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

18.2.3 正方形性质与判定(1)一、教材分析《正方形性质》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轴对称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

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性质的灵活运用。

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正方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索归纳总结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2.教学难点:厘清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及正方形性质的灵活运用.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流程引入——演示观察——探究、对比、归纳、总结——运用——-反思——巩固提高六、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新课引入师:假设我用同样长度的一条绳子围城一个四边形,那么围成什么样的四边形面积最大?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正方形,师:正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在小学我们学过一些关于正方形的初步知识,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系统学习正方形的相关知识。

写出课题正方形(二)新知探索学生活动一、叙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组对边分别_____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那么什么叫矩形,什么叫菱形呢?学生说定义,教师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如何演变为矩形、菱形(加深定义的理解与巩固)演示完矩形、菱形定义后,(过度语:事实上,正方形比矩形、菱形更加特殊,请看演示:)(1)矩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2).菱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设问: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类比矩形、菱形定义得出正方形定义1、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学生活动:请学生用矩形纸折叠一个正方形(可请一个学生上台折叠)结论: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

正方形教学目标;1.理解并运用正方形的定义计算和证明.2.理解并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判定进行计算和证明.3.体会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经历正方形的定义及其性质和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丰富认识图形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发现、归纳、概括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重点】正方形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应用.【难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准备】教学中出示的教学插图、问题和例题.【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导入一:[过渡语]前面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观察教具变化情况,结合所学菱形、矩形知识,回答上面的问题.[设计意图]正方形是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小学已经学过,这里让学生从动态的角度出发认识正方形,体会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导入二:八年级(2)班的简兰同学想买一条方纱巾.有一天她在商店里看到一块漂亮的纱巾,非常想买,但她拿起来看时感觉纱巾不太方,商店老板看她犹豫不决的样子,马上过来拉起一组对角,让她看另一组对角是否对齐,她还有些疑惑,老板又拉起另一组对角让她检验,她终于买下这块纱巾,你认为她买的这块纱巾是正方形的吗?当时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来?学了这节后,你就会做出准确的判断了.[设计意图]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积极性.新知构建:1.正方形的认识思路一[过渡语]结合上面的演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2)什么样的图形是矩形?(3)什么样的图形是菱形?(4)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学生讨论,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追问:正方形与矩形、菱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回答: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设计意图]结合图形的演示,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在此基础上尝试归纳正方形的定义,理解正方形的定义,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思路二[过渡语]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小学认识过了正方形,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1)正方形与矩形有怎样的关系?(2)正方形与菱形有怎样的关系?(3)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有怎样的关系?生1: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即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生2: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教师画图说明,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如图.总结:正方形、矩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你能根据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解释下面的问题吗?(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一下,就可以裁出正方形纸片.为什么?(2)如何从一块长方形纸片中裁出一块最大的正方形纸片呢?学生动手折叠、思考、交流.(1)由折叠得所得的四边形有三个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所以裁出的纸片是正方形.(2)要使裁出的四边形是最大的正方形,只要让四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即可.教师总结: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设计意图]结合图形的折叠,让学生归纳得出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从矩形、菱形的角度出发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2.正方形的性质[过渡语]上面认识了正方形,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正方形的性质.思路一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也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请回忆学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从边、角、对角线、轴对称性四方面考虑):(1)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2)矩形有哪些性质?(4)正方形有哪些性质?分小组进行讨论,整理所学的性质:[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在此基础上理解正方形的性质,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思路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也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请把它们写出来,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梳理总结得: 正方形[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和性质,体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梳理得出正方形的性质,有助于这些知识的正确运用. 3.正方形的判定 思路一提问: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把你所想的判定方法写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正方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矩形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图形 对边 对角 对角线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平行、相等相等 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 矩形 平行、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互相平分且相等 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菱形平行、四条边都相等相等 互相垂直且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思路二既然正方形是特殊的图形,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般图形来判定正方形.请大家考虑:满足什么条件的矩形是正方形?你有哪些方法?类似地,如何通过菱形和平行四边形来判定正方形?