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内经_中气的涵义辨析
2016年河南省中医基础:《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模拟试题
2016年河南省中医基础:《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女患者,16岁,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辫后叶多发细小赘生物,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首先考虑A.心包炎B.疣状心内膜炎C.感染性心内膜炎D.心肌炎E.冠心病2、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____A:子宫肌层B:致密层C:基底层D:海绵层E:功能层3、患者,女,28岁。
以心悸,气短,下肢浮肿入院。
检查:颈静脉怒张.心尖部舒张期杂音,肝肋缘下3cm轻度压痛。
肝颈静脉回流征(+)。
其肝脏病变可能是A.慢性迁延性肝炎B.肝炎后肝硬化C.慢性肝瘀血D.肝脂肪变性E.肝细胞肝癌4、女性患者,2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下垂2个月,晨轻暮重。
查体:右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瞳孔大小无改变。
最可能的诊断为A.多发性硬化B.重症肌无力C.右侧动眼神经麻痹D.右侧外展神经麻痹E.右侧面神经麻痹5、治疗心肌梗死心阳欲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半夏白术天麻汤B.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C.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D.参附龙牡汤E.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6、百合固金汤的主治证候中常见A:咳痰带血,咽喉疼痛B:干咳无痰,气急而喘C:咳痰黄稠,失眠多梦D:咯痰不爽,咽喉干燥E:咳喘不利,喉中有声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____A:触电B:药物中毒反应或过敏C:癫痫发作D:器质性心脏病E:心源性休克8、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多使用A.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E.大孔吸附树脂9、患者,男,16岁。
有头部外伤史。
偶见突然昏仆,意识不清,口中大叫,肢体抽搐,舌质暗紫,脉涩。
查:脑电图示癫痫波形。
其证型为A.肝风痰浊证B.肝火痰盛证C.脾胃虚弱证D.肝肾阴虚证E.瘀血阻窍证10、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放射治疗B.介入治疗C.中医中药治疗D.生物治疗E.手术治疗11、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A.泻肺汤B.小青龙汤C.清金化痰汤D.苍白二陈汤E.清燥救肺汤12、下列哪项说明了槐花散的功用A:清热解毒B:凉血止血C:化瘀止血D:疏风下气E:祛湿行气13、患者男性,50岁。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
其中对气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探讨气的概念、分类以及相关理论,旨在弘扬古代医学智慧,促进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一、气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气被视为宇宙间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天、地、人万物的基本要素之一。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指出:“天生万物,以藏之者谓之气”,说明气是宇宙生成的物质基础。
在人体中,气又有着特殊的意义。
《素问·调经论》中指出:“人之治,必术精神,其精神治,必从气入。
”这表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和运行的重要动力。
人体内的气分为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天地之气负责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人体之气则是人体内部的生命能量。
二、气的分类在《黄帝内经》中,对气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作用和性质。
主要包括六气、五脏六腑之气和营卫之气。
1. 六气六气即为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人体周围环境的表现和影响,也是一种自然力量。
《素问·四气调元阳形论》中指出:“人始生于寒,长于暑,成于湿,老于燥,死于火”,强调了六气与人体发育、成长、养生、衰老和死亡的关系。
不同的气对人体有着不同的影响,风、寒、暑、湿、燥、火各自具有上行、下行、从内到外等特性。
风主动,犯人则客络痹,头痛,伤筋,寒主收引,犯人则癫狂,身痛,赤痛,暑主发泄,犯人则烦渴,舌出,肌肉烦热,湿主蓄积,犯人则喘勃,眩冒,腹满,燥主脱萃,犯人则齿发落,五官干燥,火主搏牵所同。
2. 五脏六腑之气五脏六腑之气是指五脏(心、肺、肝、脾、肾)和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气。
每个脏腑都有相应的气负责其正常运行。
以心为例,《素问·仲景问》中指出:“人之所以生,先受于心”,说明心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内经》中气的涵义瓣析
《内经》中气的涵义瓣析《内经》提出“气”这一概念,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气是指人体内外的一种特殊的能量,以及阴阳五行相互协调作用,它可以支配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护和维持人体的健康。
《内经》将气分为六种,即“阳气”、“阴气”、“痰气”、“风气”、“湿气”和“燥气”。
其中,“阳气”是指人体内外热量的变化,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础,主要由肝、心、脾、肺、胆等脏腑发出,起到温养身体的作用,如果阳气活动旺盛,人的精神、肌肉也会更加活跃。
“阴气”是指人体内外冷量的变化,主要由肾、肝、膀胱等脏腑发出,起到清热润湿的作用,如果阴气活动旺盛,人的血液循环会更加顺畅。
“痰气”是指人体内外痰液的变化,主要由肝、胆、脾、肺等脏腑发出,起到祛痰润肺的作用,如果痰气活动旺盛,人会比较容易患上肺炎等病。
“风气”是指人体内外风的变化,主要由肝、心、肺等脏腑发出,起到抗风除湿的作用,如果风气活动旺盛,人会比较容易患上风湿病。
“湿气”是指人体内外湿气的变化,主要由肾、膀胱等脏腑发出,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如果湿气活动旺盛,人会比较容易患上湿疹等病。
“燥气”是指人体内外燥气的变化,主要由肝、脾、胆等脏腑发出,起到清热化痰的作用,如果燥气活动旺盛,人会比较容易患上咳嗽等病。
《内经》提出的气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元气、阴阳、五行等统一观念的认识,而且更强调了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六气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以及阴阳的相互协调作用。
