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在中国 swot分析

合集下载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引言柯达(Kodak)是世界知名的照相机和胶卷品牌,自1888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照相机和胶卷行业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兴起,胶卷市场逐渐萎缩,柯达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

本文将探讨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帮助柯达找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之道。

当前市场状况在数字相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摄影的兴起下,胶卷市场需求不断下降。

然而,作为相对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一些年轻人重新发现了胶卷摄影的魅力,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

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但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制定新的营销战略以保持竞争力。

目标市场定位柯达应该清楚地了解目标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定位策略。

考虑到年轻人对胶卷摄影的兴趣,柯达可以将目标市场定位为时尚摄影爱好者和追求个性化摄影体验的年轻人群体。

通过提供独特的摄影体验和个性化的产品定制服务,柯达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与他们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产品策略在中国胶卷市场,柯达应该优化产品线,并推出高品质的胶卷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柯达可以通过提供不同感光度、颜色鲜艳以及特殊效果的胶卷产品,来吸引摄影爱好者选择柯达的产品。

为了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化的需求,柯达还可以推出定制化的胶卷产品,例如可供个人设计的包装和个性化印刷服务。

价格策略在制定价格策略时,柯达应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水平。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柯达可以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例如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增值服务来进行定价。

同时,柯达也应注意定价的合理性,确保价格与产品的品质和价值相匹配,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渠道策略柯达应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来扩大销售网络和提高产品的可见性。

在线上渠道方面,柯达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推广和销售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在线下渠道方面,柯达可以与一些摄影器材销售商合作,将产品放置在他们的实体店铺,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柯达产品。

柯达在中国 swot分析

柯达在中国 swot分析
不仅潜在礼仪小成功的概率也小且应改善自身条件关注机会的发展变化审慎而适时的开展营销活动总上所述威胁水平高且机会水平高所以对柯达公司来说该业务属于风险业务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一、机会与威胁条目
• ① 相机市场传统胶卷技术型向数码型市场转变。 • ②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大举投资为公司带来 的市场份额,被一些官员斥为破坏性垄断。 • ③ 电子类企业竞争激烈。 • ④ 20世纪90年代末,柯达收购中国本土胶卷和相 纸企业,并与中国本土领军企业乐凯结成联盟, 领先于日本富士。 • ⑤ 据相关专业的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未来数码相 机销量呈上升趋势。 • ⑥ 数码相机在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发起推广胶卷服 务的宣传。

二、矩阵分析图
威胁矩阵分析图 出现概率 影 响 程 度 高 大 小 1 3 低 2
机会分析矩阵图 成功的可能性 潜 在 的 吸 引 力 大 大 小 4 5 6 小
三、业务类型分析: 业务类型分析:
• 1、3的威胁出现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都大,必须特 别重视,并制定相应对。 • 2的威胁出现概率虽小倒影性程度较大必须密切监 视其出现与发展。 • 4、5的潜在的吸引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都大,有极 大可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企业应把握战机、 全力发展。 • 6不仅潜在礼仪小,成功的概率也小,且应改善自 身条件,关注机会的发展变化,审慎而适时的开 展营销活动 • 总上所述,威胁水平高且机会水平高,所以对柯 达公司来说该业务属于风险业务。
四、对策及建议
• 1、将自身业务类型由胶卷业务向数码型业务转变。 • 2、由企业相关人员通过一定的公关手段转变官员 的看法。 • 3、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与设 备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 4、在公司平稳发展的同时,不断研发并推广新产 品。 • 5、寻找新的商业契机,使公司向多元化发展。

