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最后评选出优秀导游员。

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_课文分析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一、谋篇立意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产生了独特的景色,湖水及其两岸的景色是粗犷、质朴的,而且湖水还孕育了众多的游鱼,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水鸟,此情此景,是那么令人难以置信,如置梦中,因此,作者把青海湖称为梦幻般的湖。那蓝得纯净、蓝得深湛、蓝得温柔恬静的青海湖,是否也会牵绕你的心绪?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本文通过描写青海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为青海湖的质朴而震撼的感受。 二、文章脉络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去青海湖路上的情形。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青海湖的景色及其特点。 这一部分又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湖水醉人的蓝色;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神奇的鸟岛,丰富的鱼类。 文中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湖的美丽、富饶、可爱。 青海湖美在:湖水蓝得醉人;环境氛围清新幽静;神话传说神奇迷人;鸟岛神奇鱼类丰富。 写青海湖湖水醉人的蓝色。文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湖水之蓝。首先,直接用赞美的语言描写,如“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其次,将湖水的蓝与“海洋”“天空”的蓝作对比。再次,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湖水之蓝描绘得晶莹可爱,如“蓝锦缎似的”,像“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此外,还从蒙语藏语的音译,从青海湖所处的地理位置,从科学角度来说明湖水蓝得出奇的原因。 写环境氛围清新幽静,无比优美。雨后,晴空,凉爽的空气,碧绿的草滩,金灿灿的油菜花,悠闲的牦牛,连绵起伏的山峦,这样幽美的环境如诗如画,令作者及读者“在美中陶醉”。文中还适当地引用神话传说,更为画卷似的环境增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迷人的青海湖》教案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迷人的青 海湖》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教学准备 有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有50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 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 (2)读词语。 文武双全诗情画意纵横星罗棋布悠然自得硕大无比烟波浩 渺美不胜收和睦相处争权夺利

青海湖自驾游

青海湖自驾游流水记 @王木木 时间:2016年9月10日---16日(共7天) 一车五人,人均2000元(是不是炒鸡便宜)。 路线:南充广元陇南天水定西 220km 202km 230km 205km 110km 兰州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原路返程220km 145km 140km 【出发时间】2016年9月10日 10:00出发 【返回时间】2016年9月16日晚20:00 【当地气温】白天18度左右,夜晚5度左右 【装备提示】二代身份证、厚外套、妖艳儿的衣服、墨镜、补水面膜、防晒霜、零食、水、维生素、晕车药、洗漱用品等 D1:9月10日早10:00南充出发(原计划8点上高速,因团员有事延迟到10点半才上高速),途径广元、陇南、天水、定西,10日晚上11点到兰州市(过路费506元;油费97#660元;出四川界至甘肃陇南段有很多隧道限速60,跑不起速度,需注意限速标志)晚宿兰州市火车站附近三星宾馆322一间含早(网友说这是他住过的洗澡水最大的宾馆)。宾馆附近有很多兰州拉面店,味道都不错。 D2:9月11日吃完早餐前往第一站:黄河第一桥--中山桥、白塔山公园。都是免费景点。 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城关区,是兰州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到兰州游玩一定要去的地方。铁桥长两百多米,宽约有七八米,保持了一百多年前修建时的黑色铁架桥身,十分古朴。在百年来的修缮过程中,桥身上还架起了5座大铁拱,气势美观。铁桥南

