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产业结构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与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与变革第一章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知识产业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传统的产业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和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生产要素,以创新、创造为核心内容,以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为目标的经济形态。
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一、二产业(农业、制造业)的地位都有所下降,而服务业和知识产业的地位逐渐上升。
具体而言,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服务业成为最大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服务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服务业将继续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产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将越来越强,并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知识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知识产业主要包括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领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兴产业。
知识产业具有信息化和人力资本化的特点,是实现经济现代化和社会文明化的重要手段。
知识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第三章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产业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产业变革的核心是转变发展观念,从传统的以占有资源为主的生产要素理念,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理念转变。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依靠价格、质量、规模等传统竞争因素获取优势。
知名品牌、创新能力、服务水平等因素愈发重要。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第一章产业结构的概念和意义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和组成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是一种经济结构的优化,也是推进经济持续、稳健、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章产业结构的不足与危机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一、产业结构比重失衡,传统产业占据大头。
二、产业结构布局不均,东部地区发达地区占主导。
三、产业结构内部不平衡,规模大、效益低的企业较多。
这些问题已经导致了产业危机,制约了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我国正处在从一个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制造业大国的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绿色产业。
二、培育信息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行动。
第四章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需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
一、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
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三、加大财政对环保产业和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加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第五章从国际化视角看中国产业结构管理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的更紧密交流,中国的产业结构管理也要以国际化的视角看待和处理。
要加强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构建切实可行的产业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结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只有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的产业结构才能适应全球经济的变化,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第二节 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平稳渐进式 倾斜突进式
产业布局模式
增长极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 网络开发模式
产业布局演变及其运行机制
均质布局——点状布局——点轴布局—— 网络布局 极化作用与扩散作用 涓滴效应 核心——边缘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
扩散模式
就近扩散 等级扩散——行政体系 跳跃式扩散 随机扩散
经济发展阶段论
措施
建立规范的中央与地方协商制度;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经济贡献大, 财政贡献大;中央财政援助落后地区;由 输血为造血; 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援助老少边穷地区; 利用差距,跨越发展。(加森克劳:相对 后进性假说)
优化产业结构问题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个是 市场机制;一个是政府干预,同时作用, 彼此促进。
肯尼迪(美耶鲁大学)《大国兴衰》,1992年出版
中国有两大致命问题:人口太多;地区差 距太大。 要管理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协调各 种集团的关系,取得社会进步而又不产生 动乱,其困难是很大的,对于哪怕是最灵 活、最明智的领导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地区差距过分悬殊带来的问题
发达地区:负担越来越重;抱怨欠发达地 区低效率;认为中央打压。 欠发达地区:地域差异无奈;政策倾斜造 成落后;中央政府嫌弃。 结果:经济问题;政治问题
地区间的不平衡
东西不平衡; 南北不平衡。 世界地区差异系数最高的四个国家:中国、巴西、尼日利 亚、 埃及(1994年联合国列出)。 中国地区差距系数(53.6%)大于南斯拉夫和印度,比发 达国家历史上出现的最大值要大(美国1932年最大41%, 意大利1952年38.4%,挪威1939年42.4%) 差距原因:地域差异说;政策倾斜说;体质因素说;市场 调节失效。 程安东:投资重点向东部倾斜,导致中西部经济的滞后; 开放政策、利用外资向东部倾斜,导致中西部经济开放的 滞后;改革试点城市向东部倾斜,导致中西部商品经济的 滞后。 当代中国三大差距: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经济地理学-第二章
※ 主导产业评价指标
比较优势系数=比较集中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 比较输出系数×比较利税系数 比较生产率系数= x/X
y/Y 式中:x——某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X——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该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Y——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2、产业结构优化过程
(2)选择产业评价指标
1、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 law)
(二)产业结构演变
2、库茨涅兹法则(Simon Kuznets)
(1)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和农业劳动力所占 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大体上升, 劳动力所占比重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大体不变
上海21世纪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 生物工程、微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4)制订配套措施
※ 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国
际化,以多种方式吸引外资等
第二节 产业布局条件
一、产业布局的概念
(一)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安排、部署和组合 1、寻求具体产业在空间上的最佳区位 2、自然、技术、社会经济等多种条件综合 作用结果 (二)产业布局研究必须从条件分析入手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技术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产业结构是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
值的载体 产业结构先进性及变化决定了区域经济增 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
(二)产业结构演变
(1)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 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 移的趋势 (2)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 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劳动力总是从倾向于 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颁布)
