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规律》教案设计5556565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智民实验学校彭秋柳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9页二、教学目标:1、在合作寻找日历中的规律这一活动中,感受日历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2、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寻找日历中的规律这一活动中,感受日历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难点: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日历、信息登记表五、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日历)。
我们来看一下今天是19号,星期四。
同学们手上也有这个日历!你们能根据日历告诉老师,昨天是几号?明天呢?上个星期四呢?下个星期四呢?(边说边贴数字)。
你们眼睛真雪亮。
其实啊,日历中有很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日历中的规律吧!(出示课题)(二)创设比赛,合作探究1、师:这节课啊,我们来分小组大比拼,你们有信心吗?首先进入第一个比赛“信息发布擂台赛”。
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规则。
(教师简单快速)2、现在请仔细观察这张日历加框的9个数字,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结合你们手中的日历,画一画,找一找。
小组内讨论、汇报。
(学生说横着每次都加1,老师补充也就是,前面一个数比中间这个数,少1。
板书。
竖着、斜着同理。
)3、师:刚刚找了一组数字,那另外一组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一起找一找,算一算吧!(学生换另一组数字验证。
)4、师:你们非常棒!刚刚老师还发现了好像每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与中间这个数也有关系,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小组讨论、汇报)5、小结三个规律。
(PPT)(三)我说你猜,巩固新知师:,你们真让老师佩服!在这一张小小的日历中我们就一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
接下来,就是老师考验你们的时候了。
进入第二个比赛“我说你猜”。
(学生读题目、小组讨论,小组汇报。
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日历中的规律》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三节。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日历中的规律》是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堂课,学生需要从“列算式计算”到“列代数式、建立方程”的意识转变。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它是解决生活化数学不可能缺少的知识和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将极大地影响几何计算和函数学习及概率、统计的数据分析、处理,对今后各个学期的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这节课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列方程的兴趣和成就感,并规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习惯“审、设、列、解、验、答”。
教学内容:1、通过日历中七天一周这一数学情景,观察日历中的数的规律;2、找出某月日历中,横列或竖列上相邻三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它们;3、通过游戏、交流、充分讨论,确定相等关系,得到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了解日历中数学的奥妙.了解日历中方框里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整式准确表示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整式的实际意义。
2.学会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将日历中的问题“数学化”。
3.经历探索日历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的过程,经历用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来表述规律的过程。
4.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1.通过对日历的研究,感受到日历的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2.在解决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用数学知识解释日历中的规律,使日历问题“数学模型化”:相关量的代数式表示。
教学重点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1、课堂学生活动卡、2、实物投影仪、3、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接受教学法为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为辅教学过程:1.在日历的一个横行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它们和为15,你能得出这三天分别为几号吗?2.在日历的一个竖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日期,它们和为45,你能得出这三天分别为几号吗?3.如果按竖列圈出的相邻三个日期和是21,你能说出这三天分别是几号吗?如果它们和是75呢,23呢? 一元一次方程联系起来,寻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根据实际问题检验解的合理性.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材的实用性.活动6(延伸)1.在2004年6月的日历中(1)(见下图)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设中间的一个为a,则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这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曰历中的基本数学规律,包括年月日的概念、闰年和平年的区别等。
2. 学会运用曰历中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曰历的基本概念:介绍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闰年和平年的区别:讲解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以及它们的天数差异。
3. 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如每个月的天数、每年的天数等。
4. 曰历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曰历中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曰历中的数学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曰历、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曰历、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曰历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曰历中的数学规律。
3.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例子,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曰历中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曰历的基本概念:年、月、日。
2. 闰年和平年的区别:判断方法、天数差异。
3. 曰历中的数学规律:每个月的天数、每年的天数等。
4. 曰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作业设计1. 复习曰历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规律。
2. 完成一些关于曰历中的数学规律的练习题。
3. 思考如何运用曰历中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曰历中的数学规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
