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液体药剂
药品生产技术《知识点总结~液体药剂》
液体制剂一、名词术语1外表活性剂〔界面活性剂〕:是指含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使外表张力〔界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
2 CMC:外表活性剂形成的胶团的最低浓度,简称CMC。
3HLB值:定量的表示外表活性剂亲水亲油强弱的数值。
4起昙:指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外表活性剂水溶液在温度升高到某一点时,溶液由澄清变浑浊甚至分层,冷却后又可恢复澄清的现象。
5增溶:指外表活性剂形成胶团后增加某些难溶物质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明液的过程。
6真溶液型液体药剂: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直径在1nm以下〕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供内服或外用的单相溶液性药剂。
7药露: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用水蒸气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水剂。
8芳香水剂:为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芳香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
9醑剂:芳香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10触角胶:某些胶体溶液在静止的条件下,逐渐从液体变成半固体的凝胶,当振摇时又回复成可流动的胶体溶液,这种胶体称为触变胶。
11乳化:指一种液体第三种物质的存在下,以微粒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成为不均匀分散体系的过程。
二、知识点串联〔一〕液体药剂的定义及特点1定义:化学药物以不同分散方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不同分散程度的液体分散体系,可供内服或外用。
2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
2〕浓度易控制,减少固体药物对胃肠道刺激性。
3〕分剂量、服用方便4〕稳定性差、储藏、运输不便。
〔二〕外表活性剂的特点:结构上的两亲性和溶液外表吸附。
〔三〕外表活性剂的根本性质:1胶束和CMC说明:CMC越小,其增溶能力越强。
2HLB〔注意计算和数值的应用〕HLB〔混合〕=HLBa * Wa% HLB b* W b%…3 Krafft:离子型外表活性剂的特征值,是其使用温度的下限。
分散法〔~份液/药物〕疏水性药物:加润湿剂研磨矿贝类药物:水飞法2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微粒结晶法〕、化学凝聚法〔钡餐〕〔二四〕混悬液的质量评定1微粒大小:评价混悬剂质量的重要指标2沉降容积比 F=H U/H0 应不低于〔即沉降物的溶剂比沉降前混悬剂的溶剂之比〕3絮凝度〔β〕:β=F/F∞β越大,絮凝效果越好4重新分散实验:。
注射剂与滴眼剂-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需加入0.478g的氯化钠调节可成等渗溶液
2、氯化钠等渗当量: 氯化钠等渗当量:与该药物1g呈现等渗效应的NaCl的量。 计算公式:X=0.009V-EW V:需配的溶液体积 W:药物的克数 例:欲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150ml,应加入多少NaCl, 使其成为等渗溶液? X=0.009*150-0.18*3=0.81g E: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4)钛滤器
特点:抗热震性能好、强度大、重量轻、不易破碎, 过滤阻力小,滤速快
4、滤器选择 粗滤(预滤) 砂滤棒、板框式压滤器、钛滤器 精滤(末端滤过) 垂熔玻璃滤器、微孔滤膜
除菌
垂熔玻璃滤器6号、微孔滤膜0.22m
5、滤过装置
1)高位静压滤过装置(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
2)减压滤过装置(压力不够稳定,易使滤层松动) 3)加压滤过装置 (质量好、产量高 ,常用)
硫酸锌滴眼液
处方:硫酸锌 硼酸 注射用水 加至 2.5g 适量 适量 1000ml 32g 适量 适量 2000ml
已知:1%硫酸锌冰点下降为0.085℃ 1%硼酸冰点下降为0.283℃ 计算调节等渗要加入硼酸的多少克?
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处方: 硫酸阿托品 10g 氯化钠 适量 注射用水 适量 全量 1000ml 已知: 阿托品(NaCl等渗当量0.13)
凝集成凝胶
§3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剂的溶剂
(一)注射用水
纯化水: 配制普通液体药剂、试验
制 药 用 水
注射用水:配制注射剂,容器的最后清洗
灭菌注射用水:粉针剂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1、质量要求: 2、注射用水的制备 原水处理: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 注射用水:多效蒸馏水机、气压式蒸馏水机 3、注射用水的收集:初馏液弃去,防止污染 注射用水的贮存:灭菌密封,80 ℃以上保温、65 ℃以上 保温循环或4 ℃以下存放,12h内用
中药制剂学 8液体药剂
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属于季铵化物,分子结构中主要是一个五价 碳原子。 1.氯苄烷铵和溴苄腕烷铵 :主要有苯扎氯铵 (商品名为洁尔灭)、苯扎溴铵(商品名为 新洁尔灭)。 2.氯化(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商品名为 西北林。
(三)两性离子型
此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同时含有阴、阳 离子,并随着介质的pH的不同而成为阳离子
4. A. 月桂醇硫酸钠 D. 季铵化物
B. 司盘类 E. 一价皂类
C. 卵磷脂 F. 阿拉伯胶
(1)常作为口服0 / W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2)可作为W / 0型乳剂的乳化剂是 (3)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属于阳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的是 (4)可作为注射用乳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5)可作为外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是 (6)可作为 片剂助崩解剂的表面活性剂是
例 樟脑醑
[处方] [制法] 樟脑100g 乙醇适量 共制成1000g 取樟脑溶于800ml乙醇中,再加乙醇 制成全量,即得。必要时可滤过, 且先应用乙醇冲洗滤器与滤材后再 行滤过。 (五)涂剂:指用纱布、棉花蘸取药液后涂搽皮 肤或口腔、喉部黏膜的液体制剂。
第五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一、概述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系指质点大小在 1~100nm范围的分散相分散在分散媒 中形成的溶液。 分散媒大多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 二、胶体溶液的种类 ㈠高分子溶液 ㈡溶胶
增溶 (3)易氧化的药物:放冷、 抗氧剂
例1:*复方碘溶液 [处方]碘50g 碘化钾100g 蒸馏水适量
[制法]溶解法。取碘化钾,加蒸馏水100ml溶 解后,加碘溶解,再加适量的蒸馏水,使全量 成1000ml,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调节甲状腺功能,用于甲状腺功 能亢进的辅助治疗。外用作黏膜消毒。
一、概述
[医疗药品管控]液体药剂讲义
(医疗药品管理)液体药剂讲义李明很羽泉2液体药剂2.1概述液体制剂:指药物分散于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通常是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和不同的分散程度分散于适宜伪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可供内服或外用。
液体制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药效甚至毒性等均和药物粒子分散度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所以研究液体制剂必须着眼于制剂中药物粒子分散的程度。
液体制剂的品种多,临床应用广泛,于药剂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1.1液体药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2.1.1.1液体药剂的特点(1).液体制剂有以下优点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于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较迅速地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能够内服,也能够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如调整液体制剂浓度而减少刺激性,避免澳化物、碘化物等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胃肠道刺激作用;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液体制剂有以下不足①药物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均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人防腐剂,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壹系列的物理稳定性问题。
