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合集下载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
员;太阳不是绕着地球转。
◆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的判断的反映形式。如:①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②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凡是画家都是艺术家,齐白石是画 家,所以齐白石是艺术家。”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3)认识发展的历程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顺 利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挫折。
◆感觉——是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的表面的个别的属性和特性的反映。如:视觉反映
事物的颜色、听觉反映事物的声音等。
◆知觉——将各种感觉加以综合,形成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如:
关于苹果的知觉,就综合了它的色、香、味等感觉。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对
事物形象的再现。如:你对某名胜古迹旅游后的印象。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如:物质、认识等。 ◆判断——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或断定。如:张三是优秀团
注意:“来源”和“途径”不同,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 验”,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 径。(来源只有一个,途径有两条)
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何而来、从无 到有”。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认识论的主干知识
实践观(实践的含义、特征、分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观(认识的含义,真理含义、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识的基础,是检验 2023年 广东高考 选择题 实践是认识基础
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2023年 江苏高考 判断题 实践是认识基础
一标准。
2023年 湖南高考 选择题 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 识基础
本课知识高 考考查频率 较高,主要 涉及选择题, 主观题。
3.阐述认识运动 2023年 全国高考 选择题 认识反复性、无限性
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是检验认识的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和发展真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
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 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统一
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核心考点
时政热点
从党的二十大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年8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
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文章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 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 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 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
核心考点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认识与实践
含义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不要求一定是正确的)
认 识 形式、
阶段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实践基础上、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 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事物的本质、全体、 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复习课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运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认识的本质。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学会在实际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认识问题。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对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理解,掌握科学方法论。
1.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对认识论有初步的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他们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等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2.学生在思维上逐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但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仍有待培养。本章节教学需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引导他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认识问题。
接着,我会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争议?”这个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究新课内容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索认识的奥秘。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件-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①客观事物 ②主观认识
本身不能“自言其明”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权威的话 科学理论 原有的认识
无法证明
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 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主观认识
实践 (桥梁)
客观世界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 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哲学部分知识体系框架
第1课:哲学基本理论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 第2课:辩证唯物论

把握规律
3.1、总特征1—联系观 证


第3课:唯物辩证法 3.2、总特征2—发展观 唯

3.3、实质与核心-矛盾观 物




第二单元
第4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社会与 第5课:社会历史观

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

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形式
对象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
内容
性质
相符合
真理
人的认识
客观对象
不符合
谬误
注意: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 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不容混淆
初级阶段
发展、深化 依赖于
理性认识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文 化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未来
单元知识体系
人的认识从何 认识与实践(认识的含义和形式;实践的含义形式特点)

探索认识 的奥秘
认识论
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 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论道理是(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习近平告诫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 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这表明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需要不断提升 主体素质,③④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中的“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说法错误, 且直接经验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排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才是实践。
•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是存在的。
•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 实践是社会性活动,所以单个人的孤立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 • 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认识的目的是认识世界。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教学设计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教学设计

《探索认识的奥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认识的基本观点,掌握认识的过程和规律;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认识的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科学认识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的过程和规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的基本观点;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认识的再三性和无限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的过程和规律;2. 制作PPT课件,便于教室讲解;3.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认识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认识的奥秘。

(二)新课讲解1. 认识与实践的干系通过讲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让学生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和目标,以及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通过讲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内涵和区别,让学生了解认识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同时,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 认识运动的规律通过讲解认识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了解认识是一个不息再三、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同时,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认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4. 认识的再三性和无限性通过讲解认识的再三性和无限性,让学生了解认识是一个不息再三、螺旋上升的过程,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们要不息探索认识的奥秘,不息追求真理。

(三)教室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盘绕本节课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讨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的方法和途径。

