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柱骨折及护理 PPT课件
![脊柱骨折及护理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bc91d24afe04a1b171de2a.png)
.
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者或有骨折脱位复位困难者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法和滚动法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
脊柱骨折及护理
——骨科
.
脊柱骨折
定义:脊柱骨折是骨科腰椎。常伴有脱位、脊髓损伤,最 常的合并症是脊髓损伤,常造成截瘫,甚至危机生命。主要是由于外 伤所致,如高处坠落、车祸、躯干部挤压伤等。
术治疗
.
.
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 法和滚动法
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 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 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
.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 观察生命体征及骨折并发症(休克、感染、挤压综合症),注意有无
复合伤。 2. 观察受伤部位的脊髓神经功能。 3. 观察皮肤的完整性。 二、护理措施 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aO2变化、根据病情给予吸氧、输液,激素冲击
疗法者需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 2. 卧硬床,轻度压缩性骨折者骨折部位垫枕,使脊柱后伸,不稳定型骨
折卧气垫床,严禁翻身扭曲,以平卧为主,颈椎及高位胸椎损伤后宜 平卧,颈托固定,根据病情在颈部或肩下垫枕,使颈部后伸或保持中 立位。
.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3. 维持有效牵引(见牵引护理常规)。 4.协助病人2小时翻身一次,注意保护头颈部,滚动翻身,切勿扭转,侧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压痛,伤处肌肉痉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 腰椎骨折致腹膜后血肿,出现腹胀、肠蠕动减慢等。合并截瘫时,损 伤脊髓平面感觉、运动、反射障碍,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 停止。
爆破型骨折如有神经症状者或有骨折脱位复位困难者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法和滚动法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一观察要点1
脊柱骨折及护理
——骨科
.
脊柱骨折
定义:脊柱骨折是骨科腰椎。常伴有脱位、脊髓损伤,最 常的合并症是脊髓损伤,常造成截瘫,甚至危机生命。主要是由于外 伤所致,如高处坠落、车祸、躯干部挤压伤等。
术治疗
.
.
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 法和滚动法
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 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头部应用 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
.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 观察生命体征及骨折并发症(休克、感染、挤压综合症),注意有无
复合伤。 2. 观察受伤部位的脊髓神经功能。 3. 观察皮肤的完整性。 二、护理措施 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SaO2变化、根据病情给予吸氧、输液,激素冲击
疗法者需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 2. 卧硬床,轻度压缩性骨折者骨折部位垫枕,使脊柱后伸,不稳定型骨
折卧气垫床,严禁翻身扭曲,以平卧为主,颈椎及高位胸椎损伤后宜 平卧,颈托固定,根据病情在颈部或肩下垫枕,使颈部后伸或保持中 立位。
.
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3. 维持有效牵引(见牵引护理常规)。 4.协助病人2小时翻身一次,注意保护头颈部,滚动翻身,切勿扭转,侧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和压痛,伤处肌肉痉挛、不能站立、翻身困难, 腰椎骨折致腹膜后血肿,出现腹胀、肠蠕动减慢等。合并截瘫时,损 伤脊髓平面感觉、运动、反射障碍,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 停止。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ppt课件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3ca8c0c22590102029dc6.png)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原木滚动 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二)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度地进 行“原木滚动”,稳定受伤脊椎,避免脊髓神经损 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头锁 、胸锁、头肩锁、肩锁、胸背 锁等。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
胸锁
头肩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1、确保环境安全。 2、救助者呼唤伤员以了解其清醒程度,向伤员表明自己的身份,根据伤员的叙述,当怀疑有 颈椎损伤时,应按颈椎损伤处理,并嘱咐伤员不要动,见步骤①。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3、救助者招呼助手携带器械共同处脊理柱损,伤见的固步定骤和搬②运。
助手B
助手A
救助者
4、助手A首先用胸锁将伤员固定在地上,见步骤③。 5、救助者头锁,固定好后,助手A可离开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肩 锁
胸背 锁
头肩 锁
定位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 原动头木翻肩滚转 肩 锁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蜘蛛带固定 头部固定器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坐位颈 椎损伤 的固定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胸 背锁固定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9、检查后如无损伤和出血可以准备翻转伤员,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头肩锁,助手A 与助手B准备翻转伤员,见步骤⑧。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翻转伤员
