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
肺炎(病理学)
![肺炎(病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cb1f8de87101f69f31951c.png)
(二)病变组织学类型 1、鳞癌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2、腺癌 高分化癌 低分化癌 3、泡状核细胞癌 4、未分化癌
精品PPT
(三)扩散特点 1.直接蔓延
向上: 向外: 向前: 向后:
颅底、颅内 中耳 鼻腔、眼眶 颈脊髓
精品PPT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颈部淋巴结 无痛性肿大
➢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 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 2~3/10万。
精品PPT
概念: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
(一)病因 1. EB病毒 2.化学因素 3.家族遗传因素
精品PPT
(二)病变 结节型 菜花型 粘膜下型 浸润型 溃疡型
好发部位 顶壁>侧壁和隐窝>前壁
精品PPT
左 肺 大 叶 性 肺 炎
精品PPT
颜色灰白、灰黄,质 实如肝.
大叶性 肺炎
灰色 肝样变期
精品PPT
渗出成分以大量纤维 素及中性粒细胞为主.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精品PPT
中性粒细胞
纵横交错红色丝网状 的纤维素.
肺泡腔内的纤维素及中性白细胞 精品PPT
※2.病变及联系
(4)溶解消散期
(第7天)
肺透明膜 精品PPT
病理临床联系
1、主要临床症状:无痰 、呛咳、 缺 氧等。 2、预后良好,但坏死严重者可以在
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治愈者可留 下瘢痕或合并支扩。
精品PPT
三、支原体肺炎
精品PPT
概念:
• 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间 质性炎症。
• 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行为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正常存在患者的口鼻 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 于青少年,以冬春季常见。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7d575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f.png)
糖尿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所致。
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深入探讨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大的意义。
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既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家族遗传和基因突变,许多研究表明,患有糖尿病的家族成员更易罹患糖尿病,而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也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环境因素则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社会心理因素等,这些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复杂且多元,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两个方面。
胰岛素抵抗是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胰岛素分泌不足则是由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或破坏,使得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以满足机体对葡萄糖代谢的需求。
糖尿病的发病还可能涉及到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糖尿病的分类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等。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具有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因此在预防和治疗上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复杂且多元。
深入研究和理解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
1. 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的存在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1型糖尿病,过去也称之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这类糖尿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约占所有糖尿病类型的510。
患者的胰腺产生的胰岛素量很少或几乎没有,因此需要依赖外部的胰岛素注射来维持生命。
肺炎
![肺炎](https://img.taocdn.com/s3/m/2d259876a417866fb84a8e09.png)
肺炎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改变。 2.掌握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熟悉感染性休克的处理。(七年制需掌 握)
概述: 一.概述: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肺间质在内 概述
的肺实质炎症。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 原因引起。例如细菌(80%)、病毒、真菌 、寄生虫、 放射线、化学、过敏等因素。 抗菌素发明以前,病死率高。目前大量使用抗菌素, 许多肺炎病程的过程不典型。但在老年人或机体免疫 功能低下并发肺炎时,治疗棘手。
(三)病理:典型的病理分为4期。 早期(充血期) 早期(充血期) :肺泡内毛细血管充血 中期(红色肝变期) 中期(红色肝变期) :较多的红细胞伸出,病变部位 肺组织红而饱满 后期(灰色肝变期) 后期(灰色肝变期) :大量的白细胞及巨嗜细胞聚集, 病变部位的肺组织灰白而充实 是炎症发展最高峰 最后(消散期) 最后(消散期) :炎症逐渐消退,肺泡内重新充气 实际上4个病理阶段不能绝对分界,在使用抗生素时, 这种典型的病理分期已不多见。病变消散后肺组织结 构多无损坏,不留纤维疤痕。但个别患者肺泡内纤维 蛋白吸收不完全,甚至有成纤维细胞形成,形成机化 性肺炎。 咯血性痰:病灶中红细胞的渗出 咯铁绣色痰:因渗入肺泡内的红细胞被破坏,含铁学 咯铁绣色痰 黄素混如痰液中
线表现: 多种形态的侵润影 多种形态的侵润影。呈节段性 二.X-线表现:肺部多种形态的侵润影 线表现
分布,以肺下野多见。有的从肺们附近向外伸展,表 现为下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经3-4周自行消散。
治疗: 三.治疗:首选红霉素 治疗
肺部真菌感染
概述: 一.概述:真菌概述: 一.概述: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约占 概述
院外感染的半数。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症反应。临床 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疾病通常 急骤。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
![鼠疫的预防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172ab4b0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a.png)
2021/10/10
11
3、呼吸道侵入:肺鼠疫的咳痰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当 咳痰形成飞沫时, 就有造成空气传播由呼吸道侵入的危
险。鼠疫菌侵入呼吸道大都侵犯支气管或肺泡,也有的可 能停留于扁桃体上形成慢性带菌。另外,飞沫也可能落入 眼结膜内,引起眼鼠疫。
4、胃肠道侵入:吃下未经煮熟的带有鼠疫菌的野生动 物肉, 而引起肠鼠疫的也屡见不鲜。在我国西北地区因
”无症状鼠疫“或称隐性感染者
2021/10/10
18
最常见的是腺鼠疫,其次是肺鼠疫,
这两型鼠疫最有实际意义
2021/10/10
19
旱獭鼠疫疫源地病型(青海1953-1962年)
肺型鼠疫 腺型鼠疫 败血型鼠疫
2021/10/10
20
旱獭鼠疫疫源地病型(青海1953-1962年)
肺型鼠疫 腺型鼠疫 败血型鼠疫
2021/10/10
40
(9)轻型鼠疫
轻型鼠疫一般包括治愈的无典型鼠疫病程经 过的病例及能走动的腺鼠疫,又称逍遥型鼠 疫。这类病人在流行过程中往往不易被发现, 有时流行过后从其血清中查出鼠疫抗体,但 无既往鼠疫菌苗接种史。有类似感冒等不适 症状,未经治疗而自愈。