案例分析--柯达在中国的转型之路

案例分析--柯达在中国的转型之路
这一转变令柯达的整个中国战略受到质疑,被称为“柯达在中国‘按错快门’”。
相机80年变迁
存在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码相机取代传统相机的浪潮中,柯达在中国这一大的消费市场不抢先占领数码相机市场,反而继续拓宽传统相机市场,以期来减轻其在其他市场数码转型压力,导致其在中国相机市场丢失大量份额。
分析
柯达中国市场5力模型
案例背景
直至90年代,黑白胶卷仍是大众市场的中流砥柱,而在富裕国家,它早就成了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边缘领地。
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情况不同了。摄影技术从胶卷想数码的最新转变,得到了中国城市消费者的欣然接受,几乎与西方和日本一样。这对柯达(Kodak)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它一直希望,中国对胶卷的持续需求,会有助于减轻它在其它市场向数码技术转变的压力。
2、外部收购:购买市场上已有的先进、完善技术,或者收购数码技术公司。
建议
柯达数码转型SWOT分析
措施
传统相机转型
大部分消费者转向便宜廉价的数码相机,而传统相机拥有随着较长时间的历史以及文化,可以向奢侈品市场转移。
具体措施:
1、继续选择性开发传统胶卷相机技术、胶卷技术,占领高精端胶卷、奢侈品市场。
2、建立相机怀旧博物馆,用来展示相机历史、文化,同时宣传公司文化,使柯达作为一种相机研发者、先进相机技术代表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国相机市场中,柯达已占有绝大部分份额,但随着新替代品—数码相机技术的完善,数码相机日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柯达的竞争对手已开始转向新型数码相机市场、潜在的科技公司进军数码市场、消费者转向方便使用并且冲洗照片方便廉价的数码相机等因素,柯达想以继续在中国市场拓宽传统相机市场来减轻其在其他市场数码转型压力的愿望已经不能实现。
回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1. 引言柯达公司(Kodak)作为全球著名的摄影和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以来在胶卷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中国胶卷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柯达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

为了分析和评价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本文将从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2. 市场环境分析2.1 宏观环境柯达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影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其次,随着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摄影功能的普及,胶卷市场的规模不断缩小。

此外,政府对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发展,胶卷的使用面临一定的限制。

2.2 微观环境在中国胶卷市场,消费者需求逐渐转向数字化摄影。

柯达公司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如佳能、尼康等国际品牌以及本土品牌如海鸥。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不断与柯达公司争夺市场份额。

3. 竞争对手分析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3.1 国际品牌竞争佳能和尼康作为全球知名的相机品牌,在中国市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

它们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

与柯达公司相比,它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能够不断推出新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2 本土品牌竞争中国本土品牌如海鸥在胶卷市场上也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海鸥公司将定位于高端市场,并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海鸥公司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与柯达公司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4. 市场定位和品牌策略4.1 市场定位针对中国胶卷市场,柯达公司可以选择进行市场细分,将目标群体定位在摄影爱好者、摄影师和专业影像从业者等特定人群。

通过为这些人群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不同的需求。

4.2 品牌策略为了重新赢得市场份额,柯达公司需要通过品牌策略来强化其在中国胶卷市场中的竞争力。

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柯达(Kodak)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相机与胶卷制造商,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发展,胶卷市场逐渐萎缩,柯达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与评价。

首先,柯达在过去的市场营销战略中存在明显的问题。

由于错判市场趋势和技术变革,柯达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导致错失了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会。

柯达过于依赖传统的胶卷产品,忽视了消费者对于数码相机的需求,未能及时推出有竞争力的数码产品。

其次,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随着国内相机制造商的兴起和外国竞争对手的进入,柯达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柯达的产品定位过于高端,价格也相对较高,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具优势的竞争对手产品。

柯达未能与市场趋势相适应,缺乏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导致其品牌在我国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逐渐下降。

然而,柯达也有一些积极的营销策略和努力。

一方面,柯达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如提供快捷的售后服务、组织摄影活动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柯达品牌的关注度和认可度。

另一方面,柯达积极开展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寻求共同发展。

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柯达得以借助其合作伙伴的渠道和资源,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过于依赖传统胶卷产品,忽视了数码化时代的机遇;产品过于高端定位,缺乏价格优势;与市场趋势不合,缺乏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然而,柯达在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互动上进行了一些努力,这为其寻求市场复苏提供了一定的希望。

柯达需要进一步调整战略,加强市场研究与了解,积极创新产品,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才能在我国胶卷市场上重拾竞争优势。

在进一步分析柯达在我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时,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市场调研和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营销战略至关重要。

柯达在过去多年中未能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调研,导致了对数字化相机市场的错失。