(1)农业、狞猎业、林业和渔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以北京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以北京为例第一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稳定性都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推动下,传统的主导产业正在被逐步替代和淘汰,原有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这种结构性变革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北京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这是北京市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显著特征。
数据显示,在北京市2018年的GDP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80%以上,发展的优势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文化创意、金融等领域。
这种形式的产业结构更能满足人民对于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很多措施,以推动产业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例如:1.政府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从人才支持、科研配套服务、金融扶持等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2.政府要加大对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和淘汰的力度,推动传统行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
3.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税收递延等方式吸引外资,加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以保持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章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带来很多重要的影响。
首先,这种变革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改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其次,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支持,使得教育、科技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的重要动力。
最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总结总的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在北京市这样的高新技术、文化创意和金融领域的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政府的多种支持和引导。
第二章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第二章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是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产业经济研究的深入发展,对于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制定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章将针对产业结构演变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起源产业结构演变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他通过对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特长进行比较,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后来,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的产业结构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结果,与自然禀赋、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密切相关。
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基本假设三、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1.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会改变产业之间的相对竞争力和市场需求,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
2.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是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原因。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一些产业会出现衰退,而另一些产业会得到快速发展。
3.自然资源禀赋:自然资源禀赋是影响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会形成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税收政策、补贴政策等,都会对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
四、产业结构演变的类型产业结构演变的类型包括:范围扩张、结构调整、深层次规模扩张和空间布局调整等。
1.范围扩张:产业结构范围扩张是指其中一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通过增加企业数量和规模,可以扩大产业整体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2.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构调整是指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对比重的变化。
一些产业的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另一些产业的比重则会逐渐减少。
3.深层次规模扩张:深层次规模扩张是指其中一产业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企业可以扩大产能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规模效益。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三)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结构研究中最重要 的分类法之一,正是这一方法的开拓使用,使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更进一步。 三次产业分类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 为产业分类标准,它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第 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还存在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矛 盾。
(四)标准产业分类法
列宁还进一步谈到了原因:“生产资料增长最快这个规 律的全部意义和作用就在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业劳动 (一般指机器工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要求加紧发展煤、 铁这种真正‘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
重工业化率的上升是永恒的么?
重工业化的过程并不是无限的,达到一 定程度后便会出现一个饱和点。
原因:
耐用消费品工业的普及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 使机械工业的增长缓慢下来,从而使重工业的增 长也趋于停滞。
2、越不发达国家其国民经济越多以农业为主, 农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较大,这意味着在这些 国家的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在剩余劳动 力。
(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认识
1、对第一次产业来说,无论是从时间序列分析还是从 横截面分析的角度看,其劳动力相对比重与国民收入 相对比重等两个指标都处于一个连续的下降通道当中。
(一)马克思的二部类分类法
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是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在分析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怎样使总 产品既实现价值补偿又实现实物补偿问题时所 创立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马克思凭借两大部类产业分类法,对社会再生产顺 利进行的条件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Ⅰ(C+V+M)=ⅠC +ⅡC (2)Ⅱ(C+V+M)=Ⅰ(V+M) +Ⅱ(V+M)
产业经济学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理论渊源与分析框架
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拓展
(二)新奥地利学派及其理论主张
20世纪70年代在米塞斯(L.Mises)和哈耶克(F.A.Hayek)等人提出的经 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经济学流派。 完全否定新古典主义关于市场运行的完全竞争理论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强烈反对政府干预,抨击行政垄断。 关于市场是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强调在市场的动态竞 争过程中企业家及其创新精神对实现经济绩效的重要作用,重视经济现 象背后的道德和文化基础,这些观点和分析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30至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 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做 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费歇尔、克拉克、赤松 要和库兹涅茨等人。
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此时期对产业 结构理论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 希曼、罗斯托、钱纳里、希金斯和一批日本学者等。
