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一生》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1.4 植物的一生 教案
《植物的一生2》教案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2、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探究自然界生物的兴趣,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2、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建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植物的一生》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动物的生长周期内容之后,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探究。
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的内容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生长周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依据生活经验粗略了解到植物的一生由那几个环节,但是并不明确。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能用来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2、了解芽的结构和芽的发育教学难点:1、科学探究中如何控制变量2、芽的结构和生长发育【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学法: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教学准备:1、幻灯片;2、事先让学生查找关于种子萌发的相关资料3、芽的模型、图片和视频【教学过程】【作业】完成作业本及《课时集训》1.4.2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植物的一生三、探究四、芽的结构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芽的结构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顶端分生组织——使芽轴不断伸长。
《植物的一生》教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植物的一生》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
《第一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循环,并初步认识植物的成长与生长。
首先,培养学生对植物一生各个阶段的整体认知能力;其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理解自然界的生命规律;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阶段特征,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和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自主总结出植物生长的规律和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方面,首先需准备多种植物的种子或幼苗供学生观察和记录其生长情况。
同时准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以辅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此外,还需要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用于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学环境的准备也需要提前进行布置和整理,以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段生动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展示植物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长为成熟植物的各个阶段。
此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随后,教师会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环节接下来,教师将详细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
首先,会介绍种子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组成部分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随后,讲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包括吸水、细胞分裂和胚芽的发育等。
此外,教师还会介绍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一环节将结合图示、模型和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环节理论学习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种子萌发的实验。
首先,学生将按照教师的指导准备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水等。
然后,学生将亲手进行种子的种植和养护工作,如浇水、观察等。
1.4植物的一生-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植物生长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机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ຫໍສະໝຸດ 培养:学生们在探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建立了植物生命活动的系统观念,形成对植物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培养了生命观念。同时,学生们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
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菜园、花园中根据植物生长的需求进行种植和管理,或者在家中进行植物繁殖实验。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1.植物的生长过程
-种子的形成
-种子的萌发
-植物的生长
-开花
-结果
2.植物的繁殖机制
-有性繁殖:花粉与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无性繁殖:不需要花粉与卵细胞的结合,如扦插、分株等
3.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光照: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水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学生1:光照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有重要影响,植物需要光合作用。
学生2:水分对植物的生长也非常重要,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学生3:养分是植物生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课堂小结:
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请大家来说一下自己的收获。
浙教版7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第4节植物的一生1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掌握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5、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6、知道花的结构。
7、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8、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2学情分析1、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3重点难点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掌握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知道花的结构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植物的一生引入一、种子的结构1.观察浸胀的蚕豆种子。
(1)先观察蚕豆种子的外形。
(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蚕豆种子的胚,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2.观察浸胀的玉米种子。
(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的胚。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碘液,能看到变蓝色,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3.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这是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
其中胚又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不同点是:蚕豆种子无胚乳,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有胚乳,有一片子叶。
4.植物种子的分类。
(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①有胚乳种子,如水稻、小麦、玉米、蓖麻等。
②无胚乳种子,如大豆、花生、黄瓜、菜豆等。
(2)根据种子里有无子叶分为:①单子叶植物种子,如小麦、水稻玉米、高粱等。
②双子叶植物种子,如南瓜、大豆、花生、橘子等。
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在有胚乳的种于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里。
二、种子的萌发1.种子的结构是种子萌发的基础,种子中活的胚,是将来发育成幼苗的结构基础,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 教案
§1.4植物的一生(3)【学习目标】1、了解芽的结构和芽的生长;了解花的和结构和功能;3、知道顶芽与芽的生长关系。
【学习重点】➢芽的结构和生长。
【学习难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22—25页,然后完成基础部分。
课内小组交流,对学,群学,互帮互助,纠错,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时间5分钟)1、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区分顶芽和侧芽?顶芽和侧芽的生长结果怎样?2、一年生的被子植物经历哪些生长期?【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各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进交流,课内讨论,不做与课堂讨论无关的事情,上台展示,组间点评,时间25分钟)1、根据下图芽的结构写出各结构名称及发育的结果(生长点的外侧部分)1是,发育成;(芽轴顶端的结构)2是,能使芽轴逐渐;(芽轴四周的结构)3是,发育成;(枝芽的中间部分)4是,发育成;(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5是,发育成。
