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之探索

合集下载

从“大学语文”到“大语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

从“大学语文”到“大语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

生 寻找 、 再 现 与 教 学 内容 具 有 相 似 性 或 相 对 性 的生 活 资 源 , 让 学 生 在 迁 移 或 对 比 中丰 富 、 加 深 自己 的情 感 体 验 , 以便 在 学 习 中进 行 交 流 。 如教学《 称赞》 , 这 一 童 话 故 事 写 的是 刺 猬 发 现 小 獾 虽 然 小 板 凳 做 得很 粗糙 , 但很认真 , 就真诚称赞 它 , 使 小 獾 从 泄 气 变 得 自信 。 小 獾 称 赞 刺猬 苹 果 好 极 了 , 使 刺 猬 忘 记 了 一 天 的疲 劳 。我 在 整 个 阅读 教 学 过 程 中认 真 地 发 现 学 生 的 闪 光 点, 充分发挥” 称赞” 的作 用 , 引 导 鼓 励 孩 子 们 完 成 各 项 阅 读 任 务. 充 分借 用 ” 称赞 ” 来张扬学生个性 。 教 师在 引导 学 生 交 流 学 习情 况 过 程 , 也利用” 称赞” 来 互 相 评 价 对 方 体 验 阅读 成 功 与 受 人 表 扬 的 快乐 。 在 预设 ” 称赞” 的 同 时 注 意 抓 住 动 态 生 成 资 源进行引导 , 让 学生 学 着 发 现 别 人 的优 点 。 如小 学 生 在 评 别 人 时 总喜 欢 抓 住 他 人 的 缺 点 来 讲 ,而 且 讲 的时 候 语 气 也 往 往 带 有 挑剔 性 或 攻 击 性 。 那 我 们 就 相 机 进行 引导 , 看别 人 的缺 点 更 要 发 现 别 人 的优 点 , 学会 先 肯 定 别 人 的优 点 , 如 果 发 现 别 人 的 缺 点则 要 很 善 意 地 帮 助 别 人 , 而且 语 气 要 合 适 , 并 当场 指 导 与 纠正 , 对 学 生 这 方 面 进行 养成 教 育 。 在 教 完 阅 读教 学任 务 后 结 合 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 进行 阅读 与说 话 结 合 训 练 。 发 现 班 级 别 的 同 学 的优 点 , 然 后 用 合适 的语 气 当 面称 赞 , 同时让被称赞的 同 学 说说 被 称 赞 后 的体 验 。这 样 文 本 、 阅读 教 学 、 师 生 与 生 活 三 者结合得天衣无缝 , 在充 满 灵 性 与 活力 的生 活互 动 中 , 既 学 文 又学做人 , 加深习得知识 , 形成 能力 , 在 体 验 中完 成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提 升 , 既提 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 又升华 了生命 , 达 到 了 阅读 教 学 的终 极 目标 。 阅读 教 学 中 的 一个 个 鲜 活 事 例 , 让 学 生 的感 悟 与 生 活 实 际交融 , 不 但 拓 展 了文 本 , 加深 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 而且 可 以 促 使 学 生 养 成 关 注 周 围现 实 生 活 的 习 惯 , 更好地生活 , 如 此 循 环往复 。 达到” 寓情 于教 , 以教 育情 ” 的 目的 。 四、 带着 激 情 从课 堂 出 发 ” 登 山则 情 满 于 山 , 观海则意溢于海” , 教 学 当 中的 ” 情” 犹 如教与学双边活 动的” 催 化剂” , 有 了它 , 学 生 才 会 在 教 师 的 点 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 如在教学《 长江之歌》 一课时 , 我 指 导 学 生 带感情 朗读课文这一部分做得十分精彩。一开始我 自己首先 激 情 洋 溢 的范 读 课 文 。然 后 指 名 让 学 生 读 自 己认 为 读 得 精 彩 的句段 , 在 学生朗读时适 时指导学生 , 激 发 出学 生 的 情 感 , 使 学生读 得铿锵有力 , 激情澎湃 , 感 染 了 听课 的 所 有 师 生 , 让人 心 中不 由得 涌 动 着 一 种 激 情 , 从 而 也 激 发 了学 生 的爱 国情 感 , 整个” 情” 字 贯 穿 了课 堂 , 取 得 了意 想 不 到 的 教 学效 果 。 学 生 语 文 阅读 能力 的提 高 , 犹如滴水穿石 , 非 一 日之 功 。 千 方 法 万 方 法 ,再 没 有 什 么 方 法 比 让 学 生 亲 身 经 历 读 书 实 践 活 动 更 好 的 方 法 了。 相信 在语 文教 学 这 一 广 阔 的 天地 里 , 只要 充分运用 教育艺术 , 将” 生活” 这一 活水引进课 堂 . 必将达到 ” 天光云影共徘徊” 的 境界 。

