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

合集下载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

今九江市星子县人,出身于破落仕官家庭。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家里生活。

在外祖父家里,陶渊明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公元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后来,便辞职了。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拒绝了。

公元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拒绝了与桓玄同流。

后来,桓玄做了皇帝,官场黑暗。

这些黑暗现象,使陶渊明感到非常失望。

公元405,3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

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

公元405,陶渊明任彭泽县令。

公元405年,任期81天,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于是辞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

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回归田园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公元421年,陶渊明写下了广为流传的《桃花源记》。

传说,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分别为陶舒俨、陶宣俟、陶雍份、陶端佚、陶通佟,但是,在他眼里,五个儿子都不成气候。

公元427年,陶渊明于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陶渊明的人生成就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

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陶文今存12篇,计有词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的代表作: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气节

气节

气节气节是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

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泽县令。

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

总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渊明不愿因名利而向别人低声下气、阿谀奉迎,这种淡泊名利却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缺少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呢?不吃嗟来之食,是选择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

抗日战争时期,他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8年6月,为了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北京的著名教授联名拒绝领取美援面粉。

当时朱自清害了严重胃病。

由于物价飞涨,薪水仅够买3 袋面粉,连全家12口人的吃饭都维持不了,根本无钱病治。

负责联系签名的吴晗看见朱自清太贫困了,不忍心让朱自清签名。

朱自清看了一眼签名单,使用颤抖的手在宣言上一丝不苟地签上了自已的名字,并严正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8月12日,朱自清终因贫病交加在北京病逝。

临终前他还嘱咐夫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朱自清高尚的民族气节。

如果“为五斗米折腰”,那么就是对别人以“卑躬屈膝,点头称是”的贬低自己的行为。

相反的,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无形中同时选择了自尊与自在,在人格上不再会低人一等。

思考是成功之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俗话说: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朱熹也说要慎思之。

可见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陶渊明不得志的原因

陶渊明不得志的原因

陶渊明不得志的原因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农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不顺利的事情,使他陷入了长期的失意之中。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不得志呢?陶渊明的不得志与他出身贫寒有着密切的关系。

陶渊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

这种经济条件限制了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限制了他的发展空间。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贫穷的出身往往意味着机会的缺失和资源的匮乏,这使得陶渊明在一开始就处于了劣势地位。

陶渊明的不得志还与他的政治观点和立场有关。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层出不穷。

他对于当时的政治局势持有批判的态度,对于权贵阶层的腐败和专权行为表示不满。

然而,他的政治立场与当时的权力中心相左,使得他在政治上遭受到了排挤和打压。

这种政治压力使得陶渊明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也让他在政治舞台上失去了发言权。

陶渊明的不得志还与他的个人性格和追求有关。

陶渊明是一个崇尚自由、追求宁静的人,他不喜欢权力斗争和纷争,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个人的修养。

然而,这种追求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使得他在社会生活中感到困惑和迷茫。

他的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让他陷入了一种不得志的状态。

陶渊明的不得志还与他的农学研究有关。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然而,他的农学理论与当时的官方政策相悖,使得他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

这种局面使得陶渊明在农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也让他在学术界遭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陶渊明的不得志主要源于他的出身贫寒、政治立场与主流不一致、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冲突以及农学研究的局限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原因使得他在一生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也正是这些困难和挫折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卓越的文学成就。

陶渊明的不得志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更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他的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陶渊明怀才不遇的事例

陶渊明怀才不遇的事例

陶渊明怀才不遇的事例
陶渊明(365年-427年),东晋末年至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

在陶渊明的一生中,有几个事例可以说是他怀才不遇的体现:
1. 辞官归隐:陶渊明曾任东晋官员,但由于他不愿迎合权贵,不愿触犯他人利益,因此在官场上并未得到重用。

他曾经多次上表请求辞官,最终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归隐。

2. 父亲的不理解:陶渊明的父亲对他的文学才华并不欣赏,认为文学只是无益的娱乐,对他的选择持反对态度。

这使得陶渊明在家庭中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认可。

3. 文学成就的不被重视:陶渊明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他的作品主张归隐田园、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与当时的政治氛围不符,因此很少有官方的认可和奖励。

尽管陶渊明怀才不遇,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以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文人士大夫的楷模和榜样。

