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的生活史
肝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又称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胆囊中的寄生虫,它的生活史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
肝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卵期、毛蚴期、囊蚴期和成虫期。
首先,肝吸虫的生活史始于成虫在人体肝脏和胆囊内产下的卵。
这些卵随着宿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如果宿主排泄物进入水体中,卵就会孵化成毛蚴。
毛蚴是肝吸虫的第二个阶段,它们在水体中游动并寻找适合的介绍宿主,比如某些螺类。
一旦毛蚴进入了螺类体内,它们就会发育成囊蚴。
囊蚴是肝吸虫的第三个阶段,它们在螺类体内生长并形成囊状结构。
一旦宿主(人类或其他动物)摄入了感染囊蚴的螺类,囊蚴就会在宿主的肝脏和胆囊内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成虫。
成虫是肝吸虫的最终阶段,它们寄生在宿主的肝脏和胆囊内,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和营养物质来生存。
成虫会产下大量的卵,重复着肝吸虫的生命周期。
肝吸虫的生活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复杂。
而对于人类来说,了解肝吸虫的生活史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肝吸虫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通过对肝吸虫生活史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人类的健康。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寄生虫,又称血吸虫,是寄生在人类体
内的传播弓形虫病和出血性疟疾的原因,主要分布于拉丁美洲、非洲
和亚洲。
它们随血液流动,能够不断繁殖并对宿主造成损害。
疟原虫的生物学特征是,它有头尾长度不等的双体结构,头部被
称为细胞头,尾部被称为剑状尾;体长可达3-10毫米,头端有三个口器,尾端有刺状的剑状样式;具有特殊的旋转道行迹。
疟原虫的性别
可分为雄性和雌性,而雄性的体长比雌性的要短。
雄虫只有左侧的剑
状尾,没有口器,而雌虫则具有右侧的剑状尾,以及左右两侧的口器。
疟原虫的生活史在人类体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受卵期,
即雌虫将卵产在宿主体表,受卵后虫卵孵化成小虫,虫卵能够由宿主
粪便排出体外,而宿主由此被感染。
第二阶段是滋养期,即小虫在宿
主的体内生长发育,并以血液及其他源为养料;当虫体发育至一定阶
段之后,即可参与繁殖;第三阶段是繁殖期,即雌虫在宿主体内受精、产卵,从而完成一个繁殖周期,从而使人类留下弓形虫感染的痕迹。
疟原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能够改变宿主的血液流动、多次繁殖、有可能造成宿主严重的身体伤害,因此,必须加以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感染和病情的发生,从而保证人体
的健康。
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幻和惊险。
血吸
虫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水生阶段和宿主寄生阶段。
在水生阶段,血吸虫的卵会被排放到水中,然后孵化成毛蚴。
毛蚴是血吸虫的
幼虫形态,它们会游动到淡水中的螺类体内,然后在螺类体内发育成囊蚴。
囊蚴是血吸虫的第二个幼虫形态,它会等待着被宿主吞食。
一旦囊蚴被宿主吞食,它们就会进入宿主的体内,然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到宿
主的血液循环中。
一旦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囊蚴就会蜕变成成虫,然后开始寄生在宿主的血管内。
成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随着宿主的排泄物排放到水中,继续循环着血吸虫的生命周期。
血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妙和复杂,它们依靠水生阶段和宿主寄生阶段的循环
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然而,血吸虫也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寄生虫之一,它们会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血吸虫的认识和防治,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宠物免受血吸虫的侵害。
《血吸虫病防治基本知识》1
保护易感人群
自然人群普遍易感血吸虫,感染后免疫 力保护期短、弱。保护易感人群的方法是 不感染或感染后及时处理(指不发育为成 虫或排卵前)。主要措施为:不接触含尾 蚴的疫水,必须接触疫水(双抢、防汛抗 旱等)前涂抺防护用品或穿防护服,接触 疫水后7-14天进行预防性服药,感染季节 后1个月左右接受血吸虫病检查等。
血吸虫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感染途径
人们在捕鱼、捞虾、防汛、排洪、砍芦苇、 打湖草、洗衣物、洗手脚、游泳等活动中 接触疫水,都会感染日本血吸虫病。每年 的4-10月均适宜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以 有大批人群下水从事生产、防汛等活动, 极易造成人畜感染。这是日本血吸虫病的 易感季节。
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危害
日本血吸虫雌虫不停的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 人的直肠、结肠和阑尾的肠壁组织内,引起肠粘 膜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 状。另一部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 血管内,形成很多虫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 管,破坏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纤维化进而肝 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脉高 压,病人出现腹水和脾脏肿大,食道静脉、胃静 脉也会发生充血曲张,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 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尸
尾蚴钻入皮肤,脱掉尾部变成童虫。童 虫进入静脉务管,在血管内移行,经过 心脏、肺部,最后到达肝门静脉系统内 寄生,童虫第22天后发育为成虫。成虫 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与雄 虫合胞的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每条 雌虫每天产卵1000~3000。自感染尾蚴 至粪检虫卵阳性需时约1月以上。日本血 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达 40年之久。
