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2.2三圈环流(完美带动画)
高中地理课件-三圈环流
2、气压带成因: 热力作用: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 福极地高气压带
3、性质: 干热气流:低纬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暖湿气流:中纬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干冷气流:极地东风带和极地高低压带
4、对天气(气候)影响: 上升阴雨 下沉晴 低压阴雨 高压晴 西风阴雨 信东晴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降水)的影响
地表各地在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下,气流的运
动方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气压带中气流的垂 直运动,二是风带中气流的水平运动。其对降
水的影响如何?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干 温、湿 冷、干
冷、干 温、湿 热、干 热、湿 热、干 温、湿 冷、干
北半球 冬季
北半球 夏季
三、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风向 源地
西北风
高纬亚 欧大陆
东南风
副热带 太平洋
东北风 西南风 亚欧大陆 赤道附近
印度洋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干燥
多雨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布 亚洲的东部(我国东部、亚洲南部(印度半岛、
湘教版必修Ⅰ
2.3大气环境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单圈环流
2
极地高压带
膨膨胀胀上上升升
1
赤道低压带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抬挤上升
中纬环流 9 8
堆积下沉
37
低纬环流 2 4
膨胀上升
1
10 6
5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蒙古-西伯利 阿留申低
压带
亚高压
压
半 力性质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2.2节《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1第2章《三圈环流》教学设计【自主探究】一、大气运动的原因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A.太阳辐射B.地面C.大气D.海洋答案:A2、根本原因: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
二、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1)图中方框内是低压还是高压,用“高”或“低”填在图中。
(2)从空气的垂直运动来看:受热的地区空气,受冷地区空气。
(3)从水平方向看:空气从气压流向气压.(4)乙图的空气环流是因引起的,因此,称环流。
答案:(1)甲图A上为高压,B、C上为低压,乙图A上为高压,A 下为低压;B、C上为低压,下为高压.(2)上升下沉 (3)高低 (4)地面冷热不均热力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B.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D.在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ABD2、风的形成过程(1)读下面“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能力提升站】想一想:有人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你认为对吗?提示:不对。
来源于太阳辐射请总结:根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示意图”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提示: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讨论:古诗云:“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试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凝云致雨请思考:有气压差异就一定有空气的水平运动吗?提示:不一定。
气压差异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①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是:A ,B ,C 。
②判断此图属于(南、北)半球图,判断的依据是。
③此图属于(高、低)空大气运动,判断理由是。
答案: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②北风向在气压梯度力的风向上右偏③高高空大气的风向是在地转偏向力和气压梯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关于近地面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地面风的形成是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的结果B.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C.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大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D.北半球近地面高压中,大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答案:AB四、三圈环流1、假设地球不动,地表性质均一,那么大气运动的形式为()A.三圈环流 B.低纬环流 C.热力环流 D.季风环流答案:C2、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高一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课件新课标人教
10. 大洋洋流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大洋洋流
大洋洋流是指水平方向上水体按照一定规律流动的 现象,是海洋中水的广泛分布造成的结果。
大气环流和大洋洋流的关系
大气环流直接驱动了洋流的运动。洋流本身也影响 着大气环流形成和空气质量分布。
11. El Nino现象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 赤道海域风暖流加强,水温上升 2. 太平洋海域压力系统改变,导致赤道海域大
全球变暖
全球增暖和气候变化可能会导致气候模式的刻意扰 动,从而增加更多已经形成的臭氧洞。
14. 大气环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的原因
太阳辐射强度、海洋大气运动、冰盖变化、火 山喷发、陆地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
洪涝、旱灾和气象灾害频发;气温、降水、物 候失调;气候变暖、冰川消退和海平面上升; 生态系统变化和物种灭绝。
1
全球变暖趋势
大气波浪异常增多和强度加强,表明全
地球环境影响
2
球增暖趋势会对大气环流造成重要影响。
未来几十年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地 球环境将经受巨大的冲击。各国的政策、
科技、环保措施等都将对大气环流产生 关键影响。
15. 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环流的关系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温 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暴雨、干旱、海平面上升和大规模气 象灾害,如洪涝、山体滑坡、风暴潮和沙尘暴等。
16. 预防和减轻气候变化的措施
1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8. 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和特点
形成
地表温度极低,对流受到限制,地表气压低,气流 发散。
特点
气温常极低,冰雪广布,日照时间短,降水少,气 状稳定,动干补湿程度低。
三圈环流 公开课版(动画精美)
极锋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中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
结论: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复习已学知识
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2、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由赤道向 高纬递减 高低纬之间 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 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1.单圈环流(一个因素)
南极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动力)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北纬30度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赤道
2.三圈环流
3因素影响:
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自转) 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北 半 球 夏 季 北 移 冬 季 南 移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66°34′ 23°26′ 0° 23°26′ 66°34′
太阳位置
低压带
高压带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 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相反。
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B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三圈环流”,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球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和三圈环流的特点。通过对三圈环流的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和天气现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引导学生从实际观测数据中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观测数据中认识和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和特点。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地理观测和分析的能力。
4.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三圈环流?它是如何形成的?”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针对三圈环流的特点,设置问题:“三圈环流对地球气候有哪些影响?”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结合现实问题,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如何影响三圈环流?”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如“如何利用三圈环流知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在课后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Hale Waihona Puke 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4.结合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掌握三圈环流与地球五带的关系,能够分析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全球大气环流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4.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气环流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6.观察身边的气候现象,如一日之内温度变化、风向变化等,记录观察结果,并尝试运用大气环流知识进行分析。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论述严谨。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课堂练习
1.练习题设计:教师设计梯度性练习题,涵盖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特点等方面。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互评互改: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交流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大气环流现象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大气环流对地球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特别是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2.掌握全球大气环流模式与地球五带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分析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
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和海陆分布差异,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得到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和海陆高低压形势季节性转换现象,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
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极地、赤道冷热大势-极地高压、赤道低压-气压带相间分布-副极地低压、副热带高压-风带风向判断-风带命名),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在冬、夏海平面等压线图上标示高低气压中心。
根据气压带风带性质对判定气候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
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
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
