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杭州湾新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实施办法(2020)
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国资委、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公布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国资委、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公布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财政局,宁波市科学技术局,宁波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6.14•【字号】甬科高[2007]59号•【施行日期】2007.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国资委、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公布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方案的通知(甬科高[2007]59号)各县(市)区科技局、国资局(办)、总工会、财政局,“三区一岛”管委会相关部门:根据《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甬科高〔2007〕13号)等文件精神,市科技局、国资委、总工会、财政局研究制订了《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方案》,现予公布。
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国资委宁波市总工会宁波市财政局二OO七年六月十四日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方案为了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据《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甬科高〔2007〕1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评估方案。
一、评估内容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的评估主要内容为:创新条件、创新能力、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管理、建设方案等。
二、评估依据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依据:《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实施方案》和《国家科技评估规范》等。
三、评估指标体系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评估指标体系由否决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三部分组成。
(一)否决指标“宁波市创新型企业(试点)”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
申报单位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再进入下一评估阶段:1、近三年(从受理申报之日回溯,下同)无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视同)或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少于5件(企业有宁波市级及以上的科技进步奖的除外);2、无市级及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3、上年度技术开发费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不足:销售收入3亿以下,技术开发费支出占销售比例不足5%;销售收入在3亿到10亿之间的,技术开发费支出占销售比例不足3%;销售收入10亿以上的,技术开发费支出占销售比例不足2.5%;4、大专以上学历及初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科研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在30%和10%以下;5、涉及许可管理的,不具备相关行业准入许可证;6、生产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7、申报材料弄虚作假;8、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9、近三年内有偷、漏、骗税,套取国家专项资金,以及逃废银行债务等违法行为;10、被依法终止经营的;11、有其他违法行为不适于进行创新型企业试点的。
拟公布的第二批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根据《宁波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甬经信综调〔2017〕174号)、《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程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7-2019年)》(甬工推进办〔2017〕13号)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评审认定工作。
评审对象为满足相关条件的62家培育企业(2017年,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且国内第一,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以上的企业)。
根据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评价细则,经专家评审、市经信局及市财政局审定,拟认定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企业为第二批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现予以公示。
对公示对象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实名、书面形式反馈至我局科技创新处,并署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公示时间:2019年1月14日-2019年1月23日。
联系人:侯永成电话:89292035
地址:宁波市宁穿路2001号市行政中心2号楼445室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附件:拟公布的第二批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
1
2
3
4。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培育发展方案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培育发展方案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制造业的单项冠军企业更是代表着行业的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为了培育和发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以确保其持续创新和竞争优势。
一、提供政策支持为了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首先,可以针对单项冠军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减轻其研发和生产成本。
其次,可以建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单项冠军企业的研发项目。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为单项冠军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保护。
二、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项目,提升创新能力。
三、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同时,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和精益生产的方法,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响应能力。
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同时,可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留住优秀人才,激发其创新潜力。
五、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口碑。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培育发展方案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培育发展方案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培育发展方案可包括以下步骤和举措:
1. 设定目标:确立培育企业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目标,明确所要达到的竞争力水平和市场地位。