网络文学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网络文学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文 化 与 营销
中国市场 21 02年第2 6期 ( 总第69期) 8
网络 文 学 和高 职 “ 学 语 文 ’ 大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徐 晓芳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 0 1 ) 10 8
【 摘 要 ] 在 高职 院校 中,由于在 以就业 为导 向和 以技 能为本 位 的教 育理念 指 导 下 ,“ 学语 文 ”课 程 的 定位 相 对 大 较 为模 糊 。就 目前 大学生 阅读 情况 看 ,经典名著 鲜有 涉及 ,而对 于网络 文学却情 有独钟 。 因此 ,如何 引导 学生面对 诸 多 的 网络 文学作 品就成 了 “ 大学语文 ”教 师 的新课题 。在 “ 学语 文” 课程 教 学改 革 中加 入 网络 文 学作 品 的解 读和 甄 别 大 无疑 能 让该课程 更 受欢迎 、更有 活力 ,从 而提 高 高职 大 学生的人 文素质修 养 。 [ 键词 ] 高职 “ 学语 文” 关 大 ;网络 文 学 ;教 学改革 [ 中图分 类号 ]G 4 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10 — 42 (02 6— 08 0 0 5 6 3 2 1)2 09 — 3
全 ,大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旁听等方式扩展 自
己的知识 面。就 目前 来看 ,一 部 分 高 职 大 学生 对 于 “ 大
学 语文 ” 的认识 仅限 于 “ 四语 文”,而没 有真 正认 识 到 高
“ 大学语 文 ”课 程对 于提高 自身 素质 的重要 作 用 ,更无 法 将 该课 程和 自身将来 的可持 续发展 联 系起来 。 1 高职 教师在 “ 学语文 ”课 程教 学上的 一些误 区 . 3 大 由于高职 院校对 于 “ 大学 语 文” 课 程不 重 视 导 致 教 师在教 学 中不 能更好 的发 挥主观 能动性 。并且 ,高职教 师 发现 自己所教 的一些 优秀 的经典 中外文 学作 品往往不 能引 起 当前 大学生 的兴趣 。当然 ,很 多专家 和学者都 归咎于 教 材 的选 用 问题 。然 而 ,事 实上 ,“ 学语 文 ” 教材 的选择 大

2024年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

2024年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

2024年浅谈大学语文现状及改革策略一、大学语文现状概述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些明显的挑战。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注重记忆与应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同时,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大学语文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常常处于边缘地位,课时被压缩,教学内容泛化,难以深入。

此外,大学语文的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也相对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

首先,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引入多元化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经典、现代小说、诗歌、戏剧等,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同时,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探讨当代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手段,如在线课程、慕课、微课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评价与反馈机制评价与反馈机制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应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相结合,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同时,还应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作业批改、在线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力量。

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学术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师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时,还应引进优秀的语文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五、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文教学资源的优化是提升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应加大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学设施的配备水平和利用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视角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为视角
是 人 文 性 和 审 美 性 , 此 , 学 改 革 的 途 因 教 径 是 改 进 教 学 的 方 式 方 法 ,提 高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教 师 的 整 体 水 平 ,着 力 点 则 应 当 是 培 养 学 生 的独 立 思 考 能 力 。 当然 , 学 语 文 要 走 出 目前 的 困 境 , 大
【 关键 词 】大学语 文 独立 思考能 力
教 学 改 革
也包括反思 与追问 。如果满 足于让学生
获 得 某 些 人 文 知 识 或 者 “ 输 ” 学 生 一 灌 给
【 文献编码 】 o l. 6/in 40 diO 99 . . 5— : 3 js 0 s
9 8 ( ) 0 10 .3 8 9 C 1 .10 4 2
学 语 文 课 程 教 师 队伍 建 设 给予 应 有 的重
步 明确 回答 的 是 :大 学 语 文 这 门课 程 区别 于 其 他 人 文 素 质 课 的 特 质 是 什 么 ?
视 , 高等教育 的有关政 策或规定 中 , 在 适 当体 现 对 大学 生 母语 文 化 水 平 的重 视 等 ,更需要切实解决 大学语文 自身存在
教育 的影响 。 就实质而言 , 大学语 文是最
容易实施素质教育 的。 然而 , 由于教学观
念 陈 旧 ,不 能 大 胆 地 摆 脱 应 试 教 育 的顽 疾, 大学 语 文 教 师 一 味 抱残 守 缺 , 手 束 束 脚, 以不 变 应 万 变 , 能 主 动 去 适 应 新 的 不 形 势 , 会 自我 淘 汰 。 是 目前 大 学 语 文 就 这 处 于低 迷 状 态 的 重要 内 因 之 一 。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作 为 高 等 学 校 重 要 的 基 础 课 程 之 一 ,在 提 高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和 加 强 素 质 教 育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目前 ,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试析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科。

文章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设置的地位、课程的定位、教材的选用、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大学语文被称为高校基础公共课,是受众最多的课程之一。

但是从现阶段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使人乐观,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这门课程还未明定为公共必修课,多数学校仍将其列为选修课,在课时、师资、教材等方面投人明显不足,使其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大学语文已被公认为“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一门课。