10、助手A抓住伤员肩、髋部,助手B抓住伤员腰、膝部,由救助者发令,3人同时翻
转伤员,见步骤⑨、⑩)。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原木滚动 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二)颈椎损伤患者的手锁翻转法 适用于颈椎损伤患者的翻转和移动,最大限度地进 行“原木滚动”,稳定受伤脊椎,避免脊髓神经损 伤或加重损伤。 手锁方法包括头锁 、胸锁、头肩锁、肩锁、胸背 锁等。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
胸锁
头肩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1、确保环境安全。 2、救助者呼唤伤员以了解其清醒程度,向伤员表明自己的身份,根据伤员的叙述,当怀疑有 颈椎损伤时,应按颈椎损伤处理,并嘱咐伤员不要动,见步骤①。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3、救助者招呼助手携带器械共同处脊理柱损,伤见的固步定骤和搬②运。
助手B
助手A
救助者
4、助手A首先用胸锁将伤员固定在地上,见步骤③。 5、救助者头锁,固定好后,助手A可离开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肩 锁
胸背 锁
头肩 锁
定位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 原动头木翻肩滚转 肩 锁锁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蜘蛛带固定 头部固定器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坐位颈 椎损伤 的固定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头锁、胸 背锁固定
复位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顶肩拖 腋法
9、检查后如无损伤和出血可以准备翻转伤员,助手A胸锁,救助者换头肩锁,助手A 与助手B准备翻转伤员,见步骤⑧。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翻转伤员
10、助手A抓住伤员肩、髋部,助手B抓住伤员腰、膝部,由救助者发令,3人同时翻
转伤员,见步骤⑨、⑩)。
脊柱损伤的固定和搬运
一例脊髓损伤的个案护理报告PPT课件
![一例脊髓损伤的个案护理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acc8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e.png)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排 痰,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患者心理支持与干预
心理评估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发现心理问 题。
心理疏导与干预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干预,帮助 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家属沟通与协作
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协作做好患者的 心理护理工作。
康复信心培养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培养康复信心 ,提高康复效果。
护理计划制定原则和方法
全面性原则
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 社会等方面因素,制定全面的 护理计划。
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为依据 ,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动态性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情况的变 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方法
评估患者情况、确定护理问题 、制定护理目标、拟定护理措 施、评价护理效果。
预期效果评价
1 2
生命体征稳定
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
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
未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
疼痛与不适得到缓解
患者疼痛程度减轻,舒适度提高。
预期效果评价
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患者能够完成部分日常生活自 理活动。
神经功能有所改善
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得到一定 程度的恢复。
等,以保持关节灵活性。
肌肉按摩与牵伸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肌肉按摩和牵 伸,以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肌肉
萎缩,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体位变换训练
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如侧卧 、俯卧等,以减轻局部压力、防 止压疮,并有利于呼吸道和消化
脊柱损伤ppt医学课件
![脊柱损伤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cbc7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d.png)
每块脊椎骨分椎体和附件两部分 四个生理曲度 腰1以上椎管是脊髓组织 腰2以下是马尾神经
+ 高处坠落 + 交通伤 + 挤压伤 + 生活损伤——骨质疏松性骨折 + 火器伤
+ 1983年由Denis 提出 + 前柱
– 包括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前纵韧带
+ 中柱
– 包括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后纵韧 带
+ 脊柱骨折-脱位
– 又名移动性骨折 – 不稳定性骨折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 前方半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 椎畸形及脊髓损伤
–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脊椎后柱损伤韧带 破裂的结果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 的迟发性脊椎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 椎损伤。