柯达

柯达

WO战略 1.休克式改革 2.学习新的游戏规则, 开拓新市场
T:外部竞争市场异常激烈 消费者在相机市场需求 的转变 债务评级变成垃圾级 传统胶卷市场萎缩
ST战略 1.寻求并购机会 2.大力抢占细分市场份额
SW战略 1.收缩业务自保 2.部分业务外包集中 发展核心业务
15
Opportunity
增长型战略 与其他企业成立战 略联盟
11
柯达O(opportunity)
• • • • • • • • • • 出卖专利技术 业务进入企业级细分市场:X光,B超等医疗器械 通过专业技术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中低端数码相机市场需求强劲 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市场反应强烈 胶卷在好莱坞市场上的销售亮点几乎所有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都是采用柯 达胶片拍摄的 高端企业仍使用柯达的CCD 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产品中都或多或少地使用着这些在图片成像和处理领域 专利 惠普宣布退出硬件业务,柯达必将在消费和商业印刷市场获利
07年勉强盈利 1998年98协议
17
18
企业应常怀居安危的态度 用 力戒 骄满的 实际行动 与未雨绸缪 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
柯达现行战略
• • • 面临着胶卷这个即将被数码技术完全替代的产业,柯达不转型必然会被淘汰 ;转型动作过大,又会使公司失去赖以生存的现金流 公司向数码业务转型,但却面临着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激烈竞争的致命 威胁 继续授权战略,成为盈利性、可持续发展的数码企业。
7
8
柯达S W O T 分析
9
柯达S(strength)
• • • • • • • • • • 业务范围宽广:民用摄影产品,柯达专业市场,娛乐影像,数码影像,商业 系统 传统技术雄厚:数量庞大的专利数 网络全球化:遍布全球的门店与分公司数 持续不断的创新 公司人员的坚持不懈 可以与其他老牌企业强强联手 品牌的强大影响力 与MOTOROLO的合作 成本优势:规模经济效应与经验曲线效应 强大的服务解决方案

柯达PK富士

柯达PK富士

4、销售渠道 在销售渠道策略上,柯达在多数产品上都采用 垂直型营销系统,其中较突出的特点是采用较 短的销售渠道:中国设厂——区域分销——零 售商。
5、促销手段 柯达在中国市场采取的促销手段主要有广告 、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与宣传。而由于胶卷 属于消费品,因此柯达公司把大部分的资金 用于广告。
富士相机
富士的发展历程
富士胶卷于1934年创立,其前身是大日本塑料 的“胶卷试验所”。1919年开始研究制造胶卷的 技术,1922年开始研究感光乳剂,1925年在积累 照相工业的经营诀窍的同时,成立了“胶卷试验 化所”,正式开始研究制造胶卷。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胶卷市场,是富士的天 下。富士牢牢占据着中国60%以上的胶片市场份 额,绿富士的形象几乎随处可见。
品牌战略 富士公司从质量战略、不断提高知名度、培 育品牌忠诚、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等方面来 进行品牌战略。
两者的综合评述
柯达与富士,无论从品牌还是产品质量,甚至是整体实力 上来说,我们并不能说谁优谁劣。但同在中国市场,富士却 无法赶上柯达的辉煌。 在企业营销中,柯达更好的有效利用了政治权利,对于 富士来说,柯达是一家擅长政府公关的美国公司,在“98协 议”中,柯达被授权为2001年底之前唯一可以在中国独资或 合资生产胶卷的外国企业,与柯达相比富士缺乏了一种与媒 体互动性的双向沟通。这种双向的沟通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利 益上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结合东芝笔 记本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等,日方企业对待危机的处理方 法多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保护自身的短期利益为目标,能推 就推,责任能避让就避让,使人丝毫看不出解决问题、对消 费者负责的诚意。成败在于细节,这样会为你博取主动,柯 达与富士充分印证了此点。
富士胶卷新时期核心竞争力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 一.简介1.公司介绍3 2.发展历史3 3.销售领域4 4.柯达现状4 二.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5 2.技术环境5 3.社会文化环境6 4.政治法律环境 7三.微观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7 2.竞争者状况分析 73.企业内部分析8 四.柯达swot 分析1.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9 团队成员:迟雅璐 杨舒涵 郝梦笔 田赛 2022年4月25日2.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104.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 五.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0案例概述北京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

柯达公司市场战略及失败原因

柯达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战略剖析2011年10月1日,拥有131年历史的相体制造商伊斯曼-柯达公司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这一信息无不令人震撼!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样一个大公司也会破产。