2.1.1.2液体壹剂的质量要求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非均匀相液体制剂的药物分散均匀,浓度准确;口服的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液体制剂应无刺激性,液体制剂应有壹定的防腐能力,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2.1.2液体制剂分类2.1.2.1按分散体系分类(1)均相液体制剂药物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澄明溶液,是热力学稳定体系,有以下俩种①低分子溶液剂:由低分于药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也称溶液剂。
②高分子溶液剂: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2017年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导语: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可供内服或外用。
液体药剂中的药物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从而形成均相的液体药剂或非均相的液体药剂。
一、概述:1、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含义:是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特点: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给药途径多;浓度可控、易分剂量、便于服用、适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但稳定性差、运输不便。
2、液体药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为:真溶液:粒径小于1nm胶体溶液:粒径为1~100nm (高分子溶液和溶胶)乳浊液:粒径为0、1~100μm混悬液:粒径为0、5~10μm溶胶、乳浊液和混悬液均属非均相分散体系。
(2)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药剂,外用液体药剂,注射用液体药剂。
二、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凡是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2、组成:长链的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3、特点:表面活性剂分子会自动富集到溶液表面并产生定向排列,在溶液中形成正吸附,改变液体的表面性质,降低表面张力。
(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表面活性分子急速地聚集形成分子或离子的缔合体,称为胶束或胶团。
尽管其浓度继续增加,但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已不再明显增强。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缔合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
临界胶团浓度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不同用途的表面活性剂要求不同的HLB 值,如水溶液中增溶剂的HLB 值的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O/W 型乳化剂的HLB 值为8~16;W/O型乳化剂的HLB 值为3~8;润湿剂的HLB 值为7~9,消泡剂的为0、8~3,去污剂13~16等。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第八章液体制剂习题选择题【A型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A.制成可溶性盐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D.升高温度 E.使用潜溶剂2.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辅助乳化剂3.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反絮凝剂4.下列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A.肥皂类 B.硫酸酯盐型 C.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E.阳离子型5.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黏调性 C.有较高的渗透压 D.有网状结构E.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基团6.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陈化现象 B.有电泳现象 C.有双分子层结构D.有絮凝现象 E.稳定性较高7.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密度过大 E.分散介质黏度过大8.W/O型的乳化剂是A.聚山梨酯(吐温)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9.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C.作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D.作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E.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10.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杀菌力强C.用于作消毒杀菌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E.非离子型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大1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A.7.5 B.6.42 C.8.56 D.9.65 E.10.65 12.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1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14.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15.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A.乳化剂的HLB值 B.乳化剂的量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数量比D.制备工艺 E.分散介质的黏度16.制备混悬液时为增加体系的黏度,加入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称为A.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E.乳化剂17.制备复方碘口服液时,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A.成盐 B.减少刺激 C.助滤 D.增溶 E.助溶18.正确论述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C.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液型液体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E.稳定性只与分散介质黏度有关19.下列表面活性剂哪个有起昙现象A.司盘-20 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C.洁尔灭D.普朗尼F-68 E.吐温-8020.错误论述表面活性剂的是A.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B.可用于杀菌和防腐C.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D.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可以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21.炉甘石洗剂中所用的助悬剂为A.琼脂 B.阿拉伯胶 C.硅皂土 D.羧甲基纤维素钠E.甲基纤维素22.对于含有聚山梨酯的药物,其防腐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的是A.尼泊金乙酯 B.对羟基苯甲酸酯 C.山梨酸 D.山梨酸钾E.苯甲酸钠23.薄荷水属于A.合剂 B.混悬剂 C.微粒体系 D.真溶液E.胶浆剂24.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A.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制剂D.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E.混悬型液体制剂25.下列措施中,对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不起作用的是A.减小微粒半径 B.增大微粒半径C.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E.增大分散介质的黏度26.