2021/10/10
41
四 鼠疫的诊断
2021/10/10
24
腋下淋巴结 2021/10/10
25
2021/10/10
26
2021/10/10
27
(2)肺鼠疫
肺鼠疫有继发性肺鼠疫和原发性肺鼠疫。 继发性肺鼠疫是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经 血行播散而引起的。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 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被感染的。
主要表现为呼吸首感染的特有症状。咳 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稀薄泡沫样血痰。 由于呼吸困难,缺氧,导致口唇、颜面及 四肢皮肤发绀,甚至全身发绀,故有“黑 死病”之称。
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dc8cd34028915f804dc2f2.png)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是指人体疾病发生的机制和原理,它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一、健康与疾病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的阴阳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这种阴平阳秘的关系是维持正常活动的基础。
机体的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
健康包括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与神的阴阳平衡,和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阴阳平衡。
健康意味着形体血肉、精神心理和环境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机体的阴阳平衡是动态平衡,健康是机体的阴阳平衡。
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邪正斗争的有规律过程,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紊乱,阴阳失调,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明显下降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换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
人体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内在环境之间,存在着整体统一的联系,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即健康状态。
但机体时刻受着内外因素的影响,干扰着这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自身调节机能尚能维持这种平衡状态,保持健康,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
如果内外因素的影响超过了人体的适应力,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而人体的调节机能又不能立即消除这种干扰,以恢复生理上的平衡时,人体就会出现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
若经过适当的治疗等使人体重新建立这种平衡,即恢复了健康。
健康与疾病共存于机体之中,在同一机体内此消彼长,成为矛盾的统一体。
二、发病机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因素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损害与人体正气抗损害的反应相互斗争,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双方斗争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和结局。
因此,发病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
![动物病理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96f1a4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0.png)
动物病理学课件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学包括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一、动物病理学的性质动物病理学(Animal Pathology)是一门通过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兽医学基础学科。
其目的是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动物病理学的内容总论:论述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的表现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各论:论述各器官系统的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
总论是各论的基础,各论是总论的具体应用三、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专业基础课、桥梁学科、应用课程四、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尸体剖检简称尸检,即对动物尸体或对发病动物扑杀进行病理剖检。
观察组织、器官和细胞的病变,明确病因。
动物实验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用实验动物复制动物疾病的模型,根据研究需要对其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进行系统的检测和观察研究。
临床病理学研究是对自然发病动物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
动物的血液、尿液、粪便、渗出物等做实验室化验分析。
活体组织检查运用切除、穿刺、钳取、搔刮等手术方法从发病动物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选定的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观察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或某种病因作用下组织细胞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
五、动物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大体观察主要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衡器等对尸体、器官和组织中病变的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质度、表面及切面形态进行观察和检测。
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经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
肺 结 核
![肺 结 核](https://img.taocdn.com/s3/m/647a81325a8102d276a22f18.p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西南医院呼吸科 胡建林
2016/11/11 1
主要内容
一、 概述 二、病因及发病机理 三、病理特点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分类 重点 六、鉴别诊断 重点 七、治疗 重点
2016/11/11 2
一、概述
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 累及各个脏器,以肺结核多见 20世纪60年代前-卫生营养疗法 20世纪60年代后-化学疗法,治疗里程碑
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1)痰标本收集:多次查痰可提高阳性率 初诊送3份痰标本-清晨痰、夜间痰和即时痰,如 无夜间痰,宜在留清晨痰后2~3小时再送一份标本 复诊患者每次送两份痰标本 无痰患者可采用痰诱导技术获取痰液 2)痰涂片检查: 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欠敏感。检查阳性 只能说明痰中含抗酸杆菌,不能区分是结核分枝杆 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少
6
2016/11/11
流行病学
6.中青年患病多:15-59岁年龄段的涂阳肺结核患 者占全部涂阳患者的61.6% 7.地区患病差异大:西部地区活动性、涂阳及菌阳 肺结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 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8.实施DOTS的地区患病率低:我国自1992年在广 东、新疆的13个区域实施DOTS战略,成效明显 中国结核病病人占全世界结核病患者的四分之一!
