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第二节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规律。
2.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方法。
3. 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运动中的技能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阶段,能够分析实际运动中的技能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运动中运用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提高技能水平。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不同运动技能的示范和练习过程。
2. 准备相关练习器械和道具。
3. 设计教室讨论和练习环节,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缘实践和交流。
4. 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教室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运动技能形成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二)新课教学1.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1)讲解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泛化、分化、自动化等阶段;(2)通过实例分析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表现;(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困难。
2.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1)讲解运动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如按部就班、再三练习等;(2)分析不同运动技能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如游泳、篮球、舞蹈等;(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不同运动技能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
3. 影响因素(1)讲解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环境因素等;(2)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技能的形成和发展;(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对技能形成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让学生尝试练习;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并进行实践操作;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四)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尽力,不息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
运动技能
一、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
1.何谓运动技能? 所谓运动技能,就是人体在 运动过程中学习而获得的运动方式。 有两点值得注意:(1)运动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它不是 先天固有的。(2)运动技能是一 种行为,它涉及到许多心理学问题。
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信息反馈通道
刺激信息 传入N源自感受器三、巩固过程
神经特点: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 加集中和精确。 动作表现: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 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而能完成 动作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完 成练习时,动作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教学要求:一方面,还可在继续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 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 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进行练习,巩固了的动力 定型还会消退,动作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消退得 越快,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 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 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运动中枢 指 令
小脑 本 体 感 觉 动 作 完 成
脊髓运动神经元
指 令 肌肉
肌肉收缩
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其发展
一、泛化过程
神经特点: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 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 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 动作表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 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 教学要求: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 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 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 助学生掌握动作。
四、动作自动化
神经特点: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第一 信号系统的活动已经从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下相 对地“解放出来”。完成自动化动作时,第一信 号系统的兴奋不向第二信号系统传递,或者只是 不完全地传递,这时的动作时无意识的,或者意 识不完全。 动作表现: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 识的条件下完成,即自动化。其特征是对整个动 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 教学要求:动作达到自动化以后,仍应不断检查 动作质量,以达到精益求精。
运动技能的形成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运动技能的定义运动技能是指通过学习和练习而形成的能够完成特定运动动作或活动的能力。
它是在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是个体在特定运动领域中的表现。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2.1 感知阶段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感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感知阶段包括感知外部环境和感知自身的能力。
通过感知外部环境,个体能够了解运动的目标、条件和规则。
而通过感知自身,个体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能力和局限性。
2.2 认知阶段认知阶段是指个体对所学习的运动技能进行理解和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模仿来理解运动技能的要领和关键点。
同时,个体还需要将运动技能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联系,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2.3 实践阶段实践阶段是指个体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提高所学习的运动技能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不断地重复运动动作,逐渐熟悉和掌握技能的要领和细节。
通过不断地实践,个体可以提高运动技能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效率。
2.4 自主阶段自主阶段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来完善和提高所学习的运动技能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个体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进行灵活运用。
个体可以通过自主练习、反思和调整来不断提高运动技能的水平和质量。