这些理论都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突破。
总之,《内经》中气的涵义,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对元气、阴阳、五行等统一观念的深刻认识,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六气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以及阴阳的相互协调作用,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突破。
《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
《内经》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讨论了气的涵义。
既讨论了宇宙中存在的万物本原之气,又讨论了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气,而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人体内的气,即“人气”,并提出了人气与自然界之气、四时阴阳之气相通应的观点。
《内经》中气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为宇宙本原之气。
此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人类的物质元素,又称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 《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 《至真要大论》说:“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 《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 《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 2.气为四时之气。
此气是指自然界的大气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又称“六气”。
它直接与人体内之气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的身体与精神要健康安怡,必须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若违背了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或六气变化过于剧烈,则可致百病丛生。
如:《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黄帝内经》对气的论述
《黄帝内经》对⽓的论述《黄帝内经》是论述⽓的重要⽂献,书中论述的⾮常全⾯,名⽬达数⼗种。
有天地⾃然之⽓,⼈体⽣理、病理之⽓以及药物之⽓等,还涉及到了⽓化理论,与经络论构成中医的精髓,也是⽓学理论与修炼的重要内容。
这⾥仅介绍部分内容——⽓、真⽓、营⽓、卫⽓、宗⽓。
1、⽓。
是⼈体之⽓的最⼀般的概念,是流⾏、充斥在⼈体的⼀种⽓。
《灵枢》中说:“上焦开发,宣五⾕味,熏肤充⾝泽⽑,若雾露之溉,是谓⽓。
”2、真⽓。
对⽓的内涵似乎深了⼀层。
《灵枢》中说:“真⽓者,所受于天与⾕⽓,并⽽充⾝者也。
”真⽓是由天空之⽓、⽔⾕之⽓与之混化并⽽为⼀的原⽓。
上述两⽓起着充养、维持⼈体全部⽣命活动的作⽤,所以有“阳⽓在,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之说。
3、营⽓。
指流⾏在脉管中的⽓。
《灵枢》中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以奉⽣⾝,莫贵于此,故独得⾏于经隧,命⽈营⽓。
”《素问》中说:“营者,⽔⾕之精⽓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于脉。
”由此可以看出,营⽓是⾎管中各种物质所携带的混元⽓。
4、卫⽓。
指不在脉管中流⾏的⽓。
它和混元⽓理论之体混元⽓有很多相似之处。
《素问》中说:“卫⽓者,⽔⾕之悍⽓也,其⽓慓疾滑利,不能⼊于脉,故循于⽪肤之中,分⾁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这段经⽂可以说是对卫⽓的定义。
对于卫⽓的作⽤,《灵枢》中说:“卫⽓者,所以温分⾁,充⽪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和则分⾁解利,⽪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卫⽓与营⽓相伴⽽⾏,《灵枢》中说:“营卫之⾏也,上下相贯,如环之⽆端。
”《灵枢 · 卫⽓》中指出:“六腑者,所以受⽔⾕⽽⾏化物者也,其⽓内⼲五脏,⽽外络肢节。
其浮⽓之不循经者为卫⽓,有经⽓之循者为营⽓。
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端。
”5、宗⽓。
宗是指⽔⾕精微之⽓留于胸中⽓海之⽓⽽⾔。
《灵枢 ·五味篇》指出:“⾕始⼊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营卫之道,⼤⽓之抟⽽不⾏者,积于胸中,命⽈⽓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天地之精⽓,其⼤数常出三⼊⼀。
《黄帝内经》气血概念解析
《黄帝内经》气血概念解析展开全文气血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与经络系统密切相关,如果再浓缩一下,血也可并入气的范畴,《决气》篇说:“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即这些东西都可以归入“气”这个类概念。
“气”是中医的特有概念,《内经》认为,气在经络中运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当气的运行出现障碍,就会产生疾病,针灸等中医疗法正是针对这一运行障碍的调整,使其恢复正常,气-经络理论对于针灸乃至整个中医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在《内经》里,有很多种气,最常见的有元气、营气、卫气和宗气,另外还有经气、真气、神气、谷气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我们重点讨论与十二经脉关系最为密切的营气与卫气。
营卫常与气血相提并论,有脉内脉外、经内经外的不同定位描述,是最难理清楚的一组关系。
1营卫之气与十二经脉《营气》篇描述了营气沿十二经运行的顺序,即:“营气之道,内谷为宝……故气从太阴出,注予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与营气有类似描述的还有卫气,但卫气的运行有两种方式,一种与营气相似:“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
(《营卫生会》)。
这里强调了卫气是沿太阴之分而行的,即在手太阴肺经的经分中运行,而不是经脉,经脉里运行的是营气。
卫气还有一种不同于营气运行的散行方式,在《卫气行》中写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
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下至小指次指之间。
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
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
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何为中气?中气不足怎么办?
