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秀珍菇,又称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秀珍菇的名称来源于台湾,取其秀气而珍贵的意思。

它的柄有5,6厘米,盖直径<3厘米。

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香菇、草菇更高,接近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秀珍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是,它含有一种人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高氨酸等。

可见,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它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更有人美其名曰“味精菇”。

因此成为近年来新兴的菌中新秀,颇受市场欢迎。

秀珍姑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很容易进行人工栽培,本期节目我们以袋式栽培法为例,介绍秀珍菇的人工栽培技术。

秀珍菇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和出菇培养四个阶段,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一、生产母种:第一个阶段是生产母种,也就是从子实体中提纯复壮获得母种。

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这是秀珍菇高产的第一个要素。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1) 母种培养基的配置母种培养基的原料有: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水、琼脂粉。

下面我们以配置1000毫升得母种培养基为例,向您介绍一下。

将马铃薯去皮后,称重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粉20克、蛋白胨10克。

用量杯量取1000毫升的水倒入锅中,用刀将马铃薯切成片加入锅中,用文火煮沸,煮至用筷子轻轻一插,即可插入。

这时就可以用四层的纱布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液,然后倒在量筒里。

看一下,如果不足1000毫升,就加水补足1000毫升,再倒入锅中煮。

最后加入称好的葡萄糖、琼脂粉、蛋白胨,为了防止锅底烧焦我们要加热边搅拌,煮至完全融化,母种培养基就配置好了。

(2) 母种培养基的分装母种的培养基制作好之后,要分装到试管中。

这里用到的试管规格为×200毫米,把每七根试管用绳子扎成一捆。

分装培养基时,18毫米用漏斗下面接一个塑料管,再通过塑料管接装到试管内,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5左右。

秀珍菇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秀珍菇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杂交育种
利用不同优良性状的菌株进行杂交 ,通过遗传重组和性状分离,选育 出具有多重优良性状的菌种。
诱变育种
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对菌株进行 诱变处理,产生基因突变,再从中 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体。
培养基配方优化及制作流程
培养基配方
根据秀珍菇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点,选择合适的原料,如麦麸、玉米粉、木屑等 ,并确定各原料的配比。
直接成本核算
包括菌种、培养料、农药、水电 等直接投入的成本。
间接成本核算
包括设备折旧、人工工资、管理 费用等间接投入的成本。
经济效益评估指标
包括产值、利润、投资回报率等 ,以全面评估秀珍菇栽培的经济
效益。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及品牌建设路径规划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
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提高 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采收与加工技术规范要求
01
采收时机
秀珍菇的采收时机一般是在子实体成熟度达到70%-80%时进行。过早
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秀珍菇的品质和产量。
02
采收方法
采收时需要用剪刀或小刀轻轻割下子实体,避免损伤菌袋和菌丝。采收
后的子实体需要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环境。
03
加工技术
秀珍菇的加工方法一般包括烘干、晒干、盐渍等。不同的加工方法对秀
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与大型餐饮企业、超市等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产品销量和价格稳定。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及品牌建设路径规划
• 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等展会:通过展会展示产品优势,吸引 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
市场拓展策略建议及品牌建设路径规划
01
品牌建设路径规划
02
产品质量保证:通过标准化生产、严格的 质量控制,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

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和养殖管理要点

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和养殖管理要点

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和养殖管理要点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和养殖管理要点秀珍菇学名环柄香菇,平菇的一种,别称凤尾菇、白平菇、小平菇、姬菇等,在分类学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获食客好评,营养价值相当于牛奶,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秀珍菇栽培技术吧!温度秀珍菇菌丝生长的湿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生升温谟25~27℃。

温度低于10℃,菌丝基本停止生长,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高于30℃,菌丝生长、稀疏,色泽变黄,易于老化,温度高于37℃,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条件下都能出菇,这是与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

湿度秀珍菇菌丝体生长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从原基形成至了实体成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原基产生少,菇朵易干萎。

相对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软腐烂。

空气秀珍菇在菌丝体阶段需要特殊的通气条件,子实体阶段则需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极易形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

光照秀珍菇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产生,子实体在200~2000勒克斯光照之间生长正常,光线过暗易形成畸形菇,过强特别直射光子实体易干枯。

PH值秀珍菇适宜偏碱的的环境生长,因此生产上常用3~5%的生石灰水调节培养料的PH值,一般调整至7.2~7.5,这样不仅能促进菌丝生长,而且还能抑制夏季高温霉菌的影响。

营养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素、氮素和各种矿物质养分等,同其它真菌一样,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完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营生活。

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矿物质及生长素等,均从栽培料内获得。

总结:秀珍菇的栽培条件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下面我们接着来看一看秀珍菇栽培技术吧。

人工栽培秀珍菇原料来源广泛,栽培工艺易操作,木屑、棉籽壳、稻麦秆、玉米芯,以及其他农作物茎秆可栽培,每百公斤干料可产鲜菇80~100公斤,从栽培接种到出菇结束周期4~5个月,年可种2季。

梅州市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梅州市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梅州市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当前,我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食用菌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创新驱动力。