笔者根据自己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一、提高认识,确保其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为什么要开设大学语文?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就将大学语文定性为素质教育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相当不稳固,在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系列中,仅有“大学生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大学语文不在其列。

至今还有高校未开设这门课。

不少高校都将大学语文当作一门选修课看待。

虽然有的高校将其作为必修课在部分理工类专业开设,但并未普及到所有的理工类专业,即使在同一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开与不开,也很不稳定,教学时数的安排也很随意,多数学校都是开设一学期。

这样的状况使多数高校忽略了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究其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大学语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和国家教委指定的必要课时作为政策保障,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的“尚方宝剑”,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对他们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但他们的汉语水平如何就没人管了。

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有 的教 材 从根 本 上来 说 , 重 了人 文性 , 忽 视 了工 具 性 。 注 而
人 才这 个 观 念 出发 , 材 内容 不 仅 要 “ 往 ” 还 应 “ 教 继 , 开来 ” 时 代 在 前 。

我们可以尝试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阅读。 古今中外的许多
文 学 名 著 改 编 成 了电 影 或 者 电 视 连 续 剧 , 们 每 个 人 都 可 以 随 口列 出 我 进 . 会 在 发 展 , 材 内容 应 当具 有 时代 气 息 。 社 教 个长长的名单 , 比如《 复活》 《 、教父》 《 ・ 、蝴蝶梦》 《 、简 爱》 《 、 茶花女》 、 目前 的 大 学 语 文 课 程 体 系从 总 体 上 看 , 非 完 美 无 缺 , 并 尚存 在 如 《 世佳人 》 《 乱 、 与狼 共舞》 《 、 悲惨世 界》 《 丝姑娘》 《 、苔 、 战争 与和平 》 、 下 问题 : 1 程 结 构 单 一 , 系有 待 拓 展 。有 的侧 重 于 文 学 素 质 教 育 , 的 《 、雷雨》 《 . 课 体 有 家》 《 、 围城》 《 、红楼梦》 …… 我们主张 以银幕上的名著引领经典的 阅读 , 但是 以观看影视 取代 或 两 “ 文课 ” 语 的性 质 和特 点 。我 们 知道 , 文 课 程 的 最 本 质 特 性 就 是 它 的 阅读 原 著 , 者 以 阅读 原 著 取 代 观 看 影 视 , 种 倾 向 都 是 我 们 所 反 对 语 影 各 另 工 具性和人文 性。 我们相 信 , 学与人文的统一 、 科 工具 性与人 文性的统 的 。 一 方 面 , 视 和 小 说 是 两 种 不 同 的 艺 术 , 具 独 特 的魅 力 ; 一 方 侧 重 于 人 文素 质 教育 , 的侧 重 于 文史 素 质 教 育 。这 些 恰 恰 都 忽视 有

大学语文教学教改之探索

大学语文教学教改之探索

大学语文教学教改之探索作者简介:王军彩,汉族,安阳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摘要:大学语文是针对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

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地位和性质是不容置疑的。

本文阐述了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探讨促进该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策略,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大学语文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外,面向文、理、工、商、农、医、法等各类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今天的大学教育,必须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既弘扬科学精神,也弘扬人文精神。

本文就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及课程教学改革,分别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目前现状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它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又能用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却处于边缘位置。

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

因此,以大学语文目前的生存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大学语文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争议。

有些高校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便是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大学语文在其课程设置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一直难以确定。

由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授课内容尚未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大学语文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某些教育者及学生对大学语文存在意义的怀疑。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内容摘要:长期以来,高校语文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倍受高校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议论的热点。

而我们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沟通交流能力差,写作才能差,尤其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缺失,时常成为用人单位论病的“软肋”,归根溯底,这还是与对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课程定位及教育目标的认识深浅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不能再安于现状,而是要立足于语文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改革考试方法等,以此增强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语文;创新教育;分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一九七八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语文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应该说《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大业。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语文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时代特征,深刻挖掘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弘扬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使其与世界优秀文化与人类共同赞誉的高尚道德情操相渗透、相融合、以此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格风范、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把教书与育人溶为一起,这是大学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实际教学效果与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还有很大反差。

关于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网络时代的高校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实现角色转变,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顺应21世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走向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国际化、个性化,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立体互动、双赢共进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韩山师范学院虽是地处粤东古城潮州,却一直与全国大语界的教改潮流并行不悖,历来注重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非中文专业的选限课程。

笔者作为该校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自2005年以来,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该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出了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引发了关于网络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实现网络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网络时代的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

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新型教师应该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教学软件的编制设计和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上,注重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而且还要具有课程开发能力,要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程开发中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桶水相对于一杯水的容量已不能满足网络化学习社会中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活水源”。

因此,教师只有不懈地追求真知,立足较高的知识平台,扩展视野,使知识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才能通过“授之以渔”,而达“认同其理”,使之“身正为范”。

网络环境下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语文专题学习网站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 专 题学 习 网站 教 学模 式 是 围绕 某 一专 题 进 行 的 详 细 而 深 入 的 资 源 建 设 . 用 网站 提 供 的功 能模 块 组 织 利 学 习 者使 用 网站提 供 的 资源 。通 过 自主学 习 、 作 学 习 、 合
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对该专题进行全面学 习 .在创设的