血吸虫病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 成虫、虫卵、毛蚴、母胞 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等发育阶段。日本血 吸虫成虫体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血 管中,虫体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大部 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 壁掉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便中的虫卵 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 并在螺体内发育,经母胞蚴,子胞蚴两个阶段, 再发育为成千上万条尾蚴,成熟的尾蚴从钉螺 内逸于水中,浮在水面,若遇到人或牛、羊、 猪、等哺乳动物,便钻入感染者的皮肤并脱去 尾部,变成童虫,移行至门静脉系统寄生,22 天后发育为成虫,完成其一个生长发育周期, 这就是日本血吸的生活史。
5、日本血吸虫(附:尾蚴性皮炎)
d. 剪去塑料管两端,将血清挤在载玻片上镜检。
虫卵周围出现条束状、指状、泡状的白色絮样沉淀
为阳性反应。
精选完整ppt课件
30
(3) 尾蚴膜试验: 原理、方法同环卵沉淀试验。
(4)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5) IHA IFA ELISA 五、流行:
日本血吸虫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及印度 尼西亚等亚洲东部国家。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 长江以南的十三个省、市、自治区。台湾有日本血 吸虫的动物感染,尚t课件
24
由于肠壁大量纤维化,使肠道消化、吸收 功能发生障碍,致不规则腹泻、便秘。
由于肠壁大量纤维化,虫卵难以破溃入肠 腔。故90%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很难在粪便中查 到虫卵。
精选完整ppt课件
25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发生两类获得性免疫 反应:一是对沉积在组织内的虫卵反应,就是本 病的免疫病理过程;另一是童虫或成虫诱导的抗 再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即伴随免疫。
我国历代医书中所记载的“蛊症”、“蛊胀 病”,有些就是血吸虫病。
精选完整ppt课件
3
然而,首次发现日本血吸虫成虫,是1905年, Catto在新加坡解剖一例死于霍乱的福建籍华侨 的尸体时,在肠系膜静脉中查获。同年,Logan 在湖南常德县一名18岁的男性农民的粪便中首次 检出日本血吸虫卵。
根据解放初期的调查,此病流行于长江流域 及以南的十三个省,估计有患者1千多万人,受 此病威胁的人口在1亿以上。解放后,开展了大 规模的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控制了流行,取得了 巨大的成绩。但近年又严重的流行。
20
3.虫卵的致病: (1) 急性期:
常见于无免疫力的人群,初次感染或慢性病人 再次大量感染尾蚴,发病多在成虫开始产卵之后, 卵内毛蚴分泌酶及可溶性Ag物质从卵壳释出,引起 虫卵周围组织炎症,坏死,从而在肝脏和肠壁形成 大量的嗜酸性脓肿——即急性虫卵结节:以日本血 吸虫卵为中心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坏死区。
小学血吸虫病预防课件
用水安全
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人们接触疫水40天左右,就会出现畏寒、高烧、出汗、腹胀、腹泻、肝脾肿大,大便带脓血,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这就是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多次接触疫水或急性血吸虫病没有完全治愈,可转为慢性血吸虫病,所表现的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02
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约6毫米和3毫米,在山丘地区多见
03
钉螺
纵肋
唇脊
唇脊
脐孔
草是钉螺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有螺必有草
草能使钉螺获得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等条件
钉螺可摄食原生动物和植物,但以摄食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草本种子植物等
02
01
03
植被和钉螺
血吸虫病的流行因素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接触疫水的方式很多,捕鱼捞虾、游泳戏水、在水中抢收抢割、开垦有螺湖荒、种水稻、打湖草、防汛抢险、在有螺江河湖滩放牧、在有螺河沟洗衣物等
接触疫水的次数愈多,时间愈长,面积愈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愈严重
血吸虫病感染的主要方式
感染血吸虫病的季节
一年四季,人体接触疫水都可以发生感染,而4-10月最易被感染,这个季节雨水多,气候温和,钉螺活跃,逸出大量的尾蚴漂浮在水面上,极易被感染 在江西急感发病的高峰季节往往与洪水上涨、降雨增多密切相关,集中在6-10月份
下疫水后如未及时服用预防药,则应在末次接触疫水后的第22-28天,即血吸虫刚发育为成虫,尚未大量产卵之际,口服吡喹酮
做好个人防护
1
在疫区使用压水井的井水洗手洗脸
2
在有螺洲滩、水域作业时,应喝开水
3
船上用水将水加热到60℃以上或在水中加入漂白粉(1克/50公斤水),均能快速杀灭尾蚴,或在湖心和流水较急的河心取水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段。
日本血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虫交配产卵,卵随血流沉积于肝脏、肠壁血管内和周围组织。
分布在肠壁组织的虫卵部分破溃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主动侵入,经过二代胞蚴无性繁殖,形成大量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浮于水体表层,当人畜生产、生活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尾蚴可主动侵入皮肤成为童虫,童虫随血液循环到肝和肠系膜静脉而定居并发育为成虫。
通常在感染尾蚴后3周左右即可发育为成虫,即可产卵。
虫卵随门静脉血流顺流到肝,或逆流入肠壁而沉着在组织内,约经11天左右逐渐发育为成熟虫卵,内含毛蚴。
肠壁内的虫卵可破坏肠粘膜而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再重演生活周期。
虫卵在组织内的寿命约为21天左右。
雌雄合抱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3~4年。