教学内容曰历中的数学规律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年月日的概念、闰年和平年的区别、每月天数的变化、季度天数的规律等。
教学内容应深入浅出,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节假日的安排、生日和纪念日的计算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规律在曰历中的应用。
2024年日历中的数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1
2024年日历中的数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日历中的数学教学设计1一、引入课题日历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制定了这个记载时间流逝的工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吧!二、观察月历,规律分类通过观察月历,我们发现月历中所呈现的规律特别多,但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横向型2.纵向型3.左上到右下型4.左下到右上型5.综合型,比如“工”字型,“ 3×3”方框型等。
三、观察月历,探索规律1.横向型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横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横向是一列连续的正整数,所以后边的数总比前边的数大1。
若前面的数是16的话,则中间的数为17,最后面的数是18,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1,后面一个数为X+1。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2.纵向型如果我们纵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纵向是不同周次的同一天,所以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上面的数为1,下面的数是15,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上面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如果我们从左上到右下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字总比右边的数字小1,上边的数字又总比下边的数字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上面的数总比下面的数小7,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若中间的数是9的话,则左上的数为1,右下的数是17,若换成字母,中间字母为X,则左上的数为X-8,右下数为X+8。
4.左下到右上型如果我们从左下到右上圏定三个数字,它又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下面的数又总比上面的数大7,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
我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左边的数又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上的数总比左下的数小6。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新部编本设计韩有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案设计阿城四中:韩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学会利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历的研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沿着“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
【学法指导】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将以“参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探索并发现规律、能够利用字母表示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从简单的机械运动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升天,从复杂的基因工程到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无不包含着人们对规律的运用。
正是由于人们几千年来对规律的不停探索,今天的我们才能实现九天揽月,日行千里的神话。
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制定了记载时间流逝的工具——日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吧。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律展示2010年12月日历图片思考1:日历中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总结(肯定学生所发现的各种关系的正确性和多样性)提示学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1)横排相邻的日期:(2)竖排相邻的日期:(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进一步提问: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1)横排相邻的日期:a,a+1(2)竖排相邻的日期:a,a+7(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a+8(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a+6变式思考 2.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如下规律:(1)横排3个相邻的日期:(2)竖排3个相邻的日期:(3)右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4)左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以上规律用字母表示)总结提问:一个数列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和跟中间数有什么相等关系?规律:无论位置怎样上的三个相邻数,“三个数的和=中间数的3倍”(a-1)+a+(a+1)=3a变式思考3.在“田”型区域内,四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结论:a+d=b+c变式思考4.在“+”型区域内,五个数之和于正中心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并验证这一关系吗?结论:(a-1)+(a+1)+a+(a-7)+(a+7)=5a变式思考5.在3×3方格里的九个数,这九个数之和方框中的中心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小组之内合作、小组之间交流:让学生想一想,引导学生用代数式填空。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2章整式的加减数学活动3,隶属“综合与实践”领域。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整式的相关概念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节活动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于将本章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进一步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用整式的加减实行化简,是整式与整式加减的应用。
一是探究月历中数字的排列规律,二是由数字的排列规律引出运算规律,应用整式的加减实行化简,表示出一般规律,三是如何设字母能够简化表示方法和简化运算。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单元已经系统学过有理数的运算,而且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
但是,本节课的活动是在本章开课之前实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一些语言表述会受到限制,牵扯到整式加减运算也只能根据有理数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拓展训练做基础。
三、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数学思考:掌握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
