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民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 1.博物馆方法 • 建立专门的交通博物馆,或在其他的博物馆 中收藏和展出交通物品,展示中国的交通民 俗及其历史发展的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旅游目的地法 • 以交通民俗旅游资源为主体建设旅游目的地。 如京杭大运河、长江三峡、丝绸之路、长城 关塞等。 • 3.单项旅游方法 • 开展以交通民俗的一种或几种为目的的旅游 活动。如赵州桥、卢沟桥等旅游,黄河皮筏, 乌苏里江桦皮船等旅游。
二、古人出行的动因
• 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 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 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 • 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 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 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 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
• 移民、服役、游学、经商、 出巡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京杭大运河
悉尼歌剧院.海港大 桥
• 交通工具
• 1. 舟船 • 舟船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就原始的舟船就是独 木舟,从考古来看,我国独木舟起码有7000年的历 史了。另一种舟称为舫,早期的舫是用木板连接两 条船而成,后来逐渐演变,人们开始把方头、方尾、 平底、甲板宽阔的单体船称为舫。 • 2. 筏 • 筏的问世可能比独木舟还要早,是人类最早的水路 交通工具之一。筏的种类有竹筏、木筏和皮筏三种, 竹筏也称竹排,多用于长江以南多竹地区。木筏的 使用范围更为广泛,但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找不 到船只,为生产和生活临时制作,用过以后很快拆 散,称之为放排。皮筏多用羊皮或牛皮制作的,主 要流行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皮筏的交通运输,尤为 著名的是西北地区黄河上的皮筏。在兰州,乘羊皮 筏游览黄河胜景已成为了一项极受游客欢迎的节目。
• 相关链接 • “交通”的古代含义 • 《说文解字》解释说:“交,胫也”,指小 腿,即指行走中运动频率最高的部位;“通, 达也”。 “交通”相组,就是通过双腿的 运动而达及四方。
• 从其产生和流行的范围来说,交通民 俗具有地域性,交通设施、交通工具 和交通的信仰、禁忌等,在民间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环境。 • 北人乘马、南人乘船,马帮穿行在云 贵川的崇山峻岭中、驼队跋涉在西北 的沙漠上,黄河上漂着羊皮筏,乌苏 里江上行使着桦皮船,特定的地域环 境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民俗。。
一、交通民俗概述
•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 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 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 •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 交通民俗 :交通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各种 风俗习惯。 • 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又是通过交通运输的两 大要素——交通运输通道和运输工具反映出 来的。
4、经商
• 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 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 “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 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 出行这一特点。 • 商旅始祖:商汤七世祖 • 开拓商旅
商旅始祖:商汤七世祖
• 据史料记载,王亥生活在夏朝中期,是夏诸侯国商 国国君、商部落的首领,是商部族始祖阏伯的第六 世孙,商朝开国帝王商汤的七世祖,历史上称为商 先公。 • 《世本· 作篇》、《管子· 轻重戊》等史料记载,王 亥驯服了牛,供人使役,又发明了牛车,用于运载 货物,使商部族的生产力得到很快发展,各种物品 开始出现剩余。王亥便率领商部族的人用牛拉着自 己的货物到其他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这是历 史文献中所记载最早的商贸行为)。由于商族人频 繁地到各部族做交易,其他部族的人称他们为“商 人”。 • 后来,“商人”便成为做交易人的代称,他们所从 事的行业也被称为“商业”,这就是中华民族商人 商业最初的来源。正是基于此,王亥才被专家们论 证为中华民族经商第一人,尊称为“华商始祖”。
6、外交
• 汉张骞西行 • 郑和下西洋 • 马可波罗
三、陆地交通民俗
• 迄今为止,人类最古老而且仍是最普遍的交 通方式是步行。 • 对这一方式最初的文化改进就是路。 • 在以道路为起点的交通设施和以步行开始的 交通工具的产生和演变的过程中,人们在交 通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陆 路交通民俗。
五、交通民俗与旅游
• 交通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位臵,可以 从两个方面加以定义。
–首先,交通民俗可以和旅游交通相结合, 以传统的交通方式为现代旅游者提供交 通服务; –其次,交通民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 行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对旅游者有吸引 力的旅游景观。
• 旅游交通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交 通运输服务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基本功能是 向旅游者提供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空间位移, 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之一。 • 在现代的旅游交通建设中,在不影响交通条 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多地采用传统的民俗 形式,力争使交通本身就成为旅游景观,丰 富旅游者旅游途中的旅游感受。 • 当然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在短距离的旅游景 区内,交通与旅游要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到 “进得来”、“散得开”。
3、游学