乏 .每个教学班 的人数通常都在一两百人 以上 .另一方
面, 通过 近 年来 的教 学 改革 . 多 高 校将 大 学 语 文 的教 学 很 内容 分 为 若 干专 题 。 以选 读课 的形 式 来 开 设 , 《 经》 如 诗 专
题、三 国演义》 《 专题、红楼梦》 《 专题 等等 , 因而 , 网络环 在
其 一 , 本专 题 , 自于教 材 内容 , 于 基 础 性 、 定 性 内 基 来 属 稳 容 : 二 . 展 专 题 , 在 教 材 中没 有 提 及 或者 涉 及 较 浅 其 拓 是
的 内容 . 映 了研 究 最 新 进 展 或 者 时 下 热 门话 题 . “ 反 如 易
语 文 网络教 学 模 式作 为一 种 新 型 的 教 学模 式 . 已经 得 到越 来 越 多语 文 教 师 的关 注 和 认 同 仅 就 各 级 各 类 高 等 学 校来 看 . 目前 所 开设 的大 学 语 文 都是 以提 高 大 学 生 综合 文化 素 质为 目的的公 共 课 程 , 要 以公 共 必 修 课 、 主 公 共选 修 或 选读 课 的形式 出现 一 方 面 由于 教 师 资 源 的 匮
成 语 文专 题 学 习 网站 教 学模 式 即 围绕 特 定 的 语 文学 习
是 “ 点时评 专题 ” 活动设 计 的 意图是 借助 易 中天 等专 热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论文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论文

大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初探摘要:随便时代发发展,社会对工作者的语文素养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具体灵活多变的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探究式阅读教学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自学和思索讨论以及表达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了阅读方法,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语文;探究;阅读中图分类号:h319探究式阅读教学方法源于上世纪末、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旨在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探究式阅读教学在高职公共学科《大学语文》教学中同样适用。

而且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不存在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探究式教学更能显示出优势地位,充分发挥出重要作用。

一、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强调情境对网络环境下教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3、强调合作学习的关键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合作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作用。

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集体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

4、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并非支持”教”)。

二、探究式阅读的特点明确的目的性。

探究式阅读目的明确,其本质是探究文本中的知识,从文章学、叙述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理论视角,对文本知识进行探索。

让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熏陶,获得阅读美感。

由于高职大学语文的特殊性,探究式阅读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又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差异。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作者:王治国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为高校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本文分析了传统高校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为综合教育的培养铺平道路。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语文课堂教学高校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也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能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情感性。

当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视度,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看待,让学生沐浴在语文教学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一)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

在高校教学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

学生在理解并且逐渐接受一个事物的时候必然离不开语文方面的知识。

比如,当我们要解一道数学题,在审题的时候离不开语文,证明的时候也离不开语文,答题的时候更离不开语文。

作为高校学生,必须要学好语文,在这个基础上去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

语文素养也是一个人知识与素质的重要体现。

就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但是,如果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能够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

这样必然能受到面试人员的青睐。

(二)符合新时期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在当前形势下,把高校语文教学放在时代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考察,才能更加明确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

江泽民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单纯地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来发展,这样就避免不了落后的状态。

所以,要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新时期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语文教育关系着高校学生乃至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开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作者:刘洁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8期摘要: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对于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当前其在高校不受重视的尴尬局面和现实,也迫使本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大学语文的改革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从1980年起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开设以来,至今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

应该说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正如杨志坚(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2006年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所说:“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从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把汉语教育推向世界等角度来说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意义。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普遍“重理轻文”的背景下,出现了众多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开设的必要性正受到人们的质疑,这就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思考教学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下面笔者将从自己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语文应有所改进和创新一份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现有的授课方式(主要是讲授法), 13%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 45%的学生认为死板,但已经习惯, 42%的学生强烈要求改革。

而从笔者和学生平时的交流中,也听到过类似的反映和要求。

这些现实告诉我们,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所普遍运用的讲授法已呈现出一些弊端,学生已不满足于老师单纯的讲授,对此方法已有一定程度的厌烦。

这种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环境与出路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环境与出路

浅析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环境与出路【摘要】:课程地位未定、课程性质不明确、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理念与思维缺乏创新,是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现实处境,为此,我们应该明确以文化性为主导的大语文教学观,遵循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并举的教学原则,把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学放在首位,创设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构建新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推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改环境出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呼声的不断高涨,如何使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朝着更加顺应当前的情势和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热门话题,就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来讲,问题也不容忽视。

当前,造成大学语文教学困难多多,处境不佳的现实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未定。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从小学到中学,语文课程是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开设的,它是一门关系到学生前途和命运的课程,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讲,要想考上理想的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孩子的未来,因此,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语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是高度关注,受到的重视也前所未有。