教师深入学生中,督促学生积极探索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并及时加以校正和激励.派学生代表走向讲台进行总结发言,并鼓励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师进一步归纳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知识拓展](1)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如下表: 图形定义判定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1.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3.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4.例题讲解[过渡语]上面我们研究了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 (教材例5)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学生分析题设和结论,画图,写出已知和求证.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师生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以得到四个三角形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一生板书: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AC⊥BD,AO=BO=CO=DO.∴△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BCO≌△CDO≌△DAO.教师点评,纠正写法上的不足.(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是CD的中点,连接AO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OD≌△EOC;(2)连接AC,DE,当∠B=∠AEB= °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请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ADC=∠OCE,∠DAO=∠OEC,OC=OD,所以△AOD≌△EOC.(2)当∠B=∠AEB=45°时,根据△AOD≌△EOC,先证明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COE=∠BAE=90°,得到平行四边形ACED是菱形,AB=AE,AB=CD,故AE=CD,从而可知菱形ACED是正方形.学生独立写出过程后,教师重点指导第(2)问的解答过程.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C=∠OCE,∠DAO=∠OEC.又∵O是CD的中点,∴OC=OD.∴△AOD≌△EOC.解:(2)如图,当∠B=∠AEB=45°时,四边形ACED是正方形.理由如下:∵△AOD≌△EOC,又∵OC=OD,∴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B=∠AEB=45°,∴AB=AE,∠BAE=9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OE=∠BAE=90°.∴平行四边形ACED是菱形.∵AB=AE,AB=CD,∴AE=CD.从而可知菱形ACED是正方形.[解题策略]探索条件类问题,先看题中的已知条件,根据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缺什么就补什么条件,一般从“矩形+一组邻边相等”或“菱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去考虑.[设计意图]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判定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意识,提高解题能力.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弄清了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课堂检测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C.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解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判断选项A错;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判断选项B 错;根据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可判断选项C正确;四边形的对角线无特性,可判断选项D错.故选C.2.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A.AC=BD,AB∥CD,AB=CDB.AD∥BC,∠A=∠CC.AO=BO=CO=DO,AC⊥BDD.AO=CO,BO=DO,AB=BC解析:根据“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判定选项A是矩形;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判定选项B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可判定选项C是正方形;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判定选项D是菱形.故选C.3.如图所示,E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任意一点,EF⊥BD于点F,EG⊥AC于点G,若AB=10 cm,则四边形EFOG的周长是.解析:先由题意证明四边形EFOG是矩形,进而可知矩形EFOG的周长为OD的长的2倍,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得OD的长为5 cm.故填10 cm.板书设计:18.2.3正方形1.正方形的认识2.正方形的性质3.正方形的判定4.例题讲解例1例2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59页练习第1,2,3题;教材第61页习题18.2第7,8题.【选做题】教材第61页习题18.2第1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矩形、正方形、菱形的共同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小明在学习了正方形之后,给同桌小文出了道题,从下列四个条件: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使▱ABCD为正方形(如图),现有下列四种选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如图,正方形ABCD中,CE⊥MN,∠MCE=35°,那么∠ANM是()A.45°B.55°C.65°D.75°4.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若不增加任何字母与辅助线,要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5.如图,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E是BC延长线上一点,CE=AC,则∠E= 度.【能力提升】6.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OCF=∠OBE.试猜想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拓展探究】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C是对角线,AE平分∠BAC,试猜想AB,AC,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正方形,基本掌握了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来解决。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1.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启发式教学:针对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学习,教师应采用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驱动、实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a.证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b.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c.探讨正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关系。
4.完成以下拓展练习:
a.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标出其周长和面积。
b.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将其分割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
c.画出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其内切圆和外接圆,计算它们的半径。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包括以下内容:
a.判断下列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并说明理由。
b.计算给定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c.探索正方形与矩形、菱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身边的正方形物体,并描述它们的特点。例如,正方形瓷砖、桌面、窗户等。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性质,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正方形的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四个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等。
2.教师结合实例,讲解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如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
3.教师讲授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如邻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条边都相等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教案