赤灵芝、紫灵芝、蛹虫草、黑皮鸡枞菌、木耳、大球盖菇、榆黄菇等众多种食用菌在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近40多年的推广下,在梅州地区得以广泛种植,创建起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秀珍菇作为菌中新秀,菇形秀小,爽口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产销量呈增长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笔者对梅州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梅州市区位优势梅州市位于粤北山区,粤闽赣区域的中心位置,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良好,年平均气温在21℃--22℃左右,光照充足,雨水丰盈且集中,很适合秀珍菇的生长。

充分利用梅州本地乡土资源发展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有效途径。

随着梅州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研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培养设备、设施化建设、栽培技术等方面实现大发展、大跨越,为秀珍菇生长和培育提供了良好空间。

再加上梅州区位地理优势明显,农产品供应链较长,销售渠道和销售路径广阔。

2选择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品种秀珍菇设施化高产栽培过程中,选择适合梅州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很重要。

秀珍菇优良品种“秀4”是我所食用菌创新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筛选出适宜梅州及周边地区生产的优良品种。

“秀4”是一种商品价值高、耐高温性强、病虫害抵御能力强的品种,较适合梅州本地人工设施化栽培。

其子实体较大,肉质厚,菌肉白色,厚约3-8cm,菌柄呈珊瑚状分枝,末端为舌状、匙状、或扇形的菌盖重叠而成,如一朵朵莲花。

单朵直径15-25cm,单朵重350-550g,单朵高10-15 cm。

菌丝生长温度为5-32℃;原基形成的温度为16-25℃;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2℃。

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5%。

秀珍菇栽培技术要点 秀珍菇怎么种植

秀珍菇栽培技术要点 秀珍菇怎么种植

秀珍菇栽培技术要点秀珍菇怎么种植
秀珍菇又名袖珍菇、小平菇、紫孢侧耳、姬平菇等。

其形态优美;质地脆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风味,具有“味精菇”之称。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秀珍菇栽培技术要点。

1.栽培季节。

秀珍菇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根据秀珍菇中温出菇、变温结实的特性,栽培季节一般掌握菌袋接种阶段当地气温不超28℃,接种后培养35天左右,进入出菇阶段当地温度不低12℃这个界限。

根据这一特性,秀珍菇生产最好安排春末夏初,或夏末秋初生产,各地可根据自身气候、海拔高低不同,适当提前或推迟。

2.培养基配制。

常用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配方一:棉籽壳74%,豆秆15%,麦麸8%,石灰1.5%,石膏粉1.5%;配方二:杂木屑80%,麦麸7%,蔗糖1%,碳酸钙1.5%,石膏粉1.5%;配方三:玉米芯50%,豆秆28%,麦麸17%,碳酸钙2%,石膏粉2%,蔗糖1%;配方四:甘蔗渣40%,杂木屑25%,豆秆15%,麦麸18%,碳酸钙1.5%。

以上配方,料与水比值为:1∶1~1.2,含水量60~65%为适,灭菌前ph值7。

3.装袋灭菌。

采用袋料灭菌能使木质素、纤维素的结构发生物理变化,有利菌丝.分解吸收利用,可缩短转潮期。

栽培袋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或18厘米×35厘米的塑料袋,薄膜厚度为4-5丝米为好。

每袋装干料250-350克或湿重500-600克。

袋口采用塑料套环塞棉或用纱线扎口均可。

装袋后及时上灶灭菌。

高压灭菌要求0.103兆帕,
1。

浅谈秀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秀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秀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作者:胡培蓉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介绍秀珍菇的发展前景及栽培特性、季节安排、原料与配方、装袋灭菌、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重点介绍秀珍菇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秀珍菇的名称来源于台湾,取其秀气而珍贵的意思。

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其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1~3厘米,淡褐色,菇柄粗壮,长5-6厘米,色白。

寿宁县于2003年引进秀珍菇进行栽培试验,在积极探索规模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

从2005年开始,秀珍菇在清源乡得到较大面积推广,至2013年5月,全乡种植秀珍菇达到1000多万袋,形成一定规模。

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营养丰富,秀珍菇质地脆嫩,清甜爽口,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并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二是经济效益好,我乡气候冬冷夏热,种植秀珍菇,采摘上市时间是6—9月,刚好是蔬菜淡季,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平均售价每公斤在15元以上;三是节约杂木资源,秀珍菇的主要原料是木屑,根据我乡菇农种植经验,粗细木屑各占50%,粗木屑用杂木资源,细木屑用玩具厂下脚料经粉碎即可代替。

一、栽培特性1.营养。

主要营养源来自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原材料。

主要原料诸如棉籽壳、甘蔗渣、杂木屑、玉米芯、豆秆等;并以麦麸、米糖、玉米粉等作辅料,栽培材料中添加适量的有机氮源,可提高栽培产量,改善鲜菇品质。

2. 温度。

秀珍菇属于中偏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

C,长菇最适温度为15—30。

C,8。

C以上的温差刺激有利原基分化。

3.湿度。

培养料含水量因不同栽培材料而异,一般培养料湿度60—65%菌丝生长正常。

子实体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85—95%为好,低于70%子实体不易发生,超过95%时出现菌柄抽长,不长菇盖的畸形菇。

调节方法是栽培场地挂一湿度计,通过打开门窗通风,则湿度即可降低,地面四周及空间喷水可提高湿度。

袖珍菇栽培技术

袖珍菇栽培技术

袖珍菇栽培技术袖珍菇学名:Pleurotu comucopiae(Paul:Pers.)ROⅡ也称小平菇,姬菇,环柄侧耳,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袖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糖分、脂肪、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高于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