但考入大学以后,情况则发生了根本改变,语文课不再和学生的命运发生联系,学不学无所谓,学好学坏无所谓,因而,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但该课程的地位已经江河日下,从初高中时的中心被挤向了边缘,成为了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点缀,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如专业课程那样明确其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从而造成课程开设的极大随意性,开不开无所谓,开不开对高校的教学都不造成影响,这种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未定的局面,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现实处境之一。

其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不明确。

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浅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措施

浅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措施

浅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措施作者:葛俊如来源:《文理导航》2016年第25期【摘要】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是对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检验手段,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能够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评价;教学改革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必要性1.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做出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求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我国的母语教学内容,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其承载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基础的语言知识掌握与运用上的问题,而在于如何通过这一课程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继承民族基础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逻辑思维、思想等方面。

而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评价标准设定,这种标准的设定直接影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施展与实现,具备极强的导向性。

例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阶段,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重点直接指向学生在分数层面的实际考核结果,这就造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根据教学评价的重要参数进行应试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选择,直接束缚了学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目标已经转为学生对于学科综合能力的运用层面,因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当根据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进行调整,以发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正确的导向性。

2.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做出改革是教学环境变更的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运用对人们的生活与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上,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带来的教学内容的扩大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所开设的微课堂、网络讲学等方式都极大的改变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环境,教师与学生掌握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为未来大学语文教学课堂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结合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做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调整极为必要。

大学语文课程的百年探索与建设——兼论大学语文研究的分期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的百年探索与建设——兼论大学语文研究的分期问题
与会 代表一致 同意重开大 学语文课 , 因此它 也应是 大
研究。 众所周知, 我们只有对历史深刻反思, 才能更好 地面对未来 , 本文试图大致上对这一百多年的大学语 文发展史做一分期研究 , 以期抛砖引玉 , 希望有更多 的人来研究这一段历史 , 并取得更多的成果。 本文 的分期主要考虑的三个原则


1 自身规 律 ” . “ 原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 , 都有其 自身的特殊规律 , 忽视 这种 自身规律 , 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大学语文百 年教育史是反映大学语文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历史, 因此在分期时 , 必须充分考察大学语文教育 自身的个
性 。 10 以 94年清 末中 国文学 独立设科 为例 , 这一事 实 的产生 虽非社会政 治 的重大 转折 点 , 它对 于大学 语 但 文教 育的发展却具 有划时 代的意义 , 是大学 语文教 育 发 展史上 的一个重要标 志 , 应确认 为大学 语文教 无疑
与研究 。

百多年来 , 大学语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坎
坷 的过 程 , 但是对 于大学语 文的百年 历史探 索则鲜 有
观发展史中寻找 自身的特殊规律 , 做到既维护学科 尊严及 自身个性 , 又符合社会发展 的基本规律 。应 当说 , 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 , 1 年 1 9 9 的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 又是反帝反 封建的文化运动, 它对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十分深 远, 因此可以而且应当作为大学语文教育史上的分界 线之一;又如 18 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 90 华东师范大学的徐中玉先生联合倡议下 , 在上海召开 了由 2 所高校参加的首次 “ O 大学语文教学讨论会” ,
培 养 上走 了一 大段 弯路 。 4第 四阶段 。 兴期 :9 0年至 今 . 复 18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之我见
20年 0期. 06 3
【]刘新英. 2 关于大学语 文的几点思考 【] J .中国大学教学, 0 5 2 2 0年0
期.
要贯彻落实 “ 总结 、提高、创新”的六字方针。 所谓 “ 总结” 就是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 形成 中国文学的完整的知识 体 系 , 而 了解 中 国文学 的发 展 规律 ; 谓 “ 高 ” 就是 要提 升 学 生全 面认 从 所 提 , 识问题的水平 , 深化学生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 ; “ 所谓 创新 ”就是要学生从 , 观念的创新 , 思维的创新, 方法的创新 , 认识的创新人手, 进而达到理论的 创新, 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型 向主动研究型发展 , 逐步成长为创新的一
发 展 的历 史 不 清楚 , 就会 直 接影 响 到对 文 学 的理 解 。因此 , “ 在 大学 语 文”
重新呼吁在高校中开设《 大学语 文 得到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和教育领导 课, 部门的批准, 在全国掀起 《 大学语文》课学习的第一次高潮。 但 时 隔不 久 , 大学 语 文 》 的学 习 便从 “ 潮 ” 入 “ 《 课 高 坠 低潮 ” 究 其 原 。
长期 以来 , 国家 培养 了大量 急 需 的应 用 型人 才 , 到 了社 会的 一致 为 得 好评 。 日前 , 部 要求 高 校面 向全 体大 学 生开 设 中 国语 文课 , 教育 并且 要 求列
代。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 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 因此,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 也是向前发展的, 对问题认识的结论 不是完全相同的 , 也会因观察角度 的不同而得出不 同的答案。 因此 ,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 深入探讨 , 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问题 , 勇于提 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这样 , 才能 自觉培养 自己的创新能力 。 总结, 在“ 提高,创新”这六字方针中,“ 总结” 提高 是基础,而 “ 、“ 创新 才是目 的, 这正是 《 大学语文》 课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根本所在, 也是《 大学语文》 课教 学 改 革 、 新 的新 路 所在 。 创 基于对 《 大学语文 课的课程定位和 目的任务的以上认识 , 在教学 内

