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冰川地质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搬运特点: ① 机械搬运; ② 搬运力巨大; ③ 搬运过程不损失能量; ④ 无分选; ⑤ 无磨圆。
冰川的搬运方式:载运和推运
搬运物在冰体中部位冠 名不同:
分布在冰川表面的称为
表碛;分布在冰体内部 的,称为内碛;分布在 冰体底部的,称为底碛 ;分布在冰体两侧的, 称为侧碛。如果两条冰 川汇合,相邻两个侧碛 就合而为一,夹于冰川 中部,称为中碛。
二、冰川作用的影响 1、地壳均衡调整 2、海平面变化 3、水系和水文条件改变 4、生物变迁 三、冰川作用的原因 1. 天文说 (1) 太阳辐射能变化说 :太阳是个变光的恒星; (2) 地日距离变化说(米兰柯维奇律):地球自转轴的倾 斜度和地球公转的轨道偏心率的周期性变化造成地面 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变化。
鼓丘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冰水:冰川分布区冰雪融化水。由冰水搬运和堆积的沉积 物(主要来源于冰碛物),称为冰水沉积物。 冰水地貌 一、 冰水扇 终碛堤外呈扇形分布的冰水沉积体。一系列冰水扇相连可 构成冰水平原。
二、 纹泥 冰水注入湖泊而形成的的纹层状沉积。由浅色细砂、粉砂 层与深色细粉砂、黏土层交互而成,层理细薄。每个年层 分两部分:下部为以沙土为主的夏季浅色部分,上部为以 黏土为主的冬季暗色部分。
角峰
鳍 脊
冰蚀谷 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成的谷地称冰蚀谷。
V形:冰期前的河谷 U型:冰川冰蚀作用后 形成。谷底、谷坡留 有冰川擦痕或磨光面。
冰川擦痕
羊背石 冰川底下的岩石突起部分,因冰川在上面运动而 逐渐侵蚀变成圆顶的小丘。其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 致。羊背石迎冰面较平坦,光滑,微倾斜;羊背石背冰面 较陡,不平坦,有被拔蚀而形成的阶梯。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
第三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第五节 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 第六节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大约十分之一的地球陆地表面被冰川覆盖。冰川的地质作用是改 变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区表面形貌的主要作用。对气候和海平面升 降影响很大。
冰川零星分布 在中、低纬度 的高山和高原 上气温在零度 以下的地带; 这部分冰川称 为山岳冰川 。
(1)冰斗冰川 主要分布在雪线附近、呈围椅状的半圆形凹地。主体位于 冰斗之内,仅有一短小舌状体(冰舌)溢出的冰川。如果 冰斗冰川的补给量增大,冰川就流出冰斗,呈盾牌状悬贴 在山坡上,称为悬冰川。
(2)山谷冰川 冰斗冰川进一步扩张进入山谷就形成山谷冰川。
冰川:是在重力和压力的影响下由雪源地向外缓慢 移动着的冰体。
南极冰川
第一节 冰川的形成与运动 一、冰川的形成
1、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界。 雪线以上:积累量大于消融量; 雪线以下:积累量小于消融量; 雪线高度H的影响因素 (1)气温:与H成正比。赤道区H最大。 (2)降雪量:与H成反比。H最大值地 带是南北纬20°~30°的干燥区; (3)地形:陡坡H比缓坡H大,向阳坡H 比背阳坡H大。
2、大气成分变化说 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的作用:含量少时为冰 期。 火山作用:火山灰遮挡太阳辐射能。 3、洋流变化 4、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导致大陆位置的变化,陆地发生大规模升降, 形成全球规模的山链,引起大洋的多次开合。致使全 球气温显著降低,造成南极大陆四面环洋,水汽补充 充分,提供大量降雪。
二、冰川的沉积作用与冰碛物 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由冰川形成的沉积 物统称为冰碛物。松散的冰碛物堆积层,称为冰碛层。已固 结的冰碛物,称为冰碛岩。
冰碛物的特征
① 均为碎屑物。碎屑矿物中可见容易风化的铁镁质矿物。 ② 冰碛物分选性极差,大至漂砾,小至粘土,混杂堆积在 一起,形成“泥包砾”的现象。 ③ 冰川中的碎屑颗粒彼此不相磨擦、碰撞,故冰碛物磨圆 度极差。
羊背石迎冰面较平坦,光滑,微倾斜;背冰面较陡, 不平坦,有被拔蚀而形成的阶梯。
冰斗 、角峰、 刃脊及其发育 过程
冰川地貌小结
鳍 脊 角 峰
冰 斗
冰川 谷
第四节
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一、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可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坠落冰面的岩块 一并冻结在冰体中向前搬运,称为冰川的搬运作用。
纹泥可以帮助确 定冰盖撤退期间 事件发生的时代。
二、 蛇形丘
冰川下部的冰融隧道中的流水沉积体。特点:狭长曲折的 高地,由砾石、粗砂构成,有一定分选性和交错层理。
第六节
一、冰川作用 1、全球冰期
冰川作用及其原因