菇肉肥嫩,鲜美可口,具有保健作用,是侧耳属家族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技术:1、菌株选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菌株很多,我省目前用的日本小平菇品种是较为理想的品种。

2、培养基配方:袖珍菇菌丝生活力极强,适宜生长的基质很多,稻草、麦秸、棉壳、杂木屑等均可作栽培原料。

保持一定的碳氮比(20-30:1)以防菌丝徒长。

我所采用的配方:棉子壳5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3%,糖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3%。

3、栽培季节:由于每潮菇子实体生长阶段短,营养消耗相对少,而转潮次数多,因此整个栽培周期却拉得很长,最短要6个月,气温低的地区最长可达到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培养料的养分,发菌温度不能超过 25℃,具体应根据不同菌株及各地气温条件,以及生产规模合理安排。

4、栽培场所:可采用室内床架栽培和室外阴棚栽培,室内床架栽培可参照金针菇栽培摆放方式,室外阴棚栽培可采用叠墙栽培或畦床栽培方法。

场地要求地势高,用水、排水方便,坐北朝南,远离污染源。

尽量创造一个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病菌生长的生态条件。

5、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方式,可缩短转潮期,熟料栽培,原料经高温灭菌,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有利于菌丝体分解吸收利用。

6、装袋灭菌:按配方称取原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装袋规格为 17X33聚丙稀袋,装干料300-400克左右,装锅蒸气灭菌,当天装袋当天灭菌。

一般温度上升到100℃稳定后继续保温14-16小时,出锅冷却到28℃以下时即乘热接菌,按照接菌操作要求进行接菌,接菌后置于培养室25℃环境发菌,避光培养。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2。 2 C左 右 )创 造 阴凉 较 干 燥 的 环 境 。 绝 病 虫 侵 袭 及 滋 生 。 , 杜
I 生物学特性
11 营 . 养 秀 珍菇 是 一 种 生 命 力 较 强 的 木 腐 菌 , 分 解 纤 能
经 4 - 5d培 养 , 丝 已全 部 长 满 袋 。在 培 养 全 过 程 , 菌 感 8 5 菌 杂 染 的报 废 菌 袋 共 计 1 2袋 , 种 成 品率 达 9 .%。 制 96 24 出菇 管 理 . 在制 备 好 优 质 菌 种 的 基 础 上 , 好 出菇 管 理 抓
件下 保 持 1 , 5 然后 将 菌 袋 再 放 入 荫 棚 , 整 1 h 休 做 空 气 湿 d后
度 , 时 荫 棚 内需 微 弱 光 照 。3 5d后 , 料 面 可 出现 大 量 原 此 - 在 基, 接着 很 快 形 成 菇蕾 。 24 温度 调 控 出菇 场 所 温 度 宜 控 制 在 2 。 .. 2 0 C左 右 ,让 菇
文 章 编 号 10 - 37 2 0 )6 0 4 — 1 00 8 5 (0 7 0 - 0 4 0
15 空 .

秀 珍 菇 菌丝 生 长 阶段 需新 鲜空 气 , 实体 生 长 子
阶段 , 促 进 菇 柄 伸 长 , 增 加 C : 度 , 仍 须 适 当通 风 换 为 须 O浓 但
气。
是 取 得 秀 珍 菇 高 产 的关 键 。菌 丝 满 袋 后 , 继 续偏 暗 培养 8 应 — 1 , 积 累充 足 的 营养 成 分 , 即 将 出现 的 出菇 高 峰 打 好 坚 2d 以 为 实 的基 础 。 当气 温稳 定 在 1~ 2C 时 , 及 时开 袋 , 62D 可 开袋 时 可 随手 去 除 老 化 的种 块 , 以免 影 响 出菇 的 整齐 性 。

秀珍菇出菇管理技术

秀珍菇出菇管理技术

秀珍菇出菇管理技术秀珍菇子实体的形成发育于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熟练掌握秀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管理要点。

并严格按照这个要点去管理。

1、温度管理秀珍菇原基的形成需要10℃左右的温差刺激。

要想菌袋出菇整齐,产量高,就要首先创造温差条件。

春秋季节自然温差较大,不用刻意去创造。

现在许多菇场和菇农为了抢占夏季鲜菇市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纷纷发展夏季高温反季节栽培出菇。

但是要想获得高温反季节出菇成功与高产,就要创造适宜的低温刺激环境。

因此凡是准备高温季节出菇的菇场,都应该建立一个小型冷藏库。

库体的容积可以根据栽培量来确定。

可大可小。

这个小型冷库既可以作为菌袋出菇低温刺激的场所。

也可以作为秀珍菇商品菇的保鲜储存之用。

一举两得。

高温季节利用冷库进行温差刺激的操作程序如下:每天安排一个菇房的菌袋进入冷库进行温差刺激。

首先将已经后熟的菌袋装入周转筐内,码放在冷库内,库温尽快降到8-10℃左右,维持10小时左右。

一般可在每天的下午整理进库,处理一个晚上,次日上午出库进入出菇房。

下午第二个菇房的菌袋进入冷库继续进行处理。

以此类推,循环进行,可有效增加冷库的利用率和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温差刺激的菌袋进入出菇房后,应根据外界自然温度协调室内温度尽量保持在15-25℃左右。