三、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3.1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基因对运动技能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某些基因可能会赋予个体更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从而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3.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个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
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指导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从而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3.3 练习因素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个体才能够逐渐熟悉和掌握运动技能的要领和细节,从而形成稳定和高效的运动动作。
3.4 动机因素个体对于运动技能的兴趣和动机也会对其形成产生影响。
体育知识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体育知识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体育知识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一)泛化阶段1.产生原因及动作表现在学习任何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自己的实践,只能对该技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其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和掌握,往往会出现泛化现象。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资料
自动化阶段的心理特点
信号来源 神经肌肉运动及各关节活动提供的内部信息
注意
从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解放出来,指向集中在 完成整个任务的其他重要方面 记忆与思 动作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创造性
维 感知觉与 运动知觉精细分化,并形成专门化知觉,运 表象 动表象清晰、准确、完整 控制调节 动觉表象控制、调节动作 反馈
(三)同时反馈和延缓反馈
根据提供反馈信息的时间,可以把反馈分为 同时反馈和延缓反馈。 在完成动作过程的同时提供反馈信息的反馈 叫同时性反馈。 在完成动作以后或间隔一定的时间提供反馈 信息的反馈叫延缓反馈。 例如:学习者一边看镜子一边修正自己的动 作属于同时反馈;观看自己完成动作的录像 就属于延缓反馈。
联结阶段的心理特点
信号来源 视觉与肌肉运动觉提供的内、外部信息的结
合
注意
注意范围扩大,分配和转移能力增强,指向 集中在完成动作的薄弱环节
记忆与思 将局部的、单一的动作联合成整体的动作系 维 统
感知觉与 视听知觉、运动知觉及其留下的表象逐渐清 表象 晰、准确 控制调节 视觉表象监督下的动觉表象占主导地位 反馈
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 的促进作用 。例如棒球选手打高尔夫球, 也会很快地打出专业队水平;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 的干扰或阻碍作用 。例如学会打网球之后, 再学习打乒乓球,往往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 手腕和手指。
迁移的理论
(一)共同要素说 一项任务与另一项任务所含成分具有共同要 素时才会发生迁移
人为性反馈的注意要点:
1、反馈信息的数量和内容 (1)反馈信息量 (2)反馈信息的详细程度 (3)误差的方向和精确度
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初步掌握、体验技术动作,动作学习以分解模仿、徒手学习为主。
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深入理解肌肉活动感觉,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动作规范,基本上建立动作定型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形成牢固动力定型做动作熟练、省力、自如。
运动技能是动作技能的一种,是通过练习获得的、为完成体育运动活动的特定任务而将种种动作活动方式顺利表现出来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训练中,我们无时不在运用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
现在我从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与探讨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一、认知-定项阶段学生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兴趣,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认知-定项阶段。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前滚翻时,首先应向学生示范前滚翻的连贯动作,并将动作分解开进行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关于前滚翻的知识,形成前滚翻的动作表象。
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技能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表象能帮助学生顺利的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形成了错误的动作表象,技能的学习就会出现偏差,清晰而正确的动作表象,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及技能学习者对示范动作的正确感知。
另外,学生们根据自己学习的动作知识,也可以在头脑中建立起必要的动作表象,并促使其主动地学习和表现某种技能,校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在认知-定项阶段,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的动作环节入手,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手。
这时,学习者需要熟悉动作的要领、了解动作的特点,把新学习的动作与已有的、习惯了的动作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的环节,克服不良习惯动作的干扰。
以学习投篮技能为例,由于其具有整体性强但易分解的特点,因而可以将各环节综合起来完整地进行学习。
在认知-定项阶段,初学者的动作往往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也比较多,因而对动作要有意识的进行控制。
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每个动作上的示范表演对学生学习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一)泛化阶段1.产生原因及动作表现在学习任何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自己的实践,只能对该技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其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和掌握,往往会出现泛化现象。
导致不该兴奋的中枢产生兴奋,不该收缩的肌肉产生收缩。
具体表现为动作僵硬、不协调,多余动作及错误动作多,动作不连贯及节奏紊乱等。
2.教学要点教师在该阶段教学中应抓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要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应通过简练和形象的讲解及正确的示范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概念,体会完成动作的肌肉感觉。
(1)多采用直观教学;(2)采用分解教学等方法,适当降低动作难度。
此外,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符合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和由简到繁的原则。
(二)分化阶段1.产生原因及动作表现随着学习者对所学动作的反复实践,运动技能会逐步改进和完善,条件反射活动也由泛化进入了分化。
此时不该收缩的肌肉会得到放松,多余动作会逐渐消除,错误动作会得到纠正,能够比较顺利、连贯地完成技术动作,并初步形成动力定型。
但这种动力定型还不够稳定,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较强刺激(如进行比赛)时,错误动作可能还会重新出现。
2.教学要点在该阶段中,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动作细节的要求,促进分化抑制的建立和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
(1)加深对动作内在规律的认识,建立完整动作的概念;(2)强化正确动作,及时纠正错误动作;(3)加大动作难度,建立更精细的分化抑制。
(三)巩固与自动化阶段1.产生原因及动作表现在分化阶段后,学习者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技能日趋巩固和完善。
此时,不仅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协调和优美,而且动作的某些环节还可出现自动化现象,即不必大脑皮质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就能顺利完成动作。
