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3.3.2多媒体信息处理—音频视频处理-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3.3.2多媒体信息处理—音频视频处理-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二)声音和视频处理导入课程前面的课程我们学习过图片的处理,我抽查几位同学,位图和矢量图有什么区别。

图形和图像什么区别。

常用的图片格式有哪些?好的,还不错。

依旧没记住的同学要引起重视了啊。

接下来讲讲声音处理。

歌大家都听过,有没有同学思考过一首歌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我们不谈论音乐层面的,从技术层面简单的来说,是不是就是经过录音修音后期制作一下就完成了。

现在我们按照步骤,介绍一下基础的录音方法。

先开始程序找到录音机,打开就能录。

计算机自带的录音功能是录音必备的软件。

说到这个就有很多人会说到声卡。

声卡的作用肯定是调节声音的。

一般来讲,它其实是把个人的声音特质放大,也可以把声音录入得更清晰,仅靠声卡是不能变声的不要误解。

这里也要记一下,这样子录下来的声音,文件格式是WAV,也就是说这种格式是原始格式,没有经过压缩。

得到音频之后,是不是就要对它进行编辑了。

尤其是现在设备发明越来越多,很多网络歌手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备直接在家里做歌曲,但是因为没办法做到完全隔音,肯定还会有噪音,这时候就需要除燥。

我们除燥就需要用到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了。

看我启动core edit,这是一个专门编辑音频的软件。

简单认识一下。

具体操作等上机的时候按步骤来。

现在我们处理声音的软件有很多,比如Core EDIT,Audition,等等,基本功能都是类似的。

等后期制作完全,就可以发布歌曲了。

这就是一个简化版的流程。

总的来讲,我们获取音频的途径有很多,比如通过录音,比如在网上直接下载,可以在光盘中读取。

因为现在信息的快速发展,让大家很早就接触到这些,其实对你们来说还是简单的。

说完了音频我们说说视频。

放在以前我们怎么得到一个视频,肯定是先进行录像拍摄。

再导入到计算机中。

通过视频播放器进行播放。

除了计算机自带的播放器,现在也有很多视频网站出的播放器,像是爱奇艺,腾讯。

以前我读书的时候用的暴风影音已经有点时代的眼泪这种意思了。

现在我们把自己当做一个制作影片的技术人员。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我特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学生从网上或其他途径获取自己感兴趣、熟悉、拿手的一首MP3歌曲,然后经过加工,去原唱,录伴唱,再进行简单的编辑,录制自己第一首金曲,切身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消除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幼稚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除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外,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扭曲心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平时上信息技术课容易忽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与以前的课程指导纲要最主要的区别和改善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主要体现。

不能把信息技术当作纯粹的“技术培训”或如标准主编李艺教授所说的“微软软件培训班”。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高一下《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的第四节“声音素材”的第三课时,对于声音素材的内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给出教学内容的要求是:1、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

2、初步掌握声音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3、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共所需三课时。

由于指导意见已明确指出3.4.2——4节“声音素材的截取”内容教学中不作要求,而且第三个内容“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相对简单,故把它提到第一节上,第一课时为“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和“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第二课时为声音媒体的采集,包括录制伴唱,为下节做准备,第三课时为“音频的处理与制作”。

本节内容主要有录制并编辑伴唱、消除歌曲原唱、添加效果、合成并导出等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是处理声音素材的核心,对学生在多媒体声音模块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上学期第3.3.2节“声音和视频处理”的深化,又是第四章创作多媒体作品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对于音频的处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本上还是空白,想要顺利处理音频,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对于功能强大的处理软件更是如此。

第三章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章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章声音3.1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3.1.1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教科版)第三章“声音”的第一节“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的第一个知识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和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学情分析】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的一些信息技术去体验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2、了解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使用情况2、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声音解决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声音在人类表达、交流中的重要作用2.理解声音对信息表达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教学难点』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小组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声音是人类社会历史最悠久、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媒体。

为什么它会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表达方式呢?二、新课讲授1、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欣赏一个影片片段,尝试关掉声音,比较声音的有无对信息的表达有什么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积极发言,教师提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如:通过对比,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想?受到什么启发等等。