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A.3~6 B.8~12 C.8~16 D.10~12 E.10~16 27.下列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B.卵磷酯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E.硬脂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28.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表面活性剂 B.加入助悬剂 C.使用潜溶剂D.加入助溶剂 E.制成盐类29.下列不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B.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C.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D.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E.难溶性药物30.分散相质点小于1nm的是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1.芳香水剂属于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2.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B.豆磷酯C.聚山梨酯-80(吐温-80) D.三乙醇胺皂E.pluronic F-6833.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合并,与分散介质分层,振摇后不能恢复原来均匀分散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絮凝34.下列关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限于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使用 B.有杀菌作用C.有防腐作用 D.所有品种均有起昙现象E.在水中不解离3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具有的作用是A.防腐 B.乳化 C.增溶 D.去污 E.润湿36.下列乳化剂中不属于固体粉末型的是A.氢氧化铝 B.明胶 C.二氧化硅 D.硅藻土E.硬脂酸镁37.一般最稳定的乳浊液分散相浓度约为A.10% B.30% C.50% D.70% E.90%38.下列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聚山梨酯-80 B.油酸山梨坦 C.pluronic F-68D.十二烷基硫酸钠 E.油酸三乙醇胺39.制备乳剂最适宜的乳化温度为A.30℃~50℃ B.40℃~60℃ C.50℃~70℃ D.60℃~80℃E.80℃~100℃40.毒性、刺激性最大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 B.司盘-80 C.卵磷脂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E.十二烷基磺酸钠41.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称为A.昙点 B.起昙 C.助溶 D.增溶 E.临界胶束浓度42.欲制备稳定的乳剂,必须加入A.乳化剂 B.抗氧剂 C.着色剂 D.防腐剂E.助悬剂43.下列属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缩写是A.WTO B.GMP C.CMC D.CMC-Na E.CM 44.乳剂受光、热、空气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酸败45.用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在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46.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植物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7.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挥发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8.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液状石蜡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9.下列有关溶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散相的高度分散体系B.体系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C.溶胶加入高分子化合物后稳定性与亲水胶相同D.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E.有界面动电现象50.2%硬脂酸铝的植物油溶液属于A.触变胶 B.干胶 C.凝胶 D.亲水胶体E.疏水胶体【B型题】[51~54]A.分散相小于1nm B.分散相在1~100nmC.分散相在0.1~100μm D.分散相在0.5~10μmE.分散相在1~100μm51.真溶液52.高分子溶液53.乳浊液54.混悬液[55~58]A.pluronic F-68 B.豆磷酯 C.新洁尔灭D.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 E.苯甲酸类5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6.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57.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8.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9~62]A.热溶法 B.溶解法 C.浸渍法 D.凝聚法 E.湿胶法59.乳剂的制备E60.混悬液的制备D61.溶胶的制备D62.溶液剂制备B[63~66]A.HLB值 B.CMC C.W/O型乳剂 D.O/W型乳浊液 E.HLBab 63.临界胶束浓度B64.亲水亲油平衡值A65.水包油型乳浊液D66.油包水型乳剂C[67~70]A.月桂醇硫酸钠 B.磺酸盐 C.溴苄烷铵 D.卵磷酯E.吐温-8067.是理想的静脉注射用乳化剂68.目前广泛用作的洗涤剂69.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70.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71~74]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71.作W/O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2.作O/W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3.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4.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选择题【A型题】1.D 2.C 3.A 4.D 5.A 6.C 7.B 8.D 9.D 10.A 11.D 12.D 13.D 14.A 15.C 16.A 17.E 18.B 19.E 20.D 21.D 22.E 23.D 24.E 25.E 26.C 27.A 28.B 29.B 30.A 31.A 32.D 33.D 34.E 35.A 36.B 37.C 38.A 39.C 40.D 41.E 42.A 43.C 44.E 45.E 46.D 47.B 48.C 49.C 50.A【B型题】51.A 52.B 53.C 54.D 55.A 56.B 57.D 58.C 59.E 60.D 61.D 62.B 63.B 64.A 65.D 66.C 67.D 68.B 69.A 70.C 71.A 72.C 73.B 74.E。
中药药剂学重点
中药药剂学重点一、名词解释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者数类有效成分,其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
有效成分:系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90%以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
喷雾干燥法:系直接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与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
泡腾干燥:又称流床干燥,系指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试“泡腾状”,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
冷冻干燥法:系将浸出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
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成为表面活性剂。
HLB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
这个使溶液由澄明变混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征象称为增溶。
具有增溶感化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1g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表示。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将压成的片剂置中指和食指之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就能碎裂的现象称为松片。