2. 提问与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

(四)小结与作业1.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反复性:
强调认识过程曲折,不是 一帆风顺的
(2)无限性:
强调认识无限发展
(3)上升性:
强调真理不断超越自身
【注意】①直线论和圆圈式的循环论是错误的。 ②真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 前发展,不断地超越自身。②人类认识是有限性(就每个人来说或就认识的每一次 实现而言)和无限性(就认识主体和认识的基础来说)的统一。
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
C
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比较
理解
侧重点
关键词
客观物 质性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 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 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强调实践受客观 因素的影响
“主体”“对 象”“手段” “结果”
【典例1】(2022·湖北)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
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
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
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
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
所以我们说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注意】可以说的。
●知识拓展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区别: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 互对立的。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复习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 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世界观原理) (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世界观原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方法论) (3)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 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世界观原理) ——坚持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论)
(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世界观原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方法论) (2)同一条件下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世 界观原理) ——把握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方法论)
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概念、判断和推理
水平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 感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能 够指导实践顺利发展,而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人们的实践活 动受到挫折
②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③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④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的认识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C
2.2022年11月3日,我国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大科学工程——多模
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在北京怀柔科学城竣工,未来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选择题:全国卷、山东卷、湖北卷 主观题:江苏卷
3.热点预测:考查时可能结 合太空探索、党和国家政策
选择题:全国卷、河北卷、海南卷、广东卷、变化、法律的修订、大兴调
山东卷、湖北卷
查研究之风、研学等为背景,
选择题:全国卷、湖北卷、 主观题:天津卷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认识 论相关考点。
复习目标: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例如:想②喝实水践(是思“维主活观动见)之—于—客喝观水”(的物活质动活,动“)客;观学见生之的于学主习观不”是就实是践错。误的 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 在。(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与客观的活动。)
例如:设计方案(主观) →修 建 桥 梁( 实 践 )←桥梁 (客观)
核心考点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的含义和属性
1、真理的含义:
内容
对象
性质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形式
认识
相符合
客观对象
真理
注意:真理和谬误 有着严格的界限
不符合
谬误
2.真理的特征: ➢
客在一观定性范围内,表真明理:与真谬误理的是界绝限对不的容混淆。 条具在一件体定性性条件下,表真明理:与真谬理误相是互相转对化的。 结论: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实 践 是
是认识发 展的动力
认识在实践基 础上的深化和 发展:更多、 更深,更全面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更源自学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 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第四课 探案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

第四课 探案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必修4)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使 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先烈的 美好憧憬和遗愿正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现在眼 前。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D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高考怎么考?
2.【2023辽宁】下列各民族谚语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刀在石上磨,人在干中学”(哈尼族)
一轮复习《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宏观在胸:认识论
请与同桌复述、回忆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点拨 1.认识、实践的主体:人;客体:客观事物。 2.认识的不同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关系。 获得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认识的来源:实践。 3.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客观物质性 4.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新问题新要求;认识工具;认识能力)。
②“十个嘴把式,顶不住一个手把式”(汉族)
③“十耳听不如双眼见,十眼见不如双手干”(傣族)
④“不吃菜叶不知饥饱,不挖河水不知深浅”(阿昌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高考怎么考? 3.【2023新课标】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 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 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历史的认识, 可见( )
“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总是奋斗者笃行的足迹,”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及其特 点的知识加以阐明。
高考怎么考?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政治年级高三学期秋季课题探索认识的奥秘教学目标政治认同: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追求真理。

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树立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观念,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真理。

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含义、特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难点:真理的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去年9月23日到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杭州隆重举行,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亚运会,来自亚洲和中东4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2000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相信在屏幕前的有些同学甚至亲身感受过这场盛会。

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亚运会,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起来复习第四课第一课时。