师生共同总结出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1、方便2、直接3、有效教师拓展: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

那时的电影叫无声电影。

正是因为声音表达信息的方便、有效、直接等特点,人们希望看到电影的同时听到与情节相关的声音,从而促进了有声电影的产生。

2、利用声音表达信息的方法(1)声音的分类:语音: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音效:是指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是指为增进一场面之真实感、气氛或戏剧讯息,而加于声带上的杂音或声音音乐: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2)分析声音作品和包含声音的多媒体作品例:分析配乐诗朗诵《水调歌头》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作品的信息载体是什么?(计算机)(2)其中使用了哪几种声音?(语音、音效、音乐)(3)声音作用的特点是什么?(直接、有效、方便)(3)学生实践:三、教师总结:1、声音表达信息的特点:方便、直接、有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名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名师

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第4节音频信号数字化一、指导思想: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你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上网浏览信息时,都会发现大量有关多媒体技术的介绍。

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产品被不断地运用与教学、文化娱乐和日常生活中。

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习它的使用方法,已成为当今广大中学生渴望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中第4节的教学内容。

本章教材主要介绍多媒体作品制作的第二大步骤:素材的采集和制作,内容涉及“多媒体数据文件”、“文本素材”、“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动画素材”和“视频素材”等六个小节。

教材从介绍多媒体作品中常见的文件格式开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出多媒体作品制作中各类素材文件的采集、整理和加工的方法。

内容由浅入深,知识拓展面较广,几乎包括了目前媒体素材采集和加工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章节内容的学习,希望能使学生了解素材准备在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拓展的空间。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声音信号数字化介绍,WAV文件所占磁盘存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WAV文件存储量计算方法及单位的换算。

四、学情分析:对于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但是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情况也不相同。

而本章教材内容繁杂,实践性较强,涉及软件众多。

本章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类媒体素材采集和加工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某些案例解决方法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类比的方法,使用不同软件来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逐步了解同类软件的不同功能及彼此的优点,从而学会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声音素材获取的主要途径;(2)掌握WAV文件所占磁盘存储量的计算方法。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我特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学生从网上或其他途径获取自己感兴趣、熟悉、拿手的一首MP3歌曲,然后经过加工,去原唱,录伴唱,再进行简单的编辑,录制自己第一首金曲,切身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消除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幼稚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除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外,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扭曲心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了我们平时上信息技术课容易忽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与以前的课程指导纲要最主要的区别和改善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主要体现。

不能把信息技术当作纯粹的“技术培训”或如标准主编李艺教授所说的“微软软件培训班”。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高一下《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的第四节“声音素材”的第三课时,对于声音素材的内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给出教学内容的要求是:1、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

2、初步掌握声音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3、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共所需三课时。

由于指导意见已明确指出3.4.2——4节“声音素材的截取”内容教学中不作要求,而且第三个内容“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相对简单,故把它提到第一节上,第一课时为“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和“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第二课时为声音媒体的采集,包括录制伴唱,为下节做准备,第三课时为“音频的处理与制作”。

本节内容主要有录制并编辑伴唱、消除歌曲原唱、添加效果、合成并导出等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是处理声音素材的核心,对学生在多媒体声音模块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上学期第3.3.2节“声音和视频处理”的深化,又是第四章创作多媒体作品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对于音频的处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本上还是空白,想要顺利处理音频,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对于功能强大的处理软件更是如此。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 (1)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 教学设计 (1)

第三课编辑音频素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获取音频素材的途径2.学会播放音频文件3.能对音频素材进行裁剪、合成、改变音调、格式转换等简单编辑的方法。

2学情分析:GoldWave对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软件,用一节课时间学习一个软件的使用任务很重,所以教材内容要有所取舍。

老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兴趣导学,让学生发自内心主动去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运用中创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3重点难点:利用GoldWave软件对音频素材进行裁剪、合成、改变音调、格式转化等编辑。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教师寄语:音乐使人高尚。

