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 nalysis)是分析化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仪器分析是通过采用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和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分析方法,是继《化学分析》后,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本课程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牢固掌握各类医学检验领域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了解,为学生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析技术和手段,是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掌握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分析误差产生的来源及消除方法。

掌握各种主要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柴逸峰等编著.《分析化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二)参考书[1]武汉大学编著.《分析化学》.第六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2]李磊,高希宝编著.《仪器分析》.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3]彭崇慧等编著.《分析化学: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两项内容:过程考核(考勤、课后作业)、课终考核(闭卷考试)(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50% + 过程考核成绩×50%六、课外学习要求课后作业为习题,3-5次,每次作业题量2-3题,作业布置后,于一周内上交。

第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目的要求:掌握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熟悉电磁波谱的分类;了解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术语;掌握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和电子跃迁类型及影响因素。

《仪器分析》教学提纲-修

《仪器分析》教学提纲-修

仪器分析》教学提纲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 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

适用专业:化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等。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仪器分析》是高等学校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结构和进行化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许多其他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研究手段。

仪器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配合组成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现代仪器分析内容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是多种仪器方法的组合,这些方法已不单纯应用于分析目的,也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化学理论和实际问题。

因此,仪器分析不仅是重要的分析测试手段,也是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手段。

掌握现代仪器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技术,是当代从事与化学、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学习。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1、本课程教学目的仪器分析是测量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状态、结构和进行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仪器分析综合应用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建立了物理或物理化学量与物质结构、含量和浓度等的定性及定量关系,从而实现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推断分子结构等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分析方法及相关实验技术,能够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获取可靠的实验数据并能正确处理数据、合理解释实验现象及结果,同时对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本课程基本要求1) 了解并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定律公式和数据处理方法;2) 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仪器分析方法;3) 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范围,初步掌握各种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lastversion)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lastversion)

仪器分析复习提纲Chapter 1仪器分析定义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测定时常常需要使用比较复杂的仪器,它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分类 :1、光学分析法(紫外 -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磷光)光谱法、原子吸 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 ;2、电化学分析(极谱与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解分析 法、电位分析法) ;3、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 4、其他方法(质谱法、流 动注射分析法、热分析法)特点 : 1、选择性好; 2、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容易实现自动化; 3、灵敏度高; 4、相对 误差大(不宜用于大量分析)分析仪器的组成:Chapter 2 光分析的三个基本过程 :激发信号、信号转换、输出信号 (能源提供能量;能量与被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产生信号) 光谱分析分类 :原子光谱(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磁辐射的基本性质(波粒二象性) 电磁辐射的频率、波长、波数、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运算关系 λ=1/ 波数 E=hc/ λ=hν 波速 =νλ( 1eV=1.602J h=6.626 J s ) 光谱法仪器五个基本单元: 光源、单色器、样品、检测器、显示与数据处理 棱镜与光栅的分辨率与色散率的计算 1、 棱镜色散率 =偏向角对波长求导(角色散率) =谱线距离对波长求导(线色散率) 线色散率=角色散率×焦距 /sin 光轴夹角分辨率 =平均波长 /波长差 =棱镜总底边长×色散率2、 光栅色散率 =光谱级次 / (光栅常数× cos 衍射角)(角色散率) =角色散率×会聚透镜焦距分辨率 =光谱级次×光栅总刻痕数 各种光谱中样品池的选择 发射光谱——激发源 紫外光区——石英比色皿 可见光区——玻璃比色皿 红外光区—— NaCl 、KBr 、KRS-5、固体试样与 KBr 做成的盐窗(混合压片) 荧光分析——低荧光物质做成的比色皿常用检测器的检测原理1、 硒光电池(光敏半导体) ;2、光电管(光电效应) ;3、光电倍增管(光电效应) 光源: 原子发射——原子化器原子吸收——空心阴极灯(紫外 -可见区锐线光源) 紫外吸收——氢灯、氘灯(紫外区连续光源) 可见吸收——钨灯(可见区连续光源) 红外吸收—— Nernst 灯、硅碳棒(中红外区连续光源) 分子荧光(磷光)——高压汞灯(紫外 -可见区线光源)Chapter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吸收光谱形成原因: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跃迁,并伴随有振动和 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Δ E=hν 电子跃迁类型 与有机化合物有关的价电子有σ、π和 n 电子,主要跃迁有: 1.N -V 跃迁:由基态跃迁至反键轨道:σ -σ *、π -π* 2.N -Q 跃迁:非键电子跃迁到反键轨道: n-σ* 、n-π* 3.N -R 跃迁:σ电子激发到更高能级或电离 能量大小顺序:σ -σ*<n -σ*<π-π*<n - π* 测量到的是π - π*和 n-π*两种跃迁 π -π*跃迁一般在 200nm 附近; n-π*跃迁一般在近紫外区,吸收强度弱。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前言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状态和结构的分析测试方法,也是许多其它学科取得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仪器分析已成为各个学校工科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有关专业(如化学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科学分析、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因此,仪器分析也应作为化学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基本掌握主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应用特点,了解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并初步具有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专业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它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状态、结构和进行科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了解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自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答疑以及同实验相结合。