干春晖等在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 上,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进 而探讨了二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江小涓认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产业结构中较为突出 的问题之一。
第三节
产业关联理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产业布局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产业关联理论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萌芽阶段
中国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
中国的研究者通常是在西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 实际进行实证分析。
林毅夫采纳了“旧结构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 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这一观点。林毅夫将市场和政府的 作用结合起来,提出了“增长识别与协调”(Growth Identification and Facilitation)六大步骤。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2)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4.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
②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根本原因
技术革命
新兴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带动相应地区产业升级
例:深圳、上海的转型发展
原因:总体中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阶段, 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科技水 平高,产业结构转型更加成功,中西部与 东北地区还在转型过程中。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1.内涵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区域经
= 济发展
的实质
产业结构不断 升级的过程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2. 表现
4.作用 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案例:产业结构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非州的加纳
亚洲的新加坡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一、地区产业结构
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小结
地 不同
资源禀赋
区 类型
技术条件
影响 产 反 产业 因素 业 映 之间
体 现
分工深化
结 的比 构 例关
(3)分工深化
40年的发展,深圳形成了 独特的、发达的、高度细 分化的、极复杂的网络化 分工体系,构成产业链协 同分工效应。带来进一步 的产业扩张和创新,使产 业升级成为可能。
分工深化
一、地区产业结构
3.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4)其他
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国际贸易
一、地区产业结构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 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 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 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 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 极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In order to succeed industries must have som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one or more of these factors. Moreover, demand must exist for the product.
– Overexploit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does causes depletion
– Example of the 1990s worldwide crisis in oceanic fishing industry as result of overfishing
日本工业之所以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其原料、 燃料匮乏,国内市场有限,因此对外依赖性比 较强,而日本岛国的特点使其海上交通运输非 常便利,交通运输成为其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
28
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网络是结点与轴线的结合体,结点(极核)是网络的 心脏,轴线则是结点与结点、结点与域面、域面与域 面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主要通过人流、商品流、 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各种流通网络,其中对 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网络。
40.6
40.4
39.9
资料来源: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中 译本,1985年,第111页。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内容: 实证:
GDP和就业人口比重变化
13
经济增长与发展
过去西方经济学家常将增长(growth)和发展 (development)这两概念混用,现在多数经济 学家在著作中,已将这两者作了严格区分。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研究
产业结构升级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研究第一章:产业结构的升级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经济的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产业结构得到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伴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经济环节都需要得到改变和升级,如生产方式、市场需求和生产流程等等。
只有在这样的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更高的社会效益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产业组织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新兴产业逐渐崛起,而老旧的产业则会逐渐退出市场。
这个过程不但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最后,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竞争和市场的逐步规范化。
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产业结构升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而且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其次,产业结构升级还需要更好地推动地方改革,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最后,产业结构升级也需要更好地深化企业改革和重组,以打造更加强大和竞争力的企业。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等措施。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只有不断加强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才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演变规律
5我国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 第三 • 产业
需求角度(产品竞争性和替代性) 需求角度(产品竞争性和替代性) 供给角度(类似生产技术、流程和工艺) 供给角度(类似生产技术、流程和工艺)
产业与企业、国民经济关系: 产业与企业、国民经济关系:中观经济
(二)产业及其属性
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与行业通用 如纺织部门、 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与行业通用,如纺织部门、纺 通用, 织行业和纺织产业
四
全球化、电子化、 全球化、电子化、 网络化、 网络化、高科技化
克服空间 第四次 地球村” “地球村”产业
信息产业
5我国三次产业分类
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国情=中国三次产业分类 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国情= ( 1) 时间 : 85年。 适应 GDP统计需要, 国家统计局提 时间:85年 适应GDP统计需要 统计需要, 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出《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第二产业
B
C
制造业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纺织服装、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皮革、毛皮、羽毛(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木、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石油加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体育产业经济学课件第二章体育产业结构
复习思考题
5.“马拉松”运动赛事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这项运动 将如何带动个人需求、中间需求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体 育产业结构?
6.如何实现体育场馆、专业健身、运动营养等相关资源和 要素的有效供给,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体育需求?
