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液体药剂
液体药剂专业知识讲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甘油(glycerin)
• 无色粘稠性澄明液体,有甜味,毒性小。
• 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任意比例混合;对 苯酚、鞣质和硼酸的溶解度比水大。
• 可供内服和外用:
内服液体制剂:含甘油12%以上时,使制剂带有 甜味并能防止鞣质析出。
外用液体制剂:常为粘膜、皮肤用药物溶剂。无 水甘油对皮肤有脱水和刺激作用,含水10%甘油 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
• 含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③ 二甲基亚砜 (DMSO)
• 无色澄明液体,具大蒜臭味,较强吸湿性。 • 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任意混合。
• 溶解范围很广:对水溶性,脂溶性及许多难 溶于水、甘油、乙醇、丙二醇、脂肪油的药 物及无机盐溶解,故称“万能溶剂”。
表示法
能正确制备液体制剂并能进行质量检查
能分析典型处方并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概 述
•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 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 液体制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药效甚 至毒性都与药物粒子的分散度大小有密切关 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内服液体制剂
滴剂、口服液、糖浆剂、乳剂、混悬剂、 合剂等。 2. 外用液体制剂 (1)皮肤用液体制剂:洗剂、擦剂等。 (2)五官科用液体制剂:滴鼻剂、滴眼剂、
洗眼剂、含漱剂、滴耳剂等。 (3)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制剂:灌肠
剂、灌洗剂等。
第二章 液体药剂(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液体制剂,也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缔合胶体溶 液(又称亲液胶体或缔合胶体溶液)。分散相微粒 大小在1~100nm范围。
药物制剂技术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混悬剂制剂技术
电导率测定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离子的电导率,评估其稳 定性。
光学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混悬剂中粒子的分布和形态,评估 其稳定性。
稳定性试验方法
沉降实验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粒子沉降的速度或高度, 评估其稳定性。
流变学实验
通过测量混悬剂的粘度、剪切应力和弹性等 流变学性质,评估其稳定性。
电导率测定
通过测量混悬剂中离子的电导率,评估其稳 定性。
03
混悬剂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
粒度分布
混悬剂中的粒子大小应符合规定,粒度分布 均匀,以保证药效和稳定性。
粘度
混悬剂的粘度应适中,以确保良好的分散性 和稳定性。
沉降速度
混悬剂应具有适当的沉降速度,避免出现快 速沉降或分层现象。
稳定性
混悬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保 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质。
附加剂的选择与作用
分散介质
选择适当的分散介质,如水、不同浓度的乙醇等,以调节药物的 溶解度和稳定性。
稳定剂
常用的稳定剂包括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用于改善混悬剂 的流变性和稳定性。
助悬剂
助悬剂可以增加混悬剂中颗粒间的粘附力,提高混悬剂的稳定性。
处方优化与验证
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设计方法,如 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等,对处方进行优化。
密度与沉降速度
密度差异导致粒子间的相对运动,进而影响沉降速度,是影响混悬剂 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絮凝与反絮凝
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絮凝或反絮凝,影响混悬剂的稳定性。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
选择适当的分散介质可以提高混悬剂的 稳定性,如选择高粘度介质或加入助悬
剂。
2液体药剂要点
二、溶胶剂的制备方法
机械 分散法
超声波 分散法
物理 凝聚法
化学 凝聚法
第六节 混悬剂
一、混悬剂概述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的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介 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也包括口服型 干混悬剂(临用前加水摇匀使用)
二、混悬剂的稳定性
(一)混悬微粒的沉降速度
Stokes定律 V=
2r2(ρ1 —ρ2)g
盐析 作用
脱水 凝聚 絮凝 作用 作用 作用
水化膜
H2 O-
H2
+
+ O-
H2 +
O-
-阿拉伯胶-
+ H2
O-
+
+
H2 O-
H2 O-
阿拉伯胶
二、溶胶剂的性质
布朗运动
胶粒在分散介质 中不规则运动
丁铎尔效应 溶胶剂对光有散射作用
胶粒带电
胶粒的吸附层和 扩散层之间存在电位差
稳定性
胶粒表面相同电荷的排斥作用和 水化膜保证了溶胶剂的稳定性
(4)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HLB=(HLBA*WA+HLBB*WB...)/(WA+WB...) W为各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或比例量
5.克氏点和昙点
克氏点
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增大
克氏点:使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
剧增加的温度。
克氏点对应的溶解度就是CMC 昙点
温度升高,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增大,但当达某一 温度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氢键断裂,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发生强烈脱水和收缩,使溶解度急剧下降和析 出,溶液出现混浊,这种现象称为起昙,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三、制备
4液体药剂2(混悬剂)
防腐剂的要求:
(1)在抑菌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无害、无刺激性、内服 者应无特殊臭味
(2)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能达到防腐需要的浓度
(3)不影响制剂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也不受制剂中 药物的影响
(4)对大多数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5)防腐剂本身的理化性质和抗微生物性质稳定,不易 受热和PH值的影响,
(6)长期贮存应稳定,不与包装材料起作用。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 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增溶剂/增溶质
影响增溶量的因素: (1)增溶剂的性质 (2)增溶质的性质 (3)增溶剂的加入顺序 (4)增溶剂的用量
14
第二章 液体药剂
液体制剂的溶剂
优良的溶剂应具备:
1、稳定性:对药物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溶剂的化学性质稳定
40
第二章 液体药剂
拆力最大-非絮凝状态
不稳定 状态
最佳-絮凝状态 次级最低能量点
斥力
强烈吸引-结饼状态 初级最低能量点
粒子间距
引力
故要制成稳定的混悬剂,以体系中能量处于吸
41
引力不太大的次级最低能量点S点附近最好。第二章 液体药剂
结晶增长与转型:
lgS2 2M(11) S1 RT r2 r1
42
➢ 浓度准确。
➢ 口服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的应无 刺激性。
➢ 有一定的防腐能力,久贮不变。
➢ 包装容器大小适宜,便于病人服用。
4
第二章 液体药剂
第一节 概述----分类
按分散系统分(见下页) 按给药途径分
➢ 内服:合剂、芳香水剂、糖浆剂、混悬剂等。 ➢ 外用:
皮肤用:洗剂、搽剂等
液体药剂PPT医学课件
加热过久或超过100℃,特别在酸性下蔗糖易转化成葡萄糖和果 糖(俗称转化糖),制品的颜色变深。转化糖具有还原性,可延 缓某些药物氧化变质。因此此法适合于热稳定性药物和有色糖浆 的制备。
2、冷溶法:系将蔗糖溶于冷蒸馏水或含药的溶液中制成糖浆剂。
4.使用助溶剂
常用的助溶剂: 难溶性药物当加入第三 ①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 种物质时,能够↑药物 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等; 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不降 ②酰胺化合物,
低其生物活性,称助溶, 如乌拉坦、乙酰胺等; 第三种物质称助溶剂。 ③某些无机化合物,
如碘化钾、氯化钠等
增溶剂 (solubilizer)
增溶(solubilization):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 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主要指水)溶解度 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solubilizer):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 剂。
增溶质(solubilizates):被增溶的物质。 增溶量: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
在液体制剂制备过程中,有些药物在溶剂中即使达到饱和浓度, 也满足不了临床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这时可加入增溶剂增加 药物的溶解度。例如油溶性微生素、激素、抗生素、生物碱、 挥发油等。
第二章 液体药剂(二)