曾今的柯达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记忆,翻看从前的旧照片,能够看到每张照片后边的Kodak标记,而此刻柯达却落得个破产的场面。

柯达公司业务范围曾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域,为什么柯达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会失败呢回想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手段(1)多元化的产品组合策略:柯达的民用拍照产品和服务很丰富,包含柯达彩色胶卷、相机、相纸和冲印服务。

这样的产品组合给柯达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2)独到的销售渠道:柯达金典的广告语“柯达串起每一刻”人心所向。

柯达除广告以外还常常举办或资助一些拍照大赛或文体活动。

比如1996年在中国举办的“柯达杯”奥运拍照竞赛,2000年柯达公司与新浪网共同报导悉尼奥运嘉会是其近来的一次。

别的柯达公然它的“傻瓜相机”的技术专利,让更多的厂家生产此种相机,以促使胶卷的销售。

(3)采纳质量战略:柯达的质量很好用起来很方便,做到了令顾客满意,实现“人人都会用”的主旨。

(4)发展好的品牌形象:柯达初期广告画面有孩子、狗和朋友的家庭场景。

这些镜头就是生活的场景,柯达正是经过这些和蔼的画面来感动花费者的心弦。

"这就是柯达一刻,别让它溜走"、"柯达串起每一刻",进而将这些广告语映入了花费者的脑海,使花费者很自然地把享受快乐光阴与"柯达"这一名字联系在一同。

别的柯达还采纳了当地化战略。

1998年3月23日,柯达公司在中国投资逾10亿美元,采纳先进技术拓展在中国的产品生产和销售。

2001年末,柯达公司在中国内陆有6000家特许专营商铺,并在厦门的海沧开发区兴建工业园,使之成为柯达胶卷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7年,柯达公司在中国销售额达2亿美元,1998年在中国的新的投资,使已处于窘境之中的柯达公司获得新的宏大的市场。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

柯达公司案例分析目录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2.内部环境分析·································································二.市场营销分析································································1 .前期数据调查·································································2.市场营销手段··································································三.战略分析·········································································1.1993年前后对比························································2. 利用SWTO模型分析·····················································3. 利用IFE矩阵分析······················································4. 柯达公司的战略转型·························································四.总结··············································································1.柯达危机的原因分析····················································2.启示··········································································五.人员安排·········································································一.环境分析1.外部环境分析1.1世界经济200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借贷金融危机,影响至全球经济发展。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 一.简介1.公司介绍3 2.发展历史3 3.销售领域4 4.柯达现状4 二.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5 2.技术环境5 3.社会文化环境6 4.政治法律环境 7三.微观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7 2.竞争者状况分析 73.企业内部分析8 四.柯达swot 分析1.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9 团队成员:迟雅璐 杨舒涵 郝梦笔 田赛 2022年4月25日2.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104.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 五.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0案例概述北京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柯达公司破产前后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柯达公司破产前后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柯达公司破产前后的内外部环境分析柯达公司,作为影像领域的先驱和领军企业,曾经拥有着极高的市场份额和全球认知度。

然而,在2012年,这个拥有131年历史的公司宣布破产保护,这无疑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以下是对柯达公司破产前后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1.创新能力不足:在数码时代,柯达公司的传统业务受到了严重冲击。

尽管公司意识到了这个趋势,并尝试向数码业务转型,但是其创新能力不足,无法跟上市场的快速变化。

2.战略决策失误:柯达公司在转型过程中,过于依赖其传统的胶卷业务,无法下定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

此外,公司在数码相机市场的定位不准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导致市场份额逐渐被竞争对手占据。

3.高额债务压力:柯达公司在2005年收购了数字成像公司并因此背负了高额的债务。

这些债务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而且限制了公司在数码时代的投资能力。

4.内部员工阻力:柯达公司的内部员工对于变革持保守态度,他们更倾向于维护现有的业务模式,而不是接受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

这无疑阻碍了公司在数码时代的转型。

二、外部环境分析1.市场变化: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传统胶卷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对于数码产品的需求则不断增加。

这个市场变化对于柯达公司的传统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2.竞争压力:数码相机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来自佳能的、尼康的、索尼等专业的相机制造商的竞争,还有来自诸如华为、小米等新兴科技企业的竞争。

这种竞争压力使得柯达公司在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于数码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而柯达公司因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决策失误,无法跟上这个步伐。

