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试卷]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课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0学年高中语文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第3课鲁周公世家练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鲁周公世家(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周公在丰,病,将没B .无坠天之降葆命C .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D .武王蚤终解析:选A 。
B.“葆”同“宝”;C.“蚤”同“爪”;D.“蚤”同“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我乃屏.璧与圭 屏:丢弃 B .使管叔、蔡叔傅.之 傅:辅佐 C .天下未集.集:汇集 D .发书视之,信.吉 信:书信 解析:选B 。
A.屏:藏而不给。
C.集:安定。
D.信:果然。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以祝于.神曰葬周公于.毕B.⎩⎪⎨⎪⎧未可以.戚我先王作此以.诫成王 C.⎩⎪⎨⎪⎧亦藏其.策于府鲁人立其.弟具 D.⎩⎪⎨⎪⎧子之.鲁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 解析:选D 。
D 项均为动词,到。
A 项,介词,向/介词,在;B 项,介词,用来/连词,表目的,来;C 项,代词,那/代词,他的。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A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 .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C .禾尽偃,大木尽拔D .其民皆可诛解析:选B 。
B 项和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
A 项,判断句;C 项,被动句;D 项,省略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周公不避嫌疑,摄行朝政,显示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
B .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想争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为了他们的自身利益,才散布流言,诬陷周公。
C.在流言面前,周公在召公和太公面前的极富个性化的表白表现了他的侠肝义胆和为了国家大业忍辱负重的精神。
D.“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不仅是对伯禽的殷切期望,更体现出周公求贤若渴的精神及为人做事的标准。
解析:选B。
B项,“周公想争权的真实想法”不对,周公执政是他为国分忧高尚品格的表现,而不是“想争权”。
苏教版语文高二鲁周公世家知识素材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知识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梳理课文讲读课文第1 段问:周公少年时代具有怎样的品性?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什么?明确:周公少年时代具有笃仁纯孝,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辅佐武王,翦灭殷商。
讲读课文第2 段问: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以身为质,祈武王康安。
讲读课文第3 段问: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周公忍辱负重,代成王处理政事。
问:文中“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一句,曹操在《短歌行》中是如何说的?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课本第24页)“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表达了曹操急于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心情。
讲读课文第4-6 段问4-6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周公平定叛乱,营建洛邑。
讲读课文第7-10 段小结:7-10节主要写周公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讲读课文第11 段这节写周公临终遗言,归葬成周之地。
讲读课文第12-15 段小结:12-15节,叙述周公逝后之事。
①成王感动,褒周公之懿德。
②后世无道,衬周公之美德。
总结课文思考以下问题:A 、周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B 、文中正面写了周公的哪些事?C、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周公的内容。
周公身份和地位高贵显赫1、幼年时代笃仁纯孝2、辅佐君王忠心耿耿3、牺牲私利义无反顾4、代理国政忍辱负重5、平定叛乱坚定果断6、辅佐成王鞠躬尽瘁7、治理国家仁爱尽职正面描写1、风雷示警,金滕书感动周成王。
2、原始察终,后世主愧对鲁周公侧面描写。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岁则大孰B.异母同颖C.武王蚤终D.知小人之依解析A项“孰”同“熟”;B项“母”同“亩”;C项“蚤”同“早”。
答案 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武王有疾,不豫.豫:安适,快乐B.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愁,悲伤C.发.书视之,信吉发:拿出D.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集:集中解析B项应为“感动”;C项应为“启封,打开”;D项应为“安定”。
答案 A3.与“作此以诫成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B.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C.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D.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解析D项和例句均为“连词,来”。
A项为“介词,把”;B项为“介词,用”;C项为“连词,表顺承”。
答案 D4.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之所以..质..弗辟而摄行政者B.周公于是乃自以为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于国..阻疾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解析A项指“……的原因”;B项“把……作为”;D项“散布流言”。
答案 C5.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平易近民”中的“近”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卜居焉,曰吉,遂国.之B.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C.宁.淮夷东土D.诸侯咸服宗.周解析形容词作动词。
A项为名词作动词;C项为使动用法;D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 B6.下面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奸神命者乃旦也C.我文王之子D.周公乃奉成王命解析D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
答案 D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不避嫌疑,摄行朝政,显示出了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性格。
B.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的真实想法,同时也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才散布流言,诬陷周公。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2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放言(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
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
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