18.2.3正方形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课题正方形的性质授课人素养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体会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2.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正方形边、角、对角线、对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探究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3.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定理进行计算或证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情境导入】仔细观察下列实际生活中的图片,你会发现这些都是正方形的形象.正方形是我们熟悉的图形,你还能列举出正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其他例子吗?结合已有经验,类比菱形与矩形,正方形的概念是怎样的呢?教师总结:正方形可以定义为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正方形的性质吧!【教学建议】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图片思考正方形的概念,学生从矩形和菱形的角度回答正方形的概念也可以,正确即可.活动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体会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探究点正方形的性质1.边、角、对角线的性质探究(1)我们回忆一下小学学过的正方形,它有什么性质?答: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上面正方形的概念中提到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答:菱形.(3)上面正方形的概念中提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答:矩形.事实上,如果把矩形、菱形各添加一个条件,平行四边形添加两个条件均可得到正方形,可以用下面结构图直观呈现这种关系:归纳总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它既有矩形的性质,又有菱形的性质.我们根据前边的学习,除了边和角,还可以研究一下正方形的对角线,那么它的对角线就是互相平分、相等且垂直.【教学建议】让学生回忆并类比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来研究正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从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入手,分别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正方形的对角线除了上述基本性质外,还有无其他性质呢?事实上,它可以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试着证明:(教材P58例5)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求证:△ABO ,△BCO ,△CDO ,△DAO 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BD ,AC ⊥BD ,AO =BO =CO =DO.∴△ABO ,△BCO ,△CDO ,△DAO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 ≌△BCO ≌△CDO ≌△DAO.2.正方形的对称性我们再想一想: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答:如图,取一张正方形纸片,将它沿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和对角线折叠,折叠后的两部分均能重合.归纳总结: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四条,分别是对边中点的连线以及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对应训练】1.正方形的一条边长是3,那么它的对角线长是32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D 上,且BE =CD ,则∠BEC 的度数为67.5°.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B ,BC 边上,AE =BF ,连接AF ,DE.求证:△ADE ≌△BAF.证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D =BA ,∠DAE =∠ABF =90°.在△ADE 和△BAF 中,AD =BA ,∠DAE =∠ABF ,AE =BF ,∴△ADE ≌△BAF(SAS).活动三:综合运用,巩固提升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掌握.例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点F 在CD 的延长线上,且BE =DF.(1)求证:AE =AF ,AE ⊥AF ;(2)若BD 与EF 相交于点M ,连接AM ,试判断AM 与EF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证明:∵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E =∠BAD =∠ADC =∠ADF =90°,AB =AD.又BE =DF ,∴△ABE ≌△ADF(SAS),∴AE =AF ,∠BAE =∠DAF.∴∠DAF +∠EAD =∠BAE +∠EAD ,即∠EAF =∠BAD =90°,∴AE ⊥AF.【教学建议】提醒学生:(1)与正方形性质相关的证明题往往是利用正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正方形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等(2)解:AM =12EF ,AM ⊥EF.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 作EN ∥CD ,交BD 于点N ,∴∠MNE =∠MDF ,∠MEN =∠MFD ,∠NEB=∠C =90°.∵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NBE =45°,∴∠BNE =90°-∠NBE =45°,∴∠NBE =∠BNE ,∴BE =NE.又BE =DF ,∴NE =DF ,∴△MNE ≌△MDF(ASA),∴EM =FM.∵AE =AF ,∠EAF =90°,∴AM =12EF ,AM ⊥EF.【对应训练】1.如图,AC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若以AD 为边向正方形内部作等边三角形ADE ,边DE 交AC 于点F ,则∠EFC =75°.2.如图,E ,F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C =8,AE =CF =2,则四边形BEDF 的周长是85.3.教材P59练习第2题.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到45°角.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正方形的概念是什么?正方形有哪些性质?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知识结构】【作业布置】1.教材P 61习题18.2第7,12,15,17题.2.相应课时训练.板书设计18.2.3正方形第1课时正方形的性质一、正方形的概念二、正方形的性质1.边.2.角.3.对角线.4.对称性.