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散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一)零度绽放①娇艳美丽的玫瑰,清新淡雅的百合,芬芳宜人的莲花……,似乎太多的花儿都是开放在温暖的春夏。

特别是那些野外的花,经霜耐寒凌风而开的,除了寥寥的几种,人们也不会想到更多。

一如生活中,在最艰难的境遇里,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的,都是那些坚强的人。

②而在这个极北极远的山区城市,一年中有七个月的寒冷天气,那肃杀的冰封雪盖,似乎已将一切美好冻结。

曾问过一个远方的朋友,在零度的天气里,会有什么花儿开放。

她想了想,告诉我,是雪花!的确,在我们这里,有时九月末就开始飘雪,那时夜里的气温,就是在零度左右。

在她的印象中,那样的环境里,只能有雪花盛开,虽美丽,却寒冷。

一种没有温度的绽放,只能点染眼睛,却无法温暖心绪。

③只有那真正有韵味的绽放,才是真正能勾人心魄,摄其心魂的。

④我有个朋友,也许你一眼看不出她的能量,只是小小可爱,平淡无奇。

可她却总是有种让人敬佩的韧劲富含其中,觉得她是那样一个美丽有内涵的女子。

让人在众多娇艳美丽的玫瑰中,才觉得她是最美丽的那株。

因为她的心,她的气质使她周身都散发着光芒,那无穷无尽的力量把人深深地吸引住,让人不觉赞叹不止。

要把自己的内心充实起来,也许你一时只是一颗花苞,不能像其他花朵一样为人称赞,可你慢慢的积累天地之精华,慢慢等待,终有一天,你的绽放,会夺得所有人的目光,会是百花丛中最艳丽的一朵,香飘十里,让人难舍难忘。

⑤在小兴安岭,每年的深秋,在寒冷初临的时候,入目的便是缤纷的五花山。

远远望去,山披彩衣,红枫青松,黄杨白桦,还有各种成熟的野果,就如在山上开了大朵大朵的花,而且愈冷颜色愈是清艳。

这是比雪花更早开的五花山,直到第一场雪到来,山岭才渐渐素淡起来。

⑥作为一年中最冷季节的开始,这种绽放是极动人心魄的。

而想起我们面临生活中即将到来的种种艰辛坎坷,却常常彷徨犹疑,就算有信心度过,也是心绪沉重。

而我的一位朋友,却是不同。

她早就预见了自己未来生活的苦难,也知一切终不可避免,却是依然微笑如初,仿佛要到来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活。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走向虫子(节选)刘亮程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

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

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粪蛋有可能再滚下去。

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要把它弄到哪儿。

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些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

假如弄明白的话,我一伸手就会把这个对蜣螂来说沉重无比的粪蛋轻松拿起来,放到它的家里。

我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啥去处,上了这个小坡是一片平地,再过去是一个更大的坡,坡上都是草,除非从空中运,或者蜣螂先铲草开一条路,否则粪蛋根本无法过去。

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儿去。

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

谁知道呢。

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

我已经有过教训。

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挡住。

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

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那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

结果还是一样。

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

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

洞里有多少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

我要能帮帮它多好。

或者,要是再有一只蚂蚁帮忙,不就好办多了吗。

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住,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

可是这只蚂蚁不愿帮忙,我一放下,它便跳下土块跑了。

初二下语文散文阅读及答案

初二下语文散文阅读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期末散文阅读重点复习(2014.6)班级姓名成绩一、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聚二、散文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

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2)对比烘托: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3)欲扬先抑: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4)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三、行文段落:(1)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

示例如下: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2)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

如答为: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文章主旨等。

四、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人物为线索2、以事情为线索3、以物品为线索4、以地点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等散文重点训练(抒情散文)(一)爬上窗台的绿色①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返顾地爬了上来。