4.全球经济形势:在柯达公司破产前后,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危机。

这使得柯达公司的处境更加困难,因为它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经历着类似的困境,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总结柯达公司的破产前后内外部环境分析可以看出,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内部创新能力的不足、战略决策的失误、高额债务压力以及内部员工的阻力等因素。

柯达swot分析

柯达swot分析

劣势Weakness •进入数码相机较晚 •投资方向单一,大量资金用 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 印店设备 •决策层迷恋既有优势 WO 利用自己技术优势克服进入 数码行业完的劣势 全球市场的扩大给了公司改 变投资方式的机会也能够让 决策层更清晰的认清公司的 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改 变投资方向单一的劣势,还 可以找到更好的战略联盟的 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潜在进入者
供应 商的 讨价 还价 能力 顾客 的讨 价还 价能 力
现有企业 之间的竞 争
替代品
百年光影黯然落幕
——柯达的兴衰
• “只需轻轻一按,剩下的交给我们。”这是 相机和胶片巨头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 公司)1888年的宣传口号。 • 公司口号: 分享此刻,分享生活
优势Strength 内部能力 •胶片技术领先 •成本优势 •较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正确和强有力的国际市场 营销策略 SO 保持公司在胶片技术上的 优势,继续发展商用胶片, 重点增加照相产品种类 利用公司的成本优势和消 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增加公 司的收入 充分利用公司已有的品牌, 继续实施相应的市场营销策 略,扩大品牌的全球市场份 额
外部因素
机会Opportunities • 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持续增 加 •全球化带来世界市场化的 扩大
风险Threaten
•在数码技术领域竞争实力 较弱 •市场细分存在很大不确定
ST
利用领先的成本、品牌优 势和强大的市场营销策略获 取更多的资金来发展数码技
WT
由于进入数码行业较晚和技 术竞争力较弱,更应该有长 远的战略规划,避免短视的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第一篇: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关于柯达中国市场营销案例分析内容摘要: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本文重点分析柯达的成功营销之路和面对危机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成功、破产、传统一、公司简介: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二、柯达成功营销之路:柯达公司创办于1880年,一百多年来,柯达品牌背后代表的是先进的的光学影像技术和拍照的快乐,几乎成了胶卷和照片的代名词。

在床头影像行业里,柯达占有60%的市场,是无可置疑的霸主。

即使富士这样强劲的对手使用各种手段屡屡发起进攻,也被柯达一一击退。

柯达公司的历史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的缩影,1885年,柯达产出世界上第一个民用胶卷。

1888年,制造了第一部民用相机,同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个只手举着柯达相机,旁边是创始人伊士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钮,其余有无负责。

”柯达上市后,一举获得成功。

1964年,柯达经过十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继,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洁轻便,便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

这种“傻瓜式”的相机上市之初就销售掉750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售量的世界纪录,在影像行业里,可以说大部分的创新都与柯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辉煌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也成就了柯达庞大的影像帝国。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柯达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影像产品制造商,在中国的胶卷市场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以下是对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一、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分析1. 品牌知名度高:柯达作为一个老牌影像产品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很多消费者对柯达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信赖度。

2. 市场占有率下降:虽然柯达在中国胶卷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胶卷市场逐渐萎缩。

3. 产品线丰富: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胶卷产品。

从普通消费者到专业摄影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4. 缺乏创新力:柯达在胶卷市场上缺乏创新力,产品功能相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创造性摄影的需求。

二、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评价1. 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传统胶卷市场持续萎缩,但柯达仍然有机会通过创新和调整战略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例如,柯达可以将重点放在高端市场,推出更具高质量和创新性的产品。

2. 品牌优势有待发挥:柯达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这是柯达公司的一大优势。

公司可以通过品牌营销活动来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加用户黏性。

3. 加强与数字摄影的结合:柯达公司可以将传统胶卷技术与数字摄影技术相结合,提供更多与数字摄影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例如,柯达可以推出与手机摄影配套的胶卷产品,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对胶卷摄影的追求。

4. 提高产品创新力:柯达公司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例如,推出更多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定制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摄影的需求。

总的来说,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仍然面临挑战,但通过发挥品牌优势、与数字摄影结合、加强产品创新等措施,可以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并保持竞争力。