教学反思正方形性质的探究内容依旧集中在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使其形成完整的四边形知识网络.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来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有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解题方法:如何区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①从边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而菱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四条边都相等的性质.②从角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相等且邻角互补的性质,而矩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③从对角线的角度来看: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而矩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菱形和正方形还具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例1如图为某城市部分街道示意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点G 在对角线BD 上,GE ⊥CD ,GF ⊥BC ,AD =1500m ,小敏行走的路线为B→A→G→E ,小聪行走的路线为B→A→D→E→F.若小敏行走的路程为3100m ,则小聪行走的路程为4600m .解析:如图,连接GC.∵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CD =90°,AD =CD ,∠ADB =∠CDB =45°.又GE ⊥CD ,∴△D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 =GE.在△AGD 和△CGD AD =CD ,∠ADG =∠CDG ,DG =DG ,∴△AGD ≌△CGD(SAS ),∴AG =CG.∵GE ⊥CD ,GF ⊥BC ,∴∠GEC =∠ECF =∠GFC =90°,∴四边形GECF 是矩形.∴EF =CG ,∴EF =AG.∴BA +AD +DE +EF -BA -AG -GE =AD =1500m .∵小敏共走了3100m ,即BA +AG +GE =3100m ,∴小聪行走的路程为BA +AD +DE +EF =3100+1500=4600(m ).例2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中,M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连接AM 并延长,交CD 于点P.若PM =PC ,求AM 的长.解:∵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AD =CD =6,∠ADC =90°,∠ADM =∠CDM =45°.在△ADM 和△CDM DM =DM ,∠ADM =∠CDM ,AD =CD ,∴△ADM ≌△CDM(SAS ),∴∠DAM =∠DCM.∵PM =PC ,∴∠CMP =∠DCM ,∴∠APD =∠CMP +∠DCM =2∠DCM =2∠DAM.∵∠APD +∠DAM =180°-∠ADC =90°,∴∠DAM =30°.设PD =x ,则AP =2PD =2x ,PM =PC =CD -PD =6-x ,∴AD =AP 2-PD 2=3x =6,解得x =2 3.∴PM =6-x =6-23,AP =2x =43,∴AM =AP -PM =43-(6-23)=63-6.例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BC ,CD 上一动点,且BE =CF ,连接AE ,BF 交于点P ,连接CP ,则CP 的最小值是(A )A .25-2B .32-2C .22D .2+2解析:在正方形ABCD 中,AB =BC ,∠ABC =∠BCD =90°.在△ABE 和△BCF =BC ,ABE =∠BCF ,=CF ,∴△ABE ≌△BCF(SAS ),∴∠BAE =∠CBF.∵∠CBF +∠ABF =90°,∴∠BAE +∠ABF =90°,∴∠APB =90°.如图,设AB 的中点为G ,连接GP ,GC ,则GP =GB =12AB =12×4=2.∵GP +CP≤GC ,∴当点C ,P ,G 在同一条直线上时,CP 有最小值GC -GP.∵BC =4,BG =2,∴GC =BC 2+BG 2=42+22=2 5.∴CP 的最小值是25-2.故选A .例2如图,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在坐标轴上,点B 的坐标为(-4,4).点P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 轴向点O 运动;同时,点Q 从点O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运动,规定点P 到达点O 时,点Q 也停止运动.连接BP ,过点P 作BP 的垂线,与经过点Q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l 相交于点D.BD 与y 轴交于点E ,连接PE.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1)∠PBD 的度数为45°,点D 的坐标为(t ,t)(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t 为何值时,△PBE 为等腰三角形?(3)探索△POE 的周长是否随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试求这个定值.解:(1)解析:由题意可得AP =OQ =1×t =t ,∴易得AO =PQ.∵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AO =AB =BC =OC ,∠BAO =∠AOC =∠OCB =∠ABC =90°.∵DQ ∥OC ,∴∠PQD =∠AOC =90°.∵DP ⊥BP ,∴∠BPD =90°.∴∠BPA =90°-∠DPQ =∠PDQ.∵AO =PQ ,AO =AB ,∴AB =QP.在△BAP 和△PQD BAP =∠PQD ,BPA =∠PDQ ,=QP ,∴△BAP ≌△PQD(AAS ).∴AP =QD ,BP=PD.∵∠BPD =90°,BP =PD ,∴∠PBD =∠PDB =45°.∵AP =t ,∴QD =t.∴点D 的坐标为(t ,t).(2)①若PB =PE ,由△BAP ≌△PQD 得PB =PD ,显然PB≠PE ,∴这种情况不存在,应舍去.②若EB =EP ,则∠BPE =∠PBE =45°.∴∠BEP =90°.∴∠PEO =90°-∠BEC =∠EBC.在△POE 和△ECB PEO =∠EBC ,POE =∠ECB ,=BE ,∴△POE ≌△ECB(AAS ).∴OE =CB =OC.∴点E 与点C 重合.∴点P 与点O 重合.∴AP =AO =t.∵B(-4,4),∴AO =CO =4.此时t =4.③若BP =BE ,在Rt △BAP 和Rt △BCE =BE ,=BC ,∴Rt △BAP ≌Rt △BCE(HL ).∴AP=CE.∵AP=t,∴CE=t.∴PO=EO=4-t.∵∠POE=90°,∴EP=PO2+EO2=2(4-t).如图,延长OA到点F,使得AF=CE,连接BF.在△FAB和△ECB=CB,BAF=∠BCE=90°,=CE,∴△FAB≌△ECB(SAS).∴FB=EB,∠FBA=∠EBC.∵∠EBP=45°,∠ABC=90°,∴∠ABP+∠EBC=45°.∴∠FBP=∠ABP+∠FBA=∠ABP+∠EBC=45°.∴∠FBP=∠EBP.在△FBP和△EBP =BE,FBP=∠EBP,=BP,∴△FBP≌△EBP(SAS).∴FP=EP.∴EP=FP=FA+AP=CE+AP.∴EP=t+t=2t.∴2(4-t)=2t.解得t=42-4.综上所述,当t为4或42-4时,△PBE为等腰三角形.(3)△POE的周长不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由(2)可得EP=CE+AP,∴OP+PE+OE=OP+AP+CE+OE=AO+CO=4+4=8.