先修课程及相关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析化学课程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具备较好的“量”的概念基础上开设的。

相关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等。

总学时及学时分配建议表:总学时:60学时。

由于总学时较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总学时数少,根据专业特点,在每章学时分配上注意了以下原则:(1)在保证有机波谱(UV、IR、NMR、MS)数学时数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其它章节的学时分配。

(2)鉴于本课程是一门基础课(不是专业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遵循“精、全、新”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分析、化工两专业的专业特点取舍有关内容。

学时分配表: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掌握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区别、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与作用,了解仪器分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相关实例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在科研、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的基本内容一、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二、仪器分析方法三、仪器分析的特点四、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与难点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与发展趋势。

“仪器分析”讲课提纲.

“仪器分析”讲课提纲.

“仪器分析”讲课提纲( I nst r ument al anal ysi s)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吴谋成第一章绪言( Chapt er one i nt r oduct i on)一、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 anal yt i cal chemi st r y and i nst r ument al anal ysi s)分析:是指对物质和事进行研究,取得信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或事物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两类分析:物质分析( subst ance anal ysi s)和事物分析 ( mat t er anal ysi s) 事物分析研究方法:调查研究- 归纳- 思考- 特征和变化规律。

物质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化学 ( anal yt i cal c hemi st r y)分析化学: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和物理物化分析(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物理物化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类分析方法一般要依靠仪器来完成,故习惯上称为仪器分析。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 The cl ass of i nst r ument al anal ysi s)光谱分析 ( spect r oscopi c anal ysi s) :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

光学性质:吸收,发射,散射,衍射等。

电分析 ( el ect r i cal anal ysi s) :电流分析,电位分析,电导分析,电重量分析,库仑法,伏安法。

分离分析( separ at e anal ysi s) :色谱法,电泳法,质谱法。

其它 ( ot her anal ysi s) :电子显微镜,超速离心机,放射性技术等。

三、仪器分析的性质和过程( The char act er i zat i on and pr ocess of i nst r ument al anal ysi s)物质→取得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信息→进行数学处理→得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subst ance){分析仪器(硬件)}{计算机(软件)}( anal yt i cal i nst r ument )( comput er )四、分析仪器 ( Anal yt i cal i nst r ument ) l 、分析仪器基本结构计算机∣∣∣∣分析信号发生器→信号检测器→信号处理器→结果显示器2、分析仪器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与仪器特性好坏、灵敏度、重复性、准确度有关。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仪器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

