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合集下载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2021年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2021年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

2021年复习指导与答卷技巧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提出的“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全面修订了2017、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

2017、2018年的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较好的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调整和变化,在有效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方面又有新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以预见,2021年的高考命题将进一步贯彻《考试大纲》的精神、原则和要求,在着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继续体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一)当前备考复习中教与学的缺陷和不足近年高考全国卷的历史命题,坚持以能力和素养考查为主导,改革考试内容,优化命题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应有的选拔功能;试题绝不迁就中学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给传统、僵化的高中教学模式以强有力的冲击,导致历史教学所惯常采用的“死记硬背”基本失灵,“题海战术”也在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

高考命题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使高中历史教与学特别是备考复习的短板暴露无遗,这就是:学生阅读量偏少,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欠缺;对重要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到位;知识整合不够,没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形成完整的通史体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缺失;答卷解答问题的方法技巧和书面表达水平亟待提高;等等。

1.阅读量小,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欠缺。

学生的历史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阅读理解力欠缺,从而导致高考答卷时从试题中快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一直是近年高考失分的首要原因。

例如2014年全国Ⅰ卷第27题: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本题选择正确答案A的考生只有19%,选择错误选项B、C、D的分别为30%、33%、18%。

2020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备考策略改革归纳和高考分析指导共16张

2020高考历史考前复习备考策略改革归纳和高考分析指导共16张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 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 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 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 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
考查材料内容很多与教材无关,贴近时代主题,材料较 少,一般一到两个,设问形式较为固定单一,一般都是 归纳特点,分析原因和意义等。 从答题依据来看,主要两种形式“根据材料”和“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考点在材料呈现方面的突出特 点是:新材料,新情境;小切口,深层次;篇幅短,信 息多,试题更多的是对小切口材料所依托的大时代特征 和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夯实必修内容对选做题 的解答至关重要。
二、归纳 “改革背景 ”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 2019全国卷 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 材料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
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 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 进行改革,最终以 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 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 1877年,明治维 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 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 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 渐消亡。 ?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 原因。( 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6分)

【高考复习】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总体策略

【高考复习】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总体策略

【高考复习】2021年高考文综历史备考总体策略
2021年
高考
文综历史的备考总结:
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近年高考真题和一线教师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关注高考指导思想和考试目标的变化,学科能力要求的变化,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变化,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二、基础知识点学习要扎实。

强化理解记忆,理清历史线索,构建知识框架。

第三,要落实纪律能力。

考试大纲明确要求具备四种能力:获取和解释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解释事物、演示和讨论问题。

在日常实践中加强和改进。

四、史学观念的更新。

顺应时代潮流,更新史学观念,学会用新型史观看待历史问题
五、提高学科素养。

注重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培养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链接>>
考生园地:五月2022高考备考策略
全国2021-2021学年高中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汇总
202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回顾
全国2021届
高中三年级
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汇总
2022年级九级模拟考试历史总结
2021届中考备考:重点历史专题汇总。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新高考历史复习方法和要求精举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历年高考历史试题,无不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

同学该如何更好地复习应对呢?我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编辑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历史复习方法一、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

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疏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

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暴十寒,许多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突击完成。

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务实基础知识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

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

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1)通过主动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

(2)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

(3)其他几种方法。

联系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特点分类记忆法抓住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自身的特点,把所学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

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⑴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重大战事。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及2021年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两份)

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试卷分析及2021年历史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两份)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 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 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以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 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
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文化的承古萌新和传统儒学的 藩篱”等等,这些提法散见于各种考试题中。
表面荣光背后的落伍。为后来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埋下了伏笔 。这些也许才高考要考查的内容。
(三) 2021年高考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我给添加的内容:(1)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经济发展史;一部社 会进步史。
(2)说明“宗教改革对科学发展的贡献远大于文艺复兴”。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有基础知识梳理(巩固),又训练了学生学 科能力和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 情怀都能够得到发展。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二轮复习。知识结构化、问题化、专题化。
2020年高考山东卷“之变”
2 重视对核心素养考查
再比如对时空观念的考查。时空观念亦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任 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 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山东卷对时空观念的 考查也是做足了文章,多处使用地图、表格、文字描述等来考查政治制 度、历史事件的演进等。如选择题第9题,要求考生根据“中国近代某 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分析“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 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该题锁定到民国 时期”;再比如13题苏联播种方式,14题法西斯德国侵占苏台德地区, 16题东汉、唐初、明初人口变化,19 英国咖啡馆的变迁等,都从不同 角度考查了时空观念。

高考历史的备考策略分析.doc

高考历史的备考策略分析.doc

高考历史的备考策略分析高考历史的备考策略1.加强对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近几年高考真题以及一线教师高考应对策略的研究。