2、桃花的结构(学生根据23页的观察花的结构活动,完成下面的空格)根据上图填写花的各部分结构:1是花柄,2是,3是,4是,5是,7是,里面含有,5和7合是,8是,9是,10是,3、9和10合起来是,11是3、根据桃花结构填写下面花蕊的结构雄蕊(里面有花粉)花蕊雌蕊里面有4、读课本P22图1—39,分析得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怎样的?并说说什么叫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3、请在植物的生长时期图中填上相应的生长时期。
(P24)【思考与讨论】1、植物的生长时期与动物的生长时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2、“种子是植物生长时期的起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拓展部分】(学习程序:课内先独立完成拓展部分并对答案,小组汇报。
时间5分钟)1.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的是( )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台戏 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2.我们平时常吃的西瓜和西瓜籽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花和果实 D.花和种子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4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 知识掌握:学生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描述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延伸、花和果实的形成等基本过程。他们还能够解释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2. 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参与实验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如何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并能正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一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植物的一生是如何经历的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植物的生长魅力。
简短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② 设计有趣的比喻、卡通插图等,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③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互动式的板书,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板书设计可以以植物生长的过程为主题,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展示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在板书中,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标出各个阶段的关键步骤,如种子发芽、根的生长、茎的延伸等。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卡通插图,如植物生长的动画,使板书更具趣味性。在互动式的板书设计中,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积极交流想法和观点。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尊重不同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4. 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们通过分析植物生长的案例,培养了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提出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3
3.5植物的一生(一)
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重点难点
种子的主要结构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引入]将学生五一期间的作品进行展示,完成:植物的一生
一、种子的结构
[师]在黑板上画出种子结构示意图
1.蚕豆的结构[花生]胚和种皮
[小结]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家乡,了解生活,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未知的精神,这可以认为是一个新课程理念下的必然,作为教师,如何对课本知识进行更好的构建,将其中的知识融会于学生的已知范围,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课本走向生活,从抽象的知识走向实践的指向...
该做的还有很多。
2.玉米种子的胚和种皮。
3.比较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相同品不同点。
[师]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4.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5.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2.注意变量的控制选择
3.对照课本上的设计方案,分析要比较哪些证据?
[师]从实验结果来看,阳光影响植物的生长一个次要原因。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空气水分温度
4.种子萌发的过程
5.探究水稻萌发的因素
[课堂练习]
[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2023-2024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_1-4 植物的一生 第4课时
《植物的一生》(第4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第4节一、设计说明本节的重点在于学习种子植物类型中的被子植物,探究被子植物的一生历程,以此作为学生探究现代植物学习的启蒙,也为下面各章节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了解一株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周期和一株植物的6种器官,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认识植物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周围其他的植物,获得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科学的了解。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一生,从中产生珍爱生命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及体验收获的快乐。
解剖花是本节的难点。
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教师要加强指导,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进行观察和制作。
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花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花的结构。
(2)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3)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花的主要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
(2)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教学难点解剖花的操作、花的主要结构与果实种子间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花的结构课件、被子植物的花(学生实验用)、放大镜、小刀、白纸、胶水六、教学过程[引入]: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你知道花是怎样变成果实并产生种子的吗?(出示PPT)第四节植物的一生(四)一、花的基本结构[(出示PPT)]: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鲜斗艳的美丽景色。
归纳:虽然花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花有什么结构?让我们来观察。
[实验]:观察花的外形(出示PPT):结合图片,指导学生参照课本上“花的结构图”,有步骤地观察以下内容:1.花柄:它的颜色、着生的部位。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植物的一生》(种子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材探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自主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并画出相关结构,然后进一步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对种子进行分类,并就种子的营养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植物的一生”是《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课时教材重点阐述了种子的结构,且侧重于利用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自行得出其相关结构,通过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来对种子进行分类。
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学习了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观察能力。
但初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认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教师在重视探究式教学时,更应该教会学生初步实验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梳理不同种子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理解种子的两种分类方式: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
2.2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交流、观察、动手实验等环节,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种子结构的探究,逐步养成关注自然界的习惯和尊重自然的态度;培养小组合作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3.1 展示学生成果,引入新课3.1.1 展示部分学生活动成果,如图1所示(课前一周左右每生分发几粒绿豆种子,让学生自行种植)。
3.1.2 引出新课:种子播在土壤中,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长出幼苗,因此要了解植物的一生,必须先了解种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活动成果引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成就感。
