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合集下载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概述【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与传播活动规律得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得个人与个人之间得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就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与发展相关得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得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溺于被动得信息积累.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就是现实。

类似“自我达成得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得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传播得本质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得本质)大众传播职业化得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得技术手段向不特定得多数人传送信息得行为或过程。

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得四大功能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得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传播得定义(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得额分享(二)影响说:强调就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得过程(三)“仪式"说:强调就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得仪式(四)“符号“说:强调传播就是符号得流动拉斯维尔得5W模式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5W,传播结构(过程)中得5个要素与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得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得问题:(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就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得过程。

但传播使双向得。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得联系(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就是环节。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库利的传播定义P2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二、传播与信息二、传播与信息信息定义P4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三、播的定义和特点三、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P11;传播学的任务;传播学的任务P11-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P29;口语的局限;口语的局限P29-30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P30;文字发明的意义;文字发明的意义P31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P32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P33;电脑,电;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信息社会的概念P35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 NII NII,,GII GII))P39P39;我国信息化建设;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 signal signal)的特点)的特点P44P44;象征符(;象征符(;象征符(symbol symbol 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四、符号的基本功能: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P46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第二节: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一、什么是意义:意义的定义P47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的三个不同类型P48P48;语言符号的暧昧性;语言符号的暧昧性P49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社会传播活动中除符号意义外,参与进来还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传者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受者的意义、情境形成的意义)P49-50 P49-50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第三节: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象征行为P51P51;象征行为的特点;象征行为的特点P51P51;象征性互动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P52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P52P52;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意义交换的前提(共通的意义空间)P53P53P5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象征性社会互动观P54三、象征文化与现代社会:象征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人会改变旧的符号和创造新的符号)P54-55P54-55;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现代社会的符号环境P55P55;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限定符号环境产生的两个原因P55-56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信息传播的过程与系统性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反馈)P58-59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9(一) 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韦弗数学模式(二)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64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第一节: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定义:人内传播的定义:P73 P73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人体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特点P74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几个环节和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P76-77P76-77;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从四个方面理解人内传播P77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密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客我的概念P78P78,主我客我的关系,主我客我的关系P79P79));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自身进行互动P79P79,,“自我互动”其本质是社会互动的内在化P79-80P79-80));米德关于内省式思考的观点P80-81第二节:人际传播第二节: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定义P81一、际传播的动机:人际传播的四个动机P82-83P82-83;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P82-83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播的四个特点(渠道多方法活、意义丰富复杂、双向性强、非制度化)度化)P83-84P83-84P83-8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两个主要研究领域P84-85三、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姿态的传播功能;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P85-88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一、群体的特征与社会功能(一) 群体的概念:概念P89P89;群体的两个特征;群体的两个特征P90P90;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群体的两个类别;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二) 群体的社会功能与意义:群体的三个社会功能P91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一) 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三个方面P92;P92;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意识的形成P92(二)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P92-93;P92-93;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群体规范的四项功能P93;P93;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中的作用((对内、对外对内、对外)P93 )P93(三) 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的概念P94P94;信息压力的概念;信息压力的概念P95P95;趋同心理的概念;趋同心理的概念P95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集合行为的概念P95P95;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P96P96;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P96-99第二节:组织传播第二节:组织传播一、组织与组织传播:一、组织与组织传播:(一) 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组织的广狭义P99P99;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组织结构的三个特点P100(二) 组织传播极其功能组织传播的定义P101P101,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组织传播的四个功能P101-102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一)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三种渠道P102-103(二) 组织内传播非正式渠道:两种形式P103P103;三个特点;三个特点P103-104(三)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网络三、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三、组织外传播极其形态(一)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企业组织信息输入的渠道P106(二)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P107-108第七章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一、大众传播的定义:大众传播的定义P111P111(倒数第(倒数第9行)行)二、大众传播的特点:大众传播的六大特点P111-112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P113P113;赖特的四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P114P114;施拉姆的概括;施拉姆的概括P114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观P115-116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一、大众报刊与大众传播: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P116P116;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廉价报纸的四个特点P117P117;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廉价报纸完成报纸的两个转变P117二、电报、电影、广播与大众传播;电报的出现P117P117;电影的出现;电影的出现P118P118;广播的出现;广播的出现P118三、电视媒介与当代大众传播的发展:电视媒介的特性P119P119;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电视媒介发展的四个方面新变化P119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一、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一、大众传播与现代人生活:二、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基于乐观主义期待“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的肯定态度“的肯定态度(布莱士、(布莱士、(布莱士、塔尔德、塔尔德、塔尔德、库利的观点)库利的观点)P121-122P121-122;;“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的观点)P123P123;对两种观点;对两种观点的看法P123-124三、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三、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一)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对环境的任知活动发生根本变化P125(二)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的概念P125P125;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信息环境的三个内容P126P126((1-7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的不同P126P126;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的两个优势P126(三)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P126-127P126-127;;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P127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研究两个方面P129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一、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国家与政府四个方面的控制P130-131二、利益禾逵刖 檬屏Φ目刂疲郝⒍献时究刂泼浇榈娜 种饕 绞絇132三、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受众对媒介控制的四种手段P132-133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麦奎尔的“规范理论”的六种类型P134一、一、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极权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极权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5P135;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理论的四个坚持主要内容P135二、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二、资本注意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产生的背景P136P136;主要原理原则;主要原理原则P136(二) 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P138P138;主要原理原则;主要原理原则P1339(三) 民主参与理论:产生的背景P139P139;主要观点;主要观点P1339-140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一)渊源:马恩关于党报思想的要点P141P141;列宁主要观点;列宁主要观点P141-142(二)苏联:五个原则和规范P142(三)我国:我过传播制度极其基本规范的四个方面内容(公有制、党性原则、多方面职能、经济功能)P143-144四、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麦奎尔概括的五个方面内容P145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传播媒介”两种含义“传播媒介”两种含义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一) 媒介即信息:“媒介即信息”是麦克卢汉对媒介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概括(媒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媒介又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P148(二) 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人的延伸”的内容(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观的扩展或延伸、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观能力的“统、分、再统”的历史)P149(三) “热媒介”与“冷媒介”;对“热冷媒介”概念的解释P149(四)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其意义P150P150;局限;局限P149P149;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正确理解媒介在社会发展和形态变革中的作用P150-151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P152(二)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佐藤毅的“他律性欲望主义”及其对日本人价值观的影响P153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三、新媒介的发展均势及其冲击(一) 新媒介的特点与性质:新媒介发展趋势的四个特点P153-154(二) 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电子乌托邦”思想P155P155;;“电子乌托邦”思想历史根源P156P156;;媒介技术是中性P156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播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三个特点P157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媒体经济收益的两个方面P159(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P159P159;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宣传目标的两种活动P160(三) 公共性与功利性: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功利性的三个依据P160P160;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公共性与功利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和受制约的根据P160P160;;“经营目标”“宣传目标”与“公共性公益性”的制约程度因具体媒介组织不同而不同P161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三、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怀特的“把关”模式及后来对它的补充P162(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与市场标准P164P164;新闻报道宣;新闻报道宣传性的不同看法P164P164(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三)把关过程的实质:理解把关实质时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考虑在内的原因P165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传播的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一、大众的概念一、大众的概念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主要特点P168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奥特伽观点)P169P169;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曼海姆观点)(曼海姆观点)P179P179P179;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的观点);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的观点)P170P170;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 P171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P172-173P172-173;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P173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P174;;“选择性接触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P176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P177;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P178-179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倒11-13行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一)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P181;收听肥;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二)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P181;;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三)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P182;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P183P183;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3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P184;;“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效果研究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第一节: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问题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一) 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的两重含义P188(二) 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传播效果的三个层次:11、传播效果三个层次;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传播学概论重点郭庆光期末考试版