关注高考指导思想和考试目标的变化,关注学科能力要求的变化,关注课标、考纲、教科书的变化,研究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2.基础知识点学习要扎实。

强化理解记忆,理清历史线索,构建知识框架。

3.学科能力要落实。

《考试大纲》明确要求的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在平时练习中强化和提升。

4.史学观念的更新。

顺应时代潮流,更新史学观念,学会用新型史观看待历史问题5.学科素养要提升。

注重培养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历史的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重要兵制,高中化学,重大战事。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生产技术的进步,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发展。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历代各少数民族的演变,中央对周边地区的管辖,民族融合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重要制度。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与周边国家的位置关系,交通路线,友好交往的史实,相互间科技文化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科举制度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将教材上的知识依据一些专题重新组织起来,最好不要做成流水账的样子,高考不会出那样低水平的问题,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也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入点。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史学理论和方法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史学理论和方法

2、文献史料的史学价值——正史记载与文学体裁
(1)正史指官修的史书。正史往往带有国家意志 和民族的情绪夹杂在里面,当时或者后代往往曲笔 或忌讳一些字句,所以对待正史有必要看其他的别 史、杂史等加以考证,否则难免以管窥豹,不得其 真。
(2)文学体裁是表达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具体样 式。它是适应于反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同 时又受制于作家对文学传统的继承、革新,艺术经 验的积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例1】(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 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 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 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 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例3】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 百官志》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众散。”唐代诗人王建有 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 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 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 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 5、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 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和被 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 阶级立场上等。
• 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 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 时代的局限性等。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 性、真实性、公正性。
【例6】(2018全国卷Ⅰ) 传统观点认为,英 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 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 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 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 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全面理解考纲 精准备战高考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备考策略:全面理解考纲 精准备战高考
材料二、 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 ,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 ,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 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 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 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 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 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 ,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 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8分)

——教育部考试中心 江桥
(一)考纲的变化
制定依据变化 考查目标变化 试题示例变化
前言的变化
2018考核目标与要求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 读
例3 (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7)清 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 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 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 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 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2018考核目标与要求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例9、(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 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 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 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汇报人:日期:•备考复习计划•知识梳理与巩固•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模拟试题与真题训练•心态调整与备考建议目•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总结录01备考复习计划详细了解考试大纲,掌握考试知识点和要求。

制定复习计划明确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和复习方法等。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复习进度和学生反馈情况,适时调整复习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适时调整计划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要注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内容关注时事热点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突出重点内容的复习,如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

关注时事热点和历史事件的关联,将现实问题与历史知识相结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03确定复习重点0201根据考试时间和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分配复习时间,既要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又要避免过度疲劳。

科学分配时间根据历史科目的难易程度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科目顺序,以提高复习效果。

合理安排科目顺序课堂听讲是复习的重要环节,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注重课堂听讲分配复习时间02知识梳理与巩固总结关键词:结构化、系统性建立知识框架是备考复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地域、主题等不同维度进行结构化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系。

建立知识框架把握知识重点总结关键词:针对性、高频考点备考复习时,应关注高频考点和重点知识,这些内容通常在历年高考中占据较大比例。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梳理,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复习效果,确保考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成绩。

强化基础知识总结关键词:基础、全面基础知识是构建历史学科体系的基础,也是解决历史问题的关键。

在备考复习中,要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确保考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没有明显的漏洞和不足。

03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材料题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教材知识,找到解题切入点。

2024年高考历史备考攻略

2024年高考历史备考攻略

2024年高考历史备考攻略历史作为高考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

合理的备考策略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24年高考历史备考攻略。

以下是针对备考历史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了解考纲和考试要求在备考历史科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今年高考历史科目的考纲和考试要求。

针对2024年的高考历史科目,统计往年的考试题目,了解命题的规律和重点,这样可以确定备考的方向和重点知识点。

二、整理复习资料根据考纲和考试要求,整理复习资料是备考的重点。

可以参考历年历史考试真题和分析,选取重点知识点和考点,制作层次清晰的复习资料。

可以将知识点整理成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以便于记忆和复习。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备考历史需要时间和耐心,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考生有计划地进行备考。

首先要确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来合理安排。

其次,根据考试时间表和自己的复习情况,将知识点进行分阶段的复习,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最后,要注重实效性,做到学有所获,及时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培养解题能力历史科目在高考中注重对知识的运用和解题能力的考察。