裂片:片剂感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称为裂片。
气雾剂:系指药物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定阀门装置的耐压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药剂学-第08章液体制剂
特
征
以小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均相 澄明溶液,体系稳定
高分子化合物以分子状态分散, 均相澄明溶液,体系稳定
以胶粒分散,形成多相体系,热 力学不稳定
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 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 系,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辅料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二、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香料和香精,如苹果香精等
阿拉伯胶、CMCNa、MC等 有机酸 + 碳酸氢钠,产生 CO2麻痹味蕾
7、着色剂
(1)天然色素 植物性色素如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等
矿物性色素如氧化铁等。 (2)合成色素
主要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低分子溶液剂:是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
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制成的含 大量挥发油的溶液。
二、芳香水剂
制备方法:
1.溶解法 取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细粉,加 蒸馏水溶解。
2.稀释法 由浓芳香水剂加蒸馏水稀释制得。 3.蒸馏法 适合于药材。
二、芳香水剂
注意事项:
1.芳香水剂浓度一般都很低,常作为矫味、 矫臭和分散剂使用。
2.芳香水剂多数易分解、变质甚至霉变,故 不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例:复方碘溶液
[处方]
碘 碘化钾 蒸馏水
50g
100g 适量
加至
1000ml
[制法] 取碘化钾,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配成浓 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蒸馏水 适量至1000ml,即得。
二、芳香水剂
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 溶液。《中国药典》(2015)称为露剂。
露剂: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用水蒸汽蒸馏法制 成的芳香水剂。
药剂学ppt课件
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等与 水组成的混合溶剂。
9
防腐剂
抑制微生物生长 繁殖的化学药品
也称抑菌剂
05版《药典》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液体制剂微生物的限量
要求:
口服:细菌数,每1g<1000个;液体制剂:每1ml <100个;
霉菌和酵母菌:每1g或1ml <100个;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局部给药制剂:用于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 无菌。
2
第一节 概述
液体药剂 系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 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特点
药物吸收快 固体药物可减少刺激性 油性药物易服用,吸收好 易于分剂量 给药途径多 稳定性差 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
3
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 非均相液体制剂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4
一、溶液剂
溶液剂系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 剂,可内服也可外用。
溶剂多为水,根据 需要加入助溶、抗 氧、娇味、着色剂
等。
15
溶液剂的制法
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有三种,包括溶解法、稀释
法和化学反应法。 质量要求
含量准确、澄明、稳定、色香味符合规定。
1.溶解法
药物称量
溶解
滤过
质量检查
包装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
24
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 应选择无色、无异臭的药用白砂糖; 所用器具应洁净或灭菌处理并避菌操作; 热溶法应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不能直火 加热(可采用蒸汽夹层锅),应注意调整pH值等。
25
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160g
2-8-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的液体药剂
五、滴鼻剂和洗鼻剂
滴鼻剂: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 悬液或乳状液,是供滴入鼻腔内的鼻用液体制剂。
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或片状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 前配置
供局部消毒、消炎、收缩血管和麻醉 溶剂:水、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
一 次 用 量 为 250~1000ml , 施 用 时 必 须 温 热 并 缓 缓 灌入。
2. 含药灌肠剂
是指在直肠起局部作用或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液 体药剂。此类灌肠剂需较长时间保留在肠中,故 又称保留灌肠剂。
可加入适量附加剂以增加其黏度。 常用的有:0.1%醋酸、 0.1% ~0.5%鞣酸、10%水
七、灌肠剂(enemas)
灌肠剂系指以灌肠器从肛门将药液灌注于直肠 内的一类液体药剂。
根据其应用目的可分为三类: 1. 泻下灌肠剂 2. 含药灌肠剂 3. 营养灌肠剂
1. 泻下灌肠剂
又称清除灌肠剂,主要为清除粪便,减低肠压, 使肠恢复正常功能,这类药剂施用后必须排出。
常 用 的 有 : 生 理 盐 水 、 5% 软 肥 皂 溶 液 、 1% 碳 酸 氢钠溶液。
洗鼻剂: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符号生理pH范 围的等渗水溶液。
清洁鼻腔的鼻用制剂
质量要求
1. 主药应全溶,避免沉淀堵塞鼻孔毛囊引起呼 吸不畅。若需用混悬液和乳液时,其制品必 须细腻均匀。
2. PH应为5.5~7.5,具有一定的缓冲力。 3. 应与鼻黏液呈等渗或略高渗。 4. 使用后应不改变鼻黏液的正常黏度。 5. 不影响纤毛活动及分泌液的离子成分。 6. 药液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足够的疗效、毒性小。
搽剂有溶液型、乳剂型及混悬液型制品。乳剂型 的搽剂多用肥皂为乳化剂,搽用时润滑,有利于 药物的穿透。
药剂学的知识点
第八章【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
其中由浸出法、灭菌法制备的液态药剂分别在浸出制剂、注射剂或眼用溶液剂中论述【分散相】:液体药剂中被分散的的药物【分散介质】:分散药物的介质统称为分散介质。
液体药剂的特点、分类【液体药剂常用溶剂】1、水:药物不易稳定,容易产生发霉,不宜长期贮存2、乙醇:常用溶剂,具有一定生理作用,易挥发,易燃烧。
3、甘油:黏稠性耶特,吸水性很强,多用在外用制剂中作保湿剂,还具有防腐性。
4、其他【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1)能够降低表面张力,使其分子结构的特点2)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低浓度时可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亲水基团朝向水中,亲油基团朝向空气(或疏水相)中,在表面(或界面)上定向排列,从而改变了液体的表面性质,使表面张力降低。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大高于溶液中的浓度。
【常用表面活性剂】(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具有良好的乳化功能,一般只用于皮肤用的药剂2、硫酸化物: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3、磺酸化物:目前用于洗涤剂(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很强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卵磷脂:天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附加剂2、合成的:硫酸酯、磷酸酯等PS: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泡性好,去污力强。
在酸性呈阳离子,杀菌力强(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