– 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
– 为前柱和后柱损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 渐发生或加重后凸畸形
+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
– 由于中柱损伤,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 椎管狭窄,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
– 见于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 有严重外伤史
+ 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 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压痛;判断受伤
部位程度;先假设为不稳定性骨折 + 确切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并认真记录
+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 目的:明确诊断,确定损伤的部位、 类型、移位情况和损伤程度
+ 高处坠落 + 交通伤 + 挤压伤 + 生活损伤——骨质疏松性骨折 + 火器伤
+ 1983年由Denis 提出 + 前柱
– 包括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前纵韧带
+ 中柱
– 包括椎体的后1/3、纤维环的后半部分、后纵韧 带
+ 脊柱骨折-脱位
– 又名移动性骨折 – 不稳定性骨折
CT片 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中柱均有损伤
+ 屈曲型损伤: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如 前方半脱位,不稳定损伤,将导致迟发性脊 椎畸形及脊髓损伤
– 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脊椎后柱损伤韧带 破裂的结果
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这种损伤可以有30%~50% 的迟发性脊椎畸形及四肢瘫痪发生率,属于隐匿性颈 椎损伤。
– 系三柱同时损伤,致脊柱最不稳定的损伤 + 一度为机械性不稳定
– 为前柱和后柱损伤或中柱和后柱损伤,可能逐 渐发生或加重后凸畸形
+ 二度为神经性不稳定
– 由于中柱损伤,在椎体进一步塌陷时可能继发 椎管狭窄,而产生迟发性神经症状
+ 三度兼有机械性和神经性不稳定
– 见于三柱均遭受损伤者,如骨折脱位
+ 有严重外伤史
+ 逐个进行:望、触、动、量顺序 + 检查脊柱:是否存在畸形、压痛;判断受伤
部位程度;先假设为不稳定性骨折 + 确切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伤并认真记录
+ 必要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 目的:明确诊断,确定损伤的部位、 类型、移位情况和损伤程度
脊柱及脊髓损伤 PPT课件
![脊柱及脊髓损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a048daaa00b52acfc7ca88.png)
C
脊柱损伤预后最好的是: A、脊柱挫伤 B、脊髓震荡 C、脊髓裂伤 D、马尾损伤 E、脊髓加神经根损伤
B
• 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横断伤,早期可能 出现 • A、呼吸衰竭 • B、心动过速 • C、瘫痪的肢体肌肉萎缩 • D、下肢关节畸形 • E、脂肪栓塞
A
• • • • • • 颈髓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压疮 B、腹胀 C、体温失调 D、泌尿系感染 E、呼吸功能障碍及呼吸道感染
E
• • • • • • 脊髓下颈段损伤表现为: A、截瘫 B、四肢瘫 C、痉挛性瘫痪 D、上肢弛缓性瘫痪 E、四肢痉挛性瘫痪
D
• • • • • • 截瘫指数1代表: A、没有瘫痪 B、基本没有瘫痪 C、功能部分丧失 D、接近完全瘫痪 E、完全瘫痪
C
• • • • • • 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截瘫最好的处理是: A、卧硬板床,腰背下点垫枕复位 B、尽早手术复位并行椎管减压 C、两桌法整复骨折脱位 D、双踝悬吊法整复骨折脱位 E、双下股骨牵引整复骨折脱位
B
• • • • • • 可以减轻脊髓水肿的治疗方法不包括: A、及早采取合适的固定 B、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C、地塞米松静脉点滴 D、甘露醇静脉点滴 E、 • • • 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是: A、环枢椎 B、颈椎5、6 C、胸腰椎 D、胸椎11、12 E、腰椎2、3
C
• 无神经症状,并经CT检查确无骨折片挤入 椎管内的脊柱骨折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方法 是: • A、手术治疗 • B、卧硬板床3个月 • C、双踝悬吊法复位 • D、持续颅骨牵引复位 • E、牵引复位,复位后石膏固定
C
• 患者,男性,37岁。从3楼跌下,臀部着地 两下肢完全不能活动,双侧腹股沟平面以 下感觉丧失,小便不能自解,最可能的诊 断是: • A、骨盆骨折 • B、颈椎骨折 • C、股骨颈骨折 • D、第十胸椎骨折 • E、尾椎骨折
脊椎外伤护理查房PPT
![脊椎外伤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b7ba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8.png)
训练目的:提高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 训练频率:每天进行,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其心 理需求
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恐惧等情绪
评估方法:观察患者肢体活动 情况,询问患者感受,测量关 节活动范围
评估目的:了解患者肢体活动 能力,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 据
评估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感觉功能、协调能
力等方面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康复
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评估目的:了 解患者心理状 况,制定相应
护理团队在查房过程中表现出 色,表现出了高度的专业素养 和责任心
护理团队在查房过程中表现出 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互相 支持和帮助
