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赋第五十二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鄂墟赋第二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作品赏析
• 武昌县令薛季宣在他的《鄂城篇》和《鄂墟赋》中分别描写了南宋 时鄂王城破败的景象:“鄂王城阙烟苍苍,鄂王宫殿波茫 茫。”“亳殷丰镐已丘墟,荆蛮兴废将焉如。”“有邑无民,荒城 已芜。”古城已毁,令人唏嘘。
• 东汉建安十九年(215年) ,分鄂县南置阳新县。魏黄初二年(221 年),孙权都鄂,改鄂县为武昌。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 ,南 唐保大十三年,南唐国分武昌、阳新三乡置大冶县。到了宋代,古 鄂王城已成为一片废墟。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宣为此特写了《鄂墟 赋》:按籍披图,乃窥鄂墟,有邑无民,荒城已芜。又《鄂城篇> 诗:鄂王城阙烟苍苍,鄂王宫殿波茫茫。今古都庐一饷倾,不见古 人虚引领……
林麓苍苍,环流漾碧。万顷涟漪,际天一色。吏指图而 告曰:此三代之建邦也,在楚熊渠,始大宗周寖微哉。
……………………………………………………… ………………………………………………………
鄂王城位于大冶金牛镇鄂王城村(原叫胡畈村)胡彦贵塆。金牛镇原属鄂城县地域,1958年划归 大冶县,今天的胡彦贵塆座落在鄂王城遗址上。就是在这里,2800多年前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 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亊件,据《史记·楚世家》记载:西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楚君熊渠甚 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封中子红为鄂王,并筑鄂王城于此。古城今天虽 巳成废墟,但是古城遗址依稀可辩,古城为土城,依岗地形而建,呈南高北低状,进塆口为小东 门。
图片欣赏
Hale Waihona Puke 者简介•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春霖赋节选【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第三段
• 此患上飘风而下淫注兮,霣芬葩于未晏。蚕蠢蟌以三蜕兮, 麰栖畆之云。秋胡彼苍为此沍寒兮,产鬆靀之耳头。情徊 徨余靡遡兮,几鸣哀于阊阖。羌被离于雾露兮,虽衷肠谁 与答。创余懐而若刈兮,涕纷零其如雨。庶庚申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夏兮, 锁支祁于淮浦。
第四段—第五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 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 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 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骈体文
春霖赋 节选
南宋 薛季宣
第一段
• 皇八世之隆兴兮元正,直于青阳遭霖澍之嫣緜兮,窃独悲 此众芳氛。祲郁其缤纷兮蔽皇苍之淟涊,既困人以沈着兮, 又申之以纡轸,斡浑天以为盖兮,星辰烂其昭灼。
第二段
• 仰横空之靉叇兮,日飞霺余靡乐。坤舆磅礴以蒸渍兮,涨 涂潦之狂流。草莽莽以侵堦兮,苍藓汨其孔。蘨药丹赪以 艳顔兮,荃胡独罹。
THANK YOU!
雁荡山赋节选【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第三段
• 我国家太平兴国之二禩,天下车书始同。有禅师曰全了, 庵庐初结于芙蓉。行亮文吉踵于前,甄昻作尉从而后。灵 岩碧霄,巑岏而并露。南閤白岩,孱顔之尽剖。起初凡七 十有三年,而后陇断之不遗,盖成终于皇祐之己丑,称始 开于祥符之伐木者。故适当其会。诏迁就于贯休之诗者, 见不臻乎首是,知水凿之为睫论,又何知造化成功之不有。
骈体文
雁荡山赋 节选
南宋 薛季宣
第一段
• 走家东瓯有祠,祭田在雁荡山下,行年三十而未之到。隆兴初赴调, 因取途焉。爰其岩谷秀异,无虞无录,莫能之名。念其山水奇甲天 下而未有文赋,欲赋之未可也。归得建炎间郡丞谢君升俊山图石本, 字多漫灭,已而得乐清洪丞葳所镵(SHAN)新图并赋。岁正月望, 始得皇祐棱书郎章君望之山记,又假旧图于叶氏以补图缺,于是图 籍大备。顾皆叙次疏阔,洪赋工矣,而犹有未尽,故为集略成赋。 得儿覆甕,诚何望于左思;掷地有声,信多惭于孙绰。聊依准实, 寄意山泉云尔!