陶渊明一生总结

陶渊明一生总结

陶渊明一生总结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中国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诗人、哲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深受后世赞誉。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作品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经久不衰,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文化。

陶渊明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他生于东晋末年,逢着战乱频繁,家破人亡。

从小聪明过人的陶渊明,被其善于治水的才情所感,立志为国家和民众谋福。

他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远离尘嚣,过起了田园生活。

这种追求简朴、自然与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成为了陶渊明一生的主旋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陶渊明选择了平静的生活。

他放下了一切过去的争论与冲突,选择了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

他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性本真的追求。

他相信,只有心灵的舒展与放松,才能使自己与世界融合得更加和谐。

陶渊明以他的田园诗而闻名。

他笔下的田园生活充满了宁静、舒适和富饶。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田园里的美景,她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以独特的诗意描绘了一个虚拟的世外桃源,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陶渊明的思想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

他倡导自然与简朴的生活,主张追求内心的平和和道德的修养。

他的文章中常常表达着对豪华与虚荣的抵制,倡导人们回归本真。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畅快感受,也是他对闲逸与恬静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的一生不仅是一位田园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曾任过官职,但他在政治上的追求和理念很难与时代背景相契合。

他始终坚持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并非追逐权势与荣华。

他辞官归田,退隐山林,是他对现实与理想的选择。

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念,放弃了权力和地位,选择了宁静与自由。

陶渊明一生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热衷于功利与名利的社会中,人们追求金钱与权力,却往往失去了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陶渊明生平简介及其思想

陶渊明生平简介及其思想

陶渊明生平简介及其思想一、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彭泽)人。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环境异常复杂的晋宋易代之际。

其族望和家世,据《陶征君誄》云:“嗟乎若士,望古遥集。

韬此洪族,蔑彼名级。

”这里所称“洪族”是指陶渊明的曾祖大司马陶侃而言。

陶侃为晋代勋臣,故称“洪族”。

虽曰洪族,其实与南迁的北方累世士族相比,并不显赫。

陶侃就曾被人蔑称“奚狗”,并长期被怀疑和监视。

陶渊明以勋臣后裔而衰落为“寒门”,得不到应有的禄位,所以“韬此洪族,蔑彼名级”,可见其本出自世家而泽不及身。

笔者以为,其遭遇与南北士族的身份不同有些关系。

在门阀统治森严的东晋时代,身为庶族的陶渊明在“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中,徘徊于出仕与归隐的人生道路。

公元393年,陶渊明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辞职。

《饮酒》第十九首透露了他这次出仕的情况:“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陶认为“志意多所耻”是羞耻的行为,终以辞职。

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

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

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正是其当时的心情写照。

次年写的《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藕耕。

投冠旋旧虚,不为好爵萦;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

”正值陶渊明犹豫之际,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借故回乡。

陶渊明再次出仕是在他近四十岁时,《荣木》一诗中说到:“先师遗训,云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谓。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不敢至!”时至刘裕起兵讨伐桓玄,掌握了国家大权,给晋王朝带来一线希望。

于是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第二年,他便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

陶渊明隐居生涯中得“大济苍生”

陶渊明隐居生涯中得“大济苍生”

摘要提到陶渊明,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的隐居生活,他的菊花与酒。

然而作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在他的骨子里却存有一番“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又有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品质,而这,也就致使了诗人仕隐不定的一生。

关键词:陶渊明、大济苍生、隐居、仕隐不定纵观陶渊明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的一生是仕途与隐居交错的一生。

根据他交错的仕隐生涯,大致上将他的隐居生涯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是从他出生到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这一年,陶渊明二十九岁,首次离家出仕,任州祭酒。

但不久便自行解职。

辞职后不久,州中又派人召他去做主簿,亦辞谢不就。

第二阶段就是从他辞谢江州主簿而后在家“躬耕自资”开始到晋安帝隆安四年(400),这一年,陶渊明三十六岁,他再次出仕,去荆州做了桓玄的幕僚。

隆安五年冬,以母丧辞官还家。

第三阶段从隆安五年辞官还家开始一直到元兴三年(404),陶渊明三十九岁,他再次出仕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离开刘裕后,又做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轩的参军。

同年八月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终“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职归乡,从此便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

同时,从这开始知道生命的尽头也作为他隐居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

下面就具体地谈一下他这四个隐居阶段中隐藏着的“大济苍生”。

一、“或击攘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第一阶段,到他二十九岁,也可以说正直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年轻气盛的时期。