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一】(18分)天上飘来的丝带●柏峰①天上飘来一条丝带。

②丝带沿着黄河,穿过关中东部最为开阔的平原地带,进入秦晋大峡谷,然后逆流而上,飘呀飘,飘到陕西北部与内蒙古大草原相交接,也就是黄河拐了个弯的地方才落了下来。

丝带一头牵着高耸入云的华山,一头牵着漠北长城,和黄河一道缠绕在白云间,缠绕在青山峻岭间——这就是陕西人决心开辟出来的沿黄观光路。

这条路刚刚通了车,便车水马龙,把千百亿年里寂寥于黄土高原和大山深处的黄河唤醒了。

唤醒了的黄河似乎更有了奔头,裹着汹涌的浪涛击打着岩石与黄土,一路欢唱着冲出龙门,一泻千里,奔流大海。

③黄河当然也有沉静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了静默的智者——辽阔的滩涂上一片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成千上万亩碧绿碧绿的荷塘,还有映照着蓝天白云的镜子一般的鱼池,这就是从龙门至洽川以及古城朝邑一带的黄河风光。

尤其是初夏时分,河水缓缓漫流而过,杨柳长堤,绿树参天,十里荷塘,莺歌燕舞,一派江南气象,令人想起柳永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黄河岸边黄土高崖上成排成排高大粗壮的柿子树染红了半边天,何其壮美——这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景观,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深秋,岸边则飘动着无限诗意的荻花,成片成片,雪白无瑕,这是黄河水浇灌出来的芦苇向人们展示绝美风景。

④过去,由于交通阻塞,黄河岸边的风光犹如深闺的处子,未曾令人一睹其芳颜。

在人们的印象里,黄河流域只是大漠风沙,只是猎猎战旗下的金戈铁马,只是荒凉的黄土高原和寂寞的群山,殊不知,这里的风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是啊,从古城朝邑到洽川,这是天地间营造的又一个江南——当行车于这条丝带般的沿黄观光公路,满眼的春色、满眼的秋光使人沉醉,恍若行走在美若仙子的西湖岸边,恍若行走在苏州闻名天下的园林里,恍若行走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水乡……⑤这条天上飘下来的丝带,飘呀飘,飘过了黄河滩涂,飘过了山,飘过了沟,飘过了密林,飘过了荒漠;梦一般飘过了周,飘过了秦,飘过了唐,飘过了宋,飘过了明,飘过了清,飘过了几千年,直到今天。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6篇(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寂寞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

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

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

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

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

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我的朋友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

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

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

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

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

阅读朱自清《冬天》(附答案共15分)

阅读朱自清《冬天》(附答案共15分)

阅读朱自清《冬天》(附答案共15分)篇一:朱自清散文《冬天》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阅读朱自清散文《冬天》,回答17~20题。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

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

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

锅在“洋炉子”(煤油炉)上和炉子都是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然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

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

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

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

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 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

”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

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

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

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

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

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

”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

我渐渐地快睡着了。

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

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

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象醒了一场梦。

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

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

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

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

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火把,但那时少极了。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生命中的碧伞‎红灯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女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色中的炊烟迟子建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

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

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

这一冷一暖,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

炊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

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

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

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

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

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

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

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

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峦,都是俄罗斯的。

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

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

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

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1、生命中的碧伞红灯①《红楼梦》中,一个秋雨的黄昏,去看过黛玉的贾宝玉披蓑戴笠,穿过沁芳桥亭,回到自己的住处。

这本是大观园中极平常的一个情景。

而那一日,侍奉左右的丫鬟撑碧伞,执红灯,在细雨的暮霭中,款步走过小桥。

就是这一碧伞,一红灯,使整幅画面意境顿生,平添了无限情趣。

②一种生活,如果我们逃避不了,就想着为它添一把碧伞,加一盏红灯吧。

我们改变不了生活的境遇,却可以改变生活的方式;我们无法左右一生的命运,却可以主宰一天的心情。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碧伞红灯,它可以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觅到富有趣味的闲适,在枯燥的内心中安享盎然蓬勃的恬淡。

③2005年“感动中国新闻人物”邰丽华,两岁的时候就双耳失聪。

舞蹈,是她与世界沟通和对话的桥梁。

在人生的舞台上,她用自己的双臂诠释着生命的蓬勃,勾勒出人性的高洁。

她说,假如上帝给她三天听力,她将仔细聆听伴随她这么多年的舞曲和父母关爱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只有时时懂得对生活感恩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精神上富庶的归宿。