传播学概论重点郭庆光期末考试版

1、传播(de)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de)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de)运行.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de)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de)体现;一种双向(de)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de)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de)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de)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1、社会传播(de)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人类传播经历(de)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2、信息社会(de)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de)资源,整个社会(de)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de)社会.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de)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de)操作者而是信息(de)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3、符号(de)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de)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de)基本要素.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de)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de)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de)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de)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de)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de)头脑中).4、传播过程(de)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de)传播过程模式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de)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de)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de)障碍因素对讯息(de)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de)作用(de)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5、人内传播(de)定义和性质特点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de)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de)和社会(de))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de)反映,具有鲜明(de)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de)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de)基础.5、人内传播(de)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5、米德(de)“主我与客我”理论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de)统一.主我是个人(de)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de)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de)他人对自己(de)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de)社会关系(de)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de)象征符在不断(de)互动中形成自我.②自我(de)形成是个人(de)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de)过程,但形成后(de)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de)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de)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de)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5、米德(de)内省式思考①定义:短期(de)、以解决面临(de)现实问题为目(de)(de)自我反思活动.内省(de)一种.内省式思考:米德认为这种思考发生在遇到暂时(de)挫折或难以解决(de)新情况之时.这种思考是一种重构自我与他人关系(de)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解释和行动(de)过程,具有超越性和创新性,是推动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de)重要精神动力.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de)社会过程,它也是纵向(de)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人(de)思考会将其过去(de)经验与当前(de)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最有利或最有效(de)解决方法.5、人际传播(de)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①定义:个人之间(de)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de)新(de)信息传播系统.(最典型(de)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de)直接体现)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de)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de)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de)社会性(de)精神和心理需求.5、库利(de)“镜中我”理论①(美)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②人(de)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de)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de)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de)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de)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de)自我是在与他人(de)联系中形成(de).这种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de)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de)想象,自己对他人(de)这些“认识”或“评价”(de)情感.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de)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de)主要机制.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de)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de)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de)“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de)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6、群体意识(de)定义及其形成①定义:是指具有特定(de)共同目标,共同(de)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de)复数个人(de)集合体②群体(de)本质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为主体共同体6、群体压力:群体中(de)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de)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de)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de)信息(de)正确性大于少数人(de)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de)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de)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de)心理.6、集合行为(de)定义和形成条件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de)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de)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de)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该行为中(de)传播是非常态(de)群体传播.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de)信息刺激;c.正常(de)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de)传播机制活跃化.6、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法).