2. 评估现状:对企业现有的资源、能力和业务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存在的短板和潜在的竞争优势。
3. 确定核心能力: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明确制造业单项冠军所需的技术、设备、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能力。
4. 制定发展战略:基于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包括市场定位、产品创新、质量管理、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策略。
5. 技术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技术人才,推动产品升级和创新。
6. 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加强质量管控,提升客户满意度。
7. 供应链优化:优化供应链管理,建立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成本。
8.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梯队和培养计划,
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9. 品牌建设: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培育市场竞争优势。
10. 绩效评估与调整:建立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定期评估企业绩效,对不符合预期的地方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步骤和举措的实施,可以帮助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增长和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年市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要点计划)

四是开展科技人才汇聚行动。探索科产教融合、创新要素融汇等新机制,推进科教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支持 顶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落地发展,新增全球顶尖人才4名,提高45周岁以下青年人才承担市重点研发计划的比例, 加大对人才松绑减负力度,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在人才自主评价、项目自主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 。加快建设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支持开展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打造中东欧国家开放创新生 态主阵地。五是开展以金融为重点的创新生态优化行动。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落实天使投资引 导基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扩大天使投资规模、优化投资方式,建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3支。加快建设“研 值在线”数字平台,探索“企业研值”增信,修订科技信贷管理办法,实施科技企业“白名单”,鼓励扩大科技型企业贷 款规模。开展科研攻关保险补贴,推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等上市。
三、打好“1234”组合拳努国争进位、全省争前列”为目标,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 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持续巩固全国外贸第五城优势,力争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突破6万亿元 。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业营业额、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主要商务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总 量规模进步进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推动“三区协同”。统筹推动自贸试验区、示范区、开发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紧密衔接高质量共建“一 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形成更多标志性、引领性“硬核〃成果,加快推动从“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 ”跨越升级。自贸区试验方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贸易投 资自由便利、服务业扩大开放、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示范区方面,全力筹办中东欧博览会,优化与 中东欧国家贸易往来、国际航运、双向投资等平台载体,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开发区方面,加快开发区、海关特殊 监管区功能重整、制度重构、空间重塑,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度、外贸竞争力,力争在全国综合考评中争先进位。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5.14•【字号】杭政办函〔2018〕64号•【施行日期】2018.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6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5月14日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增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下简称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型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全市“国家重点扶持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国高企”)培育和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国高企”为核心,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强度,推进产业向高新化发展,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全域创新格局,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特色优势,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提供有力支撑。
(一)数量实现倍增。
“国高企”数量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到2020年达到5688家,力争达到6000家。
(二)结构明显优化。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3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7年的50.1%提高到60%以上。
(三)能力显著提升。
2018—2020年,全市重点布局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每年新增200家以上,到2020年底总数达到2000家以上。
关于宁波单项冠军及隐形冠军企业的研究

心 竞 争 力 、核心 党争 力所 处 层次 以 及主 要核 心 竞争 优 势 组 合的 不 同 , 可 将 单项 冠 军及 隐形 冠军 企 业成 长 模 式 分 为 技 术 驱 动 型 、市 场 创 新 型 、跨界发展型 以及资源整合型等 叫种 类型 。四种 成 长模 式 并 非泾 涮 分 明 ,它 是 随着 企 业发 展 阶 段和 主 导 内容不 同而进 行 动 态变 化 。本 文 提 出 的 四类 成长 模 式 只是侧 重 于 企 业 现 阶段 某 一类 经 济特 征 比较 优 势 砸 为 明显 ,其 他 特 征处 于 相 对从 属 地 位 ,且 有可 能 存 后续 阶 段成 为 主 导 特征 。具体 四类 企业 成 长模 式 总 结 分析 如下 :
因 此 ,立 足 宁 波 产 业 发 展 特 点 ,积极总结探索单项冠军或隐形 冠军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启示 , 对 加快 培 育 和 发展 一 批 单项 冠 军 或 隐形冠军企业 ,引领我市更多中小
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 ,宁波慈 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浙江钰烯腐 蚀 控 制 股份 有 限 公司 和 宁 波 天益 医 疗 器 械 股份 有 限公 司 等 4家 企 业 入 选浙江省 “隐形冠军”企业 ,宁波 盛技机械 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 博数