④一片云彩随风飘了过来,在大地上投射下一块阴影。

一位在田间干活儿的老农,备感清爽。

他说,多好的一片云彩,如果总待在天上该多好啊。

在池塘里玩耍的一群孩子,却感觉到一阵的阴冷。

他们呆呆地望着天空,心里想,云彩啊,你什么时候才会走呢?⑤又一阵风来,云彩散了,随之而去的,还有老农的舒适以及孩子们的苦闷。

⑥同样,时间的风一吹,什么也都会散去的。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不尽的痛苦,有的只是永恒的精神和创造。

⑦有些东西是挽留不住的。

这正如落在春天的雪。

初看那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遮蔽得漫天都是。

可一落到地上,很快就春色三分,一分泥土,一分流水,一分烟女了。

⑧财富留不住,千金终有散去的时候;容颜留不住,美人终有迟暮的时候。

不要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留不住的东西上,那可能会让你的人生颗粒无收。

⑨然而,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可以留得住,你给人传诵的口碑可以留得住,你给人留下的温暖可以留得住。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试题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桐花声里燕子飞》郑小琼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

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

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

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

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

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

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

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

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

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

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王良和《文竹》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良和《文竹》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良和《文竹》抒怀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①常常认为案上那一盆文竹,很快就会逝世。

一年来,这 A ( xi ān sh ò u )的植物,忧如挣扎于存亡的边沿,时青时褐,像文弱的君子恒对清癯的书生,病容凄楚地对我神情错愕。

②灯下念书,猛一仰头,青青竹影便飞入眼里,再一仰头,眸内的青景忧如枯败如苍颜。

那真是变种的竹,退出了岁寒三友的阵营,从耐雪的坚毅,到畏风畏雨的纤弱;从户外的集结繁生,到室内的排他独长,那铁线同样的幼茎纤枝,真的,只宜长在小小的盆内,占有两寸见方的空间。

至于形象,那在细风里摇摇欲折的自悲自叹,固然博得栽竹者的相怜相惜,但多罕有辱竹名了。

③大体文竹只宜仔细珍爱的女性种植吧,一旦落入马马虎虎的人手里,就要吃苦头了。

那是不宜常常晒太阳和浇水的植物。

当阳光悄步蹑近,我就把它放在书架上,让青青竹色爬入唐诗宋词的境界中。

可是浇水却没有准时,有两日一浇,也有十多天滴水不沾的。

我原是个不懂栽种的人,况且是养尊处优的文竹?买回来不久,竹叶开始黄了,自叶尖渐渐延伸,瞬时已苍颜衰鬓寂然乎此间,悲凉待毙。

有时我剪掉枯叶,落在盆里 B ( li áo )作春泥护花。

每次认为最后一点墨绿马上消逝了,谁知嫩绿却自枯叶间钻出。

一年下来,不死反而长高,我才惊觉有些植物,表面纤弱实则刚强,暗藏着无量的生命力和求买卖志。

是的,不停枯败与重生,生命便会变得更坚强,一室春意在青绿里流传。

简析:《文竹》借物咏志,借竹抒怀,立意隽永,构想新奇。

文章虽已睁开大部,但对文竹精神的嘉奖态度却深藏不露。

作者不单以“抑”笔初步,且“抑”笔频出,层层设“抑”,频频铺垫,“抑”为“扬”伏,“扬”因“抑”显,“扬”得巧妙,“扬”中显旨。

文章的这类以“抑”显“扬”,以弱衬刚的笔法值得我们借鉴。

1.依据汉语拼音,在文中 A 、 B 处各写上相应的词,并解说词义:A 处:()()解说:______B 处:()()解说:________2.文章多处用“抑”笔,试举出四例:一例: ________________ ;二例: ________________ ;三例: _________________ ;四例: ________________。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高考抒情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三色荞麦耿翔(1)不因是泥土的守望者,才热爱每一种庄稼。