侧桥头处,有金色的“中山桥”三个大字,还有一块刻有“黄河第一桥”的古老石碑,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此合影,作为来过兰州的留念。(听说摸了黄河水打麻将手硬,于是我们都跑到河边去洗了个手。) 中山桥旁边就是白塔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附近的黄河北岸,入口处与中山桥连接,是兰州市内的重要景点。白塔山以山顶的古老白塔最为著名,山间还有多座宫殿式的建筑,在建筑周围种植了很多树木,在此登山锻炼、摄影拍照都十分不错。更重要的是,登上白塔山即可看到兰州市区壮观的全景,视野十分开阔。 午餐我们选择的是名庭小厨(省政府店)4-6人餐,美团价298元。色香味俱全,味道超好吃,餐厅环境也不错,楼上也是他家的酒店。 吃饱喝足出发西宁。过路费74元。大西北的风景跟西南完全两个样。夜宿西宁新千广场都市花园酒店,房间干净宽敞,到酒店后微信关注后标间160元。酒店就是百盛购物中心的楼上,晚餐就在商场里有好多吃的,我们选择的是成都蓉李记,家乡的味道最好吃。负一楼还有超市,明码标价的特产比在景区里实惠。 D3:9月12日早西宁市出发湟源,第二站:丹噶尔古城。当天正好是穆斯林的古尔邦节,成群结队的穆斯林带着毛毯去集会,场面炒鸡壮观。进入青海省后好多地方都是定向收费,过路费便宜不少。从西宁到湟源,过路费就10块钱。 丹噶尔古城位于西宁城西约40公里处的湟源县城,历史上因茶马互市而兴盛,因位置独特,有“海藏咽喉”等称号。如今的丹噶尔古城商铺众多,繁荣热闹,很多从西宁去青海湖游玩的游客路过时都会参观一下。只是进入丹噶尔古城,在街巷上逛逛不需门票。古城规模不大,以一条丹噶尔大街为中心,街旁房屋全都是青砖灰瓦的北方古镇建筑,店铺林立,出售很多青海本地的旅游纪念品、藏族特产等,披肩、帽子一类小物件价格还算公道,如果感兴趣可以挑选购买(珠宝、古玩等贵重物品如果不懂,不建议在此购买)。古城内的城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阅读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维度A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颠簸()深湛()恬()雅眸()子魅()力 蓼()蓝哈()达逶迤()()安谧()肃穆() 牦()牛潸()然娓娓()篝()火脍()炙()人口缥缈()() 2、下列词语中释义错误的是: A D A恬雅:安静、文雅。 B肃穆:严肃而恭敬。 C启明星:即水星,日出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水星又称启明星。 D潸然:悲伤的样子。 E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F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 3、判断下列句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对于表达作者的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 ②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③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④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的流向青海湖, 4、从文中找出有关作者浏览顺序的语句,看看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了青海湖的什么景象。 5、“不,还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把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一段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文作者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 B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青海刚察南部。 C启明星,也就是金星,日出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是一种染料,蓝是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穿越青海湖》,回答问题: 午夜时分,长途班车停在了青海湖南畔的一个高原小镇上。这里仅有几家汽车旅馆的平房小院,和一些匆匆赶往拉萨的过路司机外,似乎就再没有什么别的过客。寥若星辰的灯光笼罩在黑幕色的苍穹之下,四面透风的小镇显得孤寂而又荒凉。然而就在这里,我们背包族一行三人,开始了渴望已久的青海湖之旅。 翌日清晨,天空乌云密布把大地遮了个严实,深秋时节的藏北“北风卷地百草折”。对着地图,我们决定沿着青海湖的南岸步行一天。于是离开小镇,沿着高原牧场之间的小路向北而行,空旷的高原上远远望见,灰蓝色的青海湖好像从地面上突兀出来一般,悬在空中,竟一时不敢确认。在一阵激动和欢呼雀跃的奔跑之后,真的我们来到了她的身旁。 天地之间,茫茫然一望无垠,浓云压着湖面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宽阔的湖面波浪翻滚,连绵的海浪涌向岸边,永不停息拍打着沙滩的潮汐,不舍昼夜。 迤俪着呼啸西北风,徒步高原的湖岸,走在沙滩和和草场之间。我们时而纵声放歌,在永恒沉寂的高原上呐喊:时而默默前行,倾听来自天籁的声音。脚步仿佛穿梭万年的时空,去探求这海子形成时的灵魂。满地大块大块的牦牛粪,让我们长了不少的见识:偶然会有几片比人还高的黄草,淹没了我们身影。 中午,天空突然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我们的行程似乎越来越艰难,雪花落草即融,走着走着,我们的鞋和裤脚都被浸透,空气也变的越来越冷。饥寒交迫的我们,决定折回公路,只好一次次翻越过牧场的铁丝,向南而行。 下午,雪慢慢地停了,我们好不容易再一次回到了公路,公路被雪水打的湿漉漉的,难得有辆汽车从这里驶过,国道上所写的公里数字,清楚的告诉我们,离开那个叫做江西沟的小镇已经3 多公里了。而此刻此处,我们在空旷的原野上,对着地图看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忽然看见离我们不远处,有一个藏包。经过我们的一番合计,决定就在那儿去借宿一晚吧。 这里的藏民大部分不会讲汉语,这位小伙子也不例外。他浓眉大眼,高高的个子,裹着厚厚地藏袄。藏包很小,在地上有个简单的小灶台,锅里正在咕嘟咕嘟煮着什么,红红地火显得小包很温暖。我们夹杂着手势向他比划,表示想在这里暂住一晚,并且想吃点那锅里的东西。他半惑半解,给我们每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羊肉土豆,话不多说,大家迅速狼吞虎咽起