二、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带电性(双电层) ➢水化膜
•电解质(盐析、絮凝) •脱水剂 •相反电荷高分子溶液
--- 阿拉伯胶 -
---
++
+ ---
- 阿拉伯胶
+
-
+
++
---
第二章液体制剂知识目标掌握液体制剂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掌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通式[RNH3]+ X-
主要有苯扎氯铵和苯扎 溴铵(新洁尔灭)等。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天然品卵磷脂 合成品氨基酸型与甜菜 碱型。
碱性水溶液中呈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好 的起泡、去污作用;
酸性溶液中则呈阳离子表 面活性剂的性质,具有很强 的杀菌能力。
为常用溶剂。本身具有一定药理 作用,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热效应 和体积效应。
药用为1,2-丙二醇,性质同甘油相似,但黏度小。 内服及肌内注射用药的溶剂。因
可与水、乙醇、甘油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 辛辣味及价格较贵,口服应用受
有机药物,同时可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
到一定限制。
常用低聚合度的PEG 300~600等。可与水、乙醇等 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搽剂等。 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许多水溶性无机盐及水 不溶性药物。对易水解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兼具保湿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矫味剂
1.甜味剂 2.芳香剂 3.胶浆剂 4.泡腾剂
常用甜味剂的类型和特点
天然甜 味剂 蔗糖
甜菊苷
特点、常用量及应用 合成甜 味剂
常用单糖浆或果汁糖 糖精钠 浆(如橙皮糖浆、桂 皮糖浆),应用广泛。 果汁糖浆兼具矫臭作 用。
有清凉甜味,甜度比 阿司帕 蔗糖大约300倍,常用 坦(蛋 量为0.025%~0.05%, 白糖、 但甜中带苦,故常与 天冬甜 蔗糖或糖精钠合用。 精)
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
以胶粒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不稳定性
>100 nm 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和重力不稳定性
>500 nm 以固体微粒状态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聚结和重力不稳定性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
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2017年初级中药师中药制剂学考点:液体药剂导语: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可供内服或外用。
液体药剂中的药物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从而形成均相的液体药剂或非均相的液体药剂。
一、概述:1、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含义:是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特点: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给药途径多;浓度可控、易分剂量、便于服用、适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但稳定性差、运输不便。
2、液体药剂的分类(1)按分散系统分为:真溶液:粒径小于1nm胶体溶液:粒径为1~100nm (高分子溶液和溶胶)乳浊液:粒径为0、1~100μm混悬液:粒径为0、5~10μm溶胶、乳浊液和混悬液均属非均相分散体系。
(2)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药剂,外用液体药剂,注射用液体药剂。
二、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凡是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2、组成:长链的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亲油基团3、特点:表面活性剂分子会自动富集到溶液表面并产生定向排列,在溶液中形成正吸附,改变液体的表面性质,降低表面张力。
(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1、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表面活性分子急速地聚集形成分子或离子的缔合体,称为胶束或胶团。
尽管其浓度继续增加,但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已不再明显增强。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开始缔合形成胶团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
临界胶团浓度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2、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不同用途的表面活性剂要求不同的HLB 值,如水溶液中增溶剂的HLB 值的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O/W 型乳化剂的HLB 值为8~16;W/O型乳化剂的HLB 值为3~8;润湿剂的HLB 值为7~9,消泡剂的为0、8~3,去污剂13~16等。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二)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第二章液体制剂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 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合剂 B搽剂 C灌肠剂 D醑剂E注射液2 单糖浆为蔗糖的水溶液,含蔗糖量()A 85%(g/ml)或64.7%(g/g)B 86%(g/ml)或64.7%(g/g)C 85%(g/ml)或65.7%(g/g)D 86%(g/ml)或65.7%(g/g)E 86%(g/ml)或66.7%(g/g)3 有关疏水胶的叙述错误者为()A系多相分散体系 B粘度与渗透压较大C表面张力与分散媒相近 D分散相与分散媒没有亲和力E Tyndall效应明显4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阿拉伯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 1%-2%B 2%-5%C 5%-15%D 10%-15%E 12%-15%5 微乳(microemulsions)乳滴直径在()A 120nmB 140nmC 160nmD 180nmE 200nm6 下列乳剂处方拟定原则中错误者是()A乳剂中两相体积比值应在25%-50%B根据乳剂类型不同,选用所需HLB(亲水亲油平衡)值的乳化剂C根据需要调节乳剂粘度D选择适当的氧化剂E根据需要调节乳剂流变性7 作为药用乳化剂最合适的HLB值为()A 2-5(W/O型);6-10(O/W型)B 4-9(W/O 型);8-10(O/W型)C 3-8(W/O型);8-16(O/W型)D 8(W/O 型);6-10(O/W型)E 2-5(W/O型);8-16(O/W型)8 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B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D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1nm-25μm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系9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为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E硅皂土10.配制药液时,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A.润湿性 B.表面积 C.溶解度 D.溶解速度E.稳定性11.苯甲酸钠在咖啡因溶液中的作用是()A.延缓水解 B.防止氧化 C.增溶作用 D.助溶作用 E.防腐作用12.苯巴比妥在90%乙醇中溶解度最大,90%乙醇是苯巴比妥的()A.防腐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抗氧剂E.潜溶剂13.不属于液体制剂的是()A.溶液剂 B.合剂 C.芳香水剂 D.溶胶剂E.注射剂14.溶液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助溶剂 B.增溶剂 C.抗氧剂 D.润湿剂E.甜味剂15.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E.矫味剂16.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E.防腐剂17.对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液体制剂均应澄明 B.制剂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C.内服制剂的口感应适宜 D.含量应准确E.常用的溶剂为蒸馏水18.糖浆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加入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 B.多采用热溶法制备C.单糖浆可作矫味剂、助悬剂 D.蔗糖的浓度高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E.糖浆剂是高分子溶液19.用作矫味、助悬的糖浆的浓度(g/ml)是()A.20% B.50% C.65% D.85% E.95% 20.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B.有较高的粘稠性C.有较高的渗透压D.有网状结构E.有双电层结构21.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分布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D.分散介质粘度过大 E.药物溶解度降低22.不能作助悬剂的是()A.琼脂 B.甲基纤维素 C.硅皂土 D.单硬脂酸铝 E.硬脂酸钠2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24.()是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