式分为技术驱动型 、资源整合型和 市 场 创新 型 和 跨 界发 展 型 等 四种 类 型。四种成长模式并非泾渭分 明, 不同的成长模式只是 比较侧重于某 一 类 经济 特 征 优 势而 成 长 ,其 他 特 征并非不发生变化 ,只不过变化处 于相对从属地位 ,四种模式不 能做 绝 对 的理 解 。四 类企 业 成 长模 式 总 结 分 析如 下 :
“中国制 造 2025”战 略深入 实施 提 供 更 多的 宁 波 元 素 、宁 波 经验 、
宁波奋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宁波奋力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作者:冯路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0年第06期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以单项冠军为代表,聚焦专精特新、扎根细分市场的制造业中小企业,扮演着产业链承上启下、支撑产品创新的关键角色,是区域经济创新转型的重要源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特别是去年5月以来,宁波大力发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成功培育出39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单项冠军企业已经成为宁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关键支撑。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单项冠军企业更是表现出不折不挠的市场竞争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值得充分肯定。
单项冠军企业共性凸显宁波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9家,居全国各城市首位,包括16家示范企业、9家培育企业和14家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这些企业平均成立时间超过19年,最晚成立于2010年,表现出“经营稳健、主业突出、创新活跃、抗风险能力强”的共性特征。
经营稳健。
突出表现为三个“稳”。
一是企业舵手“稳”。
单项冠军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企业创始人的有29家,占比约为3/4。
二是对外投资“稳”。
单项冠军企业主要财务部门、重要研发部门和制造工厂都在宁波的有28家,占比超过七成;在国内其他城市设立制造工厂的仅7家,不足1/5。
三是经营增长“稳”。
单项冠军企业年业务收入大多保持10%—30%的稳定增速。
主业突出。
单项冠军企业长期专注细分领域,核心团队从事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研发的平均年限超过21年,甚至长于企业成立时间。
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经营占企业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市场占有率仍在稳步提升。
据初步统计,2019年,39家单项冠军企业的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约为82%,其中17家企业占比超过九成;36家企业2019年冠军产品或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于2016年,其中12家企业提升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
2020年度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申报指南

2020年度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申报指南发布日期: 2020-7-102020年度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申报指南一、申报条件辅助网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地在宝安区(不含光明新区);2.申报主体属于企业的,应按规定依法在宝安纳统;3.企业经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培育企业,或产品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
二、申报材料1.制造业“单项冠军”奖励申请表;2.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复印件;3.法人授权委托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和项目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无须验原件);4.银行开户证明(在宝安辖区内银行网点开设的账户);5.“单项冠军”奖励申请报告(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营情况、获得奖项情况等);6.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或企业产品被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
7.2019年度纳税证明。
三、申报流程本批次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请人登录系统并填报项目申报所需材料。
网上申报预审通过的企业还需提交纸质材料,由区(各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接收纸质材料并做形式审查。
(一)网上申报时间:2020年7月8日-2020年8月4日。
(二)纸质材料提交时间:2020年7月8日-2020年8月7日。
(三)纸质材料提交方式:邮寄办理:可邮寄至宝安区政务服务大厅。
邮寄地址为:深圳市宝安区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一楼(宝安大道与罗田路交汇处)深圳市宝安区政务服务中心。
请在邮寄信封标上XXXX项目申报资料。
预约现场办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线上预约宝安区或各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
具体预约方式:预约方式为通过微信公众号宝安行政服务——在线办理——宝安政务好又快——预约。
宝安区和各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现场办理地址为:1、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地点:宝安中心区宝安大道与罗田路交汇处的宝安区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一楼(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正门对面)2、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宝城29区宝民一路新安街道办事处1楼3、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民二路110号4、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凯成二路5、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福永大道303号万福大厦一楼6、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和平社区永和路北8号7、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银图路一号(旧国税)8、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上寮企安路3号9、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金开路1号东方二六大厦二楼10、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道燕罗公路190号行政服务大厅11、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地点: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育才路文化艺术中心办公大楼一楼四、注意事项1.企业应按照要求提供真实、完整的申请材料,每一项材料应加盖企业公章,各类证照、证明文件复印件需验原件。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2.27•【字号】甬政发[2008]110号•【施行日期】2008.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甬政发〔2008〕1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扎实推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建设一批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根据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37号)精神,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产业基地是指依托当地资源、经济、科技、人才等优势,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发展前景良好、行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先进、市场竞争力强、布局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以及外部发展环境配套完善的产业集聚地。
