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材:边塞征战诗(新)
边塞征战诗
《关山月》【参考答案】 1.AC (选A给2分,选C给3分。A.“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 应为从“征人”的角度观察。B.对三、四句诗意思的解释,正确无误。 C.“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 志”错,曲解诗意。D.对诗歌意境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相符。E.对诗歌主 旨的理解,正确无误。) 2.(6分)(1)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清冷苍茫的景象。漫天遍野的大 漠朔风,吹遍玉门关内外。(2)诗人巧借长风把关山月三个相互独立的意 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出雄伟壮阔而又 苍凉悲壮的意境,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3)景因情而怨,情 因景更伤,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 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 残,心未死。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 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E. “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作者通过“雪晓”“寒灯”“ 断 漏”“ 斜月”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2.陆游与辛弃疾同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本词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都非常的相似。请问两首词都主要运用 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3、请把全诗翻译成白话文。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答案: 14.C E(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并非“以动衬静” E.“漏声断”是 漏声滴断的意思。C3分 E2分) 15.(1)、自幼立志报国建功立业;(2)、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 (3)、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4)、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 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边塞征战诗》ppt课件
在白日梦中了&在梦中与思念的人儿相会;也是一种苦涩
的幸福啊;难怪女主人要赶走可爱的黄莺鸟&这种无理而
有情的动作正揭示了战争破坏了人民安宁的生活;看起来
它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实则有深刻的时代内容;
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5
三、从旁观者的角度;控诉战争的罪恶& 杜甫在《兵车行》中沉痛地写到:“信
呼唤、游子的叹息
塞下11曲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此句点明了环境: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百 尺楼;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 季节& 时间:黄昏;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戍卒:久不归;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孤独一人;思念之情正随着青海 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这是一幅悲 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边塞秋末景色衰败、萧瑟、凄凉 — —唐军兵力枯竭;衬托出战事的惨烈;唐军 伤亡惨重&
对比;将领受恩轻敌;士卒竭力奋战&愤
慨诗歌转折的关键&上一层写将领;下一
8
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参考“633”P267
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 有 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 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 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有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 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
男儿本自重横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 少妇城南欲断北空回首&
摐金伐鼓下榆关; 大漠穷秋塞草腓; 边庭飘飖那可度;
每周一诗10(塞上听吹笛.虚实结合)
每周一诗第10首边塞征战诗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羌:古代民族。
羌笛:一个古代民族的乐器。
戍楼:军营城楼。
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鉴赏】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照着戍楼,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
“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
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后两句写的是虚景: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
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
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竟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
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不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相关介绍】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并称“高岑”)等。
主张以诗歌来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知识点】古诗词中的虚实结合(表现手法)一、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何谓虚?即空虚,空无所有;何谓实?即真实,实在。
实,指眼底景象;虚,指意中景物。
战争题材边塞诗词诗歌大全
战争题材边塞诗词诗歌大全诗并不是只在诗里,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
所以,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
我在此整理了战争题材边塞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战争题材边塞诗词11、塞下曲卢纶〔唐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2、潼关吏杜甫〔唐代〕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此诗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
漫漫潼关道上,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
“草草”,劳苦的样子。
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