温度低于10℃就要采取加温措施。

高于30℃以上就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通过地面浇水,空间喷雾和棚顶喷水,棚顶架设遮阳网等措施来降温。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秀珍菇出菇阶段需要温差刺激,但是一旦形成菇蕾,就不要再有大的温差,否则会造成菇蕾死亡。

所以一旦形成菇蕾后,要尽可能的保持菇房恒温状态。

因此如果想要低温季节出菇,菇房一定要有增温设施。

但要注意增温的燃烧废气一定要经由烟道排出菇房,以免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造成死菇。

一般增温保持20℃左右即可。

2、湿度管理秀珍菇生长迅速,出菇密集,转潮快,潮次多。

因此水分消耗量大。

秀珍菇高效栽培实用新技术

秀珍菇高效栽培实用新技术

秀珍菇高效栽培实用新技术秀珍菇高效栽培实用新技术秀珍菇高效栽培实用新技术一栽培季节根据秀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确定栽培季节,一般在春、秋季栽培较多。

大棚栽培秀珍菇,除了在1、2、7、8、12月不能正常出菇以外,其他季节都可以出菇,而在1月和2月可以进行秀珍菇的菌袋生产,因此,一年中可以有9个月用于秀珍菇的栽培生产。

如果辅以一定的加温设施,在温度较低的月份也可以进行秀珍菇的生产。

二栽培原料选择和配方秀珍菇栽培可采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粉、作物秸秆等原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和其他化学药品,栽培前最好放在太阳下曝晒2-3天,杀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

参考配方如下:1)棉籽壳80%,麸皮10.7%,玉米粉5%,石膏粉1%,石灰1%,过磷酸钙1%.另加糖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2)稻草粉(粉碎成绒状)70%,麸皮25.7%,糖1%,石灰粉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3)棉籽壳75.7%,麸皮20%,石膏粉1%,石灰粉1%,过磷酸钙1%.另加糖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2%.4)玉米秆粉30%,麦秸粉30%,棉籽壳20%,麸皮17%,石灰3%.5)棉籽壳50%,木屑30%,麸皮17%,石膏粉3%.6)豆秸粉60%,杂木屑20%,麸皮17%,石灰3%.7)木糖渣50%,玉米芯20%,棉籽壳20%,麸皮10%.三栽培场地菇房应选择通风良好、清洁,四周没有杂草和臭水沟等菌蝇和菌蚊滋生的场所。

菇房内应安装通风设备,门窗均应安装细眼纱网,以防蚊蝇类进入。

另外还有闲置鸡舍、日光温室、废旧房屋等均可出菇,但注意菇场要保持清洁、有光线,能保温、保湿,通风换气方便,只要设计合理,再结合必要的措施,一般可周年利用。

四菇房建设生产秀珍菇的菇棚可选择竹木墙式大棚,东西走向,宽12m.地面要求混凝土浇灌,向两侧呈1%坡度倾斜,以利于排水;棚边高不低于2.5m,中部不低于4m,以利于空气流通,避免棚内温度过高;棚顶为八字形,开口距离1m,其上距离50cm处搭盖开口直径为2m的人字顶或拱形顶,棚顶至地面覆盖0.08cm厚的塑料薄膜,上面再覆盖油毛毡或2cm厚密织草帘,所有透气孔和门窗必须遮盖25目的塑料防虫网,夏季在棚的外围覆盖遮光率为90%的遮阳网;在大棚内部通道的两侧,按每批次出菇菌袋量,分别搭建边高2.2m、中高2.7m、宽5m的室内小拱棚,覆盖薄膜以形成各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栽培架与通道垂直排列,间隔0.8m;底层支撑杆距地面20cm,向上间隔60cm设固定支撑横杆,防止菌袋层叠放不平而倒塌;(.fwsir.)每座菇房容量控制在2-3万袋,太小,棚内环境不易控制,太大,则管理不便。

秀珍菇种植技术

秀珍菇种植技术
秀珍菇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白蘑属,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 。
秀珍菇种植发展状况
01
02
03
秀珍菇种植历史
秀珍菇的种植始于20世纪 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食 用菌栽培品种。
秀珍菇种植区域
秀珍菇的种植区域主要分 布在中国、美国、日本等 国家,其中中国的种植面 积最大。
秀珍菇种植技术
利润分析
在扣除成本投入后,秀珍菇种植的利润仍然非常可观。特 别是在一些气候适宜的地区,通过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 营,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04
秀珍菇种植技术难题 与解决方案
栽培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菌袋感染
菌袋在培养料灭菌后,容易在接种过程中被杂菌污染。解决方法 是严格把关菌种的质量,并在接种过程中保证无菌操作。

浙江地区
浙江的气候条件稍不同于福建, 当地菇农通过灵活调整秀珍菇的 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也取得了
很好的产量和效益。
四川地区
四川地区的气候湿润,温度适宜 ,也非常适合秀珍菇的种植,当 地一些菇农通过引进福建、浙江 等地的优良菌种和管理方法,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同栽培方式秀珍菇种植实例
室内栽培
室内栽培可以在任何季节进行,通过调 节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可以 实现对秀珍菇生长的有效控制,达到高 产、稳产的目的。
培养料营养不足
培养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会影响秀珍菇的生长。解决方法是在配制 培养料时,适当添加尿素、过磷酸钙等营养成分。
培养料水分控制不当
培养料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秀珍菇的生长。解决方法是控制培 养料的湿度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秀珍菇的正常生长。
出菇阶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01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第一章概述秀珍菇,又名姬菇,小平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据北京食品研究所(1997)分析,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所以可与肉类食品相媲美,这在营养学上显得格外重要。