塔尔德模仿(de)法则:模仿是最基本(de)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de)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de)安全本能(de)无意识(de)、条件反射性(de)模仿.这种非理性(de)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de)“匿名”状态下(de)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de)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de)行为).6、组织传播(de)定义和功能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de)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②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6、组织内传播(de)机制: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de)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7、大众传播(de)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专业化(de)媒介组织运用先进(de)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de)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②特点:a.传播者;b.手段;c.对象 d.传播(de)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de)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de)社会传播.7、大众传播(de)社会功能①H.拉斯维尔(de)“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de)结构和功能)a.环境监视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分众:定义分众指(de)是受众并不是同质(de)孤立个人(de)集合,而是具合了社会多样性(de)人群核心内容: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2社会社会分属不同(de)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de)制约3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de)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de)需求和反应4在大众传播面前,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de)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有着某种自主性和互动性7、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de)两种观点8、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de)肯定态度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库利(社会组织)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de)基础,现实(de)舆论是一个由分散(de)、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de)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de)公众意见(de)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de)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de)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de)“测风标”三个功能.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de)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de)主体——公众.7、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de)环境化”-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环境”隔绝,主要是通过大众新闻媒介去了解外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de)依据.定义: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de)选择、加工和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de)信息环境.李普曼进而认为,大众媒介提供(de)拟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人(de)行为,而且会对现实(de)客观环境产生重要(de)影响,也就是“信息环境(de)环境化”.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拟态环境(de)环境化”问题.拟态环境对后来(de)诸多理论产生了重要(de)影响,比如“电视人”、“容器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de)螺旋”理论等等.8、“电视人”和“容器人”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de)一代,注重感觉(de)“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de)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de)日本人(de)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de)“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容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媒介(de)定义:(两种)一种是传递信息(de)载体;另一种是从事信息传播活动(de)社会组织.麦克卢汉他那三个着名(de)核心观点是: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de)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1、媒介即讯息:在麦氏这里,媒介(de)概念相当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de)语言、文字、传播工具等外,还包括各种交通工具.麦氏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de)基本动力.麦氏以媒介为标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部落社会(口语媒介)-脱部落社会(印刷媒介)-地球村(电子媒介).2、媒介是人(de)延伸:着眼于媒介对人(de)感官(de)影响,认为媒介是人(de)感官能力(de)延伸.3、热媒介与冷媒介积极意义:媒介(de)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③他关于“地球村”(de)预言也极具前瞻性. 历史局限:①麦氏理论视媒介为社会发展(de)唯一因素,过于偏激;②麦氏(de)理论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人(de)主体性与能动性,媒介成了人(de)主宰,过于偏激;③麦氏理论过于强调媒介对于人类感官系统(de)影响,并由此延伸解释人类社会(de)发展,过于偏激.8、把关人理论①卢因最早提出,认为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de)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de)渠道.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de)“把关(gate-keeping)”模式.但怀特(de)“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de)“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把关”(de)实质:①大众传媒(de)传播活动并非纯粹(de)“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媒体一定(de)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de)有目(de)信息取舍和信息加工活动;③新闻信息(de)选择受到媒体经营目标、政府意识形态、受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de)制约,与这些因素相符(de)内容将优先得到传播;④媒体(de)“把关”是一个多环节(de)过程,最重要(de)制约因素是媒体(de)立场和方针.9、传播受哪些因素控制:传播制度: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控制或制约作用(de)部分.主要是政治(法律/行政手段)、经济(垄断/资本/广告)、受众(言论/购买/法律手段)三方面(de)监督和控制.现在西方占主导地位(de)理论还是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9、资本主义制度下(de)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民主(受众)参与理论10、大众(mass)(de)定义及特点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de)发展,形成(de)未组织化(de)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②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受众:一对多传播活动中(de)对象或受传者.①作为社会群体成员(de)受众(群体归属与群体规范(de)制约使得受众不那么被动了,注意与拉氏(de)传播流研究相联系).②作为“市场”(de)受众,此观点容易忽视媒体(de)社会效益③作为权利主体(de)受众10、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de)政治立场和态度(de)综合指数.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de)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de)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10、受众权利:a.传播权b.知晓权c.传媒接近权11、11、传播效果(de)三个层面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de)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de)增加和知识构成(de)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de)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de)言行表现出来.