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劳技 主题2《指尖上的传承—中国剪纸》第2课时【教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设计—劳技 主题2《指尖上的传承—中国剪纸》第2课时【教案】
意识及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制作有创意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
【探究学习】
生:动手摸索实践,小组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根据成员的动手能力去明确分工。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制作。
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交流能力。
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资源·设计制作领域
指尖上的传承——中国剪纸(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知识技能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了解中国剪纸艺术的特点,并能掌握一般的剪纸方法和步骤;通过具体的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审美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
价值体认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和我们的现代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升华情感。
积极思考并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小组讨论:
如何“传承剪纸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引导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增强继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践作业
布置课下任务:
用我们学习的剪纸艺术装饰我们的墙报。
【自主学习】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老师的讲解,运用“折--画—剪—展”四步法进行创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加主动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
提升
1、师:示范利用剪纸制作主题海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创作欲望。
2、师:布置任务,以剪纸作品为依托,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小组共同创作一期主题海报。

《指尖上的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指尖上的艺术》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指尖上的艺术设计意图:面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品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绝不仅是一个玩赏品,他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面塑艺术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而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

面塑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手工活动,面塑取材方便,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材料,制成一团团彩色的面团,拿在手中进行捏塑,手感好,不用胶粘,不用烘烤,自然成型,保留久远,以制作方法简洁多样深受学生喜好。

它能够捕捉瞬间的动态形象,很快的完成个人创意,突出主题。

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材料非常特殊,可塑性极强,造型精美别致,细致入微,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已成为登入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将面塑制作带入学生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制作面塑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课标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面塑作品,能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学习并掌握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德育目标:学生通过了解民间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很强烈的兴趣,有一定塑形能力。

初中手指操教案反思

初中手指操教案反思

初中手指操教案反思一、活动名称:音乐综合活动《手指谣》二、活动目标:1、通过手指操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手指操教材、音乐播放设备、课堂奖品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良好的音响设备。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做手指操,引起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2、基本手指操教学:教师示范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3、手指操组合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手指操组合,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

4、音乐欣赏与表演: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手指操,展示自己的才艺。

5、活动总结与奖励: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活动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指操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对手指操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对手指操的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认识到手指操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在创新手指操组合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创新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在音乐欣赏与表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胆怯、不敢展示自己。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成长。

4、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总之,本次手指操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手指操活动中收获更多。

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课件设计共22页

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课件设计共22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课件设 计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认识手指绘画教案中班反思

认识手指绘画教案中班反思

认识手指绘画教案中班反思教案标题:认识手指绘画教案中班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手指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色彩和形状的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彩色纸张、颜料、画笔、水杯、纸巾等绘画用具。

2. 展示板或黑板。

3. 学生手指绘画作品的示例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展示板或黑板,展示一些学生手指绘画作品的示例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描述这些作品。

2. 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绘画是一种怎样的绘画方式?有哪些特点和技巧?主体活动:1. 向学生介绍手指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包括使用手指进行绘画、控制手指的力度和角度等。

2. 分发彩色纸张和颜料给学生,并让他们准备好绘画用具。

3. 指导学生选择一种颜料,将手指轻轻蘸取颜料,然后在纸上进行绘画。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手指绘画方式,如用手指蘸取不同颜色的颜料,用手指的不同部位进行绘画等。

5.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绘画作品,讨论作品中的色彩和形状,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手指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绘画过程,思考他们在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反思手指绘画的好处和意义,如培养创造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等。

4. 结束活动,鼓励学生将手指绘画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绘制贺卡、装饰手工制品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进行手指绘画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让他们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手指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在色彩和形状感知方面的能力。

3.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手指绘画活动的喜好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手指的教案反思模板

手指的教案反思模板

一、教案标题《手指》教案反思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手指的重要性,懂得珍惜自己的手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手指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3.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手指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指的重要性。

四、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3. 学生认识到手指的重要性,懂得珍惜自己的手指。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2.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但部分学生对于手指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拓展。

3. 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主,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改进措施(1)在小组合作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课后布置拓展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手指的重要性。

(3)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收获知识。

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_指尖上的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指尖上的艺术设计意图:面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品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绝不仅是一个玩赏品,他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面塑艺术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而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

面塑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手工活动,面塑取材方便,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材料,制成一团团彩色的面团,拿在手中进行捏塑,手感好,不用胶粘,不用烘烤,自然成型,保留久远,以制作方法简洁多样深受学生喜好。