护理团队在查房过程中表现出 了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团队在查房过程中表现出了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与 患者和家属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心理状况评估: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状况改善情况:通过评估和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 心理状况改善效果评价:对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过度活动等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等 评价方法:采用量化评分表进行评分,如疼痛评分、功能评分等 效果评价:根据评分结果,评估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调整护理方案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增强自信心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e2ea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8.png)
脊柱损伤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脊柱损伤概述 • 脊柱损伤的评估与诊断 • 脊柱损伤的护理原则 • 脊柱损伤的康复训练 •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保健 • 脊柱损伤护理案例分享
脊柱损伤概述
01
脊柱损伤的定义
01
脊柱损伤是指由于外力或长期压 力导致的脊柱骨、椎间盘和周围 软组织的损伤。
康复训练应该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劳 累和损伤。
保持正确的姿势
定期检查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该保持正确的 姿势,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柱。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定期 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
05
保健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保持头部和 脊柱的正确姿势。
定期随访
在康复期,需要定期随访患者,评估 康复效果和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在康复期,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和帮助。
预防与保健
加强锻炼
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
诊断技术与工具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 脊柱损伤进行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 度等检查,评估神经损伤 程度和预后。
基因检测
针对某些遗传性脊柱疾病 ,可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 诊断。
注意事项与难点
早期诊断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脊柱损伤概述 • 脊柱损伤的评估与诊断 • 脊柱损伤的护理原则 • 脊柱损伤的康复训练 •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保健 • 脊柱损伤护理案例分享
脊柱损伤概述
01
脊柱损伤的定义
01
脊柱损伤是指由于外力或长期压 力导致的脊柱骨、椎间盘和周围 软组织的损伤。
康复训练应该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劳 累和损伤。
保持正确的姿势
定期检查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应该保持正确的 姿势,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柱。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定期 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
脊柱损伤的预防与
05
保健
预防措施与建议
01
保持正确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保持头部和 脊柱的正确姿势。
定期随访
在康复期,需要定期随访患者,评估 康复效果和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心理支持
在康复期,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需要给予心理支持 和帮助。
预防与保健
加强锻炼
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脊柱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
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 。
诊断技术与工具
01
02
03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 脊柱损伤进行诊断。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速 度等检查,评估神经损伤 程度和预后。
基因检测
针对某些遗传性脊柱疾病 ,可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 诊断。
注意事项与难点
早期诊断
骨科护理课件ppt
![骨科护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8bbc1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a.png)
家属生活照料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日 常生活照料,如饮食起居 、康复训练等,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资源利用
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并利 用社会资源,如康复机构 、残疾人组织等,获取更 多帮助和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训练指导
01
02
03
04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包括康复训练目标、方 法和时间等。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四肢肌肉功 能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 等,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 僵硬。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 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预防残
疾。
骨科护士角色与职责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情、需求和护 理问题。