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解题能力。

可以选择做一些历年高考历史真题,对答题技巧进行总结和归纳。

同时,要注重理解题目,在解答问题时要条理清晰,论证有力。

通过做题,不断提高解题能力,适应高考历史科目的考试要求。

五、多方位的练习备考历史不仅仅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还要注重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文献、历史故事,拓宽历史知识面,增加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此外,可以多参加历史类讲座、研讨会,听取专家的解读和意见。

通过多方位的练习和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

六、阅读历史文献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注重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理解。

备考历史科目时,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历史著作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可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加深入地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高中生如何备考高考历史解析题

高中生如何备考高考历史解析题

高中生如何备考高考历史解析题在备考高考历史解析题时,高中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复习策略和应对方法。

历史解析题作为高考试卷中的一部分,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学习和掌握。

下面将从整体备考规划、知识复习和解题技巧等方面介绍高中生如何备考高考历史解析题。

一、整体备考规划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考试的时间安排和个人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备考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等,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步骤,严格执行。

2.确保基础知识掌握:历史解析题要求考生对历史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首先要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做题等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3.加强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历史解析题主要依托于历史文献和历史材料,因此,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可以通过多阅读历史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资料,培养对历史材料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知识复习1.系统复习历史知识点:历史解析题的题目涵盖了历史的各个方面,因此,考生需要系统复习历史的各个时期和知识点。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到现代进行复习,并且要着重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社会制度以及人物。

2.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解析题强调对历史知识的应用和分析能力,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且要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提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解题技巧1.仔细审题:在解析题时,考生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和要解答的问题。

可以画出思维导图或者列出关键词,帮助理清思路和找到解题的线索。

2.对比材料信息:历史解析题通常会给出多个历史材料,考生需要将这些材料逐一比较和对照,找出其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通过对比材料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3.注重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历史解析题要求考生具备历史背景知识,对于某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有所了解。

如何备考高考历史科目重点知识点及解题思路

如何备考高考历史科目重点知识点及解题思路

如何备考高考历史科目重点知识点及解题思路高考历史科目是许多考生备考过程中较为重视的考试科目之一。

历史科目的复习和备考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并运用正确的解题思路。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备考高考历史科目的重点知识点以及解题思路。

一、备考高考历史科目重点知识点1. 大事记的掌握备考历史科目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历史大事记。

这些大事记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年代等等。

考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书籍、教材、历年真题等方式来深入了解这些大事记,并进行记忆和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大事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便于记忆和复习。

2. 重点知识点的重点突破备考历史科目时,考生需要特别关注一些重点知识点。

由于历史科目的知识点相对较多,考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卷来确定哪些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针对这些高频重点知识点,考生可以加大复习力度,深入研究,理解其内涵和相关概念。

3. 养成阅读历史文献的习惯备考历史科目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还需要培养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历史著作和研究论文等来增强自己的历史触觉和历史思维,并将所读的内容与考纲要求进行对比,提高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历年真题和模拟试卷是备考历史科目的重要复习资料。

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试卷,考生可以了解历史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熟悉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规律。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对错题进行仔细分析,找出解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解题思路的培养备考历史科目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需要培养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下面介绍几点培养解题思路的方法:1. 积累历史常识备考历史科目,首先要积累一定的历史常识。

只有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答历史题目。

2. 注意细节信息在解答历史题目时,要注意细节信息的把握。

有时一句话或一幅图画中的某个细节信息就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细心观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每一条题目的细节。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一二轮复习建议:一轮复习建议