第二段
• 溟渤转乎东南,雁荡嵬其髙峙,抱层峦之四合,耸翠峯之崛起。仙 凡道絶,类隔一尘,摩空下望,俨若云屯。聊登云以寄傲,循石磴 之萦纡,移顾歩于观瞻,瞥风气之悬殊。幽谷之中,别有天地。玉 笋排空而剡翠,琼馆凭虚而绮丽。微埃不入其方寸,尺土不留其度 内。峯夏云之竞秀,均倚剑于崆峒。峥万仞之嵯峨,罗巧妙之巃嵸。 粤若邃初,天爱其道。灵云秘秀,孰知其寳?传西域之仙书,肇栖 神于罗汉。睠人寰之缅邈,极希夷之汗漫。徧歩幽独,盖始得于唐 僧之咏。看之不足,此樵翁之浩叹者也。
第四段—第十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 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 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 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雁荡山赋第三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THANK YOU!
已而得乐清洪丞葳所镵新图并赋。岁正月望,始得皇祐棱书郎 章君望之山记,又假旧图于叶氏以补图缺,于是图籍大备。
……………………………………………………… ………………………………………………………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 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 普明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三年,神宗熙宁元年赐额。南宋孝宗隆兴初,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 宣入雁荡,作《雁荡山赋》,其曰:“指普明而回御,探龙窟于飞泉,勒马鞍而东之,望奇峯之 隐天。”明代,寺已废;虽寺已废,但明代文学家陆深在其《雁山图记》中仍有记载:“西内谷 有寺七:曰能仁、罗汉、飞泉、普明、天柱、华严、瑞鹿。”
• ——选自 宋·沈括《雁荡山》 • 南宋永嘉薛季宣《雁荡山赋》有“亭白箬而下道”句记白箬岭。“今斤竹涧,谢公岭具在,不
得言谢所未至,特未睹其邃尔。”此句大意是:地名留存到南宋,可以证明谢灵运来过,他只 是没有看到北雁深处的风景罢了。 • 雁山五珍”,在明乐清进士朱谏编纂的《雁山志》中已有记载。清嘉庆年间的《增补事类统编》 卷二十《地舆部·温州府》:“明朱谏居雁山,尝曰:岂以五斗,易我五珍?五珍谓龙湫茶、 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也。”冯时可《雨航杂录》:“雁山五珍,谓龙湫茶、观音竹、 金星草、山乐官、香鱼是也。”清乾隆年间施元孚《雁山志》另列“雁山五珍”:“一为山乐 官,系鸟类,能效人言。二为石蟹,系山中水质结成,形似蟹,研粉能活目疾。三为茶叶,以 龙湫、兜率洞所产者最为名贵。四为金香鱼,色金黄而香味鲜美,产石门潭为上品。五为肺形 草,一名人字草,叶背有纹如人字形,能冶肺病。”用石蟹、肺形草代替观音竹、金星草。
风赋节选【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风赋
南宋
节选
薛季宣
第一段
• 有物营营,有迹无形。不喙而呀,不趾而行。
第二段
• 得窍而声滚地,雷鸣一息,不停千里,其程时畏,而寒时 挹,而清万彚以生,庶品以零,飞砂一怒,草偃遐征。
第三段
• 小夫不识,请谒先生。先生曰:是非虚隙之产、号令于天 欤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 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 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 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THANK YOU!