3.2 种子结构3.2.1 观察种子学生每两人一小组,发放适量的种子(放在小烧杯里):向日葵种子、绿豆种子、水稻种子,并用媒体展示对应的植物。
在观察种子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关于种子,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明确本节课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种子的结构怎样?不同种子该如何分类,还有种子的营养等。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的一生教案
浙教版新教材科学七年级下册第⼀章第四节植物的⼀⽣教案第四节植物的⼀⽣教学⽬标:1.知道种⼦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和⽆胚乳种⼦的区别,单⼦叶植物种⼦和双⼦叶植物种⼦的区别。
3.知道种⼦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形成的⼤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描述植物的⽣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的结构;教学难点:如何进⾏探究第⼀课时教学⽬标1.知识⽅⾯:⑴识记双⼦叶植物和单⼦叶植物种⼦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叶植物种⼦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叶植物和单⼦叶植物的概念;⑶识记种⼦的成分。
2.能⼒⽅⾯: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叶植物种⼦和单⼦叶植物种⼦;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较单、双⼦叶植物种⼦的区别,培养学⽣处理加⼯信息能⼒、归纳总结能⼒和书⾯表达能⼒。
⑶探究种⼦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般⽅法,培养学⽣的观察能⼒、操作能⼒、思维能⼒和创新能⼒。
⑷通过单、双⼦叶植物种⼦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的实践能⼒、初步设计实验的能⼒、观察能⼒和思维能⼒。
3.思想情感⽅⾯:⑴通过学习种⼦的结构,向学⽣渗透⽣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的成分,向学⽣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的创新⼈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叶植物种⼦和单⼦叶植物种⼦,识记单、双⼦叶植物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第⼆课时教学⽬标:1.通过⼩组的合作探究,理解种⼦萌发的条件。
2.初步学会通过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萌发外界条件的⽅法3.参与探究实验,体验通过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养成对问题进⾏科学探究的习惯。
4.通过模仿探究种⼦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
教学重点:种⼦萌发的条件;探究种⼦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
教学难点:种⼦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探究种⼦萌发外界条件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学⽅法:依据初⼀学⽣参与意识强,思维积极主动的特点,采⽤了探究、创新教学法。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
科学初一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教材分析]本课要紧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及不同种类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了解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划分依据。
本课还安排一个学生实验、一个观看与思考、两组讨论。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看、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难点是:1.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生物学知识积存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正处在积极思维的年龄段,凡事都想明白什么原因。
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明白种子的要紧结构;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优于其他三类植物的缘故;【二】能力培养1、学会科学观看的差不多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看、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1、参与搜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2、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欢乐。
[教法设计]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预备]【一】教师活动1.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初一学生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具备的能力及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教具预备。
实物投影仪、浸软的菜豆种子、浸软的玉米种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
3、制作CAI课件。
【二】学生活动1、预备红色、黄色、绿色、黑色水彩笔各一支;2、搜集五种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其中要有松子〕。
第五节植物的一生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植物的⼀⽣教学设计(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第1课时)⼀、设计说明本节的重点在于学习种⼦植物类型中的被⼦植物,探究被⼦植物的⼀⽣历程,以此作为学⽣探究现代植物学习的启蒙,也为下⾯各章节知识的学习进⾏铺垫。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要让学⽣深⼊探究⽣物⽣命活动中⼀些有意义的问题,了解⼀株植物的⽣长变化过程,从种⼦到种⼦的⽣长周期和⼀株植物的6种器官,从⽽在头脑中建⽴⼀个认识植物的“模型”,并运⽤这个“模型”去认识周围其他的植物,获得对植物⽣长变化过程的科学的了解。
培养学⽣认真、细致地观察植物的⼀⽣,从中产⽣珍爱⽣命和进⼀步探究的欲望及体验收获的快乐。
学⽣对种⼦结构进⾏观察的尝试,可能会由于胚⼩、易破坏,单⼦叶植物的胚还不易剥离,不能顺利完成实验操作。
对此,⽼师要给于帮助,指导学⽣进⾏正确的操作。
⼆、教学⽬标1、科学探究⽬标探究种⼦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标:(1) 知道种⼦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和⽆胚乳种⼦的区别,单⼦叶植物和双⼦叶植物种⼦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标:通过学习种⼦的结构,初步树⽴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植物种⼦的结构;种⼦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由于胚⽐较⼩,容易破坏,单⼦叶植物的胚还不易剥离,所以实验中认清胚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准备浸涨的菜⾖种⼦、浸涨的⽟⽶种⼦、⼑⽚、放⼤镜、碘液(带滴管)六、教学过程[引⼊]:同学们,“春华秋实”,每当春天来临,农民们就要忙着耕耘播种。
种⼦播在⼟壤⾥会长出幼苗、然后开花结果,等待秋天的收获。
(出⽰PPT)[提问]:种⼦在⼟壤⾥为什么能长成幼苗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下种⼦的结构:⼀、菜⾖种⼦的结构[观察实验]:(浸涨的)菜⾖种⼦的结构[观察指导] :1.先观察菜⾖种⼦的外形2.剥去种⽪,掰开⼦叶,⽤放⼤镜观察菜⾖种⼦的胚,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叶四部分组成。
3.要求每个同学认识菜⾖种⼦的结构,进⼀步巩固,能⽤⼤括号的形式写出菜⾖种⼦的结构。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一生教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教案《植物的⼀⽣3》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课时备课⼈:莫美雅【教学⽬标】科学探究⽬标(科学过程与⽅法⽬标):1、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或是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的学习兴趣2、⿎励学⽣利⽤⼿上的⼯具或是实物,通过观察、猜测、动⼿实验、⼩组讨论等⽅法认识花的完整结构科学知识与技能⽬标:1、知道花的结构2、知道果实和种⼦形成的⼤致情况3、能描述植物的⽣命周期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标:1、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向学⽣渗透⽣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激发学⽣探究⼤⾃然中⽣物的兴趣,培养学⽣⼩组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标:结合果实和种⼦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作者在培育新品种⽅⾯的贡献,进⾏⽣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植物的⼀⽣》节选⾃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植物的⽣长周期。
这是学⽣在学习了动物的⽣长周期内容之后,对植物的⽣长周期进⾏探究。
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的内容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认知规律的统⼀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对“⽣长周期”这个概念并不陌⽣,已经有⼀定的知识积累。
依据⽣活经验粗略了解到植物的⼀⽣由那⼏个环节,但是并不明确。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乐于探索⽣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有⼀定的独⽴思考能⼒,所以完全有能⼒进⾏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花的结构2、植物的⽣命周期教学难点:花的主要结构及其与果实、种⼦间的关系【教学⽅法与教学准备】教法:本节课运⽤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的⽣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法,突出学⽣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学法:本节课指导学⽣⾃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观察法教学准备:1、幻灯⽚;2、花的结构的图⽚、相关视频;3、植物⽣命周期的视频【教学过程】【作业】完成作业本及《课时集训》1.4.3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植物的⼀⽣四、花的结构花被花萼(由萼⽚组成)花花瓣(⼜叫花冠)雄蕊花丝花蕊花药——内有花粉柱头雌蕊花柱⼦房——内有胚珠其他部分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花萼或凋落或存活)⼦房壁——果⽪⼦房珠被——种⽪胚珠——种⼦受精极核——胚乳果实(果⽪和种⼦)受精卵——胚五、植物的⽣长时期死亡结果种⼦萌发开花幼苗⽣长发育。