从血吸虫生活史可见血吸虫病流行由以下环节构成:①传染源排出虫卵;②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③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④螺体内发育并逸出尾蚴;⑤尾蚴感染终宿主。
认识传播的5个环节,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人类或哺乳动物感染了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在急性期患者可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消瘦乏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出现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严重危及生命。
儿童得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发展为侏儒症,患者将痛苦终身。
2、危害人类健康的“瘟神”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猖獗,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断垣残壁、满目凄凉,出现了许多“无人村” “寡妇村” “肚胞村”等悲惨景色。
如素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昆山,血吸虫病感染者占当地人口总数的65%以上,有100多个“无人村”。
高邮县新民乡农民在有螺的洲滩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感染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 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真所谓“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血防形势依然严峻5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血防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一种生命力、繁殖力都很强的生物,加之有螺环境复杂,给灭螺工作增加了难度。
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人口大流动使血防形势更加严峻。
例如,我省某市一小学生暑假期间随父的船队去血吸虫病流行区,曾在江滩上戏水玩耍,回家以后生病入住市医院。
医院因病孩高热不退给予多种治疗措施,疑为伤寒、白血病等而作各种细菌培养、骨穿刺,还转诊上海某医院,未果。
后经血防部门工作的亲戚探病提出看法,即去血防站就医,确诊为血吸虫急性感染,给予吡喹酮治疗痊愈出院。
该患儿由于误诊使得病程延长,增加了痛苦,多耗费了近万元,劳民伤财。
由于缺乏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导致一些人得病后误诊而延误治疗,甚至导致死亡的这类病例并不少见,同时也反映了部分临床医生的血防意识淡薄。
4、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长江流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个县、市、区。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又称旋毛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肝脏和胆囊中的寄生虫,是引起
血吸虫病的病原体。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常见于东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
而日本血吸虫则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中国的一些地区。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十分复杂。
它的生命周期包括两个宿主,螺类和人类。
首先,成熟的日本血吸虫会在人体内产卵,这些卵会通过人类的排泄物排入水中。
在水中,这些卵会孵化成幼虫,然后感染一种叫做田螺的软体动物。
在田螺体内,幼虫会经历数个发育阶段,最终成熟并产生大量的毛蚴。
这些毛蚴会游动到水面上,等待着另一个宿主的到来。
当人类接触被感染的水源时,毛蚴会穿过人体的皮肤,进入人体内部。
在人体内,毛蚴会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肝脏和胆囊,最终发育成成虫。
成虫会寄生在肝脏和胆囊内,吸取人体内的营养,同时产生大量的卵子,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腹泻、黄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血吸虫病至关重要。
在日本和中国等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开展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包括加强对水源的管理、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卫生设施建设等措施,以减少血吸虫病的发病率。
总之,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虽然复杂,但通过加强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
减少血吸虫病的发病率,保障人民健康。
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能够共同努力,消灭血吸虫病,让人类免受这一寄生虫病的困扰。
血吸虫
③
血吸虫生活史
★④血吸虫在人体内移行
童虫 小静脉 右心 皮下组织 肠系膜毛细血管
肺
左心
Hale Waihona Puke 肠系膜动脉成虫 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血吸虫以体壁及肠道吸收营养物质。
体壁吸收单糖及氨基酸
肠道消化红细胞,♀虫33万个/小时,♂虫3.9万个/ 小时 从尾蚴侵入人体到成虫成熟产卵约需24天
④
血吸虫生活史小结
1.成虫寄生在人及多种哺乳动物门脉-肠系膜静脉内 2.人是血吸虫终宿主,牛、羊等为保虫宿主,钉螺为唯一 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为尾蚴,当人或保虫宿主接触含尾蚴的疫水后 经肤感染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较复杂,分为成虫、虫卵、毛 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等7个阶段。
血吸虫生活史
成虫寄生部位: 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 -肠系膜静脉系统内。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卵的产生、分布、发育及排出
血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血管内但我们却可以从粪便中检 获虫卵,这是为什么呢?