描写青海湖的800字作文_高中作文

描写青海湖的800字作文 描写青海湖的800字作文篇1 青海湖游记 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青海省,游览青藏高原美丽的风光。 西宁城南不远处的黄教圣地塔尔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景点。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当地的人大多都信奉它。整座寺院依山而建,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同时我还深深地感受到当地人对藏传佛教的虔诚,对信仰的尊重,他们常常围着寺院或是在经堂外一步一磕头,每一次都是相当规范的全身心的“五体投地”,听导游说要这样磕十万个头才可以达成一个愿望,信徒们就是这样不求今生,只求来世,为自己和家人朋友们祈福。塔尔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的专著,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三绝”---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惟妙惟肖的立体堆绣,我们真是大开眼界。 神秘的青海湖也是不错的景点,它特别大,有相当于六个香港那么大,它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水经提练加碘就可以制成我们日常食用的盐。我们游玩的那段青海湖位于绵延的昆仑山下,湖边盛开着金灿灿的油菜花,蓝蓝的天空特别明净,飘浮的朵朵白云仿佛踮起脚尖便触手能及,水天相接,美不胜收。阳光直射下一望无际的湖面波光粼粼,近处的湖水清澈见底,湖神的宠1 / 5

物---湟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着,远处的湖水则是一片湛蓝,像一块巨大的神秘深邃的蓝宝石。湖边的沙地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经幡,风儿吹来,经幡飞扬,这便是“风诵经”,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安。现在当地政府还经常举办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不断扩大青海湖的国际知名度,让更多的国内外人士来这里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 后来在青海的几天,我们还游玩了马步芳公馆,参观了其中用“羊脑玉石”建成的奢华的玉石厅;我们还到被喻为“高原上的小江南”的贵德参观了玉皇阁古城,在清冽冽的黄河上游段水边嬉水玩耍淘宝摄影;在朝圣天路---青藏公路上领略高山、草原的秀美风光;在大草原上追赶密密麻麻的牛羊群…… 这次的青海之行,我又一次满载而归…… 描写青海湖的800字作文篇2 美丽的青海湖 美丽的青海湖啊!好美的青海,青海最有名的旅游景观是美丽的青海湖。记得,爸爸妈妈带我去青海湖旅游,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距西宁市151公里处,也是三江源的源头,是一个遥远又美丽的地方。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的中午,凉丝丝的风吹的全身特有精神。我们跟随旅游团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无际,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轻盈剔透,一艘艘快艇飞快的划过湖面,远处的雪山、白云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美丽的湖水清澈明亮,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像一块无暇的翡翠,2 / 5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湖简介 青海湖简介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19米,最深处为28 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古称“西海”,又名鲜海或仙海。北魏以后改称青海。青海湖水中含大量氯化钠和硫酸镁等无机盐,清澈透明,但不宜饮用。湖中盛产湟鱼,又名裸鲤,肉肥而嫩,味道鲜美。青海湖中分布着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青海湖著名的游览胜地。鸟岛是青海湖最有名的岛。坐落于青海湖西部布哈河河口附近,形如蝌蚪。鸟岛原名海西山,也称“蛋岛”,与不远处的海西皮都是鸟类栖息地。鸟岛高出湖面7 6米,面积仅0 27平方公里。栖鸟类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数以10万计。每年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来,产卵、孵化,到9~10月份,再向南飞迁。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批游人,使鸟岛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海心山岛面积约0 46平方公里,高出湖面约30米。岛上怪石嶙峋,林木茂盛,风光秀丽。相传古时岛上产龙驹,又名“龙驹岛”。现在的鸟岛也包括了海心山岛。青海湖四周高山怀抱。北面为雄伟壮丽的大通山,东面为巍峨高峻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海南山,西面是4000~5000米的橡皮山。山下是茫茫无垠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青海湖处于青海湖盆地的最低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污染,青海湖面积逐渐缩小,水质渐差,需大力加以保护。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思路,把握情感线索。 (二)明确内容,掌握观察方法。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效果。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展示相关文字材料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刚察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为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名鲜海或仙海。直到北魏以后才改称青海。 青海湖水中含大量氯化钠和硫酸镁等无机盐,清澈透明,但不宜饮用。湖中盛产湟鱼,又名裸鲤,肉肥而嫩,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分布着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青海湖著名的旅游胜地。 鸟岛是青海湖最有名的岛。坐落于青海湖西部布哈河河口附近,形如蝌蚪。鸟岛原名海西山,也称“蛋岛”,与不远处的海西皮都是鸟类栖息地。鸟岛高出湖面7.6米,面积仅有0.27平方公里。栖鸟类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数以10万计。每年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来,产卵、孵化,到9~10月份,再向南飞迁。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批游人,使鸟岛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海心山岛面积约0.46平方公里。高出湖面约30米。岛上怪石嶙峋,林木茂盛,风光秀丽。相传古时岛上产龙驹,又名“龙驹岛”。现在的鸟岛也包括了海心山岛。 青海湖四面高山环抱。北面为雄伟壮丽的大通山,东面为巍峨高峻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海南山,西面是4000~5000米的橡皮山。山下是茫茫无垠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青海湖处于青海湖盆地的最低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污染,青海湖面积逐渐缩小,水质渐差,需大力加以保护。 2 有条件的可以展示有关青海湖的图片材料,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受。

