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上海路北片区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市上海路北片区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简要说明

一、概述

(一)、区域位置

上海路北片区北临柳林路,南接规划中的上海路,东邻北京路,西接人民路。

片区南侧上海路西部,有现状郧阳医学院及其规划的护理学院、正在施工建设的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北京路以东有正在施工建设的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正在建设的十堰市行政中心位于片区北部北京路东侧。

(二)、现状分析

规划总用地面积2.27平方公里。东西方向最宽约1600米,南北方向最长约2100米。现状人民路、柳林路是城市建成区的主要街道,沿街建筑密集;片区东侧的北京路沿线,北部已建成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其沿线土地已被多家单位征用,有的正在施工过程中。片区南侧的上海路将于2008年开工建设。

规划范围内有十堰军分区、泰康花园、澳门花园、祥和山庄、翰林世家、农行住宅区、东汽五四厂(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等)、郧阳师专居民搬迁区、香格里拉城市花园等单位和居住小区。

本片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变化复杂。地形总的变化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坡地、冲沟为主,片区最高标高在东部山地为363.1米,最低标高在西北角人民路为242.0米。

规划区内355米以上山峰有3座,335米以上山峰9座,是可见度最强的视线通廊的视觉焦点。

(三)、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片区与其周边城市主干道以及城市主干道之间缺乏方便、畅通的交通联系。

2、山地格局未得到充分的挖掘,虽有青山却难认知。本片区有城市中心区难得的山地环境,植被茂密、保护良好、环境优美,但得不到充分利用,市民“亲山”难,并且严重缺乏视线通廊控制,空间开口不够,难以向城市渗透。

3、旧区城市空间过渡拥挤,缺乏“呼吸”空间,缺少内外空间的交流。旧城改造难度大。

4、功能过于庞杂、紊乱。居住(存在一至四类居住用地)、商业、工业、办公等用地混杂。

2、规划指导思想

(四)、规划原则

(1)、在传统的以土地平面利用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三维空间的塑造上。

(2)、既关注环境的有序性,又更加关注城市社会生活,也就是人与物的结合——场所。

(3)、强调以人为主体,以人的感性认识和视觉体验作为规划的立足点。

(4)、既追求独特的创意构思,又需要针对现实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5)、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风貌保护塑造,提出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6)、规划应站在维护公众利益的立场上作出公正协调的安排。

二、功能定位

上海路北片区是十堰市城区环境优美的标志性核心区域,由文化交流中心、特色商业街、高品质居住区等主要功能区组成

三、用地布局规划

(一)、用地布局原则

1、遵循“优地优用,地尽其用”的原则。对用地条件好的地区,进行较高强度的建设,而对用地条件差、生态敏感地区或视线敏感的区域严格划为禁建区。

2、遵循“绿地楔入”原则。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绿地系统,发挥绿地系统的通风、降温、降尘、减噪、净化空气、蓄水、减灾防灾、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综合开敞空间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山地城市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交往和休闲、游戏活动场所和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3、遵循“山地景观、文化和生物多样性”原则。以形成人与自然、人和生物、新城与旧城共生共荣、生机活力的景观格局。

(二)、规划结构

规划围绕本片区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强调“集中紧凑,绿地楔入”的布局方式,形成“一心、二轴、三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指规划的文化交流中心。

二轴:指贯穿片区的南北向和东西向的两条城市支路轴。

三区:指片区南部的特色商业街区;片区西部、东部的高品质居住区;以山地公园为主题的休闲游览区。

(三)、功能分区

本片区按其功能划分为四个大的功能区,即文化交流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休闲游览功能区以及高品质居住功能区

文化交流中心:在山地公园和片区两条规划道路相交处布置文化交流中心,它也是整个片区的核心,以图书展览、影剧院、艺术团体、个人工作室等城市公益性项目为主。

特色商业街区:由沿上海路中部形成的两条特色商业街区组成,这将是两条高档次、高品味的商业街,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充分体现地方特色,营造商业街的独特风貌,强化名店、精品店效应,精心设计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舒适、优美、方便、完善的购物休闲环境。

休闲游憩功能区:本功能区贯穿整个片区,将保留的自然山体建设为市级山地公园,加上道路绿化带、街头绿地及各功能区内部的绿化广场,形成休闲游憩功能区。以其变幻的地形、丰富的植被和各具特色的景观成为人们陶冶情操、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高品质居住功能区:位于片区西部和东部,本片区的居住功能已有较好的基础,加上本片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布置体现山城特色、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高品质居住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规划考虑片区的用地规模和周围环境条件,充分结合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和断面形式,使片区内外联系顺畅,有利于片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并有利于建筑布局的多样化。

规划打破“道路中间走,商业两边排”的传统模式,在临山地段道路沿山麓布置,使“景为人用”,人们漫步在山地公园的山脚下,可以尽赏公园美景,可以登山游览。

片区内部车行道路系统分为三级,包括城市支路、小区道路和组团道路。城市支路红线宽20米;小区道路红线宽15米;组团道路红线宽7米。

规划以变形的“十”字型城市支路为骨架,南北向的城市支路南起上海路郧阳师专出入口北侧,北至柳林路(十堰市旅游局三层办公楼予以拆除)。东西向的城市支路西起上海路郧阳医学院出入口南侧,东至北京路(工商联南部预留北京路出入口处)。

接北京路的各级道路路口充分考虑用地单位的土地权属,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在商业区、居住区等功能区安排公共停车场,本次规划布置10处社会停车场,在各类设施用地中,采取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规划将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十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配建停车规定,对规划区的各个不同功能地块配建停车标准作出规定。

在街坊入口和人流集散地等适当位置布置公交站点,并合理设置候车亭等各项设施,采用港湾式停车,以减少对主要道路交通的影响。

五、道路竖向规划

整合现有地形,把复杂多变的地形拟合成多个标高进行组合,在尽量减少土石方量的前提下,整理出起伏合理、相对完整、用地集中的大台地,这个大台地通过支路和小区道路组织交通。在大台地上通过依山就势、灵活布置的组团道路分成若干小台阶。这种平整方式,能够避免形成过长过高的切坡。而且建筑错落有致,丰富了山地空间。

道路最大纵坡为8%,最小纵坡为0.5%。城市支路纵坡控制在6%以下,小区级和组团级道路控制在8%以下。

根据主要道路平均坡度确定大台地主要控制点标高,再确定小台阶的标高、坡度和坡向。

六、绿地系统和景观体系规划

(一)、绿地系统规划

以绿地“楔入、缝合”等手段将片段的山体联系起来,让绿色透气的开敞空间深入片区的核心。以城市山地公园为绿化主体。以楔入式绿地、小游园、街头绿地、景观走廊、各功能区内部绿化广场为支撑,以道路绿化带为纽带,构建片区绿化网架。

本方案在不同功能区之间建立绿化隔离带。保证不同的用地功能不互相干扰。为区域提供内部的高品质的环境景观。其次,在各功能区内部,依据现有的用地条件布置组团绿化。

沿现状高压走廊布置20米宽的防护绿化带,同时有利于山地公园向居住区的渗透。

和区域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