种竹赋第三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 竹子颜色青绿,竹林环境清幽,象征其清高淡雅,比喻人品高洁;竹子空心, 喻其虚怀谦恭,胸怀宽广,能容万物;竹子有节,既喻其坚定不变的气节和坚 忍不拔的风骨,又喻其节节高升,不断向上的积极上进精神;竹子生长正直, 从不弯曲,竹之挺拔,如山之昂首,喻其从不曲私阿世,正道直行的品格。故 这清风正气傲苍穹的竹子,一直是历代文人咏吟之物品和自喻之偶像。
作品赏析
• 竹子不但有着广泛的用途,竹笋还可以成为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在他 的《初到黄州》一诗中就有“好竹连山觉笋香”的名句,说的是诗人看到了满山美好的竹林, 就好像闻到了竹笋的芳香。苏轼曾被贬黄州。黄州多竹,当地竹笋芳香迷人,极为可口。这首 诗便是描写苏轼对田园风情的沉迷与依恋。喜吃竹笋的人,当他登山郊游,看到满山竹林时, 就不由得联想到这种“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独特意境。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吕氏春秋·明理》载“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 也有载:“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说明,竹子,是我国古代用 来书写文字的竹简,与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竹子也就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象征。 “罄竹难书”便成拉广为流传、千古不变的成语。至今脍炙人口的“竹报平安”一语所说的 “竹”,也指“家书”,故“竹报平安”,就指“平安家书”。因而,历代文人与竹子有着密 切的关系。
怀骚赋第六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十三年(前302年),齐、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为人质,请求 秦出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击退了三国联军。次年,秦国一大夫与太子横因为私事争 斗被杀死。太子横惧怕秦昭王怪罪,私自逃回楚国。此事使秦、楚两国关系恶化,导致了此后秦 国对楚国的频繁进攻。“屈原憎恨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让不真实的语言蒙蔽了正确的语言,这 些谣言将会损害楚国的利益,是方正的人不能容忍的,所以屈原在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 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 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屈原所乘的这种狭长 而轻小的舲船实质上也就是当时一种竞度所用的船。这种众桨齐划的轻快小船正是竞渡风俗的 一种反映。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怀骚赋
第六段
南宋 薛季宣
作品赏析
• 《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 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竞渡的习 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 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 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 渡之戏。”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 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吴墟赋第二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 《史记 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译成现代汉语即“春申君就此入居旧时吴国都城废 墟,……”如果战国楚春申君黄歇曾居住经营苏州是史实,再有见诸于《史记》记载的其入居“故吴墟”——旧时吴都 废墟,苏州古城来历已然廓清。即使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置会稽郡,郡治所在地吴县(吴县名称的始用,即当 时的苏州),也沿用旧名“吴”,汉承秦制,苏州仍称吴县。
THANK YOU!
苍龙东而西白虬兮,屹然象魏。髙复下兮荆棘,疑其堂陛陛戟 九重兮列苞,稂与蓬艾左宗庙而右社稷兮,惽不知其何在。
……………………………………………………… ………………………………………………………
公元221年,孙权自湖北公安东下,与鲁肃、周瑜一行在鄂县江滨虎头山上底座迁都之大计时,适 逢山上出凤凰,江中起黄龙,因而笃信鄂县是“龙蟠凤集之乡”,遂定都鄂县,并于同年8月大兴 土木营造宫城。因他到鄂县后不久,即接受魏文帝曹丕“吴王”的封号,所以此城名曰“吴王 城”。又因地定都鄂县后,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名为武昌,故此城又名“武昌城”。公元 229年4月,孙权在武昌西郊之西拜天称帝,自号吴大帝,此城因之又曰“吴大帝城”。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感除赋节选【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感除赋 节选
南宋 薛季宣
第一段
• 感寸隂之云暮,将嵗华之就除。阳曦赫兮已入,天昏昏兮 蹇无进于成徳而徒为乎,积日皇爹去台兮,愈逺二纪阅兮, 痛音容之不可见。视儿曹之日长,惭惨怛而惘惘。
第三段
• 思既往而沈吟,时不同兮寔劳。我心官匏系之,更载下下 考兮,书之云。再悲盛年兮,去不我留。知有期兮,乐舍 是而优游。
THANK YOU!