仪器分析实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仪器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1.2学时安排:32学时1.3授课对象: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1.4学时分配:-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二、教学目标2.1知识与理解-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2能力与技能-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技巧-具备设计和实施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和提出改进意见2.3态度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合作意识-重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教学内容3.1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热学分析仪器:热重量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电位滴定仪、电导仪等-其他仪器:核磁共振仪、电子显微镜等3.2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实验设计及流程制定-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误差分析与精密度评价-仪器校正与标定3.3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学生选择特定的仪器进行实验-研究仪器性能和优化操作条件-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报告3.4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学生组队完成一项综合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并采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四、教学方法4.1理论讲授4.2仪器操作演示4.3实验操作指导4.4实验报告撰写和讨论五、实验报告评分标准5.1实验设计和操作30%5.2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0%5.3实验报告撰写和考勤20%5.4实验室安全与卫生10%5.5队伍合作与表达能力10%六、实验设备及耗材根据实验项目的需要,提供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化学在现代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学生对仪器分析化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制定原则制定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需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性:教学大纲应按照仪器分析化学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脉络进行编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2. 实践性:教学大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和实际案例的引入,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3. 学生中心:教学大纲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1. 仪器基础知识:包括仪器的分类、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等,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用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仪器分析方法:介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3. 仪器数据处理:教学大纲应包括仪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统计学方法、数据拟合和误差分析等,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

4.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应设计一系列与仪器分析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仪器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3. 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对仪器分析化学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将仪器分析化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仪器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教学大纲本课程是为化学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化学主干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化学与相关学科研究中所必需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基础原理和分析方法,理解各种分析与检测技术的特征与技术要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掌握原子和分子光谱产生的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原子荧光以及分子吸收、分子荧光与磷光、拉曼光谱分析方法以及仪器的原理及应用;2.掌握核磁共振与质谱分析的原理、了解仪器的原理与应用、学会图谱解析的一般方法;3.掌握混合物中各种分子分离的方法、原理与仪器。

了解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与毛细管电动色谱的仪器原理及应用;4.掌握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5.了解分析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如表面分析技术,原子力显微技术)以及在相关学科的分析测试中的应用。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一、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仪器分析的内容和分类,仪器分析的方法特点,仪器分析在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原子吸收光谱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概述;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3、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结构(锐线光源;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石墨炉原子化、低温原子化;单色器、检测器);4、干扰及其消除(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电离干扰、光谱干扰;背景干扰及其消除-氘灯扣背景、塞曼扣背景、自吸扣背景);5、原子荧光分析法(原子荧光类型、分析原理、仪器、应用);6、原子吸收限制及发展前景。

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1、原子发射光谱概述;2、原子发射光谱理论基础(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基础、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基础);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光源-火焰、电弧、火花、ICP;分光器;检测器-感光板、PMT、CCD);4、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5、原子发射光谱的干扰及其消除。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课程基本要求(1)教学重点本课程以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方法和色谱分析法为主要内容,以掌握定量仪器分析为主要目的,另外也了解一些定性、定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与极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测定方法,了解各类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选择分析方法,设计分析方案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中的方法、步骤和现象能够进行适当的理论解释,了解各类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教学要求掌握各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仪器构造、操作测试条件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质(气、液、固)的成分(元素组成)和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分析方法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第1章绪论(3学时)仪器分析导言本章介绍仪器分析历史、现状及总的发展趋势,仪器分析的共性、衡量仪器性能的指标、仪器校正和分析方法、选择仪器分析方法的原则及要求。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3学时)光学分析引言光学分析方法种类及其共性、不同光学分析仪器及其组件的异同、重点介绍分光器件及其原理、检测器件及其原理。

第3章原子发射光谱法(6学时)发射光谱的产生原理、原子能级图、Boltzmann 分布、仪器光源(电弧、火花、ICP )、检测器(相板)、光电直读光谱仪、定量分析中的内标法、背景扣除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介绍种光源的特点及适用分析对象、定性定量方法。

重点:原子发射光谱仪器、光谱定量分析的产生及其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难点: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光谱定量分析第4章原子吸收光谱法(6学时)原子吸收分析原理:重点讲述谱线变宽因素、积分吸收及峰值吸收;仪器组成:介绍光源(空心阴极灯)原子化器(火焰和石墨炉);详细讲述干扰校正方法及其分析条件选择。

重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与使用难点: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干扰种类及其抑制方法第9章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9学时)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实验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原理。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仪器分析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平台课学时:32学分:2授课对象: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二、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及相关专业的平台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介绍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伏安与极谱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等几种仪器分析方法,重点阐述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及其应用。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及仪器分析的进展;熟悉各种仪器分析的优缺点;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及应用范围。