放眼四望,沿着起伏的山势而筑的大小城墙,既高峻又牢固,显示出一种威武的雄姿。
这里大城小城应作互文来理解。
一开篇杜甫就用简括的诗笔写出唐军加紧修筑潼关所给予他的总印象。
与“三别”通篇作人物独白不同,“三吏”是夹带问答的。
而此篇的对话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是在对话的安排上,缓急有致,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态。
“修关还备胡”,是诗人的问话,然而关吏却不急答,这一“缓”,使人可以感觉到关吏胸有成竹。
关吏的话一结束,诗人马上表示了心中的忧虑,这一“急”,更显示出对历史教训的痛心。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边塞征战诗-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李 白
——《塞下曲》 卢 纶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 怨 》柳中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天山雪后海风寒, 军中遍吹行路难。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3、C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考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三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14. 古代诗歌的题材之 边塞征战诗
考点精讲
金戈铁马征战事 大漠秋风慷慨情
边塞征战诗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征战诗的常见意象、 情感、手法 ; 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 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多 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 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 家卫国的决心。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 (岑参)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古诗题材鉴赏:边塞征战诗
1、歌颂祖国边塞雄奇壮丽、奇异独 特的景观。
大漠雪,燕山月似钩。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主战思想:描写艰苦激烈的戍 边生活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 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 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如,《从军行》《使至塞上》《 燕歌行》《兵车行》等
(一)标志·典型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少妇)、胡儿 景物:秋月、落日、雪山、冰雪、大漠、孤城、 边关、黄河、长云、黄云、雨雪、风沙、碎石;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轮台、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 楼兰等。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号角、战鼓等 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抓住了马 身上那凝而不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 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 氛。
“幕中草檄砚水凝”,表现出将士们斗风雪的战斗 豪情。
二、知类型、明共性
(一)标志·标题
“行”“军”“戍” “征人”“塞上”“塞下” “从军”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词会出现在标题中。
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期间,封常清曾几 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 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首 诗是岑参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
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 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 斗气志。
边塞战争诗四首
岑参的诗笔力雄健而富有英雄气概。他以
英雄主义的精神描绘边塞的各种生活情景, 常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辽 阔壮丽的景色,因而富有浪漫的奇情异彩, 他还善于将见闻和经历分成一组组画面, 加以深入细致地描绘,他的边塞诗想象丰 富,气势磅礴,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最高 成就。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 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 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 加雕琢。
高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边塞诗成 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 上》、《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立 功报国的豪情,表现了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和对和平的 向往,揭露了边将的骄奢淫逸和朝廷的安边无策。其反 映民生疾苦的诗较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 盾;其讽时伤乱的诗,指斥弊政,对政局流露出忧虑和 愤慨。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较复杂。此外还有一 些咏史之作和一些描写旅途景色的诗,也颇有佳句。
“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杜甫
高适
岑参,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移居江陵(今
属湖北)。天宝三载,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 曹参军。天宝八载,入安西都护高仙芝幕,任 掌书记。天宝十三载,入安西都护封常清幕, 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 使。至德二载,至灵武肃宗处,迁右补阙,后 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永泰元年,出《全唐诗》编诗四卷。
就诗体而言,其古体胜于近体,七古最擅。其歌行 长篇,沉雄激壮,声情顿挫;五古质朴古直,有汉魏古 诗气息。近体则以七律和七绝为工。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014年诗歌鉴赏按题材分类2(边塞征战诗)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 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 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 边的将领。
• 3、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 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 ”指建功立业。
• 蓟北雄关:指黄崖关长城,它位于蓟县北部山区,雄险奇秀兼具,以年代久 ,变化多,布局巧,设施全成为长城建筑史上的杰作,和长城博物馆、"水 关"、"八卦城"石刻碑林等景点在长城全线称绝。