第四段—第五段 省略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 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 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 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禹庙赋第五段赏析【南宋】陆游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禹庙赋 第五段
南宋 陆游
作品赏析
• 禹庙:指建在忠州临江县(今四川省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 765年,“诗圣” 杜甫携 家离开成都草堂,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到 达夔州(奉节)暂住。途经忠州时,他特地拜访了禹庙。禹庙建于临江山崖上,秋风萧瑟,但 见群山环抱,草木幽深。在空旷寂静的山谷中,残阳斜照大殿之上,房舍残破,杂草丛生,显 得荒凉而冷清。庭院的橘树和柚树上挂满了果实,使树枝低垂,好像要被压垮似的。禹庙虽荒 凉,却又苍劲、坚韧,大禹当年开凿的石壁上云雾缭绕,涛声阵阵,江水沿白沙之道向东奔流。 杜甫伫立崖头,观此情景,对大禹治水乘四载、凿三峡、疏长江、控三巴的英雄事迹发出了由 衷的赞美。而禹庙庭院里饱经沧桑、充满韧力的橘树和柚树,也因这首诗而名传千古。
• 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临州置。“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太平寰宇 记》)。治临江县(今忠县)。辖境相当今重庆丰都、垫江、石柱等县地。天宝元 年(742年)改为南宾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忠州。宋属夔州路。咸淳元年 (1205年)以度宗潜邸,升为咸淳府。元复为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属重 庆路。明洪武中废州治临江县。属重庆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直隶州。 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重庆忠县、丰都、垫江、梁平等县地。
•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 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 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 《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 寒帖》等。
风赋第一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风赋Leabharlann 第一段南宋 薛季宣
作品赏析
• 《说文》:“风,八风也。”《国风·郑风·萚兮》:“萚兮萚兮,风其 吹女。”引申为像风那样快,如风行。风有流行的特点,有如社会习 惯,故又引申为风俗、风气,如蔚然成风、移风易俗。又引申为风 景、风光。又指民歌,如采风。又引申为外在的姿态,如作风、文 风,再引申为风声、消息等。作动词,指借风力吹干吹净,虚化引 申为教育、感化。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風,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 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 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凡风之属皆从风。
作品赏析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河图》:风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阳怒而为风。《尔雅·释天》: 南风谓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礼·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奸。疏:八方之风也。 《史记·律书》:东北方条风,立春至。东方明庶风,春分至。东南方淸明风,立夏至。南方景风,夏至至。西南方凉 风,立秋至。西方阊阖风,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风,立冬至。北方广莫风,冬至至。《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 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注:十有二辰皆有风吹其律,以知和不。
徐霞客《游雁荡山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徐霞客《游雁荡山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徐霞客《游雁荡山记》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游雁荡山记(节选)徐霞客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
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
又二十里,饭大荆驿。
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
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
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
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
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
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
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如笋,如挺芝,如笔之卓,如幞之欹。
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
双鸾五老,接翼连肩。
如此里许,抵灵峰寺。
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
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侧窅然如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
坐玩至暝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霞洞。
返旧路,抵谢公岭下。
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
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
出谷,五里,至灵岩寺,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劈一寰界。
寺居其中,南向,背为屏霞嶂。
嶂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也称之。
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