何为中气?中气不足怎么办?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常言道有气者生,无气者死,人活一口气,气足的人生命旺盛,气虚的人没有生机。
中医的气可以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也就是元气、营气、宗气、卫气,这些气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各种功能,元气就是人的真气,是随着生命而来,需要后天之气的滋养和充实,元气充足的体质强壮,元气不足的体质虚弱,元气藏于肾中,影响着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人体生命的先天之本。
中医的中气就是宗气,是由自然界中的清纯之气和饮食五谷产生的水谷精微相结合而成,《黄帝内经》中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也就是由肺气和脾胃之气组成,这种气形成于肺而聚于胸中,是气血的生化之源,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后天之本,它可以帮助肺呼吸,贯注心脉而行气血。
因此中气旺盛的人,气血运行正常、体质强壮,反之中气不足的,就会食少便溏、气虚无力、动则气喘,中气下陷的会有久泻和脏器下垂的症状,有胀、坠、久泻的表现,一般体质都比较虚弱。
营气、卫气来源于中气,营气行于脉中,随着血液运行于全身,卫气是行于脉外,对身体起到温暖和保护作用。
因此中气不足或者虚弱,就会使血液运行减缓,身体的抵抗力降低,经常感冒或者体质偏寒,身体怕冷、四肢发凉,中气充足身体才会健康。
中气即是宗气,中医一般认为中气是脾胃之气,与人的饮食和消化吸收关系密切,饮食不足或者营养不良都会影响中气的生成,因此中气不足的人要调理脾胃、调理饮食,当然中气的形成也受肺气的影响,肺气正常能够吸入清纯的空气,才可以使中气旺盛,这也是保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前提。
中医治疗疾病必求于本,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必求于肾,后天之本必求于中气,而中气必是脾胃,这是中医经常说的:久病归脾,穷必归肾,所以注意调理饮食,保持肺气通畅,就会使中气充足,才可以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
中气不足可以通过默念象数来改善,除了调理好脾胃外,还得对肺进行调理,可用象数配方380.70.20或者30.820.720或者30.80.70.20或者30.80.720进行调理。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其中,关于“气”的概念和分类是古代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围绕《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的概念和分类展开研究,深入探讨气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在人体中的表现形式,旨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古代医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一、《黄帝内经》中对气的基本概念的阐述气,是《黄帝内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这句话表达了气与生命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的生命力是由天地之气所赋予的。
在《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又提出“人以五脏为阴阳之宅,四肢为阴阳之府,精神骨髓为阴阳之畜,五脏与四肢为五阳”,强调了气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黄帝内经》中对气的分类1. 天地之气:《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明确指出,“天之生物,器之质也。
”意味着天地之气是一切生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基础。
《素问·人禁之术》中还提到了“地气之盛,天气乃胜”的观点,表达了人体与自然环境中天地之气相互作用的关系。
2. 人体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明确提到了“人身之本,亦在气也。
”这句话表达了人体中气的重要性。
根据气的活动特征,又将人体之气分为内气、外气、元气等不同形式的气。
3. 病邪之气:《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了病邪之气,认为疾病是由外邪入侵人体,干扰人体气的正常运行所引起的。
同时,也提到了六淫之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这些气候因素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气的特征和作用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和作用:1. 气是无形无质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了“形无迹,迹在气”,说明气是无形的,难以观测和感知。
但气的存在和活动可通过人体各个方面的表现得以推测和说明。
2. 气是无处不有的:《灵枢·经脉》中提到了“脉者,血之道也。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
引 言《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灿烂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华传统医药学的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经典。
《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其在数千年前创立的理论框架当今仍在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
据统计,经逐字逐句对《内经》原文加以统计分析,其所载各种气名应共为3007个,气名分类凡271个,在《内经》的162篇中,用“气”做篇名的凡19篇,而用“阴阳”为篇名的却只有七篇。
全书仅有12篇未发现一个“气”字,其它150篇中皆有多少不一的气名以阐述有关医学的生理,病理现象与机制;即使是在无一气字的12篇中,其对某些生命科学和疾病现象的解释也多是以气学说为指导思想的,只不过在字面上是通过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脉证、治则、天人相应等来表现罢了。
故中医的气学理论洋溢于《内经》的字里行间和每篇每节[1]。
《内经》理论是建立在“气论”的基础之上的。
气理论使博大繁杂的《内经》理论有序化、系统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学的基础[2]。
医学中有关“气”的论述,历时甚古远,内容极丰富,但资料表明: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学说加以深入研究者较少,至少在古今有关《内经》的各家注释和著作没有人将其另立一篇予以全面而系统的阐述过。
即使有,也只是纳入脏象学说,稍谈“气血津液”或精气神,或归入运气学说内略谈五运六气而已。
但这些并非中医气学的全貌,且亦易使人因一叶障目而多只能认识到某些局部的,狭隘的“气”理论和作用,这将有碍于领会中医气学说的全貌及其深远的实践意义[1]。
近二十年来,据粗略统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各位前辈老师们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纵观这些论文大部分是关于某一种气的论述,虽精辟,但不全面。
或者有个别是论述的全面,但不免过于粗略,或者没来得及展开。