人民(de)选择(“伊里调查”)1944拉扎斯菲尔德主持,提出了一系列着名(de)假说如:“既有政治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两级传播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从而对他人施加影响(de)人物.其特点(一般情况下):①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且相互间较为熟悉;②广泛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之中;③社交广,拥有较多(de)信息渠道,获取信息能力强,在其群体中有较强(de)影响力;④“单一型”与“综合型”.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普通受众答题时应该适当写上一些意见领袖(de)内容大众传播(de)五种效果:无变化、小变化、强化、结晶、改变.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罗杰斯个人影响:中介影响中介(de)因素:选择性接触机制,媒介本身(de)特性,讯息内容,受众本身(de)性质创新与普及:信息流影响流克拉帕(de)“有限效果论”大众传播效果(1960)总结了传播流研究(de)五项一般定理:1大众传播只是产生效果中(de)众多中介因素之一;2大众传播最主要功能是强化受众态度,而非改变;3大众传播只有在其他中介因素不起制约作用或者起促进作用时才能改变受众态度;4受众(de)某些心理因素制约传播效果(de)产生;5媒介本身、舆论环境等因素也能制约传播效果(de)产生.理论缺陷:①充其量只考察了传播效果中(de)态度和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对认知层面(de)研究;②作为一种微观传播效果研究,缺乏对宏观传播效果(de)考察,比如,它忽视了长期(de)大众传播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de)影响.“休眠效果”:可信度低(de)信源最初发出(de)信息可能不具备较强(de)说服力,处于“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人脑(de)忘却机制与内容本身(de)说服力),可信性低(de)负面影响逐渐消除,说服力也逐渐增强.(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仅采用有利于己方(de)观点或材料(de)做法.“两面提示”:说服过程中,对说服对象既采用有利于己方(de)观点或者材料,又采用不利于己方(de)观点或材料(de)做法.“议程设置功能”理论(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美)麦库姆斯和肖.大众传播(de)议程设置功能(1972)一个定义: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de)功能,传媒(de)新闻报道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以不同程度(de)显着性,从而影响人们对于周围世界(de)“大事”及其重要性(de)判断.三个特点:(1)该理论着眼于传播效果(de)认知层面,因而反映了大众传媒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中(de)态度和行为(de)潜在影响.(2)该理论关注(de)不是某家媒体某次报道活动(de)短期效果,而是整个大众传媒长期(de)报道对大众产生(de)影响及其社会效果.(3)该理论再次肯定了李普曼(de)“拟态环境”理论,即认为大众传媒塑造了一种“虚拟环境”,通过这种虚拟环境产生其强大(de)社会效果.两个意义:(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de)强大影响力,是对有限效果理论(de)修正.(2)揭示了“议程设置”背后复杂(de)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de)影响与操控,从而突破了传统美国行为主义传播学(de)理论框架,为我们深入研究媒介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de)契机.两个不足:(1)该理论反映了社会热点议题(de)形成方面,却没有反映这些社会热点议题(de)具体内容.(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反映出(de)强大(de)传媒影响力不能过于绝对化.沉默(de)螺旋”理论(the spiral of silence)德)诺依曼.沉默(de)螺旋:舆论——我们(de)皮肤(1980)背景:传统理论往往将舆论视为“问题出现——社会讨论——达成合意”这样一个线性(de)理性过程,而忽视了舆论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具有强大(de)社会控制功能.所以,“沉默(de)螺旋”理论首先体现(de)是一种社会心理学(de)视角.三个命题:(1)个人意见(de)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因而要考虑周围(de)社会环境. (2)个人意见(de)表明和“沉默”(de)扩散是一个螺旋式(de)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两个特点:(1)舆论观;只有那些“被多数人共有(de)、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de)意见才是舆论. (2)效果观;该理论强调舆论(de)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利用舆论就有“创造社会现实”(de)巨大力量.两个不足:(1)该理论过于强调“个人对社会孤立(de)恐惧”以及这种“恐惧”下个人对多数意见(de)趋同行为.(2)忽略了舆论(de)变化过程和少数意志坚定(de)“意见领袖”(de)作用.两个重要意义:(1)将社会心理学(de)理论引入舆论研究,突破了传统舆论观(de)视野. (2)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de)强大影响,突出了大众传媒塑造“意见环境”(de)巨大能力.“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起源于60年代后期(美)格伯纳背景:关于美国社会暴力与犯罪问题(de)研究,最初着眼于电视中(de)暴力内容与现实中社会犯罪(de)关系以及电视暴力内容对人们认识现实(de)影响.基本内容:(1)社会是一个较为统一(de)整体,它需要其成员对社会有一个较为一致(de)共识,这样才能协调作为社会成员(de)人与人之间(de)社会关系.(2)“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了大众传媒在塑造社会共识方面(de)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大众传媒长期制造出(de)“虚拟环境”具有偏向性,造成了人们对世界(de)认识与客观现实存在一定差距,产生了一些消极(de)社会后果(如电视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de)关系).其核心观点是:大众传媒具有特定(de)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偏向,这些偏向不是以死板(de)说教态度灌输给大众,而是通过各种“报道事实”和娱乐(de)方式传给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受众(de)世界观与价值观.重要目(de):(1)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de)意识形态服务(de)本质.(2)具有明显(de)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誉为“美国土生土长(de)批判学派”.“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美)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背景:60年代(de)美国,社会地位(de)不同造成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de)文化差距越来越大,引起了公众不满,但政府(de)塞萨米大街(一部旨在缩小不同社会阶层间儿童(de)文化差距(de)电视系列片)计划最终失败.这便有了关于大众传媒和不同阶层间(de)文化差距(de)关系(de)研究.基本内容:大众传播(de)信息传达活动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带来了知识量(de)增加,但是社会经济地位高(de)人获取知识(de)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de)推移,最终两者(de)知识鸿沟也将不断扩大.上限效果假说”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对知识(de)追求有一个“上限”,到达这个上限后其知识量(de)增加速度就会减缓直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获取知识速度慢,但最终还是可以赶上前者.依据是:(1)大众传媒主要面向大众,其所传播(de)知识有一定(de)范围.(2)受众本身对知识(de)追求具有“上限”. (3)现有知识有达到“上限”后受众便不再求知于大众传播.新闻框架: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de)特定原则.2在一定(de)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de)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实践意义(de)建构.3在新闻报道中,框架(de)存在是一种必然 4新闻框架作为媒体为新闻事件性(de)主导性框架,对受众认识理解新闻事件以及对新闻事件作出反应是有重大影响.第三人效果:定义:1他指(de)是一种普遍(de)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de)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任何身上,而是发生在他身上2 他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3值得也是大众传播现实影响(de)一种发生机制.意义:1揭示了受众(de)媒介认知(de)多面性2效果产生(de)间接性和复杂性3以及人之层面上(de)效果相行为发面(de)转化机制13、信息主权(informational sovereignty)(de)定义和内容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de)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de)重要组成部分.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de)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de)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de)权利.13、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de)定义和特点①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de)文化价值和观念(de)商品、时尚或。