∴△POE的周长是定值,这个定值为8.。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角相等、对边平行、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等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难点解析:对角线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性质,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加强学生的认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讲授的新知,讨论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正方形性质和判定的心得体会。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观念,巩固正确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正方形的判定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掌握多种判定方法,并能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难点解析:判定定理的选择和应用,如何从给定的条件中找到关键信息,快速准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
3.实际问题的解决:将正方形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重点。
-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几何性质与具体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设计合理的解题方案。
4.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共同促进孩子的几何学习。
1.喜爱几何: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2.积极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索、质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严谨细致:通过正方形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几何逻辑思维。
4.团队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本节课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教材P111的例4,例2与例3都是补充的题目.其中例1与例2是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在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能正确的运用其性质.例3是正方形判定的应用,它是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证明一组邻边,从而可以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随后可以再做一组判断题,进行练习巩固(参看随堂练习1),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将判断题改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④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⑤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四、课堂引入1.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所示)折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下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五、例习题分析例1(教材P111的例4)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图).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 AC⊥BD,AO=CO=BO=DO(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 ≌△BCO≌△CDO≌△DAO.例2 (补充)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OA于F.求证:OE=OF.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AEO≌△DFO,由于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AOE=∠DOF=90°,AO=DO,再由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得到∠EAO=∠FDO,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OE=∠DOF=90°,AO=DO(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又 DG⊥AE,∴∠EAO+∠AEO=∠EDG+∠AEO=90°.∴∠EAO=∠FDO.∴△AEO ≌△DFO.∴ OE=OF.例3 (补充)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BM⊥l1于M,DN⊥l1于N,直线MB、DN分别交l2于Q、P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分析:由已知可以证出四边形PQMN是矩形,再证△ABM≌△DAN,证出AM=DN,用同样的方法证AN=DP.即可证出MN=NP.从而得出结论.证明:∵ PN⊥l1,QM⊥l1,∴ PN∥QM,∠PNM=90°.∵ PQ∥NM,∴四边形PQMN是矩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ADC=90°,AB=AD=DC(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1+∠2=90°.又∠3+∠2=90°,∴∠1=∠3.∴△ABM≌△DAN.∴ AM=DN.同理 AN=DP.∴ AM+AN=DN+DP即 MN=PN.∴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六、随堂练习(附后)七、课后练习1.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求证:EA⊥AF.2.已知:如图,△ABC中,∠C=90°,CD平分∠ACB,DE⊥B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AF平分∠DAE交CD于F,求证:AE=BE+DF.。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矩形、菱形和正六边形等图形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正方形作为一个特殊的矩形,其性质更为特殊,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在导入部分,可以利用学生已知的矩形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的性质,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正方形性质的证明和推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发现,让学生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正方形和矩形的模型或图片。