首先,请大家一起梳理有关认识论的重要知识,并绘制思维导图。

绘制好的同学,可以和老师的校对下,进行查漏补缺。

【讲授新课】议学活动1:亚运会初探索——揭开认识的面纱。

看得见数字烟花,听得见钱江潮水,闻得到桂花香气。

23日晚,钱塘江两岸灯光照耀古今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多项环节刷新亚运史。

你能从开幕式中获得哪些认识?这些认识有何不同呢?【议学小结1】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区别: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原理: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方法论:正确对待谬误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h意u思sband
例子: 大王例(句打:开W礼e 品ha包v)e :to“h你us这b什an么d 意o思ur啊m?o”ney. 小王:“小意思,小意思。” 大王:“那你这人就太不够意思了。” 小王:“我没别的意思。” 大王:“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王:“不不不,是我不好意思。”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不能决定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稿技定P进P步T 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标准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新,展上和千款认模识板选深择化总有一
款适合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真理具有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的八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大年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 需要。
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会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门捷列夫制作的元素周期表 习 近 平 在 纪 念 五 四 运 动 100 周 年 大 会 讲话 度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杂交水稻研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知识体系
含义 直接现实性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
实践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 种形式。
B.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
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 、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C.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021山东真题
2023山东,福建,湖南 等 2022湖南,辽宁
2022天津,广东
试题类型 选择题
主观题 选择题 主观题
考查考点
认识,实践,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论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参看《一轮复习提纲》
含义
实践 分类
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证
社会历史性
关 系
目的
认识对实践 具有反作用
(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动物实验一直是人类测试、评估
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方法,过去两个世纪对猩猩、猴子等
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的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实验会给动物带来痛
苦。随着数据分析、细胞建模、类器官、器官芯片等技术的进步
吃一堑,长一智 书到用时方恨少
学然后知不足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课堂小结
人 的 认
含义
认识
形式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
【答案】B【详解】B: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 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根据任务 安排,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由此可见,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 发展着的,故B符合题意。 A: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空间站建造的发展,无涉及建造过程经历的曲折历程,故A不符合题意。 C: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但不能决定人的认识水平,实践 决定认识。故C错误。 D: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而非思维活动,故D错误。
⑴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 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追求真理是一
个过程(原理
)●
⑵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 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 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于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 的实践。 ②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是认识 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2023/10/14
7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2018全国Ⅱ)
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真理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学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学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2023/12/21
罗浮中学 饶银海
2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1 认识与实践
3.实践的含义 :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客观物质性
直接现实性
4.实践的基本形式 :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5.实践的特点 :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②片面强调了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表明实践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表明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3/12/21
罗浮中学 饶银海
4
考点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来源和途径的区分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 •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 •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2023/12/21
罗浮中学 饶银海
8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考点3 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 : 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属性 : 客观性。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认识的多样性和真理的唯一性
2023/12/21
罗浮中学 饶银海
9
[典例4]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A 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这表明( )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②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界限,真理变不成谬误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纠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3.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纠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4.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纠正:盲目的实践是以错误认识为指导的实践,是存在的。
3.(2023·北京高考)从2023年3月23日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 正式发布森林体验指数,公众出游时可据此选择心仪的游憩目的地。 这一做法 A.将繁多的数据变成简明的指数,说明
主观题训练
当“读万卷书”遇到“行万里路”,碰撞出一种新的旅行方式和学习方式— —研学游。曾经,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暑假,孩子们 纷纷走进研学大课堂,主动学习,探索世界,追逐精彩,一路成长。数据显示, 暑期研学游强劲复苏,2022年7月研学游订单量环比6月增长4倍。暑期以来,江苏 省南京市的“雨花石研学”“小农夫研学”“军事夏令营”“江豚拯教A计划”等 研学产品几乎每期都满员。“江豚拯救A计划”以保护江脉为主题,通过调研江豚 生存环境、走访江豚保护站、采访护豚人等形式,提升了青少年探索自然、关爱 环境、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研学还融入了野外生存技能、救生技巧、地质科考、 环境监测、长江保护等综合体验,颇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在北京香山公园,青少 年寻访红色印记,聆听红色故事,参与红色文化研学游活动,感悟革命精神。在 山东三孔景区的研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加祭孔朝圣、体验“六艺”、背诵 《论语》、寻源考古等活动,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
以为气候模型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
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教学学案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部编版必修4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教学学案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部编版必修4

第4课探究相识的奇妙【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对实践与相识的关系的学习,相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指导作用科学精神:真理是详细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思想。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相识和发觉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公共参与:从哲学维度全面理解追求真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培育公共精神,提高公共参与实力【题型预料】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选择题与主观题均有涉及。

设问方式敏捷多样,选择题既有体现类、启示类,也有依据类、相识类;主观题以体现类试题居多,也有从分析说明类角度进行考查的试题,考查对学问的整合实力【考点梳理】考点一:相识(1)含义:相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

①感性相识和理性相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相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感性相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干脆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相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③理性相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相识,包括概念、推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④二者关系:感性相识是相识的初级阶段,理性相识是相识的高级阶段,感性相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相识,理性相识依靠于感性相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例题: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与了英国组织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五年的大量视察和采集。

他经过综合探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振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他的天择与性择理论对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相当重要。

由此可见( )①实践须要的不同确定了思维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会有所不同②生物进化概念的形成体现了详细与抽象的对立统一关系③视察和采集动植物等资源是达尔文进行思维抽象的基础④对生物存在状态的志向化构想是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关键环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五年视察和采集属于感性详细;“经过综合探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天择与性择理论对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相当重要”,这体现了思维抽象和思维详细。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1课时认识和实践的含义及特点预习任务(40分钟)【预习填空】(15分钟)一、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_。