说到这一时期,我们不能不提的就是他“大济苍生”思想的形成、思想的源头,因为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影响了陶渊明的一生,直到终老。

中国古代文人的早期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和家族。

在陶渊明的家族中,最让他感到骄傲与受崇拜的有两位,一位是他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影响陶渊明的是一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有力的勤奋,他在《命子》诗中赞美陶侃:“在我晋中,业融长沙(陶侃曾被封为长沙公)。

桓桓(勇武的样子)长沙,伊功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陶侃曾镇守南方)。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不惑)。

陶渊明一生的经历和遭遇作文

陶渊明一生的经历和遭遇作文

陶渊明一生的经历和遭遇作文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幅充满诗意与波折的画卷。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他年少时,心怀壮志,渴望能够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一展抱负。

那时的他,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就像我们每一个初入社会,满怀梦想的年轻人一样。

一开始,陶渊明踏上了为官之路。

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务。

可官场的黑暗和复杂,让他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无奈。

他看到的是官员们的勾心斗角,是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

他发现,自己所追求的公正和清明,在这个浑浊的官场中根本无处可寻。

就说有一次,上级官员来视察工作。

那排场,真是大得吓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陶渊明的上司为了讨好这位官员,卑躬屈膝,极尽谄媚之能事。

不仅准备了丰厚的礼品,还强令陶渊明跟着一起阿谀奉承。

陶渊明心里那个气呀,这哪是他想要的工作环境?这哪是他能接受的为人处世之道?他觉得自己就像掉进了一个大染缸,怎么也洗不干净。

在这样的官场中挣扎了一段时间后,陶渊明终于忍无可忍,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官职,回归田园。

他回到了家乡,那片熟悉的土地,那片能让他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

回到田园的陶渊明,过上了农耕的生活。

他亲自耕种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是真真正正的辛苦劳作。

每天天不亮,他就得起床,扛着锄头,走向那片希望的田野。

春天播种的时候,他弯着腰,一颗一颗地把种子撒进土里,心里默默祈祷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夏天除草,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他依然不停地劳作着,生怕杂草抢了庄稼的养分。

秋天收获的季节,看着满仓的粮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农耕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年,遭遇了大旱,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陶渊明看着枯黄的禾苗,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家里没了粮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可他没有抱怨,没有向命运低头。

他带着家人挖野菜、摘野果,想尽办法度过难关。

即便生活如此艰辛,陶渊明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物,他怀抱着“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并为这伟大人生理想而去奋斗,但黑暗的现实社会,给他的确是无情的打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还有就是儒,道,佛三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的交融与并发,最终在他的人生选择上走上了归隐,这表现了他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大济苍生洁身避祸安贫乐道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大诗人,他素以清淡高远的田园诗风著称于文坛。

然而他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却通过咏赞古代神话中的英雄,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品格,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潜不只有“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静穆”的气质还有“金刚怒目式”的气质。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陶渊明在理想和现实中最终走上归隐的人生选择。

一、陶渊明坎坷的人生道路陶渊明从家世到出仕再到归隐经过了一段坎坷的人生道路。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但是因出身并非门阀士族,所以在当时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祖父陶茂,夫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不过最终他的家庭没落了。

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箪瓢屡空’’的贫困地步。

青年时期,他过的是“居无仆妾,井妇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艰难生活。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为了生活初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最后为官彭泽令,走上仕途的陶渊明主要是因为:一、谋生路,据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祭酒”。

他的《饮酒》诗自述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饥饿)围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在他的诗文中反映了因为生活贫困所以出仕为官。

二、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大济沧生’’思想的支配。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

浅论陶渊明的悲剧人生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以及高尚的人格风范,为历代士人所景仰;他心志淡泊、洁身自好,成为中国古代隐士这一重要文化阶层的理想典范。

然而陶渊明从始至终,都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悲剧性氛围之中,既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既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的豪迈,也有“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无奈和彷徨。

于是我们眼中的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位超脱飘逸的隐者,更是一位一生负重前进、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思想家和实践家。

在他孤标傲世的道德风范背后,隐含着诸多的辛酸与无奈。

一、归去来兮――无奈的人生之旅陶渊明在年轻时与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文人一样,希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他在诗中曾这样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