药物制剂技术(于广华)2-2模块二液体药剂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小结
稳定性 微粒的沉 降 Stokes定 律 2
V=
原理 与微径平方成正比 减小粒径
稳定方法
2r ( 1 2 ) g 9
与分散介质密度差 成正比
与分散介质的黏度 成反比 微粒的亲水性(疏 水性药物) 双电层结构 ζ-电位 小微粒减少,大微 粒增多;亚稳定型
助悬剂
助悬剂
高分子,阻碍微粒合 并和絮凝,
②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等变质现象 ③混悬物应分散均匀,放置后有沉降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 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 ④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等
9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1.混悬粒子的沉降 Stokes定律:
沉降 速度 微粒 密度 2 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 ①减小粒径; 介质 密度
稳定剂
15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一、混悬剂的处方 润湿剂
↓界面张力,↑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
常用HLB值在7~11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 泊洛沙姆、聚氧乙烯蓖麻油类等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絮凝剂使混悬剂处于絮凝状态,以增加混悬剂的稳定性; 反絮凝剂可增加混悬剂流动性,使之易于倾倒,方便使用 常用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及氯化物等
以固体粒子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界面,由 于聚结和重力而具有不稳定性。 以液滴分散形成多相体系,有界面,由于聚 结和重力而具不稳定性。
5
专题二 混悬剂的制剂技术 【典型制剂】
处方:炉甘石洗剂
炉甘石 150g 氧化锌 50g 甘油 50ml CMC-Na 2.5g 纯化水 qs 共制 1000ml
处方:复方硫洗剂
17
专题二 混悬剂制剂技术 二、混悬剂的制备
关键:使混悬微粒具有适 当的分散度且粒度均匀, 以减小微粒的沉降速度。
主管药师考试辅导练习题-药剂学 第二节 液体制剂
药剂学第二节液体制剂一、A11、与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有关的性质是A、表面活性B、在溶液中形成胶束C、具有昙点D、在溶液表面做定向排列E、HLB值2、关于浊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浊点又称Krafft点B、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C、是含聚氧乙烯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D、普朗尼克F-68有明显浊点E、温度达浊点时,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加3、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为A、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B、吐温80>吐温60>吐温40>吐温20C、吐温80>吐温40>吐温60>吐温20D、吐温40>吐温20>吐温60>吐温80E、吐温40>吐温80>吐温60>吐温204、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溶液表面张力A、降低B、显著降低C、升高D、不变E、不规则变化5、具有临界胶团浓度是A、溶液的特性B、胶体溶液的特性C、表面活性剂的一个特性D、高分子溶液的特性E、亲水胶体的特性6、以下表面活性剂中,可作去污洗涤作用的是A、普朗尼克B、卖泽C、苄泽D、苯扎溴铵E、十二烷基硫酸钠7、氯化苯甲烃铵是一种杀菌的表面活性剂,在与下列何种药物相遇时可失效C、苷类D、皂类E、有机酸8、用吐温40(HLB值15.6)和司盘80(HLB值4.3)配制HLB值为9.2的混合乳化剂100g,两者各需A、43.4g 56.6gB、9.9g 9.9gC、50g 50gD、20g 80gE、60g 40g9、将60%的司盘-80(HLB值4.3)和40%吐温-80(HLB值15)混合后HLB值为A、3.5B、4.8C、8.6D、10.0E、7.610、常用于W/O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A、司盘类B、吐温类C、月桂硫酸钠D、卖泽类E、泊洛沙姆11、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不包括A、絮凝剂B、去污剂C、增溶剂D、乳化剂E、杀菌剂1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D、有中等极性基团E、无极性基团13、可用作静脉注射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是A、油酸钠B、泊洛沙姆188C、吐温80D、脂肪酸山梨坦80E、苯扎氯铵B、不能与抑菌剂羟苯酯类形成络合物C、溶血性最小D、属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E、在酸性溶液中易水解15、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作矫味剂,助悬剂B、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C、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灭微生物等优点D、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E、可加适量乙醇、甘油作稳定剂16、胃蛋白酶合剂处方:胃蛋白酶20g,稀盐酸20ml,橙皮酊50ml,单糖浆100ml,蒸馏水适量,共制1000ml。
2、第二章液体制剂
第二章液体制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2.流变性3.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4.潜溶和助溶5.增溶和胶束6.HLB值、CMC、cloud point7.乳剂和混悬剂8.凝胶和胶凝9.絮凝和反絮凝10.微乳和复乳11.Zeta 电位12. 矫味剂13. 芳香剂14. 着色剂二、思考题1. 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
2. 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3. 试述表面活性剂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4. 影响表面活性剂增溶的因素有哪些?5. 试举例简述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和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6. 简述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7. 何谓胶体溶液?有哪两类?8. 试述分子胶体和微粒胶体在结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的异同点。
9. 热溶法冷溶法制备糖浆剂的优缺点有哪些?10. 试述乳化剂定义、种类及其乳化作用机理。
11. 试述决定乳剂类型的主要因素及其转相方法。
12. 简述微乳和普通乳剂的主要区别及其制备方法。
13. 混悬剂处方中常用的稳定剂有哪几类?14. 何谓絮凝和反絮凝剂?其作用机理如何?15.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其质量评价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态形态的制剂。
2.流变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性和流动性。
3.溶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的过程。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
溶解速度: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
4.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了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5.增溶:solubilization,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药剂学笔记(液体制剂全)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系统分类:按给药途径与应用方法分类1.内服液体药剂如合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滴剂等。
2.外用液体药剂✧皮肤用液体药剂:如洗剂、搽剂。
✧五官科用液体药剂:如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
✧口腔科用液体药剂:如含漱剂、涂剂、滴牙剂.✧直肠、阴道、尿道用液体药剂:如灌肠剂、灌洗剂等。
优良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无毒性、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药物或附加剂发生反应;➢不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含量测定;具有防腐性且成本低。
溶剂的分类液体制剂的处方组成能破坏和杀灭微生物的物质称杀菌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防腐剂❖常用抑菌剂:酸碱及其盐类:苯酚、甲酚、麝香草酚、羟苯酯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类、戊二醛等;❖中性化合物类:苯甲醇、苯乙醇、三氯叔丁醇、氯已定、聚维酮碘、挥发油等;❖汞化合物类:硫柳汞、醋酸苯汞、硝酸苯汞等;❖季胺化合物类: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铵、度米芬等。
矫味剂与着色剂一.矫味剂1.甜味剂能掩盖药物的咸、涩和苦味。
包括天然和合成二大类.2.芳香剂(香料与香精)天然香料包括植物性香料和动物性香料.香精亦称调合香料,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溶剂调配而成。
植物性香料有柠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3。
胶浆剂:具有黏稠、缓和的性质,干扰味蕾的味觉。