郭庆光传播学笔记考试版-图文

郭庆光传播学笔记考试版-图文

郭庆光传播学笔记考试版-图文第一章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1.共享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传者和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施拉姆2.影响说:也就是劝服说。

强调传播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霍夫兰3.反应说:美国学者S〃S〃史蒂文斯认为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4.互动说:G.格伯纳: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强调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通过信息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5.过程说:彼德:“大众传播就是通过某些媒介向许多人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

”概括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4.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三)、传播与信息关于信息的本质,按照香农的理论,所谓信息,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二、传播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学科定性人类的知识分属三大门类:即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二).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三)、学科特色:多科性边缘学科1、社会学:研究范式和社会学方法2、心理学:研究范式和实验法等方法3、三论A信息论: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1-B控制论:反馈C系统论: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4、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与传播学的区别: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大众传播学—传播学(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活动及过程与人类传播活动给过程(2)传播学与新闻学第一,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大纲(2021-01)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大纲(2021-01)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大纲(2021-01)《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大纲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年¥22.00《传播学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该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该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传播类型、传播过程、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学流派、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期末复习以阅读教材(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为主,同时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传播现象。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传播现象及历史发展一、什么是传播第一,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第三,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的历史发展(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及特征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二、社会信息系统及其特点(一)社会信息系统(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第一章复习题1、简述传播的含义。

P5-6 第一,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

第三,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第四,传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传受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迄今为止,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28-34 (一)口语传播时代(二)文字传播时代(三)印刷传播时代(四)电子传播时代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6-8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4、简述社会系统及其特点。

P9-11所谓社会信息系统,就是指社会中信息的产生、传递、接受和反馈的系统。

实际上,传播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和严密的信息系统。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过程与规律的学科,研究形式包括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

2.传播学的范围和内容:传播学的范围涉及传播的过程、机制、效果等方面,内容包括发送者、接受者、媒介、信息等要素。

二、传播学的理论1.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由传播理论、传播模型和传播规律组成。

2.传播理论:包括"传播人内心理论"、"传播人行为理论"、"传播人价值理论"以及"传播受众认知及反应理论"等。

3.传播模型:常见的传播模型有拉斐尔传播模型、朴素模型、多步流程模型、差异模型等。

4.传播规律:包括"传播的普遍性规律"、"传播的效率优化规律"、"传播的稳定性规律"、"传播的传染力量规律"等。

三、传播方式与媒介1.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广播传播、电视传播、报刊传播、网络传播等。

2.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等)和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

3.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研究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评价方法。

四、传播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编码、信息传递、信息解码和信息反馈。

2.传播要素:分为人的要素(传播者和接受者)、媒介要素和信息要素。

3.群体传播:包括集群传播和社会传播,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来实现传播活动。

五、传播伦理与传播效果1.传播伦理:包括事实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道德传播的依法合规、人文传播的尊重和包容等。

2.传播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信息的准确性、传播的广度、传播的深度和传播的影响力等。

六、传播学的发展与应用1.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初级阶段、演进阶段和应用阶段。

2.传播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广告传播、公共关系、政治传播、国际传播、新闻传播等。

总之,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传播引例;1.人类离不开传播☞语言能力来自传播还是遗传(100个婴儿死亡实验)☞无传播环境对人智力的影响(博士生黑屋实验)无传播状态→恐惧←传播消除恐惧2.系统论:传播是社会系统的重要部分,系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受各部分影响,部分间是有联系的。

丹尼斯勒那:“传播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助推器。

”1.传播的种种定义及其简评⑴(1)共享说 :传播者与受者间信息的共享称为传。

①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增值的过程。

②传播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a.理想型,规范化的定义:同一是共同追求目标,意向是行为前决定。

b.以理解接收,并产生共鸣为前提。

信息的核心是意义,符号是承载形式。

(2)影响说(劝服说):传播者试图通过传播过程影响受者。

①应用型,功利色彩(尤体现在广告,政治性宣讲中)②未能包含所有人类传播现象,只是其中某些现象的一种形式。

③自我传播也需要传播信息。

③前提:告知,信息对称,相互间的联系。

⑶联系说:将生命世界不相连的东西联系起来的过程叫传播。

缺点:认识空泛。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二.传播的分类。

五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

①自我传播:社会个体对信息于人体内部的自我传播。

②人际传播:以眼面相见的交流为基本形式,延伸而来是非当面交流亦有肢体表现。

空间距离体现人际关系。

③群体传播: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群体动力学。

(陪审团效应)④组织传播:有一定结构的群体,群体的角色认识。

⑤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

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

非人类传播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传播人类传播群体传播社会传播组织传播社会传播三.传播学的特点。