可见,他少年时不但有过豪放的生活,而且是怀有建功立业、大济苍生的抱负。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功勋仅亚于王导,史家把陶与王相提并论,比做周朝挟辅王室分陕而治的周公和召公,说:“陶士行(侃)据三州之旅,郢外以安;王茂弘(导)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

”又说陶侃“望隆分陕,理则宜然。

”渊明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已历三世。

如按照三世为官便成世族的传统,确实也不能视渊明为寒门了。

考诸渊明诗文,可见其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

《命子》诗中,诗人首先缅怀了祖先的光辉历史:“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又对曾祖陶侃的功业与人格高度赞美:“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踌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再如《赠长沙公》诗中,称自己的家族为“令族”,并将长沙公引为自豪,称其为“实宗之光”。

诗曰:“于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生平简介

诗歌鉴赏
• 《田园归居3 》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赏析《田园归居3》
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 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为了不使 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 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 从 “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 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 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 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 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赏析《咏荆轲》
•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 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 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 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 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 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 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 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 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 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 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 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 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 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 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慨,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 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慨,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 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 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 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 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 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 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 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 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

理想与现实矛盾中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物,他怀抱着“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并为这伟大人生理想而去奋斗,但黑暗的现实社会,给他的确是无情的打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及当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还有就是儒,道,佛三种思想在陶渊明身上的交融与并发,最终在他的人生选择上走上了归隐,这表现了他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大济苍生洁身避祸安贫乐道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大诗人,他素以清淡高远的田园诗风著称于文坛。

然而他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却通过咏赞古代神话中的英雄,鲜明地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品格,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潜不只有“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静穆”的气质还有“金刚怒目式”的气质。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陶渊明在理想和现实中最终走上归隐的人生选择。

一、陶渊明坎坷的人生道路陶渊明从家世到出仕再到归隐经过了一段坎坷的人生道路。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但是因出身并非门阀士族,所以在当时被讥骂为“小人”和“溪狗”,祖父陶茂,夫亲陶逸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不过最终他的家庭没落了。

陶渊明8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家境每况愈下,甚至到了“箪瓢屡空’’的贫困地步。

青年时期,他过的是“居无仆妾,井妇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艰难生活。

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为了生活初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最后为官彭泽令,走上仕途的陶渊明主要是因为:一、谋生路,据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祭酒”。

他的《饮酒》诗自述说:“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饥饿)围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在他的诗文中反映了因为生活贫困所以出仕为官。

二、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大济沧生’’思想的支配。

陶渊明生平经历概括50个字

陶渊明生平经历概括50个字

陶渊明生平经历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辞赋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

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

陶渊明的成长过程十分坎坷,他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家境逐渐贫困。

然而,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和学习能力,通过勤奋努力,他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还对哲学、历史等领域有所研究。

陶渊明的重要家庭事件和经历包括他的婚姻和子女。

他与妻子感情深厚,两人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然而,他的一个儿子不幸夭折,这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个家庭事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作品中都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思考。

陶渊明的仕途并不顺利。

他曾在朝中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由于不满官场腐败和政治斗争,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

在辞官之后,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陶渊明的主要作品包括《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诗》等。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精神追求的崇高赞扬。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勤奋好学的文化名人。

他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仕途历程及其诗歌《归去来辞》

陶渊明仕途历程及其诗歌《归去来辞》

陶渊明仕途历程及其诗歌《归去来辞》“奇文共欣赏,疑文相与析。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作为古今名篇选入高中教材,有论者凭自己的感悟、体验去解读,去鉴赏,去品藻,见仁见智。

现根据自己在教学中查阅的有关资料,不揣冒昧,浅陈陋见。

我们先探讨一下陶渊明13 年仕途生活的反复历程。

一、陶渊明为何出仕我也不怀疑陶渊明“大济苍生”的理想。

然而,至少还有下面几个原因是不应忽视的。

1、“仕途时尚”的影响。

出仕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普遍的人生价值观。

陶渊明不是生活在真空,“仕途时尚”的观念对他不可能没有影响。

2、特殊家世的影响。

据史书载,他的曾祖父陶侃本是一个出身“孤寒”的士人,湖南武陵的溪族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与此有关),早年屡受人歧视,后凭武功官至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为长沙郡公。