4.泡腾剂:有机酸(如枸橼酸、酒石酸)、碳酸氢钠与适量香精、甜味剂等制成,遇水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麻痹味蕾而矫味二,着色剂又称色素和染料,用以识别药剂浓度或区分应用方法,改善药剂外观,减少病人对服药的厌恶感。
特别是颜色与矫味剂协调.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1。
概念: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2。
附加剂:矫味剂、着色剂、助溶剂、抗氧剂、防腐剂等。
3。
用法:以量代称取,服有方便。
2-药剂学-液体制剂
称量药物
高浓度溶液 稀释
所需浓度溶液
注意事项
采用粉碎、搅拌、加热等措施加速溶剂 易氧化药物,可采用加热放冷溶剂,或加抗氧剂 易挥发药物最后加入 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溶解,再加其它药物 难溶性药物可加入适宜的助溶剂或增溶剂。
糖浆剂
糖浆剂(syrups)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 糖水溶液。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l)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成为单糖浆或糖浆, 浓度为 85%(g/ml)或64.7%(g/g)。 高浓度糖浆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低浓度糖浆剂 应加防腐剂。
其它液体制剂
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 或近饱和的水溶液。药物多数为挥发油。
醑剂(spirits):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内服或外 用。 甘油剂(glycerins):药物溶于甘油中的制剂。外用。 涂剂(paint):用纱布、棉花蘸取后涂擦皮肤、喉部粘 膜的液体制剂。 酊剂(tincture):药物用规定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 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分散度与疗效
8 7 6 5 4 3 2 1 0 0 5 10 15 20 25 30 普通结晶 细微结晶
两种磺胺嘧啶口服混悬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一、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分散体系 (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溶液 胶体溶液型 低分子溶液
分散体系
溶胶分散体系 非均相分散体系 (微粒或液滴) 粗分散体系 混悬剂 乳剂
常用的防腐剂
苯甲酸及其盐 水中溶解度为0.29%,乙醇中为43%,通常配成 20%醇溶液备用。用量一般为0.03%~0.1%。 苯甲酸未解离的分子抑菌作用强,所以在酸性 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 苯甲酸防霉效果作用<尼泊金类 防发酵能力>尼泊金类 二者合用防霉效果和防发酵最理想。
药剂学液体药剂
粒度:0.5~10 m
分散介质:水、植物油
热力学不稳定
动力学不稳定
非均匀分散体系 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
30
按混悬剂的要求将药物 制成粉末状或颗粒状制 剂,临用前加水振摇即 迅速分散成混悬剂
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 用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 产生难溶性化合物时
[制法] 取纯化水500ml煮沸,加入蔗糖与尼泊
金乙酯,搅拌溶解,过滤,滤液中加入枸橼酸
哌嗪,搅拌溶解,放冷,加矫味剂与适量水,
使全量为1000ml,搅匀,即得。
含药糖浆剂,主药枸 橼酸哌嗪,尼泊金
讨论:
乙酯为防腐剂,蔗糖 为单糖浆
(1)说出本糖浆剂的类型,并分析其组成。
药用糖浆,
(2)说明本制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药物适。用于对热
值等。
17
例 枸橼酸哌嗪糖浆的制备
[处方]
枸橼酸哌嗪 蔗糖 尼泊金乙酯 矫味剂 纯化水
160g 650g 0.5g 适量 加至 1000ml
[作用与用途] 驱肠虫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18
配制过程
枸橼酸哌嗪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
半透明结晶性颗粒,微有引湿性, 在水中易溶,5%水溶液pH值为 5~6。
+
++
--- -
+
+ -阿拉伯胶- +
+
----
++
+
1.荷电性
因结构中的某些基团解离而带电,具双电层结构。 带负电荷: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淀粉 磷脂、酸性染料(伊红、靛蓝等)、鞣酸等 带正电荷:琼脂、血红蛋白、明胶、碱性染料(亚甲蓝、
第二章液体制剂习题
第二章液体制剂一、A 型题(单项选择题)1、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A 、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B B B、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C C C、溶胶剂、溶胶剂、溶胶剂D D D、乳剂、乳剂、乳剂E E E、混悬剂、混悬剂2、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A 、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B B B、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C C C、溶胶剂、溶胶剂、溶胶剂D D D、乳剂、乳剂、乳剂E E E、混悬剂、混悬剂3、关于液体制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同相应固体剂型比较能迅速发挥药效B 、体制剂携带、运输、贮存方便C 、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D 、液体制剂若使用非水溶剂具有一定药理作用,成本高E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外用4、液体制剂特点的正确表述是A 、不能用于皮肤、粘膜和人体腔道B 、药物分散度大,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C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度大,不易引起化学降解D 、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易于分剂量,但不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人E 、某些固体制剂制成液体制剂后,生物利用度降低5、关于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 、均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B 、非均相液体制剂分散相粒子应小而均匀C 、口服液体制剂应口感好D 、贮藏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霉变E 、泄露和爆破应符合规定6、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A 、液体制剂要有一定的防腐能力B 、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C 、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D 、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E 、 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液体制剂浓度应准确,包装便于患者携带和用药7、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A 、 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B 、 20% 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 、 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D 、 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1000~4000E 、 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的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8、半极性溶剂是、半极性溶剂是A 、水、水B B B、丙二醇、丙二醇、丙二醇C C C、甘油、甘油、甘油D D D、液体石蜡、液体石蜡、液体石蜡E E E、醋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乙酯9、极性溶剂是、极性溶剂是A 、水、水B B B、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C C C、丙二醇、丙二醇、丙二醇D D D、液体石蜡、液体石蜡、液体石蜡E E E、醋酸乙酯、醋酸乙酯、醋酸乙酯1010、非极性溶剂是、非极性溶剂是、非极性溶剂是A 、水、水B B B、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二醇C C C、甘油、甘油、甘油D D D、液体石蜡、液体石蜡、液体石蜡E E E、、DMSO1111、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液体制剂的防腐剂叙述错误的是A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 、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 、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对霉菌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 、 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苯甲酸其防腐作用是靠解离的分子E 、 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山梨酸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1212、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下列哪项是常用防腐剂A 、氯化钠、氯化钠B B B、苯甲酸钠、苯甲酸钠、苯甲酸钠C C C、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D