分子构成亲水基团是甘油、聚乙二醇和山梨醇等多元醇,常做增溶剂、分散剂、乳化剂1、脂肪酸山梨担类(司盘类)亲油性好,一般用作W/C型乳化剂或0/W型乳化剂的辅助乳化剂2、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为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做增溶剂或0/W型乳化剂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乳化能力很强,为0/W型乳化剂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常做乳化剂或增溶剂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做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 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在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单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当浓度增加至一定范围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急速地聚集形成分子或离子的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束或胶团。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第八章液体制剂习题选择题【A型题】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A.制成可溶性盐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D.升高温度 E.使用潜溶剂2.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辅助乳化剂3.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反絮凝剂4.下列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A.肥皂类 B.硫酸酯盐型 C.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E.阳离子型5.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黏调性 C.有较高的渗透压 D.有网状结构E.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基团6.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陈化现象 B.有电泳现象 C.有双分子层结构D.有絮凝现象 E.稳定性较高7.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密度过大 E.分散介质黏度过大8.W/O型的乳化剂是A.聚山梨酯(吐温)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9.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C.作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D.作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E.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10.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杀菌力强C.用于作消毒杀菌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E.非离子型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大1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A.7.5 B.6.42 C.8.56 D.9.65 E.10.65 12.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1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14.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15.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A.乳化剂的HLB值 B.乳化剂的量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数量比D.制备工艺 E.分散介质的黏度16.制备混悬液时为增加体系的黏度,加入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称为A.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E.乳化剂17.制备复方碘口服液时,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A.成盐 B.减少刺激 C.助滤 D.增溶 E.助溶18.正确论述混悬型药剂的是A.混悬型液体药剂是指大小在1~1000nm范围的分散相质点分散于分散介质中B.混悬型液体药剂也包括干混悬剂C.混悬液型液体药剂属于动力学不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D.混悬液型液体剂属于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E.稳定性只与分散介质黏度有关19.下列表面活性剂哪个有起昙现象A.司盘-20 B.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C.洁尔灭D.普朗尼F-68 E.吐温-8020.错误论述表面活性剂的是A.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 B.可用于杀菌和防腐C.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D.磷脂酰胆碱(卵磷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可以作为起泡剂和消泡剂21.炉甘石洗剂中所用的助悬剂为A.琼脂 B.阿拉伯胶 C.硅皂土 D.羧甲基纤维素钠E.甲基纤维素22.对于含有聚山梨酯的药物,其防腐能力不会受到破坏的是A.尼泊金乙酯 B.对羟基苯甲酸酯 C.山梨酸 D.山梨酸钾E.苯甲酸钠23.薄荷水属于A.合剂 B.混悬剂 C.微粒体系 D.真溶液E.胶浆剂24.下列液体制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A.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制剂D.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E.混悬型液体制剂25.下列措施中,对增加混悬液的动力学稳定性不起作用的是A.减小微粒半径 B.增大微粒半径C.减小微粒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 D.增大分散介质的密度E.增大分散介质的黏度26.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乳化剂,HLB值一般在A.3~6 B.8~12 C.8~16 D.10~12 E.10~16 27.下列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B.卵磷酯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E.硬脂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28.下列有关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入表面活性剂 B.加入助悬剂 C.使用潜溶剂D.加入助溶剂 E.制成盐类29.下列不宜制成混悬液的药物是A.治疗剂量大的药物 B.毒剧药和剂量小的药物C.在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D.需发挥长效作用的药物E.难溶性药物30.分散相质点小于1nm的是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1.芳香水剂属于A.真溶液 B.高分子溶液 C.溶胶 D.乳浊液E.混悬液32.下列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B.豆磷酯C.聚山梨酯-80(吐温-80) D.三乙醇胺皂E.pluronic F-6833.乳剂中分散相液滴合并,与分散介质分层,振摇后不能恢复原来均匀分散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絮凝34.下列关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限于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使用 B.有杀菌作用C.有防腐作用 D.所有品种均有起昙现象E.在水中不解离3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具有的作用是A.防腐 B.乳化 C.增溶 D.去污 E.润湿36.下列乳化剂中不属于固体粉末型的是A.氢氧化铝 B.明胶 C.二氧化硅 D.硅藻土E.硬脂酸镁37.一般最稳定的乳浊液分散相浓度约为A.10% B.30% C.50% D.70% E.90%38.下列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具有起昙现象的是A.聚山梨酯-80 B.油酸山梨坦 C.pluronic F-68D.十二烷基硫酸钠 E.油酸三乙醇胺39.制备乳剂最适宜的乳化温度为A.30℃~50℃ B.40℃~60℃ C.50℃~70℃ D.60℃~80℃E.80℃~100℃40.毒性、刺激性最大的表面活性剂是A.吐温-80 B.司盘-80 C.卵磷脂D.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E.十二烷基磺酸钠41.