他是一个很重视功名事业,勇于进取的人。

有人评论他“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

陶渊明所写的《命子》诗里,称赞曾祖父是“桓桓长沙”,说他受天子“专征南国”的重任,却能够“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可见他对曾祖父的功勋品德,是颇引为骄傲的。

他的《命子》诗里,说他祖父是“直方二台,惠和千里”,说他父亲虽然曾经“寄迹风云”却能够“冥兹愠喜”他的外祖父孟嘉,曾经作过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陶渊明赞扬他是一个既有气节修养,又非常从容坦率的人物。

这一特殊家世,给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带来种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3、儒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少年时代物质生活虽然很贫困,精神生活却是相当丰富的。

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学习《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习儒家的《六经》。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可见他的抱负很大,希望自己将来能“大济苍生”,把社会治理得像尧舜盛世一样。

二、陶渊明归隐的原因1、官场黑暗。

公元393 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渊明29 岁。

这一年,他第一次出来做官。

萧统《陶渊明传》说:“亲老家贫,起为州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职。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概述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概述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概述
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汉族,东晋末年至刘宋时
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

陶渊明出自陶唐陶侍中家族,是晋太尉陶侃的曾孙辈。

陶渊明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自小聪慧好学,酷爱山水,对田园生活特别向往。

陶渊明曾就读于河南尉氏县的尉氏县学,学习儒家经典。

之后,陶渊明参加了州试、乡试,但他并没有进入官场。

他对农业极有兴趣,对田园生活更加向往,于是选择了隐居农田。

陶渊明辗转于京都、云阳、江州等地,以诗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他的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这些作品描述了他理想中的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他先后丧父、丧子,被授予官职但因不满官场陋规而多次辞职,田园生活中也遇到了生计艰难和自然灾害等困难。

但是陶渊明始终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他以笔墨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在文学、政治和农学方面的成就都非常突出。

他的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文坛的巨擘。

在政治上,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妥协不服从权势,成为道德高尚的榜样。

在农学上,他积极致力于研究农业技术和农村发展,提出了许多实用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反思。

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很贫苦吗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

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

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

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

归田后,诗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处,田庄别业则有西畴、南亩等处,远不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归田初,陶渊明在家饮酒赋诗,琴书自娱,生活清闲。

这时的诗人,过的是舒适的文人闲居生活。

50岁以后,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再加战祸绵延,境遇确已非昔比。

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常著文章以自娱”,劳逸结合,也不是一位赤贫的农民。

陶渊明晚年的《乞食》诗被很多人看成他沦为乞丐的.重要证据。

但清人陶必铨指出这是借韩信乞食的故事以起兴,故题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

而且《乞食》是诗人晚年遭灾时所作,并非反映其平时生活状况。

诗人写此诗的意旨,主要是让子孙后代了解他在贫困的情况下如何励志苦节。

陶渊明的晚年,与有“五斗米”俸禄的时期相比,生活状况是有变化,但他除农业收入之外,另有教授生徒的酬资,还有显贵的馈赠。

至于故人延请,新知相邀,饭局一直不少,给诗人的资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了。

所以,鲁迅先生就断言:“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并写有相当多的叹“贫”苦“寒”之句。

其实他的“穷”,只是比起祖辈来要“穷”,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穷”,比起门阀世族的巨富来是“穷”。

但是,他绝非一贫如洗,与真正的贫农相比,则要小康得多。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仕途之路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仕途之路

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仕途之路陶渊明在东晋是一位隐世的诗人,被誉为伟大的辞赋家。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仕途之路,希望对你有帮助!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陶渊明仕途生涯历经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里,他先后担任许多大大小小的官职。

陶渊明的仕途之路走得非常的坎坷,一路上遭遇了不少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仍能在纷扰诱惑的仕途上坚持自我。

陶渊明追求仕途之路是受其家族的影响。

陶氏一族自陶渊明曾祖父就是东晋威望显赫的开国元老,陶渊明曾祖父陶侃建立军功无数,官职越做越大,后封长沙郡公。

陶渊明的外祖父和父亲皆担任过太守职位,陶氏一族风光无限。

陶渊明自小就受到家世风范的熏陶,又勤奋学习诗书礼仪,小小年纪心中就萌芽了安邦济世的念头。

陶渊明二十岁时就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在这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官职。