柯达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全球知名的影像产品制造商,其在中国胶卷市场中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柯达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柯达公司是一家著名的相机和摄影设备制造商,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兴起,柯达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柯达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以恢复其竞争力。

首先,柯达公司专注于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他们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相机和摄影设备,以满足消费者对精美照片的需求。

此外,柯达公司还不断推出新产品,如无人机和虚拟现实摄像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柯达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市场战略。

他们不仅关注个人消费者,还将目光投向企业市场和专业摄影师。

柯达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数码相机、打印设备和软件,旨在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此外,柯达公司还加强了与其他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

他们与苹果公司合作开发了柯达打印服务,使用户可以在柯达打印设备上直接打印从苹果设备上获取的照片。

这种合作不仅为柯达带来了更多销售渠道,还提升了用户体验。

尽管柯达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但有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柯达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行动相对较慢,错过了许多机会。

其次,柯达的品牌形象相对陈旧,与消费者的印象不符。

这使得柯达在吸引年轻一代消费者方面面临着挑战。

总的来说,柯达公司的市场营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帮助他们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并保持竞争力。

然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柯达需要继续创新并与时俱进,以确保其市场地位的稳固。

柯达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相机和摄影设备制造商,自创立以来一直是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然而,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兴起,柯达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柯达公司采取了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以恢复其竞争力。

首先,柯达公司专注于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他们意识到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照片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他们不断投入研发,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数码相机和摄影设备。

例如,柯达在2001年推出了第一款消费级数码单反相机,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功能选择。

从竞争角度用波特五力模型探析柯达和摩托罗拉的衰落

从竞争角度用波特五力模型探析柯达和摩托罗拉的衰落

从竞争角度用波特五力模型探析柯达和摩托罗拉的衰落作者:李剑虹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1期摘要:本文从竞争的角度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柯达和摩托罗拉衰落的原因,尝试举一反三为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竞争;五力模型;柯达;摩托罗拉;波特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0-022011年8月15日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通讯业务(以下简称摩托罗拉),2012年1月19日创办于1880年的百年老店伊士曼柯达公司(以下简称柯达)在美国提交破产申请。

曾经的商业巨人轰然坍塌,尘埃落定痛定思痛,引来业界和无数学者的深思。

众多学者已经从战略、人力资源、财务和市场营销等不同方面讨论了其失败的原因。

事实上,导致一个商业帝国崩塌的因素可能很多且相互关联,本文专门从竞争角度讨论其衰落的原因。

如图1所示,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波特五力模型是本文的主要分析工具。

一、柯达的衰败及其原因柯达是一个以民用产品为主兼顾数码科技、专业影像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大型跨国影像企业,本文主要讨论其以胶卷为主的民用影像产品的情况。

1889年柯达发明了第一卷商用胶卷之后相继首创了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并且一度占有全球约2/3的胶卷市场份额,采用波特五力模型从竞争角度思考,柯达主要遭受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竞争:同行、替代品和消费者。

(一)柯达在中国的全行业收购:同行竞争中的浪费通常情况下会认为企业遇到的竞争主要是来自业界同行的竞争。

柯达于1981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当时中国共有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衣梅、上海感光、天津感光、辽源胶片以及乐凯等7家感光材料企业。

本着“赢中国赢世界”的战略,柯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这7家本土企业。

经过4年谈判最终通过“98协议”柯达于1998年在中国实施了全行业收购,它兼并和控制了除乐凯之外的其他6家感光材料企业,接下来开始了其和富士之间的争斗,最后柯达在中国以及全球打败了富士。

柯达公司战略分析

柯达公司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作业:柯达假设下一步要进入数码相机产业,请以中国市场为例,分析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该企业的内部条件。

一、宏观环境因素对未来5年内中国数码相机产业的影响宏观环境因素分为: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对数码相机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002年以前,政府对进口数码相机征收45%的关税,有效的保护了国内数码相机产业,2002年以后,数码相机的进口关税逐渐降低,到2002年1月数码相机的关税降为15%,2004年1月再降为10%,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也从12%下调为6%,从2005年开始,中国数码相机以及零配件进口已经实行了零关税,意味着中国数码相机及配件市场完全开放,这对国内的数码相机厂商是很大的冲击,部分国内企业不得不退出该市场。