D D、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钠E E E、硫酸钠、硫酸钠、硫酸钠1313、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 、 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全部溶剂加药物溶解B 、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先将其溶解于溶剂中C 、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 、 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 、 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414、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关于溶液剂的制法叙述错误的是A 、 制备工艺过程中先取处方中3/4溶剂加药物溶解溶剂加药物溶解B 、 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处方中如有附加剂或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应最后加入C 、 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应采用粉碎、加热、搅拌等措施D 、 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易氧化的药物溶解时宜将溶剂加热放冷后再溶解药物E 、 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对易挥发性药物应在最后加入1515、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溶液剂制备工艺过程为A 、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B 、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灭菌→质量检查→包装C 、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包装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包装D 、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灭菌→滤过→质量检查→包装E 、 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附加剂、药物的称量→溶解→滤过→质量检查→灭菌→包装1616、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糖浆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包糖衣材料可作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包糖衣材料B 、 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蔗糖浓度高时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 、 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糖浆剂为高分子溶液D 、 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制备的糖浆剂颜色较浅E 、 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热溶法制备有溶解快,滤速快,可以杀死微生物等优点1717、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单糖浆含糖量为多少(g/ml) (g/ml)A 、85%B 85% B、、64.7%C 64.7% C、、67%D 67% D、、100%E 100% E、、50%1818、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一般不做增溶剂或乳化剂使用A 、新洁尔灭、新洁尔灭B B B、聚山梨酯、聚山梨酯80C 80 C、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月桂醇硫酸钠D D D、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硬脂酸钠E E E、卵磷脂、卵磷脂、卵磷脂1919、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A 、硫酸化物、硫酸化物B B B、磺酸化物、磺酸化物、磺酸化物C C C、季铵盐类、季铵盐类、季铵盐类D D D、脂肪酸山梨坦类、脂肪酸山梨坦类、脂肪酸山梨坦类E E E、聚山梨酯类、聚山梨酯类、聚山梨酯类2020、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A 、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B B B、三乙醇胺皂、三乙醇胺皂、三乙醇胺皂C C C、吐温、吐温、吐温D D D、司盘、司盘、司盘E E E、泊洛沙姆、泊洛沙姆、泊洛沙姆2121、最适合作、最适合作W/O 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 值是值是A 、HLB 值在1~3 B 1~3 B、、HLB 值在3~8C 3~8 C、、HLB 值在7~15D 、HLB 值在9~13E 9~13 E、、HLB 值在13~182222、最适合作、最适合作O/W 型乳剂的乳化剂的HLB 值是值是A 、HLB 值在1~3 B 1~3 B、、HLB 值在3~8C 3~8 C、、HLB 值在7~15D 、HLB 值在9~13E 9~13 E、、HLB 值在8~162323、最适合作润湿剂的、最适合作润湿剂的HLB 值是值是A 、HLB 值在1~3 B 1~3 B、、HLB 值在3~8C 3~8 C、、HLB 值在7~15D 、HLB 值在9~13E 9~13 E、、HLB 值在13~182424、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有关表面活性剂生物学性质的错误表述是A 、 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有影响B 、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可发生相互作用C 、 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大D 、 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出现皮肤或粘膜损伤E 、 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表面活性剂静脉注射的毒性大于口服252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A 、 吐温20>20>吐温吐温40>4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80B 、 吐温80>8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20C 、 吐温80>80>吐温吐温40>4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20D 、 吐温20>2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40>40>吐温吐温80E 、 吐温40>40>吐温吐温20>20>吐温吐温60>60>吐温吐温802626、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乳剂特点的错误表述是A 、 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乳剂液滴的分散度大B 、 乳剂中药物吸收快乳剂中药物吸收快C 、 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乳剂的生物利用度高D 、 一般W/O 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型乳剂专供静脉注射用E 、 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有靶向性2727、能形成、能形成W/O 型乳剂的乳化剂是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 、硬脂酸钠、硬脂酸钠B B B、硬脂酸钙、硬脂酸钙、硬脂酸钙C C C、聚山梨酯、聚山梨酯80D 80 D、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E E E、阿拉伯胶、阿拉伯胶、阿拉伯胶2828、制备、制备O/W 或W/O 型乳剂的因素是型乳剂的因素是A 、乳化剂的HLB 值 B B、乳化剂的量、乳化剂的量、乳化剂的量C C C、乳化剂的、乳化剂的HLB 值和两相的量比值和两相的量比D 、制备工艺、制备工艺E E E、两相的量比、两相的量比、两相的量比2929、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与乳剂形成条件无关的是A 、 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降低两相液体的表面张力B 、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形成牢固的乳化膜C 、 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确定形成乳剂的类型D 、 有适当的相比有适当的相比E 、 加入反絮凝剂加入反絮凝剂3030、用、用45%45%司盘司盘60(HLB=4.7)60(HLB=4.7)和和55%55%吐温吐温60(HLB=14.9)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是值是A 、19.6B 19.6 B、、10.2C 10.2 C、、10.3D 10.3 D、、0.52E 0.52 E、、16.5313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 、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B B B、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C C C、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D 、复合凝聚膜、复合凝聚膜E E E、液态膜、液态膜、液态膜3232、以吐温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吐温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吐温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 、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B B B、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C