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科技信息
。高校 讲坛0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 N O M TO I
21 年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2 期 7
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杨 玲玲 ( 阳师 范 高等专 科 学校 辽 宁 朝
【 摘
朝 阳 1 2 0 ) 0 0 2
要 】 息技 术与大学语 文整合是 大学语文教 学改革的必然。 信 本文试从 阅读教 学、 写作教 学、 究性 学习三方面探讨信 息技术与大学语 研
文整合的教 学模 式。
【 关键词 】 息技 术; 信 大学语 文; 学模式 教
孑 子说 “ L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趣味性或许是 件 。 大学语文这 们课程能否成 功的关键所 在 . 不能引起对 象的兴趣 . 选文 2 作 文 教 学模 式 再好也是徒 劳的。” 而传统 的“ c 一张 嘴 , 一本书 . 支粉笔 . 块黑 一 一 板” 的单调课堂模式 . 若想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的积极性 . 度很 难 生活是作 文的源泉, 网络上 的视 频 、 片等可以为学生 创设生活 图 大 。所 以本 文主要探讨 信息技术与 大学语文相整合 的全新 的教 学模 情景 . 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 的缺憾 学生可 以在看到 、 听到的基础上 式. 以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 自己的思维空 间. 创作 出富有个性的作 文 大学语 文作文 以应用文教学为主 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多 以分析教 1 阅 读 课 的教 学模 式 材上 的例 文 , 然后模 仿写作 , 学生学起来 非常 的枯 燥 , 容易忘记 格 还 大学语 文所选 的篇 目都是优 秀的文学作 品 . 如果教师善于在 的立 式 而如今我们可以采用 “ 情景呈现——讨论交流——写作——评价” 意、 构思等方面进行精巧的设 计, 以美的方 式突出教学 的重难点 . 让学 的情景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 以解说词作文教学为例看看这一教学模式 生在赏心悦 目的愉 快心境 下进行 学习训 练. 那么就能把学生的学 习兴 的优势 : 趣提高到最 大的兴 奋点. 而最 大化 的接受 知识 为此我设计 了如下 从 教师先讲解解说词的有关知识和写作要求 . 然后播放一段录制好 的教 学模式 “ 预习作业— —教学要求——作 者简介——课文背景—— 的电视里的经典 的解说 词 . 引导学生讨论 这个 解说词好 的哪里 . 深 加 课 文分析——课外拓展——课 外作业 ” 面以《 下 牡丹亭 ・ 游园》 为例试 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在此 基础上播放一段消音 的画 做探究 : 面, 让学生根据画面写解说词 , 然后播放声音让学会对比找出不足 。 通 预习作业 : 指导 学生利用 学校的图 书馆 . 或者上 网查 阅戏剧的一 过情景法教学增强 了学生的兴趣 . 使原本抽 象的应用 文教 学空间变为 些基本 理论知识 、 者情 况 、 作 创作情 况 、 作者对剧 本的看法 、 别人写的 具体形象 的现实生活空间 . 大大激发 了学生 的创作欲望 剧评等等 。 另外教 师可以平时在 网上 收集一些优秀 的应用 文和一些经典 的 教学要 求 : 向学生 介绍教学 的重难点 . 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 中做到 应用文素材 . 建立相应 的作 文资源库 . 上传到网上。 学生可以在课下 自 有的放矢 己自由练 习写作 . 这样可 以充分 的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 . 可以让学生 还 作者简介 : 简单介绍作者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 把 自己的习作发布到网上 , 组织大家一起评阅 . 修改 通过生生交流 、 课文背景 : 简单介绍《 牡丹亭》 的题材渊源 、 故事情节梗概 、 主题 思 师生交流体验写作 的快乐 . 我想这是传统的写作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 果 想 、游 园》 《 一节在《 牡丹亭》 中的地位 、 介绍戏曲的常识 。 课文分析 : 1 欣 赏现代戏 曲大师梅兰芳 曾排演 的昆曲 《 园惊 () 游 3 研 究 ・ 习模 式 陛学 梦》 ( ) 。 2 结合作 品及戏 曲分析杜 丽娘 的形象及其它人物的形象 。 3 分 () 析《 游园》 一节的艺术特色 , 重点赏析戏 曲的语 言美 。 开展研 究性学 习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多媒 课外拓展 :皂 罗袍》 曲文词 优美 , 《 一 婉转 典雅 , 味深 长 , 意 情景交 体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可 以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 外学习资源 . 打 融, 是历来 为人们 所称道 的伤春佳作 。曹雪芹 《 红楼梦》 第二十三 回就 破课 堂与 课外 的界 限 研 究 性学 习我们 可 以采 取下 面 的模式 : 准 用此曲来烘托刻画林黛玉的心理 封建时代 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 与杜 备—— 搜集——交流——整合 下面我们以“ 赵本山小 品的艺术风格” 丽娘同样的感受 . 因此这支感 叹韶华虚度 、 春愁 闷的曲子得到 了许 为例看 看这一模式 : 青 多少女的喜爱 和认 同 你们是否也会有同感 、 共鸣呢? 让学生谈谈感受 准备: 赵本 山的小 品表演在春晚独 占熬 头 . 那么为什么有这 么多 课外作 业 : 让学生课J  ̄ 用 网络收集 资料撰写论 文 ,牡丹亭 》 'f FJ 《 的爱情 的人喜欢赵本 山. 他的小品有什么魅力 . 指导学生进行 “ 赵本 山小 品的 描写 与《 西厢记》 表现 的爱情有何异 同? 艺术风格 ” 的研究 本课就是一个信息技术与大学语文的整合案例 . 在这个 课中课前 搜集 : 教师先让学生 自己发表多赵本 山小 品的看法 , 形成 自己的 预 习与课后练 习都需要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 . . 视野又锻炼 的学生 的信息检索能力 . 非常有利 于学 生今后 毕业论文 的 做到有理有据 撰写 。 另外本课人 物形象分析播放 昆曲《 园惊梦》 游 使语言文字直接转 交流 : 材料搜集后 . 留出一节课的时 间为学 生提供一个交流讨论 换成 了形象 . 学生更容易分析 . 提高学习兴趣 在讲授艺术特色时让学 的平 台。 当代学生表现 自我 、 争先的意识较 强. 他们都愿意把 自己掌握 生反复朗诵 曲词品味戏曲的语言美 课外拓展 中将人物做对 比分析开 的信息和 自己的观点介绍 给同学 . 大家求 同存异 比如有 的学生总结 拓学生的思路 。 这堂课 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 . 所体会到的美感 . 是传 了赵本 山小品的语 言风格 . 的学生 比较 了小沈 阳与赵本 山小品 的异 有 统的单纯研究文本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 同. 有的学生还 总结了赵 本山小 品的不 良倾 向。思想在交流碰撞 中增 上面我们所举 的是戏 曲教学的一个案例 , 其实诗 歌 、 散文 、 古文 、 值 , 各种观点在陈述中 、 中、 力辩 争鸣 中不断完善 、 升华。 议论文的教学都可以借助课件达到美感。如诗歌 、 散文课可 以在音 乐 整合 : 以上几个环节 的基础 上 , 在 最后要求学生 以小论 文的形式 伴奏下进行课 文朗诵甚至 可以直接播名 家对 课文 的朗诵熏陶学生 的 把 自己坚持 的观点整理成稿 . 以科 学的态度 . 为严谨 的展示 自己的 较 兴趣: 人们常说 “ 中有画 . 诗 画中有诗 ” 师也 可 以把诗 中所体现 的情 研究 成果 . 教 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也可 以尝试将所整理材料用幻灯形 景 用动画的方式展示 给学生 . 强学生对诗 歌情 感 的把握 : 加 议论文教 式展示 。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改革与创新思路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改革与创新思路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改革与创新思路探索摘要: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进化,将学生放在教育核心位置的理念已经成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研究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四个主要方面的改进措施。