T、V、Y字型以及丝状、球状、棒状等 抗酸性:耐酸染色呈红色,可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 生长缓慢:增代时间为14-20h,在液体培养基中增代时 间比固体培养基短。对营养有特殊要求(需氧菌、37℃、 5%-10%CO2)。培养时间2-8周)
2016/11/11
10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234f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0.png)
急性胰腺炎病因及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逐渐深入。
本文将就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系统的介绍。
病因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胰腺酶激活–胰腺酶的异常激活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胰腺酶在胰腺内部以原生态存在,待进入小肠后由肠酶转化为活性形式。
当胰腺受到损伤或刺激时,胰腺酶可能在胰腺内部异常激活,导致自身溶解。
2.胆道疾病–胆源性因素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引起胆汁淤积,可导致胰腺管胆汁逆流,引起胰腺炎症。
3.酒精–长期过量酗酒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酒精可引起胰腺的损伤和炎症,加速胰腺酶的激活。
4.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也可能成为急性胰腺炎的诱因。
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炎症介质释放–当胰腺受到损伤或刺激时,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会被释放,引起组织炎症反应。
2.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引起血管痉挛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胰腺组织缺血缺氧,加重炎症进程。
3.内源性酶激活–胰腺受损后,胰腺内部的内源性蛋白酶会异常激活,自身溶解,加速组织坏死。
4.细胞凋亡和坏死–炎症反应加剧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损伤的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炎症介质,形成恶性循环。
5.炎症性反应–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炎症性反应,包括炎性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组织水肿等。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降低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病理学课件:肾盂肾炎
![病理学课件:肾盂肾炎](https://img.taocdn.com/s3/m/7af8dcccbe23482fb4da4cb3.png)
1.尿路阻塞:
诱因
降低局部防御功能
影响尿液冲洗作用
尿液潴留
尿液利于细菌繁殖
2.医源性因素:
3.尿液反流: 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
膀胱内压↑,尿液返流入输尿管→肾盂 → 肾盏→肾乳头→肾实质
•尿道粘膜损伤 插导尿管、膀胱镜检查、逆 行肾盂造影等,女性尿道短
•尿路梗阻 妊娠、前列腺肥大、肿瘤、
上行性感染
光镜
首先累及肾盂,
肾盂粘膜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肾间质化脓性炎伴脓肿形成
脓肿可破入肾小管,肾小管内可充满脓细胞
血源性感染 首先累及肾皮质,皮质肾小球内形成脓肿 然后破坏肾小管蔓延到肾盂
•
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结局
多数经治疗可痊愈 ,可形成瘢痕或有肾 盂、肾盏的变形。 并发症:肾乳头坏死、
光镜
1)肾盂粘膜和间质慢性炎症 纤维组织增生,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2)肾小管部分萎缩,部分代偿扩张,腔内有均质红 染的蛋白管型,似甲状腺滤泡
3)肾球囊周围纤维化,毛细血管丛病变不明显 晚期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
左侧是玻变性的肾小球,右侧是残存呈代偿扩张的肾小球,其球囊壁已开始纤维化,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 残存的肾小管代偿性扩张腔内含有嗜伊红的蛋白样物质。
•
这是慢性肾盂肾炎(见于反复尿路感染),可见大量慢性炎症细胞
临床病理联系 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性菌尿
1、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肾盂肾炎相似 2、多尿、夜尿 3、高血压、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比较
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炎症性质 变态反应性
化脓性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与发病](https://img.taocdn.com/s3/m/f347945965ce050877321329.png)
发病类型
复发
旧病复发(重新发作的疾病,称“复病”) 证候类似初病,但不仅是原病理,是诱因
作用于宿根,再次的病理损害 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常留下后遗症
(未能恢复的机体损害,与主病有因果联 系)
发病类型
复发
引起复发的三大因素
余邪未尽 正虚未复 诱发因素(新感、劳累、饮食不慎、用药不当)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邪
性质
致病特点
阴邪 阻碍气机
损伤阳气
重浊 周身困重
粘滞
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 清
症状的粘滞性
趋下
病程的缠绵性 伤及人体下部
常见症状 症状多 腹泻,水肿 头重身困,关节重着疼痛 小便浑浊,大便溏泻
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涩而不畅、 苔腻 病程长、反复发作 淋浊、带下、泄泻、痢疾、下肢 水肿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阻碍脏腑、经络气机 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和运化功能 损伤脾阳
2、湿性重浊
重--沉重、重着 浊--秽浊垢腻。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湿性粘滞