游青海湖(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游青海湖(100字)作文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到青海湖去旅游。做了半天的车,终于到了青海湖边。好大的湖,蓝蓝的,望也望不边,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还有湖上飞来飞去的鸟儿,好美啊!还有一头头牦牛,睁着圆圆的大眼睛在看着我们。绿绿的小草在像我们点头。好美的青海湖。二年级:果冻泡泡糖 篇一:青海湖游记 青海湖游记 今年七月份,跟父亲回青海省亲,回青海,不能不去青海湖。所以,有了这次旅行。 景点介绍: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游记: 清早七点就出发了,车不知道开了多久,感觉耳边静极了,只有车轮划过地面的声音,空气清新了好多,我睁开闭目养神的双眼,朋友们正专注的盯着窗外,我也顺势看去,啊?绿色?全是绿色的。满眼的绿草儿挤出小脑袋,像是要争着探视这个稀奇的世界。他们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着,一边翻过一座座群山,另一边则与天接上了边。大自然终于不再吝啬他的绿了,闪光的绿,柔和的绿,让贪婪的我们只能怨眼睛的不够用了。眼光顺着绿影儿溜去,想寻找他的边,它却始终跑在前头,追呀,追呀,自己反而愈糊涂了,整个人被绿包围着,这不得不让大家叹服。看来,青海朋友称之为“草原”也是名副其实。绿中是山更让我们开了眼界。远处黑黝黝的群山,在蓝天的衬托下,若隐若现,神奇迷离。他们连绵起伏,又显示着各有的姿态。有的高耸入云,想威武的大将军,有的像正在低头赶路的一群骆驼,静静地听似乎还有隐隐约约的驼铃声呢。近处的山,让你应接不暇,有的像草原上爬行的大乌龟,有的像低头饮水的黄牛,有的又像抬头吼叫的雄狮;另有的像一绿色巨浪,在他的最高处,欲落未落时停住了,有的半遮半掩,想顽皮的小孩露出半个脑袋,有的像款款大方的少女,正微笑着向你走来······ 放眼望去,偶尔一个山脚下,或者草地上,一群悠闲自得的羊群映入你的眼帘,豁然觉得多了一股生气,他们低头啃着草,慢悠悠的散着步,或相互追逐着,一副自我陶醉的模样。这不是在欣赏一幅山水画吗?青山绿水点缀着白色羊群,看着看着,羊群移动了,青草味也溢了出来,群山更有了神威,天之杰作呀!车在蜿蜒的高速路上高速行驶,前面的绿指向我们扑来,路边的绿则成了一道道的绿光闪过。“慢点,车慢点。”我真急了,“怎么?现在就激动了,还没有到青海湖呢。”是呀,我们是去青海湖的,但那儿除了湖水,还有什么呢?这儿还不够诱人吗? 尽管我们的车像脱缰的野马奔驰,但他也只是大海中飞奔的快艇,驶不出浩瀚的绿海。“看,那是什么?”我们齐向朋友所指的方向看去。是彩虹吗?不是,他不彩虹更磅礴,更有气势,像一条宽大的三色彩带,淡蓝,深蓝,浓绿相接,像两端无限延伸。到了,青海湖到了。你们看,上边是天空,中间的是青海湖,下边是草原。 哦,真的是到了。淡

