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简单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应用题对低年级儿童是一道难过的“关”,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起步,并顺利通过难关。下面我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想法。
1.抓好应用题的启蒙教育
刚入学的儿童识字很少,思考能力差,不可能学习文字应用题。但是应用题的教学实际上一入学就开始了。
在10以内数的认识中,每个数均安排了题图和插图。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图,进行数的分解组成,渗透数量关系。数的分解就渗透了总数可以分成两部分,数的组成就渗透了两部分合成总数。
在图画应用题教学中,强调学生口述图意,这不仅是语音的训练,也是观察思维的训练。在不断口述应用题的训练中,渗透了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在表格应用题教学中,有意识地分离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并逐步让学生认识到:缺少条件不行,因为问题无法解答;缺少问题也不行,因为不知道要求什么;条件之间或条件与问题之间必须有关系,否则无法回答问题。
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中,必须结合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演示,强化语言叙述的训练,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2.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
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中学生已经建立了应用题结构的表象,在文字应用题的教学中就要逐步清晰这个概念。
应用题的文字叙述是一个完整的情节,条件和问题在情节之中。在复杂的情节中,分离出条件和问题,对低年级儿童来说还是很困难的。然而这时应用题的骨架,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这个能力必须具备。
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生”知二求一”或”求一知二”的意识 必须十分鲜明。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补条件或补问题的练习。
3.积累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是应用题的基本单位,是分析判断的依据。三个关联的数量构成一组关系,每一道简单应用题研究的就是一组数量关系。单一的数量是具体的,儿童容易接受。揭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抽象的,儿童理解难度额大。
例如:甲有6朵红花,乙比甲多2朵,乙有几朵红花?
学生理解”甲有6朵红花”很容易,要弄明白”乙比甲多2朵”可就难了。教师必须借助实物图,甚至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才能讲清乙不但有和甲同样多的6朵,还多出2朵,乙是8朵。
做过若干类似题之后,学生才能形成”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这个思维定式。在辅之以”求两个数的差”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学习,学生才能掌握”两个数与差”这一组数量关系。
三个量构成一组数量关系,知道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来。如果学生理解到这种程度,知识面就拓

宽了,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将来如果把这组数量关系放到复合题中几组数量关系中去,学生能把它抽出来
所以,在学习简单应用题时,加强数量关系的积累是十分有意义的。
4.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读题首先要清楚题目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进而分离条件和问题,为分析数量关系打下基础。读题要边读边想,不要平均用力,要在说明数量关系的语句中仔细读几遍。往往是表明数量关系的句子明白了,这道题也就会了。题目中有些术语学生不理解,教师要给以解释,有的要用实物演示或画图说明。
儿童易受假象干扰,往往单凭个别词语就判断解法。比如看到”一共”、”多”、”原来”等词语就用加法,看到“少”、“减少”、“剩下”等词就用减法。教师要结合题目的语言环境,切实让学生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5.注意揭示各类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简单应用题种类很多,孤立地教学,不易掌握,而且有些题目容易混淆。向学生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解法,还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比如“求两个数的和”与“求两个数的差”,条件相同,所求不同。放在一起学,不但便于区分,而且加深了“和”与“差”的理解。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学生极易混淆,对比着教便于区分掌握。
尤其是研究同一组数量关系的题,对比着学效果更好。比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倍数”三类题,学生往往乘除不分,对比练习,学生就很容易把三者的联系与区分搞清楚了。
如果加强一些变式练习,比如变换题目的叙述方式、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填补条件或问题等,不但有利于学生搞清题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