血吸虫卵的产生、分布、发育及排出
晚期血吸虫病人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 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 其二 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中心 坏死
嗜酸性脓肿
SEA停 止分泌
纤维化
变性钙化卵 (毛蚴死亡)
疤痕组织
血吸虫致病
肉芽肿形成的利与弊
肉芽肿形成可破坏清除虫卵并能隔离和虫卵释放的抗原, 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对机体的损害。 肉芽肿的形成破坏了宿主的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 芽肿形成相互连接的疤痕,导致一系列病变。并使虫卵有 机会从宿主体内排出。
抗血吸虫、抗丝虫、抗阿米巴药物
临床应用
吡喹酮用于治疗各型血吸虫,适用于对慢性、 急性、晚期及有并发症的血吸虫病患者进行 病原治疗,也可用于肝脏华支睾吸虫病、肠 吸虫病、肺吸虫及绦虫病等。
不良反应
具有杀虫效果好、毒性低、疗程短、口服方 便、非常安全、价格便宜等优点,不良反应 少且短暂。
口服后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头痛 、眩晕、嗜睡等,用药期间要避免驾车和高 空作业。
偶见发热、瘙痒、荨麻疹、关节痛、肌痛等 ,与虫体杀死后释放异体蛋白引起的免疫反 应有关。
抗丝虫病药
丝虫病是由丝状线虫 所引起的一种流行性 疾病,在我国流行的 丝虫病的病原体是寄 生于淋巴系统的班氏 丝虫和马来丝虫。
发育阶段
1、在蚊体内发育 蚊虫叮咬丝虫病患者→病人血液中的
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体→在蚊体内发育 成成虫,称为感染期幼虫,此期幼虫在 蚊体内只发育并没增殖
back
小结
乙胺嗪和呋喃嘧酮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 杀灭作用 ;
伊维菌素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共同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杀虫效果:呋喃嘧酮>乙胺嗪>伊维菌素,
但呋喃嘧酮还有严重心、肝、肾毒性, 临床少用。
阿米巴病
病因: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寄生形式: 滋养体 致病形式 包囊 感染形式
症状 : 腹痛、腹泻、便血及暗红色酱样便,即肠内阿 米巴病 严重者,滋养体会侵入肠外组织,产生阿米巴 炎症或脓肿,即肠外阿米巴病
丝虫病晚期的下肢象皮肿
治疗药物
乙胺嗪 伊维菌素 呋喃嘧酮
乙胺嗪
药理作用: 乙胺嗪对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
微丝蚴均具有杀灭作用,对其成虫也 有杀灭作用,只是需要较大剂量或较 长时间。
临床用途: 适用于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和罗
阿丝虫的感染。
血吸虫及血吸虫病PPT.