据医学界报道,秀珍菇具有消积化淤,清热解毒,治疗胃病、伤寒等功效,有降低血压,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其中维生素D的含量是其它菌类所不及的,是防治儿童佝偻病,软骨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辅助食品。

秀珍菇是秋未初春生长的一种低温型、经济价值高的食用菌,由于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泛,人工栽培简单粗放,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生产周期短,生料、发酵料栽培容易成功,培养料利用率高,生物转化率高出100%等,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是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第二章秀珍菇的生产流程与配方以下是种植秀珍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两种不同的种植配方,供菇农朋友们参考:生产流程:配料→拌料→发酵→晾料→装袋、接种→发菌→出菇→采收配方一:玉米芯1000斤麸皮100斤玉米面50斤饼肥30斤复合肥20斤石灰50斤磷酸二氢钾3斤石膏粉10斤丰菇素2斤杀虫剂1斤杀菌剂1斤半配方二:玉米芯500斤棉籽皮500斤麸皮100斤玉米面50斤饼肥30斤复合肥20斤石灰50斤磷酸二氨钾3斤石膏粉10斤丰菇素2斤杀虫剂1斤杀菌剂1斤半第三章生物学特性一、秀珍菇的生活条件秀珍菇同平菇一样,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因此要严格要求,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影响秀珍菇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湿度、光线、空气、酸碱度和营养。

1、温度秀珍菇是一种中低温的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不一样,发菌阶段菌丝的生长温度为5℃--30℃,以20℃--26℃生长最快,秀珍菇在发菌阶段,抗寒力很强,在零下30℃以上不至于死亡,但培养温度超过33℃时菌丝生长速度缓慢,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长时间处于高温下,菌丝会变黄老化,严重影响产量,一般情况下,菌丝生长在恒定的温度环境中,比变温环境好,长势均匀。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9%为好 , 5 低于 7% 0 子实体不 易发生 。 超 天以上堆积 发酵 ;棉籽壳使用 前用 5 %
7 . 病虫害情况 。 菌包在生产发菌过程 中要注意红霉 、 、 绿霉 黑霉 、 黄霉的危 害。
二、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持 喜欢 偏酸性 环境 。 菌丝生长 在 p 5 — 结合菇房 喷水给予适当的通风换气 , H. 8 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 ( 以无胸 闷感为宜 ) 6 均正常生长 。 . 2 2 . 季节安排 。根据秀珍菇的出菇温 有 利于增加菇柄的长度 ,菇房 内有少量
维普资讯
秀 珍菇 , 又名袖珍菇 、 环柄侧耳 、
姬平菇和小平菇等 , 属担子菌纲 、伞菌
目、 侧耳科 、 侧耳属 。其子实体单生或丛 生. 朵小形美 . 菇盖直径 1 厘米 , —3 淡褐 色. 菇柄粗壮 . 2 厘米 , 白。我乡 长 —3 色
1 天检查一 次,发现有杂菌者应立 即捡 5
出. 以防蔓延 。
效与经验 。从 20 年开始 , 03 秀珍菇在我 乡得到较大面积推广 ,至 20 年 5 , 07 月 全乡种植秀珍菇达到 50 0 多万袋。

5 . 出菇管理。当菌丝完全蔓透 菌袋 , 有的表面已出现原基时 , 即已进入生理成 熟. 可适时进行出菇期的管理。 () 1低温预冷刺激 。将走透的菌包一
端的望料袋沿颈 圈割 去 .移入 4 的冷  ̄ C

秀珍菇发展前景
发展秀珍菇具有 三大优势 。 一是营 养丰富 , 秀珍菇质 地脆嫩 , 清甜爽 口 , 富 合蛋白质 、 脂肪 、 真菌多糖 、 维生 素及微 量元素 .且 合有 人体所 需 的 8 种氨 基
酸. 营养十分 丰富且有保健功能 。因此
料温 降到 3℃ 时 即可送 接种 室 接种 , O 空气净 化使 用气雾 剂 , 种工 具 、 接 菌种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秀珍菇质地脆嫩,清甜爽口,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颇受消费者青睐。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

秀珍菇属中偏高温型食用菌,一般菌袋接种阶段当地气温不超过28℃,进入出菇阶段当地气温不低于12℃。

广东省揭阳地区可在9月接种菌袋,11月开袋出菇。

二、培养基配制。

秀珍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原料来源广,但不能采用被雨淋过的、霉烂的和发酵的原料。

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碳氮比掌握在20-30:1、含水量在60-65%、pH值在6-6.5之间。

常用的培养基配方有:配方⑴:粉碎的玉米芯50%、豆秸28%、麦皮17%、碳酸钙2%、石膏粉2%、蔗糖1%配方⑵:棉籽壳40%、甘蔗渣40%、麦皮18%、轻质碳酸钙2%配方⑶:棉籽壳30%、麦皮10%、直出糠20%、杂木屑38%、轻质碳酸钙2%。