基于以上考虑,为继续深入《内经》各种气的理论,更好的理解《内经》,对《内经》中各种各样的气进行分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前辈及各位老师同学的在“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建立《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以期进一步明确的阐明各种气确切含义,以期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内经》“气”的含义,也即更准确的理解《内经》。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什么?“气”和健康的关系简介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什么?“气”和健康的关系简介展开全文《黄帝内经》对真气的定义:关于“真气”的定义,既是在《黄帝内经》中提出,同时也是在这部经典中作了准确的定义界定。
《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
”现代人容易理解白话文,那么就可以解读为:真气是由先天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结合而化生,能够在经络中被传输转运输布的能量,真气是维持全身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
气能动血,就是推动血液循环,可以说,大血管供血靠心脏,微循环的畅通要靠气来推动。
气不通的地方,血就瘀阻了,这就叫“气滞血瘀”,局部可能出现痛麻的症状,中医针灸治这种病非常有效,比止痛药好多了,针灸是直接打通经气循环。
有人问什么气和经络,解剖时根本看不到。
有学者在经络敏感人身上进行研究,才发现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皮肤上能够出现经络的起始与走向,与历史记载几乎一致,气是无相物质,具有非稳定性,分解与弥散的速度比有相物物质的分解快速得多。
神离则气散,气散则经亡。
所以解剖时不会发现经络。
《黄帝内经》所孕育的中医学,主旨是修身内文明所观察的结果。
因此,学习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学习中医,如果只是像学习西医那样,只作为知识学习,而不用内修的方法同步进行,那么终其一生也难以真正掌握中医和自如地应用中医。
修行不仅对于医生自己本身的体质是一种净化提升,同时对于正确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的精髓是一个必须实践的过程。
西医知识是记在大脑中,中医文化却必须融化在性命中。
所以,西医治的只是疾病,中医医治的是人体本质,好中医对应的是性命。
气也需要正确的生理调节:《素问·评热病论》:“真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
”最佳的调节方法:“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又:“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
”《灵枢·邪客》:“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中医讲的“气”到底是什么?
中医讲的“气”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中医讲的气到底是什么呢?也有病患问紫苏,“医生说我气虚,这个气是什么气啊?我感觉我气挺足的啊”,“医生说我正气不足,这是什么意思”,既然有这么多人问,那我们就一起简单了解一下吧!气是什么?气在人体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真实存在。
所以要讲清楚有点难,平时如果比较关注自己身体情况的人就会对气比较有感觉,会好理解一点。
人有五脏六腑,把五脏六腑比喻为动物,那么“气”就是生态环境;人也一样,五脏六腑要正常运转,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内环境。
那这个内环境就是“气血津液”。
“血”,我们都很清楚,“津液”,就是身体里的水,唯独“气”,现代医学看不见,没办法证明它,所以我们对它陌生。
我们经常听到:脾气大,阳气不足,气色不好,甚至还有气场等,这些都提到了气,说明很多生命现象都需要用到“气”才能解释清楚。
《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的描述是这样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大概意思就是人是受天地之气而形成,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这样说其实还不是很好理解,当把人扩大,放到整个天地之间,那人体的气就是天地间的气。
这个气是运动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可以说是变幻莫测。
比如,春天的气是柔和的,充满了生机;夏天的气是高热能的,令人兴奋的;秋天的气是凉爽的,悲伤的;冬天的气是寒冷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空气中有水汽,通过气的变化,可以上升为云,也可以下降为雾,可以形成雨水,也可以形成雪和冰。
空气是一个载体,无形的能量都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比如声音,信号,色谱等这一切无形的力量都可以通过空气来传播,所以通常我们也把空气空气理解为一个能量场。
那同理可得,我们人体内的“气”也是一个能量场,它也是一个运动的,也可以变化成不同的形态,那我们脏腑间的信号传输,配合也是通过“气”来完成的。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据统计翻开《黄帝内经》,有3000次以上提到了“气”,占到整个篇幅的2%,由此可见我们老祖宗是多么具有智慧。
“中气”浅析
“中气”浅析赵玉华;王寅【摘要】Zhong Qi can be seen firstly in the book Huang - Di Nei - Jing. Later most of the physicians consider that Zhong Qi includes the spleen and stomach Qi; others think that Zhong Qi does not only include the spleen and stomach Qi, but also contains the liver and gall Qi. The author insists that Zhong Qi which absorbs the food essence and then produces Qi and blood, located in the middle engergizer of human body. Zhong Qi controls the ascending, descending, exiting and entering of Qi activity and it has a transitional connecting function . Five Zang - organs go well as Zhong Qi works.%“中气”肇始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多认为“中气”为中焦脾胃之气,即包含脾气和胃气,又有认为“中气除脾胃之气外,还包含肝胆之气”者.笔者认为,“中气”,位居中焦,乃气按分布部位所划分,具有吸收水谷精微、化生气血的功能;主气机之升降出入,有承上启下之功.“中气”斡旋则五脏安和.【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4)003【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中焦;中气;临床指导意义【作者】赵玉华;王寅【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3“中气”这一中医学术语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如何理解黄 帝内经中的气
