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学案
《笔算乘法》 导学案
![《笔算乘法》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fa9a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b.png)
《笔算乘法》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口算乘法20×3 = 6012×4 = 4823×2 = 462、列竖式计算14×2 = 2831×3 = 93(二)情境导入同学们,春天到了,学校准备给每个班购买 12 本故事书,一共 14 个班,那么一共需要购买多少本故事书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列式为:14×12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三)探究新知1、估算先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本书。
把 14 看成 10,12 看成 10 ,10×10 = 100 本。
把 14 看成 15 ,12 看成 10 ,15×10 = 150 本。
2、怎样计算 14×12 呢?方法一:可以先算 14×10 = 140 ,再算 14×2 = 28 ,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140 + 28 = 168 。
方法二:我们用竖式来计算。
1 4× 1 2————2 8 (14×2 的积)1 4 (14×10 的积)————1 6 8(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 2 去乘第一个因数 14 ,得数的末位和个位对齐,2×14 = 28 。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 1 去乘第一个因数 14 ,得数的末位和十位对齐,1×14 = 14 ,这里的 1 表示 1 个十,所以得数是 140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bfff8d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9.png)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9例2,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敢挑战吗?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列式为48×37。
(一)估算并交流。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
尤其在估算之后,又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把合理选择算法落实到估算之中。
(二)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同学们已经知道48×37的结果大约是1850,那么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大家动笔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笔算,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方法呢?大部分同学同意第二种算法,因为3表示的是3个十,所以是乘30。
师:你们在写竖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可以像一位数乘法那样,一位一位地去乘,同时把进位的数写到相应的地方。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7b0e9f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f.png)
(完整)最新⼈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能够⽐较熟练地⼝算整⼗、整百数乘⼀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位数的计算⽅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会⼝算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
过程与⽅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措施:1、让学⽣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法。
2、让学⽣主动探索计算⽅法。
3、加强估算,⿎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的⽬标。
课时安排:课时⼝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位数的⼝算(41页例1)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会进⾏⼀位数成两位数的⼝算过程与⽅法2、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教学难点:掌握⼀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具准备:⼝算卡⽚等。
教学过程:⼀、导⼊新授⼝算下⾯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选两题,说说⼝算⽅法。
⼆、探索发现1、独⽴尝试(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提出问题。
(3)从学⽣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2、组内交流(1)请学⽣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法。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57ef8284ac850ac02423e.png)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单元教学内容:教材P41-59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2、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1、能准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单元教学安排:1、口算乘法(一)。
(P41例1,练习九1—4题)2、口算乘法(二)。
(P41例2,练习九5—7题)3、口算乘法练习。
(练习九8—12题)4、笔算乘法(一)(P46例1,练习十1—4题)5、练习课(练习十5—9题)6、笔算乘法(二)(P49例2,练习十一1—4题)7、练习课(练习十一5—10题)8、解决问题(一)(P52例3,练习十二1—5题)9、解决问题(二)(P53例4,练习十二6—9题)10、练习课(练习十二10—17题)11、整理和复习(P58,练习十三)总第一课时主备人:杨清敏教学时间:2015年月日教学内容:口算乘法(一)P41例1,练习九1—4题教学目标:1、学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
2、能用不同的方法口算乘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能说出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的多种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口算练习:30×3 20×6 20×4 13×3 2×4 200×49×50 120×2 40×7 2×3 23×2 400×2让学生任选两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a9fb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5.png)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篇)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精选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教科书第46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把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拟正确娴熟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沟通,享受独立思索后发表自己见解的欢乐,获得胜利的体验。
3、能应用学问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亲密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把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挨次和其次局部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指名说得数并说出怎样口算的)115= 1105= 11050=3020= 30200= 30020=2、笔算:244= 392=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
十位,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揭题示标学习目标:会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
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1)学生观看: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2、我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46页例1,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笔算过程。
思索: 1、笔算1412时,先用其次个因数()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数的末位和()位对齐。
3、最终把()和()加起来。
(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3、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学,独立自考,尝试解决。
4、小组汇报,边板书边讲解师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笔算方法1 41 22 8 。
142 的积1 4 0 1410的积1 6 8 1412的积说明:在把两个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便利,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c18d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6.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2 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个重点内容,那就是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我们要知道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如何用笔算出两个两位数的乘积。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一些基本的数学原理,比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然后,我要说的是,这个章节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的原理。
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地得出答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章节,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是黑板和粉笔,学具则是练习本和笔。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尽量清晰地写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步骤,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提供答案,让大家能够检查自己的作业。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原理。
同时,我也会给大家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比如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其他方法,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章节的内容。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原理是这个章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地方。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这个原理是进行笔算的基础,需要学生们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相同数位对齐的原理是这个章节的教学难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些实际例题,让大家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相同数位对齐的重要性。
比如说,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水果店,我们要计算买几种水果需要花多少钱。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3afa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8.png)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相关概念。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逐位相乘、进位相加的计算方法。
•理解乘法运算符号“×”表示的意义。
2. 难点:•多位数相乘时进位的处理方法。
•部分考量乘法运算的速算技巧。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三下教材。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PPT。
•学生:学习笔记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审题:请同学们回顾把乘法运算法则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情境,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
2. 讲解与示范(15分钟)•用白板进行示范:详细说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逐位相乘,进位相加。
3. 练习与讲评(20分钟)•让学生进行适量练习,辅导纠正学生乘法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带领学生讲解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1. 复习与检测(10分钟)•课前复习上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口头检测,确认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掌握情况。