3.问题解决:尝试从不同度探究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习重点、难点因为七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但是,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个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凝聚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与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到数学活动课的科学性、趣味性。
结合教材地位、作用,确定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准确表示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准确表示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数学》。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节——日历中的规律。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学会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2. 能够运用日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学会观察日历,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运用日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每一份日历表,还有几份特别的日历表,上面有一些特定的标记,用来帮助孩子们找出规律。
我还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用来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会逐一展示每一份日历表,让孩子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我会引导他们发现,例如:每个月的天数、每周的七天、每季度的三个月等等。
3. 实践:我会给每个孩子一张特别的日历表,上面有一些特定的标记,让孩子们根据这些标记找出规律。
然后我会让他们试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今天(假设今天是1月1日)出发去旅游,我们需要准备多少天的食物和水?”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张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日历中的主要规律,例如每个月的天数、每周的七天、每季度的三个月等等。
七、作业设计答案:1. 如果今天(假设今天是1月1日)出发去旅游,我们需要准备31天的食物和水。
2. 下个月(假设是2月)有28天。
3. 明年(假设是2022年)有365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日历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规律优秀教案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日历,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有序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并能利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日历中包含的丰富得多数学规律,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日历中的规律】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日历吗?生:就是我们用来看时间的,用来知道日期是几月几日的。
师:日历能够帮助我们知道时间。
那现在你看到这个题目《日历中的规律》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日历中有什么规律。
生:我想知道我们怎么去找日历中的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二、探索新知(一)观察日历中四个数的规律1、独学。
师:请独立观察加框的四个数,你发现了什么?2、组学。
合作交流要求:①四个人为一组交流,说清楚你是怎样观察的,你观察到了什么。
②一人讲时,其他人认真倾听,听完后质疑并补充。
③动作轻,声音小,交流完成后坐直示意。
3、群学。
学生汇报交流。
生1:我是横着观察的,我发现横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1。
生2:我是竖着观察的,我发现竖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7。
生3:我发现斜着的两个数相加,11+19=30,12+18=30,他们的和都是30。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些现象在其他相邻四个数的方框里面同样存在吗,我们换一个方框试一下。
生:观察到了,同样存在。
师:根据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现象,请你猜想一下,在日历中会存在哪些规律?生1:从做往右横着观察,日历中的数依次增加1。
【板书:横着】生2:从上往下竖着观察,日历中的数依次增加7。
【板书:竖着】生4:斜着两个数相加,和相等。
师:其实,像这样斜着的两个数,在数学里面有一个更规范的名称,叫做对角,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作对角的两个数。
【板书:观察】师:要想知道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通过验证,现在,请你在这张日历中像刚才一样重新圈出相邻的四个数,看看你圈出的方框里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汇报结果】师:通过不同的同学圈出的不同的方框,我们验证了刚才的猜想确实是正确的。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说课稿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说课稿日历中的数学规律说课稿瑞金二中刘雄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日历中的数学规律,所选用的教材为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或加教学评价)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末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初中数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基础上,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数学建模思想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方程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式,对用字母表示式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建模思想即方程思想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和掌握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难点确定为:根据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右击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日历的基本构成和功能;2.了解日历中日期的排列规律;3.学习使用规律预测日期并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2.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预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掌握日历中日期的排列规律;2.学习使用规律预测日期并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2.2 教学难点1.发现并总结日历日期的规律性;2.运用规律进行日期的预测。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日历,引导学生回忆日历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并于黑板上写下“日历”,征求学生对此的看法和认知。
3.2 学习(25分钟)3.2.1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探究每个月的天数规律:1.出示1至12月的月历,提问:“每个月的天数有多少个?”;2.合理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讨论不同月份的天数,总结月份与天数之间的关系;3.让学生在黑板上将总结出的规律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即画出月份在横轴,天数在纵轴上的直角坐标系,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连接各月份分别对应的点,形成折线图,孩子们可以进一步发现月份和天数的规律性。