《青海湖_梦幻般的湖》练习题及答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 一.当堂检测(课堂10分钟) 1.给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 扑朔.迷离()颠簸.()犬吠.( ) 粗犷.( )深湛.()恬.静( )眸.子( ) 折.服( ) 苍穹.( ) 伫.立( ) 镶.着( ) 涟漪 ..()()魅.力( )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____________________草滩,草滩上生长着______________ 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_________的蓝湖水。(2)那草滩的绿,绿得_____________,那菜花的黄,黄得________________,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____________!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______________;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_________________。青海湖的蓝,蓝得________,蓝得_________,也蓝得_____________。 3.细读课文,说说贯穿全文线索是什么?题目中的“文眼”是什么?二.课后巩固、开拓、提升(30分钟) 基础题(课节内容)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谧.(mì) 颠簸.(bǒ) 漆.黑(xī) 繁衍.(yǎn) B.湖畔.(bàn) 画卷.(juàn) 凿.开(záo) 衔.接(xián) C.深湛.(zhàn) 恬.静(tián) 哈.达(hǎ) 气氛.(fēn) D.折.服(zhé) 魅.力(mèi) 浮.游(fú) 扑朔.迷离(shù) 2.下列句中都有错别字,找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有几个找几个)(1)那晶萤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辫里、湖面上,以及山蛮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凉爽爽的。( ) (2)阳光越来越明湄,那蓝色的镜面上摇摇拽拽倒应出三五个岛屿的轮廊,

迷人的青海湖

三课资料 《迷人的青海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迷人的青海湖》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浏览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神奇而美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迷人的青海湖》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预习时掌握,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不需花大多时间教学,所以教学时我是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是适当给予点拨。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去细细口味、欣赏,从中感受青海湖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通过查字典、工具书等理解词语并自主积累词语。 2、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质朴优美,所以要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篇课文是写景的游记,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悟情,通过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本课的难点是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前面学过的两篇写景课文《黄果树听瀑》与古诗《江南春》,再联系

到我们家乡风景如画的东江湖,最后引入课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都想赶紧了解青海湖为什么迷人。 (二)简介青海湖 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进行汇报,待学生说完教师再作适当补充(课件出示补充内容),这样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的补充也起到一个归纳总结的作用。用课件展示出来更详细、具体,也使学生对青海湖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检查自学情况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先布置了让学生预习本课的生字词。上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本课一些要认、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并组词,以此来检查学生预习是否认真、是否掌握。再加上本课成语特别多,于是则先让学生分组认读,再抽查一些成语的意思,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并自主积累这些成语。认读完生字词,我指名一人一段朗读课文,这样有利于比较全面了解学生们预习课文的朗读情况。学生读完后及时进行简明的评价。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就必须多读课文,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让学生把课文表示地点、方位的词语画出来,同时再想想课文写了青海湖哪些地方的景色?青海湖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因为默读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并作笔记,对于后两个问题,则用课件出示,既醒目又让学生随时看着问题去想,当然这样的问题是可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待学生讨论完后进行汇报,教师则作出相应的板书设计,这样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脉络一看板书就清楚了。随之则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到这地美景,感受青海湖的迷人,图文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向往。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我设计了“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青海湖的

旅行游记——青海西宁自由行游记攻略

旅行游记——青海西宁自由行游记攻略 刚从青海回来,西部之旅总是能给人相当震撼的感觉。我喜欢那里,热爱那灿烂的阳光,热爱那触手可及的云和澄澈蓝天,还有那束抚摸我们的阳光。伸手便能摸到的云,湛蓝的天,近,却又遥远的山,连天的湖。真是美的“一塌糊涂”…………能够看到如此美景还得多亏同事的鼓吹,7月本来就很炎热,正计划着去哪儿玩呢,又能避暑,又能欣赏到不一样的美景的。有同事刚从青海旅游回来,老鼓吹夏天的青海湖是如何如何美,现在又是青海

