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论证分析题型选择方法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
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 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 是谁说的或出处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论述
“有业”“敬业”“乐业”时,作者引用 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 中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 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本与题目详析: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思路: 第一段介绍了城市文明弹性的含义、弹 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及其 表征意义,指出当 代城市社会应关注文明弹性问题,引起下文。 第二、三、四段从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 义弹性三方面论述了城市文明弹性的意义和 问题。 第五段强调保护城市文明弹性对建构城 市命运共同体和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总结全文。
文本与题目详析: 文章总体上采用了“总分式”思路: 第一段主要谈“被遗忘权”的内涵
及意义。 第二、三、四段是分述,分别从积极
保护隐私、调和记忆与遗忘的平衡、抵 抗主体身份“被数据化”等方面阐述 “被遗忘权”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了 数字化对记忆、隐私、身份认同的负面 影响。
文本与题目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原文论证和文章思路 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章有全局把握,经过 仔细分析推理和比对才能找准正确选项。
2018年全国I卷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 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 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 “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 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一)句的辨认意识—— 精明地读
3.从结构上看,注意表示过渡、有重要指示代词的 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 句,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论述文的结构 等等。
4.从论证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举例、引证、对 比、比喻、因果、类比、归谬等论证方法的语句。
——阅读时要养成用笔圈划重点词句的习惯
1. 从内容上看,抓住能揭示文章观点、主旨的语句, 抓住每一个段落概括段意语句。
2. 从表达上看,注意文章中表程度范围(非常、十 分、凡是、全部、基本上、大都等) 指代(其、这 个、那些等) 、关联词语(一旦、如果、因此、但 是、然而等)、时间时态(已经、将来等)否定 (不会、不能、不能不)语气(也许、可能、大概、 必定等)、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标志性的语句。
第四段进一步从逻辑上和现实中两个方面论述“照着 讲”和“接着讲”的紧密关系,指出两者无法分离, 相互渗入,并得出“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的结论。
此题为什么故选A?
此题考查考生对原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相关分析的能 力。第一遍读的时候就应该在旁边注上每段主要讲的什么, 段与段之间关系,论证方法等。这样这道题做起来比较容 易。
论证类选择题——分类型,准解题 论证类选择题作为近几年全国卷新出现 的题型,直接体现论述类文本中的论点、 论据、论证三要素,考查考生对文本三 要素的把握能力,对文本说理逻辑思路 的把握能力。该题四个选项涉及文本论 证思路的分析、论证角度的分析、论题 (论点)的分析、论据的使用、论证方法 的分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等等。
选项类型:从文本整体阅读设题:如 整体的论证思路、论证角度、论证重 点、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等
解题技巧 ①整体把握文章:通读全文,画出论题(论点),明 确立论角度或前提;梳理论证层次,画出每层次中 的论证角度和论据,明确其论证方法;画出结论内 容,进一步明确文章观点。 ②分析对照选项:依据上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分 析对照相关选项,看论证思路分析是否合理、论证 角度是否正确、论证重点的分析是否吻合、论点和 论据的关系是否恰当
三、解题原则
• 树立一种信念:答案就在文章之中。

勾画原文
• 牢记三个步骤: 正确转换
对照辨析
相干的)
排异 (与题干不
四、解题指导
• 方法一:强化学生文本意识,抓住 阅读的根本。
一、快速理顺文脉,把握主旨
(一)句的辨认意识——精明地读 (二)文脉梳理意识——流畅地读 (三)整体观照意识——“功利”地读
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方法题常用的 6大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引用论证; (3)对比论证; (4)比喻论证; (5)因果论证; (6)类比论证。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 点。
如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一个》列举了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 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 电子游戏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创造性的思 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 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 种尝试”这一观点
1、从文本局部阅读设题:如每个论证层段 内的论证思路、论证重点、论据使用、论证 方法等 2、局部细研文段:明确每个论证层段的论 题、论证思路、论证重点、论据使用、论证 方法。 3、分析对照选项:依据上述对论证层段的 研读,分析对照相关选项,核对其分析是否 与原文一致
2018年全国II卷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的是( )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 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 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 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 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
文本与题目详析:
文章围绕“新子学”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第一段主要阐述了“诸子之学”在狭义与广义两个层 面上的内涵,并指出它一直延续至今。
第二段先阐释了“新子学”的内涵,并指出它包括两 个内容——“照着讲”和“接着讲”,接着顺势阐述 “照着讲”的内涵以及意义。
第三段主要论述在中西思想互动的背景下,“接着讲” 的内涵以及重要意义。
(一)句的辨认意识—— 精明地读
1. 从内容上看,抓住能揭示文章观点、主旨的语句, 抓住每一个段落概括段意语句。
2. 从表达上看,注意文章中表程度范围(非常、十 分、凡是、全部、基本上、大都等) 指代(其、这 个、那些等) 、关联词语(一旦、如果、因此、但 是、然而等)、时间时态(已经、将来等)否定 (不会、不能、不能不)语气(也许、可能、大概、 必定等)、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标志性的语句。
本文的论述中心是“新子学”,文本详细地阐述了新 子学“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的内涵及其辩证关 系,中间虽然涉及“新子学”是对历史上的诸子之学的内 在继承与发展,但也只是笼统地提到历史上的诸子之学, 并未对其特点加以详细阐述,也未将其与“新子学”加以 对比,“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且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 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 之学的差异。故选A。