护理措施实施
执行护理计划,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确保患 者安全舒适。
护理计划制定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 和措施。
护理效果评价
定期评价护理效果,调整护理计划,持续改 进护理质量。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药物和非 药物措施缓解疼痛。
03
02
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 防感染。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 进患肢功能恢复。
04
康复训练指导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患肢肌肉力量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
脊柱病变
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导致神经受压和疼痛。
脊柱损伤概论 ppt课件
![脊柱损伤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7c8624376baf1ffc4fadc8.png)
脊髓损伤平面的诊断,应通过确定保留正常感觉功能及运动功 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进行。
感觉平面是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神经分 布节段
运动平面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脊髓神经分布节段, 应根据肌力至少为3级的那块关键肌来确定,要求该平面以上节 段支配的关键肌肌力必须是5级。
运动关键肌
上肢:屈肘肌(C5),伸腕肌(C6),伸肘肌(C7),中指屈 指肌(C8),小指展肌(T1)。
各神经根所支配的主要肌肉
神经根
C5
主要支配肌肉
神经根 主要支配肌肉
三角肌(C5、6)
L2 髂腰肌
L3 股四头肌 L4 胫前肌
C6 肱二头肌,肱桡肌 C7 肱三头肌,尺侧屈腕肌
C8 指伸、屈肌,手内在肌
胸段 躯干、按节段分布 L1 提睾肌
L5 伸拇长肌,腓骨肌
S1 腓肠肌 S2-3 屈趾肌,括约肌
③骨折-脱位累及三柱,常伴有神经损伤症状。
2、根据骨折形态分类
⑴压缩骨折:椎体前方受压缩楔形变。压缩程度以椎体前缘高 度占后缘高度的比值计算。分度为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之比。Ⅰ 度为1/3,Ⅱ度为1/2, Ⅲ度为2/3。 ⑵爆裂骨折:椎体呈粉碎骨折,骨折块向四周移位,向后移位 可压迫脊髓、神经,椎体高度减小。
脊髓休克恢复过程中,原始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复杂高级的反 射后恢复。
脊髓休克终止的标志:⑴出现肛门反射;⑵龟头球海绵体肌 反射出现;⑶Babinski征阳性。
以后逐渐出现腱反射,并逐渐表现出上级神经元瘫痪的各项 临床特征。
3、完全性脊髓损伤 在脊髓休克期终止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鞍 区S3-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保留(SS标准),包括肛门皮 肤粘膜交界处的感觉及肛门深感觉以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功能。不出现球海绵体反射。
脊柱脊髓损伤PPT课件
![脊柱脊髓损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6dba1b482fb4daa58d4b6a.png)
2019/11/30
27
2.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 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 受到损害。
2019/11/30
28
脊柱脊髓伤的临床特点
视脊柱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时间 及个体特异性不同,临床症状与体征差 别较大。现就其共性症状进行阐述。
2019/11/30
2019/11/30
13
2019/11/30
14
(5)侧屈型损伤
其病理改变与屈曲型大体相似,主要 表现为一侧椎体的侧方压缩,多见于 胸、腰段。侧屈型损伤的脊髓受损程 度,在同样的暴力情况下较前屈型为 轻。
2019/11/30
15
(6)其他类型
包括目前发现较为多见的急性椎间盘 脱出(尤多见于颈椎,图8)、单纯的 棘突骨折和横突骨折等,病变大多较 局限,受损程度亦轻。通过椎体中部 至后方椎板的水平分裂骨折(chance fracture)等,近年来在临床上也不 少见(图9)。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 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 废或危及生命。
脊柱的骨折和脱臼较常见,平常时期,其发 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8%~6.63%。在异常 情况下,如战争、地震时,其发病率更高,可 达10.2%~14.8%。
2019/11/30
2
二、病因(一)脊柱骨折分类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 屈曲型、伸直型、屈曲旋转型和垂直压 缩型。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 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3.Armstrong-Denis分类 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分为压缩骨
2019/11/30
25
以上为脊髓损伤的类型,但脊髓内的病理改 变则视伤后时间的长短而不同。脊髓实质性 损伤一般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指伤 后2周以内,主要表现为脊髓的自溶过程, 并于伤后48h内达到高峰。中期为伤后2周 至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过程的消退及 修复过程,由于成纤维组织的生长速度快于 脊髓组织,而使断裂的脊髓难以再通。后期 主要表现为脊髓组织的变性改变,其变化时 间较长,一般从伤后2~4年开始,持续可达 10年以上,其中微循环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保持大便畅通,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 根据病情术后5~7天鼓励患者床上腰背肌 肉锻炼,具体为仰卧位(挺胸、背伸)、 俯卧位(飞燕点水姿势)。
• 给予心理支持,保持心理健康。
• 截瘫患者按截瘫护理常规。
28
• 保护脊髓功能,防止再损伤
• 药物治疗:遵医嘱予以脱水剂及糖皮质激 素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8
• 脊髓损伤的定性及程度判定: • 在脊髓损伤早期‘临床上难以区别损伤是
完全还是不完全性,但按其由轻到重的发 展程度以及临床表现可做出判断 • 1.脊髓休克 • 2.脊髓不完全的损伤 • 3.脊髓完全性损伤
9