油菜花正开得喧嚣的黄金时节,并且青海西宁是中国夏都,既可以避暑还可以旅游。说得我蠢蠢欲动,最后就决定了约了几个朋友一起结伴出游这次西部之旅。刚开始三天两头跑和途旅行网看游记、攻略,旅游照片的。越看越心动,最后还在和途旅行网预订了旅舍很实惠并且装修的很好,服务也很好,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位于西宁市中心,从旅舍步行到火车站,汽车站约5分钟,所以我们对这一点非常满意。 准备就绪终于要出发了,从南京火车站坐T164到西宁西的火车,要在车上待一天一夜左右的时间,硬座238

元,硬卧下430元。因为我们大家现在都处在兴奋期,所以决定去的时候坐硬座,回来的时候就坐硬卧下。到达西宁已经是第二天的晚上7点半了,于是我们立刻开始找预订的青海恒裕国际青年旅舍准备好好休息,硬座一天一夜还是挺累的呀。 第一站到塔尔寺 塔尔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塔尔寺依山势起伏,是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大厨房、等许多宫殿、经堂、佛塔寺组成的一个气势宏伟,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 F5E0K 杭州康辉旅行社 https://www.360docs.net/doc/3c3623923.html,

小学五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示例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

游青海湖小学三年级作文7篇

游青海湖小学三年级作文7篇 游青海湖小学三年级作文1 青海湖又称“鲜水”或“西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暑假中,我有幸跟妈妈到青海湖一游。 一路上,我高兴极了。导游姐姐讲了许多青海湖的历史: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摄氏度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陆地。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我已经被美丽的青海湖深深的吸引了。 在车上,远远的就看见前面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宽宽的特别漂亮的海蓝色的带线。那只是青海湖的远景。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壮丽景观惊呆了。只见几百米宽的湖面

横卧在眼前。我走到它的跟前,我发现青海湖的水真静啊,静得能让你听见它在说话;它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让你看见海底;它的水真蓝啊,蓝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蓝宝石。湖上几艘小船静静地划着,给湖面增添了一道风景。最有趣的是,岸边湖水拍打着海浪,像一个个小小的音乐家,弹奏着一支美妙的乐曲…… 该到回家的时候了,我恋恋不舍地上了车,可心还留在那美丽神奇的青海湖。 游青海湖小学三年级作文2 青海湖的大名,可谓如雷灌耳,它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本为四千五百平方公里,可近年来水位在下降,如今只有四千二百平方公里了。暑假期间,我随着爸爸和群哥来到青海,游览了美丽的青海湖。 一路上,我们乘着旅游车,看着窗外金灿灿的油菜花和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心里觉得格外舒服。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便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汽车又行驶了一段路程。我眼前一亮,雄伟的青海湖已经近在眼前了!忽高忽底的山峰中夹杂着象雪一样的东西;湖上似乎起了一片薄雾,似乎穿上了一层薄纱,在空中漂浮着。水天相接的地方,山已经不象是山,在那一层薄雾的衬托下似乎和天融合在了一起,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像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景象,混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含标准答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文作者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 B.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青海刚察南部。 C. 启明星,也就是金星,日出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青是一种染料,蓝是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 下列词语中释义错误的是() A. 恬雅:安静、文雅。 B. 肃穆:严肃而恭敬。 C. 启明星:即水星,日出之前,出现在东方天空的水星又称启明星。 D. 潸然:悲伤的样子。 E.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F.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3. 从文中找出有关作者浏览顺序的语句,看看作者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了青海湖的什么景象。 4. 不,还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把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一段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5.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再顺眼望去,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远方……一幅多美的画卷啊!而这其中的一切,又都浸透了黎明的生气,浸透了晨雨的滋润,显得这么清新,这么幽静。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我几乎醉了,想跑,怕破坏这画卷的安谧;想喊,又怕惊动这画卷的宁静。我看着不远处那位年轻的司机,他仍旧那么肃穆,默默地望着远处的一个地方,丝毫没有交流感情的意思。而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更是分外的悠闲。我只有独自默默地伫立着,任大脑在美中陶醉,任心潮在美中起伏。