中国数码相机产量逐年增大,成全球市场主要生产基地。

2012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约1.06亿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统计显示,2012年1-11月中国数码相机产量为7296.8万台,测算2012年,数码相机中国造约占全球市场的八成份额以上。

数码相机作为一种记录人们生活的点滴,外出游玩的必备工具,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据中投参谋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家庭拥有1台数码相机的比例高达78.8%,拥有2台或以上数码相机的比例到达21.2%,数码相机产品已得到大面积的普及。

近几年我国单反数码相机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受益于单反数码相机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单反数码相机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单反数码相机行业近两年发展速度略有减缓,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我国单反数码相机行业重新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进入2012年我国单反数码相机行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由于新进入企业不断增多,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行业利润降低,因此我国单反数码相机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

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营销战略的分析与评价00PMBA2班第九小组:夏忠(执笔)李小凌肖红丽石志军黄先琼2001年5月2日目录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 (2)1、发展历程 (2)2.柯达业务范围 (4)二、柯达公司在中国胶卷市场的营销战略 (5)1、产品组合 (9)2、产品价格 (9)3、产品品牌 (12)4、销售渠道 (12)5、促销手段 (13)四、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的评价 (14)五、对柯达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展望 (16)附录: (18)参考文献: (19)一、柯达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1、发展历程伊斯曼柯达公司是美国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感光材料生产厂家,其历史见附录1:小档案。

柯达在中国也有很悠久的历史,自二十世纪初即与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柯达公司让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包括13亿中国人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照片影像留住回忆、纪录资讯和分享乐趣。

柯达在中国的业务涵盖传统影像和数码影像技术。

业务主要包括民用摄影、专业市场、商业系统、数码影像、电影及电视影像及医疗影像。

柯达的多元化产品包括民用及专业用胶卷、相纸和冲印化学用品、胶卷冲洗器材、照相机、电影胶片、医用X光片和医疗诊断器材。

柯达处於领先地位的数码产品有数码相机、扫描器、打印机、数码影像处理及印刷系统、色彩管理软件、缩微胶卷、可录写光盘和商业文件管理系统及软件等。

柯达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1927年,柯达在上海设立第一所办事处。

目前,柯达在中国有23 个联络办事处,分别位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春、天津、昆明、沈阳、青岛、武汉、南京、重庆、大连、郑州、哈尔滨、西安、厦门、鸟鲁木齐、福州、长沙、深圳、石家庄及济南。

柯达在中国亦有巨额投资,以生产制造胶卷、相纸、照相机和胶卷冲洗器材。

在浦东,柯达设立了一所产品开发中心以满足地区内市场的需求。

1998年3月,柯达宣布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以生产制造及销售感光产品和冲印化学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对策及建议
• 1、将自身业务类型由胶卷业务向数码型业务转变。 • 2、由企业相关人员通过一定的公关手段转变官员 的看法。 • 3、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与设 备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 4、在公司平稳发展的同时,不断研发并推广新产 品。 • 5、寻找新的商业契机,使公司向多元化发展。
柯条目
• ① 相机市场传统胶卷技术型向数码型市场转变。 • ②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大举投资为公司带来 的市场份额,被一些官员斥为破坏性垄断。 • ③ 电子类企业竞争激烈。 • ④ 20世纪90年代末,柯达收购中国本土胶卷和相 纸企业,并与中国本土领军企业乐凯结成联盟, 领先于日本富士。 • ⑤ 据相关专业的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未来数码相 机销量呈上升趋势。 • ⑥ 数码相机在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发起推广胶卷服 务的宣传。
二、矩阵分析图
威胁矩阵分析图 出现概率 影 响 程 度 高 大 小 1 3 低 2
机会分析矩阵图 成功的可能性 潜 在 的 吸 引 力 大 大 小 4 5 6 小
三、业务类型分析: 业务类型分析:
• 1、3的威胁出现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都大,必须特 别重视,并制定相应对。 • 2的威胁出现概率虽小倒影性程度较大必须密切监 视其出现与发展。 • 4、5的潜在的吸引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都大,有极 大可能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企业应把握战机、 全力发展。 • 6不仅潜在礼仪小,成功的概率也小,且应改善自 身条件,关注机会的发展变化,审慎而适时的开 展营销活动 • 总上所述,威胁水平高且机会水平高,所以对柯 达公司来说该业务属于风险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