二、形态结构
1.成虫 •外观线形,虫体圆柱状, 雌雄异 体; •口、腹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 (1)雄虫 •大小:(12~20)×(0.5~0.55)mm •乳白色,背腹扁平,腹吸盘以下虫 体两侧 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 (2)雌虫 •大小:(20~25)×(0.1~0.3)mm •黑褐色,圆柱状,前细后粗
血吸虫及血吸虫病文档ppt
目录
概述 形态结构 生活史 致病机理 临床特征 诊断及防治
一、概述
• Kasai(1903)首次在日本一病人粪便中发现血吸虫卵。 • 1905年Logan在湖南常德县的一例下痢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了 日本血吸虫卵。 • 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湖北江陵的西汉男尸体 内发现典型的血吸虫卵,证明2100多年前我国已有血吸虫病的 流行。
虫卵 椭圆形,淡黄色,中等大小;卵壳薄无卵盖,亚 侧位有一小棘;内含1个毛蚴。
3.毛蚴(miracidium) 大小99~35µm, 周身披被纤毛, 运动时长椭圆形, 静止时梨形.
4.胞蚴( sporocysts )
3.第三个标准,细节
如果客户提出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销售人员不应替售后服务人员去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专业都有各自的分工。
制成成品,或浓缩成过饱和溶液使结晶析出。大多数中药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是蒸发浓缩,通过蒸发浓缩可以制备浓溶液或制备溶剂
。因此,蒸发浓缩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3、
干粉的表面粘附:
6、进料泵的连接管道是否接好,电机与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2. 虫 卵 大小: 89 × 67 µm ; 椭圆形,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 卵壳一侧有一小侧棘 ; 卵壳内有薄胚膜包绕的
成熟毛蚴。
侧棘
血吸虫生活史
Morphology
Company Logo
Life Cycle
Company Logo
Life Cycle
Egg
Miracidium Sporocyst I Sporocyst II Cercaria
Adult
Company Logo
Life Cycle
egg
miracidium
intermediate host
cercaria
adult
Company Logo
skin
periperal capillary
bed or lymphatic system right heart
snail(Oncomelania hupensis)
Infective stage: cercaria Infective route: through skin
Definitive host:
human and some mammals Reservoir host: several species of mammals, including cattle, dog, pig,
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12个省、市、 自治区,属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WHO确定的 六大热带病之一。
Company Logo
血吸虫的主要特点
成虫似线虫,圆柱形;雌雄异体,但常合抱 成虫在血管内(门脉系统)寄生,虫卵从粪中排 出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尾蚴为感染期,经皮肤感染 仅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 虫卵是主要致病因素,危害严重
pulmonary circulation
left heart systemic circulation hepatic portal veins mesenteric vein
血吸虫生物知识点总结
血吸虫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血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1. 成体形态特征:血吸虫成体呈细长的扁形,雌虫较雄虫稍大,雌虫长约1.3-1.5cm,雄虫约1.2cm左右。
体表覆盖着环状的鳞片,表面光滑。
口位于体前端,有一个环状的吸盘。
雌虫的生殖道发达,雄虫具有睾丸和生殖道。
2. 生活史:血吸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两个寄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血吸虫卵在水体中孵化出幼虫,称为毛蚴。
毛蚴会依靠中间宿主(螺类)寄生,通过滤食螺类来成长。
成熟后的毛蚴会游向水中并寻找终宿主,外膜位置穿透进入人体内,附着在血管壁内进行生长和繁殖。
二、血吸虫对宿主的影响1. 对人类的影响:血吸虫会导致血吸虫病,这是一种与寄生虫有关的慢性疾病。
病理学上,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吸血,导致器官贫血、腹泻、腹水、肝脏肿大和脾脏肿大等症状,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中国、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2. 对中间宿主的影响:血吸虫的毛蚴寄生在螺类体内,对螺类造成了危害。
血吸虫寄生在螺类体内会因寄生物的排泄物含有寄生虫卵而引起螺类的生殖细胞减少、胚胎的损害,甚至死亡。