二、认识的两个阶段及其联系1.阶段:感性认识和______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2.表现形式:感性认识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种形式。

3.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____、____,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三、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的____活动。

(1)凡是实践,都是以__为主体、以______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作为一种______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改造自然的____、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________等。

3.特点(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____、实践的____和实践的____。

它们都是____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____。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___、____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知识背诵】(10分钟)实践的含义及特点【预习检测】(5分钟)1.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解析:2.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解析:3.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解析:【合作探究】(5分钟)小组讨论,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正课任务(40分钟)【知识讲解】(25分钟)【当堂检测】(10分钟)1.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

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形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2.“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必修四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教学目标】( 结合高考评价体系与政治新课标要求 )考什么:1. 描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实践活动的特点,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 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 解释与论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明确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知道认识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怎么考:以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计划,或者是新的科学发展、研究成果为载体,设置措施类、体现类、依据类、认识类等题型,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引导考生增强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在对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时,往往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和认识的阶段综合起来进行考查,着重培育考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认识的特点;4.真理的属性。

教学难点: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3.认识发展过程存在会反复、无限、上升性的原因;4.真理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翻页笔、红笔、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法(2分钟)师:在暑假期间,我们复习了唯物论的相关知识,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意识,那什么是意识呢?生:(预设)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那么老师就产生疑问了,我们今天要复习的认识论里面的认识这个概念和唯物论里面的意识这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呢?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帮老师解答一下。

(稍等片刻)生:(万一不会,师:如果大家都不会,那我们就带着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更进一步了解一下两者的差别,细心领会认识的奥秘;如果会,预设:其实,认识和意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所属的模块不一样,一个属于认识论模块,一个属于唯物论模块,教师顺势引出:看来大家是学习上的用心者,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他与认识有关的奥秘吧!)二、复习课讲授环节一:明确考情(3分钟)过渡语: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与认识论相关的高考真题,现在我们就从历年所考察的高考内容中明确本课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引出考什么、怎么考和教学难点。

环节二:复习要点(28分钟)过渡语:明确了本课的重难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用3分钟的时间构建第四课的思维导图。

1.学生自主复习,限时3分钟学生活动:快速阅读必修四教材P48-P57并尝试构建第四课思维导图。

(关键词法)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并及时板书。

过渡语:时间到,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老师一起完善本课的思维导图。

2.师生共建第四课思维导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疑问,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的思路,领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积极主动做好圈划标记。

归纳总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必背原理)答题要素:实践(特点、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属性+认识的特点(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对应)分析;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分析④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⑤认识具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过渡语:复习完材料题答题要点后,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选择题的易混易错点。

3.简析选择题考点学生活动:齐读选择题考点,回答老师的提问。

教师活动:引导、答疑、归纳。

1.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不能比较哪个更可靠)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有认识都来源于实践。

(不能说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3.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不能混淆)4.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不能笼统地说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读书学习等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不能说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只有实践)8.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又有着严格的界限。

(不能说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不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10.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11.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1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顺序不能颠倒)1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对应练习:判断正误。

1.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2.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4.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 )5.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6.真理性认识可以推动和促进实践的发展。

( )7.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

( )8.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封闭式循环运用。

( )9.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 )环节三:实战演练(10分钟)过渡语:复习完认识论的相关内容,现在让我们进入实战环节,通过习题夯实所学的知识。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公布答案,鼓励学生讲解选择题。

学生活动:错题再做,学生讲解选择题,动笔解答材料题。

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

上述事例说明(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

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

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形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这表明( )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②理论是在实践指导下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的③理论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④学思想的目的在于把思想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使我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实践证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将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发挥更大效益。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分)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一代代人为之奋斗不息。

毛泽东同志认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党一贯善于“捉住这个主要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回答为何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确定不同的中心任务或路线?(9分)三、课堂总结(2分钟)学懂学通学透认识论,不仅可以考更高的分数,而且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广阔的现实生活就是你们探索的无限天地,其中充斥着无数真理与谬误。

作为青少年,我们不能活在真空里,我们要求知若渴,脚踩大地,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知与行统一和践行起来,穷其一生,把你对祖国清澈的爱,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对理想和真理的坚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方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做自己和时代的追梦人!四、布置作业完成课时作业21+背诵必背原理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