2020-2021年新高考历史一二轮复习建议:一轮复习建议
5、目标:抓“点”、串“线”、铺“面”、织 “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 识体系。
6、基本做法:
(1)中国古代史,中西同时代比较
(2)世界近现代史联系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 界史的背景下整合
(3)鉴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必修与选修界限模糊,在 讲必修时,适时把对应的选修内容融合在体系内。
史观和方法论。科学史观就是唯物史观。 二、时空观念。认识历史一定要放在特定的时空条
件下来进行考察才有意义,否则就不是历史认识。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这个基础 和条件,无从认识过去的事情。 三、史料实证。所有历史的认识是基于可靠的史料。 历史需要实证的精神,有一份材料说一句话,也可 能一份材料还说不了一句话,孤证不立。 四、历史解释。对于已经了解到的历史的论述,其 实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又怎么来看待历史的解释, 历史教育最终关注的是如何对过去的事情进行解释。 五、家国情怀。所有的历史解释都含有解释者的价 值观念、思想道德、人文情怀等,这就是家国情怀。 当然也包括世界视野。
• 教育部考试中心历史命题组组长吴伟 教授曾经对目前学生学习历史的状况 有了精准的把控。目前中学历史教学 及备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学习 缺乏深度,深度不够形成知识孤岛; 学科视野缺乏广度 ,视野不够出现 囚笼效应;能力训练缺乏效度 ,效 度不够导致重复劳动。
7、一轮复习中努力做到“四要”
(1)教学内容要有必要的深度 关注学科学术前沿问题
(2)能力训练要有应有的效度 精选试题,及时检查,及时讲评
(3)学科视野要有综合的广度 语文的文本解读、政治的哲学思维、地理的 时空观念
(4)复习备考要有学生的参与度 读书、背书、听讲、做题、总结,最重要
的是思考和领悟
二、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如:我们在进行二轮复习的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我们
组里商定在中国古代史复习完后,我们整编题目,让学 生理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示例例题::中华中文华明文的明发是展由是在汉各族民和族少的数交流民与族融共合同中创实造现的的。。 汉,运 一时汉在用体期 民中所”,族华通开学中文过始明知华开形的识 文边成初, 明移。始从 形民魏阶中成、晋段开南国与,通北中古发两朝原代展域时是民的,期文族过在,明华孝关程融夏文系(合族帝、的12与推诞角分少行生度)数改的。叙民革核族,述心的汉地“交族区多流与。元中少秦
下列各组史实中,反映了中央政府施行“因俗而 治”的是( ) 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 实施“改土归流③辽代设置南面官、北面官④清 朝开始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在集体备课方面,我们学校也有严格的要求:
在集体备课方面,我们学校也有严格的要求:
比如:我们在复习中国教育发展的专题时:我们会先把 课件作好上传到组内QQ群,然后再讲课件以word文档 打印出来,在集体备课时主备人拿着文档说课,指出自 己选择某段材料、某个习题的原因及目的,其他老师作 补充发言。
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 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从高 考角度来看,与之最为密切的就是文化基础。文化基础包括人文 底蕴课科学精神,正与考纲中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相对应。历史是一门人文色彩浓郁的学科,除了历史知识外, 尤其体现人文领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 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中充分体现
数民族双向交流,取长补短,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隋唐时 期,推行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的交往 ,成就了文化的繁荣与恢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宋辽夏 金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冲突中融合。蒙元时期,疆域 扩大,行省制的创置、宣政院及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使包括少数民 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被置于重要的统一管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 融合。明清时期,设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等,注重对周边地区的防 卫与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 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 求的综合性品质和相关能力。是学生学习该学科之后 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 标的变化》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2020-2021年新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先锋】
2020-2021年新高考专题研究
【独门秘籍】
2020-2021年新高考满分指导
【原创领军】
2020-2021年新高考命题预测
团队 生本 求新 高效
——与大家分享二轮复习策略及模式
备考“策略之一”——加强团队建设,强化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
(此,备22001变主品11)89化要格年年依以指和考考据中学关纲纲国生键的是是学应能变生具力::化发备,根根展的以据据核、培普普心能养通通素够全高高养适面为应发等等依终展学学据身的校校。发人人对中展为才新国和核选生学社心生会,拔思发发分的想展展为要道核需文求德心要化制素素的基定质养必础 , 、和自科主学发文展化、素社会质参的与要三求个制方定面,。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
备考“策略之一”——加强团队建设,强化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的素养。
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学生的高考水平
高考“遵循教材”→“依据教材但不拘泥
于教材” →“脱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 教师视野的高度、宽度在哪里,课堂教学的水 平与边界就在哪里;备考复习的程度在哪里, 高考的成绩就在哪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纲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 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 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 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 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 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纲分析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 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添。
我们加强对课标、考纲、高考真题的研究
课标分析
高考命题研究与备考的抓手
课教 考 标材 纲

明 高考试题
课标分析
2017版课标变化
(1)文本结构变化:新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 学业质量要求 (2)课程结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 (3)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通史+专题、专题 (4)增加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 (5)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6)重视史学理论的考察。
考纲分析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 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添。
(2)考查目标的变化
在2018年考纲基础之上,增加“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 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密切联系社会热点,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 养。发散学生思维,给予学生发表自身观点的权利,让学生敢于张 开嘴,迈开腿,不再单纯只是知识的吸收者,而变为探究知识的主 导者,将人文主义嵌进课堂,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唯物史观 的指导下,更加聚焦整体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我们高三历史组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有经验丰富 的老教师引导,有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发挥中坚力量, 有青春活力的青年教师踏实肯干辛勤付出,我们整个团 队精诚合作,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比如 我在编写古代民族关系的专题资料时,在资料编写好后 我拿给组里资深黄老师查看,他就指出应该把“因俗而 治”补充进去,因为有学者说“因俗而治”是中国历史 上最早的一国两制,要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给学生指出, 所以我整编了这么一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