东晋年间,权臣恒玄发动叛变战争,陶渊明身先士卒加入到平叛战争中去。

在此次战役中,巧妙的运用计谋平定了战争,为此立下了你大功。

刘裕非常赏识他,给他加封官职。

此战役胜利后,刘裕的私利望欲迅速膨胀,引起了陶渊明的不满。

为此陶渊明果断的离开他另寻高就。

陶渊明的仕途在安邦济世的理想中与抵斥灰暗的官场政治中徘徊不断,不断地辞官又恢复官职。

最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果断抛弃了仕途之路,隐居田园。

陶渊明为了实现安邦济世的理想抱负,在十三年的仕途生涯中抱着满心的期许不停地尝试,又不停的失望,最终心灰意冷走入了绝望的境地。

陶渊明的生活时代陶渊明的时代背景在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

这个时代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

国家政治腐败,为了争夺权力私欲,仕途上充满了险恶,官场上充斥着贪污贿赂之风。

由于门阀制度森严,许多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抱负,悲愤不已。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是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较小的朝廷,这个朝廷就是东晋王朝。

东晋王朝虽然作为一个朝代记录在史册中,但是东晋王朝的统治范围非常的小,管辖区仅限于江南地方的半壁江山。

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陶渊明

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陶渊明

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陶渊明
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陶渊明
读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及他的诗《饮酒》的人,想必会对他厌弃官场、倾慕田园生活的性情留下深刻的印象。

陶渊明生来就具有这种性情的吗?否。

其实,在他辞去彭泽县令之前,他一直是一个在官场和田园间游走的举棋不定的人。

陶渊明共有六次当官的际遇,其中有五次也确实当上了官,只是当官的时间比较短,官当得比较窝囊罢了。

他的第一次当官,是在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其时他29岁。

他出去当官的目的,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想挣点俸银补贴家用。

陶渊明八岁丧父,十二岁庶母卒,其后家园又为人所侵占。

所以他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

他第一次当的官是江州祭酒,管理的是三国以来形成的民间宗教团体五斗米教的科议事务。

由于不屑于低声下气地逢迎上司,不久他就辞去了江州祭酒的职务,回到他的故里豫章郡康乐县(今江西宜丰县)义钧乡的南山一带,过起了田园生活。

不久,州官又下令召他为主簿,专门处理官府的文书事务。

陶渊明接受了第一次当官的教训,将这推辞了。

他的第二次当官,从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到五年(401),时间长达三年。

当时荆、江二州刺史桓玄看中了陶渊明的文才,召他为军府参军,掌管军中的文书簿籍。

虽然身在军营,但他的心里还挂念着他的家人,他的田园生活。

自晋安帝隆
为由,自解印绶,归隐田园。

而自此之后,他就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直到老死。

(配合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高中必修5第二单元)。

以民族气节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以民族气节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

以民族气节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泽县令.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差役告诉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迎接.陶渊明怒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说完便辞官归隐,总共上任不到八十天.陶渊明不愿因名利而向别人低声下气、阿谀奉迎,这种淡泊名利却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缺少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呢?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俗话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那么名利难道不是这样的么?名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倒不如像平常人一样释怀名利,过着安闲的生活来得自在.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从此断绝了自己飞黄腾达的仕途,可是他却归隐田园,创作了不少万古流芳的诗句,“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了他安逸自得的生活乐趣.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代田园著名诗人,受后人敬仰.其实,放弃了名利而选择了淡泊的生活态度,往往也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早就看厌了充满名利的社会,大人之间的事情,虽然孩子们并不完全懂得.可谁又能说不会对我们造成负面的影响呢?试问: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着父母在“收礼”、“送礼”中长大,那么又怎能期望他们长大后做个正直的人呢?因此,我们何尝不妄想着社会中没有名利,没有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断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恶习?真正的拥有自己,就不用顾虑说的话是否对上级的“贵耳”,也不必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干扰上级的“贵眼”……这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内心的言语、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从放弃名利的那一刻,也就同时彻底地把自己从阿谀奉承的恶习中松释了出来,生活自当会合自己的意愿,摘下了伪装的面具,迎接生活的也便只是盎然的情趣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自尊与自爱的表现.如果“为五斗米折腰”,那么就是对别人以“卑躬屈膝,点头称是”的贬低自己的行为.相反的,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无形中同时选择了自尊与自在,在人格上不再会低人一等.虽然俗话说“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可我认为这里指的应该是对待“上级”的态度,而不是指对自己精神的贬低,并非要在上级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不可.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膝虽不能跪,难道就能容得贬低自己的精神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是选择怡然的生活情趣;同时又是自尊与自爱的表现.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刚直不阿的真正君子,他们不会为名利而放弃自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会将这种品质构筑成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与诗歌作品初稿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与诗歌作品初稿