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谮.(zèn)大钺.(yuè)箕.子(jī)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 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 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鸱鸮..(chú)(jiāo)..(chī)(xiāo) 刍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5)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背叛)(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11)周公乃自其蚤沉之河(“蚤”同“爪”,指甲)(12)乃泣,反周公(“反”同“返”,召回)(13)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同“享”,享有)(14)诞淫厥佚(“佚”同“逸”,安乐)(15)百姓说(“说”同“悦”,愉快、高兴)(16)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3鲁周公世家(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3鲁周公世家(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有疾,不豫.豫:安适,快乐B.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愁,悲伤C.发.书视之,信吉发:拿出D.东土以集.,周公归报成王集:集中A[B项,戚:感动;C项,发:翻开;D项,集:安定。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B.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C.无坠天之降葆命D.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D[A项,“归”同“馈”; B项,“飨”同“享”; C项,“葆”同“宝”。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告纣之.罪于天②使管叔、蔡叔傅之.③以旦代王发之.身④子孙骄奢忘之.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⑥发书视之.,信吉⑦子之.鲁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⑨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A.①③/②④⑥⑧⑨/⑤/⑦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⑨C.①③⑦/②④⑥⑧/⑤/⑨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A[①③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⑥⑧⑨句中的“之”为代词,并且都是作前面谓语动词的宾语;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⑦句中的“之”是动词,到。
]4.下列句子中不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王朝步自周,至丰B.至于小大无怨C.南面倍依以朝诸侯D.诸侯咸服宗周D[A项,步,名词用作动词,步行。
B项,小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
C项,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告纣之罪于天B.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C.维长终是图D.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C[C项,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6.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公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功勋卓著、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
B.诰,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高中语文 鲁周公世家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鲁周公世家课后知能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然河菑衍溢 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 ③佗小渠披山通道者 ④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 ⑤余从负薪塞宣房 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A .①②④⑥B .①②③⑥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⑤【解析】 ①“菑”同“灾”;②“道”同“导”;③“佗”同“他”;⑥“厮”同“斯”,分开。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而漕水道.九百余里而道.河北行二渠 B.⎩⎪⎨⎪⎧褒之绝.水至斜水颓以绝.商颜 C.⎩⎪⎨⎪⎧ 山东从沔无限.更砥柱之限.D.⎩⎪⎨⎪⎧ 而渠下民田.万余顷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解析】 A 项,道路/引导;B 项,尽/穿过;C 项,均为险阻、阻隔;D 项,田地/使……成为田地。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B .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C.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天子既.封禅巡祭山川D.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入于.渤海【解析】A项,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连词,并列关系,又。
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示方位的界限。
C 项,既:已经。
D项,于:介词,在/介词,至,到达。
【答案】 C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B.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C.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及孟津、洛汭,至于..大邳D.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解析】A项,并:都是同“傍”,依靠,沿着的意思。
B项,罢:同“疲”,是使动用法,使……疲惫/罢了,作罢。
高中语文 第4课 鲁周公世家2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4课 鲁周公世家一、基础巩固1.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B .无坠天之降葆命C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D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傅:辅助 B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放:放走 C .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D .岁则大孰. 孰:同“熟”,丰收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A .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B .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C .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D .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告纣之.罪于天 ②使管叔、蔡叔傅之. ③以旦代王发之.身 ④子孙骄奢忘之. ⑤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⑥发书视之.,信吉 ⑦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⑧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 ⑨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 ⑩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A .①③/②④⑥⑧⑩/⑤/⑦⑨B .①③⑨/②④⑥⑧/⑤/⑦⑩C .①③⑦⑨/②④⑥⑧/⑤/⑩D .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⑩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 .奸神命者乃旦也C .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D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鲁周公世家》含答案
《鲁周公世家》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
本文属于“世家"的体例。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选文较长,也附了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在理解疏通时,对于那些浅易的文本,可以用全文总结的方法,一下子全部提取出来处理;对于连教师看一两遍尚不能全部理解的文本,本人的做法就是一段一段来“清障”,这样的课虽然不好看,但实用.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了解《史记》“世家"的体例。
3、适当积累文言知识。
教时设置:3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就是诸侯作的传记,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