我市培育和扶持产业基地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融合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围绕国家九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为目标,以创新转型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国家级各类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培育工业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发挥各类工业园区(含开发区、城市功能区等,以下简称各类园区)及块状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基础、资源及创新要素集聚等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突出重点园区、核心企业、知名品牌、重大项目、优秀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化、企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化、分工专业化,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建设国内领先、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我市培育和扶持产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加快把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基地、创业创新的优质服务基地。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30•【字号】浙政发〔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22〕2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建设制造强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积极推动产业格局、发展动能、企业主体、发展模式、空间布局重塑,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两个先行”夯实物质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1/3左右,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5万元/人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6%以上;山区26县每年共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浙江制造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持续领跑全国,在全球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的位势明显提升。
到2035年,成为全球数字变革创新地、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全国绿色制造先行区,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打造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
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开展集群竞赛,推动各地优化主导产业空间布局,加大龙头骨干企业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完善“一集群一机构”治理机制,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宁波市“两创”示范企业(第一批)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宁波市“两创”示范企业(第一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1•【字号】甬政办发[2009]101号•【施行日期】2009.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宁波市“两创”示范企业(第一批)的通知(甬政办发〔2009〕10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创业创新,全面推进实施工业“两创倍增”计划,加快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根据《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37号)和《转发市经委关于宁波市创业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264号)精神,经各地主动申报,市经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认真综合评价和公示,报经市政府研究同意,授予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宁波市创业创新综合示范企业”称号、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76家企业“宁波市创业创新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得力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宁波市创业创新模式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宁波百事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8家企业“宁波市创业创新创业发展示范企业” 称号,并予以公布表彰。
附件:宁波市第一批“两创”示范企业名单二○○九年四月二十一日附件宁波市第一批“两创”示范企业名单一、综合示范企业名单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3.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宁波欣达(集团)有限公司5.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限公司6.宁波力达物料搬运设备厂7.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8.宁波沁园集团有限公司9.宁波市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10.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1.帅康集团有限公司12.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13.宁波云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14.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15.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16.浙江球冠集团有限公司17.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19.宁波东力传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21.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22.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1.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雪龙集团有限公司3.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4.宁波海伦乐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5.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6.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7.宁波大港意宁液压有限公司8.宁波北仑特种紧固件厂9.宁波双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10.宁波东盛集成电路元件有限公司11.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恒达电器有限公司12.宁波奇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13.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14.宁波博一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15.宁波辰佳电器有限公司16.奇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7.宁波继明电器有限公司18.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9.浪木电器集团有限公司20.宁波哲恺电器有限公司21.宁波艾谱事业有限公司22.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3.