它能够捕捉瞬间的动态形象,很快的完成个人创意,突出主题。

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材料非常特殊,可塑性极强,造型精美别致,细致入微,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已成为登入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将面塑制作带入学生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制作面塑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课标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面塑作品,能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学习并掌握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学生通过了解民间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很强烈的兴趣,有一定塑形能力。

初中班手指操教案设计及反思

初中班手指操教案设计及反思

初中班手指操教案设计及反思标题:初中班手指操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手部灵活性和手指协调能力;3.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4.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手指操动作的正确展示;2.学生的手指协调配合;3.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操纸、音乐;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能播放音乐的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约5分钟)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创造活泼的氛围;2.与学生一起做简单的手指伸展操。

第二步:示范(约10分钟)1.老师示范并解释手指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注意动作的细节;3.引导学生一起跟随老师逐步练习。

第三步:巩固(约15分钟)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互帮互助,共同完成手指操动作;2.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调整。

第四步:创编(约10分钟)1.请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已学动作创编属于自己的手指操;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学习。

第五步:总结(约5分钟)1.让学生进行简短的集体讨论,回顾手指操的学习内容和感受;2.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反思:这节手指操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了音乐的力量,创造了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

教案的步骤简明清晰,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手指操的动作和技巧。

示范环节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模仿,在巩固环节的小组练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和提高。

在创编环节,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总结环节,学生不仅能够回顾所学内容,还能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自信心。

然而,在实施教案时,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的改进:1.在示范环节,可以加入更多的动作示范和解说,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动作的要领和技巧;2.在创编环节,可以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3.教师在巡视指导时应注重对学生动作的细节纠正,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4.在总结环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反思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反思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反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手指舞蹈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手指舞蹈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针对初中生手指舞蹈教学,本文提出一套趣味手指舞蹈教案,并对其进行反思。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指舞蹈的基本技巧,掌握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

2. 培养学生对手指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学视频:手指舞蹈教学视频。

2. 教学道具:手指舞蹈道具(如手指棒、手指环等)。

3. 教学场地:教室或舞蹈房。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手指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手指舞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教学:教师示范手指舞蹈的基本技巧,如手指的灵活性、指尖的力量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基本动作教学:教师教授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手指的弯曲、伸展、转动等,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

4. 团队协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手指舞蹈表演,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展示环节:每组学生进行手指舞蹈表演,其他学生观看,教师点评,学生互相学习。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手指舞蹈学习的收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套手指舞蹈教案涵盖了手指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适合初学者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手指舞蹈的基本技能。

2.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教学效果:通过本套手指舞蹈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手指舞蹈的基本技巧和动作,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初中教室手指舞教案

初中教室手指舞教案

初中教室手指舞教案年级学科:初中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指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通过手指舞教学,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手指舞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手指舞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难点:1. 手指舞的节奏把握。

2. 手指舞的创编。

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2. 手指舞教材或图谱。

3. 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指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展示手指舞的视频或音频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手指舞的魅力。

二、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手指舞的基本动作,如手指交叉、手指弹动、手指摆动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节奏训练(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手指舞的节奏,学生跟随节奏进行练习。

2.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节奏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四、创编与表演(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共同创编一段手指舞。

2. 学生展示自己组创编的手指舞,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学生分享学习手指舞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指舞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动作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高难度的动作练习;对于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跟上进度。

2.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创编和表演环节,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通过播放音乐、设置游戏等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 加强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指尖绘画教案设计

指尖绘画教案设计

指尖绘画教案设计指尖绘画是一种以手指为画笔,以触控屏为画板的绘画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指尖绘画可以帮助人们开拓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个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才华。

在这份教案设计中,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实践中教授指尖绘画,并给出一些实用建议。

一、教学目的1.帮助学生了解指尖绘画的基础概念和技巧;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材选用1.视频教学资源;2.绘画软件APP。

三、教学内容1.指尖绘画介绍要求学生了解指尖绘画的起源、背景、特点和技巧等内容。

2.视频教学演示教师可以选用已录制的指尖绘画教学视频进行介绍。

视频中应包括指尖绘画基本概念、绘画工具及其使用、贴近自然和生活等实践案例。

3.实践训练(1)练习画线和染色通过使用指尖在绘画软件中进行手动画线、填色、擦除和涂鸦等操作,来提高学生对指尖绘画的感性认识。

(2)练习画图案让学生通过模仿图片、自我想象、图形拼接等方式,创作出自己喜爱的图案。

(3)创作作品根据实践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行创作指尖绘画作品,并在课堂上展示。