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将陈涉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又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史记》中共有世家30篇。
今天我们学习《鲁周公世家》二、题解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
周公是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作者饱含着激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
苏教版语文高二-2.4鲁周公世家解题素材苏教版《史记选读》
2.4 鲁周公世家素材“世家”,《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共30篇。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在《太史公自序》中,他激动地回忆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可见,周公的榜样力量是激励司马迁完成《史记》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地来看,周、孔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泯灭个性,过于保守,强调等级,以及由此带来的繁缛的礼仪……凡此种种,要批判地对待。
另外,司马迁对周公的极度褒扬之中,也表现出司马迁思想的局限。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司马迁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要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2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解析.docx
鲁周公世家一、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笃.仁(dū) 斧钺.(yuè) 管籥.(yuè) 缪.卜(miù) B.金縢.(téng ) 谮.言(zān ) 有瘳.(liào ) 践阼.(zuò)C.馈.禾(kuì) 昃.时(zè) 淫佚.(yì) 刍茭..(chú jiāo ) D.寇攘.(rǎng ) 糗.粮(xiǔ) 肸.誓(xī) 鸱鸮..(chī xiāo )解析:A 项,“笃”应读“dǔ”,“缪”应读“mù”;B 项,“谮”应读“zèn”,“瘳”应读“chōu”;D 项,“糗”应读“qiǔ”,“肸”应读“bì”。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王有疾,不豫. 豫:安适,快乐 B.奸.神命者乃旦也 奸:干犯,冒犯 C.明日,武王有瘳.瘳:疾病D.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 解析:C 项,“瘳”应解释为“病痊愈”。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②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③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④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 A .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
B.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
C.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
D.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
解析:①无以:不要因为;②无以:没有什么办法;③反:同“返”,召回;④反:反叛。
答案:D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诸侯咸服宗.周 A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B.兴师东.伐,作《大诰》 C.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D.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解析:例句与C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D 项为名词作动词。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鲁周公世家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周公在丰,病,将没B.无坠天之降葆命C.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D.武王蚤终解析:选A。
B.“葆”同“宝”;C.“蚤”同“爪”;D.“蚤”同“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我乃屏.璧与圭屏:丢弃B.使管叔、蔡叔傅.之傅:辅佐C.天下未集.集:汇集D.发书视之,信.吉信:书信解析:选B。
A.屏:藏而不给。
C.集:安定。
D.信:果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B.及.武王即位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C.是.为鲁公维长终是.图D.以.续殷祀以.俟尔命解析:选D。
A.用:主持;因而。
B.及:等到;和。
C.是:代词,这;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遍封功臣..忘之..同姓戚者B.子孙骄奢C.久为小人....于外D.不侮鳏寡解析:选C。
小人: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人格卑鄙的人。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
周公喜,开籥,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
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兹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诫守者勿敢言。
苏教版语文高二-2.4鲁周公世家课内检测试题苏教版《史记选读》
2.4《鲁周公世家》课内检测试题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通“穆”(2)无坠天之降葆命葆,通“宝”(3)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6)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7)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通“避”(8)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9)异母同颖母同“亩”(10)奸神命者乃旦也奸同“干”(11)反周公反同“返”(12)揃其蚤蚤同“爪”(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通“扆”(yǐ,椅)(14)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享有。
(15)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说同“悦”。
(16)诞淫厥佚佚同“逸”(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二、解释下列虚词:以继殷祀介词:来以夹武王,衅社介词:来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介词:拿,把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其:加强语气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介词:来成王执书以泣(连词,同“而”,表承接)自今后其无缪卜乎(其:加强语气。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其:语气副词,表示推测)三、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骄:向........炫耀形活用作动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国:建都名词意动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名词意动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北面:面向北名活用动四、判断下列句式: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维……是图:宾语前置,强调句式,意思是图长终)告纣之罪于天介宾后置句于天告之罪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省略句, 必葬我(于)成周)禾尽偃,大木尽拔被动句“拔”,被拔五、选择:(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中的“臣”用法相同的一项(A)A.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以.....为国都B.未可以戚我先王使动用法让.......感动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名词作动词像大臣(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2)自文王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2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解析.doc