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的气《如何理解黄帝内经中的气》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要深入理解《黄帝内经》中的气,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去探究。
首先,“气”具有物质性。
它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被感知和作用于人体的。
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就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参与到新陈代谢中,为身体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饮食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这些物质层面的气,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得以维持的基础。
其次,“气”具有功能性。
在《黄帝内经》中,气的功能多种多样。
气具有推动作用,它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使营养物质能够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就可能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出现血瘀等病症。
气还有温煦作用,能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让脏腑、经络等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气的防御作用也不容忽视,它就像人体的卫士,抵御外邪的入侵,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当人体的气充足时,抵抗力就强,不容易生病;反之,气不足时,就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
再者,“气”存在着不同的分类。
有元气,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后天之精的滋养。
宗气,由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微化生而成,主要走行于呼吸道,能够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
营气,行于脉中,具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作用。
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人体、抵御外邪、调节体温等功能。
这些不同种类的气,相互协调,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健康。
从人体的脏腑来看,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气。
比如,肺气主宣发肃降,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脾气主运化升清,肝气主疏泄,肾气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脏腑之气的正常运行,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关键。
一旦某个脏腑之气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疾病。
此外,气的运行也有其规律。
气在人体内沿着经络、脏腑等通道有序地运行。
如果气的运行出现紊乱,比如气滞、气逆、气陷等,就会破坏人体的平衡,导致各种病症的发生。
《黄帝内经》的生命体系--气
《黄帝内经》的生命体系••气气,到底是什么无论是道家所谓的气,还是古典中医学所谓的〃气〃,其实具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神气,即/附对感知系统获得的数据进行运算而形成的数据,特别是形成的"指令"。
二是指"能量系统",即维持人这个生命体各项机能运行的“能量〃。
"气是本源",这是从气是神气、是指令角度来说的。
天地万物的生灭,都是在“天道〃的指令的控制和指挥下进行的。
无论是道家、儒家都明确指出"道"是世界的本源。
"道“这个气不能做任何的气化运动,它是一,它是本始。
这个“气〃不是物质的,但它是世界本源。
在《黄帝内经》中的气也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一是指心神运行魂魄以及感知系统获得的数据而生成的新的数据指令,二是指能量系统。
这个"气〃到底是指"指令"还是"能量",要根据经文来确定。
比如说人是形、气、神的合体,这个"气"特指能量系统。
因为"神气〃是人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所以《内经》中的气,更多是讲“能量系统”的气。
气指能量系统,是说人这个阴阳组合体之所以能运行,是"气"这个能量系统的支持。
正如计算机,如果不通电,这台计算机依然是台"死机〃,硬件和软件配置再高也没用。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不冲气,阴阳就不能和。
计算机或手机不通电,硬件和软件就不能有效协调和合地运行。
在道家经典和古典中医学中,这个气通常包括"天地之气〃和"人气〃。
天气主要是指太阳为核心的能量系统。
《内经》中的阳气,就是太阳的能量。
《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日: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这个"气〃是指天的能量系统。
主要是指太阳的能量系统一阳气。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气精气
《黄帝内经》引进“气”范畴奠定了中医理论唯物 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气及精气也是《黄帝内经》构筑医学理论体系, 解释自然、人体、生理、病理“一以贯之”的基本概念, 是《黄帝内经》中表示既不是液体也不是固体的流动 而细微的物质存在的重要概念范畴,从而使中医药 理论扎根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沃土上。这是《黄帝 内经》引进哲学“气”概念,作为中医药理论之网上的 纽结,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Key words:Inner Canon of Huangdi;Conception and categry;Qi(essential qi);The monism taking the qi
as the centrer;Transformative function of qi
先秦“气”范畴的形成及涵义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表示现代汉语物质存在的基 本概念。先秦时期气的内涵主要指区别于液体、固 体的流动而细微的存在…1。之后,又指一切独立于 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的现象。后者是在古代思 想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宋代张载(公元1020— 1077年)明确提出。张载在《正蒙·乾称》中说:“凡 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一切可以 表述的都是存在,一切存在都是可见之象,一切可见 之象都是气。 据考证,在殷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虽有 “气”字,但不含哲学意义。如《国语·周语》记载周太 史伯阳父的话:“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