“无意识”的自动化动作仍然没有脱离大脑支配,当外界环境变化时,这种无意识活动可立刻转变为有意识活动。
2.教学要点(1)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不断提高动作质量;(2)经常检查动作质量,防止动作变形;(3)坚持练习,巩固持久。
对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
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
3
理解阶段
理解阶段
在理解阶段,学 习者将所感知到 的动作信息进行 深层次处理,将 其与已有知识经 验进行联系,从 而形成对动作概
念的理解
理解阶段有助于学习者将新学的动作与已有知识进 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
这包括对动作的 目的、要点、规 则以及与其他动 作的关联等方面
的理解
4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技 能的形成阶段,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运动技能 的学习与掌握过程
2
感知阶段
感知阶段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初始阶段, 学习者通过观察和感知动作示 范或情境,获得关于动作的初
步印象
这一阶段主要涉及视觉和听觉 信息的接收,以及大脑对动作
的初步编码
学习者在观察过程中会注意动 作的细节、空间关系、速度和 力量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形成
3
动作的执行已经成为了自动化的过程,学习者 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完成动作
此外,自动化阶段还包括对动作技能的创造性 4 应用,学习者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
学技能,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
6
结论
结论
1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模仿、熟练 和自动化五个阶段
这些阶段相互衔接、不断深化,最终使学习者掌握并能够自如运用 运动技能
2
3
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指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选择合适的 学习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同时,对于教练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了解这些阶段有助于制定更为 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更好地指导学员或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4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01
作的基本要领,能够较为流畅、准
确地进行动作操作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注意力集中练习: 反口令,以老
师说准热身操
看一看
起始姿势:仰卧,两腿屈膝,大小腿弯曲 成60º左右,两脚自然分开平放于地,两手 半握拳置于而后。
动作过程:慢慢地使两肩向膝部弯起, 直至肩胛骨离地面,到达“顶峰收缩” 位时,稍停顿。
还原姿势:缓慢还原成起始姿势。
盘腿的仰卧起坐
拓展练习
将男女分成人数均等的四大组。每大组第一排的 第一位同学开始做仰卧起坐,五次后,将右手上 乒乓球传至本组第二位同学的左手上,以此类推, 先做完的组为胜方。
论述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论述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来提高。
本文将从认知、运动控制和反馈三个方面来探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认知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础。
认知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过程。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期阶段,个体通过感知外界的刺激来获取运动的信息,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运动要素上。
通过反复的练习,个体将运动的信息存储在记忆中,并通过思维加工和分析来提高运动的执行效果。
因此,个体的认知能力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
运动控制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
运动控制包括运动规划、运动执行和运动调整等过程。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中期阶段,个体通过运动规划来确定运动的目标和执行路径。
然后,通过运动执行来实现运动目标。
在运动执行的过程中,个体需要掌握合适的动作技巧和运动节奏,并保持良好的运动协调性。
最后,通过运动调整来纠正运动中的错误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运动的准确性和效果。
因此,个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
反馈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
反馈包括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两种形式。
内部反馈是个体根据自身感觉和经验来评价运动的执行效果。
外部反馈是个体从外界获得的关于运动结果的信息。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后期阶段,个体通过不断地接收和分析反馈信息来调整运动的执行方式和策略。
通过积极利用反馈信息,个体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运动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运动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个体的反馈处理能力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认知、运动控制和反馈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体需要通过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获取和加工运动的信息。
然后,通过运动规划、运动执行和运动调整等运动控制过程来实现运动的目标和优化运动的执行效果。
最后,通过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的处理,个体可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运动的执行方式和策略。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个体可以逐步形成高水平的运动技能。
因此,个体在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认知、运动控制和反馈的协调和提高,以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
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3.2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
• 以完成完整的动作为目标进行的练习叫做完 整练习,而针对较复杂的运动技能中的某个技术 环节进行者的学习
能力低,其学习的熟练水平还达不到一定水平时,采用分 解练习法较为合适;反之,采用完整练习法较为有效。但 争对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有时又可先看完整动作示范, 先采用完整练习法,待到对动作有一定理解后再时行分解 练习法。因此没有固定模式。
持续练习与间歇练习
• 持续练习就是练习之间几乎不休息的连续练习的 方法,而间歇练习则是采取适度的休息再进行练 习的方法。
• 3.1、反复练习 • 3.2、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 • 3.3、持续练习与间歇练习 • 3.4、想象练习
3.1反复练习
• 参加体育锻炼在短时间内虽然会有助于运动 技能的提高,但是如果不加以巩固,所获得的学 练效果会逐渐消退,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学练运动技能的基本手段就是反复练习, 从而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回顾
一、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获得阶段(泛化) 改进阶段(分化) 稳定阶段(巩固) 自动化
二、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挥的因素
反馈--大脑皮层应激水平--动机
三、练习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性
反复练习 完整练习与分散练习 持续练习与间歇练习 想象练习
课后作业: 争对目前正在学练的项
目,先观看单个技术动作录 像,再运用持续练习法对单 个运动技术进行学练20-30 分钟,仔细体会学练效果。
案例分析: 通过反复的练习,李杰运球技术不仅动作