4.课后作业在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集体观摩视频,引导发现视频中的问题;2.个别辅导,在学生自己创作过程中,个别辅导学生,指出他们的不足;3.学生自主创作,在课堂上辅导提供指导,鼓励自由创作。

五、教学时长3课时。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作品为主,根据学生在创作绘画时展现的创造力和绘画技能,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研究。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指尖绘画的概念和技巧,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和表现能力,培养审美评价能力和艺术素养。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技能不足、应用不够等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

指尖上的艺术

指尖上的艺术

指尖上的艺术作者:袁菁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6期袁菁(青岛市南区教育第六幼儿园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折纸活动是精细的指尖活动,能锻炼幼儿手的触、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自信心、协作能力等。

通过玩纸,创设环境,提供适宜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关键词:小班幼儿折纸循序渐进形式多样家庭折纸节日折纸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195-0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

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精微的指尖活动、是幼儿喜欢的小工艺。

它以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变化万千、生动有趣、吸引着幼儿从事这种智慧的游戏活动。

看到从自己的“杰作”,既能获得成就感,又能促进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

小班孩子受年龄、经验等多方面的局限,折纸活动的开展存在许多的困难。

通过观察孩子的实际情况,不断思考与探索,我们班的折纸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 开展折纸活动的意义1.1 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折纸以纸张为材料,通过折、拉、翻、压等技能,制作出有趣的东西,还需要胶水、剪刀等辅助物品。

活动后对材料整理归类,这对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是十分有益的。

1.2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折纸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

还能认识几何形状并辨别纸的方位(边、角、中心、上下……)有益于幼儿建立几何和数的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

1.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协作能力折纸遇到困难时,同伴就会来帮助,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

幼儿通过自己灵巧的手,折出各种可爱的小东西,会对自己的作品倍加珍惜,使幼儿养成了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增强了自信心!1.4 培养孩子的生活乐趣幼儿的求知欲旺盛,他们认识周围许多美好的事物,会用自己灵巧的小手,通过各种纸进行折叠,制作各种生动的装饰品,增添生活的乐趣。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手指尖的艺术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手指尖的艺术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手指尖的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手指是人类身体中的重要器官之一,拥有非常高的灵活性。

手指在书写、手工制作等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些活动也是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各类体验式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了解手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2.通过手指的日常应用,掌握基本书写技能,提高书写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手指的柔软和灵活性,能够掌握基础手工制作技能,制作出一些小型的物品。

4.在艺术教学中,通过手指的巧妙运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手指结构和功能的初步了解1.给学生展示手指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图片,并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讲解全部的内容。

2.让学生认真观察自身的手指,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探究手指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了解手指的应用,给学生带来启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使用手指,提高其实践能力。

2、书写技能的提高1.讲解基本的笔画和笔顺,并辅助学生进行书写训练。

2.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点评来提高书写的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书写任务的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地学习书写。

3、小型手工制作1.教学基本的手工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型手工制作。

2.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小型物品。

3.通过小型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作能力。

4、手指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1.通过展示相关艺术作品,介绍手指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2.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创作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通过艺术教学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

初中趣味手指舞蹈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指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2. 通过学习手指舞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手指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手指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 创造性地运用手指舞蹈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视频或音频材料。

2. 手指舞蹈道具(如手指玩具、手指贴纸等)。

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手指舞蹈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观看手指舞蹈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授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手指分开、手指合拢、手指弯曲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手指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三、技巧训练(10分钟)1. 教授手指舞蹈的进阶技巧,如手指旋转、手指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提高手指舞蹈的技巧水平。

四、创意表现(10分钟)1.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将手指舞蹈与音乐、故事等元素结合,创作出独特的表演作品。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表演,相互观摩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手指舞蹈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学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3. 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手指舞蹈表达情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授手指舞蹈的基本动作、技巧和创意表现,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指尖上的艺术——剪纸》活动课设计方案