西宁游记作文500字

西宁游记作文500字 【暑期旅行记】 西宁,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省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爸爸带我来到了这个地方。 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青海湖,这颗高原的蓝宝石,位于连绵起伏的昆仑山脚下。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更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清晨日出,太阳公公涨红着脸,像是不高兴这么早被叫起床发怒了似得;天亮了,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金灿灿的的油菜花,美不胜收;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青海湖傍晚的真实写照。虽然,这次没能把我的“红孩儿”带来,但是我和爸爸仍然租了辆和我的“红孩儿”有点像的自行车,在青海湖边骑行了一会儿。我偷懒在后面不用劲儿蹬,让爸爸一个人用力。我美美的观赏者周边的美景,时而展开双臂,像水鸟一样展翅飞翔,时而大声呼叫着,穿过那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参加在这里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这是亚洲的顶级赛事,也是我的目标之一。爸爸说:“不一定非要参加比赛,重要的是参与,希望你能多多参与体育活动,有一个好的体育爱好最重要”。 我们来到了黄教圣地塔尔寺。塔尔寺金碧辉煌,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既是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藏传佛教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寺院内古树、佛塔、转经筒交相呼应,藏传佛教深入当地人心,彰显了对信仰的尊重,虔诚的信徒们围着寺院一步一头,全身心的“五体

投地”磕着长生头,听导游说要这样磕十万个头才可以达成一个愿望,信徒们就是这样为自己和家人朋友们祈福。塔尔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学等方面的专著,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三绝”---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惟妙惟肖的立体堆绣,让我大开眼界。 美丽的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爱西宁,我爱大美中华。

2020春六年级语文下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案 北京版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不要总是笼统说热爱大自然)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 [教学要求] 素质思想品质教育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海湖的美。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基础知识教学点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了解课文观察与想像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 能力训练要求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课前准备] 幻灯,投影,录相。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同教学法要求) 二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么样?请带着问题读一读阅读提示。 我们初步知道了青海湖大小及地理位置。我们还要理解“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为了理解课文,我们先进行自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难 1、读准字音。 扑朔迷离倘徉涟漪震慑伫立繁衍眸子粗犷 2、理解词语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倘徉:闲游;安闲自在地行走。 温柔恬静:本课指风景优美,非常安静。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涟漪:小波纹。 伫立:站立。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概括段意。 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从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全文应分几段?段意是什么? 学生汇报: 学生甲:课文重点描写了青海湖的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共五段。第一段(1、2自然段):清晨,我们冒雨乘车来到青海湖。 第二段(3自然段):青海湖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湖水蓝得可爱。

《迷人的青海湖》说课

六年级语文《迷人的青海湖》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迷人的青海湖》是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浏览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神奇而美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 《迷人的青海湖》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预习时掌握,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不需花大多时间教学,所以教学时我是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是适当给予点拨。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去细细品味、欣赏,从中感受青海湖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通过查字典、工具书等理解词语并自主积累词语。 2、这篇课文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质朴优美,所以要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篇课文是写景的游记,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以读悟情,通过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本课的难点是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五、说教学准备 在教学准备上,我制作了一组课件,课件里视频、音频、有生字有关青海湖风光的图片,并且与课文内容相符合。这些课件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开课时,我通过播放5分钟的青海湖介绍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并通过观看欣赏视频,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青海湖景色的美丽与迷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都想赶紧了解青海湖为什么迷人。 (二)简介青海湖: 在学生欣赏完了青海湖的视频片段之后,我及时地利用课间对青海湖进行介绍,也鼓励学生进行补充。(课件出示补充内容),这样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用课件展示出来更详细、具体,也使学生对青海湖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先布置了让学生预习本课的生字词。上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本课一些要认、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并组词,以此来检查学生预习是否认真、是否掌握。再加上本课成语特别

青海湖游记作文1000字.doc

青海湖游记作文1000字 青海湖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壮丽的青海湖。 坐在车里,看着窗外的风景,这里可真美呀!公路两边是广袤的绿草地,远处是闪烁着金色光芒的沙丘,在太阳的照耀下,就像是一大堆一大堆的碎金放在了绿草地的边缘,沙漠和草地界线分明,眼前是绿,远处是金黄,草地上随处可见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真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啊,太神奇了。 一条笔直的公路,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呈现在你的眼前,不知道是不是海拔高的原因,云好像触手可及。要是真能摘下来,我就要把它做成漂亮的裙子,甜甜的棉花糖,还有洁白的被子...... 到了,到了,随着小伙伴的欢呼声,我们走下了小车,活动了一下手脚,沙丘上一群戴着帽子,围着头巾的藏族叔叔手里牵着马已经在等待着我们的挑选了。我们踩在松软的沙子里,艰难地爬上沙丘,藏族叔叔开始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妈妈说是高原多少会有点缺氧,我上了一匹最俊俏的棕马,我叫它"棕马王子",它长长的鬃毛披在左边,眼睛比擦过的黑宝石还油亮,饱满的肌肉显得它很威武。 马的主人把我抱了上去,叫我抓紧缰绳慢走一圈,先放松