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称为A.昙点 B.起昙 C.助溶 D.增溶 E.临界胶束浓度42.欲制备稳定的乳剂,必须加入A.乳化剂 B.抗氧剂 C.着色剂 D.防腐剂E.助悬剂43.下列属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缩写是A.WTO B.GMP C.CMC D.CMC-Na E.CM 44.乳剂受光、热、空气及微生物作用,使体系中油或乳化剂发生变质的现象称为A.分层 B.合并 C.转相 D.破裂 E.酸败45.用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在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46.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植物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7.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挥发油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8.制备乳剂中油相为液状石蜡时,油、水、胶的比例为A.1∶2∶1 B.2∶2∶1 C.3∶2∶1 D.4∶2∶1E.5∶2∶149.下列有关溶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多分子聚集体作为分散相的高度分散体系B.体系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C.溶胶加入高分子化合物后稳定性与亲水胶相同D.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E.有界面动电现象50.2%硬脂酸铝的植物油溶液属于A.触变胶 B.干胶 C.凝胶 D.亲水胶体E.疏水胶体【B型题】[51~54]A.分散相小于1nm B.分散相在1~100nmC.分散相在0.1~100μm D.分散相在0.5~10μmE.分散相在1~100μm51.真溶液52.高分子溶液53.乳浊液54.混悬液[55~58]A.pluronic F-68 B.豆磷酯 C.新洁尔灭D.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 E.苯甲酸类5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6.天然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57.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8.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59~62]A.热溶法 B.溶解法 C.浸渍法 D.凝聚法 E.湿胶法59.乳剂的制备E60.混悬液的制备D61.溶胶的制备D62.溶液剂制备B[63~66]A.HLB值 B.CMC C.W/O型乳剂 D.O/W型乳浊液 E.HLBab 63.临界胶束浓度B64.亲水亲油平衡值A65.水包油型乳浊液D66.油包水型乳剂C[67~70]A.月桂醇硫酸钠 B.磺酸盐 C.溴苄烷铵 D.卵磷酯E.吐温-8067.是理想的静脉注射用乳化剂68.目前广泛用作的洗涤剂69.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70.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71~74]A.3~8 B.7~9 C.8~16 D.13~16 E.15~18 71.作W/O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2.作O/W型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3.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74.作增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选择题【A型题】1.D 2.C 3.A 4.D 5.A 6.C 7.B 8.D 9.D 10.A 11.D 12.D 13.D 14.A 15.C 16.A 17.E 18.B 19.E 20.D 21.D 22.E 23.D 24.E 25.E 26.C 27.A 28.B 29.B 30.A 31.A 32.D 33.D 34.E 35.A 36.B 37.C 38.A 39.C 40.D 41.E 42.A 43.C 44.E 45.E 46.D 47.B 48.C 49.C 50.A【B型题】51.A 52.B 53.C 54.D 55.A 56.B 57.D 58.C 59.E 60.D 61.D 62.B 63.B 64.A 65.D 66.C 67.D 68.B 69.A 70.C 71.A 72.C 73.B 74.E。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注射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注射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调节pH B.调整渗透压 C.加抑菌剂 D.充氧气 E.加增溶剂2.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A.等张溶液 B.等渗溶液 C.高渗溶液 D.低张溶液 E.低渗溶液3.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A.磷脂 B.蛋白质 C.多肽 D.多糖 E.脂多糖4.0.9%的氯化钠溶液为A.高渗高张溶液 B.低渗低张溶液 C.高渗等张溶液 D.等渗等张溶液 E.等渗低张溶液5.等体积的两种稀溶液中,若所含溶质的质点数相同,则两者A.电离常数相等 B.解离度相同 C.渗透压相同 D.导电性相同 E.pH值相等6.宜选作中药静脉注射液增溶剂的是A.普流罗尼F68 B.新洁尔灭 C.聚山梨酯80 D.司盘80 E.月桂醇硫酸钠7.下列有关除去热原方法的错误叙述为A.普通除菌滤器不能滤除热原 B.0.22 μm微孔滤膜不能除去热原 C.普通灭菌方法不能破坏热原活性 D.121℃,20分钟,热压灭菌能破坏热原活性 E.干热250℃,30分钟,能破坏热原活性8.下列增加主药溶解度的措施中,不起作用的是A.采用混合溶剂或非水溶剂 B.使药物生成可溶性盐 C.在药物分子结构上引入亲水基团D.加入增溶剂 E.将主药研成细粉9.有关热原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B.热原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尸体及内毒素混合物C.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D.热原通常是磷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E.经121℃、30分钟热压灭菌后,既杀死全部细菌,又完全破坏热原10.下列有关注射剂叙述错误的是A.中药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注射剂B.可分为溶液型、无菌粉末、混悬型、乳浊型注射剂 C.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D.注射时疼痛小、安全 E.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11.下列有关注射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B.注射用水是用饮用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C.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E.注射用水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12.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B.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C.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 D.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E.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13.保证注射用水质量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的是A.随时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环节 B.要保证在无菌条件下生产注射用水 C.要定期清洗与消毒制造用设备 D.经检验合格的注射用水方可收集E.注射用水应在无菌条件下保存,并在12小时内使用14.注射剂不可以是A.粒径≤15 μm的混悬液 B.分散球粒径≤5 μm的乳浊液 C.无菌冷冻粉末D.灭菌溶液 E.粒径在15~20 μm之间的粉末>10%的混悬液15.注射用油的皂化值为A.79~128 B.185~200 C.126~140 D.128~185 E.188~195 16.中药注射剂原料前处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药注射用原料包括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复方的总提取物B.根据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性质可采用蒸馏法、水醇法、超滤法等方法提取纯化C.为了减小注射剂的刺激性常要去除鞣质 D.常用的去鞣质方法为萃取法E.中药注射用原料也称为中药注射用中间体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按冰点降低数据法计算出的等渗注射液有的可出现溶血现象B.0.9%NaCl是等渗等张溶液,注射不溶血 C.溶血法测得的等渗溶液即为等张溶液D.注射液必须是等张溶液 E.葡萄糖是调节注射剂渗透压附加剂18.生产注射剂时,在水提液中加明胶的目的是为除去A.黏液质 B.鞣质 C.细菌 D.草酸 E.Ca2+19.亚硫酸氢钠在注射液中的作用是A.