C C、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D 、复合凝聚膜、复合凝聚膜E E E、液态膜、液态膜、液态膜3333、以二氧化硅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二氧化硅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二氧化硅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 、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B B B、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C C C、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D 、复合凝聚膜、复合凝聚膜E E E、液态膜、液态膜、液态膜3434、以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以胆固醇和十六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形成乳剂,其乳化膜是A 、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B B B、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C C C、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固体粉末乳化膜D 、复合凝聚膜、复合凝聚膜E E E、液态膜、液态膜、液态膜3535、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乳剂的制备方法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的方法A 、手工法、手工法B B B、干胶法、干胶法、干胶法C C C、湿胶法、湿胶法、湿胶法D D D、直接混合法、直接混合法、直接混合法E E E、机械法、机械法、机械法3636、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的是、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的是、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的是A 、 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水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油相中B 、 油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水相中油相加至含乳化剂的水相中C 、 油是植物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4:2:1D 、 油是挥发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是2:2:1E 、 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的混合胶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剂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的混合胶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剂3737、向用油酸钠为乳化剂制备的、向用油酸钠为乳化剂制备的O/W 型乳剂中,加入大量氯化钙后,乳剂可出现型乳剂中,加入大量氯化钙后,乳剂可出现A 、分层、分层B B B、絮凝、絮凝、絮凝C C C、转相、转相、转相D D D、合并、合并、合并E E E、破裂、破裂、破裂3838、乳剂中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的现象称为乳、乳剂中分散的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的现象称为乳剂的剂的A 、分层、分层B B B、絮凝、絮凝、絮凝C C C、转相、转相、转相D D D、合并、合并、合并E E E、破裂、破裂、破裂3939、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 、分层、分层B B B、絮凝、絮凝、絮凝C C C、转相、转相、转相D D D、合并、合并、合并E E E、破裂、破裂、破裂4040、关于絮凝的错误表述是、关于絮凝的错误表述是、关于絮凝的错误表述是A 、 混悬剂的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混悬剂的微粒荷电,电荷的排斥力会阻碍微粒的聚集B 、 加入适当电解质,可使ξ—电位降低—电位降低C 、 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悬剂的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D 、 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为形成絮凝状态所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E 、 为了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一般应控制ξ—电位在20~25mV 范围内范围内4141、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混悬剂的质量评价不包括A 、粒子大小的测定、粒子大小的测定B B B、絮凝度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絮凝度的测定C C C、溶出度的测定、溶出度的测定、溶出度的测定D 、流变学测定、流变学测定E E E、重新分散试验、重新分散试验、重新分散试验424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因素不包括A 、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B B B、微粒的荷电与水化、微粒的荷电与水化、微粒的荷电与水化C C C、絮凝与反絮凝、絮凝与反絮凝、絮凝与反絮凝D 、结晶生长、结晶生长E E E、分层、分层、分层4343、有关助悬剂的作用错误的有、有关助悬剂的作用错误的有、有关助悬剂的作用错误的有A 、 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能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B 、 可增加分散微粒的亲水性可增加分散微粒的亲水性C 、 高分子物质常用来作助悬剂高分子物质常用来作助悬剂D 、 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表面活性剂常用来作助悬剂E 、 触变胶可以用来做助悬剂触变胶可以用来做助悬剂4444、在口服混悬剂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为、在口服混悬剂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为、在口服混悬剂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为A 、 使粘度适当增加,起到助悬剂的作用使粘度适当增加,起到助悬剂的作用B 、 使Zeta 电位适当降低,起到絮凝剂的作用电位适当降低,起到絮凝剂的作用C 、 使渗透压适当增加,起到等渗调节剂的作用使渗透压适当增加,起到等渗调节剂的作用D 、 使PH 值适当增加,起到PH 值调节剂的作用值调节剂的作用E 、 使主药被掩蔽,起到金属络合剂的作用使主药被掩蔽,起到金属络合剂的作用4545、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A 、西黄耆胶、西黄耆胶B B B、海藻酸钠、海藻酸钠、海藻酸钠C C C、硬脂酸钠、硬脂酸钠、硬脂酸钠D D D、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钠E E E、聚维酮、聚维酮、聚维酮4646、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A 、助悬剂、助悬剂B B B、润湿剂、润湿剂、润湿剂C C C、增溶剂、增溶剂、增溶剂D D D、絮凝剂、絮凝剂、絮凝剂E E E、乳化剂、乳化剂、乳化剂二、B 型题(配伍选择题)[1[1——4] A 4] A、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 B B B、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C C C、乳剂、乳剂、乳剂 D D D、溶胶剂、溶胶剂、溶胶剂 E E E、混悬剂、混悬剂、混悬剂1、是由低分子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分散微粒小于1nm2、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由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液体制剂3、疏水胶体溶液、疏水胶体溶液4、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由不溶性液体药物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多项分散体系[5[5——8] A 8] A、、Krafft 点 B B、昙点、昙点、昙点 C C C、、HLB D HLB D、、CMC E CMC E、杀菌与消毒、杀菌与消毒、杀菌与消毒5、亲水亲油平衡值、亲水亲油平衡值6、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时的温度7、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8、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表面活性剂溶解度下降,出现混浊时的温度[9[9——12] A 12] A、吐温类、吐温类、吐温类 B B B、司盘类、司盘类、司盘类 C C C、卵磷脂、卵磷脂、卵磷脂 D D D、季铵化物、季铵化物、季铵化物 E E E、肥皂类、肥皂类、肥皂类9、可作为油、可作为油//水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010、可作为水、可作为水、可作为水//油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型乳剂的乳化剂,且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111、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且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且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杀菌和防腐,且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212、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3[13——15] A 