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导学案(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导学案 (教师版)
[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4.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法,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意。2.运用多媒体手段,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画面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 教学重点]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 教学难点] 1.通感手法的运用。2.对本文语言技巧的鉴赏。
[ 教学时数]
2 课时
[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课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铮铮铁骨,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就是写出了《背影》、《绿》等著名作品的散文大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散文名作《荷塘月色》。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
幼年受士大夫家庭的传统教育,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入哲学系学习。1920年毕业后在江、浙的中学任教,极受欢迎。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 —1932 年在英国伦敦学语言学及英国文学,回国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并兼中文系主任。
1948 年8 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 年7 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转入低潮,朱自清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 ,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 ,认为“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但他毕竟又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于这种“超然” 。这种矛盾心情,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不少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既不甘心沉沦,又不敢投入革命斗争。《荷塘月色》就是作者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四、检查课前预习
荷(h ©荷花(h e )负荷
处(ch u )独处(ch Q 妙处曲(q u )曲折(q u )歌曲 娜(nu C 袅
娜(n C 娜拉
颤(ch cn )颤动(zh cn )颤栗 挨(0)挨着(C )挨打脉(me )脉脉(m C )血脉 差(c i )参差(ch 0 差强人意
五、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提挈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
。
第 1 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
第 2 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 3 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 4 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 5 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 6 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 7 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 8 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2、《荷塘月色》共 8个自然段,这 8 个自然段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
(一) 1-3
夜赏缘起 “心里颇不宁静” (二) 4-6 漫步荷塘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月色下的荷塘
水墨荷叶图 荷塘月色图 荷塘上的月色 光影素淡图
荷塘四周月色 蝉唱蛙鼓图
(三) 7-8 联想回到现实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全文层次结构(游踪) : 想荷塘
去荷塘 赏荷塘 离荷塘
六、研读课文, 1、研读全文找出表现作者内心思绪变化的句子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开篇 )。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渴求宁静) 4、5、6段未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情,但通过作者对荷塘、月色优美景色的描写,可以感受到 作者暂时沉浸到了在优美景色中而忘记了烦恼,寻得了片刻的宁静。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刻宁静得而复失,过渡极为自然)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心境回到现实) 。
2.讨论解决如下问题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 这一心情展开的, 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 始终在全 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
( 2)文章开头就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的表达上有 什么作用? 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讲, 这句话是组织文章材料的一条线索, 这条线索相对于作者的游踪是 一条暗线,它是1.正音
煤屑(xi e ) 翁翁
郁郁(w en g )
踱着(du c ) 敛裾(j ⑪ 2.多音字 霎时(sh ① 羞涩(s e 妖童媛女(yu cn )
弥望(m i ) 酣眠(h oi ) 乍看 (zh c )
鹢首徐回(y
从感情的角度串穿全文的。
从思想内容表达的角度来说,它具有以下作用
①. 为全文确定感情基调。所谓的“不宁静”是说心中有愁闷,无法排解。这自然就为全文笼罩了一层愁得色彩,但这种愁似乎无以言说,故而调子显得有些低沉。
②. 造成一种悬念,引出下文。疑问的产生自然会引起阅读的兴趣。同时,它也是下文作者漫步荷塘边的小路,欣赏荷塘月色的起因。
③. 与下文写环境的幽静形成对照,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借助环境之静来求得内心平静的愿望。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①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②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4)作者在第4 段中选取了月下荷塘的哪些景物来描写? 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来源: 高考资源网] 先总写荷塘,再写叶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体现了素淡,宁静的特点,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关于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
①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②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④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
听觉)
(6)第5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写月光,再写月影,最后写光与影。
(7)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 ,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8)作者欣赏荷塘世界、想起六朝采莲情景、惦记江南风物,这三者有共同点吗?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作者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待在荷塘中,这只是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时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实中的,这也是逃避;正因为在北方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记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由此可知,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它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又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
(9)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富有韵味。作者是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如此美的?
①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贴切,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②作者善于运用叠词,传神地描写事物特征,加强语气,舒展文气,增加音韵美,深化物态情貌。
③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神的意
境。
(10)本文是怎样借景抒情,达到情景交融的?文章表达的感情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作者按游踪一路写景,一路抒情。在“淡淡的月光”下,小路幽僻、寂静,树木阴森森的,此景暗合作者心中的“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