纵观陶渊明生平仕途之路与诗歌作品陶渊明的避世入世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陶渊明29岁到35岁为初隐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陶渊明做了一名江州祭酒,按照《宋书·隐逸传》的记载:“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即可得知陶渊明是由于家境太贫困了,不肯连累家人,为维持生计所迫,才出来为官的。

但时刻不长就辞职了。

辞职的原因:江州祭酒的“祭”,是祭祀的意思。

以前官府举行的典礼、祭祀都要有祭酒主持。

第一次做官就是任州祭酒,起点、职位都比较高。

可是那时门阀制度十分森严,所以陶渊明仍是被以为是庶族身世,不免不受人轻视与受到排挤。

再叫上自己本身就抱有专门大的政治理想与理想,现实却令他大失所望,因此就没多长时刻就主动辞官回家务农了。

有一点要提及的就是在陶渊明三十岁那年,由于原配妻子归天,又从头娶了房妻子--翟氏,她不仅任劳任怨,还很理解陶渊明,与丈夫有着一路的人生追求。

或许为陶渊明在以后的仕途上一次一次的退隐也起到了必然的影响。

陶渊明35岁到37岁为再隐时期在时局的动荡与政治权利变更的时期,由于桓玄,需巩固自己的政权,又从头启用了前朝之臣—陶渊明。

已隐居6年的陶渊明,在安帝隆安三年(399)已是35岁,怀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再次入世,担任一名官史。

直到陶渊明的母亲归天,在这期间因为要回家守孝。

因此能够看做为有一次退隐。

400年5月,陶渊明在出使京都返回的路上写下了下面的这首诗。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於规林二首其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故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悼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翻译:沿着回家的路走个不断,数着天数盼望回老家。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侍奉母亲,高兴的是造访兄弟。

小船在水面上摇曳,太阳也要下山了。

江山太险峻,回家的人担忧前面的路。

南风违背我的心愿,收起船桨困在湖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泽县令。

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差役告诉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迎接。

陶渊明怒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说完便辞官归隐,总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渊明不愿因名利而向别人低声下气、阿谀奉迎,这种淡泊名利却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缺少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俗话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

”那么名利难道不是这样的么?名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倒不如像平常人一样释怀名利,过着安闲的生活来得自在。

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从此断绝了自己飞黄腾达的仕途,可是他却归隐田园,创作了不少万古流芳的诗句,“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表明了他安逸自得的生活乐趣。

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代田园著名诗人,受后人敬仰。

其实,放弃了名利而选择了淡泊的生活态度,往往也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早就看厌了充满名利的社会,大人之间的事情,虽然孩子们并不完全懂得。

可谁又能说不会对我们造成负面的影响呢?试问: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着父母在“收礼”、“送礼”中长大,那么又怎能期望他们长大后做个正直的人呢?因此,我们何尝不妄想着社会中没有名利,没有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断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恶习?真正的拥有自己,就不用顾虑说的话是否对上级的“贵耳”,也不必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干扰上级的“贵眼”……这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内心的言语、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

从放弃名利的那一刻,也就同时彻底地把自己从阿谀奉承的恶习中松释了出来,生活自当会合自己的意愿,摘下了伪装的面具,迎接生活的也便只是盎然的情趣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自尊与自爱的表现。

如果“为五斗米折腰”,那么就是对别人以“卑躬屈膝,点头称是”的贬低自己的行为。

相反的,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无形中同时选择了自尊与自在,在人格上不再会低人一等。

虽然俗话说“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可我认为这里指的应该是对待“上级”的态度,而不是指对自己精神的贬低,并非要在上级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不可。

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

”膝虽不能跪,难道就能容得贬低自己的精神么?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是选择怡然的生活情趣;同时又是自尊与自爱的表现。

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刚直不阿的真正君子,他们不会为名利而放弃自己,
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会将这种品质构筑成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