一下,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骑马,有些害怕,我闭着眼睛紧紧地抓着缰绳,心紧张得怦怦直跳,我在心理告诉自己没有事的,下面是软绵绵的沙子,慢慢地我紧张的心放松了,可以像模像样的骑在马上了,马的主人见我不紧张了,说道:"小妹妹,我带你跑一圈怎么样?""好呀,好呀!"我爽快地答应道,藏族叔叔一个健步跨上了马背,"驾!驾!驾!",马儿开始在沙丘上驰骋起来,我吓得紧闭双眼,感觉风在耳旁呼呼吹过,坐在马上的我忽上忽下,很刺激。"吁!"马停了下来,我已经两腿发软,头重脚轻了,我躺在沙地上,眼睛里好多星星在转来转去。 骑马骑累了,我们又坐着越野车去了青海湖边看湖水,看日落,我赶紧从沙地里爬起来,精神百倍地冲上车坐好。"要开车了,大家抓好。",话音刚落,车就从一个几乎九十度的的沙坡上开了下去,全车人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呼喊声,车刚落地又一个九十度上坡等着我们,我们又发出了一阵惊呼,大人在上坡时头碰到了车厢顶,我兴奋得大叫:"长得矮就是好!" 几经惊险,我们到了青海湖边,湖水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蓝,我和小伙伴们下了水,脚底一阵清凉清凉的,我把双手张开,任由凉凉的微风从我的身上拂过,此时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游在湖里快乐的小鱼,自由自在。我朝远处张望,分不清哪是湖,哪是天,水天共一色,直到一轮露在"海平面"上的半个像金盘一样的夕阳才分得清,在湖面上看夕阳西下的景色我还只是在动画片里看过,可是,这一次,我却能站在青海湖边看着那轮金盘一样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青海湖梦幻 般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不 要总是笼统说热爱大自然)文章的主要线索是:梦幻——青海湖是 巨大的画卷,是绝妙的世外桃源。理解“梦幻”是全文的关键。教学 目标知识目标⑴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⑵了解课文观 察与想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能力目标⑴学习作者 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⑵培养有感 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语言文 字的赏析,使学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神奇,培养爱美情趣。2、激发 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 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 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青海湖风景图(挂图或网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第第一课 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探究美兴趣 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这是一幅何等令人陶醉的画面?时 而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在水面浮游,在草滩栖息; 那么多鱼儿成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简直就 是扑朔迷离的梦境……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二、整体阅读,初识青海湖的美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课 文主要写了什么? 过渡:老师读完这篇课文后,脑海里总会有几幅挥之不去的画面,你有吗?你说说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你能用一个来概括

一下这幅图吗?你想为这幅图取什么名字呢?(归纳起来,作者共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画面:那就是“湛蓝湖水图”“心中幻想图”“丰富物产图”,作者通过这三幅画面的描绘,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仿佛置身幻境之中。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三、读中感悟,品味青海湖的美 1、品读,读出文章层次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朗读,而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何在。老师相机指导。 过渡:哪一幅给你的印象最深? ⑴湛蓝湖水图:这幅图主要写了青海湖“蓝”的特点。 的确,当作者来到这湛蓝的湖水前时,也被它的美丽所惊呆了。不信,你瞧…… ①你想如何来描绘这幅画面?过渡:这是你心中的青海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青海湖。出示句子:“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④你听了他的朗读后有什么感觉? (感觉很美)⑤你从哪里感受了青海湖的美呢? 是不是一般的蓝啊?出示一块蓝布,这也是蓝,可是你喜欢吗? 那作者是怎么描绘的?它的蓝非同寻常,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甜雅,把青海湖的蓝比喻成蓝锦缎,把它泛着的涟漪比喻成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眼睛。这是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那你能把它读好吗?出示画面,瞧,这就是让作者赞叹不已的那蓝色的画卷,通过你们的表情,让老师感受到,青海湖的湛蓝,不但令作者为之惊叹,也让我们的同学为之感慨,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一定有好多话想对这美丽的青海湖诉说,有许多好多赞誉想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