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们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音乐的目的是使人高尚起来。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德国音乐家)活动2【讲授】二、音频的获取1.网络下载mp32.CD(磁带)复制3.MIDI键盘录制4.麦克风(耳麦)录制5.手机录制6.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录制活动3【讲授】三、音频文件的格式1. mp3(有损压缩)2.Wav(容量过大)3.MIDI4.amr(部分手机格式)5.wma(有损压缩)6. APE和FLAC格式(无损压缩)活动4【活动】四、考试铃声我做主(发现问题)1.如何选择MP3的其中一部分进行剪切、复制或删除?2.如何将两段MP3连接成一个文件(顺序播放,不混音)?3.如何将两段MP3连接成一个文件(同时播放,混音效果)?4.如何提高MP3的音量?5.如何降低MP3的背景噪音?……活动5【测试】五、考试铃声我做主(练习一)1.选择考试铃声MP3的其中一部分进行删除操作。

(删除前后要试听)2.将其中一段内容复制两遍。

(注意插入点的选择)活动6【测试】六、考试铃声我做主(练习二)1.将预备铃声和考试铃声合并成一个MP3文件。

(顺序播放,要试听)2.提高合并后的MP3文件的音量(提高前后要试听)活动7【作业】七、考试铃声我做主(课后拓展一)1.将预备铃声和考试铃声进行混音。

《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三课 编辑音频素材》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3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编辑音频素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频编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音频文件的导入、剪辑、混合和保存等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音频素材的编辑,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任务一:导入音频素材学生需要从指定的素材库中选择一段音频文件,并将其导入到自己的编辑项目中。

要求文件格式为MP3或WAV,时长不超过3分钟。

2. 任务二:音频剪辑学生需要使用音频编辑软件中的剪切工具,将导入的音频文件进行剪辑,保留需要的部分,删除不需要的片段。

确保剪辑后的音频文件符合课程要求。

3. 任务三:音频混合学生可以选择另外一段音频素材,将其与之前编辑的音频文件进行混合。

可以使用软件中的混音功能,确保音频效果良好。

4. 任务四:保存与提交学生需要将编辑好的音频文件以指定的格式(如MP3或WAV)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并提交作业文件夹的链接。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本次作业需在第一课时结束前完成,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提交,需向教师说明原因。

2. 工具使用:学生需使用指定的音频编辑软件完成作业,确保操作正确、熟练。

3. 质量要求:剪辑后的音频文件需保持清晰、无杂音,混合后的效果需自然、无明显突兀。

提交的作业文件夹需包含完整的音频文件及必要的元数据(如标题、时长等)。

4. 安全性:请确保所选素材符合法律法规,不涉及版权问题。

5. 协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质量、提交速度和合作精神等综合评定成绩。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文件夹进行审核,并结合课堂表现给出最终评价。

3. 反馈机制:对于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向教师提问,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解答。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并在过程中积极寻求帮助和反馈。

2. 教师将在作业评价后向学生提供反馈,包括建议和鼓励,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综合实践课:《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激趣导思请同学们欣赏漫画(打开漫画),哪位同学给大家描述一下这幅画的意思她们都是打字聊天,很难识别对方的性别,应该怎么做如果是语音聊天,真的能确定对方是男还是女的吗打开变声软件,老师开始说话了,这是一个变声软件。

请一位同学谈谈您的感受那声音编辑软件cooledit,能不能将女声变成男声呢老师教你们一招,可以通过变调命令来实现,(打开cooledit,单轨界面,播放)这是女生版的橄榄树,(教师操作演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板书:声音的采集与加工一位学生回答:画中的母女俩在相邻的房间以虚拟身份在网上聊天,女儿“冒充”15岁的小男孩,母亲“冒充”15岁的小女孩,她们俩聊到一块去了。

学生一起回答:邀请对方视频或语音聊天学生一脸的惊讶一位学生回答:在互联网上聊天,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对方。

学生认真听讲,学习声音编辑软件cooledit的特殊效果。

用学生电脑绘制的漫画《远与近》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漫画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渗透了德育教育。

引发学生的思考,在互联网上,要善于保护自己,要有防范意识。

2、扫除障碍激动导创在综合实践课的第一节,老师布置了课题任务,根据同学们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歌曲串烧、歌曲翻唱、朗诵、相声、新闻、配乐故事其中的一项进旨在培养学生有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脚手架的搭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知识框架的穿引,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我曾经做过尝试,没有搭建脚手架的探究学习,学生刚开始还兴趣盎然,可是很快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被随之而来的不知所措和重重困难冲淡了,烦恼、困惑阻碍了继续探究的步伐。