鲁周公世家放言(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
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
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
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谮.(zèn)大钺.(yuè)箕.子(jī)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 鸱鸮..(chī)(xiāo) 刍茭..(chú)(jiāo)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5)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背叛)(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10)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同“扆”,户牖之间的屏风)(11)周公乃自其蚤沉之河(“蚤”同“爪”,指甲)(12)乃泣,反周公(“反”同“返”,召回)(13)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同“享”,享有)(14)诞淫厥佚(“佚”同“逸”,安乐)(15)百姓说(“说”同“悦”,愉快、高兴)(16)周公在丰,病,将没(“没”同“殁”,死)(17)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训⎩⎪⎨⎪⎧ 王亦未敢训.周公(责备)不足为训.(规范,准则)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解释)素不闻诗书之训.(动词,教导、教诲)训.卒利兵(动词,训练)(2)归⎩⎪⎨⎪⎧ 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奉送)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动词,归依)周公归.,恐成王壮(动词,归来)民必归.之(动词,归附)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臣请完璧归.赵(动词,归还)(3)傅⎩⎨⎧使管叔、蔡叔傅.之(辅助)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同“敷”,分)故令贾生傅.之(教导,辅佐)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同“附”)(4)相⎩⎪⎪⎨⎪⎪⎧ 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动词,勘察)于是卒相.成王(动词,辅佐)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名词,面相)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辅佐君主主管政务的最高官吏)若望仆不相.师(代词,指代对方)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副词,互相)(5)于⎩⎪⎨⎪⎧ 异于.群子(介词,跟,和)告纣之罪于.天(介词,向)周公乃还政于.成王(介词,给)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比)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被)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王朝步.自周,至丰(名词用作动词)步行 (2)遂国.之(名词用作动词)建都 (3)周之官政未次序..(名词用作动词)安排得当(4)王出郊,天乃雨.(名词作动词)下雨(5)东.伐至盟津(名词用作状语)向东(6)北面..就臣位(名词作状语)面向北(7)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名词作状语)在郊外(8)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9)诸侯咸服宗.周(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宗主(10)不义..惟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不义(11)乃泣,反.周公(动词的使动用法)同“返”,使……回,召回(12)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3)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14)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15)至于小大..无怨(形容词用作名词)小民、大臣(16)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17)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18)宁.淮夷东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平定(19)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忧愁,劳苦(20)昔周公勤劳..王家(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辛勤,劳苦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用事..居多古义:主持朝廷政事。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第3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
第3课 鲁周公世家
(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周公在丰,病,将没
B .无坠天之降葆命
C .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D .武王蚤终
解析:选A 。
B.“葆”同“宝”;C.“蚤”同“爪”;D.“蚤”同“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乃屏.
璧与圭 屏:丢弃 B .使管叔、蔡叔傅.
之 傅:辅佐 C .天下未集.
集:汇集 D .发书视之,信.
吉 信:书信 解析:选B 。
A.屏:藏而不给。
C.集:安定。
D.信:果然。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祝于.神曰葬周公于.毕
B.⎩⎪⎨⎪⎧未可以.戚我先王作此以.
诫成王 C.⎩⎪⎨⎪⎧亦藏其.策于府鲁人立其.弟具 D.⎩⎪⎨⎪⎧子之.鲁使太保召公先之.
洛相土。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鲁周公世家孔子心中的圣人——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
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
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继位,平定管、蔡之乱。
为稳定东方,他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
据说“封建(分封诸侯国)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同时,他还推行宗法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后来,他又制定了“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开山意义,从而把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成功地塑造了周公的形象,热情赞颂了西周时代以周公为代表的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精神,揭露并鞭挞了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淫乱、凶残、猥琐的丑恶行径。
一、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译为“虔诚”2.无坠天之降葆.命 同“宝”,译为“宝贵的” 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译为“奉送” 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同“柜”,译为“柜子” 5.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同“襁褓” 6.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同“避”,译为“回避” 7.武王蚤.终 同“早” 8.唐叔得禾,异母.同颖 同“亩” 9.东土以.集 同“已”,译为“已经” 10.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同“爪”,译为“指甲” 11.反.周公 同“返”,译为“召回,使……返回” 12.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同“享”,译为“享有” 13.诞淫厥佚.同“逸”,译为“安乐” 14.百姓说.同“悦”,译为“高兴” 15.岁则大孰.同“熟”,译为“丰收”二、古今异义1.用事..居多 古义:主持朝廷政事 今义:凭感情、意气等行事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 古义:把……当做 今义:认为3.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古义:现在上天今义:说话时的这一天或现在4.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古义:简便易行今义:(性情或态度)谦逊和蔼;(文章)浅显易懂三、一词多义1.