15] A、阿拉伯胶、阿拉伯胶、阿拉伯胶 B B B、聚山梨酯、聚山梨酯、聚山梨酯 C C C、硫酸氢钠、硫酸氢钠、硫酸氢钠 D D D、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二氧化硅 E E E、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钠可形成下述乳化膜的乳化剂可形成下述乳化膜的乳化剂1313、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单分子乳化膜1414、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多分子乳化膜1515、固体粒子膜、固体粒子膜、固体粒子膜[16[16——19]A 19]A、、W/O 型乳化剂型乳化剂 B B B、、O/W 型乳化剂型乳化剂 C C C、助悬剂、助悬剂、助悬剂 D D D、絮凝剂、絮凝剂、絮凝剂 E E E、抗氧剂、抗氧剂、抗氧剂1616、硬脂酸钙、硬脂酸钙、硬脂酸钙1717、枸橼酸钠、枸橼酸钠、枸橼酸钠1818、卵磷脂、卵磷脂、卵磷脂1919、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钠[20[20——23] A 23] A、、 Zeta 电位降低电位降低 B B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C 、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D D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E 、乳化剂类型改变、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性现象的原因是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性现象的原因是2020、分层、分层、分层2121、转相、转相、转相2222、酸败、酸败、酸败2323、絮凝、絮凝、絮凝[24[24——27]A 27]A、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 B B B、氯化钠、氯化钠、氯化钠 C C C、硫柳汞、硫柳汞、硫柳汞 D D D、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 E E E、、EDTA 钠盐钠盐指出附加剂的作用指出附加剂的作用2424、等渗调节剂、等渗调节剂、等渗调节剂2525、螯合剂、螯合剂、螯合剂2626、抗氧剂、抗氧剂、抗氧剂2727、抑菌剂、抑菌剂、抑菌剂[28[28——31]A 31]A、助悬剂、助悬剂、助悬剂 B B B、稳定剂、稳定剂、稳定剂 C C C、润湿剂、润湿剂、润湿剂 D D D、反絮凝剂、反絮凝剂、反絮凝剂 E E E、絮凝剂、絮凝剂、絮凝剂2828、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转为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转为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转为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2929、使微粒、使微粒Zeta 电位增加的电解质电位增加的电解质3030、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增加分散介质粘度的附加剂3131、使微粒、使微粒Zeta 电位降低的电解质电位降低的电解质[32[32——35] A 35] A、撒于水面、撒于水面、撒于水面 B B B、浸泡、加热、搅拌、浸泡、加热、搅拌、浸泡、加热、搅拌 C C C、溶于冷水、溶于冷水、溶于冷水D 、加热至60~7060~70℃℃E E、水、醇中均溶解、水、醇中均溶解、水、醇中均溶解3232、明胶、明胶、明胶3333、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3434、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胃蛋白酶3535、聚维酮、聚维酮、聚维酮[36[36——39] A 39] A、含漱剂、含漱剂、含漱剂 B B B、滴鼻剂、滴鼻剂、滴鼻剂 C C C、搽剂、搽剂、搽剂 D D D、洗剂、洗剂、洗剂 E E E、泻下灌肠剂、泻下灌肠剂、泻下灌肠剂3636、专供消除粪便使用、专供消除粪便使用、专供消除粪便使用3737、专供咽喉、口腔清洁使用、专供咽喉、口腔清洁使用、专供咽喉、口腔清洁使用3838、专供揉搽皮肤表面使用、专供揉搽皮肤表面使用、专供揉搽皮肤表面使用。
药剂学第二章液体制剂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液体制剂一、名词解释1.液体药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2.溶解、溶解度和溶解速度: 溶解: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于液体分散介质的过程溶解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溶解速度:单位时间药物溶解进入溶液主体的量3.潜溶、助溶、增溶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了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助溶: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行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增溶: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行成溶液的过程4.胶束 :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中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行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或胶团5.HLB值、CMC、cloud point :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例:石蜡无亲水基,HLB=0 聚乙二醇全是亲水基,HLB=20 其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介于0~20之间 CMC:开始行成胶团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cloud point:温度升高可致表面活性剂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发生混浊现象称为起昙,此时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6.乳剂和混悬剂:乳剂: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行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7.絮凝:混悬微粒形成疏松聚集体的过程二、思考题1.液体制剂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有哪些?简述均相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特征。
(1)优点:①药物以分子或微粒状态分散在介质中,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②给药途径多,可内服、外用;③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④能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⑤某些固体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缺点:①药物分散度大,又受分散介质的影响,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使药效降低甚至失效;②液体制剂体积较大,携带、运输、贮存不方便;③水性液体制剂容易霉变,需加入防腐剂;④非均匀性液体制剂,药物的分散度大,分散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易产生一系2.试述分散度与疗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实验2--液体药剂的制备
90%乙醇600ml,蒸馏水加至1 000ml。
5.加精制滑石粉作分散剂时,研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滑石粉过细,而使溶液浑浊,需反复滤过才能澄明。
(二)复方碘溶液【处方】碘5g 碘化钾10g 蒸馏水加至100ml【制法】取碘化钾置容器中,加蒸馏水约5ml,搅拌使溶解,加入碘,随加随搅拌,使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全量,混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调节甲状腺机能。
用于因缺碘所引起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辅助治疗。
亦可作为甲状腺术前给药。
【用法与用量】口服。
一次0.1~0.5ml,一日0.3~0.8ml;极量:一次1ml,一日3ml。
饭后服。
【注】 1.碘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和挥发性,称取时可用玻璃器皿或蜡纸,不宜用纸衬垫,不应直接置于天平托盘上称量,以防腐蚀天平;称取后不宜长时间露置空气中;切勿接触皮肤与粘膜。
2.碘难溶于水(1:2950),故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以增大其溶解度。
制备时,为使碘能迅速溶解,宜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
碘化钾与碘生成易溶于水及醇的络合物。
其结合形式如下:I2+KI→KI33.碘溶液具氧化性,应贮存于密闭玻璃塞瓶内,不得直接与木塞、橡胶塞及金属塞接触。
为避免被腐蚀,可加一层玻璃纸衬垫。
4.本品为深棕色澄明溶液,有碘特臭。
内服时用水稀释5~10倍,以减少刺激性。
(二)复方硼砂溶液【处方】硼砂2g 甘油3.5ml 碳酸氢钠1.5g 液化苯酚0.3ml 蒸馏水加至100ml【制法】取硼砂加入约50ml热蒸馏水中,溶解,放冷,加入碳酸氢钠溶解。
另取液化苯酚加甘油搅匀,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随加随搅拌,待气泡消失后,加蒸馏水至100ml,必要时过滤,即得。
【作用与用途】杀菌防腐。
为含漱剂,用于口腔炎,咽喉炎及扁桃体炎等。
【用法与用量】加5倍温水稀释后漱口,慎勿咽下,一日数次。
【注】 1.硼砂在水中溶解度为1:20,沸水中为1:1,甘油中易溶。
故制备时,宜用热水加速硼砂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分子量<1000为液体,>1000为半固体或固体。 ②液体制剂常用PEG300~600,为无色澄明液体。 ③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混溶,对一些易水 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④在洗剂中,能增加皮肤的柔韧性,具有一定的保湿 性。