7.虚拟现实技术(VR)的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存 在感等特性对于体育培训与教育业的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一)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是产业间及产业内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体育产业结构主要是指体育产业内行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 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思考:产业结构是如何变动的?体育产业结构是如何 演变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配第-克拉克定理 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
1体育产业行业间素质的协调2体育产业行业间相对低位的协调3体育产业行业之间联系方式的协调二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体育产业结构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单一标准不能全面反映其合理化的程度要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多维度的考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二章 体育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推移,当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劳动力 便向第三产业推移,克拉克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 业之间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
2、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库兹涅茨把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服务部门,从纵向、横向角度分析研究,揭示三 个部门所创造产值与所占劳动力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
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三)体育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 体育产业各部门间的联系不断被打破重构,当量达到
产业结构理论
(五)钱纳里标准结构模式 钱纳里与塞尔昆合著的《发展的模式, 1950~1970》,对产业标准结构模式的 研究作了重要贡献。 钱纳里与塞尔昆对101个国家 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构 造出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整理出经济 发展结构模型,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结 构的标准数值。
特殊分工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一般分工主要发 生在两个阶段,一是当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独立的 物质生产部门,即社会生产形成工农业两大 物质生产部门。这是第一次发生的一般分工; 二是发生在生产力快速发展时期,为生产和 生活提供的服务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服务部 门,如咨询服务业、旅游业等。这是现代经 济发生的第二次一般分工现象。
二、形成机理
实践经验证明,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结 构形成与发展既离不开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也离 不开政府的合理干预,尤其在市场机制影响力较弱 的时期或领域,通过政府安排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步伐,要比等到市场机制充分确立后通过市场安排 来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更为有利,其总成本可能较低。 同样在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支配其 运动的内在、外在机制,亦即“无形的手”——市 场机制和“有形的手”——政府干预。
第三节 产业结构理论的当代研究
一、欧美学者研究 (一)配第和魁奈的发现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 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 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 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 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 析》。 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 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章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优化本章阐述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
鉴于主导产业是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结构的核心,所以第一节专门陈述主导产业的选择问题,首先阐述主导产业的概念、特征及其与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然后着重介绍了四种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以及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五次主导产业群的更替。
第二节围绕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介绍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本质、协调的机制和条件、判断标准,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含义、直接动因、表现形式和标志等。
第三节陈述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
第一节主导产业及其选择一、主导产业的概念(一)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这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技术方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而且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向关联性,因此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够波及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经济活动和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主导产业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 多层次性。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问题,实现目标是多重的,所以处于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群就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
2. 综合性。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各产业部门在为发展目标服务时,其作用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主要取决于产业部门的特性。
部门特性的差异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就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综合性。
产业部门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长特性,即某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
(2)关联特性,即某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是属于推动型,还是属于诱导型。
(3)需求特性,即某产业部门是服务于最终需求,还是服务于中间需求;是对积累贡献大,还是对消费贡献大等。
第二章:产业经济学 产业结构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大国结构”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小国结构”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
1、
功的路 。20.7.3120.7.31Friday, July 31, 2020
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
•
2、
。1 9:03:49 19:03:4 919:037 /31/20 20 7:03:49 PM
新兴产业 支柱产业 衰退产业
重工业化过程
工业化第一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生产占统治地位(霍夫曼系数 5)
工业化第二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霍夫曼系数 2.5)
工业化第三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相当(霍夫曼系数 1)
工业化第四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超过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 < 1)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
时 3分19:0 3:4920. 7.31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 钱。7/31/2020 7:03:49 PM19:03:492020/7/31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 信心跨出第一步。7/31/2020 7:03 PM7/31/2020 7:03 PM
20.7.3120.7.31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这个机家会叫明天 6、
。2 020年7 月31日 星期五 下午7 时3分49 秒19:03 :4920.7 .31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
7、