面对大地上的万物,我一向以为,真正的智者应是那些具体而抽象的粮食。

它们全部来自土里,它们简朴单一的形象,会让我心情突然复杂地想些什么。

(2)进入陕北后,这种感觉更是无遮无拦了。

那时,我几乎是不知疲倦地把目光放出去,在这片千沟万壑罗织出的大莽原,一心一意地搜寻着:究竟在哪一种作物身上,负有这决土地的真魂呢?(3)有一次,在一座浑圆的土峁上,看羊群在坡地里吃草。

我的初衷,是想让这群似乎不计年月,只知缓缓移动的活体,来稳定一下十分浮躁的内心。

等我无意识地回过头,却有一片雪白的荞麦花,在我经不住骚动的身后,很热烈地开放着。

(4)这突如其来的画面呵。

我想,这是陕北对我的一种神示。

我也就决意从荞麦的身上,剥认这个活得艰难而欢畅、贫穷且富有的地方。

那一瞬,要不是农家子弟天生对庄稼的爱心,我的不安分的手脚,早将我拖进荞麦地里了,说不定会用不地道的腰鼓舞步,腾起一天的粉尘呢。

也就在这时,我才把它当成这片天地中的一种灵物。

(5)让我一眼看中的,正是荞麦的色彩,并自认为它是陕北的圣物,应该在万民之中,万物之上。

想想,它一钻出地皮,就是一坡的嫩绿。

对于沉积很深的黄土来说,这点绿太单薄了,几乎敌不住黄河上几个浪花的冲刷。

于是,它在寸把高的时候,就挣出一坡白色的小花,就让你明白,黄土可以淹没它的绿,但这最单一的白,却是怎么也埋不住的。

陕北的亮色,或许就在荞麦开花的月份里。

(6)我第一次看见荞麦花,是在一个沾带着露水的早晨。

一坡连一坡的白,一沟接一沟的白,这是北方的雪也落不出的情节呀。

听见花间嘤嘤的蜂声,真不知该怎么颂扬了。

(7)对于荞麦,我一直叫它黑麦。

在我的诗中,能找到好些关于它的诗句。

我也一直把它结出的黑色的颗粒,当作纯情的眼睛去描摹。

这是荞麦捐献给黄土的第二种色彩呵。

(8)每每临近成熟的季节,都想从它的枝叶间,找到熟悉或不熟悉的眼睛。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指导(答案)模仿训练(一)1.淡淡的朝阳轻轻嘶叫的小蝉2.①鼓舞人意,促人起步;②启发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坚定不移的方向前进。

3.描述了随着阳光的逐渐加强,朝云由嫩红而渐渐变得发白发亮的过程。

4.①新的一天生活开始了;②人生的奋斗开始了;③由对清晨景物的描写联想到新的生活的开始,表达了作者渴望投入新生活的赦情。

5.(4分)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与认识。

(二) 1.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 美丽、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

3. 作者通过抓住春天景物的色彩、情态,运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

4.示例:拟人句子: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化妆了”,形象的写出了雨的变化,写出了雨的美丽与妩媚,“ 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冬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三)1.一是因为文章具体描述了杨木桩生命成长的过程及作者对此的感受;二是因为作者抒写了从杨木桩生命的成长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

2.小枣树是弯腰曲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的,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

3.不矛盾。

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杨木桩的情感变化过程。

文章开头写我对杨木桩的随意,不仅显现了它的普通与不引人注目,而且为下文写杨木桩的特点和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与赞颂之情作了铺垫;结尾这样写抒发了对杨木桩生命成长的惊叹与景仰之情。

首尾相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回答能扣住文本,清楚地阐发自已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四)1.用“青春的门槛”比喻人生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以此为题目点明题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

2.将“道德”比喻成“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表现了青年人对道德的认识是幼稚的、浅薄的。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抒情类散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槐花①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

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在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②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

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①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③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

【A】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

④“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⑤“什么奇迹呀?”⑥“你们这样的花树。

”⑦“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⑧“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⑨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