2. 探究与拓展(20分钟)•设计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拓展思维。
3. 提升与运用(1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复合运算题的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练习,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五、课堂小结•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由浅入深,学生在课堂中已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
•下节课将继续进行练习巩固,并引入更复杂的题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力求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针对性做一些速算题练习,加强学生的计算技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共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aab458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7.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计算物品总价,演示笔算乘法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较大物品总价的情况?”(如购买多本书籍)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笔算乘法的奥秘。
3.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步骤;
4.解决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使其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律,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运算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06ccc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a.png)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探索新知(1)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观察计算结果。
(2)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计算方法,分享计算经验。
(3)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计算法则。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计算能力。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计算正确率和速度。
3.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c86b5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0.png)
1、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3页内容。
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多位数口算、笔算的.基础上,学习探讨的。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笔算方法,教材把分步演算的过程呈现出来,然后再导入主课,使学生初步明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学情分析: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学习有兴趣。
学习前,学生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会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尝试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包括自我检查、互相改错)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投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1、你得到哪些信息?生汇报交流。
2、生理解题意,列式。
3、师: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学生回答,并评判每种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大小比较。
(三种方法)4、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二、探索尝试,找寻方法。
1、用你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1)先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学生评判优劣。
(2)学生多种方法中,师生共同优化出一种(拆数法):24×10=24024×2=48240+48=2882、尝试笔算24×12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1)、尝试解决问题:你能列竖式计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先独立思考,书写再练习本上,再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在投影仪中一一展示算式,学生评判对错,说出每一步的由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c7ad0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小学数学三年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次说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五、说教法:1、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自查和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六、说教学程序:以目标教学为基本形式,以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手段。
(一)、前提测评:1、笔算下面各题24×3 78×8 57×7 63×5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27×20 82×40 52×60 12×90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bd93f9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e.png)
第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P46例1及“做一做”,教科书P47“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部分积与某一乘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从而灵活掌握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
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46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生: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二)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635b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0.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46笔算乘法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点子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为了奖励我们三年级爱读书的学生,王老师准备为大家购买《童话故事》书,这一套书有14本(出示课件2),老师想买2套,请问,一共买了多少本?算式是什么? 14×2=28(本)(板书:14×2=28)为什么用乘法?求2个14是多少?认真观察算式中的两个乘数这是我们学过的几数乘几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买10套呢?(出示课件3)14×10=140(本)(板书:14×10=140)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2、那么如果王老师要买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呢?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4)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从题中我们知道:每套书有14本,(课件出示5)这是14本《童话故事》书,这也就是1套书,2套书,3套书……12套书。
如果我们把每一本书看做一个圆点的话,就出现了眼前这样一幅点子图。
(课件出示6)这是1个14,、2个14、3个14……12个14.12套书一共多少本?12个14列成算式就是14×12,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呢?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点子图。
我们一起来看温馨提示:(课件出示7:温馨提示)(1)先独立思考,你能不能想办法将14×12转化成14乘一位数或14乘整十数来计算?(2)用彩笔在点子图上先分一分,并圈画出来,再把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0be7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e.png)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本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乘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具和板书内容。
2.学生准备好笔和纸,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引入乘法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应用。
第二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2.学生跟随一起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操练和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习题训练。
2.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讲评,指导错误之处。
第四步:拓展延伸1.给学生进阶挑战问题,引导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解题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六、课堂小结1.针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强调乘法的重要性和运用场景。
七、作业布置1.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中的乘法运用,并记录下来。
八、随堂检测1.随堂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解决。
九、教学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复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复习课 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42e28c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1e.png)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复习课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2. 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乘法计算方法。
3. 总结乘法计算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熟练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计算,回顾乘法计算法则。
2. 复习乘法计算法则(10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巩固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4.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计算解决。
(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计算的注意事项,如进位、对齐等。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乘法现象,尝试用乘法计算解决。
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2. 乘法计算的注意事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让学生熟练掌握了乘法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乘法计算的算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 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 1 6 2 5 1 8 2 4
×1 6 ×1 3 ×1 7 ×1 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 38×9 76×99 12×11 11×47 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反思: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
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
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
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
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
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你的宝贵
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
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
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