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包括必要的知识精讲、提供自学材料以及教会学生创作作品的思想和经验等,可以提高创作的效率和质量。

◆主题设计兼顾学生兴趣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的分层需求,旨在挖掘学生潜能。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3.3 多媒体信息处理2-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3.3 多媒体信息处理2-浙教版

3.3 多媒体信息处理——图像的加工(制作简单的公益海报)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如何用专业的图像加工工具Photoshop进行抠图,裁剪图片,合成图片以及对合成的作品进行修饰和美化,从教材的安排上来说,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延续,又是为深入学习选修教材作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通过对windows的“画图”程序比较熟悉,对Photoshop的认知程度较为初级,特别是在技术层面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对成为PS高手充满了向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片素材加工的一般过程;能利用Photoshop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等基本操作;(2)理解图层的概念及其层次关系;(3)掌握图像加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表达、交流创作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素材及工具加工图像作品;(2)经历图像合成的创作过程,利用图像合成来突出主题、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巧妙地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处理和美化图像作品,锻炼个人审美能力;(2)能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合成图像作品,不利用合成技术进行恶搞和传播虚假信息;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图像加工合成的一般方法及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的选取、移动、自由变换等基本操作;(2)图层的理解及应用2.教学难点(1)图片素材中合适部分的选取技巧(2)图层的理解及应用五、教学策略设计“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问题解决”、“评价交流”作为学习和探究的主线。

六、教学手段网络机房、传奇电子教室系统。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

声音数字化-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独家精品

声音数字化-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独家精品

《声音数字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XX号选手,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声音数字化》。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音数字化》是浙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指出“音频数字化的概念和音频存储容量的计算”为“必考+加试”考核内容。

在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理解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可见本课内容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贵州省XX二中的高一学生。

通过初中阶段相关内容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以及它们的差异,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能够满足本课学习的需要。

本课技能的要求起点较低,但知识原理比较抽象,学习时会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的教学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了三个层次:1.通过试听、比较音频文件,分析相关参数对存储容量的影响,掌握Wave 格式音频文件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

渗透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2.通过观察采样点信息,理解频率、量化位数概念,并了解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

提升学生运用学科工具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素养,渗透能够根据信息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得到的信息意识的培养。

3、通过猜想、假设、论证的过程,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树立以适当的方法和思维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究的科学研究意识。

综合上述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Wave音频文件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为:采样频率、量化位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思路显然,达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但由于学生缺少信息数字化的知识储备、抽象认知能力相对薄弱。

因此,我构建了基于实验探究的教学情境,即从音频文件这一结果出发,引导学生逐步寻因,追本溯源。

从“听出差异”到“看出问题”,从“思考问题”到“探究原因”,从“形成结论”到“实践验证”,经历由“可见到不可见,已知到未知”的实验探究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

信息技术高一下 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高一下 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高一下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技术高一下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三章第1节多媒体数据文件与压缩——教学设计丽水第二高级中学周超君【设计思想】⏹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以讲授法结合实例演示为主。

为了避免理论给人的枯燥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尽可能的让这种兴趣能够维持并贯穿整堂课。

⏹在引入新课时,采取了一个“帮文件宝宝找回家”的flash游戏,学生通过对游戏的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同时复习了多媒体文件类型的知识,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巩固这部分知识。

⏹在多媒体数据压缩部分的讲解过程中引入图片、动画、声音等实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这些实例,在维持学习兴趣的同时,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问题的设置和解答,让学生处于一种思考的情境之中。

而讲解时尽可能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身边。

⏹最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操作和练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考虑到不同学生操作水平的差异,设置了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实践一,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了提高练习。

同时对操作不是很熟练的同学提供完整的带提示屏幕录像供参考。

⏹根据学生理解能力的特点,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续性,从已有知识导出新知识点要自然,做到由易及难、层层深入,从而完成各知识点的落实。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有两块:多媒体文件的类型和多媒体文件的压缩技术。