熟练,视野开阔,而且在比赛中能比较轻松地 运球突破防守,很少失误。偶尔不能自如地做 背后运球、体前变身换手运球,最初参加比赛 时的紧张感觉消失了。 请同学们分析: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本章教师用书内容对应的是教科书中第七章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中第二节“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的学习内容。
提高运动技能是高中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所要达到的重要任务,提高运动技能主要是依靠在实践课中具体项目的学练,但是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有关规律,从而使高中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用理论来指导运动技术的练习和提高。
教科书中首先介绍了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然后说明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最后强调了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对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作用。
教科书中本节内容构成及教学时数建议章节目学时安排教学建议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专题讲授结合实践课运用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练习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性……1.使学生了解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阶段动作特征。
2.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
(一)教科书内容解读1.什么是运动技能《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教科书中就是采用的这个定义。
运动技能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如人的眨眼反射或摇头动作不属于运动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才属于运动技能。
(2)运动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从运动技能的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
任何一种运动技能都具有在时间上的先后动作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
动作的顺序性是不变的。
例如,原地推铅球这一运动技能,从持球、蹬腿、转体到最后出手用力的动作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
不过,它在原型的基础上有多种变式。
例如,篮球的运球动作这种空间结构,有时幅度大些,有时幅度小些;有时节奏快些,有时节奏慢些,但运球的基本样式是不变的。
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doc
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运动技能概述运动技能是当今体育课程的标准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它能根本表现出体育课程本身的特色,使其和其他课程区别。
《辞海》中是这样定义一种动作技能的: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形成这种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既有运动中枢,又有视、位、皮肤感觉及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参与活动。
它的形成要经历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这样几个互相联系的阶段。
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定义运动技能的: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而在《体育心理学》中是这样来定义运动技能的: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包含心理过程和运动技能操作过程.从这个定义的内容可以看出,运动技能实际上是以锻炼身体和心理素质为基础,通过不断地练习来获取的一种运动动作的能力。
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体育教学中必须掌握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才能利用运动技能规律灵活应用在体育教学中。
下面笔者分析运动技能学习规律中的几个关键的阶段。
(一)泛化阶段泛化阶段是运动技能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运动技能的相关动作对人的大脑产生初始刺激,通过人体的感受器传输刺激到大脑皮质,使得大脑皮质内的相关细胞对刺激产生兴奋感。
但是,这样的感觉并不是集中的而是扩散的,因为这时的大脑皮质并没有建立完整的抑制状态。
这使得大脑皮质的条件的反射相关关联性是不稳定的,这就是泛化状态。
如果练习者处在运动技能的这个学习阶段,那么他的注意范围相对狭窄,动作不协调,肌肉控制不好。
练习者主要通过观察指示者的动作来进行练习,对自己动作的错误和缺点难以发现。
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掌握这个阶段的规律。
教师应该主要教授学生动作的主要内容,不必强调动作细节。
同时要跟学生讲清楚这个阶段运动技能的掌握特点,让学生知道这个阶段运动技能不协调和僵硬都是正常的事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
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简述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在初级阶段,运动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模仿和感知运动环境来实现的。
婴儿会观察成人的运动,并尝试模仿。
他们还会从运动环境中获取信息,以改进自己的运动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会得到建立和发展。
在中级阶段,个体运动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正式的训练和练习。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帮助运动员掌握更复杂的运动技能和更高的协调能力。
在这个阶段,运动员需要反复练习和反思自己的表现,以发展自己的运动技能。
在高级阶段,运动员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技能,并且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高水平的表现。
在这个阶段,运动员需要不断地精炼和完善自己的技能,以保持竞争优势。
总的来说,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
它需要不断的练习、反思和精炼,以最终达到高水平的表现。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法特点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法特点学生对学习新的动作的准备程度主要是由3个部分组成,即体力准备程度、运动经验积累、心理准备程度。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太熟练到熟练运用的过程。
研究证明,运动技能的教学一般要经过3个阶段:粗略掌推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在各个阶段中教学任务与教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l.粗略掌握动作阶段。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的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扩散,内抑制不够,动作往往比较吃力、紧张、不协调,并伴有多来动作等。
根据这些特点,该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动作学习任务,建立动作表象和一般概念,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防止与纠正主要错误与多余动作。
为此,在教法运用上有以下特点:(1)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与直观法,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的意义与任务,建立正确动作表象与一般概念,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初步建立动作的基本结构。
(2)为了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结构,在学生具有完整动作概念的基础上,注意“分解”、“定向”、“助力”、“阻力”等方法的运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通过简化动作要求,利用辅助器械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结构。
(3)适宜的运动负荷。
为了保证新学动作完成的正确性,要适当控制动负荷,使学生在体力比较充沛,准备比较充分的条件下练习。