三、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学习“化学分析”之后,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

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化学、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平台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利用这些仪器完成定性、定量、结构分析的任务,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和更好的指导工农业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此外,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当今各类分析仪器、分析方法及发展方向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以后的工作、科研及进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常用仪器的结构、特点,掌握一些仪器分规范操作;了解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要求学生初步根据分析目的和对象能够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以及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现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技术及方法,熟悉仪器分析的实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仪器分析的概念和历史2.分析化学基础知识3.仪器分析的分类、特点和应用4.仪器分析的误差和精密度2. 常用分析仪器1.光谱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红外分光光度计2.色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3.质谱分析仪–气相质谱仪–液相质谱仪4.电化学分析仪–电位滴定仪–电化学分析仪5.其他常用分析仪器3. 分析实验操作1.光度法测定2.色谱法测定3.质谱法测定4.电化学法测定5.其他分析实验操作三、教学方法1.经典教学法:讲授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线上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视频教学和在线答疑。

3.实验教学法: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四、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仪器分析原理和技术的理解进行考查。

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要求1.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化学和数学基础。

2.学生应当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及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

3.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并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和困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

4.教师应当严格制定考试和评分标准,公正评分。

5.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参考教材1.《现代仪器分析》(第三版),刘文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与操作》,张明诗,科学出版社。

3.《仪器分析原理与技术》,谷宝玉,高等教育出版社。

4.《仪器分析与化学计量学》,杨志华,化学工业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6学时光谱分析仪器6学时色谱分析仪器6学时质谱分析仪器6学时电化学分析仪器6学时分析实验操作18学时课堂讨论和考试复习6学时期中考试3学时期末考试3学时总计54学时。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教学目的1.2 教学内容1.3 教学方式二、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内容及安排3.1 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3.1.1 仪器分析的定义与分类3.1.2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3.1.2.1 信号检测与处理3.1.2.2 信号传递与转换3.2 常见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3.2.1 分光光度法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3.2.2 色谱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2.3 质谱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2.4 核磁共振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3.2.5 电化学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3 仪器分析常用方法与技术3.3.1 样品制备与前处理技术3.3.2 仪器分析操作步骤与技巧3.3.3 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方法3.4 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3.4.1 实验设计的要点与方法3.4.2 实验建议与注意事项3.4.3 仪器操作与实验数据记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授课方法4.2 实验教学方法4.3 讨论与互动4.4 考核评价方式五、教学资源与使用5.1 教材5.2 参考资料5.3 实验设备与仪器六、评价与考核6.1 评价标准6.2 考核方式6.3 考核内容七、参考教学计划7.1 单元教学计划7.2 实验教学计划八、教学团队8.1 教师配置8.2 实验室助教配置九、教学保障措施9.1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操作指导 9.2 仪器维护与管理9.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十、教学改进与创新10.1 教学反馈与改进机制10.2 教学创新与教育研究十一、总结与展望11.1 教学总结11.2 课程发展展望以上为《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与技术,能够独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并具备正确的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能力。

同时,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仪器分析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
析概述
仪器分析概述
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Eg:光谱分析法
2 物理化学分析: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
电化学分析
1)分类: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
2)电位分析和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3)电导分析法: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

属于物理分析方法(2)光学分析: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大类
1)非光谱法(一般光学分析法):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Eg:折射法、旋光法、元二色散法及浊度法
2)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
1)按物质能级跃迁的方向: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
2)按能级跃迁类型: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
按发射或吸收辐射线的波长顺序: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电子自旋
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4)按被测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检测方法的差别:吸收光谱、共振波谱法
(在明背景下检测吸收暗线或是在暗背景下检测共振明线)
5)按被测物质粒子的类型: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3)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法: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1)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按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空间排斥、离子交换、亲合色谱法、手性色谱法
)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逆流分配法
4)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的性能、流动相输送压力及是否具有在线监测装置等分为:经典、高效液相色谱法
(4)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质谱(相对强度-质核比)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