科学七年级下浙教版3.5植物的一生教案2
3.5植物的一生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小组讨论;通过的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认识花的主要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并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学会利用资源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分析通过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及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观察、动手实验,让学生知道花的结构。
教学难点确定为:能用花的结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看图激趣,质疑引入”,第二部分是“观察实验,探索新知”,第三部分是“发现规律,激发信心”。
(一)第一部分是“看图激趣,质疑引入”首先出示几种不同的鲜花,再让学生观看“花”的多媒体画面,利用实物和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欲望,教师再适时抛出问题:这些花虽然千姿百态,但都具有相同的结构,你们想知道花的结构吗?(或你想知道有关花的什么知识?)这样就自然引出新课。
(二)第二部分是“观察实验,探索新知”实施新课程主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着这一理念,我对“花的结构”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任务和问题,让学生根据现有的所有资源(包括:实物、工具、老师提供的资料、生活经验、课本及小组的其他成员)大胆实验逐步来认识花的结构,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学生都能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自主探究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得出结论,小组汇报时,教师进行引导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板书,再根据多媒体和桃花模型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深化,让学生明白花因为各种各样,所以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几种,引出单性花和两性花;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教学内容,先让学生看电影片断,知道开花传粉以后经过一些变化,花儿会结果,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内容,学生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并判断果实和种子是花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被虫吃掉雌蕊的花能结果吗?来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巩固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一生》教案种子的结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
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
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
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可举一些实例。
(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
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
以此问题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
(八)种子的成分。
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教学方法实验观察与探究的方法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
二、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三、新课的设计:(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讨论,把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其为变量。
变量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
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
利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
(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
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
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件最好。
(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
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
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
(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
若外界条件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
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五)讨论: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六)种子萌发的过程。
看挂图,学生总结。
在适宜的条件下,胚根会发育成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
思考: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中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直至消失。
你知道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吗?芽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
(2)知道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2、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
教学重点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教学难点芽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一些手段(录像、教具、动画等)突破难点。
教学设计(一)芽的种类: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
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
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
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
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
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
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
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
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花的结构及植物的生长时期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探究花的结构2、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2)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3)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花的主要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4、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1、花的主要结构。
2、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
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
另外在粘贴过程中要注意美观。
教学设计一、引言: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
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二、新课:(一)花的基本结构放录像,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鲜斗艳的美丽景色。
归纳:虽然花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花有什么结构?让我们来观察。
观察和解剖桃花的结构。
在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
避免花损坏了,而花的结构又没有看清的现象,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课本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教师请学生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在观察花的结构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思考。
如(1)桃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2)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什么?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
1、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
再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
3、总结: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
填写书上109页的表格。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提问:花粉和胚珠有什么用?教师讲解,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就能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三)植物的生长时期小结被子植物的一生。
思考讨论:植物的生长时期与动物的生长时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