增溶剂 B.抗氧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pH调节剂20.有关注射剂用容器叙述不当的是A.注射剂用容器主要由硬质中性玻璃和聚丙烯塑料制成 B.单剂量玻璃小容器称安瓿C.安瓿在使用前需进行检查和处理 D.安瓿的洗涤是为了除去尘埃等杂质E.安瓿的灭菌是为了杀灭微生物和破坏热原21.下列关于热原的性质不包括A.水溶性 B.耐热性 C.挥发性 D.滤过性 E.被吸附性22.有关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B.热原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 D.脂多糖是热原的主要活性成分E.污染热原的途径包括物料、容器制备过程多方面23.注射剂的pH一般允许在A. 6~7 B. 5~6 C. 4~9 D. 8~10 E. 724.以净药材制备的中药注射液,其所测定成分的总含量应A.≥10%总固体量B.≥20%总固体量C.≥30%总固体量D.≥40%总固体量E.≥50%总固体量25.下列关于注射剂质量要求叙述不当的是A.无菌无热原 B.与血浆等渗 C.等张 D.pH在4.0~9.0之间E.溶液型注射剂不得有肉眼可见异物26.注射液配制方法中叙述不当的是A.配液时应根据产品不同选择稀配法和浓配法 B.在配制时可采取水处理冷藏C.在配制时可加入pH调节剂、止痛剂等附加剂 D.注射剂的滤过一般先粗滤再精滤E.一般少量药液采用减压过滤,大量制备多采用加压滤过27.有关输液剂叙述不当的是A.指通过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剂 B.可分为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C.配制时常多采用浓配法 D.滤过应先用垂熔玻璃滤器或微孔滤膜粗滤E.灌封时输液瓶要用滤过的注射用水倒冲后再灌入药液28.下列不属于输液剂的是A.参麦注射液 B.氯化钠注射液 C.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D.脂肪乳注射液E.右旋糖酐29.用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制备的干燥方法为A.冷冻干燥 B.沸腾干燥 C.喷雾干燥 D.减压干燥E.红外干燥30.不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A.滴眼液 B.血浆代用液 C.甘油剂 D.静脉乳E.注射剂31.关于滴眼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滴眼剂指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或药物制成的供滴眼用的溶液型或混悬型液体药剂 B.应无致病菌,澄明;混悬型滴眼液微粒≤80 μmC.应与泪液等渗 D.应适当控制pH6 E.应有适宜的黏度32.关于混悬液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供一般注射用,粒径应小于15μm,15~20μm者不超过10%B.供静脉注射用,2μm以下者应占99%,且粒径均匀C.具有良好的通针性。
药剂学液体药剂
粒度:0.5~10 m
分散介质:水、植物油
热力学不稳定
动力学不稳定
非均匀分散体系 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
30
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 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 剂,临用前加水振摇即 迅速分散成混悬剂
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 用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 产生难溶性化合物时
[制法] 取纯化水500ml煮沸,加入蔗糖与尼泊
金乙酯,搅拌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枸橼酸
哌嗪,搅拌溶解,放冷,加矫味剂与适量水,
使全量为1000ml,搅匀,即得。
含药糖浆剂,主药枸 橼酸哌嗪,尼泊金
讨论:
乙酯为防腐剂,蔗糖 为单糖浆
(1)说出本糖浆剂的类型,并分析其组成。
药用糖浆,
(2)说明本制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药物适。用于对热
值等。
17
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蔗糖 尼泊金乙酯 矫味剂 纯化水
160g 650g 0.5g 适量 加至 1000ml
[作用与用途] 驱肠虫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18
配制过程
枸橼酸哌嗪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
半透明结晶性颗粒,微有引湿性, 在水中易溶,5%水溶液pH值为 5~6。
+
++
--- -
+
+ -阿拉伯胶- +
+
----
++
+
1.荷电性
因结构中的某些基团解离而带电,具双电层结构。 带负电荷: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淀粉 磷脂、酸性染料(伊红、靛蓝等)、鞣酸等 带正电荷:琼脂、血红蛋白、明胶、碱性染料(亚甲蓝、
药剂学的知识点
第八章【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剂型,可供内服或外用。
其中由浸出法、灭菌法制备的液态药剂分别在浸出制剂、注射剂或眼用溶液剂中论述【分散相】:液体药剂中被分散的的药物【分散介质】:分散药物的介质统称为分散介质。
液体药剂的特点、分类【液体药剂常用溶剂】1、水:药物不易稳定,容易产生发霉,不宜长期贮存2、乙醇:常用溶剂,具有一定生理作用,易挥发,易燃烧。
3、甘油:黏稠性耶特,吸水性很强,多用在外用制剂中作保湿剂,还具有防腐性。
4、其他【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1)能够降低表面张力,使其分子结构的特点2)表面活性剂加入水中,低浓度时可被吸附在溶液的表面,亲水基团朝向水中,亲油基团朝向空气(或疏水相)中,在表面(或界面)上定向排列,从而改变了液体的表面性质,使表面张力降低。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大高于溶液中的浓度。
【常用表面活性剂】(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具有良好的乳化功能,一般只用于皮肤用的药剂2、硫酸化物:主要用于外用软膏的乳化剂3、磺酸化物:目前用于洗涤剂(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很强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三)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卵磷脂:天然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附加剂2、合成的:硫酸酯、磷酸酯等PS:在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起泡性好,去污力强。
在酸性呈阳离子,杀菌力强(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
分子构成亲水基团是甘油、聚乙二醇和山梨醇等多元醇,常做增溶剂、分散剂、乳化剂1、脂肪酸山梨担类(司盘类)亲油性好,一般用作W/O型乳化剂或O/W型乳化剂的辅助乳化剂2、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为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做增溶剂或O/W型乳化剂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乳化能力很强,为O/W型乳化剂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常做乳化剂或增溶剂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做静脉注射用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性质】:1.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在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单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当浓度增加至一定范围时,表面活性剂分子急速地聚集形成分子或离子的缔合体,这种缔合体称为胶束或胶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搅拌 或 振摇
乳剂
此法多用于乳膏剂的制备
第三章 液体剂
3.机械法
油相 水相 乳化剂
乳匀机
乳 剂
本法系借助机械提 供的强大能量制成 乳剂,可不考虑混 合顺序。
• 4.两相交替加入法 • 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地加入水或油, 边加边搅拌,也可形成乳剂。 • 天然胶类、固体微粒乳化剂等可用本法 制备乳剂。
3.具有适宜的相比
油、水两相的容积比称为相比
分散相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相容积 比在25%~50%时乳剂稳定性好
三、常用的乳化剂
乳化剂: 系指在乳剂制备中能使乳剂容易形成, 并使乳剂稳定存在的物质。
• (一)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 (二)乳化剂的种类 • (三)乳化剂的选择
(一)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根据乳剂类型: o/w型乳化剂 w/o型乳化剂 还可使用混合乳化剂。 根据给药途径: 口服乳剂:O/W型可选阿拉伯胶,西黄芪 胶等天然乳化剂。 外用乳剂:无刺激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型或 固体粉末。
指与乳化剂合用能增加乳剂稳定性的物质 • 混合乳化剂的使用:为使乳化剂发挥较好的效果。增
• 辅助乳化剂的使用:为增加乳化剂稳定性,有时使用