首先,改革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让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其次,通过开展文学讲座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三,改进考评体系,增加写作能力的培育和评价,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采用小班教学方法,专注于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综合这些措施,可构建一个更加灵活、高效的大学语文教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创新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创新思维与提升人文素养的重任。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必须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旨在通过因材施教、辅以文学讲座、改革考评体系以及实施小班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质的飞跃。

一.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时,我们不得不回望那句经久不衰的名言:“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 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参照。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这一理念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尤其是在语文教学这一传统却又常新的领域。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首先,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偏重于文言文的解读和古典文学的鉴赏,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之探索在当前日益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氛围下,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来自开放的网络环境、开放的学习理念以及开放的学习工具的严峻挑战。

在当前这种网络开放性环境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讲授大学语文类课程时,就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形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与探索。

标签: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我国的大学母语教育是指以大学语文教育发展为龙头,多门汉语言课程共同发展的教育。

在大学里,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讲,大学母语教育在狭义上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以及大学写作课教学,在广义上是指一切能够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

可以说,大学语文类课程不仅仅传授语言和文学以及写作知识,而且它还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日益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下,传统的“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质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来自开放的网络环境、开放的学习理念以及开放的学习工具的严峻挑战。

在当前这种网络开放性环境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讲授大学语文类课程时,就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对目前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考核形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探索。

一、当前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现状然而,我国目前大学母语教育现状如何呢?据2011年5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青少年汉语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和退化。

在一个文化高速传播的时代,我们的母语却正在被淡忘,这是一个悲哀。

母语教育逐渐边缘化的现状导致我们的大学语文类课程在教学中处于较尴尬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语文类课程地位的边缘化。

在公共课中大学语文类课程既没有政治思想课程的权威性,也缺少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约束。