症状黏滞不爽 病程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下肢水肿、淋浊、带下、泄痢等
三、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 偏寒偏热 偏嗜饮酒 偏嗜异物
劳逸失度
一、过劳
劳力过度-伤气、伤筋骨 劳神过度-伤心脾 房劳过度-伤肾
二、过逸
气血运行不畅 全身虚弱 神气衰弱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一、痰饮
1、痰饮的基本含义: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 的病理产物。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
瘀血的形成
外邪
病理学重点笔记(详细打印版)
![病理学重点笔记(详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c2be5510a6f524ccbf8573.png)
病理学笔记绪论一、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第一节适应适应: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病理改变:肉眼—小、轻;镜下—实质细胞缩小、减少;间质增生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如老年性萎缩2、病理性萎缩:(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不是数目的增多)。
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f999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6.png)
中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疗体系,其基于五行学说、阴阳理论与经络脏腑学说,旨在通过身体的内外环境、心身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与治疗疾病。
其中,中医的病因学与发病机理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精准治疗的重要依据。
下面,本文将会从中医的病因学、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因学中医的病因学主要包括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外因是指外界因素引起身体的异常,而内因则是指身体内部因素引起身体的异常。
1.外因外因包括七情、饮食、气候、外伤、疫疠等因素。
其中,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如果过度、长期地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就会导致身体的不适。
饮食是指人们日常摄入的各种食物,在中医中说服舒逆,调和阴阳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饮食不当,则会导致身体内环境紊乱。
气候是指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如春寒、夏热、秋凉、冬寒等,如果身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外伤是指各种外部因素引起的身体损伤,如骨折、烧伤、创伤等,这些外伤在不同程度上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疫疠则是由传染病引起的疫情,如霍乱、鼠疫和致命的病毒性感染等,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内因内因主要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指遗传因素,也就是人一出生时所具备的天资,包括遗传性疾病和体质类型等。
后天因素则是指后天的生活习惯、环境和工作压力等因素,它们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如果身体的先天优势与后天环境不相容,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疾病。
以上,就是中医病因学的概述。
可以看出,中医的病因学非常综合,它关注的是人体从外到内的各种变化,强调动态平衡的调节与改善,具有指导治疗的实际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的发病机理。
二、发病机理中医的发病机理主要分为“过度不足”和“寒热虚实”两个方面。
前者强调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过度或不足,造成人体整体的失调;后者则是强调人体内部环境异常,导致身体功能失调。
1.“过度不足”“过度不足”是中医理论制定的一个核心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https://img.taocdn.com/s3/m/c315f91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c.png)
6、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燥性属阳 燥易伤肺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易生风动血
外感因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火易致肿疡
(二) 疠气
1、病理状态:邪气亢盛 1、病理状态: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一方,形成阴阳两虚。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气之出入障碍,不能外达,闭郁结聚于内 3、临床表现:面色晃白,畏寒肢冷、喜静踡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虚寒证)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 3、影响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病理状态:邪气亢盛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 实中夹虚 (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由虚转实
(肝热-脾虚)(气虚-血瘀)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 真虚假实
(气虚-气滞)(腑实-气虚)
(四)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1 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 2 邪胜正衰则病势恶化
正气
邪气