1.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信息的流动,信息是传播的具体内容,接收储存发布是其基本过程。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选择简答)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选择简答)

1. 米德的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

什么是主我?客我?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得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

2. 地球村的概念是哪个传媒理论家提出的?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

3. 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哪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4. 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于1644年撰写了《论出版自由》小册子中提出出版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5. 美国传播学者把传播媒介分为哪3类?③示现的媒介系统。

O 2再现的媒介系统。

O 3机器媒介系统6. 动物的信息传播行为和人的互动有何本质不同?7. 集合行为中主要的信息传播形式是什么?流言8. 什么是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

9. 传播流言三部曲是指哪三本书?《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大众传播效果》和《创新的扩散》10. 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讲行的一种直观简洁的图示化描述。

11.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舆论的形成受哪3个因素的影响?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

12. 根据信息领域的不同可把信息分为哪3类?物理、生物、社会13. 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拥有对媒体的哪些权利?表达权,知情权,接近权,监督、批评14. 什么是信息侵略?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推广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

15. 在传播的整体模式图中,构成外围边际的四个要素?信源,传者,受众,把关人16. 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哪一种?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17. 拉扎斯菲尔德,卡兹罗杰斯的理论中,意见领袖是什么样的人?18. 18.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认为人类社会已经经过2次浪潮,人类正经历的第三次浪潮是什么?第一次浪潮为农业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佃.沉默的螺旋的提出者是谁?诺埃勒-诺依曼20. 按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有多种现实存在,大众传播有选择的提供信息给我们提出一种什么现实?(拟态环境)21. ------提出了镜中我的观念?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重点测试题与答案总计: 4 大题,46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指的是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效果或客观结果。

A.短期的预期效果B.短期的非预期效果C.长期的预期效果D.长期的非预期效果2.人类的传播行为具有()。

A.可预知性B.非选择性C.主观性D.ABC都对3.()开创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传统。

A.卡西尔B.索绪尔C.莫里斯D.皮尔士4.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A.记者B.广播电视C.编辑D.传播媒介5.格伯纳认为每天看电视超过()小时的观众可称为重度观众。

A.2B.4C.6D.86.提出“第三人效果”的学者是()。

A.霍夫兰B.库利C.戴维森D.塔奇曼7.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的体现。

A.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B.记者C.编辑D.受众8.《空中水银剧场》改编自()的经典之作《世界大战》。

A.赫伯特·威尔斯B.奥森·威勒斯C.约翰·豪斯曼D.霍华德·古奇9.“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1959)这一定义强调传播是()。

A.“共享”B.“符号”C.“互动、关系”D.“目的”、“影响”、“反应”10.群体具有()特征。

A.目标共同性B.主体共同性C.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D.以上全部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1.人际传播的动机是()。

A.认识自我的需要B.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C.维持组织发展的需要D.情感沟通的需要12.客观世界中,信息的四大基本特征包括()。

A.客观性B.普遍性C.表达性D.流动性13.下列不属于传播学信息的研究范畴的是()。

A.DNA里的遗传信息B.电话线传输的电子信息C.动物求偶发出的生物信息D.新闻报道里的娱乐信息14.以下哪些观点和研究与大卫•莫利有关()。

(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重点__最新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完整word版)传播学概论重点__最新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复习重点完整版

考点:第一、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第三章:传播载体的发展顺序(口语、文字、印刷……)、广播的优劣点、报刊与印刷革命、科技进步与媒体发展与社会进步、媒体进步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报纸的大众化浪潮(特点、大众孕育的历史条件、报刊的大众化结果);电视的特点、优势、劣势;新媒体的兴起是否意味着旧媒体的死亡。

第四章:信息、符号、讯息名词解释与区分,符号——跨文化传播的关系、能指和所指、象征符的特点(简答)、符号的特性、从符号的角度分析问题第五章:6段区隔理论、线性模式的特点、5W模式、控制论、系统论(简单描述+缺陷)、施拉姆——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第六章:把关人(角色弱化、可行性降低)(职业把关人,隐形把关人)、新闻流动模式、选择性把关模式、双重选择模式、影响把关的因素,媒介专业主义(名词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把关人(1234)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内容与社会功能(大题),如何理解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第八章:新老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如何适应、(微信微博的特点、走势、趋向)传播媒体的演进规律(科技决定论?辨析)第九章:受众的终结,对不对?、受众的特点、选择信息的过程,获然率、传播权、知晓权、媒体接近权、主要的受众观,使用与满足理论(大题),什么是媒介接近权、船体媒体与新媒体的异同(隐匿性思考)为什么微信这两年在中国发展超常速第十章:传播效果。