先秦时期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精气学说),用 “气”的观点阐明整个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这是苟况 (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27年)完成的。苟子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礼 论》)。又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 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 天下贵”(《苟子·王制》)。自然界中的水火、草木、禽 兽、人都是由气构成,但隶属的物质层次不同。
《黄帝内经》气
《黄帝内经》气《黄帝内经》气-阴阳-五行论张其成21世纪规划教材《内经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8月“气”“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被中国古代多数哲学家用来说明宇宙的本原、事物的构成及变化规律。
《内经》采用“气”“阴阳“五行”的范畴和“气-阴阳-五行”模型说明人体生命的本质动力、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
可以说“气-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导。
一、“气-阴阳-五行”的来源(一)气的来源气”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以及风等。
甲骨文中还有“云”、“风”等记载。
“气”的概念在古籍文献中最早见于《国语·周语》。
西周末期,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三川皆地震,伯阳父解释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这里的“气”指天地之气、阴阳之气,已从表示具体的存在物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
春秋时代,老子、孔子都讲过“气”。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这里的“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冲气”就是阴气与阳气的调和、和合。
战国时期,《孟子》、《管子》、《庄子》、《荀子》都讲“气”,而且大都是从哲学上讲的。
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易传》,提出了“气”化生万物:“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系辞传》)“二气感应而相与……观其所感而天下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彖传》)认为天下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相感交合而生成。
在汉代,“气”已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的来源“阴阳”观念起源很早,大约在上古农耕时代。
上古时代人们观察日月之象,昼夜、阴晴、寒暑变化,发现大量相反相对现象,又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向阳者丰收、背阴者减产等现象,殷、周时期,人们就总结出“相其阴阳”的生产经验。
最早记载阴阳观念的是《易经》。
《易经》大约成书于西周前期,由六十四卦符号系统与六十四卦文字系统(包括六十四条卦辞、三百八十六条爻辞)组成。
“气”的六类四用
“气”的六类四用繁体的“气”字下面也有一个“米”字,“米”字就是一种物质,一种精微的物质,这说明“气”也是一种精微物质。
“气”字在甲骨文里面,实际上就写成三横,分别代表云气、雾气、露气,看得见但又不是很清楚的一种状态,叫气态。
后来“气”渐渐地越来越抽象,慢慢变成了一种无形的东西。
所以“气”实际上是介于“精”和“神”之间的一个状态,是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东西。
繁体字“气”(资料图图源网络)关于“气”是什么的说法还有很多。
有人说“气”是构成生命的最小的、最原始的一种物质;有人说“气”不是一种物质,“气”是一种功能……我们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气”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力的一种精微的物质。
“气”既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
既是物质,又是功能。
将《黄帝内经》关于“气”的论述做一归纳,“气”分6类:第一类叫元气,这个“元”又写作“原”,道家一般写作“元”。
元气来源先天,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而来的“气”,是生命的原发性的“气”。
在《黄帝内经》也叫真气,即《上古天真论篇》里面所说的“真”,是真阳之气。
“天真”说的就是先天的真气、真人之气。
真气主要来源于肾脏,肾脏藏元精,元精化真气。
道家称它为“先天之气”,也写作“炁”。
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有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
第二类叫宗气,主要来源于后天呼吸,是呼吸之气,所以是一种心肺之气。
肺主管呼吸,主管一身之气。
宗气不足则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宗”,相当于祖宗,也是一个根本,但是不如元气更根本。
宗气主要聚于胸中,通过呼吸,先灌入于心肺,然后流遍全身。
胸中膻中穴,在丹功修炼中此穴又叫“气海”,为集“气”之海,是积聚宗气的地方。
宗气是一种心肺之气(资料图图源网络)第三类叫营气,主要在血脉里面。
营气起营养作用,是一种营养血液、化生血液之气。
第四类叫卫气,流行于血脉以外,是身体的一个守卫员,起保卫机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细说中医书中的荣气、卫气、宗气、中气、元气
细说中医书中的荣气、卫气、宗气、中气、元气中医书里面所说的“气”字,其含义很是广泛。
有气体的气,如天气;有疾病现象中的气,如胀气、气喘等;还有人体的各种功能作用中医也用气字,如肾气、脾气、正气、邪气、气虚、气盛等等。
人体中的气会因为它作用或者分布的部位不同而名称也不同。
根据气的作用可以分为荣气和卫气:1、荣气:所谓“荣”,就是荣养,荣气就是荣养作用的意思。
而荣养的物质是通过血液的运行到达全身的,所以中医书中把血又叫做荣或者荣血,也叫做营或者叫做营血,而血液运行当中所发生的荣养作用,就是荣气、营气。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说:“精气行于经者,为荣气”,又有《素问·痹论》篇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以上这些引证,都可以说明荣就是血,而荣气也就是血液的荣养作用。
2、卫气:所谓“卫”,也就是保卫,“气”就是作用。
因此卫气也就是指人体保卫作用的意思。
由于人体有卫气的关系,所以平时人体能够保护自己,适应自然界中各种复杂的变化,不幸而被病邪侵入体内,由于有卫气的作用,也能够迅速起来与侵入的病邪作斗争来保卫自己。
《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又有《素问·痹论》篇说:“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
所谓“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等语,也就是指人体的保护作用,所谓“其气剽疾滑利”,也就是人体抵抗作用,剽疾滑利也就是指人体在受到病邪侵犯以后,人体的卫气便能很勇敢的而且很迅速地发挥保卫作用的意思。
根据气的居留部位可以分为宗气、中气和元气:1、宗气:气居留在上焦者为宗气,人体膈以上的部位属于上焦,因此宗气也就是指人体膈以上部位所聚集的气体或者膈以上器官的作用。