3.2.2 其次,教师重点讲解日期排列规律:1.出示新的月历,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月份之间日期排列的规律,并提问:“每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在哪里?”;2.教师引导学生将每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用红笔做标记,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优先紧贴大月的规律,即小月结束后要补填上未被使用的格子,以此来完成一个月的日历绘制。
3.2.3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1.提出日历中的某些问题,如:某天是星期几?某个节日是哪一天?等;2.让学生总结出规律,并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巩固。
3.3 实践(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以下操作:1.回家后,选取一个月份,自己设计和完成一个该月的日历;2.每周看看日历,并思考问题,然后找出相应的规律。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7-88页。
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
2.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活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日历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聪明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制定了这个记载时间流逝的工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吧!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月历:(课件展示)二、观察月历,探索规律通过观察月历,完成以下问题:①蓝色方框中的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②这个关系对其他这样的方框成立吗?再找两组试一试。
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月历,思考、讨论问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1.横向型如图所示,如果我们横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横向是一列连续的正整数,所以后边的数总比前边的数大1。
若前面的数是16的话,则中间的数为17,最后面的数是18,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前一个数为X-1,后面一个数为X+1。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2.纵向型如果我们纵向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因为纵向是不同周次的同一天,所以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
若中间的数是8的话,则上面的数为1,下面的数是15,若换成字母,中间数为X,则上面的数为X-7,下面的数为X+7。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3.左上到右下型如果我们从左上到右下圏定三个数字,它有什么规律呢?显然,左边的数字总比右边的数字小1,上边的数字又总比下边的数字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思考,上面的数总比下面的数小7,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1,所以右下的数总比左上的数大8。
三个数的和为中间一个数的3倍。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教学主题探索日历中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在运用数学符号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日历中的一般规律,并能借助整式运算去分析、解释相关规律或现象.2.经历观察、归纳、猜想、证明日历中的数字变化规律和基本数量关系等数学活动,发展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策略.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会倾听、合作、勇敢地表达,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运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在经历由特殊到一般(表示、验证规律、解释游戏)和由一般到特殊(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维策略.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建立整式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会借助整式知识解释规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评价目标1.通过教学环节(二)(三)达成教学目标1.2.通过教学环节(二)(三)(四)达成教学目标2.3.通过教学环节(一)(二)(三)(四)达成教学目标3.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与设计意图(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怀着新奇观看视频,带着问题进入魔术游戏,积极提问与倾听播放视频和PPT演示.本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1.话题引入:画面上的人同学们见过吗?谁?他可是我们身边的魔术王子,他曾经在一个节目中拿着老师手中的这样一个日历表演过一个预测未来的魔术,成功的预测了主持人的未来.今天这节课,我们也用日历来玩一玩魔术.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视频.2.提出问题:下面,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1:拿出你们的日历,快速在日历中先圈数,再算和,老师准备迎接你们的挑战,预测——你圈出的数是什么?板书课题:同学们想解密其中的奥妙吗?现在就让我们先来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念,便于让学生迅速进入探究规律的状态,使课堂能良好开展做铺垫.(二)合作探究寻找规律1.初识日历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的日历,并思考这样的问题:(1)你能发现日历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和规律?(2)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2.[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讨论成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讲与倾听PPT演示该环节旨在使学生对日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探究奠定知识的基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的探究欲望得到提升,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2.局部初探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探索的规律,思考这样的问题:(1)日历中三个相邻数之间的一般关系用字母如何来体现呢?(2)带着你的思考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3.[学生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设法,教师以第二种设法为例,向同学们展示.学生板书其他的表示方法] 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板书、展讲与倾听 PPT演示. 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三种不同的设法,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与交流,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与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的联系,旨在发展符号意识.3.深入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表示结果,并进行直观地对比.(1)我们会发现:相邻三数的位置不同,规律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你发现了吗?[适时提示](2)相邻三数之和与中间数有什么关系?(3)为什么这些同学能这么快得出结论?设中间数有什么好处?根据前面的对比与分析,你会有哪些好的经验告诉大家?