在配制时按所选用配方比例称量,混合均匀后,再按65%含水量加水翻拌均匀。

三、装袋灭菌。

袋料灭菌能使培养基的木质素、纤维素结构发生物理变化,有利于菌丝分解吸收利用,可缩短转潮期。

采用规格为17厘米×38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湿料1.1-1.15公斤(约用干料0.5公斤),装袋要松紧适度,袋口采用塑料套环棉塞。

当天装袋当天消毒,灭菌要彻底,常压灭菌要求在蒸汽温度为100℃的条件下保持12-14小时,高压灭菌要求蒸汽温度为125℃,在19.6万帕压力下维持1.5小时后排气回零,然后开锅取出冷却。

四、接种发菌。

待袋内料温降至28℃时,将培养袋移入接种室(箱)内,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

接种时将棉塞拔出,接入菌种后回塞袋口。

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前3天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进入第4天以后,因菌袋内菌丝新陈代谢加快而致袋内温度上升,此时应将培养室温度调到22-23℃。

菌丝发育阶段不需要光线照射,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室内湿度以控制在60-70%为宜,一般接种后35天左右菌丝长满袋。

秀珍菇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秀珍菇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秀珍菇安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可行性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又名环柄侧耳、环柄斗菇、姬平菇和小平菇等,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

秀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比双孢蘑菇、香菇、草菇更高,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脆嫩。

据测定,鲜菇中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1.18%、还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质素2.64%、纤维素12.85%、果胶0.14%等。

其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

更为可贵的是,它富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日常饮食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多种必需氨基酸,并含抗癌活性物质,长期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因此,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鲜美可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美其名曰“味精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食品资源开发“天然、营养、保健”的要求,颇受消费者青睐,成为近年来新兴的菌中新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秀珍菇在夏秋季经过低温冷刺激能成批整齐出菇,可以人工控制出菇时机,具有良好的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生产特性。

福建省罗源县1998年在全国率先从台湾引进试种秀珍菇获得成功,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农村有30%的农民从事秀珍菇生产,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年栽培量达到1.6亿袋。

我省自2001年从罗源县引进秀珍菇栽培技术以来,武义、江山、常山、缙云、龙泉、桐乡等10多个县市相继建立了规模化、设施化的秀珍菇生产基地,2011年全省栽培量达6500多万袋,年产量1.93万吨,产值近2亿元,成为近年来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已位居我省蘑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之后的第五大菇种。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优质高产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优质高产应把握的几个环节

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优质高产应把握的几个环节近年来,由于采用冷房低温刺激技术,夏季高温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获得成功,使秀珍菇迅速成为食用菌夏季栽培品种之一。

但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出现菌袋霉烂,不出菇、畸形菇、死菇等现象,笔者根据近几年当地反季节栽培秀珍菇的成功经验,将其优质高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介绍如下:1、选择合理的制袋时间秀珍菇属中温型菌类,高温反季栽培秀珍菇的出菇时间一般6月底7月初开始,因此,制袋时间要有利于菌丝生长发育,制袋时间防止过早和过迟,过早容易异常出菇而造成营养损耗,过迟进入5月气温回升快,湿度高易造成菌丝发不到底、菌袋杂菌污染。

严重影响秀珍菇的产量和质量。

实践证明,3月中旬至4月底为适宜安排反季节栽培秀珍菇。

2、选用活力强的菌种菌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反季节栽培秀珍菇的优质高产。

菌种活力下降容易造成菌袋开袋前发生大量黄水,菌丝转色、软化,甚至菌袋局部感染。

所以要选择菌丝洁白,粗壮,生长快而整齐,未现蕾,菌龄40天左右的秀珍菇菌种。

3、科学配制培养料反季节栽培秀珍菇的配方宜采用以下配方:①、棉籽壳36%,木屑36%,麸皮20%,玉米粉5%,石膏粉1.5%,石灰1.5%。

②、棉籽壳25%,杂木屑46%,麸皮20%,玉米粉5%,石膏粉2%,石灰2%。

③、玉米芯25%,杂木屑55%,麸皮10%,玉米粉7%,石膏粉1.5%,石灰1.5%。

高温季节培养料容易引起酸化而阻碍菌丝的生长。

因此培养料中除加石膏用量提高到1.5外,可把石灰的用量提高到1.5%-2%。

同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

4、严格制作菌袋将按配方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18cm36cm0.0045cm 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装料松紧适度,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每袋装干料0.5Kg-0.6Kg,装料高18cm -20cm。

装完料袋,压平料面,将袋内外培养料擦净,袋口采用塑料套环塞棉塞。

常压灭菌温度上100℃保持14-16小时。

当锅内温度降至80℃时可打开锅取出料袋,料温冷却至30℃以下后常规无菌操作接种。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在分类学秀珍菇上属于、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

名称来源于,它不同于普通的是因为其较小,柄有5~6厘米,盖直径<3厘米,秀珍菇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名称。

生长环境基本环境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氮素和各种矿物质养分等。

它是腐生性菌类,同其它一样,不含,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完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营生活。

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矿物质及生长素等,均从栽培料内获得。

温度生长的湿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生升温谟25-27℃。

温度低于10℃,菌丝基本停止生长;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

温度高于30℃,菌丝生长、稀疏,色泽变黄,易于老化;温度高于37℃,菌丝停止生长。

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条件下都能出菇,这是与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

