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近代化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近代化成败原因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历史系12本黄瑶 12号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面对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被迫放弃原有的闭关锁国政策,陷入民族危机当中。日本迅速完成了近代化,并且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一个独立国家,而反观中国则是进行了多年战争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浪费了大好的发展时光,在本来就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路上又再次落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是非常相似,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这和两者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思想有着密切关联。本文旨在通过对“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这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寻找两国近代化成败的原因。主要内容: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形成
二、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主要内容
三、两种观念的发展
四、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
五、两种观念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
研究思路:
在文章结构上,以两国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两种口号作为入手点,逐步分析两国对外开放观念开展,由口号的产生、发展再到它们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最终探寻两个近代化成败的原因。在资料选择上,综合考察两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新学术研究。研究现状和方向:
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国际背景下,两个的近代化命运为什么这样的不同?从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就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那时到今天,百年的时间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就研究的方向来说大致有这几种:中日近代化的起点问题;社会精英阶层于近代化;中日社会结构于近代化;中日早起工业化的比较;儒家思想于中日近代化。从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有这样两个特点:一、研究的主题不断的更新。从最早的政治近代化比较到今天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比较;二、研究领域不断的拓展。从内容上看既有两国近代化的大方向的比较研究,又有以事件和人物为内容的小方向研究。
参考文献:
1、本庄荣治郎:《日本经济思想史研究》,日本评论社1966年版
2、植手通有:《日本近代思想的形成》,岩波书店1974年版
3、平川佑宏:《和魂洋才的谱系》
4、梁启超:《论中日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华书局1916年印
5、郭沫若:《中日文化的交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梁伯华.近代中国外交的巨变[M].香港:商务印刷馆,1990
7、严清华,幕府末期日本的开国贸易思想[J].日本问题研究,1995
8、王少普.东方文化圈内的不同趋势[M],华龄出版社,1995
9、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一项比较现代化研究[J],近代史研究.1991
10、何芳川.近代东方的沉沦和日本的崛起[J].世界史1988
11、河野健二:《日本的近代化与知识人》.东京.岩波书店
12、姚传德:《李鸿章与大久保利通的近代化思想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