独立思考参与展讲认真倾听PPT演示.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由此产生“如何设最简单”的思维优化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三)学以致用拓展提高1.抢答赛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整式计算,经过直观观察与比较,达成了共识:日历中,相邻三数的和是中间数的三倍.下面我们来进行问题抢答环节,请同学们仔细听题:李明在日历上圈出了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 它们的和是60.①中间的日期是几号?②圈出的三个日期分别是几号?③用整式的知识能求出这三个日期吗?你的思路是?④三个日期的和可能是100吗?为什么?独立思考参与抢答认真倾听PPT演示.本环节使学生经历从特殊→一般→特殊的探索过程.再对规律一般性的说明,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用字母表达数或式的必要性,而且该问题对接下来的探索还能起到铺垫的作用.2.解析魔术奥秘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学过的方法能解析魔术“预测你想什么”的奥秘吗?想不想找到答案?请看视频.带着好奇观看视频,寻求魔术游戏的答案,积极思考播放视频.该环节与前面的课堂引入遥相呼应,使学生在迫不及待的情绪去积极探索前因后果,深刻感受到整式知识是解释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模型,既是解题方法的渗透更是思想方法的指引.3.我能行请同学们看屏幕中的日历,并思考这样的问题:李明在11月份的日历上用正方形方框圈出了9个数,它们的和是108,正方形方框正中心的数正好是他的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板书、展讲与倾听PPT演示.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日.(1)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使用学过整式知识说明原因.(2)它们的和可能是100吗?(3)可能是999吗?(4)可能是27吗?为什么?达一般规律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判断所得结果是否与实际问题相符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4.我来秀接下来是同学们的展示环节.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图案,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从下列组图中,选择某个你喜欢的图案,用整式表示出图案中框出的数字,(2)以它们为载体,尝试试设计类似的魔术游戏,让我们说你来猜吧.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展讲、倾听与交流PPT演示.通过我行我秀两个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主探索与展讲交流,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完成所学知识的自主构建,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四)畅谈感悟1.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独立思考展讲与倾听PPT演示使学生学会整分享收获 2.老师也有收获与大家分享. 理数学知识和领悟数学方法.(五)布置作业要求:书写要工整,步骤要规范,上交要及时. 记录作业题目和要求,可分层次完成布置的作业,争取获得更多颗星PPT演示.检查与反馈四.附导学案: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导学案姓名____ 班级_____学习目标1.能用字母表示日历中的一般规律并能借助整式运算解释规律或现象.2.经历观察、计算、归纳、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符号意识、应用意识.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倾听、合作、勇敢地表达,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运用数学的信心.学习重点探索日历中的规律,能用字母表示并借助整式运算验证规律.学习难点从特殊到一般,会用字母表示数,建立整式的数学模型,从而验证猜想的规律.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1.你说老师猜拿出日历,先在日历中随意圈一个数,然后快速地计算与它相邻的上、下、左、右的四个日期的和,把“和”告诉老师,让老师猜一猜——你圈出的数是什么?二.探究规律2.初识日历观察:日历中的数字排列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交流: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归纳得更好.3.局部初探若用字母a表示日历中的一个数,试用整式表示相邻的三个数,填在方框内.(1)(2)(3)(4)三. 学以致用拓展提高4. 我能行(1)李明在11月份的日历上用正方形方框圈出了9个数,它们的和是108.正方形方框正中心的数正好是他的生日,你知道他的生日是几月几号?试用学过的整式知识说明原因.(2)李明在11月份的日历上用正方形方框圈出了9个数,它们的和可能是100吗?可能是999吗?为什么?5.我来秀从日历中框出的“回”型、“H”型、“X”、“十字”型框中,选择某个你喜欢的图案,设计类似的魔术(游戏),先填写右边的表格,然后你来说大家猜.四.畅谈感悟分享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A组(每道★)课本 111页习题1,2. B组(每道★★)随堂;习题4.C组(每道★★★)习题3.。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引言:日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时间和安排日程,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逝。
而在教学中,通过日历的使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时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日历的规律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规律。
一、目标与需求分析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
通过日历的规律教学设计,我们的目标是:1.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时间规律,如星期规律、月份规律等;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时间规律,并能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
二、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在教学开始之前,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日历,让他们了解日历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日历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激发他们对时间规律的兴趣。
2.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每人分发一份日历,让他们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的重要日期和事件。
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重要节日的日期是否有固定的规律,每个月的天数是否相同等。
3. 探究与总结: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时间规律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和总结。
提问学生如下问题:- 每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闰年有多少天?为什么?- 为什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几号?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时间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则。