形成和菇蕾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低于10℃,很少再产生原基。

低于15℃,子实体生长缓慢。

温度高于25℃,菇蕾生长快,成熟早,成熟时多呈漏斗状。

出菇阶段,如果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容易产生。

水份与湿度生长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从原基形成至了实体成熟,要求为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原基产生少,菇朵易干萎。

相对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软腐烂。

空气与光照菌丝体阶段,一需要特殊的通气条件,子实体阶段,则需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高于%,极易形成菌盖小,长的畸形菇。

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

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产生。

子实体在200-2000光照之间,生长正常,过暗,易形成畸形菇,过强,特别直射光子实体易干枯。

PH值凤尾菇喜欢在略偏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生活,培养料中最适宜的为~7。

菌种制备生产母种第一个阶段是生产母种,也就是从子实体中提纯复壮获得母种。

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这是秀珍菇高产的第一个要素。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并重点介绍秀珍菇获得高产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确定栽培季节、建好菇房和配好设备、搭配培养料、选好出菇场地、加强出菇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

关键词秀珍菇;生物学特性;栽培秀珍菇隶属侧耳属,其菇形美,质地脆嫩,美味爽口,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倍受民众青睐,市场售价高,发展潜力大。

2000年东桥镇引种了6万袋,2006年已发展到1 000万袋,产值达3 200万元,分别占全镇食用菌比重的55.5%、66.7%,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生物学特性1.1 配料栽培秀珍菇的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阔叶木屑、甘蔗渣和农作物秸秆;辅料则是麸皮、米糠、石膏、石灰等。

1.2温度秀珍菇菌丝生长温度5~35℃,但以24~26℃最为适宜;子实体生长温度10~30℃,以10~26℃为最适;菌丝体成熟后经大温差和10℃以下低温刺激,促进菌丝扭结形成菇蕾。

1.3湿度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湿度为60%~65%,发菌期环境湿度以65%为好,出菇及生长要求场地湿度85%~95%。

1.4光线发菌期不需光线,但在出菇和菇体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刺激原基形成。

散射光强度以在出菇场角落里能看清报纸上五号字为准,否则只长菌柄不生菌盖或者不产生子实体。

1.5空气秀珍菇属好气性菇菌,在菌丝生长和菇体发育过程中均需要新鲜的空气。

尤其在出菇及其生长过程中,如场地通风不畅、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等,易长畸形菇,且出菇少、生长慢、菇质低、病虫严重。

1.6酸碱度菌丝生长以pH值6~6.5为好。

pH值小于4或者大于9菌丝生长不良,甚至停止生长。

2高产栽培技术2.1确定适宜的栽培季节我镇(117°48′E,26°18′N,海拔145m)春、秋两季均可生产,但以秋栽8~11月为佳。

以北或高海拔地区和以南或低海拔地区根据出菇适温可适当提前或推迟20d。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秀珍菇栽培技术一、秀珍菇简介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白平菇,小平菇、姬菇、紫孢侧耳,黄白侧耳、黄白平菇、环柄斗菇、姬平菇等。

秀珍菇形态优美;质地脆嫩,纤维含量少,清甜爽口,口感特佳;味道鲜美,无平菇的腥味,具有独特的风味,具有“味精菇”之称。

秀珍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比双孢蘑菇、香菇、草菇更高,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运动土壤肥料研究所测定,鲜菇中含蛋白质3.65-3.88%、粗脂肪1.13 -1.18%、还原糖0.87-1.80%、糖分23.94-34.87%、木质素2.64%、纤维素12.85%、果胶0.14%,还含有纤维素、矿物质素等。

它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秀珍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的是,它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等。

可见,秀珍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的功能。

秀珍菇名称来源于台湾,因其菇形秀小、白漂,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而得名。

秀珍菇是一种以采收子实体菌盖直经小于3厘米的一类平菇,其外观与一般平菇没有差异。

但在品质上,秀珍菇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其价值相当于牛奶;特别是菇柄的口感较其它侧耳品种(一般平菇类)脆嫩得多,丛生菇菇柄处极易剥离,整菇纤维化程度低、口感柔爽且细腻、菇味清香浓郁。

颇受市场欢迎,市场售价比平菇高。

秀珍菇是取代平菇的优秀新品种,市场潜力极大。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幼菇的菇盖呈灰白色,子实体多为丛生,少为单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小于3厘米,有浅灰色和乳白色两种;菌褶菌柄呈白色,菌柄多为偏生,少近于中生。

菇柄粗壮,短于6厘米,中实、色白。

2、秀珍菇生长发育条件栽培食用菌都离不开营养、温度、湿度、空气、酸碱度及光照六个基本生活条件(1)营养主要营养源来自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原材料。

诸如棉籽壳、甘蔗渣、杂木屑、玉米芯、豆秆等作为碳源;并以麦麸、米糠、尿素和玉米粉等作为氮源;过磷酸钙、磷酸二氨钾等作为无机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30.秀珍菇有哪几种栽培方式?
秀珍菇常见的栽培方式为墙式(堆叠)栽培、畦床覆土栽培,也有箱栽和直立袋栽的,但是以墙式栽培为主,其优点是单位面积栽培数量大,便于管理采收。