• 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 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 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 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 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 • 庄子:云将东游、雀跃而游、庄周梦蝶 • 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 魏晋:阮籍等七贤 • 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山水诗 • 唐朝:李白、玄奘 • 宋代:苏轼 • 明代:徐霞客
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交通工具
• 1.车辆 • 车辆是我国陆地交通中使用历史较长,范围最广的交通工具。 按车轮数量,可以分为独轮车、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等 等;按动力,可以分为人力车和畜力车;按车辆质地和结构, 可以分为有辐车、无辐车、木轮车、铁轮车、胶轮车等,按 车辕数量,可分为单辕车和双辕车。 • 2. 动物类交通工具 • 动物除了用于牵引车辆外,还可以单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民间常用的动物主要有马、牛、骡、骆驼、牦牛、狗、羊等。 用马拉货物,组成马帮,曾流行于云贵川地区。沙漠之舟是 人们对骆驼的誉称。牦牛是藏族人在雪域高原上常用的交通 工具,可以骑乘,也可以栽物。 • 3. 其他交通工具 • 包括冰雪类交通工具和直接依附于人体的交通工具。使用于 冰雪路上的交通工具有狗或马拉的雪橇,是赫哲族人常用的 冬季交通工具,流行于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直接依附于人体 的交通工具,适用于以人载物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滑竿、 轿子等。
• 4.竞技旅游方法 • 目前开展比较多的项目是龙舟竞渡和赛马。 其中龙舟竞渡可以观赏,也可以参与;赛马 以观赏为主。 • 5.旅游工艺品法 • 在交通民俗中,很多民俗的内容和形式适合 开发旅游工艺品,如桥梁、车辆、舟船、动 物等等,都可以用各种材料制成工艺品。唐 三彩和各种船模都受到了旅游者的欢迎,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茶马古道探源
四、水路交通民俗
• 交通设施 • 1.水道 • 水道又称为航道或航线,按其形成过程,可分为天然水道和 人工水道;按其所处地理位臵,可以分为内河水道和海上水 道。在水道中,航运安全、使用频繁的水道,又被称为黄金 水道。 • 人工水道,是指人工开凿的,可以航运的河渠,通常称之为 运河。如战国时的邗(han)沟,鸿沟,秦代的灵渠,隋代的 大运河,元代的京杭大运河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人.工水道。 在人工水道中,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就是水库。 • 2. 其他交通设施 • 水路交通中还有很多其他设施和航运有密切的关系。 • 渡口一般设在没有桥梁的江河湖及海峡岸上,使用船只摆渡 行人、车辆和物资。历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渡口。如长江的 瓜州渡,钱塘江的西兴渡,秦淮河的桃叶渡。 • 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出入和停泊、货物和 旅客集散的场所。港口按其所在位臵,可以分为内河港、海 岸港和河口港;按其用途,分为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 和避风港。现在进行旅游开发较多是,民俗风情较浓郁的港 口,主要是军港,渔港和避风港,已经开发的基本是海港。
兵车行
• 杜甫 •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5、巡游
• 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 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 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 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 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 神化传说:黄帝、舜、大禹 • 周代:周昭王、周穆王西巡远达伊朗,通往西 方的最早旅行者 • 秦代:秦始皇在位11年,五次巡游 • 汉代:汉武帝巡游泰山 • 隋代:隋炎帝龙舟滥游 • 泰山封禅
交通设施
• • 1. 道路 道路是路的总称,因其大小、形式和用途,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形 成各种具有特色的民俗事象。 • 纤道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陆路辅助设施,为纤夫提供拉纤的通道,这 种道路曾经存在于各地的水上交通线。 • 盘山道是民间创造出来的适合山地地形起伏较大的道路。盘山道的 形式,有石阶式的,也有平面式。狭窄的盘山道只能通过人或畜生, 宽阔的盘山道可以通行各式车辆。 • 冰雪道是冬季严寒的地区利用天然河道,或用冰雪人工修建的道路。 冰雪道可以通行滑板类交通工具,如雪橇、爬犁、冰床,也适合行 人使用冰鞋或滑雪板。 • 秦岭古栈道 • 2. 桥梁 • 桥梁是道路的组成部分,是为了使道路跨越江河、湖泊、海峡、山 谷或人工建筑物所修建的建筑物。传统的桥梁,按其建筑材料,可 分为木桥、石桥、砖桥、铁锹、竹桥和藤桥;按其结构,可以分为 梁桥、拱桥、浮桥、索桥和吊桥。 • 3. 关塞 • 关塞是战争的产物,中国的历史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关塞。通常情况 下,设于国境之内、城防完备的称关,设于边界险要处的军事据点 称为赛,现在统称为关。关塞大多设在崇山峻岭,大江大河之滨, 形势壮美,景色宜人,如长城沿线的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等, 丝绸之路上的玉门关、阳关等。众多的险关要塞,是中国交通民俗 文化最为独特的组成部分,很多都已成为了旅游胜地。
1、移民
•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 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 殖活动。 • 分民间和官方两种。
– 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 口”; – 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 “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
• 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 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 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 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 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 • 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 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 息。” • 杜甫的《兵车行》中对此也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