(五)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正邪相持 正虚邪恋 邪去正未复
急性转为慢性 慢性病持久不愈
过饥 1 饮食不节 过饱
食无定时
2 饮食不洁 3 饮食偏嗜
(1)五味(2)寒热
(三)劳逸失度
1、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2、过逸
三、其他致病因素
外伤 烧烫伤 虫兽伤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可致病的病理产物
(一)痰饮
(二)瘀血
病因病机
病机
Pathogenesis
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的概念
病因: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 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
病机: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 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933937580216fc700afd25.png)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什么?丹毒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网状淋巴管及浅层蜂窝组织的急性炎症,一般好发小腿和头面部,是淋巴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下面由全国周围血管病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一下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是什么。
丹毒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1.丹毒的发病原因
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亦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2.丹毒的发病机理与病理
丹毒的发病机理为细菌常经足部轻微皮肤伤口侵入,在小腿部发病,或因口、鼻、眼结合膜等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灶扩散,在面部发病。
丹毒为累及皮肤及浅层蜂窝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蜂窝组织炎,蔓延迅速。
病变区域的淋巴管和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周围有水肿及以淋巴细胞、嗜中性细胞为主的炎性浸润。
浸润涉及真皮层,严重的达皮下组织。
一般不化脓,没有明显的组织坏死。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https://img.taocdn.com/s3/m/feae4536c281e53a5902ff2e.png)
鉴别诊断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外科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化脓性、结核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一般治疗
休息、饮食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少渣饮 食;消化道出血时禁食。 去除过敏原、抗过敏:应用抗组胺药物。 抗感染: 抗 凝:双嘧达莫(潘生丁)、肝素,血栓形成 时可选择尿激酶等溶栓药。
皮肤紫癜 消化道症状 关节症状 肾脏受累的症状 其它:循环、神经、呼吸系统
皮疹(特征性表现)
部位:四肢、臀部,对称分布,伸侧多见 性质:大小不一,分批出现,高出皮面,压 之不褪色 伴随症状:血管神经性水肿、坏死、水疱
•
Dscf0339.jpg
消化道症状(急性期常见死因) 约占2/3 腹痛、呕吐、便血 : 因肠壁水肿、出血、坏死 或穿孔而致;可为首发症状,先于皮肤紫癜出 现。 严重并发症: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等。
感染原 过敏原
易感人群 (遗传学背景)
B细胞多克隆活化
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
各种刺激因子(包括感染原、过敏原及其他因素)激活具有遗传易感性患 儿机体产生B细胞克隆扩增,引发异常免疫反应(尤其IgA免疫复合物形成), 导致系统性血管炎
病理: 广泛的小血管无菌性炎症:血 管壁胶原纤维肿胀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 间质水肿,内皮肿胀。累及皮肤、肾脏、 关节及胃肠道。 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肾组织及 皮肤免疫荧光可见,重症紫癜肾炎可出现 弥漫增殖性肾炎伴新月体形成。
过敏性紫癜
Anaphylactoid Purpura
目 录
1、概述 2、病因及发病机理 3、病理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8、预后 9、饮食
概 述
过敏性紫癜:是免疫介导的小血管变态 反应性疾病。 病理基础: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无菌性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皮肤紫癜 腹痛和消化道出血 关节肿痛 肾脏受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
……
胃粘膜呈急性炎症改变,粘膜显著充血、水肿、粘液分泌过多,白色或黄色渗出物附着于表面,可伴点状出血和粘膜糜烂,粘膜中有中性细胞浸润
一、感染因素
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常见的致病细菌有沙门氏菌属副溶血弧菌(嗜盐菌)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某些流感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毒素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最常见。
沙门氏菌属常在肉、及蛋中生长。
副溶血弧菌主要在蟹、鱼、螺、海蜇等海产品咸菜中,天热久置的饭菜,奶、肉食适宜于葡萄球菌繁殖及肠毒素的产生。
二、理化因素
物理因素如进食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
化学因素如烈酒咖啡、浓茶、香料及某些药品均可损伤胃粘膜,引起炎症性改变。
三、其他
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凉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胃粘膜屏障遭受破坏,易于受以上因素侵袭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