231.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怎样的外界环境条件?
(1)营养
栽培秀珍菇的主要原料是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甘蔗渣和农作物秸秆等,辅料是麦麸、米糠、石膏、石灰、过磷酸钙等。

(2)温度
秀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6℃,出菇温度为8~C~20℃,最适温度为12℃~16℃。

原基分化需要10℃左右的温差刺激。

秀珍菇是引自El本和台湾的菌株,它们的形态特征略有差异,对温度的要求也稍有不同。

(3)水分和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 9/6。

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为65%;出菇及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

如果空气干燥,原基会萎缩、死亡,子实体会变小。

(4)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对光照的要求不严格,可以在无光的条件下生长。

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散射光。

(5)空气
秀珍菇属于好气性真菌,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均需要通风环境,保持新鲜空气。

(6)酸碱度菌丝生长所需pH值以6~6.5为宜。

232.如何安排秀珍菇的生产季节?
秀珍菇有广温型菌株,也有高温型菌株。

凡气温稳定在8~C以上、25℃以下范围内均可栽培。

各地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进行安排。

长江流域地区一般安排在9~10月生产,11月开始出菇,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

上海地区大棚栽培于3~6月份,9~11月份两个时段出菇。

高温型菌株则在夏季也能出菇。

233.秀珍菇出菇管理的关键技术如何?
(1)制袋及培养培养料配方有以下几种。

棉籽壳96%,石膏2%,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

棉籽壳55%,杂木屑22%,麦麸20%,石灰3%。

棉籽壳40%,甘蔗渣40%,麦麸18%,轻质碳酸钙2%。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原材料条件来选择,进行组合配方。

制袋、灭菌、接种和培养按常规操作进行。

(2)栽培场地栽培秀珍菇多选择室外搭遮阳棚栽培。

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水源充足,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无污染源的地方。

(3)出菇管理菌丝满袋后,应继续培养8~10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积累养分,然后运到出菇场所,堆叠成墙式出菇。

刺激温度在IO~C以下,维持10小时以上。

向地面及四周空间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加强通风,给予散射光照射,促使菌丝扭结分化为原基。

原基形成后,棚内温度稳定在20℃左右,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90%。

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每次向空间喷水后,应及时通风,否则高温高湿易导致病害发生。

秀珍菇商品菇要求有较长的菌柄,因此,须适当减少通风,一般只在早晚进行通风。

子实体成熟应及时采收。

秀珍菇生产周期约需3~4个月,产量主要集中在1~3潮菇,采菇后停水2~3天,养菌10天左右,接着转入下潮菇管理,一般可出5~7潮菇。

234.怎样进行秀珍菇反季节栽培?
南方地区秀珍菇反季节栽培一般安排在4月制袋,6~9月出菇。

根据秀珍菇的出菇特性,反季节栽培在设施上注意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栽培场所
要求菇棚保温性能好。

一般大棚用钢管作骨架,上面覆盖2层塑料薄膜,中间夹一层泡沫板,再在上面覆盖草帘,棚顶安装数个通气管。

菇棚面积不宜太大,以便于控制温度,用层架横放排袋栽培。

(2)制冷设备
秀珍菇菌丝生理成熟后,扭结成原基,必须经过低温刺激。

每潮菇采收后,经过养菌,再经低温刺激才能转为下一潮的出菇管理。

因此,反季节栽培秀珍菇需要有制冷设备,才能既可以利用制冷机制冷,也可以利用冷库进行低温刺激。

出菇时的管理,要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进行常规操作。

235.秀珍菇栽培期间会出现哪些问题,怎样预防?
(1)不出菇
除了品种退化造成不出菇之外,低温处理时间过短或温差刺激不够也会造成不易出菇;高温季节一般也会不出菇。

预防措施:选择优良品种,保证低温处理时间,控制菇房的温度不要超过28℃。

(2)出菇不整齐
同一批菌袋,经过同样的低温处理,但是有的菌袋出菇较好,有的菌袋不出菇。

造成不出菇的主要有以下原因:温差刺激不均匀,菌袋在低温刺激时堆积过紧,不同的袋位受低温的程度不同;菌皮过厚,在采菇后养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过高,通气不良,造成菌皮过厚;培养料的C/N比例失调。

预防措施:菌袋在低温刺激时码放不能太密,要使各个部位的菌袋受冷均匀;采菇后养菌期间,尽量少喷水,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过高;培养料配方中氮素营养如麦麸不能超过30%;对菌皮过厚的菌袋进行搔菌处理。

(3)死菇
出菇初期,子实体多而密,以后发黄继而萎蔫死亡,偶尔在出菇面只剩几根细瘦的子实体或全部呈细小萎蔫的小死菇。

造成死菇的原因是菌袋的培养料缺水,水分供应不足;空气相对湿度低,培养料表面干燥,子实体失水;喷水过多,出菇表面积水;出菇期间温度过高或温差大,温度不稳定;通气不足,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预防措施:制袋时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 9,6;出菇阶段菇棚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节到90 9/6~95%;出菇期间喷水要勤喷轻喷,喷细水,避免菌袋表面积水;出菇期间温差要小,保持温度稳定,注意菇棚内的通风和降温。

236.秀珍菇的采收标准如何?
秀珍菇采收的标准是:菌盖直径达3~4厘米,菌盖边缘内卷时应及时采收。

秀珍菇单生品种,采收时可采大留小;丛生品种可整丛一次采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