第三章 液体药剂
5.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水溶性药物先制成水溶液,可在初乳制成后加入。 *油溶性药物先溶于油,乳化时尚需适当补充乳化剂用量。 *在油、水两相中均不溶的药物可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 再将其制成乳剂。 *大量生产时,药物能溶于油的先溶于油,可溶于水的先 溶于水,然后将乳化剂以及油水两相混合进行乳化。
• 具体作用: ⑴ 降低界面张力 ⑵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乳化剂在液滴周围有规 地定向排列→→阻止乳滴的合并。 律
单分子乳化膜:表面活性剂类(强) 多分子乳化膜:天然乳化剂类 固体微粒乳化膜 :固体粉末类
(均增加了乳剂的稳定性)
• ⑶ 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 决定因素:乳化剂的性质和HLB 值。
六、乳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 1、性状:口服乳剂应呈均匀的乳白色,以半径为10cm的离 心机每分钟4000转的装束离心15分钟,不应有分层现象。 乳剂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 质现象。 • 2、装量:单剂量包装的口服乳剂装量应符合规定。 • 3、乳滴大小的测定:乳滴大小是衡量乳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同给药途径的乳剂对液滴大小要求不同。乳滴大小测定 可采用显微镜测定法、库尔特计数器测定法、激光散射光 谱法及透射电镜法。 • 4、分层现象的观察:乳剂长时间放置、粒径变大、进而产 生分层现象。这一过程的快慢是衡量乳剂稳定性的重要指 标。为短时间内观察乳剂的分层现象,用离心法加速其分 层,以每分钟4000转离心15分钟,如不分层可认为乳剂质 量稳定。
w
o
w
o
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乳化剂的种类、 水包油型 油包水型 性质及相体积比。 相体积比定义为分散相的容积分数占 整个乳剂容积的百分比。
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外观
稀释 导电性 水溶性颜料 油溶性颜料
通常为乳白色
可用水稀释 导电 外相染色 内相染色
接近油的颜色
固体粉末类
• 不溶性固体微粉,聚集于液-液界面上形成 固体微粒乳化膜而起阻止乳滴合并作用。
• θ<90°时形成O/W型。乳化剂有氢氧化镁、氢氧 化铝、二氧化硅、硅皂土、白陶土等 • θ>90°时形成W/O型。乳化剂为氢氧化钙、氢 氧化锌、硬脂酸镁等。
固体粉末与水相 的接触角θ决定 乳剂类型
辅助乳化剂
多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强亲水性,能形成O/W型乳剂。乳剂 形成时被吸附于乳滴表面,形成多分子乳化膜。多数黏性较大,能增 加乳剂的稳定性。
常用的天然乳化剂
• ①阿拉伯胶 适用于乳化植物油、挥发油。乳化能力较弱,常与西黄 蓍胶、琼脂等合用
• ②西黄蓍胶 乳化能力较差,一般与阿拉伯胶合并使用
• ③明胶 • ⑤磷脂 两性蛋白质,作O/W型乳化剂,常与阿拉伯胶合用 • ④杏树胶 乳化能力和黏度均超过阿拉伯胶 乳化能力强,精制品可供静脉注射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制药系
25
第三章 液体药剂
(二)乳剂不稳定的现象
转相
絮凝 合并 破裂 分层
酸败
第三章 液体药剂
1.分层(乳析)
乳剂放置过程中出现分散相液滴上浮或下沉的 现象。
产生原因: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的密度差造成。
特点: *液滴上浮或下沉的速度符合Stokes定律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外观较粗糙,容易引起絮凝甚至破裂
• 乳剂根据乳滴的大小分类: • 1. 普通乳:粒径较大,通常在1~100m范围。 外观呈乳白色不透明的液体。 • 2. 亚微乳:粒径在0.1~0.5m范围,常作为 胃肠外给药的载体。静脉注射脂肪乳应为 亚微乳。 • 3.纳米乳(微乳):粒径为0.1m以下,外 观上是透明液体或半透明。
• 应用 注射剂、滴眼剂、栓剂、气雾剂、软膏剂都 有乳剂型药剂的存在。
第三章 液体药剂
2.絮凝
分散相液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形成疏松聚集体。
产生原因:乳剂中的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同 时絮凝与乳剂的黏度、相比等因素有关。
特点:
可逆过程,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液滴及乳化膜完整,但稳定性降低,表示趋于合并 破裂
3.转相 某些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乳剂类型的改变。 O/W型乳剂 W/O型乳剂 产生原因: 乳化剂的性质改变: 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 W/O型(油酸钙生成) 添加反类型的乳化剂: 相比的影响: 不可逆
• ①乳化能力强。并能在乳滴周围形成牢固 的乳化膜的能力。 • ②本身稳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乳剂 处方中除药物外,常加有许多其它成分, 如酸、碱、辅助乳化剂等,乳化剂应不受 这些成分的影响。 • ③对人体无害。无毒,无刺激性,可以口 服,外用或注射给药。
(二)乳化剂的种类
• • • • 1、表面活性剂 2、天然或合成乳化剂 3、固体粉末 4、辅助乳化剂
第三章 液体药剂
4.合并与破裂
乳剂中液滴周围的乳化膜被破坏导致液滴变大称合并。 合并的液滴进一步分成油水两层称为破裂。 特点: *不可逆过程 * 虽经振摇也不能恢复成均匀状态
5.酸败
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发生水解、氧化等, 导致酸败、发霉、变质的现象。 添加抗氧剂、防 腐剂等,可改善
第三章 液体药剂
可用油稀释 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 内相染色 外相染色
特点
• ①药物制成乳剂后分散度大,生物利用度提高;
• ②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 • ③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 加入矫味剂,易于服用; • ④外用乳剂可改善药物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 减少刺激性; • ⑤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 靶向性。
• 5、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乳滴合并速度符合一级 动力学规律,其直线方程为 lgN=lgNo-Kt/2.303 6、黏度的测定:适宜的黏度有利于乳剂的稳定。通 常乳剂属于非牛顿流体,可采用圆锥-平板型粘度 仪定期测定乳剂的黏度,然后以黏度的对数对时 间的对数作图。如黏度不随时间变化,表示乳剂 稳定;如黏度成急骤非线性增加,随后下降,提 示乳剂不稳定。 7、稳定常数的测定:乳剂离心前后光密度的变化百 分率称为稳定常数,用Ke表示,其表达式为: Ke=[(Ao-A)/A]x100%. 8、温度加速稳定性试验:为便于短时间内考察温度 对乳剂稳定性影响,可采用高-低温循环法。
四、乳剂的稳定性
(一)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
1.乳化剂的性质与用量
分散过程:借助机械力将分散相分割成微小液滴,使之均匀地分散于连 续相中。 稳定过程:使乳化剂在被分散的液滴周围形成洁面膜,以防止液滴集聚 合并。
能显著降低界面张力的乳化剂,所需乳化功小。用量越多, 乳剂越稳定,但浪费且不易倾倒。用量通常为0.5~10%。 2.分散相浓度与乳滴大小: 最稳定的乳剂分散相浓度为50%左右 <25%或>74%均易发生不稳定现象 为了保持乳剂稳定,在制备乳剂时应尽可能保持乳滴大小均 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制药系 24
3.油相、水相的密度差:油水相密度差越大,乳
滴越容易分层。通常采取加入附加剂以增加外 向黏度和密度,调节油水相的密度差。 4.粘度和温度:粘度↑,越稳定。 最宜温度:50~70℃。 提高温度利于乳化,但过高易分层。 5.乳化时间:尽量短。
6. 水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分散
非均相
一种 液体
另一种 液体
乳剂
• 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 一种液体中,分散的液滴称为分散相、 内相或不连续相,包在液滴外面的另 一种液体称为分散媒、外相或连续相。 一般分散相液滴的直径在0.1~100µm范 围之间。
• 分类
• ①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 (O/W)型乳剂 • ②水位分散相,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 (W/O)型乳剂。 • ③复乳(多重乳剂);水包油包水型 (W/O/W) 油包水包油型(O/W/O)
挥发油、水、胶为2:2:1
干胶法适用于乳化剂为细粉者。注意:用干燥乳钵、一次 加入比例量水、同一方向研磨。
湿胶法不必是细粉,可制成胶浆(水2胶1)即可。油相分 次加入胶浆中。
2.新生皂法
硬脂酸、 油酸等 新生皂(钠皂、 有机胺皂为O/W 乳化剂,钙皂则 为W/O型乳化剂)
植物油
碱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三乙醇胺等
乳化能力很弱或无,但能提高乳剂黏度,并能 使乳化膜强度增大,防止液滴合并。 • 增加水相黏度: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西黄蓍 胶、 阿拉伯胶、黄原胶等 • 增加油相黏度:鲸蜡醇、蜂蜡、 单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硬脂醇等
(三)乳化剂的选用
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