教师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纠正错误。
3. 教师总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纠正错误。
3. 教师总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计算顺序错误、计算方法不熟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计算顺序错误、计算方法不熟练等。
”详细补充和说明:计算顺序错误是学生在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时常见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在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时,学生应该遵循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海口市山高学校一、教材研究教材通过少先队员帮农民伯伯摘南瓜的情境图引出连加(例1),再通过求运了两次后还剩多少个南瓜引出连减。
例1中的就是例2中的被减数,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竖式的写法也基本相同。
接下来,教材通过公共汽车上、下人的情境图引出加减混合运算(例3),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相同,所以教材要求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
例4是带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计算括号外面的,因此用竖式计算时只能分步计算,不能合在一起连写。
例5是通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引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的问题,学习时应注意理解“多”或“少”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
二、学情研究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上、下册已经学过,在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运算。
三、目标点击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四、教学准备课件、中方格五、重点筛选重点:竖式的写法【突破方法】联系一年级下学期的相同数位相加减难点:进位的退位,口算与笔算相结合的式题的正确计算。
【突破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区别。
六、拓展链接1、课前复习一年级下学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口算并说说计算顺序。
2、对子交流想法七、心灵随笔本教案注意采用情境引入,并且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解决方法进行提升,达到教学目的,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八、学法研究(一)创设情境,链接导入。
1、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是同学们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认真观察后,回答问题。
(学生分了三个组,不辞劳苦的帮助农民收获了很多大西瓜。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课本情景图,教师提出要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便于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以及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1)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收了多少个西瓜?(第二组比第一组多收了多少个西瓜?)(2)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3)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问题(1)和(2)学生已经比较容易解决,可以让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评。
教师重点强调用减法解决和加法解决的算理。
[设计意图]问题(1)和(2)的提出与解决,还有类似的(1)和(3)、(2)和(3)的问题,都起到了巩固旧知以及为学习新知的铺垫作用。
对于提出问题(3)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鼓励:感谢你,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家有信心解决问题(3)吗?请大家认真思考,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哪位同学自愿上台来投影汇报自己的算式?学生上台投影汇报。
28+34+23师:同学们,你能发现这个算式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回答,师引导总结算式的不同。
(以往的算式只有两个加数,这个算式有三个加数。
)[设计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是探究新知的关键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有三个加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回答,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后将得数与第三个加数相加. 请大家先独立试算28+34+23,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后,进行小组汇报,展示算法28+34+23 = 85 (个)(1) 2 8 6 2+ 3 14 + 2 36 2 8 5这种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有没有更简便的算式呢?学生中有采用以下连加竖式的:(2) 28+34+23 = 85 (个)2 8+ 3 146 2+ 2 3 _____________8 5教师将这两种竖式在投影仪上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重点弄清每一步的算理.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小结:让我们再来一起总结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好吗?[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以及竖式的简便写法,要引导学生完成好知识的构建。
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同时,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学们,大家连加计算的计算掌握的怎样呢?请你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54+ 20+ 16=46+25+17=然后小组内进行汇报.老师请学生中的典型进行投影展示、讲评。
(二)、教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个组一共收了多少个西瓜的问题,大家来看看这85个西瓜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问题?2、(课件出示情景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先独立列式,再用竖式计算。
师巡视。
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竖式计算方法。
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师利用课件演示题目的解决思路。
(为什么使用连减的算法)连减题目怎样解决?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总结汇报。
85-40是计算“机械三轮“运走剩下的个数,再减去26是算最后还剩多少个西瓜。
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85-40-26=19简便写法:85-40-26=198 5 4 58 54 08 5-4 0 - 2 6—4 0 “ q-6 6- +2 64 5 1 9 4 5 小小6 6 1 92 61 940+26=66(个)85-66=19 (个)其他算法:先算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小结:谁来总结一下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呢?[ 设计意图] 例2 的解决仿照例1 的方法处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并注意了算法的多样性。
注意方法的总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应用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两大问题,学会了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请大家打开课本27 页,先自己动手把“做一做”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注意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更简便。
然后课件出示两道连减计算题,独自竖式计算,全班集体订正。
90- 58-24= 75 —28- 19 =[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采用多种练习形式。
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3、课件出示主题图例3师要求仔细观察图片,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
(1) 学生汇报信息:车上原有67 人,下去了25 人,又上来人28 人。
提出的问题: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要求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解答,在练习本上写出解决问题的算式,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师课件演示算理: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顺序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上台投影汇报,主要有两种算法,两步竖式:67-25+28= 7 0 (人)_ 6 74 2-2 5+218 4 270 连续竖式:67-25+28= 7 0 (人)_6 7 -254 2+ 2 1 87 0引导思考,汇报时,注意说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 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以及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数位对齐、进位以及退位 问题) 以上两种竖式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区别. 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
注意其他同学的评价以及教师的及时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全班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从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个性意识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标。
注意方法的总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惑?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还要注意其中的进位加实现快乐学习的学科目 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和[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整理学习思路,构建知识模型。
九、达标测评,反馈矫正(1)课堂检测A1、填空:4 89072+ 2 7-46-36()+ 1 7()()()-25-27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明注意什么问题:28+19+34 61-16-17 70-36-28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2)课堂检测B1、填空:4 98 372+ 1 6()-46-37-2 7)()()(+29+17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明注意什么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后反思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加减混合时,不要标错退位点和小19+36-2741-19+3560+14-271,每个班都有学生出现这个问题,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它们的作用性。
2、在加减混合时,列竖式计算时,带括号的算式是否能用简便算法,如同前面连加、连减列竖式时,一个竖式列下来呢?经过老师之间的讨论,以及极个别学生的发现,当括号外面是加法时,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但为了学生更清晰的明白,不作要求,在遇到带括号的算式是,能用的就必须用简便算法。
让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算法。
在课堂上,还有课下练习以及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小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跟不上计算快的同学,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照顾速度慢的学生,分层出题,让他们也在慢的练习中,掌握住学习目标。
课堂上,由于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在计算顺序上,学生已掌握的很得当,在列竖式的时候,有的学生能主动的发现,带括号的算式不能用简便算法,有几个孩子能在进一步的练习中,发现有的题可以用简便算法。
这是课堂上没有想到的,孩子们却能思考到的,留悬念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执笔者:宋美子执笔时间: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