三、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1. 环境的改善:改善寄主类——螺类的生活环境,如疏通河道,减少污染,降低寄生虫的传播速率。
2. 卫生教育:通过卫生教育宣传,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如做好饮用水的卫生工作,避免在寄生虫流行地区饮用未经过滤处理的河流、湖泊水,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3. 药物治疗:早期发现血吸虫病感染者,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如使用蚴灭、新蚴激、贝前净等药物,能有效地杀死毛蚴,缓解病情。
四、血吸虫的研究意义1. 临床医学:研究血吸虫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机制对临床医学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研究相关的药物防治和疫苗研发。
2. 流行病学:对血吸虫的寄生特点和传播规律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3. 生物学研究:血吸虫作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物种,研究其生物学特点对了解寄生虫的生命史和生活史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索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
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以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作为宿主。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两个不同的宿主阶段:水生螺类和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首先,血吸虫的生活史始于水生螺类,其属于中间宿主。
血吸虫的卵通过感染人类或动物的粪便排入水体中。
在水中,血吸虫卵孵化出毛蚴阶段,这是一种具有纤毛的生物形态。
毛蚴在水中游动,并寻找适合的螺类宿主。
一旦毛蚴进入螺类体内,它会在螺类的组织中发育成为尾蚴。
尾蚴是无性生殖的阶段,它会持续增殖,形成大量的尾蚴。
成熟的尾蚴会离开螺类,游动到水体中等待感染人类或动物。
当人类或动物接触到被感染的水体时,尾蚴会进入皮肤,通过钻入皮肤表面的毛孔或破损的皮肤。
一旦进入人体,尾蚴会在体内转化为成虫。
成虫是血吸虫的有性生殖阶段,它们寄生在人类或动物的血管系统中。
成虫会寻找适合寄生的血管,通常是肠道或膀胱的血管。
成虫通过吸食宿主的血液获取营养,并排放出新的卵子。
这些卵子通过尿液或粪便排出宿主体外,重复了血吸虫的生命周期。
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不同的宿主:水生螺类和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这种复杂的生命周期使得血吸虫的传播变得容易,因为它们依赖于水体和人类或动物的接触。
预防措施包括饮用安全水源、保持个人卫生和避免接触可能被感染的水体。
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
简述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人体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
它的生活史包括两个主要的阶段: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无性阶段是血吸虫的幼虫在淡水中发育的阶段。
成熟的无性血吸虫卵从感染者的粪便或尿液中排出,进入水体中。
在水体中,卵会孵化出毛蚴(miracidia)。
毛蚴主要通过感觉器官寻找适宜的介体——螺类。
一旦找到螺类,毛蚴会进入螺类体内并发育成大量的母蚴(sporocysts)。
在螺类内部,母蚴通过无性繁殖产生许多红眼蚴(cercariae)。
红眼蚴是血吸虫的游动阶段,它们具有尾巴和刺状口器,可以游动和穿透宿主的皮肤。
红眼蚴会离开螺类,并在水体中游动一段时间,寻找宿主。
一旦红眼蚴接触到适宜的宿主(如人体),它们会通过皮肤穿透进入
宿主的体内。
在宿主体内,红眼蚴会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大量的母蚴后代。
这些母蚴会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迁移到人体的不同部位,如肝脏、肺和肠道等。
在这些器官中,母蚴会继续发育成为成虫。
成虫是血吸虫的有性阶段。
它们通常寄生在人体的肠道或肝脏中,从宿主体内吸取营养。
成虫的体形像扁平的吸盘,能够黏附在宿主的组
织上,以确保其稳定的寄生。
在成虫体内,雄性和雌性成虫进行交配,雌性成虫会产卵。
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粪便或尿液排出,从而完成血吸虫的生命周期。
血吸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它需要两个完全不同的宿主——螺类和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了解血吸虫的生活史对于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吸虫的生活习性
血吸虫的生活习性
【生活环境】血吸虫全部寄生生活,多数营内寄生,少数营外寄生。
雌雄异体的血吸虫,呈合抱状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中。