宁波天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4.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25.宁波奥雷士洁具有限公司26.宁波索诺工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27.宁波安佳卫厨电器有限公司28.宁波圣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9.奉化市东欣仪表有限公司30.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31.宁波GQY视讯股份有限公司32.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33.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34.宁波精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35.浙江宝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36.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37.宁波江北宇洲液压设备厂38.宁波广天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39.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40.宁波天力增压器有限公司41.宁波永久磁业有限公司42.宁波市吉品信息互连工业有限公司43.浙江野马电池有限公司44.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45.宁波志清实业有限公司46.宁海县日升电器有限公司47.宁波市乐星感应电器有限公司48.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49.宁波松鹤文具有限公司50.宁海县大鹏模具塑料有限公司51.日升集团有限公司52.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53.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4.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5.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56.宁波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57.宁波华缘玻璃钢电器制造有限公司58.宁波明佳汽车内饰有限公司59.宁波燎原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61.宁波圣龙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62.宁波宇华电器有限公司63.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4.宁波振东光电有限公司65.宁波舜田良源油嘴油泵有限公司66.宁波富佳实业有限公司67.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68.宁波鑫高益磁材有限公司69.宁波王龙集团有限公司70.浙江大丰体育设备有限公司71.宁波金辉摄影器材有限公司72.宁波金海电子有限公司73.宁波德泰化学有限公司74.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75.宁波绅乐电子有限公司76.宁波中意液压马达有限公司三、模式创新示范企业名单1.得力集团有限公司2.宁波博洋纺织有限公司3.太平鸟集团有限公司4.浙江振邦化纤有限公司5.库柏耐吉(宁波)电气有限公司四、创业发展示范企业名1.宁波百事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宁波日樱电器有限公司3.宁波华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宁波贝仕迪电器有限公司5.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宁波登天氟材有限公司7.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8.宁波晶元太阳能有限公司9.宁波维科电池有限公司10.宁波理工监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宁波锦伟标准件有限公司12.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13.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14.宁波宏一电子制造有限公司15.宁波中大力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16.宁波洛卡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17.慈溪迈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8.慈溪奥博汽车电器有限公司19.慈溪市天润电器实业有限公司20.宁波远东照明有限公司21.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22.宁波奥博尔电器有限公司23.宁波横河模具有限公司24.宁波东港电化有限责任公司25.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宁波传动机械有限公司26.宁波市万达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27.宁波锐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8.宁波西尼液晶支架制造有限公司29.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30.宁波一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31.奉化市爱伊美服饰有限公司32.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3.宁波圣莱达电器有限公司34.宁波爱柯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35.宁波柯力电气制造有限公司36.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7.宁波高发汽车拉索有限公司38.宁波卡倍亿电气技术有限公司39.宁波华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40.宁波博通塑业有限公司41.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42.宁波全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43.浙江东红船业有限公司44.宁波克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45.浙江振宇船业有限公司46.宁波富邦电池有限公司47.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48.宁波格兰威尔方力挤出设备有限公司49.宁波金丰电子有限公司50.宁波市鄞州亚大汽车管件有限公司51.宁波恒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52.宁波天琪电子有限公司53.宁波宁江粉末冶金有限公司54.宁波德诚工具有限公司55.宁波宝迪汽车部件有限公司53.宁波红杉高新板业有限公司57.宁波家联塑料用品制造有限公司58.宁波佳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度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上榜企业和个人名单的通报

核 内 容 。 各 级 k 府要 加 强 考核 成果 应用 , 将 其 作 为 开 发 区 领 导 班 子 和 领导 干 部 实 绩 考核 的 重 要 依 据 。 ( 市
委组 织部 、 市 商 务 委 、 市人 力 社 保 局 、 市财 政局 、 市 统 计 局 负 责 )
( 二十 二)
宁市
纳 税 “
强”
50
企 业 名 单
2 2 0 .
17
年度
宁
波
市
制
造
业
“ 纳 税5 0强 ”
企 业 名 单
3 . 2 0 1 7 年 度 宁 波 市 服 务 业
强 “ 纳 税2 0
”
企业 名 单
4 .2 0 1 7 年 度 宁 波 市 房 地产 建 筑 业
纳 “
税 强” 20
[各 区县
市 (
)
政 府 和 各 开 发 园 区 管 委 会 负 责 ]
十 二
(
)
推进开发 区 整 合提升及 区 域合作 。
加 强统筹 规划 ,
按 照 “ 一 个 平 台 个 一 主 体 一 套 班 子 ” 的 原
则 , 以 区 域 内 最 高 层 级 平 台 为 核 心 , 整 合 相 邻 、 相 近 的 各 类 开 发 区 , 打 造 新 时 代 髙 能 级 开 放 开 发 大 平 台 。
务十
佳
企
业
名
单
9 .2 0 1 7 年 度 宁 波 市 优 秀 土 业 互 联 网 平 台 名 单
十 ( 二
一 )
完善综合考核评价 制度。
按照 公平、
公正 、
公开的原 则 ,
坚 持 全 面性 和 导 向 性 、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公布宁波市第十四批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公布宁波市第十四批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
【法规类别】新技术企业
【发文字号】甬科高[2007]89号、甬财政工[2007]518号
【发布部门】宁波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2007.08.03
