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必修四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教案

【教学目标】( 结合高考评价体系与政治新课标要求 )

考什么:

1. 描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实践活动的特点,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 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 解释与论证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明确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知道认识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怎么考:

以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计划,或者是新的科学发展、研究成果为载体,设置措施类、体现类、依据类、认识类等题型,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引导考生增强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在对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时,往往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和认识的阶段综合起来进行考查,着重培育考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认识的特点;

4.真理的属性。

教学难点: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3.认识发展过程存在会反复、无限、上升性的原因;

4.真理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工具】

翻页笔、红笔、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法(2分钟)

师:在暑假期间,我们复习了唯物论的相关知识,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意识,那什么是意识呢?

生:(预设)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师:那么老师就产生疑问了,我们今天要复习的认识论里面的认识这个概念和唯物论里面的意识这个概念究竟有何区别呢?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帮老师解答一下。(稍等片刻)

生:(万一不会,师:如果大家都不会,那我们就带着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更进一步了解一下两者的差别,细心领会认识的奥秘;如果会,预设:其实,认识和意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所属的模块不一样,一个属于认识论模块,一个属于唯物论模块,教师顺势引出:看来大家是学习上的用心者,现在不妨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他与认识有关的奥秘吧!)

二、复习课讲授

环节一:明确考情(3分钟)

过渡语: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与认识论相关的高考真题,现在我们就从历年所考察的高考内容中明确本课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引出考什么、怎么考和教学难点。

环节二:复习要点(28分钟)

过渡语:明确了本课的重难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用3分钟的时间构建第四课的思维导图。

1.学生自主复习,限时3分钟

学生活动:快速阅读必修四教材P48-P57并尝试构建第四课思维导图。(关键词法)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并及时板书。

过渡语:时间到,接下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老师一起完善本课的思维导图。

2.师生共建第四课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疑问,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的思路,领会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积极主动做好圈划标记。

归纳总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必背原理)

答题要素:实践(特点、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属性+认识的特点

(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应)分析;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分析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分析;

⑤认识具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分析

过渡语:复习完材料题答题要点后,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选择题的易混易错点。

3.简析选择题考点

学生活动:齐读选择题考点,回答老师的提问。

教师活动:引导、答疑、归纳。

1.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能比较哪个更可靠)

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所有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不能说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3.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不能混淆)

4.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的发展。不能笼统地说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读书学习等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

6.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能说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7.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只有实践)

8.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又有着严格的界限。(不能说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9.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10.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1.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1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顺序不能颠倒)

1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对应练习:判断正误。

1.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

2.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

4.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

5.纠正谬误、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6.真理性认识可以推动和促进实践的发展。( )

7.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 )

8.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封闭式循环运用。( )

9.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有实践价值。( )

环节三:实战演练(10分钟)

过渡语:复习完认识论的相关内容,现在让我们进入实战环节,通过习题夯实所学的知识。

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公布答案,鼓励学生讲解选择题。

学生活动:错题再做,学生讲解选择题,动笔解答材料题。

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说明( )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我国流传下来了数量丰富的历史典籍,其中有以编年体著称的《春秋》,有以国别体传世的《战国策》,还有开创纪传体传统的《史记》等等。不同史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实在记叙方式、细节描述、价值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特征,这表明( )

①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多次反复循环的②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受到认识方法的影响

③历史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发展的过程④不同的社会条件会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气候会影响树木年轮的形成与宽窄变化。因此,树木年轮记录可以替代气象资料,帮助科学家追溯过去的气候变化,还可以为气候模形提供量化、精确的背景参数,帮助科学家更可靠地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这表明( )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科学实验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③科学家可以认识气候变化规律④准确认识规律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扶贫理念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表明( )

①真理性认识更具有能动创造性和直接现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