《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分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最为基础的理论是气的概念。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运行状态与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黄帝内经》中气的概念与分类,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并为学术界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与启迪。
二、研究内容1.概念界定: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明确气的概念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位置和作用。
2.分类研究:对《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的分类原则、分类方法及不同气的特点进行系统总结。
3.气的运行规律与调节方法:结合中医理论,探讨气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调节气的运行状态来维护人体健康。
4.气的病理变化:研究气的流失、凝滞等病理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研究意义1. 深入挖掘《黄帝内经》中气的理论,对于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 分类研究气的不同类型,可以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
3. 研究气的运行规律与调节方法,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并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加科学的保证。
4. 研究气的病理变化,有助于防治疾病,并为中药方剂的设计与配伍提供理论指导。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对《黄帝内经》中关于气的相关论述进行全面的梳理及归纳。
2.专家访谈:采访中医专家,了解他们对气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探讨气的病理变化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五、预期结果通过对《黄帝内经》气的概念与分类的研究,预计能够得出以下结果:1.勾勒《黄帝内经》中气的基本概念,阐明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与作用。
2.总结气的分类方法、分类原则及不同气的特点,探讨气的运行规律及调节方法。
3.对气的病理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4.探讨气的未来研究方向,为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第5期2000年10月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ZH EJ I AN G COLL EGE O F TC M15 3 孙广仁(1949~ ),男,山东昌邑人,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藏象理论和思维方法的研究,编著著作18部,发表论文近30篇。
《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孙广仁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 济南 250014) 摘要 对《内经》中气的涵义作了辨析,指出《内经》所论之气有不同层次的多种涵义:或指宇宙本原之气;或为自然界大气、四时之气、六气;或为人体内的人气、充形之气、精化之气、血中之气、阴阳之气,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再分为各藏气、经气或脉气;或为病邪之气;或为药食之气。
各种不同层次的气,皆以无形而运行不息之细微物质为其基本内涵,与气廪之气指精米或饮食物的概念不同。
关键词 气 人气 气 内经 《内经》讨论了不同层次的气的多种涵义。
精略统计,该书提到了1700多个“气”字。
将《内经》提到的诸“气”作一比较分析,可见它既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被古代哲学家称为万物共同生成本原的气,又讨论了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气,而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人体内的气,即“人气”,并提出了人气与自然界之气、四时阴阳之气相通应的观点。
1 气为宇宙本原之气 此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人类形体与化生精神的物质元素,又称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
如《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注:文中所引经文均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或1963年版《灵枢经》),其他如《至真要大论》、《宝命全形论》、《本神》中也有论述。
2 气为四时之气此气是指自然界的大气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又称“六气”。
它直接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的身体要健康长寿,必须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如《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3 气为人气人气即存在于人体内的气,由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化生,并与肺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
它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此气又称“一身之气”,与自然界的四时之气或六气相通应,如《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311 气为充形之气 人体之气,充塞于形体中,推动形体的运动,维持人体的生命进程。
即所谓“气充形,形寓气”。
气与形相得,虽病而易治。
如:《玉机真藏论》说:“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其他如《三部九候论》、《阴阳应象大论》、《刺志论》中亦有提及。
312 气为精化之气 人体之气,本由精气,无形而运动于形体之内,而其运动不息又可激发精的化生。
精与气不同:精是指人体内一切有形的精华物质而言,包括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及其衍生物如血、津液等;气则是比精更细微的物质,无形可见而运行不息,能推动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营养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精化为气。
”《本神》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也。
”《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
”313 气为血中之气 气寓于血中,由血载行,是为血中之气,有时与血并称为“血气”。
此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又能固摄血液而防其逸于脉外。