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
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润泽,颇有鳞爪之状。
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内自滴,下注石盆。
此嶂右第一奇也。
(选自徐霞客《游雁荡山日记》)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甚肖: 非常好看B. 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危峰:山峰高耸C. 峰中空,特立寺后特立:孤高挺立D. 鼻端孔可容指容指:容纳手指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B. 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C. 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D. 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有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头写游雁荡山之前赶路的情形。
鸢赋第五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同吹哨的声音,很远即能听到,近闻又如马嘶一般,令人听过之后就难以忘怀.性情机警,视力也很
敏锐,在高空盘旋时就能清楚地看到地面上活动的动物.主要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
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当发现地面的猎物时,
的方向,很熟练地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升4入高空和在高空中进行长时间的盘旋.有时在高空翱翔时,
将两个翅膀平伸不动,如同悬挂在空中一样,所以在农村中,人们常常利用这一特点,将鸢的尸体或
者仿造的模型挂在高高的篱笆上,用来吓唬来到田地中偷食的麻雀等小鸟.此外,我国民间的风筝
也有很多作成鸢的样子,并且取名为纸鸢,在风和日丽的春秋季节,放到高高的蓝天之上,使风筝就
筝)。
说文解字注:鸢,鷙鸟也。此今之鹗字也。咢、说文作㖾。鹗、广雅作。古音屰声㖾声皆在五部。
五各切。作鹗者、变耳。自鷻至鷐九篆皆鷙鸟、独於鹞言之者、鹞无他名则直谓鷙鸟而已矣。
诗。匪鷻匪鸢。正义鸢作鹗。引孟康曰。鹗、大雕也。又引说文。鷙鸟也。是孔冲远固知卽鹗字。
陆德明本乃作鸢。云以专反。鸢,夏小正作弋。与职切。俗作鸢。此犹鷕切以水、譌为以沼耳。
国学 骈体文
鸢
赋
南宋
第五段
薛季宣
作品赏析
• 《康熙字典·鸟部·三》鸢:《唐韵》与专切《韵会》余专切《正韵》于权切,音缘。 《说文》
鷙鸟也。《玉篇》鸱类也。《诗·大雅》鸢飞戾天。《尔雅·释鸟》鸢鸟丑,其飞也翔。《疏》
鸢,鸱也。鸱鸟之类,其飞也布翅翱翔。又《礼·曲礼》前有尘埃,则载鸣鸢。 《疏》鸢,鸱
色相间排列的横斑,是它与其他猛禽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另外,它在飞翔时翼下左右各有一块
信乌赋第十一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 《水浒传》提到了乌鸦,也提到了喜鹤。第二十二回讲述宋 江在杀了阎婆惜之后,投奔柴进避难,柴进 扶起宋江时就说:“昨 夜灯花报,今早喜鹊噪,不想却是贵兄来。”在这里,灯花与喜鹊 都成为吉祥喜 庆的好兆头,这说明宋代以来,北方人也开始喜欢 喜鹊了。乌鸦问题,在《红楼梦》中也有表现。 如《红楼梦》第九十一 回贾宝玉为了打破冷场的僵局,于是问林黛玉外面乌鸦叫了,这 是吉还是凶? 贾宝玉没话找话,意思是说乌鸦叫了,当然是不好 的,这是清代人普遍的民间信仰。没想到林黛玉回答 说“人有吉 凶事,不在鸟音中”。意思是说,人间的吉凶和乌鸦叫没有什么 关系。 当然芸芸众生修炼不到林黛玉的这种禅宗的境界,当代人听到喜鹊叫,往往眉开眼笑,认为有喜事来了。 其实,喜鹊虽有一个“喜”字,却不一定是喜的象征,南方人和北方人对喜鵲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南宋 薛季宣《浪语集》一书中的《信乌赋》一文中说:“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好恶之不同, 有若如是。”说的就是南方人喜欢喜鹊而讨厌乌鸦,但北方人却是喜欢乌鸦而讨厌喜鹊,南方和北方在 乌鸦和喜鵲的好恶方面正好相反。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3“乌鹊鸣”条目下也说:“北人以乌声为喜, 鹊声为非。南人闻鹊噪则喜,闻乌声则唾而逐之。”说的就是北方人以乌鸦的叫声为喜,以喜鹊叫为不 吉利。
固毋损告何贵于先时,又况是非无可必,夫何一喜而一悲?主 人邈然不説曰:然则夫子喜乌而恶鹊,与此北人之常也。
……………………………………………………… ………………………………………………………
怀骚赋第十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THANK YOU!
国学 骈体文
怀骚赋
第十段
南宋 薛季宣
作品赏析
• 《荆楚岁时记》载:“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 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竞渡的习 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 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 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 渡之戏。”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 日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楚顷襄王十九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 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
•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 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 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 六十二岁左右。
大榕赋第五段赏析【南宋】薛季宣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薛季宣(11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俦引俦缘,自陵空碧,和气鬰赘,疣生众丑。备百怪形, 岌如神山。冬无落木,苍苍九夏。
……………………………………………………… ………………………………………………………
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
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沈括雁荡山原文及翻译《雁荡山》选自沈括《梦溪笔谈》第四三三条。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沈括巡视温州,曾到雁荡山做了实地考察。
他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做了精心观察,分享了雁荡山原文及翻译,欢迎欣赏!雁荡山原文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木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