即⎩⎪⎨⎪⎧ ①今我其即.命于元龟 副词,就②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动词,接近,走近2.信⎩⎪⎨⎪⎧ ①发书视之,信.吉 副词,果然②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副词,确实3.作⎩⎪⎨⎪⎧ ①作.其即位,乃有亮暗 动词,及,等到②作.《毋逸》 动词,写 4.就⎩⎪⎨⎪⎧ ①周公不就.封 动词,前往②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动词,担任③草创未就.《报任安书》动词,完成④金就.砺则利《劝学》动词,接近、靠近5.治⎩⎪⎨⎪⎧ ①周公之代成王治. 动词,治理天下②《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太史公自序》 动词,处理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 动词,医治④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动词,处罚,惩治 6.乃⎩⎪⎨⎪⎧①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 代词,你们的②奸神命者乃.旦也 副词,用于判断,是③见周公祷书,乃.泣 副词,就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副词,却、竟然⑤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副词,才 7.于⎩⎪⎨⎪⎧ ①异于.群子 介词,跟②告纣之罪于.天 介词,向③乃命于.帝庭 介词,在8.以⎩⎪⎨⎪⎧ ①以.续殷祀 连词,来②以.旦代王发之身 介词,用,拿③我以.其璧与圭归 介词,把④起以.待士 连词,相当于“而”⑤慎无以.国骄人 介词,因为⑥东土以.集 同“已”,已经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东.伐至盟津东:向东②史策.祝曰策:用简策③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郊:在郊外(2)名词作动词①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流言:散布流言②周之官政未次序..次序:安排得系统、合理(3)名词使动用法曰吉,遂国.之国:使……成为国都(4)名词意动用法①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臣:以……为臣,把……当做臣子②诸侯咸服宗.周宗:以……为宗,把……当做宗主2.动词活用动词使动用法①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反:使……返回②密靖.殷国靖:使……安定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至于小大..无怨小:小民大:大臣(2)形容词作动词①宁.淮夷东土宁:平定②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近:亲近(3)形容词使动用法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定:使……安定(4)形容词为动用法昔周公勤劳..王家勤劳:为……辛勤劳苦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2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解析
鲁周公世家一、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笃.仁(dū) 斧钺.(yuè) 管籥.(yuè) 缪.卜(miù) B.金縢.(téng ) 谮.言(zān ) 有瘳.(liào ) 践阼.(zuò)C.馈.禾(kuì) 昃.时(zè) 淫佚.(yì) 刍茭..(chú jiāo ) D.寇攘.(rǎng ) 糗.粮(xiǔ) 肸.誓(xī) 鸱鸮..(chī xiāo )解析:A 项,“笃”应读“dǔ”,“缪”应读“mù”;B 项,“谮”应读“zèn”,“瘳”应读“chōu”;D 项,“糗”应读“qiǔ”,“肸”应读“bì”。
答案: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王有疾,不豫. 豫:安适,快乐 B.奸.神命者乃旦也 奸:干犯,冒犯 C.明日,武王有瘳.瘳:疾病D.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 解析:C 项,“瘳”应解释为“病痊愈”。
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②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③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④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 A .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也相同。
B.两个“无以”相同,两个“反”不同。
C.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相同。
D.两个“无以”不同,两个“反”也不同。
解析:①无以:不要因为;②无以:没有什么办法;③反:同“返”,召回;④反:反叛。
答案:D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诸侯咸服宗.周 A .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B.兴师东.伐,作《大诰》 C.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D.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解析:例句与C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A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D 项为名词作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周公世家》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音:dǔ;义:忠诚厚道】仁,异于群子【句式:状语后置】。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义:主持朝廷政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义:向】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义:战胜】殷二年,天下未集【义:安定】,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通假:通“穆”,虔诚】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义:此处为感,动之意】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义:辛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义:事奉】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乃命于帝庭,敷【义:普遍】佑四方,用【义:因而】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义:无,没有】不敬畏。
无坠【义:丧失】天之降葆【通假:同“宝”】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通假:同“馈”奉送】,以俟【义:等候】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义:确实,果真】吉。
周公喜,开籥【音:yuè】,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
旦新【义:刚才】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句式:宾语前置】。
兹【义:此,这】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縢【音:téng】匮【通假:同“柜”】中,诫守者勿敢言。
明日【义:第二天】,武王有瘳【音:chōu】。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通假:同“襁褓”】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通假:通“叛”】,周公乃践阼【义:登上帝位】代成王摄【义:代理】行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义:名作动,散布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句式:状语后置】。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音:sh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通假:同“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义:最终】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义:去】鲁,慎无以【义:因为】国骄【义:骄慢】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宁【义:平定】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义:福】福,唐叔得禾,异母【通假:同“亩”】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
东土以集【义:安定】,周公归报成王,乃为【义:作】诗贻王,命之曰《鸱鸮》【音:chī xiāo】。
王亦未敢训【义:责备】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义:朝拜】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