《指尖上的艺术——剪纸》活动课设计方案

《指尖上的艺术——剪纸》活动课设计方案《《指尖上的艺术——剪纸》活动课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主题《指尖上的艺术——剪纸》活动课设计方案以“指尖上的艺术——剪纸”为主题,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和社团活动课展示、动手操作等方式,了解山西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山西剪纸文化的艺术魅力,增进同学们对家乡——三晋大地的热爱。

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获取山西剪纸艺术的资料,了解山西剪纸艺术,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剪纸艺术之美。

2.制作时间轴,梳理中国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定位山西——剪纸文化之乡,构建起山西剪纸艺术系统的时空观念。

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解释。

4. 通过欣赏和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丰富社团活动;同时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国粹艺术,增进同学们对山西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活动过程步骤一社团全体成员利用放寒假走亲访友的有利时机,走访民间剪纸艺人、亲身参与剪纸、贴窗花活动,或观察、拍摄有关剪纸的影像资料,感悟春节剪纸的喜庆寓意,体会浓浓的年味。

步骤二社团兴趣小组——闫鑫堉、李凯博、牛壮壮三位同学以网上查询、查阅文字资料、走访美术馆实地考察记录等,搜集剪纸艺术尤其是山西剪纸艺术的相关资料。

经过小组集体讨论,对资料进行甄别、筛选、整理,并制作展示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具体分工为:闫鑫堉同学研究的主题是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

以时间为经,梳理出中国剪纸艺术的产生、发展的经过,从侧面了解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体会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以空间为纬,中国不同地域、山西不同地区,不同的剪纸展现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进而认识剪纸艺术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李凯博同学研究的主题是有关剪纸艺术的文学作品。

初中创意手指画教案及反思

初中创意手指画教案及反思

初中创意手指画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初中创意手指画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观察力。

2. 提升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彩色画纸和白纸。

2. 彩色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

3. 图片或照片作为参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创意手指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是否尝试过用手指画画,了解学生的经验和想法。

2. 介绍手指画(10分钟):- 解释手指画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独特性和创意性。

- 展示一些手指画的技巧和效果,让学生对手指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演练(25分钟):- 分发彩色画纸和白纸给学生。

- 提供一些图片或照片作为参考,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场景进行手指画创作。

- 引导学生运用手指的不同部位,如指腹、指尖等,尝试不同的绘画效果。

- 鼓励学生尝试混合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铅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创造更多的色彩层次和质感。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手指画作品,并向全班分享创作的灵感和技巧。

-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5. 反思(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创作过程,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 提醒学生通过练习和尝试不断提高手指画的技巧和创意。

- 鼓励学生将手指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绘画活动中。

教案反思:在这堂课中,学生通过创意手指画的实践演练,不仅提升了手指灵活性和绘画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观察力。

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之间互相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和想法,并通过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升了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手指画技巧和风格,以及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参考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创意表达和艺术感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尖上的艺术设计意图:面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品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绝不仅是一个玩赏品,他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面塑艺术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而潜移默化之间启迪人们的智慧。

面塑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手工活动,面塑取材方便,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材料,制成一团团彩色的面团,拿在手中进行捏塑,手感好,不用胶粘,不用烘烤,自然成型,保留久远,以制作方法简洁多样深受学生喜好。

它能够捕捉瞬间的动态形象,很快的完成个人创意,突出主题。

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材料非常特殊,可塑性极强,造型精美别致,细致入微,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观赏性,已成为登入大雅之堂的艺术品。

将面塑制作带入学生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制作面塑作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课标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欣赏面塑作品,能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面塑文化,学习并掌握面塑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学生通过了解民间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很强烈的兴趣,有一定塑形能力。

在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好玩、好表现的特性,通过欣赏、动手实践、评价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面塑艺术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学生对民间面塑了解的很少,基本没有动手尝试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民间面塑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了解面塑制作的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对于初学面塑的学生来说不知从哪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非常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面塑制作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评价分析:1.通过让学生了解面塑的历史,引出面塑的来历。

人们在不同节日里求吉纳福相互赠送的礼物,不同面塑代表不同含义,引发学生兴趣。

2.通过让学生了解面塑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喜欢并尝试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心中升腾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传承面塑艺术的种子。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检查工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制作材料,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提问导入:你知道图中的师傅在干什么吗?(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在我国的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捏“面人”的师傅。

在农村或城镇,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背着箱子在街头卖艺的面塑艺人,支起马扎,用五颜六色的面团,捏合起来,大人小孩都围着看,在艺人手指灵活的操作下,瞬间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平添了不少乐趣。