2.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学生已知的矩形性质,提出问题:“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正方形的四个角是什么角?”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

2.呈现(10分钟)展示正方形和矩形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和记录正方形和矩形的边长、角度和对角线的长度。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判定优秀教学案例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能够培养出对数学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数学人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2.能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学会用图形软件绘制ຫໍສະໝຸດ 方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方形的特殊性质。通过对比矩形、菱形等其他四边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正方形的独特性。在讲解过程中,我将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正方形的性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同时,我还会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利用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如红领巾、骰子等,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性质。通过这些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讲解过程中,我将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正方形与其他四边形的对比,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图形软件绘制正方形,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18.2.3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初二数学同步备课(人教

18.2.3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初二数学同步备课(人教

18.2.3 第2课时正方形的判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二、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与矩形的区别。

2. 概念讲解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详细讲解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包括:•边长相等;•所有内角为90度;•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3. 讨论与合作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方法一:判断边长是否相等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均相等,则它是正方形。

2.提供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四边长的方法判定正方形。

方法二:判断角度是否为直角1.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任意一个内角不是90度,则它不是正方形。

2.提供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角度的方法判定正方形。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以下练习,巩固所学内容:1.判断以下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并解释判断依据。

–已知四边形ABCD,AB=BC=CD=DA,且∠ABC=∠BCD=∠CDA=∠DAB=90度。

–已知四边形EFGH,EF=FG=GH=HE,且∠EFH=∠FGE=∠GEF=∠HEG=90度。

–已知四边形IJKL,IJ=JK=KL=LI,但∠IJK≠90度。

–已知四边形MNOP,MN=NO=OP=PM,但∠NOP≠90度。

2.给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它们是否为正方形。

5. 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以下拓展和应用:1.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判断其中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并解释判断依据。

2.学生分组,出示一些四边形图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进行判断,然后展示结果并解释判断依据。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包括判断边长是否相等和判断角度是否为直角。