• 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 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 状态的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这种脊髓与高 位中枢断离的动物称为脊动物。脊髓休克 时,横断面以下节段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紧 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发汗反射消失、膀胱内尿充盈、直肠 内粪积聚,表明脊动物躯体及内脏反射减 退或消失。脊髓休克为一种暂时现象,以 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复。恢复的时间快慢
• 脊柱损伤的护理要点
1
• 脊柱损伤的定义: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 因素导致脊柱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 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 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2
目录
• 脊柱解剖 • 脊柱损伤临床表现 • 脊柱损伤治疗 • 脊柱损伤护理
3
• 脊柱解剖
4
5
• 损伤机制: • 1.直接暴力 • 2.间接暴力 • 3.肌肉拉伤 • 4.病理性和骨折
• 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患者肢体自 主活动并询问感觉情况l了解其感觉平面及 肌力的变化
• 观察时间:术后24小时,1小时/次
• 与术前比较,严重活动障碍,下肢麻木, 感觉减弱甚至消失,应立即报告医生
29
• 维持正常的体温 高位脊髓损伤:观察体温 变化高热物理降温,体温不升的病人用热 水袋慎用防止烫伤
法 • 对疑有颈椎损伤的病人,搬运时需有一人
固定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 颈随躯干一起缓慢移动,移至木板上后, 头部应用沙袋或衣物加以固定
16
17
18
19
20
• 院内护理:卧位平卧硬板床,指导患者严 禁坐起,严禁下床行走,避免加重损伤
• 一般评估:生命体征,合并伤评估 • 专科评估:感觉肌力评估 • 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 • 告知患者轴线翻身的重要性及正确的翻身
12
13
脊柱损伤的治疗原则: 1.治愈越早越好:脊髓损伤后病理改变的进程
迅速,6小时灰质挫裂出血,12小时灰质中 心开始坏死,出血波及白质,白质轴突开 始退变,24小时伤段脊髓大部分坏死。 2.综合治疗脊髓:自热恢复临床实验及应用表 明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脊髓的继发损伤有 明确疗效,神经生长因子有利于轴突再生
呃逆、尿潴留等常见的术后反应,给予相 应的处理
24
• 颅骨牵引(颈椎损伤)立颅骨牵引,密切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保持有效的牵引,针 眼处按时消毒,防止感染
25
26
27
• 协助病人定时进行轴式翻身,做好皮肤护 理。轴位翻身,避免扭曲脊柱,加重损伤;
颈椎损伤者三人协助。一人固定头部;其 余两人分立患者两侧
32
• 预防泌尿系感染:早期保持尿管持续开放, 使膀胱内不积存尿液,减少膀胱壁受伤的 机会,伤后2-3周开始定期开放导尿管,其 余时间夹闭使膀胱充盈,避免膀胱肌挛缩, 多饮水以达到生理性冲洗的目的
33
• 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常用物品置于随手 易取出,鼓励患者并指导患者做力所能及 自理活动,指导并制定实施可行的康复计 划,指导协助功能锻炼
方法,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1
二、术前护理
• 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搬动时 保持脊柱水平位。
• 急性症状未控制时切忌床上活动。 • 训练床上排便习惯,切忌离床排便 • 术前检查:化验、心电图、拍片 • 心理护理: • 术前常规护理: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皮肤
准备、呼吸道、消化道、体位训练、身份 识别标志
6
• 骨折的分型:
• 一.根据部位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骨折脱 位,按椎骨解剖分为椎体、椎弓、关节突、 横突、棘突骨折
• 二.根据脊柱骨折的稳定程度分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不稳定骨折:指稳定脊柱骨折的因素受到 严重的破坏
• 2、稳定性骨折:骨折后无无移位倾向,如 单纯椎体压缩骨折
7
• 骨折的临床表现: • 疼痛、压痛 • 肿胀、淤血 • 肌肉痉挛 • 活动受限 • 畸形 • 神经损害 • 影像学表现
22
• 保持皮肤清洁,每2小时轴式翻身一次, 防止压疮发生。
• 做好心理护理使之配合手术治疗。 •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富含粗
纤维的食物。
23
三、术后护理
• 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床铺要 平整、干燥、舒适,以防压疮。
• 病情观察。 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度。 2. 注意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畅通。 3. 截瘫者观察截瘫平面下降情况。 4. 观察有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
10
• 脊髓不完全损伤:指脊髓本身的连续尚未 到完全破坏的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保 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
11
• 脊髓完全性损伤: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 及括约肌功能完全障碍。对于完全性损伤, 在损伤当时难以判定,一般需数天、数周 或数月,当度过脊髓休克期后,观察神经 的恢复情况和程度可做出判断。
14
• 3.整复脊柱骨折脱位及手术治疗 • 治疗目的:解除压迫、恢复稳定 • 治疗方法:前路减压术、侧前方减压术、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脊髓手术 • 4.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 脊髓主要死亡的原因是并发症 • 5.功能重建与康复 康复训练
15
护理措施
• 入院护理: • 脊柱骨折的急救搬运应采用平托法和滚动
30
• 心理护理 : 耐心倾听、理解同情、分析 原因你、减少、消除医源性因素,正确引 导鼓励家庭成员、朋友参与争取各方面理 解和支持创造安静,无刺激增加安全感、 肯定合作与进步。
31
• 防止并发症:预防肺部的感染定时协助患 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雾化吸入、注意 保暖,保及被单干燥,气管切开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口腔护理。预防泌尿系 感染、预防压疮、预防废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