4. 运用与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时间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给定一个日期,让学生计算出该日期是星期几;或者让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帮助人们记忆每个月天数的口诀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进行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积极的互动氛围。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日历中的规律(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日历的基本概念;2.能够用日历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3.理解月份和星期的概念;4.通过日历观察月份和星期之间的规律,掌握日历中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认知日历中的月份和星期;2.掌握日历中月份和星期之间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日历的基本概念通过展示日历,引导学生认识日历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具体示范和口头讲解。
2. 用日历观察和描述时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让学生描述一周、一个月中的日子和特殊的日子。
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日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月份和星期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让学生认识月份和星期的概念。
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日历,并口头讲解月份和星期的概念。
4. 日历中的规律通过展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月份和星期之间的规律,掌握日历中的基本规律。
教学方法:具体示范和口头讲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谈谈日历的作用,引导他们认知日历, 学生思考后回答。
2. 用日历观察和描述时间教师引导学生看看每个月的第一天是周几,找规律,再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看看今天是周几,他们自己可以算出几天后是周几。
3. 月份和星期的概念教师让学生描述一周的天数和月份的概念。
然后用日历问答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知。
4. 日历中的规律教师出示一份日历,向学生展示每个月的天数,比较大小,有哪些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看看星期的规律,并找出规律。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日历中月份和星期之间的基本规律,加深了对时间的认知。
日历中的规律
姓名:唐艳伟学校:广西省都安县东庙中学
版本: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数学活动
课题:《日历中的规律》上课时间:2013年10月15日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了解日历中数学的奥秘。
了解日历中方框里数与数之间的变化规律。
能理解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整式准确表示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整式的实际意义。
2、学会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数学知识,将日历中的问题“数学”化。
3、经历探索日历中的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的过程,经历用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来表述规律
的过程。
4、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
流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对日历的研究,感受到日历中的数学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2、在解决一系列有趣富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
难的意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用数学知识解释日历中的规律。
教学过程。
“月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月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旋转”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探索规律》。
作为课标教材的内容,“探索规律”一节为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具体的情境。
事实上,在此之前,教材已经几次设置了“探索规律”的情境。
在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最后,单独安排了这样一节,除集中为学生探索规律提供素材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用代数式准确表达自己探索出的规律,并有意识地对所发现的规律加以验证,从而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在这一节里,课本安排了“月历”、“摆放餐桌椅”、“摆放棋子”和渗透极限思想的“代数式的取值”四个教学素材。
课本对这四个素材的处理详略有致,首先较为详细地探讨了“月历”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把月历单独作为一课时进行探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如何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为学生充分的探讨提供时间保障,还可以适当提高所探讨的月历问题的开放度,同时为学习第五章第3节“月历中的方程”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如前所述,进入初中以后,学生在前三章的学习中几次接触过探索规律的问题,因而对探索规律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而这一节所探讨的几个问题是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中选取的,因而学生对这一节会有一种亲近感。
对学生而言,在学习了2.4节和2.5节两次出现的33方阵图后,已经初步有了一些从“行”、“列”、“斜对角”探索方阵的经验,这些对于本节课探讨月历中的规律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对月历的探索中,学习如何用字母代替数,从而用代数式准确表达月历中的规律2、能有意识地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3、使学生经历从月历中“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五、谈谈你的收获
1、本节课我们总结出规律有:
2、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1)由特殊到一般;(2)分类讨论
谢谢观看
a+7
28 29 30 31
(a-1)+(a+1 )+a+(a-7)+(a+7)=5a
在 “十”字形中,五个数之和= 正中间数的5倍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
律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
a-8
a-6
7 8 9 10 11 12 13
a
14 15 16 17 18 19 20
a+6
a+8
21 22 23 24 25 26 27
我们可以试试。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 律
问题1: 观察日历,你能 发现日历中的数 字特点吗?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 律
Hale Waihona Puke (1) 横行相邻的日期:一、创设情境:游戏
游戏规则:由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同学从日历中任意 框选出一个九宫格 (3×3方框每格都
123456 7 8 9 10 11 12 13
要有数字),老师 14 15 16 17 18 19 20
能迅速的说出这九 21 22 23 24 25 26 27
宫格中的数字之和,
你们相信吗?不信 28 29 30 31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 律
问题2: (1)观察日历, 同一直线上相邻 的三个数有哪几 种情况
日历中的数字规律--教学设计
《日历中的数字规律》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探究日历中的数字规律。
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一个数学活动,其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数与代数”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及其加减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日历中数字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进一步学习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用整式的加减运算进行化简。