文章论述的是“大数据”已经带来的问 题,而非可能带来的问题。主体二三四段重 点论述的是“被遗忘权”的意义,另外, “对我们的认同问题做出了全新论证”表述 错误,文章论述的对象并不是我们的认同问 题,而是通过论述大数据对我们的认同造成 的影响来阐述“被遗忘权”的意义。
2018年全国III卷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A. 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 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 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 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 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 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 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 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确、合理的论证方法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让勇者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 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压, 顽强抗拒厄运;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 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 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 志向。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 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 方就是另一片蓝天。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畏难。 —— “放弃训练、考试撞运” 。
第二、迷茫。 ——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
第三、低效。 ——不会比较、转换,不懂逻辑推理,
越做越糊涂。
几点启发
1.要适应新形势,在整体阅读理解的 训练上下功夫,找对策。
2.要改变学生答题时点对点比较的简 单思维方式,强化其理解的深度与 广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证分析题的解答方法指导
学习重点:
1、认识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 的要求以及论证分析题的题目特点;
2、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是做题的前 提;
3、通过完成2019年1、2、3卷的论 证分析题,掌握选择方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 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 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 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 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 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 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 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 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来 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 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 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几个组成部分,用 “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 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各个比喻都十分贴切, 丝丝入扣
(5)因果论证;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
(一)句的辨认意识——精明地读
3.从结构上看,注意表示过渡、有重要指示代词的 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 句,注意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论述文的结构 等等。
4.从论证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举例、引证、对 比、比喻、因果、类比、归谬等论证方法的语句。
——阅读时要养成用笔圈划重点词句的习惯
wenku.baidu.com
为什么C项表述不正确?
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的能力。 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道理论 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事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的总 称。 文章第三段,制度弹性没有反 面论述,故C项表述不正确。
阅读2019年全国卷1论述类文本,回答 下列题目为什么选D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 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 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 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 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 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以上文段针对每个事例分别作了原因探究,揭示
了人物在磨难中取得非凡成就的原因,很好地架起事 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6)类比论证。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 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 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 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 将自己受到不切实际的赞美即受 蒙蔽这一事实类推到齐王的身上, 生动地证明了“王之蔽甚矣”这 一论点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 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
中证明论点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中,
先从反面以普列汉诺夫为例,说 明“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 解。接着又从正面以诸葛亮和徐 庶等用“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 的人为例,通过对比,证明会意 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 来证明论点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 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 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 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 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 的方法。D项,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 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 人民”。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