【成长阶段】生活史过程中有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与童虫7个发育阶段。
其中,尾蚴为感染阶段;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均可致病,但虫卵是最主要的致病阶段,其沉积在肝、肠或膀胱及生殖器官导致的虫卵肉芽肿及其纤维化是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病变。
从粪或尿及肠组织中检获到虫卵即可确诊。
治疗药物为吡喹酮。
【日常生活】生活中的寄生人体的6种血吸虫中,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的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钉螺是其唯一的中间宿主,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采取的是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03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过程可以分为人体内阶段和人体外阶段两个阶段:成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中,产出虫卵后为什么能够从粪便排出呢?我们先保留这个问题,在致病性部分再解答。
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入水,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感染中间宿主钉螺,在钉螺体内经过两代胞蚴的发育,最终发育为尾蚴,从螺体内逸出。
尾蚴的向光性和向温性帮助它找到了终末宿主皮肤,钻入皮下,三小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在体内移行,最终寄在肠系膜静脉内发育为成虫。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生活史的要点: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只有一个种钉螺(Oncomelania),但可分成两个地理株,光壳钉螺,和肋泪壳钉螺。
光壳钉螺各个螺层是光滑的,没有肋纹,而肋壳钉螺在螺层上都有纵行心走向的肋纹。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是指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宿主,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起着保存寄生虫的作用,在合适的时机传播给人。
耕牛是血吸虫非常重要的保虫宿主,中国还没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用机器代替人劳动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可替代也不可消除的保虫宿主。
在流行区耕牛的数量往往提示感染的风险与防控的难度,而在一些防控成效比较好的地区,都实现了”以铁代牛”。
这样的话,人可以不用接触疫水,就可以完全的阻断人的感染。
那有哪些接触疫水的方式呢?像农民伯伯下田犁田插秧,渔民们在河里打鱼摸虾,主妇们在小河里洗衣服,这些都是各种接触疫水的方式。
感染方式:这个尾蚴正在靠近皮肤,开始入侵了。
尾蚴入侵的时候分泌的溶组织蛋白酶可帮助它入侵,然后它的尾部的剧烈摆动,获得动力使他钻到皮下。
尾蚴头体部钻入后,尾部断裂脱落在皮肤外面,其分泌的溶组织蛋白酶会引起I型、IV型变态反应,而出现丘疹,即尾蚴性皮炎。
预防的方式:不接触疫水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此外,可以采用一些物理的隔断,如穿桐油布袜,长筒胶鞋,尼龙防护裤;涂皮避敌等药物,就可以阻断尾蚴入侵。
还可以服用一些预防的药物,如吡喹酮,青蒿琥酯,蒿甲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吸虫的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虫体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
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壁掉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并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一个胞蚴又可发育成千上万条尾蚴。
成熟的尾蚴从蚴体中逸出,浮游在水面,若遇到人或牛、羊、猪等哺乳类动物,便侵入皮肤脱去尾巴,变成童虫,移行至门静脉系统寄生,在21天内为童虫阶段,22天后发育为成虫,完成了一个生长发育周期。
这就是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雌雄成虫合抱产卵
血吸虫雌雄异体,雄虫虫体扁平较粗短,虫体两侧向腹而卷曲形成抱雌沟,呈圆筒状;雌虫较细长呈圆柱状,生殖孔开口于腹吸盘下方,雌虫栖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内,与雄虫合抱。
雌雄合抱交配,雌虫产卵,每条雌虫每天产卵1000-3000个。
血吸虫卵孵化出毛蚴
虫卵在水温2-370C的水中均可孵化出毛蚴,温度低孵出慢,温度高孵出快。
也就是说全年各月份,虫卵在自然条件下的水中均可孵出毛蚴。
毛蚴感染钉螺
毛蚴感染钉螺的能力很强,在水温5-370C条件下均可使钉螺感染,但温度低感染率也低,温度高感染率也高。
被毛蚴感染了的钉螺,称为感染性钉螺,也称“阳性钉螺”。
感染性钉螺多分布在家畜放牧区和般只停靠的地方,以及居民点附近的沟港等处。
感染性钉螺在水中逸放尾蚴
毛蚴感染钉螺后大约经过两个月时间的发育变为尾蚴。