• 阴山山区:现存名胜有昭君墓(青冢)、战国赵长城、高阙鸡鹿塞、武当召 (汉名广觉寺)、美岱召、百灵庙等。古今有许多著名诗句描写此山。如北 朝最具代表性的著名民歌之一“敕勒川,阴山下,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 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名句,都如实地描写了历史时期阴山的风光和人类 活动。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征战诗
五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题材特征]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
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唐朝时期有两大主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其中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诗中大多表现了盛唐时期将士们功名万里外壮志报国志向,歌颂了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豪情,赞美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唐朝那些著名的边塞诗七绝。
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前三首写得太好了,都有成为七绝压卷的实力,谁是压卷,至今仍争论不止。
01《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中,有一句表现班超的心愿是“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作者就是用到了这个典故,来表达汉家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向,为了祖国的统一,扬名塞外,杀尽敌寇。
只要能保卫祖国,即使自己不能活着返回玉门关,也在所不惜。
0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浓浓乡情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在大漠的夜晚,举目远望,入眼的是一副月夜边塞图。
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茫茫积雪,城墙下月光如霜,铺满整个城外。
夜晚本就多思,何况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突然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将士思家之情,家在万里之遥,只能看着家的方向发呆。
0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读来真的让人潸然泪下。
保家卫国是军人该做的事,所以当遭受到入侵时,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
战争是残酷的,敌人是残酷的,五千大好男儿牺牲在战场。
谁都是有家有妻儿老小,五千男儿背后是五千个家庭,战争带来的伤害,对他们同样很残酷,军人战死的悲壮,家里人的命运就也值得同情。
04《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边塞征战诗
时代特征
——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 2、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 盛唐时期,诗歌多表现出豪迈,勇敢,一往无 前的精神风貌,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 牺牲,也死而无悔。如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孰知不向 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4、乐器或乐曲:羌笛、胡笳、琵琶、 《折杨柳 》《梅花落》《关山月》《行路难》《阳关三 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等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 昂扬精神
三、时代特征 ——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1、初唐: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 2、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民族(人),如阳关、 玉门、敦煌、酒泉、临洮、金城、蓟北、秦州 、祁连、河湟、皋兰、陇坂、楼兰、安西、阴 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雁北、碛qì 西、轮台、龟兹、夜郎、单于、吐谷浑,羯 jié 、夷、戍卒、将帅、胡人、等。
二、意象
3、自然景物:大漠、孤烟、长城、烽烟、黄沙 、秋月、明月、长云、秋月、冰川、孤城、边 关、风沙、雨雪、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雪山、黑山、鸿雁等(雄奇辽阔、壮阔奇丽)
四、情感8
·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
示儿 陆游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 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 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 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 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 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 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019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4边塞征战诗含解析
专题04 边塞征战诗一.边塞征战诗概说1.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到南宋时期,一些爱国诗人也写下了不少战争、杀敌之类的作品,是战争类诗歌多产的另一个时期。
2. 边塞征战诗的特点:①.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②. 边塞诗有明显的盛行朝代与代表诗人,特征明显。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中唐开始,唐王朝的国势日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一些悲壮和惋伤。
中晚唐的边塞征战诗歌多表达思乡闺怨之情,或者是对战士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痛。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③. 代表诗人:唐代: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南宋:南宋:辛弃疾、陆游、陈与义、张孝祥、张元干等3. 边塞征战诗常见内容及意象:常见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常见地名:胡、羌、羯、狄、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角、鼓常见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4. 边塞征战诗常见典故①. 投笔:班超幼年家境贫寒,长期抄书养家,一次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他乡立大功而封侯,后其出任兰台令史。
小学边塞诗歌10篇
小学边塞诗歌10篇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凉州词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使至塞上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燕歌行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渔家傲·秋思词牌名:渔家傲|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塞征战诗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 什么寓意?