其中多媒体文件类型相关的知识在高一上半个学期和前2章中已经有很大程度的涉及。

因此在讲解时应该以复习、归纳为主,在此基础上补充新的文件类型知识。

多媒体文件的压缩部分新知识较多,但可以和学过的文件容量,图像和声音的基本知识相结合。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涉及到的两部分内容仅要求了解,初步掌握多媒体数据量及压缩比的计算。

不要求识记各种压缩标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常见的特别是本学期要学到的几种多媒体文件的类型应该要求熟记,并且能够知道每类多媒体的常用压缩文件格式,学会在设计中应用这些文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3.4 声音素材1-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案-3.4 声音素材1-浙教版

作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以及相互协作的良好沟通习惯,大胆实践创新的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主动运用多媒体处理工具来加工和表达信息;3、通过对音频文件的修饰提高学生审美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鉴别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获取声音文件的途径与方法;2、利用GoldWave软件学会对声音文件的删除、连接、混合、添加特效、格式的转换等编辑。

教学难点:利用GoldWave软件对音频素材进行编辑应用教具: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任务一:观看微课视频,知道声音的获取途径和方法,学会用Glodwave软件对音频文件进行编辑。

课内自学:登录焉耆县第一中学网络教学平台:http://http://192.168.4.253/moodle/设计意图:1、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4、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任务二:自主探究,用录音机和Goldwave 软件各录制一段自己的声音,可以是诗歌朗诵、唱歌等,比较一下用录音机和Goldwave 软件录制声音有什么区别?将录制好的声音文件通过Goldwave软件做适当编辑,去除空白或多余部分,保存并提交。

设计意图:1、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对知识掌握的程度2、学生通过教学平台提交作品互评,指出问题。

果你有兴趣的话,回家可以下载这个软件,体验GoldWave中的其它功能。

课后反思:这节课以“用GoldWave软件录制声音”为主线,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堂课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通过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师生间的互动也比较愉快,课堂气氛活跃。

优点:一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非常好,学习很主动,师生间的配合很融洽。

二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3.3 多媒体信息处理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案-3.3 多媒体信息处理

音频的采集与处理本课所用教材是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信息的加工”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处理”第二课时“音频的采集与处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利用电脑麦克风录入声音。

2、掌握基本的声音编辑。

3、能进行多音轨的合成与导出。

4、认识声音的基本格式以及其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科的学习,能基本掌握对声音的编辑与合成的方法,并通过在课堂中的游戏,了解多角色音源的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用声音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2、用声音体验文学素养。

3、通过学习能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作为了解性的知识点,主要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学习进行铺垫,让学生能体验多媒体技术在生活中应用,所以更注重与把技术改变生活的部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此把教学重点设置为:1、声音的采集2、合成多轨声音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概念,需要做的是把他们的感观认识体现在对技能的学习上,所以我把青春诗和改编话剧作为引导和吸引他们进行学习的入口,使知识的学习跟接近他们的生活和情感。

据此把教学难点设置为:1、采集声音,并基本处理。

2、如何让所学的内容,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授课课时:40分钟授课环境:多媒体电脑室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发、引导式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课的知识点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更有代入感,所以我希望能通过有趣的活动去调动他们,让课堂更游戏化,使学生更轻松。