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
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无风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呢?【讲授新课】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通常称为大气环流。
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输送和交换热量。
)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圈环流。
(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三圈环流》ppt课件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三圈环流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特性、成因及作用。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绘制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模式。 3.绘制低、中、高纬三圈环流模式图,简要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归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位置及分布规律。(重点)
东 南 信 风 带
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问题回归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出现。
“马纬度”无风的原因
低压带:上升气流,多雨天 高压带:下沉气流,多晴天 西风带:低纬来的气流,暖湿 信风带、极地东风带: 高纬来的气流,干冷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①
②
③
60°N
30°N
0°
极锋
3、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动力因素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①低纬环流 ②中纬环流 ③高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4、气流与天气
300N
600S
300S
00
900N
600N
900S
阴雨
阴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圈环流课件
气压带.风带及三圈环流一、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2)成因: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的不同而产生的热量差异。
(3)意义: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调节全球的水热分布;影响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2.三圈环流(1)单圈环流的概念假设地球表面均匀,地球不自转,引发和引起大气环流的唯一因素就是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时所形成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的简单的热力环流的大气运动形式,即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概念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无海陆差异),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时,所形成的大气环流,由于它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三部分组成,所以称之为三圈环流。
(3)三圈环流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赤道附近,空气上升,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暖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到达北纬30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北进。
从赤道源源不断来的空气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在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东北信风,这样,便在赤道和北纬300之间形成一个低纬环流圈。
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极地附近,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向南流出逐渐向右偏转为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流上升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空,形成中纬和高纬环流。
2.3.2三圈环流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最冷月气温t(℃ )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t>15
降水季节分配
年雨型
夏雨型(最高月降水500以下)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雨型(最高月降水500以上)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年雨型
高纬环流
极锋 中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赤道低压带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地表性质 夏季 (同纬度) 气温 气压 陆地 海洋
冬季
气温
气压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低
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 1月 被切断的 气压带 亚欧大 陆 副极地低 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地低压带
三圈环流示意图PPT课件
9 8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
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 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活动
1.如图2.12a和图2.12b所示,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 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下列 两个问题。
P36活动
冬季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高压
低压
冬季:大陆上的_____冷_切高断压了________气副压极带地低
阿拉伯沙漠 撒哈拉沙漠
维多利亚 沙漠
亚利桑那沙漠
阿塔卡玛沙 漠
小知识
▪温度越高,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越多。 ▪降温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条件。
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东风干
气压带风带名称 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气流运动 00附近 300附近 600附近 900附近
7、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分布: 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成因: 冬季西风带控制,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顺着箭头方向找一找:北半球大陆西岸由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哪些 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与部分气候类型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寒冷干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热带雨林气候 ——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 B
)
A、
B、
C、
D、
5、三圈环流中,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在( D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极地附近 D、南北纬60°附近 6、假设我国的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在北极圈以内的某地区升 起一面五星红旗,则旗帜常年飘扬的方向是( B ) A、向东北飘 B、向西南飘 C、向西北飘 D、向东南飘
南极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 偏向力。假设地表均匀。 高空北上气流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 成西风,气流无法北 上在此堆积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2)假设:①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②太阳直射赤道 两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 力。 极锋 ----三圈环流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回顾 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冷热不均 产生热力环流 的根本原因: 2、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由赤道向高纬递减 高低纬之间 的热量差异 • 大气环流
•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 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一、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3°26′ 0° 23°26′
66°34′
太阳位置
低压带
高压带
⑵、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
大气环流形成的逻辑关系结构图
太阳辐射
1受热不均 高低纬间
单圈环流
2地球偏转 力 地球自转
三圈环流
形成
(近地面)气压带风带
3太阳直射点移动 地球公转
①为极地东风带,②为赤道低压带, ③为盛行西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条件三 :
考虑地球公转
思考:1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自转)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公转)
三因素影响: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自转) 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
北 半 球 夏 季 北 移 冬 季 南 移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66°34′
找一找 画一画
大气环流的意义 课本P33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单圈环流
请观察分析:
冷热不均会形成 热力环流,赤道 和极地之间冷热 不均,会形成类 似的热力环流吗?
(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③太阳直射赤道
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 一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单圈环流
北极
• 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 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 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 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 赤道 赤道 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 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低纬环流
2 1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压 带
探究:1
副热带高压和 极地高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副极地低压和 赤道低压的成 因有何不同?
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 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 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 动力原因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移动
课堂练习
1、大气环流是指( B ) A.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 B.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海陆间的大气运动 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 2 、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C )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 B、 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 D、 摩擦力 3、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C ) A、副热带地区气温高 B、副热带地区气温低 C、动力原因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课后作业:
1、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示意图
2、高中地理必修(1)练习册第四节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 东
行 北
西
副热带高压带
风 风
信
赤道低压带
东 盛
南
副热带高压带
信 西 风
风
行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变式图训练
① 60° ③ 30° 60°
④ 30°
②
读图思考:
②、④分别代表什么气压带?①、③代表什么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