教育政策的偏差导致了我们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忽视,最明显的就是规定学生英语不过关,大学就毕不了业,而对我们的母语却没有设置相应的要求门槛。

所以,进了大学以后,大部分学生用绝大部分的时间来学习英语,而冷落了我们的母语学习。

而今,类似《大学语文》与《大学写作》这样的母语教学课程,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表中,似乎已经悄然淡出了。

2.大学语文类课程学习者的兴趣缺失。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的日益增强,为了在人才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大学生不得不努力追求自己的一技之长,在课程的选择上以实用为主,对于母语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

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了十几年语文,还能不会说中国话、不会写中国字?学生普遍认为语文的学习对自己的就业无实质性帮助,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而已。

完全将大学语文等同于中学语文,学习的热情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大学语文类课程竟变成了“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的一门课程。

3.教材编写上的诸多问题也导致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大学母语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与中学教育更多地讲究知识的传授应该有所不同。

而现有教材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大学教育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差异,未能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在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整合上探索切实有效的途径,来推进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而现代信息技术与母语课程的整合,是母语教材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4.课时有限,课堂讲授满足不了学生需求。

由于课时安排有限,大学语文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阅读和写作实践需求。

虽说拥有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可以使学生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搜索到各种母语教育资源,但由于学生课后的自发阅读和自由创作比较盲目和随意,导致课下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训练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而没有一定数量的欣赏和创作实践,课堂教学讲得再精彩也是仅仅是在建造空中楼阁而已。

而大学语文类课程自身的开放性与生长性,决定我们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终身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思想,突出自主性与探究性,并积极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优化。

二、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改革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我们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与改革。

我们尝试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相融合的教学体系,在广阔的母语学习背景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及实践活动,在不断地学母语、用母语教学中提高学生母语综合素养,带动学生课外对母语的关注与探讨兴趣,深化和拓展学生视野,使之成为一门真正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课程。

1.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母语很多时候处于一种本能与自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母语学习与运用,是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精确而优雅”的母语运用的要求的。

所以,在我们的大学生去除中小学应试教育这一沉重的枷锁之后,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最终目标就是引导他们认识提升母语水平与完善生命品质的关系,促进其母语的运用由自发走向自觉,让母语的学习伴随他们终身。

当今世界的科学正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

培养文理渗透、文工贯通等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和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流。

因此我们除了要科学合理地整合阅读、写作等课程授课内容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向社会延伸,向网络、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

这种教学空间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参与机会和实践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促进个性化主动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彰显其开放性与实践性。

教师要积极适应和调整来自开放的网络环境、开放的教学理念和开放的学习工具等挑战。

大学语文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

开放性与生长性是这个课程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

母语学习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运用环境,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引进终身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思想,充分开发和利用教科书之外的母语教育资源,包括纸质的书报、杂志、影视及网络等诸多媒体,演讲、辩论及表演等活动形式,博物馆、纪念馆及风景名胜等诸多场所,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母语学习教育资源,使母语学习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另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性是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的一个重要机制。

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自我学习的基础。

我们的大学语文类课程要从需求出发,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除了让大学生在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中感受艺术熏陶和艺术创作的快感,还要特别突出对学生创造性阅读、创造性写作的训练。

3.改革教学过程,突出自主性与情境性。

拥有知识面广,兴趣点多,获得信息量大是当前大学生的显著特点,但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不强,创新性不够也是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强调自主性与探究性,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在学习内容的确定上,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上,以及在学习成果的呈现上,都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在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母语学习与素养能得到持续提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情境教学包括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物质情境、心理情境与活动情境等等。

物质情境是指为教学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心理情境是指为学生获得某种愉悦和感动的情感体验而设置的场景或氛围;而活动情境是指通过一些教学活动的安排帮助学生把内心的情感或感悟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的情境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母语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4.改革和优化教学方法,强调其灵活性和效用性。

教无定法,教学中强调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上可采用课堂互质法、学生试讲法、师生研讨法、专题研究法以及音乐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呈现并增强教学的活泼性、互动性。

另外,课后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在读书报告、征文比赛、名作鉴赏、角色扮演(将经典篇目改编并排演)、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还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博客、微博、微信等辅助性手段,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更快捷、及时和直接地进行探讨、研究。

5.改革教学考核形式,注重多角度、全方位。

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

而以往大学语文类课程以知识型的内容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容易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教师也只能“照本宣科”,这显然不是大学教育培养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本意。

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我们认为对大学语文类课程的考核形式应该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

在开放式考核过程中,我们的主要遵循的原则是在评价学生时,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比重,多角度、全方位地衡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既考虑学生的考试情况,也兼顾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如课堂表现考核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分组讨论、群体讨论中的表现评分,重点放在学生的参与度、创新度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协调配合精神等。

在课下自主学习考核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书面表达上的创新度等全面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课外实践考核环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参与实践环节情况、参加学院及学校各类征文比赛、大学语文节、演讲比赛、话剧节等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分。

总之,开放式考核形式既可以使教师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成果,给出公平合理客观的分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完成,又培养了学生对该课程持久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能力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三、结语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大学语文类课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