。202 0年7月 下午7 时3分20. 7.3119: 03July 31, 2020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二节 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反映了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哪些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结合图,推断鲁尔区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工业结构有何特点。 (区域认知) (3)鲁尔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对鲁尔区工 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人地协调观)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两工业区都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广阔的市 场。第2题,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相比,水资源较缺乏。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曾是德国的“工业心脏”,其煤炭产量在1956年达到了 顶峰,但在1957年受到来自美国的进口低价煤炭的冲击,价格差距逐渐拉大, 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销售困境,鲁尔区陷入煤炭危机,从此走上了衰退和复兴 之路。据此完成3~4题。 3.1957年以后从美国进口的低价煤炭价格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以生产高品质煤炭为主 B.美国煤炭低价倾销抢占世界市场 C.德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D.造船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针对训练] 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图,完成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铁矿石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相比,在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是( ) A.铁矿石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劳动力
2.下列属于该区吸引新兴产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扶持 ③拓
展交通运输方式,完善交通路网 ④减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材料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B.对传统工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 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
第二章 第二节 石油产业结构分析
37.03 38.68
43.78 41.92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443.92
1459.13 1484.79 1522.40 1554.79 1605.58
34.77
35.46 34.77 36.14 35.98 35.75
41.53
41.15 42.70 42.12 43.21 44.91
国 家 1992年1月1日评价储量 (千桶) 6126740 6581293 1350000 3994310 7609400 57000000 92200000 92860000 257842000 17899820 59100000 51298000 26250000 1991年估计产量 (千桶) 236155 522899 55224 649444 680360 3744900 710217 1219830 2977560 677914 854574 1013605 2690561 储采比(年) 25.9 12.6 24.4 6.2 11.2 15.2 129.8 76.1 86.6 26.4 69_2 50.6 9.8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文莱 英国 挪威 独联体 阿布扎比 伊朗 沙特阿拉伯 尼日利亚 委内瑞拉 墨西哥 美国
•
储采比反映了目前剩余石油资源在当前生产能力下可供开采时间的长短。 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储采比一般在14~15之间,2006年石油储采比为11, 储采比有所下降。总体上看,我国石油资源需要加强勘查工作,提高资源 保障程度。
世界总的储采比
年份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储量(千桶) 530696260 613386148 632668710 666399420 628456050 714647310 658542850 640032490 645734320 640911585 产量(千桶) 16496467 17477477 18306575 20021783 20159643 19217724 20720210 21623330 21828095 22721250 储采比(年) 32.2 35.1 31.6 33.3 31.2 37.2 31.8 29.6 29.6 2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
(工业部门)
消费资料产业
资本资料产业 其他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系统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 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 例关系。
一个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 系统。这个产业结构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 有的特性,如系统性、层次性、有序性等等。
产业结构研究内容
产业结构是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 方式 动态揭示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 方式的变化趋势 静态研究、分析某一时期内产业间的技 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数量比例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一、产业的概念及产业的分类 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些基本规律 三、产业结构优化 四、产业结构政策
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相当(霍夫曼系数 1)
工业化第四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超过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 < 1)
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1. 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 为中心的发展推进阶段---重工业化
2. 在重工业化的过程里,工业结构又表现 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 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高加 工度化
产业结构的各种表象
产出结构 作为资源转换系统的产业结构的产出所构成的比 例关系,就是所谓的产出结构,常见的产出结构, 是以产值(增加值)为计量单位的。因此,通常 也称其为产值结构。 劳动力结构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一个比劳动力结构更为全面地反映投 入要素结构的表象,但在现实中,资本结构的使 用率反而不及劳动力结构。 需求结构
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以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
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一般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 源。 一个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其要素就是各个不 同的产业。这些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便构 成了系统的结构。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特定 的功能。 对于一特定的产业结构系统而言,可利用的资 源一般有两类获取渠道,即系统内部的资源和系 统外部的资源。
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 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是:
⑴ 首先强调了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是放 在第一位的. ⑵ 当前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后代人将来的发展需要, 不能为了目前 的过度需求而进行杀鸡取卵、竭泽 而渔式的生产。
对市场的适应程度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结构的适应程度为检验一 产业结构系统是否合理时,应当注意的是: ⑴ 由于市场需求的易变性和产出结构相对的滞 后性及刚性等特点,产出结构和完全地适应市场 的需求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⑵ 产出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间的偏差通常表现 为两种形式,即总量偏差和结构偏差。 ⑶ 产出结构对市场需求的适应一般可通过产品 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生产能力调整的方式给予 调整和解决,但这三种调整方式在适应程度和适 应时间上是不同的。
相似比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判断
相似比较是以另一个产业结构系统为参照系来评价 和判别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高级化。关键是构造一个关 系式(常见的):
rAB u Ai u Bi [( u )( u )]
2 Ai 2 Bi i i i
n
n
n
1/ 2
被判别的产业结构系统为A,作为参考系的产业结构 系统为B,Ui为产业i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的比例。 自然,UAi和UBi分别表示了产业i在产业结构系统A和 产业结构系统B中的比例。且
产业结构优化
以产值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在分析产业结构高级化时所使用的,以产值 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被称之为赛尔奎因-钱纳里模式。
以劳动力结构为指标的“标准结构”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就形成了劳动力结构。通过 劳动力结构来观察产业结构,有一些理论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⑴ 劳动力作为产业结构系统的投入,只是诸多投入要素之一。 仅从劳动力要素一个方面来观察产业结构,继而衡量其高级化 有失全面性。⑵ 不同的劳动力具有相当的异质性。⑶ 劳动力 要素的市场流动问题也是在选用劳动力结构指标时应当考虑的 一个问题。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 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的方向演进
“标准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判断
库兹涅茨、钱纳里、赛尔奎因等人所归纳总结 的“标准结构”被称之为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型 式”。 产业结构高级化可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 产值结构的高级化。 ⑵ 资产结构的高级化。 ⑶ 技术结构的高级化。 ⑷ 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
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理论上的论证
1.