(4)由于本阶段学生分析运动感觉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来自于教师的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是要抓住动作的基本结构,动作关键;二是要给学生指明视觉监督的具体方法与位置;三是要正确进行正误动作对照评价,掌握评价的分寸;(5)应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研究证明,在形成运动技能的开始阶段,课与课的间隔不宜过长。
长时间的间歇,会在更大程度上拖延教学过程。
(6)要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
在形成运动技能的最初阶段;学生出现一些动作技术的偏差是难免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出现的严重错误,即对完成动作有严重影响的错误,并能找出产生这些错误自原因。
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
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来进行,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通过体育课来让学生掌握的。
一个课时的体育课就是一个教学过程。
同样,一个单元的体育课、一个教学期的体育课、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学过程。
凡是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这样。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联系。
它制约这体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
一、体育课应遵循的一般规律1.社会制约性规律体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培育人的过程,它会受到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与社会需要,特别是受到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及其内容的制约。
所以,各国的国情不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我国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并和其他学科一道成为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同时,体育教学的条件和手段(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等)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更具有依赖性。
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与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2.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
3.认识事物的规律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过程。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规律。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
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形成表现的基础,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思维是形成理性认识,掌握运动动作的关键,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践巩固知识运用,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必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教师用书内容对应的是教科书中第七章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中第二节“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的学习内容。
提高运动技能是高中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所要达到的重要任务,提高运动技能主要是依靠在实践课中具体项目的学练,但是通过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有关规律,从而使高中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用理论来指导运动技术的练习和提高。
教科书中首先介绍了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然后说明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最后强调了采用多种练习手段对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作用。
教科书中本节内容构成及教学时数建议章节目学时安排教学建议选项学习的指导与提示……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专题讲授结合实践课运用影响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练习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的重要性……1.使学生了解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阶段动作特征。
2.指导学生掌握提高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
(一)教科书内容解读1.什么是运动技能《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定义:“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教科书中就是采用的这个定义。
运动技能包括以下四个特征:(1)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一些简单的或不随意的外显肌肉反应,如人的眨眼反射或摇头动作不属于运动技能,只有那些后天学得的,并能相当持久地保持下来的动作活动方式才属于运动技能。
(2)运动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不变性。
从运动技能的外部结构来看,应是由若干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的动作体系。
任何一种运动技能都具有在时间上的先后动作顺序和一定的空间结构。
动作的顺序性是不变的。
例如,原地推铅球这一运动技能,从持球、蹬腿、转体到最后出手用力的动作顺序是不变的;动作的空间结构也具有稳定性。
不过,它在原型的基础上有多种变式。
例如,篮球的运球动作这种空间结构,有时幅度大些,有时幅度小些;有时节奏快些,有时节奏慢些,但运球的基本样式是不变的。
(3)运动技能的运用主要由任务始动。
人对运动技能的运用是主动的,它主要由当前的任务所始动,也就是说,当任务需要时才表现出来某种运动技能。
例如,篮球场上带球的队员是进行运球,还是传球或者投篮,是依据在比赛场上的任务需要而决定的。
(4)熟练程度越高,运动技能越自动化和愈加完善。
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从低层次的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的协调关系向高层次的协调关系发展,最终达到高度自动化和完善的熟练程度。
熟练程度越高的运动技能,越能自动化地轻松敏捷且完善地完成。
例如,单手肩上投篮,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投篮的技能越完善,投篮的命中率越高,而且意识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越少。
自动化并非没有意识的参与,只是意识的程度较低。
事实上,在活动过程中,一旦遇到障碍,人就会提高意识程度来调整动作,排除障碍。
运动技能的自动化成分越大,或运动技能越完善,动作就越具有准确性和越少耗费能量,即符合节省力量的原则,从而使完成该运动技能者注意分配的可能性增加,疲劳感也相对地降低。
教科书中介绍运动技能的概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对“运动技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树立通过实践体验和反复的练习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的信念。
2.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关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有多种研究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如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动力定型的纯生理学理论。
教科书中所介绍的是较为经典的“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理论,最终达到动作自动化。
这种划分方法是以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为基础的,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1)运动技能获得阶段──泛化过程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学生自己的初步运动实践,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此时,动作技术所引起的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特别是本体感觉)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