气与血,“异名而同类”,皆为水谷之精所化,两者谐行,和调共济,人体则健康无病。
如《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复反则死。
”其他如《根结》、《经脉》、《本藏》、《天年》等篇也有20多处论及血气。
314 气为体内阴阳二气 人气,可别为阴气与阳气。
阳气有推动、温煦、兴奋之功能,阴气有宁静、凉润、抑制之作用。
阴阳二气协调平衡,则人气冲和畅达,升降出入运行有序。
如《痹论》说:“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
”其他如《生气通天论》、《厥论》、《调经论》、《脉要精微论》、《逆调论》、《口问》等篇也有大量论述。
315 气为呼吸之气或宗气 人体之气,既由精化生,又源于呼吸之清气。
呼吸之清气入肺内,与谷气合成宗气,又称“大气”。
此气分布于血脉之中而为推动脉管搏动和血液运行的动力,并能上出息道而促进呼吸。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
”《五味》说:“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
”《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316 气为真气 真气,由先天之精所化,在谷气的充养下发挥作用,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抵抗病邪侵袭和驱除病邪,与《难经》所说的“原气”、“元气”的概念相同。
“真”、“元”等,本是道家术语,中医学借用之,是对先天禀赋的表达,故真气即元气、原气,属先天之气。
人要长寿,必须善于保养此气。
真气是人气或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时又将其作为“正气”的代称。
如《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其 16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第24卷他如《上古天真论》、《根结》、《邪客》、《离合真邪论》等篇也有论述。
317 气为藏气 藏气为人气在脏腑的分布。
藏气运行不息,升降出入有序,推动和调节脏腑的功能活动。
但此藏气并非脏腑的功能本身,而是促使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推动力和调控力。
藏气由其所藏的精化生,又可进一步产生精神情志活动,而情志过激又能损伤藏气,导致脏腑功能异常。
气为精化,色随气华。
五脏精与气充盛,则五色光华。
脏腑之精主要源于水谷之精,故胃气充盛,化源丰足,则藏气充足而脉和缓有力。
藏气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与自然界的相关事物和现象相通应。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其他如《举痛论》、《五藏别论》、《玉机真藏论》、《脉要精微论》、《脉度》、《五阅五使》、《天年》等篇皆有大量论述。
318 气为经气或脉气 人气分布于经脉之中,则为脉气或经气。
脉为血之府,为血液运行的通道,脉气则是推动脉管搏动及血液运行的动力。
故切脉不仅能知气血的盛衰,而且可知五脏六腑的强弱。
脉还是人体内各种信息感受和传导的通路,而循脉运行的气则为感受和传导体内各种信息的中介性物质。
如《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其他如《脉要精微论》、《离合真邪》、《九针十二原》、《终始》、《经脉》、《本藏》、《逆顺》等篇也有大量论述。
319 气为营气与卫气 营气与卫气是人气的另一种划分。
人身之气分布到血脉之中,与血并行者,称为营气;分布到血脉之外,皮肤肌腠之内者,称为卫气。
营气与卫气皆由水谷之精所化。
水谷之精的浓厚而富有营养的部分,化为营气;其悍烈而善流动的部分,化为卫气。
营气能化血,并能随血而营养全身;卫气化生于中焦,根源于下焦,开发于上焦,能保卫机体免受邪气的侵袭。
营为阴,卫为阳,分主感觉与运动,有时又为人身阴气与阳气相互关系的表达。
如《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手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其他如《逆调论》、《营卫生会》、《邪客》等篇也有论述。
4 气为病邪之气《内经》提出的病邪主要有两类:一是外感病邪,即自然界的六气异常而变为邪气,侵入发病;二是体内之气运行失常而引发各种疾病。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
”5 气为药食之气《内经》为了说明药食的功能,将其分为气与味两种:属“气”的药食具有温煦、发热、通利的作用,属“味”的药食具有补养、泻下等作用。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此气和味可理解为药食中含有的具有某种作用的成份,进入人体后,或补精气,或祛邪外出。
另外,《内经》还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
此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食的四种性能,无疑是古人将药食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温热寒凉变化相类比而形成的概念,不属于中医学的气范畴。
6 气为气廪之气《内经》中有的“气”是指气廪之气,应写作“气”。
“气”与气不同:气的本义为云气或风气,如《说文解字》说:“气,云气也,象形。
”而气为气廪之气,如《说文解字》说:“气,馈客刍米也。
从米,气声。
”气为馈客刍米,即精米,是天子待诸侯之礼。
《左传·桓公十年》说:“齐人来气诸侯。
”后假借为云气、风气之“气”。
气,又从食,作“饩”。
《说文解字注》认为,饩为“晚出俗字,在假气为气之后。
”《文字蒙求》说:“气,此云气之正字,经典作乞而训为求。
本是假借,借用既久,遂以气代气,气乃饩之古字。
”[1]因此,《内经》所载之气,一由无形而运动变化的云气、风气、呼吸之气以及体内散发的热气抽象而来;二是指有形的精米,引申为饮食物。
如《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至于《决气》所谓的“一气别为六名”,实际上是说精、气、血、津、液、脉六者,皆由饮食水谷所化生,是《内经》重视脾胃,倡“人以水谷为本”思想的反映。
由上可见,《内经》指出了不同层次的各种气的涵义:最高层次的气,也是最抽象的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而为宇宙万物共同构成本原之气;低一层次的气,即是较具体的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大气及其变化而产生的四时之气、六气和运行于人体之内的人气。
就人体内的气而言,一身之气是其最高层次,其次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再次为各藏气和经气。
同一层次的气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通应,相互影响,人气与自然界的大气及其变化而产生的六气处于同一层次,因而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合为一体;人体内的元气与宗气,营气与卫气也处于同一层次,故也可相互资助或相互转化。
所有不同层次的气,皆以“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为其基本内涵。
气廪之气是指精米,引申为饮食物,是有形质可见之物,不应放在气范畴中讨论,因中国古代先民是从云气、风气、呼吸之气等这类无形无状而运动变化之物中,而不是有形的精米、饮食物中,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2]。
《内经》是在概念和来源上区分人体之气与宇宙本原之气的。
人体之气是由精所化之气与自然界之清气相融合而成,是较具体的气;而宇宙本原之气是客观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是极为抽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