同时,我们也讨论了正方形的定义和特征。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韩小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2、掌握正方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定.能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计算和证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归纳、类比获得数学猜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四边形从属关系的教学,渗透集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与判定和四边形成为正方形的条件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2、通过理解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归纳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让学生分别叙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和它们的特殊性质。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新课讲解:1、概念的剖析:1)重点突破:a:课件演示:正方形有一个角是90°b :集合关系图:平行四边形2)正方形定义:a.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归纳、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性质的综合,引导学生从角、边、对角线,对称性上归纳总结。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面积:4、运用知识,培养技能例1. 如图,在正方ABCD 中,求∠ABD 、∠DAC 、∠DOC 的度数。

例2.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拓展讨论:正方形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多少个等腰直角三角形?5、过关检测: (1)正方形的边长为3,则周长为 ,面积为 ,对角线为(2)正方形的面积是8,则边长是 ,周长为 ,对角线为(3)正方形的周长为8,则面积是 ,对角线是(4)正方形对角线长为4,则周长为 ,面积为(5)选一选菱形集合 集合 矩形 正方形 集合 CD CD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四个角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对角互补.D 、对角线相等.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 )A 、四条边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 、对角线相等.自主学习⏹ 如图,点E 、F 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BE=CF.⏹ (1)AE 与BF 相等吗?为什么?⏹ (2)AE 与BF 是否垂直?说明你的理由。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对现实世界中几何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5.引导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部分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认知基础。然而,对于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他们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5.提高学生的几何图形观察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正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解决正方形问题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3.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内容:
a.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计算给定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b.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证明问题;
c.结合正方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分析并解答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正方形性质的深入理解与应用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特别是正方形对角线性质、面积计算方法等,需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例题分析,熟练掌握并运用;
2.解决正方形相关几何证明问题是难点,如证明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正方形四边形相等等,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图形分析能力;
3.讲解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结合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掌握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方形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运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解决以下实际问题:一个正方形地板的边长为2m,求其对角线的长度。
3.实践应用题: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或图形是正方形,选择两个进行描述,并说明它们体现了正方形的哪些性质。
-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个包含正方形的几何图形,并给出至少两个问题,要求包含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思考总结题:
2.基本性质教学:
-利用动态几何软件或实物模型,直观展示正方形的性质,如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正方形的性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感。
3.判定方法教学:
-对于判定方法的教学,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从已知的矩形和菱形的判定方法出发,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殊之处。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期望通过本次作业的布置,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用自己的话术进行表述,并举例说明。
-思考正方形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特殊四边形(如矩形、菱形)之间的关系,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短文。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注重解题过程的书写和表述,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在应用题中,加入实际情境,如房屋设计、园林规划等,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5.情感态度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挑战自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2.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熟练运用正方形边长计算其面积和周长,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将正方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几何问题。
举例解释:
-正方形性质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或软件模拟,让学生直观感受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和四角为直角的特点。
-判定方法的应用:通过举例,如给出四边形边长或对角线长度,指导学生判断是否为正方形。
4.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5.正方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特征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通过性质和判定方法的学习,深化对图形性质的理解;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几何图形特征,提升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方形的基本概念、性质与判定方法,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另外,我也在思考如何让教学更生动有趣。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虽然重要,但如果只是纯粹讲解,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引入一些与正方形相关的趣味题目或者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举例解释:
-性质的理解与证明: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正方形对角线性质背后的几何原理,并学会使用菱形和矩形的性质进行证明。
-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提供多种类型的题目,训练学生识别不同情况下的正方形,如隐藏边长或对角线等问题。

18.2.3 正方形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8.2.3 正方形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8.2.3 正方形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3.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材、教辅。

2.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教师可通过引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启发学生对正方形的认识。

2. 正方形的定义与性质教师通过讲解正方形的定义,即四个边相等且四个角为直角,并介绍正方形的性质,如下: - 所有边相等。

- 所有角为直角。

- 对角线垂直且长度相等。

3.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方法一:边长相等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指导学生利用边长判定是否为正方形。