答案:前两句用夜晚、秋风、汉关、寒云、 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初秋边关阴沉 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军城早秋 严武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
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
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
情却难以控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 作 答用:?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 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 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 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 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许浑《塞下》) 6.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战争的残酷, 厌战,反对穷 兵黩武
思想感情之四
7.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8.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描绘边塞雄奇壮 丽的独特景观
思想感情之五
边塞诗大全_诗歌.doc
边塞诗大全_诗歌边塞诗大全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张籍横吹曲辞·出塞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边塞征战诗
边塞征战诗
1
边塞诗
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 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 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 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从于是奇情壮丽的 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一些有切身边 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 历的见闻来写作;我们把这些反映边地生 活的诗歌通称为边塞诗。其代表人物是高 适、岑参、王昌龄。
叙事 实写 抒情 虚写
阵阵呜咽的笛声:亲人的 呼唤、游子的叹息
塞下曲
14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此句点明了环境: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 百尺楼,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 的季节。 时间:黄昏,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戍卒:久不归,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 天地悠悠,孤独一人,思念之情正随着青 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这是一幅 悲凉而又伤感的画面。
25
二、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思 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 思想感情特点。
26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 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 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 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 27 中原的风光 ……
—李 白 《塞下曲六首》
6
五、边疆将士思乡之苦。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返回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题材03+边塞战争类诗歌鉴赏-诗歌鉴赏常见题材过关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题材3 边塞战争类诗歌鉴赏一、什么是边塞战争诗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二、边塞战争诗的特点:1.反映主题:(1)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揭露将领的腐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作战艰苦——“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轮台九牛二虎之力月风夜吼,一川啐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2.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3)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三、边塞战争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燕歌行》)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 的对比。
二、常见意象 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 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 雨雪、风沙; 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 铩、刁斗、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地名:(胡 羌 羯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唐时称呼西域) 轮台(天山南簏) 龟兹 夜郎(隶属湖南或贵州);天山、阴 山、受降城(三降城,唐亦称河外三城,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 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甘肃)、楼兰、蓟北。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鼙鼓。 音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阳关 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渭城曲》)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题材特征 内 涵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 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为题材的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 ”“征人”“塞”“戍” 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 (黄沙、秋月、大漠、孤 城、边关、雨雪、风沙等 )、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玉门关、黄河、阴山 、楼兰、蓟北等)、战事 器具类(金鼓、旌旗、烽 火、羌笛、琵琶、战马等 )、乐曲类(《梅花落》《 折杨柳》《关山月》《阳 关三叠》《渭城曲》等) 、人物类(戍卒、将帅、 胡人、单于等)。
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其四 青海长云(层层浓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 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 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战争的艰苦
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新的歌曲),总是关山(边塞)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 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 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 照着长城。
【唐】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无那(无奈) 金闺万里愁。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 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 《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 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 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 得大捷的消息。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其六 胡瓶(唐代西域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落膊紫薄汗,碎叶城 西秋月团。 明敕(诏书)星驰(如流星奔驰,星夜奔驰)封宝剑,辞君一夜 取楼兰。
2.与个人际遇密切相关 边塞诗的主题丰富多彩,边塞诗 风格异彩纷呈,或豪放旷达,或雄壮 悲慨……除了时代使然,还有一个更 重要的原因,便是诗人自身。即使是 同一诗人,同一题材,也会因一时的 际遇、一时的情绪不同,而在主题、 风格上呈现迥然不同的特色。鉴赏诗 歌不可陷入定势思维。
从军行(乐府旧题)
(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
一书生!
(2)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
今犹忆李将军。
鉴赏要点
1.关注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燕歌行》)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2、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 兵黩武。 己亥岁二首(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陇西行(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燕歌行)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 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 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思考: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思 想迥异的艺术风格?
1.与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边塞诗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 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 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 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格调高亢,情绪激昂。而 宋代积贫积弱、国力衰颓,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势入侵,统治 者却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这样在知识分子的笔下,多用来表现 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 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即使同为唐诗,但也有较大不同。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 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 牲,也死而无悔。但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们虽然仍保持昂扬向 上的基调,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壮,多少感伤。
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其三 关城(边关守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古战场。 表(上表,上书)请回军掩尘骨(安葬尸骨),莫教兵士哭龙荒(荒原
)。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 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 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 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4.用典: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其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比 喻、夸张、渲染、烘托等等,如:
标 志
情 感
(1)修辞方面 :主要有夸 张、对比、 互文、用典 等。 (2)人物形象 的塑造方面 :常用侧面 烘托、动作 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等 手法。 (3)意境的营 造方面:常 用景物烘托 、虚实结合 等手法。
[应用体验]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 内 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 容 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 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 壮志豪情。(建功立业)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 英雄气概。(英雄无畏)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 边塞风光。(边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 两地情愁。(思乡盼归)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 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厌战怨战)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 、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 喜悦。(向往和平)
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 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 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四、艺术风格很不相同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 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 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 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
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烽火台)。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 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卢 纶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征人怨》柳中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南园》李贺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骨埋荒外,空见蒲桃(葡萄)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 王翰《凉州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朝刘宋文帝要杀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