被毛蚴感染的钉螺,可以终生逸放尾蚴。
在5-400C的水温下,尾蚴都可以逸放出来,钉螺还可以爬上草叶,在露水中放出尾蚴。
在4-10月期间,或水温20-300C时逸放的尾蚴数量较多,尤其是春季第一次涨水初次淹没钉螺区时。
水中尾蚴最多。
尾蚴侵入人体的途径
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称为“疫水”。
尾蚴很小,肉眼很难看见,它在水中游动,当人下水时它就吸附在皮肤上,快速钻进皮肤,这一侵入过程只需10秒钟就可以完成。
尾蚴钻入皮肤后,皮肤上可出现红色小点,非常痒,一般两三天后自然消退。
血吸虫侵入人体内移行路线和寄生部位
尾蚴侵入皮肤时脱掉尾巴变成童虫,再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在体内移行,先到达肺部,再到达肝脏,最后到过营养物质丰富的门静脉主干和肠系膜静脉血管内寄生。
童虫第22天发育为成虫,雌虫第24天开始产卵。
血吸虫吞噬红血球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成虫在人体内最长可存活40多年。
血吸虫病对人体的损害
血吸虫雌虫不停地产卵,大量虫卵沉积在病人的直肠、结肠和阑尾炎的肠壁组织内,引起肠粘膜充血、水肿、坏死、严重者病人出现脓血便症状。
另一部分虫卵随血流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的小血管内形成很多虫卵结节,引起小脓肿,堵塞血管,破坏血管壁,使肝脏肿大、肝脏纤维化进而肝硬化,导致门静脉血液循环受阻,产生门静脉高压,病人出现腹水和脾脏淤血肿大,食道静脉、胃静脉也会发生充血典张,严重的可造成上消化道静脉血管破裂,病人出现大呕血,甚至死亡。
哺乳动物也可感染血吸虫病
牛、羊、马、骡、驴、猪、狗、猫、免、鼠(东方田鼠即俗称的“湖鼠”除外)、獐、狐、豹等多种哺乳类动物接触疫水后。
不受皮肤厚薄或部位的影响,尾蚴均可钻入其皮肤,并在其体内发育为成虫产卵。
黄牛和羊感染血吸虫病症状较明显,拉稀便或血便,消瘦,甚至死亡。
水牛、牲猪感染后的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
牛感染血吸虫与年龄有关,3岁以下感染率最高。
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钉螺是血吸虫毛蚴入侵,并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
钉螺是很小的螺蛳,外形很像螺丝钉,所以人们叫它钉螺。
它的长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
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一个小盖封闭着螺壳的口。
一种钉螺壳表面有凸起的纵向条纹,叫做肋,这种有肋的钉螺叫肋壳钉螺,一般分布在湖沼区,螺壳为褐色或灰褐色;另一种没有肋的钉螺叫光壳钉螺,一般分布在山丘区,螺壳为暗褐色或黄褐色,比肋壳钉螺略小。
湖沼区钉螺孳生环境
钉螺是水陆两栖的水螺类,多孳生在冬陆夏水、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
在湖区垸外,湖草洲芦苇洲、柳林地带等均适宜钉螺孳生。
地势低且全年水淹8个月以上的地带,以及地势高的坡岸(防汛水位淹不到)一般无钉螺孳生。
在湖区垸内,钉螺主要分布在内湖边、沟渠、洼地等有草地带,以及地势较低的苎麻地、棉地、竹林地、桔园等处。
山丘区钉螺孳生环境
山丘区钉螺孳生在沟渠、池塘、河溪和渗水坡等处。
其环境特点是:地面常年潮湿,杂草丛生或有石块缝隙遮蔽,水位经常波动,水流缓慢,山丘区钉螺孳生地较分散。
平原水网区钉螺孳生环境
平原水网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一带,这里河沟纵横、密如蛛网、地面潮温、杂草丛生、水位波动、水流缓慢,最适合钉螺孳生。
钉蚴和繁殖季节和寿命
炎热的夏天或严寒的冬天,钉螺躲在草下或泥土裂缝中,春季钉螺在潮湿的泥土表面产卵,湖区钉螺产卵从3月中旬开始,4月份是高峰期。
卵产出后包裹上一层泥皮,象个很小的泥球,约半粒芝麻大小。
幼螺最早在4月下旬孵出。
5月份则是高峰。
春季湖区第一次涨水时(5-6月),幼螺大批孵出。
孵出的幼螺约经三个月可长成成螺,即到7月中旬时已发育为成螺。
钉螺的寿命多数只有1年。
到第二年7月份成螺大批死亡,少数据钉螺可活三年以上。
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牛、猪、羊等家畜和渔民、船民、樵民等人群在孳生钉螺的湖洲或沟渠地带排泄粪便,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农民用生粪(未发酵)作水田肥料。
,或在沟内洗粪桶,以及厕所被水淹使粪便溢出等。
都会大量散布虫卵,造成血吸虫病流行。
尾蚴在水体中的习性与尾蚴的生命力
尾蚴在水中有向上、向边的习性,绝大多数浮于水面,并可受风浪和水流的影响漂向远处,岸边和下游水流缓慢的回流湾等处水面,尾蚴密度较高。
尾蚴在100C水中108小时后死亡,随着水温升高,尾蚴死亡速度加快:18-200C时96小时死亡,20-250C时48小时死亡,400C时45分钟死亡, 450C 时20分钟死亡,500C时3分钟死亡,550C时1分钟死亡,600C时则立即死亡。
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
人们在捕鱼、捞虾、防汛、排渍、砍芦苇、打湖草、洗衣物、洗手脚、游泳等活动中接触疫水,都会感染血吸虫病。
感染性钉螺在草上的露珠中也可逸放血吸虫尾蚴,所以打湖草或在湖洲草地玩耍也可能得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
一年中的每个月都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但每年的4-10月既适于感染性钉螺逸放尾蚴,又有大批人群下水从事生产、防汛等活动,极易造成人畜感染。
这就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