按西域书:阿罗汉诺讵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唐僧贯休为《诺讵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
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
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谢灵运为永嘉守,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弯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
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
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
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译文:雁荡山是天下一座奇特、秀丽的高山,可是自古以来的地理图谱表籍上都没有提及过它。
宋代祥符年间,因为修建玉清宫,在开山伐木时,才被人所见,这时它连个山名都没有。
根据西域的书籍记载,说有一个名叫诺矩罗的罗汉,曾住在中国东南海边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
唐朝一个叫贯休的和尚写的《诺矩罗赞》中,也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诗句。
这座山的南边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向前看可以俯视大海,然而当时的人依旧不知道雁荡、龙湫到底在什么地方。
后来人们因为采伐木材,才开始见到这座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 ——选自 宋·沈括《雁荡山》 • 南宋永嘉薛季宣《雁荡山赋》有“亭白箬而下道”句记白箬岭。“今斤竹涧,谢公岭具在,不
得言谢所未至,特未睹其邃尔。”此句大意是:地名留存到南宋,可以证明谢灵运来过,他只 是没有看到北雁深处的风景罢了。 • 雁山五珍”,在明乐清进士朱谏编纂的《雁山志》中已有记载。清嘉庆年间的《增补事类统编》 卷二十《地舆部·温州府》:“明朱谏居雁山,尝曰:岂以五斗,易我五珍?五珍谓龙湫茶、 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也。”冯时可《雨航杂录》:“雁山五珍,谓龙湫茶、观音竹、 金星草、山乐官、香鱼是也。”清乾隆年间施元孚《雁山志》另列“雁山五珍”:“一为山乐 官,系鸟类,能效人言。二为石蟹,系山中水质结成,形似蟹,研粉能活目疾。三为茶叶,以 龙湫、兜率洞所产者最为名贵。四为金香鱼,色金黄而香味鲜美,产石门潭为上品。五为肺形 草,一名人字草,叶背有纹如人字形,能冶肺病。”用石蟹、肺形草代替观音竹、金星草。34~1173年),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 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 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 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 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 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 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 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作品赏析
•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 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 贯休为 《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 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 雁荡; 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 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宋代,薛季宣作《雁荡山赋》,记述了雁荡山的峰岩洞瀑等景色。明代,释永升首编《雁荡山》 一卷,开创志写作的先河。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雁荡十记》可作雁荡小史来阅读。 • 宋代,薛季宣作《雁荡山赋》,记述了雁荡山的峰岩洞瀑等景色。明代,释永升首编《雁荡山》 一卷,开创志写作的先河。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雁荡十记》可作雁荡小史来阅读。 • 山乐官,“雁山五珍”之一。雁荡山素称“鸟山”,鸟山多鸟,列名“五珍”的鸟,只有山乐 官一种。山乐官,简称山乐、乐官,形状似金雀,羽毛色黄或黄褐,群栖而生。群鸣声非常悠 扬,宛如箫管作乐,故而得名。古籍多有记载雁荡山乐官。最早的是南宋温州学者薛季宣在 《雁荡山赋》中写道:“乐官群处而和声,山羊历险而纯素。”记述了雁荡山有乐官、山羊等。 南宋乐清知县袁采《雁荡山记》载:“有一种群鸣而声相抑扬,谓之山乐官。”明朱谏《雁山 志》载:“形似金雀,群鸣而声相抑扬,如作乐音,土人谓之山乐官。”
引仙簪而峩首,裛熏炉之袅香。前眺诸峯,崒焉亭直, 揖双人而问道,届凌云而一息。
……………………………………………………… ………………………………………………………
雁荡山,又名雁岩、雁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南朝时期,梁国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唐代时期,西域高僧诺讵那 因仰慕雁荡山“花村鸟山”之美名,率弟子三百来雁荡山弘扬佛教。其人被奉为雁荡山开山鼻祖。 普明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三年,神宗熙宁元年赐额。南宋孝宗隆兴初,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季 宣入雁荡,作《雁荡山赋》,其曰:“指普明而回御,探龙窟于飞泉,勒马鞍而东之,望奇峯之 隐天。”明代,寺已废;虽寺已废,但明代文学家陆深在其《雁山图记》中仍有记载:“西内谷 有寺七:曰能仁、罗汉、飞泉、普明、天柱、华严、瑞鹿。”
国学 骈体文
雁荡山赋
第五十二段
南宋 薛季宣
作品赏析
•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境内,是一座神奇而古老的名山,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因“冈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植根于东海,山水形胜,素 有“天下奇秀”、“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赞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 隆兴元年(1163年),薛季宣游雁荡山,作《雁山赋》二千八百余言,详密古雅,行于世。 • 雁荡山的开发,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唐末,僧人贯休有“雁荡经行云漠漠”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