魔弹论(图)、强化效果论、有限效果、适度效果、宣传的七个方法、一面说和两面说、休眠效应、防疫论第十一章:两级传播(的修正)、伊里调查、人际传播的动力、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的种类适度效果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教养理论、知识沟)第三者效果、强大效果论、沉默的螺旋传播类型:人际传播、人内传播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辨析)第一章、第二章第二、二章:1、传播学科起源2、黄色新闻3、传播学五位奠基人及代表思想(施拉姆)4、传播学的流派:包括法兰克福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等一、何谓传播学:交叉与综合的学科、与时代相生相伴的学科、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定义:传播学就是研究传播的学问,传播:特指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动物学上的信息流通二、传播学的学科起源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中期,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传播学对经济、政治、社会、学术的影响:(一)政治:1、美国的政治生活:美国总统与大众传播托马斯·杰斐逊:利用图书、报刊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炉边谈话约翰·肯尼迪:电视总统第一人巴拉克·奥巴马:互联网总统2、两次世界大战:招兵海报(二)经济:广告业、大众传播业(三)社会: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第二版郭庆光著第四章—、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者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传播者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或组织)(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受传者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或组织)(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织,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双向性/互动性)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1、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5、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微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中观: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宏观:大众传播第五章一、人内传播:也成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二、人内传播的特点:1过程不是孤立的,2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积极地能动反映,4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三、1.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3.内省式———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一、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人际传播的特点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媒介)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丰富和复杂,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讯息)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反馈)4、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5、传播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传播者、受传者)第六章一、群体传播: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库利初级群体韦伯团体威瑟组织群体次级群体一般群体非组织群体二、组织传播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计算机通信系统组织外传播的媒体形式:报刊,广播,电视,公共宣传,广告宣传第七章一、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笔记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传播?1、共享说2、影响说(劝服说)3、反应说“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思考题:1、什么是传播?试述有关传播概念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一)口语传播时代优点:信息内容丰富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

缺点:较多受到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限制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信息的客观性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信息保存能力差(二)文字传播时代人类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具有将信息准确可靠固定的作用使今后历史有了可靠记录,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宣告结束(三)印刷传播时代改变了文字传播的传统社会结构,打破了少数人通过文字垄断进而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垄断的状况提供了面向全社会同时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可能印刷术的使用和相同内容书籍的副本的增加为人类保存信息提供了可靠手段(四)电子传播时代传播速度进入了同步化时期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广播、电视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等媒体特殊的传播形式使人类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五)网络传播时代第三节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一、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80)美国政治学家主要贡献:战时的宣传研究5w内容分析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主要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二、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致力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主要成就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 research)、场理论(field theory)战时食物习惯研究提出“把关”(gate keeping)理论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1948)《个性的动力理论》(1935)《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三、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elix Lazarsfeld)(1901-1976)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主要贡献:首先开始了传媒效果的定量研究1940年伊里调查,提出几个重要的传播学概念:“舆论领袖”、“两级传播”,击破“魔弹论”。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概述【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溺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类似“自我达成的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传播的本质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的四大功能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传播的定义(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二)影响说:强调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三)“仪式”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四)“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5W,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的问题:(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但传播使双向的。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是环节。

《传播学教程》重点知识点背诵

《传播学教程》重点知识点背诵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重点背诵版传播是什么?一:传播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独有—多人共有。

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

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理解这一观点是理解传播的前提。

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1)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①施拉姆说“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

没有传播就没有社区,没有社区也就没有传播”社区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

人类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它只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没有社会关系也就不会有人类的传播活动。

(2)传播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①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②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二: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内传播:定义: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全集版本一、填空题1、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念、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的欧洲起源分别是进化论、和批判学派。

4、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5、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W模式”。

6、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续的桥梁和。

7、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

8、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9、传播模式构建的方法有过程的方法和的方法。

10、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现象。

二、名词解释题1.赖特的“四功能说”2. 内向传播3.?媒介——人体的延伸4、传播效果5、传媒接近权6.模式7. 人内传播8.?郭庆光的大众传播定义9、媒介即讯息三、判断题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

()2、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3、“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4、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5、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着性和直达性的特点。

()6、传播学的三个学派是: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交往传播的帕络阿尔托学派。

()7、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的集合体。

()8、《报刊的四种理论》由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合着,是研究传播体制的代表性着作。

()9、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10、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四、简答题 10分×3=30分1、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体现在哪些方面2、集合行为中(紧急事态下)流言的特点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有哪些4、模式的功能有哪些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都是哪些6、人际传播的动机(意义)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题15分)1、请你结合实例理解分析“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观点2、结合实例分析“作为市场的受众”的观点,并且评价其优势和劣势(局限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阐释“子弹论”(又名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理论内容并评价其优缺点。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复习总结.docx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复习总结.docx

1.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乂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 过程.系统。

2. 传播学的定义一一研究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3>社会传播的类型一一内传播、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4. 动物传播的现象:A气味一一分泌荷尔蒙B发光一一萤火虫发光求偶C超声波一一蝙蝠D动作一一蜜蜂八字舞E声音一一鸟语花香5. 语言的产生一一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6. 前语言传播时代一一人类的祖先经历了漫长的原始传播时代。

7. 人类语言的五个特点:A・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和声音符号体系。

B.与本能相关声音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C.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功能。