在授课中也确实如此,学生在第一任务中情绪更委婉,而第二任务中学生更加激情。

整个课堂还是比较完整,并贯穿了对信息技术课程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声音素材
声音素材
设问一: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声音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比如敲鼓,自于鼓锤击打鼓 面时鼓面振动,鼓面的振动又带动空气的振动,并通过空气 将振动波传播到人们的耳膜,又使耳膜振动,耳膜的共振就 是声音。
所以说声音是自于物体的振动通过空气引起耳膜的共振 而产生的。而耳膜的振动是有一定频率范围的,当空气中的 振动波不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时,就不能引起耳膜的共振,人 们也就听不到声音。
学习目标
1、掌握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方法 2、掌握声音文件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声音素材的获取途径 4、掌握声音文件格式的转化方法
声音的产生
声波有振幅和频率。振幅决定声音的大小,而频率决定声音的 高低,声波根据频率分为四大类
(1) 次声波 频率范围 0-20HZ (2) 声波(人类听力接受的范围) 频率范围 20HZ-20KHZ (3) 超声波 频率范围 20KHZ-1GHZ (4) 超高声波 频率范围 1GHZ-1THZ 多媒体作品中我们所要处理的正是人类听力可接受范围内的声
KHZ,固此要乘1000,其次题目看上去并未给出声道数,但我 们知道立体声是指双声道,自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算式。
存储量=44.1*1000*8*2*20/8字节,再将它除以两次1024转化 为M,约1.68M。
设问五:声音素材的获取连径?
(1)成品声音文件的使用 (2)语音旁白的录制 (3)声音素材的截取 (4)音乐和语音的合成
2、量化位数:声卡处理声音的解析度,量化位是对模拟音频 信号的幅度轴进行数字化,它决定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后的动 态范围。
3、声道:指声音在录制或播放时在不同空间位置采集或回放 的相互独立的音频信号,所以声道数也就是声音录制时的音源 数量或回放时相应的扬声器数量。声卡所支持的声道数是衡量 声卡档次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单声道到最新的环绕立体声。

浙教版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浙教版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

浙教版_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浙教版《多媒体技术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

掌握常见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格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学会使用常见的多媒体软件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如图像处理软件、音频编辑软件、视频剪辑软件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与协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常见多媒体素材的处理方法。

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流程。

2、教学难点多媒体素材的编辑与合成技巧。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多媒体作品。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软件的操作过程,如图片处理、音频编辑、视频剪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多媒体作品的创作任务,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复杂的多媒体作品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多媒体作品,如电子相册、音乐视频、动画短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过多媒体作品,以及对多媒体技术的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5 分钟)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等。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娱乐、广告、医疗、军事等。

3、多媒体素材的类型和格式(15 分钟)图片素材:常见的图片格式有 JPEG、PNG、GIF 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浙教版高一多媒体模块《声音素材》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这节课我特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学生从网上或其他途径获取自己感兴趣、熟悉、拿手的一首MP3歌曲,然后经过加工,去原唱,录伴唱,再进行简单的编辑,录制自己第一首金曲,切身体验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消除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幼稚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除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外,很大程度上纠正了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
扭曲心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
..体现了我们平时上信息技术课容易忽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这是新课程标准中与以前的课程指导纲要最主要的区别和改善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主要体现。

不能把信息技术当作纯粹的“技术培训”或如标准主编李艺教授所说的“微软软件培训班”。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高一下《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的第四节“声音素材”的第三课时,对于声音素材的内容,《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给出教学内容的要求是:1、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

2、初步掌握声音媒体的采集与制作。

3、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共所需三课时。

由于指导意见已明确指出3.4.2——4节“声音素材的截取”内容教学中不作要求,而且第三个内容“了解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相对简单,故把它提到第一节上,第一课时为“了解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概念及存储量的计算”和“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第二课时为声音媒体的采集,包括录制伴唱,为下节做准备,第三课时为“音频的处理与制作”。

本节内容主要有录制并编辑伴唱、消除歌曲原唱、添加效果、合成并导出等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是处理声音素材的核心,对学生在多媒体声音模块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上学期第3.3.2节“声音和视频处理”的深化,又是第四章创作多媒体作品做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对于音频的处理,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本上还是空白,想要顺利处理音频,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对于功能强大的处理软件更是如此。

再加上录制歌曲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所以本节学习的难度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文字、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及动态WEB站点网络技术,多种方法和手段构建三维助学系统,降低教学难度,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录制声音。

2、初步掌握从原唱歌曲中消除原声。

3、初步掌握局部修改声音。

4、初步掌握能合成多轨声音。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运用音频处理技术进行制作、编辑、合成音乐。

2、在碰到问题时,能用选择合适的方法高效地解决
3、能利用网站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切身感受自己录制歌曲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消除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幼稚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初步掌握音频的处理
2、消除学生盲目崇拜明星的幼稚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

对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操作中的消声、混音效果等的处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节教学方法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之所以不采用自主探究法,是由于Adobe Audition软件功能繁多,自主探究难
度大,时间紧,在课内探究并不适合,但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中,因为学生有空闲的时间,有了本节所教的音频处理技术的基础,可以自主探究,体验软件的强大功能。