传统的面塑艺人是“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的街头艺人,很少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塑就是在这样的普通群众手中开出美丽的花朵。

三、讲授新课民间面塑一般分为“面花”和“面人”两类(课件展示)“面人”的形象一般多是传统戏曲、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

(课件展示)面塑艺人们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用彩色的面团,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象完成了!各色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人们用美丽的传说故事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面花通常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用途,民间面塑造型巧拙融会、雅俗并存、千姿百态、繁花似锦。

多以人物、动物、植物为对象,惟妙惟肖,堪称一绝。

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

(课件展示)1、在我们的家乡威海你见过这样的面塑作品?(课件展示)2、我们家乡的面塑作品是属于面人还是面花?这些面花作品都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

面塑是胶东地区福寿文化的一个侧面,是人民反映生活圆满,显示妇女手巧和传递友情的象征,成为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枝绚丽之花。

这些让我们惊叹的面塑是怎样做成的呢?我们先看一下制作工具。

四、制作工具:(利用课件显示)面泥、剪刀、梳子、牙签、镊子、盘子。

有时还要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

在制作方法上同学们有没有知道的?五、制作方法:(利用课件显示)造型方面:揉、捏、搓、捻、拧、挤、掐、拉。

工具技法:挑、拨、按、粘、刮、滚。

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制作自己的作品好不好?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选老师的作品模拟做,也可以自己创新作品。

六、学生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根据学生喜好,选择喜爱的题材,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各小组可以设计自己的主题,例如万马奔腾、八骏图等。

要求:1、注意面团的用量,不要浪费2、注意所制作的形象生动可爱,可以使用夸张、变形等造型手段3、色彩搭配和谐、统一,注意整体的把握4、可以发挥小组合作意识,以组为单位完成作业同学们的作品都完美呈献了,下面我们来互相欣赏浏览一下。

七、作品展示会,学生交流与互评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深化课程学习。

对于选出的优秀作品在课堂教学上评价一下,主要从下面几点评价。

提问:(1)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特点?(色彩艳丽,强烈的对比)(2)那些地方特别精巧?(服装、头饰、眼神、形态、色彩斑斓、多姿多彩)(3)你最喜欢那件作品?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八、课堂小结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如今面塑艺术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部分,被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件展示)无论是街头的面塑艺人,还是逢年过节奶奶手下精美绝伦的面花,都曾经带给一代又一代孩子们那么多的企盼,那么多的惊喜,那么多的感叹…当我们回过头来,拂去岁月的尘埃,越来越感悟到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古老艺术的美。

真正的美是不会被时间淹没的,真正的艺术是代代相传的。

九、作业:动动手指,捏出一只小燕子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动手制作有很强烈的兴趣,有一定塑形能力。

在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好玩、好表现的特性,通过欣赏、动手实践、评价等活动,让学生感受面塑艺术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了解了面塑的历史和来历,人们在不同节日里求吉纳福相互赠送的礼物,不同面塑代表不同含义,学生了解了民间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激发了学生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

课堂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娴熟的运用技法来做面塑,有个别同学不熟练,到下课时还没完成作品。

课下老师要进行个别辅导。

有个别同学设计面塑较简单,没有很好的进行设计和创新,对这样的学生老师以后要多提醒,让孩子多动脑、多思考,发展他们的动手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学生对民间面塑了解的很少,基本没有动手尝试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民间面塑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了解面塑制作的表现手法和造型特点对于初学面塑的学生来说不知从哪入手,对学生进行指导非常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习面塑制作技法,进行实践创作。

评测练习模仿老师的作品做面塑,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1、作品在色彩搭配上有什么特点?2、哪些地方特别精巧?3、你最喜欢那件作品?为什么?作业:捏只小燕迎接春天的到来吧。

《指尖上的艺术》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课,重在培养孩子的动手造型能力与想象力。

制作方法一般有搓、揉、捏、压等方法,过程中,我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塑造出有童趣的有创意的作品。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方面还是不够全面,并不能仅限于对技能技巧的评定上,对充满童趣作品,尤其是合作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同时,评价时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能引导学生在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评价能力,产生自我满足感,成功感,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面塑是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在注重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文化的介绍。

反思面塑教学活动,在尊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与学生充分互动的体现,注重在面塑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面塑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面塑活动中体验无穷的乐趣。

课标分析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