0.没有外界刺激也能自助发音。

E.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8.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9. 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一用手写字。

口语的产生人人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

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Z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人量复制。

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客这个历史过程不是媒介以此取代的过程,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

10. 文字一一作为人类常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11・东汉蔡伦一一植物纤维纸;宋代毕昇一一胶泥活字印刷术;徳国古登堡一—金属活字排版印刷:〉12. 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美)入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①示现的媒介系统。

(完整word版)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郭庆光《传播学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概述【名词解释】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人际传播:至少两人之间进行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工具性传播:人类进行传播是为应对环境,即顺利地有效地展开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一切行为。

麻醉作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现代人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并以为自己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

即沉溺于被动的信息积累。

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类似“自我达成的寓言”,即如果个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之成为现实。

【简答题】传播的本质形态多样性(使用符号不同)、时空遍布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行为伴随性(实物传播、贯穿性)、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其主要优点为:快、广、多、好(清晰度、保真度)。

传播的四大功能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论述题】传播的定义(一)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额分享(二)影响说:强调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三)“仪式”说:强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四)“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Who(谁)→says What(说什么)→in What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对谁)→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5W,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5W,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W模式的问题:(1)单向/双向(无反馈):线性模式,将传播堪称是单向传达信息、呈直线形态的过程。

但传播使双向的。

(2)孤立/联系:割裂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3)静止/变动:“讯息”往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e.g.噪音)(4)环节/要素:“效果”并不一定出现,传播可能无效,因此只是环节。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重点笔记1. 传播学的定义和范畴:传播学研究的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和效果,包括信息的创造、传送、接收和解释。

它关注的范畴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社会传播等。

2. 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传播媒介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准媒体和新媒体理论等。

传播媒介理论探讨媒介对信息传播的作用;社会影响理论关注传播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准媒体和新媒体理论则讨论数字化时代信息的传播。

3. 传播过程模型:传播过程模型主要包括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激励-反馈-媒介-效果模型等。

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型包括媒介、信息源、信息接收者和效果等要素;激励-反馈-媒介-效果模型则强调信息传播中的反馈效应。

4. 传播效果研究:在传播效果研究中,人们关注信息的接收、接纳和接受程度,并分析这些因素是否能产生观点和态度的变化。

以及事件导致的社会影响也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部分。

5. 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具有广泛传播、短期影响、一致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它们能够通过大量广播、电视、新闻纸等媒介迅速传播信息,产生短期的影响,并对公众观点和态度起到一定的塑造作用。

6. 个人与群体传播:个人传播主要通过人际交流进行,而群体传播则通过组织或社会实体进行。

个人传播更具有亲密性和交互性,而群体传播更具有广泛传播和影响力大的特点。

7. 媒介社会化和媒介效应:媒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接触媒介过程中逐渐适应和习惯于媒介环境的过程;而媒介效应则是指媒介对接收者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8. 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

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和个性化,对传统传媒的影响越来越大。

9. 传播伦理:传播伦理主要关注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和责任。

传播者应该遵循正确的道德标准,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并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准确和公正。

以上是对传播学概论的一些重点内容的概述。

通过对传播学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传播的过程和影响,为传播策略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

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

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

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5、米德的内省式思考①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内省的一种。

内省式思考:米德认为这种思考发生在遇到暂时的挫折或难以解决的新情况之时。

这种思考是一种重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识、解释和行动的过程,具有超越性和创它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是推动个人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

新性,也是纵向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人的思考会将其过去的经验与当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对最有利或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5、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①定义: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5、库利的“镜中我”理论①(美)社会学家.库利《社会组织》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这种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

6、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①定义: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②群体的本质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为主体共同体6、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的定义和形成条件集合行为、6.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

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6、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法).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6、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6、组织内传播的机制: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

7、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a.传播者;b.手段;c.对象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7、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a.环境监视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分众:定义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合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核心内容: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2社会社会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3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4在大众传播面前,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有着某种自主性和互动性7、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8、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库利(《社会组织》)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

7、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拟态环境李普曼认为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环境”隔绝,主要是通过大众新闻媒介去了解外部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

定义: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和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信息环境。

李普曼进而认为,大众媒介提供的拟态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而且会对现实的客观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就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拟态环境对后来的诸多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电视人”、“容器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等等。

8、“电视人”和“容器人”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

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容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媒介的定义:(两种)一种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另一种是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社会组织。

麦克卢汉他那三个著名的核心观点是: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媒介即讯息:在麦氏这里,媒介的概念相当广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文字、传播1.工具等外,还包括各种交通工具。

麦氏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麦氏以媒介为标准,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部落社会(口语媒介)-脱部落社会(印刷媒介)-地球村(电子媒介)。

2、媒介是人的延伸:着眼于媒介对人的感官的影响,认为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

3、热媒介与冷媒介*积极意义: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③他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极具前瞻性。

*历史局限:①麦氏理论视媒介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过于偏激;②麦氏的理论中几乎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媒介成了人的主宰,过于偏激;③麦氏理论过于强调媒介对于人类感官系统的影响,并由此延伸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于偏激。

8、把关人理论①卢因最早提出,认为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