A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减 小的原因:
需求收入弹性<1; Engel’s Law A业、I业之间技术进步差别大,导致A业投 资容易出现“报酬递减”,I业不然。 A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土地有限性、产品 低收入弹性,导致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
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理论上的论证
2。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上升, 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不多的原因
• 工业产品高的收入弹性 • 工业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配第-克拉克定理在理论上的论证
3。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国民 收入的相对比重难以上升的原因
• 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原因
• 消费需求“超物质化” • S业中资本易进入, 内部竞争激烈, 价格相对于 工业品偏低, 导致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难以 上升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度)化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的过程, 称 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特征: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 向递进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 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 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加工度 产业方向递进;
1.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可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 调整。也可是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及优化实现经济 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增长为产业结构演进提供物质基础 和技术准备。
政府作用与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通过各产业增长速
质财富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又分: 流通部门与服务部门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个大类、300多中类和更多小类
1、第一次产业:农业
林业,蓄牧业,渔业
16个门类、92
2、第二次产业 :工业,建筑业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 和供给业
3、第三次产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
•
流通业 为生产和生产服务的行业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行业部门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3. 在“高加工度化”过程里,工业结构又表 现出“知识技术集约化”的趋势
经济服务化趋势
对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的实证的研究 结果与库兹涅茨法则的结论并不相符: 这些国家的第一次产业,无论是劳动力还是 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自70年代以来下降的势头 都有所减缓;第二次产业的相对比重,在二十世 纪70年代以后也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工业,特 别是传统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步 下降;第三次产业则显示出了强劲的上升趋势, 其比重已占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一个 被称之为“经济服务化”的时代已悄然来到。
度的非均衡分布,促使经济的增长力加 快。 优化速度取决于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由市场作用和人力加 快优化的速度(限制或鼓励某些产业发 展)构成。
产业结构政策
在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同时,提高产
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在合乎规律的转换 中求速度、求效益。 通过政府采用各种必要手段和措施,对 衰退产业(过剩生产能力)实行有序退 让、对战略产业实行扶植、对主导产业 进行正确选择、对幼小产业实行保护。
第一次 产业A 第二次 产业I 下降 不定
(2) 国民收入 的相对比重 时间 序列 分析
下降 上升
(3) = (2) / (1) 相对国民收入 (比较生产率) 时间序 列分析
(1以下) 下降 (1以上) 上升
横断 面分 析
下降 上升
横断 面分 析
下降 上升
横断面分析
(1以下) 几乎不变 (1以上) 下降
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 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
如何合理地淘汰和调整落后和多余的供
给能力 如何改造和提高能够有效推动结构升级 和转换的供给能力 政策有: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 预算分配结构、价格结构、信贷政策 执行:行政、法律、财政税收、金融、外 贸、信息、制度等手段
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内部动因
• 技术进步 • 需求数量及需求结构变化 • 供给结构: 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
外部动因
•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及财税金融政策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
的内容,也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
u
i
n
i
1
中国与日本(参照系)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最终目的: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 • •
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产业结构效应发挥作用 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效应的积极作用下持续 快速增长
影响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
供求角度: 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 2. 投入产出角度: 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 包括: 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投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