例题:已知四边形ABCD,AB=BC=CD=DA,如果AB×BC=AD×DC,则四边形ABCD是否为正方形?为什么?练习:判断下列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1)ABCD,AB=BC=CD=AD;(2)EFGH,EF=GH=HG=EF+GH。

方法二:对角线性质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指导学生利用对角线的性质判定是否为正方形。

例题:已知四边形PQRS,对角线PR=QS,且PR⊥QS,是否能判断四边形PQRS为正方形?为什么?练习:判断下列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1)LMNO,对角线LN=LMO,且LN⊥LMO;(2)WXYZ,对角线WY=WZ,且WY⊥WZ+YZ。

4. 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教师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例题: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8cm,求正方形顶点E到边AB的距离。

练习:小明想用木板做一个正方形框架,边长为6cm。

他买了若干根木板,每根木板剩余部分都是8cm。

他想知道他最多能做多少个完整的正方形。

请帮助小明计算答案。

六、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以及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18.2.5正方形的性质-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8.2.5正方形的性质-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8.2.5 正方形的性质-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教学目标1.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3.了解正方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正方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定义:四条相等且相互垂直的边,四个顶点连线是两两相等且相互垂直的。

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正方形的特点。

2. 笔记讲解(15分钟)•正方形的定义:–四条相等的边;–四个顶点连线两两相等且相互垂直。

•正方形的性质:–四个内角都是90°;–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对边平行且相等。

3. 判定正方形的方法(15分钟)•判定方法一:四个内角都是90°;•判定方法二: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判定方法三:对边平行且相等。

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根据这些判定方法来判断是否为正方形,并进行讨论。

4. 练习与讨论(30分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在完成后一起讨论答案和解题思路。

5. 拓展应用(20分钟)将正方形的性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在一个正方形花坛中种植花卉,学生需要计算花坛的面积、周长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正方形的性质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学会了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探讨了正方形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讨论和练习,对正方形的理解更加深入。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并记录三个与正方形性质相关的实际问题。

注意:本教案仅作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教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与教案

正方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判定条件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究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探究习惯,体会平面几何的内在价值。

二、教材分析:1.重点: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2.难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方法。

3.关键:把握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这一特性来学习本节内容。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矩形纸片、活动的菱形框架。

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判定,复习正方形的性质,预习正方形的判定。

四、新课讲解:(一)、复习知识点:正方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形的性质:(1)、一般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殊性:①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称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⑤、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⑥、四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⑦、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⑧、正方形一定是菱形。

()⑨、菱形一定是正方形。

()⑩、矩形一定是正方形。

()(二)例题讲解:例题1:如图:△ABC中,∠ACB=90°,CD平分∠ACB,DE⊥BC,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分析:要证明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可以先证四边形CFDE是矩形,然后再证明有一组邻边相等;也可以先证四边形CFDE是菱形,然后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解∵CD平分∠ACB,DE⊥BC,DF⊥AC∴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DEC=∠ECF=∠CFD=90°,∴四边形CFDE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又∵DE=DF(已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五、练习巩固1、如图,分别延长等腰直角△OAB的两条直角边AO和BO,使AO=OC,BO=O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2、矩形ABCD中,四个内角的平分线组成四边形EMFN,判断四边形EMFN的形状,并说明原因:3、思考题:对称轴有几条?分别画出该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
3.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判断四边形是否为正方形的方法;
2.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通过观察物体,引出正方形的含义;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正片(30分钟)
1. 正方形的定义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定义;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定义,并与长方形、菱形等进行比较。

2. 正方形的性质
1.学生回顾并回答正方形的性质;
2.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包括等边、等角、对角线互相垂直、对角线相等等。

3. 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1.老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判定正方形的方法。

4. 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了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并且通过练习巩固了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和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让学生参与性更强,思维更加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