【B】⑩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

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

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⑪“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⑫“什么神奇?”⑬“这木棉花。

”⑭“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⑮【C】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

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

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

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⑰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

【D】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附答案的抒情散文阅读训练,供大家欣赏。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

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

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

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

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

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

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

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

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

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

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

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

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2小题)1.江南瓦陈志宏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

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

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

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

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

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

如烟如梦,亦似花。

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

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

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

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

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

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

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

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散文阅读精选(20篇附答案) - 复件

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散文阅读精选(20篇附答案) - 复件

2013年日照中考题:木鱼馄饨(林清玄)①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

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③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

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⑤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

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抒情散文集锦及答案

抒情散文集锦及答案

抒情散文集锦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阅读《冰窗花》一文,回答16~19题。

冰窗花任随平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高中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江南雨巷》附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江南雨巷》附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散文阅读《江南雨巷》附答案江南雨巷董滇宁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江南雨巷董殿宁①有人说江南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是啊江南小巷是雨后心灵的圣地。

在凡人的世界里,心被尘土覆盖,无法识别来去。

你不妨让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渗透你疲惫的灵魂!②轻轻地走进小巷。

晚春的细雨扑向两边的瓦楞,突然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伙伴在青石板上嬉戏喧闹。

踏上青石石板的道路,此时此刻,随着细雨,它滑入了历史的最深处③举着油纸伞,莫名的悲伤和喜悦涌进血管,呼吸着空气中的新鲜和岁月积累的味道;江南的繁荣在烟雨中结束了。

只有江南的小巷在雨后褪去,扩展了世界的想象。

④空气中充满了寂静。

在偏僻的小巷里,我的动作和雨声使小巷生动起来。

小巷两旁都是安全的老房子。

灰瓦白墙的老房子被风雨侵袭,凸显了沧桑积淀后的阴郁。

灰白的墙壁在斑驳的人群中显示出时间的痕迹,绿色和黑色的瓷砖无法忍受孤独。

他们请了几棵闲草陪他们。

⑤有几家商店半开着。

在商店里,几个人在窗台旁的木柱上打瞌睡;这位忙碌的服务员手脚灵巧地端茶送水,似乎连一丝灰尘都没有。

大多数房子都是空的,一把铁锁锁住了房子里孤独的春秋。

透过门缝,你可以看到一口八角形的古井,井边有几片树叶;转眼间,我仿佛看到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留着两条辫子的女孩蹲在井边,手里拿着一根很粗的木槌,露出一颗很白的牙齿,在这一边温柔地微笑;一阵风吹落了井边的树叶,带走了女孩的形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⑥雨停了。

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

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

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

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

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一.解答题(共2小题)1.江南瓦陈志宏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

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

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

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

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

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

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

如烟如梦,亦似花。

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

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

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

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

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

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

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

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附答案的抒情散文阅读训练,供大家欣赏。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

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

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

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

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

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

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

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

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

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

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

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

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

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

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

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

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

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2.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3.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4.杨木桩生命行走的历程是让人感动、令人感叹的。

读完文章,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请结合你对生活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空山鸟语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

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

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
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

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暖!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

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

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

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
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

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 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

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

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作者在文中主要描写了那几种鸟的鸣叫声,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绘鸟的鸣叫声,摘抄出一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3、仔细阅读文章第④段,概括写出作者感到悒郁和怅然的原因。

4、你怎样理解第⑤段中作者的梦境?
5、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阅读训练:千姿百态花烂漫①人们观赏花,感受美,花与美形影不离。

②姑娘戴花,公园种花,庭院养花,是因为花除了在嗅觉上给人以浓郁的芳香外,还把姑娘、大地和环境打扮得绚丽多彩,赏心悦目,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如花似玉花容月貌来形容人的美丽,用花好月圆来比喻团聚的美好。

可见美寓于花,花含着美。

③花有美丽的形态。

世界上的花可谓千姿百态:有的朴实浑厚,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端庄秀丽,有的婀娜苗条,有的威武豪爽,有的风采翩翩。

白色的绣球花并不著名,可它那晶莹洁白的丰姿叫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