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义:建都】之。
成王长,能听政。
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
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义:名作动,面向南方】倍依以朝诸侯。
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音:qióng】如畏然。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音:jiǎn】其蚤【通假:同“爪”】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音:gān;义:干犯,冒犯】神命者乃旦也【句式:判断句】。
”亦藏其策于府。
成王病有瘳。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音:zèn;义:说坏话诬陷别人】周公,周公奔【义:逃跑】楚。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通假:同“返”,这里是“召回”的意思】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义:法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通假:同“享”享有】国七十五年。
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义:贫民,百姓】,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三年不言,言乃欢,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
其在祖甲,不义【义:以……为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义:依靠】,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义:鳏寡孤独之人】,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
”《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
在今后嗣王纣,诞【义:放荡】淫【义:过分,无节制】厥【义:其】佚【通假:同“逸”安乐】,不顾天及民之从也。
其民皆可诛【义:讨伐】。
”“文王日中昃【义:太阳偏西】不暇【义:有时间】食,飨国五十年。
”作此以【义: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义:安排得系统,合理】,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
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义:死】,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义:以……为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义:倒伏】,大木尽拔。
周国【义:国都】大恐。
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通假:同“质”,人质】代武王之说。
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义:确实】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成王执书以【义:而】泣,曰:“自今后其【义:表猜测】无缪【通假:同“穆”虔诚】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义:下雨】,反风,禾尽起。
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
岁则大孰【通假:同“熟”丰收】。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活用:名词作状语,在郊外】祭文王。
鲁有天子礼乐者,以【义:用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
鲁公伯禽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初受封之【义:到】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
”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义:快】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义:将要】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
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
无敢伤牿。
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
无敢寇攘【义:盗窃】,逾墙垣。
鲁人三郊三隧,歭【义:储备】尔刍茭、糗【音:qiǔ】粮、桢干,无敢不逮【义:及,达到】。
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
”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
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
炀公筑茅阙门。
六年卒,子幽公宰立。
幽公十四年。
幽公弟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
魏公五十年卒,子厉公擢立。
厉公三十七年卒,鲁人立其弟具,是为献公。
献公三十二年卒,子真公濞立。
《鲁周公世家》课文知识梳理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音:dǔ;义:忠诚厚道】仁,异于群子【句式:状语后置】。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义:主持朝廷政事】居多。
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
破殷,入商宫。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义:向】天,及殷民。
释箕子之囚。
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
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义:战胜】殷二年,天下未集【义:安定】,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通假:通“穆”,虔诚】卜。
周公曰:“未可以戚【义:此处为感,动之意】我先王。
”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义:辛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义:事奉】鬼神。
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乃命于帝庭,敷【义:普遍】佑四方,用【义:因而】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义:无,没有】不敬畏。
无坠【义:丧失】天之降葆【通假:同“宝”】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通假:同“馈”奉送】,以俟【义:等候】尔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义:确实,果真】吉。
周公喜,开籥【音:yuè】,乃见书遇吉。
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
旦新【义:刚才】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句式:宾语前置】。
兹【义:此,这】道能念予一人。
”周公藏其策金縢【音:téng】匮【通假:同“柜”】中,诫守者勿敢言。
明日【义:第二天】,武王有瘳【音:chōu】。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通假:同“襁褓”】之中。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通假:通“叛”】,周公乃践阼【义:登上帝位】代成王摄【义:代理】行政当国。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义:名作动,散布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句式:状语后置】。
”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音:sh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
武王蚤【通假:同“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义:最终】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义:去】鲁,慎无以【义:因为】国骄【义:骄慢】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
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宁【义:平定】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
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义:福】福,唐叔得禾,异母【通假:同“亩”】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
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
东土以集【义:安定】,周公归报成王,乃为【义:作】诗贻王,命之曰《鸱鸮》【音:chī xiāo】。
王亦未敢训【义:责备】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