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
例如教科书所举的李杰运球动作僵硬、不协调就是处于泛化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中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学练体验进行讨论,在这个阶段为什么会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的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应用教科书中介绍的学习策略和合作学练提示,有针对性地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
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2)动作技能改进阶段──分化过程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术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
此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
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动作技术。
这时初步建立了动力定型。
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如有外人参观或比赛等),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
例如教科书中李杰虽然已经能够抬头运球,但是比赛时出现低头运球的动作就是处于分化阶段。
针对此种情况,教科书提供了学习策略和自我学练提示,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练动作技术时处于该阶段应如何应对。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趋准确。
(3)动作技能稳定阶段──巩固过程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了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
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去控制而能完成动作。
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
例如教科书中李杰能够运球突破,失误较少就是处在巩固动力定型阶段。
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动力定型,教师可以在实践课中让动作技术比较好的同学和较差的同学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通过反复练习使技术动作达到动力定型,乃至动作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意义,以引导学生刻苦练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但是,动力定型发展到了巩固过程,也并不是可以一劳永逸了。
一方面,还可在继续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进行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动作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消退得也越快。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如果有条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形成运动技能的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各过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学练水平高的学生在学习掌握新动作时,泛化过程很短,对动作的精细分化能力强,掌握运动技能快。
初学者在学习新动作时,泛化过程较长,分化能力较差,掌握动作较慢。
动作越复杂,泛化过程就越明显,分化的难度也就越大,学生形成运动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对于难度比较大,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动作,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练的指导,同时也应引导学生进行自练。
(4)动作自动化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动作即可出现自动化现象。
所谓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
例如,走路是人类自动化的动作,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想应如何迈步、如何维持身体平衡等。
又如熟练的篮球运动员在比赛时,运球等动作往往也达到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动作的生理机理是以巴甫洛夫所揭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基础的。
人类一切随意运动都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方能实现。
但是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所实现的机体反应活动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
换言之,在无意识完成自动化动作时,仍然必须在大脑皮质参与下才能实现。
在皮质参与下所实现的有机体的反应,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可以是无意识的。
巴甫洛夫在分析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生理机理时认为,只有在当时条件下具有最适宜兴奋的皮质部位所完成的活动才是有意识的。
通过这种部位最容易建立新的暂时联系,也最容易形成新的分化相。
当运动技能达到第三过程后,动作各环节的条件反射已逐步达到巩固过程。
凡是已巩固的动作可以由皮质被抑制的区域或兴奋较低的区域来完成。
按巴甫洛夫的话说,这时在有相应的刺激出现时就刻板式地产生以前所形成的反射活动,是由大脑皮质上兴奋性低落和不适宜的部分实现的。
皮质上这些部位的活动,被称为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活动。
一般来说,许多体育运动技能需要经过多年的和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和保持自动化的水平。
高中学生尚难以达到某项运动技能学练的最高水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选学,形成自己的爱好并发展专长,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1)反馈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引起运动技能形成的刺激信息,是由人体的感受器来接收的,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将输入的信息传到大脑,经大脑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再通过传出神经将输出的信息传给效应器。
如此多次反复,从而形成运动技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依靠外界的刺激信息是不够的。
举例来说,如果一名教师总是让学生反复练习,而不指出其正确与错误之处,那么学生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是缓慢而低效的。
而当教师能够指出学生练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断给予反馈,并指导学生及时对学练计划、内容、方法进行调整,那么学生将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
反馈就是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位的功能。
就广义而言,人类的反馈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可以来自教学、生活、社交、运动等等。
例如,篮球的投篮练习,无论是否投中,学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引起反馈的发生,如果投篮成功,他就会反复体会自己的动作,如用力方法与程度、动作的协调性、球出手的弧度等等,这种反复体会,不断改进完善动作的过程,就是依靠反馈来完成的。
如果投篮不成功,则会通过反馈来纠正自己的动作。
教科书中利用一幅图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反馈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练习,逐步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反馈的监测作用分不开的。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信息反馈通道中,小脑起着相当于耦合器的作用。
当肌肉收缩时,肌梭、肌腱、高尔基腱将肌肉活动情况,及时向小脑报告,与此同时,来自大脑皮层的指令信息也到达小脑,在小脑耦合,两种信息在此通过比较,了解实际完成的动作偏离目标的程度,然后由小脑红核发出信息,经丘脑外侧核,返回到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信息的代表点,从而及时发出纠正动作的指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