16
C.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Fatty oils)
① 品种:花生油、豆油、麻油、棉籽油。
33
(一)制成盐类
含酸或碱性基团药物 ( 羟酸、磺胺基、亚胺基 )+ 碱 (酸)→盐,溶解性增加。 巴比妥类、磺胺类、黄酮甙类、乙酰水杨酸、对 氨基水杨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铵、碳酸钠、碳 酸 氢钠→盐; 生物碱、普鲁卡因+盐酸、硫酸、磷酸、硝酸、 氢 溴酸、枸橼酸、酒石酸、醋酸等→盐。
34
(二)引入亲水性基团
第二章 液体药剂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办法 第四节 溶液型液体制剂 第五节 高分子溶液剂 第六节 溶胶剂 第七节 混悬剂 第八节 乳剂
2
第一节 概述
液体制剂: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 液体形态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制剂。 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 在介质中,如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
40
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 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出现最大值,这种
现象称为潜溶 (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
剂(cosolvent)。
41
如:苯巴比妥难溶于水,钠盐虽能溶于水,但可水 解而沉淀和变色,若用聚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 溶解度增加且稳定,可制成注射剂使用。
醋酸氯己定(又称醋酸洗必泰,hibitane)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是广 谱杀菌剂,用量0.02%~0.05%。
27
邻苯基苯酚(o-phenylphenol) 微溶于水,具有杀菌和杀真菌作用,用量0.05%~ 0.2%。
桉叶油(eucalyptus oil): 用量0.01%~0.05%。 桂皮油:用量0.01%。 薄荷油:用量0.05%。
A. 优点 药物的分散度大,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提高生物 利用度。 引湿性药物或对胃有刺激性药物制成溶液较为适宜, 可减少刺激性。 给药途径广泛,可内服,也可用于皮肤、粘膜。 便于分取剂量,服用方便。 某些药物制成液体更能合理地发挥作用。
8
B. 缺点
稳定性差、易发霉、包装要求较为严格 不易携带和运输 成本高、易产生配伍变化等
36
助溶机理 ①络合: I2 +KI→KI3(络合物),0.03%↗5%
②复盐(分子复合物):
咖啡因+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咖啡因, 1:50(水)↗1:1.2(水)
③分子缔合物:
苯碱+乙二胺→氨苯碱,1:120(水) ↗1:5(水)
37
部分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增加与助溶剂的 用量呈直线关系。
38
几种酯有协同作用 ,效果更好;通常乙丙混合物 (1:1) 或乙丁混合物(4:1)的浓度均为0.01-0.25%。
Tween类、PEG-6000对其有增溶作用,但抑菌效果 并不增加。
24
苯甲酸与苯甲酸钠
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防腐剂,作用主要靠未离解的 分子。
PH值对其影响:在酸性溶液中,其抑菌活性强,故 适宜于PH小于4的溶液。 用量:苯甲酸用量为0.03%~0.1%;苯甲酸钠用量 为0.1%~0.2%;0.25%苯甲酸和 0.05~0.1%尼泊 金联合使用对防止发霉和发酵最为理想,特别适用 于中药液体制剂
概念:
1、溶解:固体、液体、气体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分散于 分散媒中的过程。 2、溶解度(solubility):在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下, 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一般以一份溶质 (1g或1ml)溶于若干ml溶剂中表示。
3、溶解速度:单位时间内溶解溶质的量。
32
Solubility Determination
非均匀分散的液体药剂: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介 质中,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3
液体制剂的分类
(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1.均匀相液体制剂:为均匀分散体系,药物以分子、 离子或胶团形式分散。包括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 溶液剂、缔合胶体等。 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为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 括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②能溶解激素、生物碱,挥发油,及许多芳香族化合
物。
③ 外用,如洗剂、搽剂、滴鼻剂等。
17
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
① 有轻质和重质之分。 ②前者多用于外用液体药剂,亦可用于口服制剂; 后者多用于膏剂、糊剂。
18
肉豆蔻异丙酯(isopropyl myristate)
① 化学性质稳定,耐氧化,不易酸败。 ②不溶于水、甘油、丙二醇,但溶于乙醇、丙酮、矿
④增溶剂的量:若配比不当则得不到澄清溶液,或
稀释时变混浊。
46
第四节 溶液型液体制剂
含义:药物以1nm的分子或离子状态,溶解在液体分
散介质中,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药剂。
特点: 1、吸收速度,显效速度快。
2、均匀、澄明。
3、属热力学稳定体系。
47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溶液剂的制备方法
物油等,能溶解甾体和挥发油。
③ 无刺激性、过敏性,可透过皮肤吸收,并能促进经
皮吸收。
19
(二) 液体制剂的防腐
防腐的原因:
以水为分散媒的液体药剂,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发
霉变质,尤其是含中药糖类、蛋白质的液体制剂。
20
防腐措施 1、防止污染: ①加强制剂车间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机械设备的 清洗,维护、清扫制度。 ②加强操作人员个人卫生管理与卫生教育;工作服 标准化,操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个人卫生要求。
4
5
6
(二)按给药途径分类 1.内服液体药剂 如合剂、混悬剂、芳香水 剂、糖浆剂、溶液剂、滴剂、醑剂。 2.外用液体药剂 (1)皮肤用,如洗剂、搽剂。 (2)五官科用,如洗耳剂、滴耳剂、洗鼻剂、 滴鼻剂、含濑剂、滴牙剂。 (3)直肠、阴道、尿道,如灌肠剂、灌洗剂。 3.注射用液体药剂
7
液体药剂的特点
① 有良好的防冻作用,有较强的吸湿性。
② 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甘油相混溶,能溶解大
量的药物
③ 较好的皮肤渗透促进剂,并有轻度刺激。
13
B.半极性溶剂
乙醇(alcohol)
①能与水、甘油、丙二醇混溶,能溶解大部分有机 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甙 类、挥发油、树脂等。 ② >20%有防腐性。
28
(三)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
A. 矫味剂
定义:为掩盖和矫正药物制剂的不良臭味而加到制 剂中的物质称为矫味、矫臭剂。
天然:蔗糖、单糖浆等。 合成:糖精钠(saccharin sodium,甜度200~700倍 蔗糖,易溶于水,用量0.03%)
①甜味剂(sweeting agents)
可通过调节混合溶剂种类以及混合溶剂中各溶剂的 比例来调节药物的溶解度。
42
(五)加入表面活性剂—增溶
增溶 (solubilization):在药物的水溶液中加入表面
活性剂以增大其溶解度的过程。加入的表面活性剂
称之为增溶剂(solubilizing agent) 。
原理 表面活性剂+药物→胶团
The solubility of drug is an importa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because it affect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drug, the rate of drug release into the dissolution medium, and consequentl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pharmaceutical product.
9
第二节 液体制剂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优良溶剂具备的条件是: 1、稳定性:本身稳定,化学活性小,不妨碍主药作 用与含量测定。 2、安全性:对机体无害,毒性小,无刺激性,无臭 味,适口。 3、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4、价廉易得,且具有防腐性。
10
(一)常用分散溶剂
A. 极性溶剂
水(water)
最常用的溶剂,能溶解大多数有机药物和药材中
的生物碱盐、苷类等多种成分,但水性液体制剂中
的药物不稳定、易产生霉变,故不宜长久储存。配 制水性液体制剂应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1
甘油(Glycerin) 常用于外用制剂,可以内服,也可外用。甘油常 作为粘膜用药物的溶剂,有保湿、滋润、延长药物 局部药效等作用。
12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
③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易挥发、易燃烧,制剂应密lene glycol)
① 粘度较小,介于水和甘油之间。
②能与水、乙醇混溶,而不与脂肪相混溶,能溶解 于乙醚或氯仿中。
③刺激性,毒性均较小,能溶解多种药物,可作内 服及肌肉注射剂溶剂。
15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常用助溶剂
① 无机化合物:KI。
② 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
③酰胺类化合物:烟酰胺,尿素、乌拉坦、乙酰胺。
39
(四)应用混合溶剂—潜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