地球历史中气候的冷暖变化频繁:寒冷时期,冰川大规 模发生,冰雪覆盖面积迅速扩大,称为冰川作用,对应的 时期称为冰期;气候温暖时期,冰川消融,面积缩小,称 为间冰期。
2、冰川冰的形成 成冰作用(成冰过程):雪花→粒雪→粒状冰→冰川冰 冰川冰是由雪压实冻结成冰, 水成冰是由水冻结成冰。
冰川在雪线以上的部分称为 积累区(粒雪盆),在雪线以 下的部分称为消融区(冰舌)。
累积量与消融量之间的平衡
控制冰川的前进和退缩。
二、冰川的运动
引起冰川运动的因素是:重力和压力 冰体在压力下呈塑性;高山区冰川主要靠重力,由高处往
单式:从粒雪盆中流出的一条冰川。
复式:从两个以上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雪盆中流出的冰川汇合体。
(3)平顶冰川(高原冰川、冰帽) 冰川分布在高山地区的边缘山地,或高纬度地区的高原处。 基本上呈面状,其规模比大陆冰川小得多。冰川自中心流 向四周,在高原边缘会形成许多短小冰舌,形成悬冰川和 山谷冰川。
(4)山麓冰川 山谷冰川流出山口到达山麓地带的冰川。若干山麓冰川可 会合成一个面积广阔的冰源。
低处流; 两极冰川主要靠压力,往外流。
冰川运动速度缓慢而且不平衡 高山冰川流速:几米~几百米/年 南极冰川:约数十米/年 观测冰川移运速度的方法:在冰川上 打桩,对桩位进行观察(固定桩位测 量);
冰 川 的 运 动 方 式
运动中的冰川其变形具有垂向差异性。上部以脆性为 主,下部以塑性为主。冰川不同部位的运动速度不同,底 部和两侧基岩因摩擦而运动慢;上部和中间运动快,这种 差异将导致冰川表面发生冰裂缝。裂隙常呈八字形排列。
(1)冰碛丘陵:冰川退却、冰体融化,冰碛物均沉落于底 碛之上所形成的波状起伏丘陵。
(2)侧碛堤:山谷冰川的两侧在冰川退缩时,由侧碛构成的
顺谷地延伸的条状岗地。
(3)终碛堤或终碛垅:当气候条件稳定时,冰川将冰运物 源源不断输送到冰前堆积,形成弧形的垅岗,称为终碛堤 或终碛垅。
(4)鼓丘:冰川在后退过程中,其冰床上形成一层厚度不等 的底碛,在底碛常呈平滑的圆状隆起,我们称为鼓丘。 鼓丘 通常成群出现,外表卵形,主要由冰碛所组成。

地史上大规模冰期主要有: ①新元古代的成冰纪(前寒武纪)
②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
③第四纪。
2、第四纪冰期研究现状 最早第四纪冰期划分:四次冰期、三次间冰期。根据研究第 四纪冰川作用频繁,共有20次。近80万年来,每10万年有一 次冰期和间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在国际 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 山为标准,根据对阿 尔卑斯山第四纪的山 岳冰川的研究,确定 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 亚冰期。
第三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的沙石对冰床 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冰川的刨蚀作用。 挖掘作用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一种机械破坏过程。
磨蚀作用
(1)挖掘作用又称拔蚀作 用,是指冰川在运动过程中 ,将冰床底部及两侧边坡基 岩破碎并拔起带走的作用。
(2)磨蚀作用又称锉蚀作用,是指冰川以冻结在其中的岩 石碎屑为工具进行刮削、磨蚀冰床的过程。
冰川跃动:冰川发生阵发性的快速运动。
冰蘑菇
冰塔
冰川发生消融时,可形成 冰蘑菇、冰塔(因冰川表 面长时期发生差异消融所 成 )。
冰川按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划分:大陆冰川、山岳 冰川 1.大陆冰川:面状分布、冰层厚、流向大海; 格陵兰冰盖:174万Km2, 最厚3400m; 南极冰盖:1300万Km2 , 最厚4200m。
二、冰蚀地貌
冰斗 是由冰川的刨蚀作 用形成的具三面陡壁的 围椅状洼地。
鳍脊与角峰 随着冰斗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靠拢,两冰斗之 间的分水岭变得越来越窄,形成像鱼鳍一样的山脊,称为鳍脊。当 3个或3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冰斗,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冰斗的后壁 不断后退,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最终围成一个尖锐、似金字 塔形的山峰称为角峰。
第二节 冰川的类型
格陵兰冰盖
南极冰盖
格 陵 兰 岛 冰 盖
根据海温和山地冰川的观测 分析,估计由于近百年海温 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量约为 2~6厘米。其中格陵兰冰盖 融化已经使全球海平面上升 了约2.5厘米。
南极海中的冰山
南极中山站
南极长城站
2.山岳冰川:又称阿尔卑斯式冰川
(1)冰斗冰川、悬冰川 (2)山谷冰川(单、复式) (3)平顶冰川(高原冰川) (4)山麓冰川
④ 岩块和砾石无定向排列,杂乱无章,亦无层理。
⑤ 冰碛物表面常有磨光面或交错的钉头形擦痕,还可出现 凹坑和裂隙。具冰川擦痕的砾石称为条痕石。
⑥ 扫描电镜可见冰碛物中的石英砂粒形状不规则,棱角尖
锐,表面据偶蝶形洼坑,坑内有贝壳状断口及平行阶坎。 ⑦ 冰碛物内部化石稀少,常保存寒冷型的孢子花粉。
三、冰碛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