整式中的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是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是今后学习分式、二次根式、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正确分析日历中的数字规律等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体会用整式中字母表示数字、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实际意义,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探究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并用整式来表示其规律,进一步理解整式的实际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究日历中的数字规律,掌握用整式表示具体数字,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了解日历中蕴含的数字规律;(2)理解整式中字母表示数字的意义,体会整式比数字更具有一般性的事实;(3)掌握用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引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合作交流,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必要性和自信心。
2、目标解析通过经历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寻找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将数字规律抽象为用整式表示,体验到整式比数字更具有一般性的事实,进而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探究生活中存在的其他数字规律并用整式去表示其数字规律,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曰历中的数学规律|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曰历中的数学规律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此课程,学生能够:•理解曰历的基本概念和构成;•掌握曰历中的数学规律;•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曰历。
三、教学过程3.1 师生互动介绍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求曰历中的数学规律。
3.2 曰历的基本概念和构成1.了解曰历的概念和概述。
曰历是按照365天和366天交替的方式来测定时间的一种方法。
曰历的起点一般是某个历史事件,如公元前753年的罗马建城。
一个曰历通常包括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2.掌握曰历的构成和特点。
曰历由年、月、日三个组成部分构成。
每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也不同,如1月为31天,2月为28/29天,3月为31天,4月为30天,5月为31天,6月为30天,7月为31天,8月为31天,9月为30天,10月为31天,11月为30天,12月为31天。
其中,2月份的天数可能是28天或29天,取决于是否为闰年。
闰年是指能够被4整除不被100整除或者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
3.练习计算曰历中的日期和年份。
给出一个日期,如2019年5月1日,可以通过计算天数的方式求出在曰历中它是哪一天。
3.3 曰历中的数学规律1.解释曰历中的周期和规律。
曰历中的时间是按照一定的周期重复的,如一年等于12个月,一个月等于30或31天。
这种规律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某个日期是星期几,计算某个日期距离另一个日期的天数等。
2.理解星期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星期几是指某个日期所在曰历中的星期数,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等。
计算某个日期是星期几,可以通过关键公式计算得出。
3.运用某个日期是星期几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某个日期是星期几的规律,解决类似“某个节日是星期几”、“某个行程需要几天”等实际问题。
3.4 拓展应用1.多角度观察曰历中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学会利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学生学会利用方程解决日历中的相关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历的研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方法】教法设计:沿着“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模式展开。
【学法指导】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将以“参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探索并发现规律、能够利用字母表示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日历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日拿出月历,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有一个功能,他可以做魔术。
一提起魔术,画面上的人你们见过吗?他可是我们身边的魔术王子,他曾经在一个节目中就表演过一个预测未来的魔术,他用的道具就是老师手中拿的月历。
看着刘谦的魔术老师也坐不住了,老师也来玩一玩魔术。
2、出示魔术,师做魔术。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看着大家用敬佩的眼光看着老师,你们想解密他吗?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解密它吧!
出示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讨论并总结规律。
大家真聪明,很快就解密了老师的魔术,我希望你们表现得更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数学问题吧。
二、合作研讨,探究规律
3、刚才老师的魔术你们很快就解密了,老师很不服气,老师再表演个魔术,你们能解密吗?
学生讨论
有小组说出规律,能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表示
三个数间还有什么规律?
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字的三倍
解密完两个魔术后大家可能累了,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出示游戏,你来说他来算。
那个小组优秀选手当台PK
教师简单点评。
4、刚才探究了横排和数列的关系,老师在玩一个大胆的魔术,把一个横排和数列合起来,只要把五个数字的和告诉老师,老师同样也能把五个数说出来。
师玩魔术。
让我们共同来解密他吧!
师生共同努力解答。
五个数字的和是中间数字的5倍。
6、你们今天表现得真好,找到了这么多日历中的规律,那么日历中的数字还有那些规律呢?让我们共同动手动脑去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个别组指导。
小组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1、教师个别引导,左对角线的数字相差6,右对角线相差8,分别用字母表示a+6 a a-6 a-8 a a+8
相邻四个数字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吗?还有什么规律?
学生说出来,师课件展示。
2、相邻九个数字间有什么关系?
九个数字的和是中间数字的9倍。
九个数字间的关系:
7、大家今天表现得真好,那我们再来玩个游戏。
学生解答,肯定学生的答案,让我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8、巩固练习:
1、议一议、学生说
2、练一练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解答。
练一练小彬假期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小彬是几号回家的?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9、全课总结
10、开放性练习。
小组合作交流,请设计一张2012年十二月份的日历,
看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美观。
11、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