【实施日期】2007.08.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宁波市科技局关于公布宁波市第十四批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
(甬科高[2007]89号、甬财政工[2007]518号)
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三区一岛”科技管理部门、财政局,各有关企业: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县(市)区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甬党办[2002]53号文件)和《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甬科高[2003]50号)的有关规定,经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组织申报、初审、专家组评审、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委员会认定,共有103家企业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现予以公布(见附件)。
请各县(市)区科技局、财政局做好服务工作,落实甬政发[2005]73号文件精神,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
同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并及时做好年度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二○○七年八月三日
附件
宁波市第十四批高新技术企业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培育单项冠军,浙江总数冠军

培育单项冠军,浙江总数冠军
无
【期刊名称】《经贸实践》
【年(卷),期】2020()8
【摘要】以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为抓手,浙江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举措,推进企业单项冠军培育,总体成效明显。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无
【作者单位】浙江省经信厅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4
【相关文献】
1.培育"单项冠军"建立县域优势经济
2.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打造"中国制造"强品牌
3.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陕工信发〔2020〕254号
4.2022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培育遴选和复核评价工作启动
5.自觉把握、运用好科技创新与培育单项冠军企业之间蕴涵着
的内在逻辑——谈谈县域科技创新的成功之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杭州湾新区“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实施办法(2020)
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宁波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方案(2020-2025年)》的工作要求,围绕“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群体,为宁波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作出贡献,结合宁波杭州湾新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突出新区产业发展导向,引导优势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和培育一批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单项冠军企业进一步做优做强,提升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专精特新高成长——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小巨人)的梯次培育路径,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到2022年宁波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企业达到5家,到2025年达到6家;到2022年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达到11家、示范企业达到4家,到2025年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达到15家、示范企业达到5家;到2022年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达到5家、冠军企业达到1家,到2025年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达到15家、冠军企业达到3家;到2022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家,到2025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保持在1家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单项冠军培育计划清单。
以关健核心技术为标准、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以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为重点,加强梳理排摸,建立分类分级、动态跟踪管理的企业梯队培育清单。
(二)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
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域,向专精特新发展。
加强培育企业的监测、指导和跟踪服务,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深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指导服务工作。
(三)培育企业做强做大。
鼓励企业加大以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促进企业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转型。
引导和支持培育企业成长为市级单项冠军企业、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
(四)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鼓励单项冠军企业发挥技术、人才、资金、品牌、营销等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制造。
鼓励单项冠军企业与本地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集群发展,建设专业园、配套园。
四、政策扶持
(一)对新列入的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或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的,给予10万元的奖励。
(二)对新认定的市级、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分别给予30万、1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隐形冠军企业,给予4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三)对列入的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或市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育。
培育期内,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增长 10%以上的,且上年营业收入和地方贡献均不低于前一年,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达到B类以上,对其当年地方贡献同比上年增幅超过10%以下及以上部分,分别给予60%、80%的超额累进奖励。
(四)对列入的市级制造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育,培育期内,企业当年销售收入同比上年增长 10%以上的,且上年营业收入和地方贡献均不低于前一年,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达到B类以上,对其当年地方贡献同比上年增幅超过10%以下及以上部分,分别给予60%、100%的超额累进奖励。
五、附则
(一)本实施办法所称地方贡献包括增值税(含免抵额)25%留成部分,所得税20%留成部分,城建税、印花税50%留成部分。
(二)列入培育扶持的企业不重复享受本级同类扶持政策,级别提升的给予补差奖励。
(三)本实施办法作为甬新管发〔2019〕25号文件的补充,预算资金列入此政策范围。
本实施办法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暂定二年,若遇特殊重大情况,则作适当修改补充。
本办法由新区经信局、财政局负责解释。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