评:当试听到效果时,大部分学生又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声!可能在想我们也可唱出这么好听的歌曲,这样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个个跃跃欲试。

学生活动:添加混响效果
4、最后保存文件:
文件\导出\音频...,保存为MPEG layer-3 (LAME) (*.mp3)类型文件,文件名为“你的机号+姓名.mp3”
播放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评:以上几步操作,是本节的难点,我主要通过化整为零,降低难度,并辅以WEB在线帮助网站,突破难点的。

(三)、作品提交
作业提交地址:
ftp://7@192.168.7.100/ (这个地址没有读权限)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提交到这个地址,供其他同学共享并欣赏:
ftp://gx@192.168.7.100/(这个地址有读权限,可下载)
(四)、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info/zxkt/sound/xxpj.htm
教师讲评:打开若干个ftp://gx@192.168.7.100/地址上的作品,充分肯定学生的作品。

(气氛十分活跃)
(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师生交互:
师问:大家听说过前几天有个老父为女儿再见刘德华跳海自杀的事件吗?
学生:……
教师广播事件经过的PPT(详细内容见搜狐娱乐新闻网:
/s2007/lfth/)。

师问:通过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
学生:不能盲目追星。

师问:一位歌星出一张专辑需要多少时间?是几天?还是几个星期?还是?
学生回答
师明确:一般来说,一张专辑十几首歌需十个月以上,甚至一两年,这还不包括前期的选歌,歌曲创作。

学生:……
教师演示:编辑伴唱音频
其实歌手的演唱并不是简单唱一两次就行的,可能需唱几十次,某个地方唱的不好,不需重来一遍,只需选择这一小段,可以只补唱一个音,也可以只补唱一秒钟等,大家听到的悦耳的歌曲,其实就是由这样有很多个“补丁”组成的!
教师再次让原先唱歌的学生上台,修改原唱中的某个瑕疵。

学生:有些学生反应有点目瞪口呆!
教师借机趁热打铁:
通过刚才老师的技术处理,再结合刘德华歌迷事件,我们应该懂得盲目追星是不可取的。

其实有些所谓歌星的功底也不见得那么好,他们经过短期的专门训练,加上各种宣传、包装、炒作,很快就成了歌星了!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你现在又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感觉有进入深层思考,有所悟。

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血淋淋的事实,通过现场技术的演示,剖析歌星录制歌曲的过程,很容易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改变原有过度追星的盲目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种效果和以前家长或教师只是机械地说教,是不可比拟的。

九、知识结构:
制作歌曲的步骤:
这节从“获取原唱歌曲”到“音轨合成、导出”,学习了音频的处理与制作的大部分知识,最后一步刻录成CD不作要求,有条件的同学留作课后练习。

十、作业设计
本节的作业是:①课余时间自己探究
..Adobe Audition或其他音频处理软件的其他功能。

②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多人合作,再次录制自己拿手的歌曲,时间跨度可以是很长,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将自己录制的多首歌曲,灌制成个人的专辑,珍藏。

第一个作业是这节课知识和技能的延伸,用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第二个作业是选做,体现了分层、合作学习的思想,也鼓励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比如和有条件的同学合作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动力。

平时我们布置一些普通的作业,学生一般懒得去做,这个作业学生如果有条件、有时间,我想还是非常积极地去完成的。

[问题研讨]
1、关于课时的安排:“声音素材”这节内容,也可以安排二个课时,但比较紧。

而据我了解的有些老师只为了应付会考,把这部分跳过不上,或用很少时间带一下,因这部分操作没考。

我想,现在有这么好的硬件条件,有这么好的软件,不充分发挥软硬件作用,不深入挖掘其功能,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从而不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操作技能,实在是可惜!这跟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等这些观点是格格不入的,这种错误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2、其实,按专业录音棚的音频处理,软件里的操作并不是这样,如混音效果应在多轨窗口的FX效果里操作,这样不会改变原来的原唱音频,有利用以后对歌手所唱的不好的音节进行的纠正、修改等编辑。

但这样按专业操作,过于复杂,对于初学的学生和紧张的课堂时间,我们还是简化为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行,其它多种功能,还是让学生回去再探究。

[参考资料]
李艺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